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3
回覆列表
  • 1 # 怪蜀黍老囧曾

    防火,避免被大面積燒傷。

    這些都是大規模海軍對抗中積累的經驗,可以說是用鮮血換來的。

    所以不戴才比較奇怪。

  • 2 # 艦聞雜談

    如果大家注意關注英美海軍新聞,會發現演習時官兵腦袋上經常戴一個白布套子,當然,在F1比賽時也能看到,這其實是一種個人防護裝備,學名“防閃爆面罩和手套(Anti-flash gear)”,有一百多年曆史了。

    日德蘭海戰中,英國皇家海軍發現:戰艦上的爆炸和高溫火焰往往會把艦員暴露的頭部和手部燒傷,艦員更無法觸碰那些滾燙的艙門把手或金屬部件,造成自救和逃生困難。一些面部燒傷雖然僅僅是皮外傷,但會造成暫時失明,更會引起毀容等嚴重的殘疾。因此,皇家海軍研製裝備了這種用硼酸浸泡過的阻燃布製作頭套和手套。

    二十世紀60年代,美國杜邦公司發明了NOMEX防火纖維(聚間苯二甲醯間苯二胺),NOMEX材料具有優良的耐熱效能,雖然是化纖製品,卻能在距離明火3釐米、攝氏300-400度時,保持10秒不被點著;260攝氏度下能持續使用100小時依然保持原強度的70%,並在人體和熱源之間形成隔熱層。不僅如此,還能耐強酸、鹼,對潮溼不敏感,絕緣性好,還很柔軟、耐用、透氣。艦艇受到攻擊時,爆炸衝擊波產生的瞬間熱量很大,那麼一瞬間而已,如果不帶,熱焰直接灼傷面板,基本毀容,帶上這個頭套,熱焰襲來時,頭套吸收大部分熱量,被焚燬成灰燼,面板只會受到很小的傷害,後期基本可以痊癒,對人員起到有效的保護!後來,這種頭套和手套成了英美海軍艦員在一級戰鬥準備部署的標配。

    但這款風靡英美海軍的個人防護裝備,為何中國海軍沒有大規模普及呢?其實原因就是:批次國產化太晚。雖然杜邦公司的NOMEX材料在上世紀60年代實現全球工業化生產,但這種該型能耐高溫材料一直被視為戰略物資,對華管制。

    國內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仿製,稱其為“芳綸1313”。但關鍵技術一直沒有突破,主要依賴進口。直到2000年前後,煙臺氨綸等企業才隨著改革開放以後的對外交流學習,自主鑽研,試驗成功。雖然2007年中國芳綸年產量可以達到4000噸,佔全球產能14%,但80%的國產芳綸1313都是用於高溫過濾的低端產品,真正能做防護服裝的高階長絲、可染纖維產量很少。所以,這就是防火面罩手套不能大規模批次裝備的主要原因。

    希望有一天,解放軍海軍官兵的小挎包裡也能裝進這個防火面罩手套,畢竟這是英美海洋強國一百多年血的教訓換來的經驗。

  • 3 # 掰白百拜

    這是防火裝備,跟賽車手和消防員穿那種功能差不多,美帝軍艦一進入緊急狀態就全員做好防火準備,常年實戰總結出來的經驗,看過個影片講這個。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這玩意的學名叫“防閃爆面罩和手套”。早在一戰後就已經有了,因為那時都是臉貼臉玩炮戰,早期火藥技術不是很好的時候大家用HE彈洗甲板的時候還好,只要在有裝甲保護的地方就燒不著,不過隨著能瞬間穿甲燃燒加爆破的AP彈的出現,軍艦上所有地方都變得不安全。而一旦被擊中就會著火,而著火後人員在火場逃生時沒有防護裝置該怎麼辦?就像今天的消防員一樣,沒有防火服誰敢衝進火場救火。國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上穿戴防火頭套和手套的艦員

    所以在那時候,只要進入戰備狀態,炮塔內的、以及一些重要的戰位就先穿戴好頭套和手套,不過主要還是在炮塔內部以及底下艙室的人員使用,露天炮塔還是頭盔更實在一點。早期是使用硼酸浸泡過的阻燃布製成,後來杜邦公司(沒錯,就是避孕套的那個)發明了NOMEX防火纖維,所以也就應用到了這上面。並受到海軍艦艇人員們的喜愛。而最近一次的事例是英阿馬島的謝菲爾德號被擊中後的大火在艦艇上肆虐,而穿戴防火頭套的艦員們大部分只是表層面板被燒傷而已。炮塔內部的人員也得穿戴

    所以這玩意也一直用到了現在,畢竟它有這種防火的功能,對於艦艇上的人員們來說是非常實用,所以每次我們看一些電影或者軍艦演習的畫面時都可以看到軍艦上的人員套著一個只露出眼睛的頭套,這應該也是對艦員們的一種愛護吧。而目前全球能生產這種防火耐高溫的芳綸材料只有美、日、韓、中四個國家有能力生產。

  • 5 # 五千年的風和雲

    西方國家重視個體生命的損耗,我們重視命令,提倡艱苦奮鬥,不怕犧牲排除萬難,所以不管民用個體防護還是軍用都一樣不重視!

