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大石40598501

    華夏部落,以

    炎帝

    黃帝

    為共祖。在

    周朝

    出現時,是以是否遵守

    周禮

    和禮義來評判是否為華夏的標準,由於當時遵守周禮與周王室親近的諸侯國大多集中在中原地區,所以當時夏也指中原地區,《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有“楚失華夏”。炎帝、黃帝古代華夏的鑑定嚴格以

    血統

    禮義

    為基礎,華夏則逐漸成為中國大地的代稱,《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羽威震華夏”,郁達夫《滿江紅·閩于山戚繼光祠題壁》:“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欠歇。”

    根據

    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華夏先民是黃河流域的最早居民(現代分子人類學也有證明),華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黃河流域建立了

    大地灣文化

    (甘肅天水一帶)和

    裴李崗文化

    (河南新鄭一帶)。又於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建立了

    仰韶文化

    。再於距今約4600-4000年在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地區建立

    龍山文化

    。華夏部落於商周時期遷往江漢平原,往後南遷至南部更深遠的區域。華夏文明源自

    大地灣文化

    裴李崗文化

    龍山文化

    、仰韶文化,這幾個文明為

    華夏文明

    圈的代表

  • 2 # 犀牛村夫

    我國人民不論到世界哪個地方,都以華人自居,若是談論起文明的文化起始,都會以華復作為我國人類文朋的開端,如果論其民族祖先,那都會認為自已是炎黃的子孫。然而,華夏,炎黃這兩概念究競從何而來,卻是許許多多的現代人所不理解。

    這裡我們先談談”華"字的產生。

    早在遠古母系氏族後期,我國陝西華山一帶,有個比效大的氏族部落,部落名可能是以華山之名而起為華氏部落,部落首領是華胥公主(公主之義即是部落內公眾之主)。傳說華胥夢中與天神感應交媾而有孕後生一子各伏羲。可能伏羲真的是天神之子,因此自幼便聰明伶俐,才智過人,而且還通曉神性。在母系氏族時期的部落,由於當時的人類是隻有母親不知其父的年代,因此部落的首領都是由女性傳承擔任。到華胥之後,部眾認為伏羲是天神之子,因此便一改常規轉立伏羲為部落首領。伏羲擔任部落首領後,勵精圖治,發揮自已的聰明才智,把原始人類的許多落後習俗逬行了改革,從而使人類開始了結網獵禽獸和捕魚,食物烹飪,動物養殖,金屬冶煉,宮室製造,婚嫁家庭,父權姓氏等逬展。更有作為的是把多年來為爭地盤而形成糾分的部落矛盾轉化為共處互助的結盟聯合體,使我國從單獨體部落轉入到氏族公社的制度,因為聯盟體的名稱以伏羲的華氏族為主體,所以便叫做華氏族聯盟體。華氏族聯盟體經伏羲創造後,經過許多年的發展,後來又岀了一名奇人發明了農作物的種植,使我國人類又逬入了農業生產的文明文化,這位發明農業種植的便是後人所稱的神農氏。由於神農氏對人類有著卓越的貢獻,因此神農氏便被當選為華氏族聯盟的首領。在神農作為華氏族首領時,華氏族的領域已發展到陝西大部山西大部河北大部及河南北部。神農氏之後又經過了很多年,這時陝西西北部也形成了一個很強大的聯盟體叫少典氏聯盟。少典氏有個兒子被分封到陝西的姜水流域去發展,後來以姜為姓組成了姜氏聯盟體。傳說姜姓這人是他母親女登與陳龍接觸所生,因此人們便認為他是龍之子,也許後來中國人以龍的傳人自居便是由此而起。另有一子被分封到陝西的姬水流域去發展,後來以姬為姓組成了姬氏聯盟體。由於姬姓這人是他母親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權星之軒轅星群而感生於青邱,因比便起名叫軒轅。當時的陝西西北還不屬於華氏族的領域,那裡還不懂得種植作物為食,光靠獵捕和養殖動物已很難解決食物的供給,因此姜氏部落便東移向陝西北部和山西河北北部的華氏族領域進犯。由於這時期的華氏族的中央管理能力已有所衰退,無力抵抗強悍的姜氏遊牧部落,只好向姬氷流域的姬氏部落求助。姬氏族的首領軒轅,素以仁德治天下,便派人以仁德之道規勸於姜氏族首領,但因姜氏族未接納軒轅的善言,依舊仗武力掠奪華氏族各部落的糧食牲口和地盤。這樣軒轅只得岀兵東進,與華氏族聯合在河北的坂泉一帶同姜氏族部落展開了一場大戰。軒轅在當地華氏族的支特下便打敗了姜氏族,後來軒轅便成了華氏族的總首領,原來西北的姜水和姬水也融入了華氏族領域。由於姜氏族戰敗後便往南到河南中南部和湖北北部那一帶去發展。後來便在那裡融合了當地的各部落組成了龐大的姜民族聯盟體。也就是後來改稱的夏氏族聯盟體。再後來,山東浙江江蘇的九黎族聯盟體勾結長江以南的三苗聯盟體一同進犯中原,首當其衝的姜氏聯盟體抵擋不住九黎和三苗的兩大勢力攻擊,便敗北到河北的涿鹿求助於軒轅,這樣便形成了華夏聯盟。華夏聯盟在涿鹿擊敗九黎和三苗後,把九黎族的首領蚩尤進行斬首,把九黎族的領域納入華夏聯盟的領域,另扶植了當地有名望的金天氏作為東夷的地方管理。由於領域的擴大和華夏兩氏族的聯合,需要設定一個銃領全域性的中央機構,於是最高領導者的職位便由伏羲時期設定的皇改設為帝,因為那時人們很重視五行,又由於軒轅的中央機構行宮是在所有領域的中部,五行中央的顏色為黃,軒轅便以黃為帝號稱之為黃帝。黃帝之後,帝位便由勢力雄厚的姜氏族首領承繼。由於姜氏族是在中原的南方,五行對應四季南為夏,性為炎,因此姜氏族的首領便以炎為帝號而稱為炎帝,以夏為姜氏族聯盟體的總稱。再後來,華夏聯盟的帝位傳到大禹之子啟的手中,便把華夏聯盟改變成封建制度的王朝。由於大禹是炎帝的後代,因此啟便將所建的封建王朝稱為夏朝。可能是夏朝統治者為了頌揚自已祖上的功德和地位,於是才把炎帝的排號放在黃帝之前,這就形成了後人所說的”炎黃"。

