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最顏
-
2 # 朱言影視評論
我想說的是一位老藝術家,一位不老的美人,秦怡。
年輕時候的秦怡
關於秦怡的演藝生涯,這裡不多說了,您自己百度就可以知道。
秦怡既是偉大女性、偉大母親,又是一位卓越的演員!
“一生都在追求中,活得越老,追求越多。由於時日無多,也就更加匆匆。”,這是秦怡在自己回憶錄自序裡的話,一生的寫照。秦怡個性形成的時期,正是家庭變故、國難當頭之時。“七·七”事變爆發,日軍長驅直入,一路南下,最後上海淪陷,為了不當亡國奴,秦怡離開了給予她溫暖但又束縛著她的“大家庭”奔赴前線。在青春期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在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秦怡開始了“沒有父母親庇護”的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旅程。
短暫的軍旅生活,並沒有滿足她參加抗戰的強烈願望,所以她毅然決然地離開部隊。到達重慶之後,她有機會接觸到進步話劇,並“對那些搞話劇事業的人產生了一種尊敬和信任”,所有這些推動她做出“當一名演員”的人生選擇。正是現代女性意識中勇於冒險的性格特性,為當時還對錶演藝術一竅不通的秦怡打開了通往戲劇、電影藝術的大門。
面對生活中的困境,秦怡能夠堅持經濟上的獨立性,並且能夠像“男人一樣”有擔當地挑起一家人生活的重擔。從重慶初回上海時,整個家族陷入了困難境地,秦怡毅然挑起了包括母親、姐姐、哥哥以及自己一家11口人生活的重擔。那時,她整日奔走於各個拍攝現場,辛苦工作,並將所得盡補家用。
關於秦怡的話題,很多人都會知道她與朝鮮裔的演員金焰的婚姻。這個早期來華的歐巴,第一次婚姻是和王人美,最後卻因孩子的夭折而分道揚鑣。第二次婚姻,金焰又娶到了美人秦怡。
金焰是個很風流的人,後來出軌,兩人的婚姻貌合神離。但是,在金焰生病之後,她又擔負起照顧金焰的重擔,跟他冰釋前嫌,全然一個“賢妻”的形象盡心盡力地照顧他,直到他去世。如此的胸懷和氣度,常人很難做到,但是,秦怡做到了!
作為演員的秦怡,她的敬業與認真會讓今天的我們感動到不可思議。“拍戲的人沒有季節,零下30攝氏度也可以穿單衣,還扇扇子。零上40攝氏度,也可以穿著棉衣,圍著圍巾。嚴冬臘月往河裡跳,酷暑也要往火裡鑽。
可是無論吃多少苦,每當一段樣片出來時,大家都搶著看自己在片子裡是否有不足之處。”秦怡在2009年上影廠成立60週年大會上的這一段激情演講,使得臺下幾代電影人熱淚盈眶。
今天的小鮮肉們,連臺詞都不背,面癱一樣地應付各種戲,還拿那麼高的片酬?有天理嗎?!作為母親的秦怡,讓我們真正讀懂了什麼叫偉大?什麼叫母愛?在她唯一的兒子金捷患病之後,她沒有放棄,也沒有氣餒,就如同當年她沒有拋棄金焰一樣,她也無怨無悔地接受了這一事實,並勇敢地承擔了下來,並且比以往變得更加堅強。即使在忍受兒子動輒拳打腳踢的時候,仍然不放棄對他的細心照顧,並積極尋求各種方法,多方治療,直到兒子的病情穩定下來。秦怡一直天真地相信透過人的努力可以改變一切。
事如人願,事實也確實如此,金捷的病情二十多年基本處於穩定的狀態,沒有復發,而且在繪畫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一切,足以說明秦怡作為母親所付出的極大辛勞和心血。幾年前,秦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後半生的角色是母親”,“這一生,為了‘母親’這個角色,我花的時間最長,耗費的心血最多”。
秦怡的母愛並不僅僅侷限於兒子!2000年5月21日,中國特奧世紀行上海慈善晚會在上海波特曼大酒店舉行,國際著名影星施瓦辛格以國際特奧會慈善大使的身份光臨。他除了向中國特奧會捐獻了15萬美元之外,又用2.5萬美元,透過拍賣買走了秦怡兒子金捷的《衡山公園》寫生畫。
當他得知秦怡為患有精神病的兒子用盡一切辦法,幫助他戰勝病魔的事蹟之後,他不由得動容地說:“秦怡是我崇拜的中國影星,同時她又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了患病的兒子,她做得太多太多!”