  • 6 # 和風漫談

    英美等西方國家有悠久的航海歷史,船員的個人裝備也比較齊全先進。在演習中,我們經常看到其海軍船員頭戴白色、米其色頭罩,手臂上套著長長手套,看起來像科技人員在做實驗。

    這種頭罩和手套是一種個人護具,全稱“防閃爆面罩手套”,是用Nomex(諾梅克斯)材料製成的阻燃、隔熱防護服。

    軍艦上易燃、易爆物品很多,在戰鬥起火是常事。熊熊烈火和高溫氣體,成為謀害船員的罪魁禍首。

    1916年日德蘭海戰中,英軍船員穿著普通防護服,沒有頭罩手套。在混戰中,很多船員被突如其來的火焰和高溫灼傷手、臉。這種灼傷放在平時也不致命,但此時卻在短時間中讓人行動失能,最終錯失逃生機會。

    另外,船上的金屬把手被火燒的滾燙,船員們無法用手觸碰,造成嚴重後果。

    後來人們發現用硼砂、硼酸浸泡的布有良好的隔熱、阻燃效果,於是做成防火頭罩和手套配發給船員。這種護具不如消防服的防火效能好,但阻燃隔熱,透氣舒適,長時間穿戴也不影響作戰,所以很快在西方海軍中流行開來。

    ▲一戰中奧匈帝國的防護頭罩,很嚇人

    二戰中,美國海軍規定:火災或戰鬥警報時,全體成員必須穿好防護服、佩戴面罩和手套,再將褲腿塞進襪子,然後戰鬥。這也是軍隊損管的重要部分,只有人員傷亡小,才能保持強大戰鬥力。

    除了阻燃隔熱,防火頭罩和手套還有另一個重要作用——阻止高溫水蒸汽滲透。火災中產生大量高溫蒸汽,船員們雖然穿著防護服,但蒸汽仍無孔不入,滲入頭盔、衣服縫隙燙傷面板。戴上防火頭罩、手套便可以阻隔蒸汽,保護頭部、頸部、手部不被燙傷。

    ▲二戰中,美軍身裝防火頭罩的防空炮兵

    1967年,美國杜邦公司發明了Nomex(諾梅克斯)新材料。這種材料阻燃隔熱效能很好,在300~400℃火焰中持續10秒也不會點燃;在260℃高溫中使用100小時仍保持70%強度,304℃高溫中使用7天仍保持50%強度。

    還有優秀的耐酸、耐鹼性,重量輕又抗老化,所以迅速替代硼酸阻燃布,成為防護服的新材料。在航天服、飛行服、賽車服、坦克防護服以及防護手套中都大量使用,還在環保除塵、消防、石油等領域廣泛使用。

    ▲Nomex(諾梅克斯)材料

    此外,Nomex還有良好的絕緣性,所以也在變壓器、電機、發電機等電氣裝置和航空、航天、高鐵上大量使用。

    比如空客A380客機,其機艙門、內艙地板、壁板、行李艙、發動機罩等就大量使用由 Nomex 和Kevlar(凱夫拉)組成的蜂窩狀材料。它有比強度高、剛性大、重量輕、韌性好的特性,壽命又長又穩定,所以A380整機重量大幅下降,成為經濟性最好的客機之一。

    ▲蜂窩狀材料

    2002年,Nomex材料發明人——威福瑞德·斯威尼(Wilfred Sweeny)獲杜邦拉瓦錫獎章。

    1982年,防火面罩和手套在英阿馬島之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當時英國“考文垂”號驅逐艦被1000磅炸彈擊中,迅速下沉。強大的衝擊波和火焰湧進戰鬥資訊中心(CIC)艙室,所有人員都被震暈。