  • 3 # 文亮

    相傳,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大禹歷時數年,成功治水,被舜選拔為繼任者。之後他開啟了一個清明的歷史時代。所以在當時,以禹代表的夏後族在當時獨領風騷,成為盛極一時的氏族部落。又加上夏後族以華山作為自己的活動中心,所以他們又被人們稱為華夏族,這也是禹的兒子建立的第一個王朝叫夏的原因,所以中華民族又稱華夏。

  • 4 # 歸藏易數硃紅兵3519

    個人傾向於華是指荷花或者是蓮花。和華夏相同事情也是陶器發展壯大之時。陶器離不水淘洗陶泥,說明當時部落群體生活在水源較為豐富的環境。單一水源比如河邊,人畜混居,飲水和排洩物會相互汙染,一定會造成群體病變。

    我們想象一下,人畜混雜生活在河邊,還有陶工要淘洗陶泥。一定會造成水源汙染。

    那麼這些人吃什麼呢?畢竟安居的前提就是大量的食物。水稻種在派水比較方便的地方,只有快結子時派幹水,水稻才會高產,粟種在乾旱的地方。當時農業並不發達,沒有肥料難以高產。必須有豐富的基礎食物才能保障群體生存。

    自然界給了這群人一樣豐富的食物,藕和菱角。華就是指藕和荷。

    人們看到鵝挖水中的藕來吃,知道了藕可以食用。挖藕比較容易,但是運輸起來容易斷裂。就用繩子綁在一起。用木棍挑起來。荷就是用肩膀擔的意思。

    長期吃粟的人和吃米麥的人,牙齒都是黃色或者白色。但是長期食用藕的人,牙齒是黑色的。

    遠古時代發現牙齒染黑是貴族的象徵。其實很難找到東西把牙齒染黑。但是之前我吃了幾回藕後牙齒明顯的黑了很多。為了儘量找到遠古人的生活方式,我不刷牙很久。

    藕看起來簡單,其實花的顏色分為紅色和白色。紅色的結的藕都是七個孔,外皮褐色,生吃發苦。白色荷花結的藕都是九個孔,外皮白色,生吃脆甜。

    這裡說的華就是開紅色花的蓮藕。

    華的問題先說到這裡。夏我曾經多次回答過。建議看看我之前的回答。

  • 5 # 和馬小生

    關於“夏”的來歷,與大禹再堯時被封為夏伯有關,大禹也稱夏禹。唐代唐朝張守節就這樣認為。之後大禹的後代建立夏王朝,意義差不多就是大禹部落的王朝。夏朝在上古為中央大國,因此把文化高的地區稱為“夏”,“夏人”即為文明程度高的人,以便跟周邊文明程度低的人相區別。

  • 6 # 立身國學網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意思是:華夏及四夷奉天成命皆相率而從,欲共伐商紂。唐孔穎達疏曰:“冕服採章,為有光華也”,故曰“華”,大國曰“夏”。在《春秋左傳正義》中,亦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的解釋。自此,唐孔穎達所疏“華章之美,禮儀之大”成為後人所認可的“華夏”一詞最佳解釋。

    亦有觀點認為“華”是因為華山而得名,“夏”是從夏水(即漢水)而得名 。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故曰“華夏”為地理觀念。

    慎思之,“華夏”之釋非“華章之美,禮儀之大”而能言盡,亦非“文化概念”、“地理概念”所言,實則和中華人文思想之化成有莫大關係,需對中華人文史實做一全面分析,方可了義。

    曰若稽古。太初之人文歷史為初始。

    徐整《三五曆紀》曰:“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

    三皇者,首為天皇氏,項峻《始學篇》曰:“天地立,有天皇十三頭,號曰天靈,治萬八千歲”。《盤古王表》記載:“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