正是生活中的巨大磨難,讓秦怡變得異乎尋常的堅強,讓她有機會感悟人生,真正懂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在跟生病兒子的朝夕相處中,讓她認識到了“愛心”的重要性,更讓她想到更多的像兒子一樣需要愛心和照顧的人,所以,秦怡的後半生熱心公益事業,並盡她所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
3 # 陽侃侃
午馬真正演技好人品好的代表。
演技好,想必大家對張國榮版《倩女幽魂》裡的燕赤霞印象深刻,並或得當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除此之外,午馬老先生還出演了林正英的殭屍系列電影,每一部都盡心盡力,令人折服。
人品更不用說,單看午馬在香港出殯時,洪金寶、狄龍、石天、嶽華、成龍、曾志偉、姜大衛、唐季禮8人為他扶靈這件事兒,就知道他值得尊敬。
-
4 # 芳草心36
值得我們尊重的藝術家們無數,老前輩們功不可沒。最具代表的老藝術家有:郭蘭英同志。她是周恩來總理囑託的唯一的藝術家,把中國民間民族傳統文化繼承並傳播之人。任重道遠!
-
5 # 騎士悠然行
值得尊敬的藝術家很多,豫劇常派唱法代表人常香玉算一個,她從小苦寒出身,學藝刻苦,學成後經常到群眾中演出,深受人民喜愛。代表作《花木蘭從軍》中的唱段,"誰說女子不如男”已經是家喻戶曉。在新中國成立不久的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她自費捐了一架飛機,支援前線戰鬥,表達了拳拳愛國之心另一位越調申派唱法代表申鳳梅,窮苦人家出身,不光藝術精,人品好,一輩子無兒無女,把自己收入捐助失學兒童,創辦鳳梅小學,把自己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了祖國未來接班人,代表作《收姜維》,成功地塑造了諸葛亮從容若定的形象,廣為人們傳唱。
-
6 # tube84146850
作為80後的我們感上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上小學時教委組織各校觀看了革命電影《烈火中永生》我也記住了已過世的老演員趙丹演的許雲峰和於藍的江姐方舒的小蘿蔔頭。假期看了小說《紅巖》和及趙丹演的《聶耳》和周璇的《馬路天使》《林則徐》老藝術家。
-
7 # 小一時空
-
她,今年已九十五高齡。
從藝七十多年,留下了無數個令觀眾難以忘懷的銀幕形象。
她一生坎坷,卻永遠端莊賢淑,美麗得無與倫比。
吳祖光說:
“她具有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身處逆境而從不灰心喪志。能夠以極大的韌性迎接苦難克服苦難。永遠表現為從容不迫。”
周恩來總理說:“中國最美麗的女性”。
沒錯,她就是中國電影界的傳奇女演員秦怡。
-
-
早在1946年憑藉在影片《遙遠的愛》中的演出成名。
建國後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50年代因主演《馬蘭花開》被中國觀眾所熟知。
1983憑藉電視劇《上海屋簷下》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1995年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
2005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2008年獲選第7屆中國十大女傑,2009年獲得上海文藝家終身榮譽獎及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生成就獎。
-
-
都說紅顏薄命,與她恢弘的演藝事業相比,秦怡的生活道路可以說非常的艱辛坎坷。
秦怡一生結過兩次婚,第二任丈夫年長她12歲,與她相依為命,但卻因胃潰瘍手術癱瘓在床20多年後英年早逝。
她自己一生得了四次大病,開過7次刀,最後被診斷出患有腸癌。
更讓人感慨的是,她的兒子由於在文革時期受到驚嚇,16歲時被診斷為急性輕度精神分裂症。
患病四十多年,秦怡始終守護照顧在兒子的身邊,即使出外拍戲,也會將他帶在身邊,直到2007年兒子也離她而去。
-
-
讓人尤為讚歎的是,雖然經歷瞭如此常人難以承受的苦難和波折...
