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來自venus的小魂
-
2 # 33度開水
土衛六別稱“泰坦”,是土星最大的一顆衛星,也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最早在17世紀被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發現。
人類對土衛六的探索起始於近幾十年,其中旅行者1號和2號都在飛出太陽系的過程中接近過土衛六,但是因為當時沒有預測到土衛六上會有濃厚的大氣,因此拍攝的觀測照片都比較模糊。但也正是因為這濃厚的大氣,使得科學界開始對土衛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顆衛星實在是非常獨特:它是太陽系中第一顆被發現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而且大氣中含有的氮氣、甲烷等氣體和目前認為的地球最初誕生時的大氣成分非常接近,被認為是生命形成的基本條件,因此可以幫助人類瞭解地球初期的狀態,並且也有可能發現新的生命。
2004年,卡西尼探測器抵近土衛六,並放出了惠更斯號地表探測器探測土衛六,也讓人們對這顆神秘的衛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而卡西尼探測器在燃料耗盡後,為了避免墜毀在土衛六上汙染可能的原生生命,科學家選擇操控它向木星靠近,並在2017年9月15日悲壯地撞向了土星。卡西尼號探測器堅持向地球傳遞資料到最後一刻,結束了自己傳奇而壯麗的一生。
-
3 # 驍勇34
因為感覺或是懷疑上面有類生命體存在,以備日後地球不保,全球大移民。
不過,也別抱有幻想,就算探索“成功了”,也是幾百萬年後的事兒了。這傢伙離地球很遙遠,單程就得上千年甚至更長,更值得噓舌的是沒有即定航向和“年頭”,因為這個單程得以超光速計算。
而超光速,基本無法實現。
也可能基於此難以實現的目的,所以土衛六可以往好地方想一想,甚至把湖泊、大海、綠色植被,難以想象的生命形式等都描繪出來。
可是,上不去,說是探索,到不如說是理論上想象出來的一些所謂“證據”。好在認識到了地球生命的渺小,這一點,值得心慰。
好好探索地球吧!
如果把地球弄壞了,哪也去不了,去了也沒人搭理,土衛六的人也不好惹,可能比我們還壞。
-
4 # 科普大世界
如今世界各航天大國都熱衷於探索火星,這主要是由於火星距離地球相對比較近,表面環境和地球有一定的相似性,將來也適合人類登陸建立封閉式科研基地,雖然火星有稀薄的大氣,並且探測器也多次在上面發現了水的痕跡,但是火星並非是一個生命生存的星球,相對而言,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乃至土衛六、海衛一等更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特別是土衛六。
土衛六是太陽系中質量第二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擁有大氣層的衛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土衛六是太陽系中地球之外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星球。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
相比於火星,土衛六有著更接近於地球的表面環境,先說它比地球還濃厚的大氣層,其大氣壓是地球的1.5倍,可以說和地球非常相像,相比之下火星的大氣壓卻只有地球的0.8%左右,而且土衛六上95%都是氮氣,而地球大氣層中的氮氣含量佔了78%,也和地球非常相像,而火星上的氣體98%以上都是二氧化碳,可以說和地球差別太大了。因此有科學家說,土衛六實際上就像是“原始地球”,表面環境比火星與地球更為相似。
