今年不會漲。明年也不會漲,不過價格小波動是有的,也是正常的!
據《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2018年全國共有標準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有效倉容總量比1996年增長31.9%。從原糧庫存看,湖北省糧食庫存量佔消費的比例,遠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現有庫存可以供全省居民口糧消費一年以上。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表示,全國糧油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原糧儲備非常充裕。而關於糧食儲備能吃多久,各省的時間可能會有些不同。比如廣東糧食儲備科滿足全省6個月市場供應,雲南可滿足常駐居民正常消費4個半月。
自疫情以來,糧食成了熱門話題,總讓人不安心,
前段時間,有的地方出現部分消費者和貿易者囤糧的情況,甚至出現搶購現象。
截至上個月8月10日止,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8811斤,以去年同期減少212億斤。
“這裡我首先要說的是,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中國糧食已實現“十六連豐”,糧食產量連續5年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當前中國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特別是稻穀小麥兩大口糧的庫存可滿足全國居民1年的消費需求。今年糧食生產形勢不錯,市場供給是充足的,價格總體上也是平穩的,保障14億人口吃飯沒有問題。”韓長賦說。
從糧食進口總量看,近些年中國糧食常年進口大致1億噸,其中谷物不到兩成,僅佔國內產量的2%左右,主要是進口一些強筋弱筋小麥等調劑品種餘缺。今年糧食進口有所增加,但增加得並不多,適當增加了一些玉米。進口的大頭是大豆,常年進口八九千萬噸,佔進口量的80%以上,主要是補充飼料和食用油。國際慣例大豆生產與進出口不作為糧食統計。中國是大豆主產國,更是大豆第一消費大國,大豆進口量增加,主要是榨油和飼料用大豆消費快速增長拉動的。目前中國食用植物油人均年消費量24公斤左右,是上世紀80年代的近10倍,比世界平均消費水平高近5公斤。實際上,近年來國內大豆生產還是穩定發展的,2019年中國大豆總產達到1810萬噸,是歷史最高水平,但生產的增長遠低於消費的增速,需要進口來彌補國內缺口,這種格局在今後一個階段將長期存在,也是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韓長賦還表示,目前全國秋糧大面積收穫在即,農業農村部將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奪取秋糧好收成,組織好秋收,排程好農機,全國將有200萬臺聯合收割機投入秋收作業,減少收穫環節糧食損失,一定把豐收的糧食拿到手,確保小康之年糧食和農業豐收。
今年不會漲。明年也不會漲,不過價格小波動是有的,也是正常的!
據《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2018年全國共有標準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有效倉容總量比1996年增長31.9%。從原糧庫存看,湖北省糧食庫存量佔消費的比例,遠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現有庫存可以供全省居民口糧消費一年以上。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表示,全國糧油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原糧儲備非常充裕。而關於糧食儲備能吃多久,各省的時間可能會有些不同。比如廣東糧食儲備科滿足全省6個月市場供應,雲南可滿足常駐居民正常消費4個半月。
自疫情以來,糧食成了熱門話題,總讓人不安心,
前段時間,有的地方出現部分消費者和貿易者囤糧的情況,甚至出現搶購現象。
截至上個月8月10日止,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8811斤,以去年同期減少212億斤。
關於糧食價格上漲的問題一一一一糧價總體偏低 全面理性看待糧價合理上漲一一一一在糧食供給有保障的情況下,如何看待當前糧食價格上漲和進口量增加?韓長賦(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指出,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造成國際農產品市場波動,人們對糧食安全高度關注,擔心糧食價漲,供給緊張,這是可以理解的,說明吃飯問題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分量還是很重的。“這裡我首先要說的是,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中國糧食已實現“十六連豐”,糧食產量連續5年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當前中國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特別是稻穀小麥兩大口糧的庫存可滿足全國居民1年的消費需求。今年糧食生產形勢不錯,市場供給是充足的,價格總體上也是平穩的,保障14億人口吃飯沒有問題。”韓長賦說。
關於糧食進口。韓長賦稱,中國的糧食安全戰略是20個字,“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適度進口是中國的國情和資源稟賦決定的。從糧食進口總量看,近些年中國糧食常年進口大致1億噸,其中谷物不到兩成,僅佔國內產量的2%左右,主要是進口一些強筋弱筋小麥等調劑品種餘缺。今年糧食進口有所增加,但增加得並不多,適當增加了一些玉米。進口的大頭是大豆,常年進口八九千萬噸,佔進口量的80%以上,主要是補充飼料和食用油。國際慣例大豆生產與進出口不作為糧食統計。中國是大豆主產國,更是大豆第一消費大國,大豆進口量增加,主要是榨油和飼料用大豆消費快速增長拉動的。目前中國食用植物油人均年消費量24公斤左右,是上世紀80年代的近10倍,比世界平均消費水平高近5公斤。實際上,近年來國內大豆生產還是穩定發展的,2019年中國大豆總產達到1810萬噸,是歷史最高水平,但生產的增長遠低於消費的增速,需要進口來彌補國內缺口,這種格局在今後一個階段將長期存在,也是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韓長賦還表示,目前全國秋糧大面積收穫在即,農業農村部將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奪取秋糧好收成,組織好秋收,排程好農機,全國將有200萬臺聯合收割機投入秋收作業,減少收穫環節糧食損失,一定把豐收的糧食拿到手,確保小康之年糧食和農業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