如今已經95高齡的秦怡依然風采依舊,美得風華絕代,無與倫比!
她的美,是骨子裡的美,是由內而外的,全方位的,有著豐富內涵的美。
衷心祝願這位偉大的電影女神健康長壽,美麗永遠!
-
-
8 # 老夥計610322
看到如上話題,偶得電影界老前輩五大"壞蛋"在一起的相片,感慨頗多。
陳述、陳強、劉江、方化、葛存壯五位老藝術家當年家喻戶曉,耳熟能詳,深受廣大電影觀眾喜愛與喜歡。
熒幕上陰險狡詐,兇狠毒辣,十惡不赦的"反派",飾演的相當到位,真實可信,偶爾演演喜劇角色,幾位表演的也相當詼諧幽默,不愧是藝術大家,也永遠值得我們晚輩的尊重和敬愛。陳述(1920年6月30日一2006年10月17日)、原名:陳致通,上海人。
陳強(1918年一2012年6月26日)、原名:陳慶三,河北寧晉徐家河人。
劉江、1925年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祖籍:遼寧遼陽。
方化(1925年8月30日一1994年11月7日)、原名:方德海,遼寧大連黃泥川村人。
葛存壯(1929年1月13日一2016年3月4日)、河北衡水市饒陽縣萬艾村人。
-
9 # 北京民俗
林連昆先生(1931~2009)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承前啟後的一位大藝術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話劇舞臺上獨放異彩,名噪一時,是廣大觀眾喜愛和尊重的資深“老戲骨”。
林連昆先生祖籍福建閩侯,生於北京,茶葉商人家庭出身。中學時代就愛好戲劇,1950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北京人民劇院。是繼於是之、藍天野、童超等第一代名家之後挑大樑的著名演員。
由蘇叔陽編劇的新戲《左鄰右舍》是他的嶄露頭角之作。緊接著又飾演了《紅白喜事》中傳統保守的鄭二伯,《絕對訊號》中忠於職守的老車長,《小井衚衕》正直淳樸的老工人劉家祥,《天下第一樓》中忠心耿耿的老堂官常貴,《狗兒爺涅槃》中一心想發家致富的老農民狗兒爺等,使他的表演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
尤其在無場次話劇《狗兒爺涅槃》中,他以嚴謹的創作態度,飾演一個熱愛土地,命運坎坷,在一次次的社會變革中,夢想一次次失落,最終精神失常的傳統老農民,把人物的複雜、矛盾心態刻畫得深切感人,呼之欲出。他現實主義的表演,即個性強烈,鮮明生動,又厚重飽滿,張弛有度,給人以藝術審美的滿足。
他還在電影《茶館》中飾演巡捕吳祥子,《鴉片戰爭》中飾演欽差大臣琦善,電視劇《水滸》飾演奸臣蔡京,雖然戲份不多,但表演都非常出彩,顯示了深厚的藝術功力。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還擔任人藝新學員班的班主任,培養出楊立新、吳剛、宋丹丹、嶽秀清等優秀演員,使人藝的現實主義表演風格得以傳承。
-
10 # 楊哥的
在我的心中,值得尊重的老藝術的是:王心剛 田華 王曉棠 郭蘭英 才旦卓瑪 郭頌 馬玉濤 李谷一 謝晉芳 泰怡 劉曉慶 胡松華 李光曦 於淑珍 梅蘭芳
-
11 # 坐看雲起於此時
電影界的:秦怡、謝晉,都是養著傻傻的兒子,但是都做出了偉大的成就!
歌唱演員中:郭蘭英、王昆,都是唱民歌的,聲音質樸、優美,天然去雕飾,隻身延安,投身抗日,難能可貴!