不僅如此,土衛六還被認為是一個富含水的星球,上面的水資源量比地球還要多,這是火星完全沒法相比的,火星是一個極度乾旱的荒漠似的星球,表面極度缺水,沒有任何液態水存在,雖然在它的某些地點發現了水冰,前段時間在火星南極地區的地層下發現液態水,然而那也是高鹽度的水,根本無法使用,由於火星是一個極度缺水的星球,但是生命的生存是離不開水的,這是火星的硬傷。但是土衛六就不一樣了,整個星球的含水量是地球的好幾倍,其表面有著厚厚的冰層,而冰層之下又有巨大的海洋,其冰下海洋的生態環境和地球深海的生態環境差不多,和木衛二的冰下海洋類似,很有可能是有著大量生物生存的。
土衛六上不僅有水,更有非常豐富的各類有機物,比如這裡有甲烷形成的海洋(其中很可能有基於甲烷生成的生命),另外還有乙烷、氰化氫、碳氫化合物等,這些有機物還可以作為能源使用,這些方面也比火星強多了。
所以已知的種種跡象都顯示,土衛六擁有整個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更有利於生命生存的自然環境。不過可能有的朋友會說土衛六上的溫度比較低,可以達到零下180℃,這樣的環境下怎麼會有生命呢?但是土衛六上也有不少地下熱泉噴出的地方,大氣層比較濃厚適合儲存熱量,而甲烷海洋的下面也許有以甲烷和碳氫化合物為能量來源的生物,所以土衛六的自然條件實際上要比火星更適合生命生存,等到人類的宇航和探測技術更進一步發展之後,相信各國科學家們下一個的星球探索目標就會是土衛六了。
-
5 # 兔斯基聊科學
你可能想象不到,在距離地球13.5億千米的地方有這麼一顆星球;當你在它上面行走的時候,只需穿上厚厚的防寒服就可以了。這就是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
土衛六雖然只是土星的一顆衛星,但是為什麼科學家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呢?在旅行者號太空飛船抵達土衛六之前,人們認為土衛六隻是一顆繞著土星旋轉的普普通通的衛星,除了擁有大氣層之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當旅行者一號太空飛船和卡西尼號太空飛船相繼抵達土衛六之後,才發現在土衛六濃密的大氣層下,隱藏著一個神奇的世界。
土衛六的大小和水星差不多卻擁有濃厚的大氣層。土衛六的大氣成分中是氮氣佔98.44%。地球上那種氣體最多?對,也是氮氣。在太陽系中只有地球和土衛六是一個富氮的星體。土衛六大氣中剩下的氣體成分更是讓科學家驚喜。這些氣體主要是甲烷、乙烷、丁二炔、丙炔、丙炔腈、乙炔、丙烷等等多種有機碳氫化合物。在一個星球的大氣中含有這麼多有機分子意味著什麼?這還不夠引起科學家對它不斷探索的興趣嗎?
而且土衛六表面的大氣壓力大約是地球壓力的1.5倍。這就意味著如果有一天我們登陸土衛六後,只需要穿的暖和一點,做好保暖防護就可以在在土衛六上自由的活動。因為土衛六上非常的寒冷,氣溫低至零下180℃。相比之下,火星上的大氣壓都不到地球的1%,而金星上的大氣壓則是地球的90倍!人類在火星和金星上活動需要更為複雜笨重的宇航服來應對氣壓問題。
更令人感到土衛六神奇的地方是,在它的表面上居然還有海洋。土衛六上的海洋和地球上不一樣,它是甲烷的海洋。在土衛六雖然也有大量的水,只是在土衛六的極低的溫度下,水都是以固體冰的形式存在著。甲烷則在這個神奇星球上形成了獨特的迴圈系統。地面上流淌著甲烷河流,甲烷湖泊,甲烷海洋;天空中漂浮著甲烷雲層;時不時的電閃雷鳴,下一場甲烷雨。
土衛六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唯一的在星球表面有液體迴圈系統的星球。這又給了科學家探索土衛六的一個理由。
科學家相信,土衛六就是遠古版的地球。生命很可能在土衛六的甲烷環境裡產生,就像地球上的生命在水中產生一樣道理。科學家們制定了一個宜居星球排行榜和地球相似度指數,對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進行綜合評估。土衛六泰坦和系外行星格麗斯581 g分別位於宜居星球排行榜的榜首,被認為是最宜居的外星世界。
格麗斯 581 g離我們過於遙遠,而土衛六卻和地球同在太陽系。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人類就可以飛到那裡建立外星基地,開採土衛六上的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呢。大家覺得未來有可能實現宜居土衛六嗎?