    ▲“考文垂”號驅逐艦

    烈火掠過船員,把耳機都燒化了。多虧了防護服和頭罩、手套吸收大量熱量,才使船員只受到輕微灼傷,沒有傷亡。船員們不久就痊癒了,也沒毀容留疤,大家都能正常的生活工作。

    ▲面部受傷的船長

    ▲康復後的船長

    在我國,這種優秀材料稱為“芳綸1313”。1997年研製成功後大力推廣,已迅速在各個行業中發展應用。

    綜上,防火面罩和手套是士兵防護服的必要補充,能有力保護士兵生命安全,所以在很多國家海軍中全員佩戴,大大提高了戰鬥力。

  • 7 # 雛菊西瓜Peterpan

    我們經常能從電影或美劇中看到西方國家的艦員總是喜歡帶著面罩,這種面罩帶上之後看著很有魔性,冷不丁一看還以為是帶著頭套的中東非洲那邊的強盜或KB分子,比如下圖這是挪威海軍,要是再揹著一把AK或RPG那麼估計沒人會認出來他們是海軍。其實這種頭套叫防閃爆用具(Anti-flash gear),是一種艦艇上使用的單兵基本防護用具,一般是面罩和手套組成,作用盡量降低爆燃對面部、頸部、手部等暴露在外面部分的傷害。

    有朋友問就這麼個面罩真的能有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這段話,出自英阿馬島海戰期間“考文垂”號驅逐艦艦長戴維-哈特-戴克的回憶,該艦於1982年5月25日被擊沉,當時被1枚1000磅航彈直接命中CIC

    防火制服和防火面罩手套還是有效保護了人,由於高溫烈焰持續時間很短,而制服和防火罩在被吹走前吸收了大部分熱量,因此大部分人只是表層面板燒傷,事後都幾乎無疤痕痊癒。

    所以很顯然這東西雖然看著醜,但是關鍵時刻確實能保命,至少不會毀容。下圖為戴維-哈特-戴克艦長,這是馬島戰爭結束後幾年拍攝的,面部雖然當時受到灼傷但是現在也是恢復的很好

    阻燃面罩這種東西可以追溯到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隨著火炮的技術發展和全面應用,艦員在作戰時被來襲炮彈或炮彈發射藥產生的爆炸燃燒造成灼傷和燒傷越來越多。而當時使用的普通防護裝具不足以抵抗這些火焰帶來的傷害(特別是暴露的頭部面部,雖然不足以致命,但是帶來的後遺症非常多,影響逃生不說,即便倖存下來也有可能毀容),甚至艦上的金屬艙門在遭遇火災後都無法用手觸碰,這種情況下急需對艦員防護用具進行改進。

    所以英國皇家海軍開始使用一種用硼酸浸泡過的布料製作防護面罩,這種裝具有效的對來襲火焰進行遮蔽來襲的火焰(現在硼酸也是廣泛應用在耐火材料中),而且生產起來方便也便宜,戴上以後也不影響戴其他裝具(頭盔、防毒面具等等),非常方便。這樣,這種用硼酸處理過的面罩手套迅速被推廣到世界海軍當中,包括美國海軍。在二戰中,美軍海軍硬性要求火災或戰鬥警報時,全體成員必須穿好防護服、佩戴面罩和手套,再將褲腿塞進襪子。

    但是這種硼酸浸泡過的布料容易造成過敏,有一定毒性,而且防火效果不能做到完全遮蔽。1967年,美國杜邦公司研發出了一種名為諾梅克斯(Nomex)的耐高溫阻燃纖維,他的效果比硼酸布好的多,在酸鹼環境下化學性質穩定,沒有毒性,彈性和抗撕裂效果都非常良好,絕緣效果極佳(廣泛應用於電氣當中)。更重要的是他在高溫環境下可以穩定工作,300度以上可以保持10秒以上不燃燒,200-260度環境下100小時仍然能達到原強度的70%左右。所以這種材料廣泛應用於需要阻燃和耐高溫地方,比如消防員穿著的消防服就是這類耐高溫阻燃纖維製成。

    有了這種材料,艦員們使用的阻燃面罩和手套自然也得到了升級,替換掉原來的硼酸布材質,這樣艦員的防護方面也得到了加強。這東西雖然看著醜但關鍵時候確實能發揮作用。當軍艦進入站戰備狀態後全體艦員都要帶上這種面罩和手套,特殊崗位還要身著全套的防火服。

    這種東西中國也有類似的產品,芳綸1313就是國內產品,海軍也是裝備了這種材料的接近式救援避火服、分體式防火服和連體式防火服。但是像歐美那樣的頭套和手套似乎並沒有完全普及,也可能是沒有曝光類似的產品。

  • 8 # 朂嬡de輑輑

    不用羨慕,也不用扯什麼體制問題。

    在100年前這面罩有用沒錯。但是到現在,艦上的戰鬥傷害不同了,更多的是破片、衝擊和煙燻,破片和衝擊會把纖維嵌進肉裡,讓後續救護更麻煩。所以這面罩就屬於“小事沒啥用,大事害死人”那種。

    紅海軍來的一系都沒布面罩這傳統,倒是把防毒面具給普及了,算是對煙燻+消防氣體防護的解決方案。只是戴了防毒面具上崗太沒逼格了,宣傳活動很不好搞,所以很少能看到對應照片。