美術界的:齊白石、張大千,把國畫藝術提高到了世界級的影響力了,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回覆列表
第一位:李雪健
李雪健老師應該是所有國內影視劇演員心中的楷模
尤其是現在已經這麼大年紀了
曾經出演的很多電視劇都讓人印象深刻
不論是《新上海灘》裡面的梟雄馮敬堯
還是《少帥》裡面張作霖
甚至是《嘿,老頭》裡面阿茲海默氏症的可憐老頭
這些角色的演繹都入木三分,以至於讓後來翻拍者都只能感嘆無法超越
在今年的金鷹節頒獎典禮上,李老師登臺了
第一眼看上去就讓人覺得心疼
他真的是老了
可他始終在踐行他自己說過的那句話“演下去,直到演不動為止”
就連胡歌獲得最佳男演員獎之後,都走到他身邊說了四個字“受之有愧”
年輕時候的李老師,顏值放到現在也只能算是一般
但是他真正踐行了一個演員應該有的責任和抱負。
第二位:李幼斌
提到李幼斌這個名字,一些人可能還不太熟悉
但是提起《亮劍》裡面的李雲龍
估計就沒有人不認識了
想當年,《亮劍》這部神劇幾乎橫掃所有衛視,且在首播之後的幾年內還不斷的被重播
經典角色李雲龍,已經深入人心了
而年輕時候的李幼斌老師書生氣十足
並不像《亮劍》裡面那種野性十足
以至於後來再看李幼斌老師主演的電視
不論角色是多麼慈祥的定位,都會讓人覺得很威嚴
現如今快60歲的“李師長”,雖然不像之前一樣活躍在銀屏上
但是每次參演所演繹的角色都會讓人覺得“老戲骨就是老戲骨”的評價
第三位:周星馳
星爺也許就不用說了
很多人都會說,從小看星爺的戲長大的
也可能說,星爺在大家心中永遠都還是年輕的,還是《唐伯虎點秋香》裡面那個江南才子
的確,星爺在很多人眼裡應該有著很高的地位
因為喜劇之王確實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讓眾人認可的
年輕的星爺,長髮,濃眉大眼,放到現在也能秒殺目前正火的那些小鮮肉
可時光飛逝,如今的星爺也很少再去充當主演了
而是呆在幕後做一部部電影的操盤手
讓世人繼續觀看他天才的喜劇影片
讓世人永遠覺得欠他一張電影票
星爺如今真的成了星爺,滿頭白髮,面色蒼老
唯一可能不蒼老的就是他那顆專心做好喜劇電影的心吧。
第四位:陳道明
接著就要說說咱們皇帝了
陳道明一直給人一副嚴肅老幹部的感覺
整個人顯得很威嚴
而據說,清朝某個皇帝的畫像還原之後跟陳道明老師頗為相似
看來天生就是演皇帝的料
作為老戲骨裡面出演古裝劇比較多的演員
陳道明一直是品味的象徵
出演的任何一部劇都離不開年代感和內涵
始終讓人覺得都是人挑劇本,而不是劇本挑人
因為陳道明演繹任何一個角色都能讓人信服。
相較於年輕時候的青澀,陳道明老師屬於那種越來越有味道的明星
越老越覺得對出演的角色有利
當然,陳道明老師的個人簡歷也是相當牛x的
大家自行百度。。。。。。。
第五位:葛優
放在最後沒有貶低之意
葛大爺的地位早已經不需要贅述了
小時候看過他出演的寇老西
那時候對電視劇情還沒什麼概念
但是葛大爺這個長相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據說葛大爺本來頭髮還挺多的,但後來慢慢的髮際線越來愈高,索性就提了光頭
誰成想,光頭還真是適合他,也因此成了他的標誌
葛優出演電視劇或者電影總是給人一本正經但是卻又搞笑的感覺
《編輯部的故事》這部老作品裡面的老編輯扮相已經成為了他有頭髮時候的經典
ps:那時候的張國立也是真帥
去掉頭髮之後的葛大爺似乎有意主攻電影市場
相繼出演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霸王別姬》《甲方乙方》《不見不散》
再到後來《天下無賊》裡面的黎叔
等等
上了年紀的葛優,依舊清瘦,喜劇感也十足
作品也沒有那麼高產了,但是在國內的影視界還是有葛大爺的一席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