-
6 # 科學閏土
土衛六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擁有稠密大氣層的衛星,也是除地球之外唯一一顆在其表面有液體存在的星球,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
土衛六雖是一顆衛星,但比水星和冥王星還要大。因為遠離太陽,土衛六表面溫度大約-178攝氏度。土衛六有類似行星的大氣層,密度比水星、地球、火星和冥王星都要大,比地球的大氣壓高出60%。土衛六的大氣包含95%的氮氣和5%的甲烷,是地球氣壓的1.5倍。土衛六的大氣層無法呼吸,但如果站在土衛六上,人類不需要加壓的宇航服,只需要一個呼吸面罩和防寒保護。
土衛六有液態的甲烷湖泊和海洋,使它成為太陽系中唯一一個表面有穩定液體的星球。不僅有液態甲烷湖泊和海洋,還有液態甲烷河流,甲烷也會蒸發並形成雲,甲烷冰和氰化物氣體雲團漂浮在土衛六表面,偶爾會形成甲烷雨,類似於地球水迴圈。
卡西尼號飛船對土衛六進行了多次重力測量結果顯示,土衛六隱藏著一個液態水的地下海洋,歐洲航天局的惠更斯號探測器的探測也表明在冰層下55至80公里處存在液態水海洋,但這仍有待證實。
土衛六的環境可能與大氣中注入氧氣之前的地球環境相似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都是光合生物製造的,土衛六上今天的條件類似於地球上缺氧的環境,生命起源所必需的化學反應也可能在其中發生。地球上的模擬實驗表明,土衛六上的甲烷,透過持續的光化學作用,轉化為乙烷、乙炔、乙烯和氰化氫,而氰化氫是是生命物質氨基酸的組成部分,覆蓋在土衛六上有機煙霧層和幾十億年前地球上的很相似,是一個可能產生早期生命的環境。與早期地球的區別在於土衛六的低溫環境,土衛六表面不存在液態水,除非有短暫的加熱事件,如火山噴發或者彗星或隕石的撞擊。
土衛六上的條件在遙遠的將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根據模型,如果太陽的溫度升高併成為一顆紅巨星,土衛六的溫度可能會升高到足以讓穩定的液態水海洋在其表面存在,土衛六的環境可能將與地球相似,從而為人類居住創造有利條件。
-
7 # 科技和生活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卻有200個左右的衛星,在這些衛星中,可以說土衛六(泰坦星)最為特殊,這個被認為是“滅霸的家鄉”的星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具有大氣層的衛星,而且大氣比地球還濃厚,表面氣壓是地球的1.5倍,同時這顆星球上還有著甲烷海洋,大氣層中有濃厚的雲層,也有降雨現象,地下熱噴泉也會噴出表面,如是等等,所以有科學家認為土衛六的表面環境是太陽系中和原始地球最為相似的,並且高度懷疑這顆星球上很可能有生命存在。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已決定探索土衛六,NASA近日公佈太陽系探測計劃的下一個目標正是土衛六泰坦,將對它進行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探測。
在探測任務中,NASA將向土衛六發送一臺名叫“蜻蜓”的無人機,由於土衛六上有著濃厚的大氣層,而且土衛六質量較小引力也不強,所以這個類似於大疆無人機的探測器有8個旋翼,能帶有高畫質攝像機以及其他一些探測儀器和無線電波發射裝置,可以在土衛六的表面數米高上空自由地飛行穿梭。
“蜻蜓”被放飛到土衛六上之後,在長達2.7年的任務期內,它將在土衛六表面不同的地形地貌區域進行探測,從土衛六上的有機沙丘到撞擊坑底部,從甲烷海洋到地熱噴泉等。它將採集並分析土衛六表面和大氣層中的有機物質,以研究土衛六的大氣和岩層物質成分,並且考察土衛六上的甲烷和氨水的海洋,分析其風力和大氣溫度變化,探索這顆星球上是否有生命體存在的跡象等。
這項任務已經被選入NASA的“新疆界計劃”,與探測柯伊伯帶的新視野號和探測木星的朱諾號同等重要,“蜻蜓”將成為NASA首個在地球外星球上開展科學任務的多旋翼飛行器,計劃於2026年發射,預計在太空中飛行8年後,於2034年抵達土衛六,將著陸於土衛六赤道區域的香格里拉沙丘,之後會到多個地點採集樣品,最後會到塞爾克撞擊坑進行科考活動,因為這裡是一個極有可能存在液態水和有機物的地方。
預估“蜻蜓”將在土衛六上飛行175公里,NASA的科學家們認為,該探測活動將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和外星生命提供重要線索。
-
8 # 俗雅科學