  • 9 # 開著皮卡打坦克

    防火的,只有進入戰鬥狀態才會帶。艦船艘損之後通常會產生火災,這時就需要船上的人進行損失管理操作(用通常的話來說就是儘可能的搶救有效資源防止損害擴大)。而進行損失管理操作的時候最先要做的就是滅火,人的頭髮是易燃物裸露在外的面板非常容易被燙傷,一旦燙傷人就失去了行動能力,人手減少之後船隻的損管能力也會下降。所以需要將這些脆弱的地方保護起來,於是就誕生了這些類似於頭套的東西,這些東西的材質類似於防火毯。

    這種東西從一戰開始就有了屬於他們的傳統裝備,但你要是說這東西非常先進吧,那我就只能呵呵一笑了。首先這東西不能防毒,第二這東西只能防燙傷並不能防火,簡單點說只能做些邊緣地區的工作。軍艦這種東西一旦起火最先放出的就是毒煙毒氣,別說這個布了,帶上防毒面具都不一定受得了,一百多年前沒條件用這東西還能說是因陋就簡,現在還用我除了能想到傳統服飾不能丟之內的實在想不到能有什麼用。

  • 10 # 科羅廖夫

    日前,央視報道播出了《海軍武漢艦:你為我命名 我為你守護》的節目,報道自從疫情發生以來,海軍武漢艦官兵心繫抗疫一線,心繫武漢市民,作為以英雄城市命名的戰艦,官兵們儘管身處距離武漢市1300多公里的湛江某軍港,但時刻牽掛著抗擊疫情的進展,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為武漢加油。在節目中,有細心的觀眾發現我海軍個人防護用具有了極大的改善,配發了防火防爆頭罩和麵罩,這是個貼近實戰的巨大進步。平時留意觀看西方海軍艦艇演習訓練相關圖片、影片的軍迷們可能都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西方海軍艦員們在戰鬥演習時普遍會在頭上套上一個很大很寬的頭罩,看起來頗為滑稽,甚至有些恐怖。 那麼,艦員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原來,這種尺寸偏大的頭罩的正式名稱叫“防閃爆面罩”,它是艦員個人防護裝備中的重要一部分,艦員們除了會套上“防閃爆面罩”,還會穿戴著同樣尺寸偏大的“防閃爆手套”。千萬別小看這兩件看似很簡陋的裝備了,一旦真的發生險情,它們可是救命裝備呢!假如艦艇被直接命中、起火燃燒時,強大的爆炸衝擊波和烈火高溫將對艦員形成重大威脅,此時“防閃爆面罩”就有了用武之地。它由具有優秀耐熱效能的NOMEX材料製成,能夠在200多攝氏度的高溫條件下長時間保持正常的隔熱、耐熱效能,可以有效保護艦員的頭部和頸部。 “防閃爆手套”也是由同樣的材料製成,它能夠保護艦員的雙手遠離高溫,可以去觸碰因為爆炸、燃燒而變得非常滾燙的裝置、部件,這一點對於艦員自救逃生甚至是繼續操縱艦艇作戰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除了防閃爆面罩和手套可以提供防護,艦員們平時穿著的作訓服同樣具備一定的防護能力,作訓服用阻燃材料製成,可以給艦員軀幹四肢提供防護,是艦員們平時隨時穿著的。而防閃爆面罩和手套則需要艦員隨時隨身攜帶,平時不用穿戴,畢竟它們很寬大,行動起來有些累贅。一旦進入戰鬥狀態,艦艇可能遇襲時,艦艇上會發出警報,艦員則會馬上拿出裝備進行穿戴,以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的安全。當然了,比起由消防戰鬥服/高溫隔熱服+消防頭盔+防護膠靴+消防手套等先進裝備組成的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體系。西方海軍普通艦員的這套由具有阻燃特性的作訓服+防閃爆面罩+防閃爆手套組成的個人防護裝備體系顯然只是“弟弟”級別的,總體防護能力明顯處於下風的。 為什麼不為艦員配備消防員級別的個人防護裝備呢?其實,對於普通艦員來說,目前這套體系的防護能力基本足夠應付挑戰,普通艦員並不需要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滯留滅火。配備消防員級別的個人防護裝備,反倒會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行動,無論是工作還是逃生,都非常不便。更關鍵的一點是,比起消防員級別的高大上個人防護裝備體系,艦員這套簡易版的個人防護裝備體系可便宜得多了。目前防閃爆面罩和手套在西方海軍艦員中已經是非常非常常見,不過在人民海軍上,因為觀念、習慣、經費等原因,外界暫時只是看到艦艇消防人員有使用類似裝備,而普通艦員並沒有大規模普及裝備,所以希望早日看到這兩件救命小裝備大規模配備人民海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虎牙“球王”女主播出意外,因著裝被封禁7天,網友的迴應很真實,如何評價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