簡單的說,就是為了尋找類地星球,探索生命進化的過程或者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進而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從人類開始在全球範圍大規模活動開始,對於宇宙的想象就在不斷豐富,但是,地球在宇宙中到底是不是唯一?人類是怎麼來的?有沒有外星文明?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也是科學家研究的熱題。
我們發射衛星、載人飛天,我們探索金星、火星,我們登陸月球,都是為了更好的認識宇宙,為了探索人類在宇宙是怎樣的存在,為了給人類發展提供更多可能空間。
土衛六因為有大氣、水、有機物,被認為是“古代地球”,對其進行進一步探索,雖然發現文明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透過技術手段進行改造,使之適宜人類居住,改造成本相對於沒有水、大氣的其他星球將大大降低。這是科學家最希望看到的。 -
9 # 水產新部落
因為現在的戰爭是資訊化的戰爭,必須要先敵發現,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探索土衛六非常有必要,而且關係到一般人的生死存亡。
土衛六又名泰坦星。據說那裡是宇宙計生委的辦公室。上面有個被稱為紫薯精的辦公室主任。他的目標是將宇宙人口減半。一旦真的發生,對於地球來說就是一場災難。為了保護地球,我們必須要了解並戰勝這隻紫薯精。所以探索土衛六是非常有必要的。
沒錯,這個紫薯精叫滅霸,英文名字Thanos。
-
10 # hh72029716
為了人更美好的明天,這就是華人的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類的未來必須是走岀生我養我的地球,開拓更大的宇宙。
回覆列表
土衛六又稱泰坦星。是土星衛星中的老大,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第一大是木衛三。因為它個子大,早在1655年3月25日被荷蘭天體物理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發現了。它也是在太陽系內繼木星伽利略衛星後,發現的第5顆衛星。直到現在,人們對它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而在2005年1月14日年惠更斯號土星探測器的拜訪,對土衛6的熱情更是水漲船高。
為什麼人類要探索泰坦星呢?因為它和地球非常相似。不妨想象一下,你駕駛著一艘飛船去拜訪土衛六,當你到達了土衛六的大氣層。周圍是桔紅色的一片,因為土衛六的大氣層比地球還濃厚,可以抵擋部分的宇宙輻射。泰坦的大氣99.44%是氮氣,這是除地球以外第一顆富氮星球!
泰坦星的一切都是桔紅色的 。在距離表面幾十公里處,從濃霧中中出現了一處山丘,隨著高度降低,山丘越來越顯眼,最終周圍的陸地也顯現出來
登入了泰坦星表面,表面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我覺得自己輕了許多,即便如此。你要更多加鍛鍊哦,否則回地球你的肌肉會適應不了
泰坦上面溫度大約是-179攝氏度,瀰漫著霧,天空中飄著一朵朵紅色的雲,由甲烷或者其他有機物組成。所以天空看起來是桔紅色的。泰坦星表面大氣濃密,瀰漫著霧,所以這裡的星空沒有地球那麼燦爛,巨大的土星橫跨了半個天空。
泰坦上面有星羅棋佈的由液體甲烷和乙烷構成的湖泊,一座座山峰在湖中屹立著,成了一座小島,大的則成了陸地。
放眼望去,湖對岸烏雲密佈。一陣雷聲響起,下起了甲烷雨。雲飄到了我所在的位置。跟地球的傾盆大雨不同,泰坦那微弱的表面重力,雨點慢慢地落在湖面上,泛起一朵朵漣漪,感覺是放慢了鏡頭。
在土衛六上,我似乎看到了地球的過去,在地球上,我也似乎看到了土衛六的未來
如果人類能上移民泰坦的話,其可利用的自然條件比火星還要好一些,所以人類才去探索土衛六。
不過,土衛六還是有缺點的。第一,它沒有磁場,只能透過土星的強大磁場來保護上面的生物,有時泰坦離開了土星磁場,一陣太陽風吹過來,一波波沒完沒了的輻射,你就over了。
第二,土衛六沒有氧氣,還瀰漫著氫氰酸和笨,表面看似美麗卻內藏毒心。氫氰酸是細胞的死敵,有它在,細胞中毒就over了。這兩種氣體是從土衛六南極氣體團逃逸出來的。
第三,土衛6對於地球人而言太冷了,平均氣溫-197℃。要知道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南極,極端最低溫也就-90℃,也是小巫見大巫了。所以想要在土星上安居樂業,要建設封閉式基地。
另一方面,土星離地球太遠了,火星離地球最近是5500萬公里,而土星最近也得12億公里,一趟去往土星的單程票大概是火星來回5次的路程,大概需要5年的時間
未來人類能克服困難移民土衛六嗎?這個問題,就交給未來的人類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