    中為地皇氏,《始學篇》曰:“地皇十一頭,治八千歲”。《帝系譜》曰:“地皇治一萬八千歲,以火德王”。

    季為人皇氏,《始學篇》曰:“人皇九頭,兄弟各三百歲,依山川土地之勢財,度為九州,各居其一方,因是而區別,榮氏曰:人皇兄弟九人,生於刑馬山,身九色。”《補史記·三皇本紀》曰:“人皇九頭。乘雲車、駕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萬五千六百年。” 九州即為天下九州。

    太古之人文歷史,至有巢氏而一變。

    有巢氏,《始學篇》曰:上古皆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皇甫謐以為有巢在女媧之後。《遁甲開山圖》曰:石樓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

    再後燧人氏,《尚書大傳》曰:燧人為燧皇,以火紀官。《禮含文嘉》曰: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遂天之意,故為燧人。

    遠古之人文歷史,至太昊伏羲氏而一變。

    太昊伏羲氏,《易》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結繩而為網罟,以畋以漁”。“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禮含文嘉》曰:伏羲德洽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龜書,伏羲乃則象作易。

    次有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社稷正神帝女媧氏。《淮南子》曰:“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猛獸食精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方極,鰲,蒼天神,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精民生,背方州,抱圓天。”

    後有神農氏,《易》曰:“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楺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耕而種之,作陶冶斤斧,為耜鉏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興,以助果蓏實”。

    上古之人文歷史,至軒轅黃帝而一變。

    孔子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開創周代者,齊有太公之餘化,魯有周公之餘化,太公為開國建國之大賢,周公聖人有上三代治國之學,故魯猶存周公之法制,齊由桓公之霸,為從簡尚功之治,太公之遺法變易盡矣,故一變乃能至魯,魯一變則至於道。三聖所尊皆上古之王道。此王道非後世帝王之王道,而是“先王有至德要道”之孝道,即是中華民族特有之文明精神。而孔子當時所稱先王之道,則是指夏商周三代及五帝時之王道。上古五帝之一虞舜以孝聞,而天下薦焉,帝堯嫁女而禪位於天下。《史記》載“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也是在講“至德要道”。

    故可知黃帝時代所尊之至德要道,當上溯至太昊伏羲氏、帝女媧氏之遠古時代。《列子》中所載“黃帝夢遊華胥國”,實言黃帝所尊之道也。此可與“孔子夢周公”參看。

    《山海經》曰:“華胥履大跡生伏羲”。司馬貞《補史記》曰:太暤包犧氏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有聖德。

    聖王之制,施德行禮。故可知上古所尊之“華”,實指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伏羲氏之母華胥氏。非“華章之美”之華也。此乃先王至德要道。

    至夏禹氏上古人文歷史而一變。

    至堯舜禹時代,中國洪水氾濫,《尚書》載稱,“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諮”;《孟子》載稱,“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可見當時之情狀。禹受命治水,平定水患。《史記》稱其“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過其門而不入;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輦”。卒使洪水安於其流,人民安居樂業,因而被擁戴為中原之共主。而後禹又征伐苗亂,會諸侯於塗山,並定生民之居處以安其民,《史記》稱“徙眾居民,乃定萬國”。其子夏啟因禹之功績陰蔭,遂獲共主之繼承。於是夏朝立。

    《釋名》曰“寬假萬物,使生長也。”曰夏。先秦典籍中所載錄“夏”而冠以“諸”稱“諸夏”或“夏”皆為懷大禹之功德也。一如大漢因文治武功而稱強天下,今日之國人自稱漢族,漢人,漢字之說焉。

    孔子說:“禹,吾無間然矣。”意思是對大禹,除了讚美之外,沒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太史公自序》曰“維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際,德流苗裔。”亦為追懷大禹功德。

    上古之人文歷史,至周初又一變。至春秋時代,天生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而又有一大變。於是“華夏”之說興焉。

    《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至此,“華夏一體”、“諸夏一體”的觀念,深入人心,遂成為數千年來中華民族不可分裂的大民族觀念、國家觀念、人文觀念。

  • 7 # 三格智酷

    我們知道,能代表中國文化的莫過於漢字了。要了解中華民族為何叫“華夏”,我們可以從漢字中去尋找答案。

    《說文解字》對“夏”的解釋是:“夏,中國之人也。”

    “中國”最早是指中原地區,“夏”的意思是中原地區的人。

    那中華民族為什麼又叫華夏民族呢?為什麼叫“華夏”呢?

    《左傳》裡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從這裡可以看出,“夏”的引申意義是“大”,針對的是禮儀的興盛,中國是禮儀之邦,最講究禮儀,禮儀是治理國家,治理社會的一把尺子,禮儀是社會的普遍的行為和道德規範。而“服章”是指服章和文章的統稱,服章之美是服裝和文章之美,即服裝的華麗耀眼,文章的華彩漂亮,也就是“華”,華是花的意思。中國文化就是像花兒一樣燦爛,花兒一樣興盛繁榮,花海無邊。所以中國文明也叫華夏文明,中國文化也叫華夏文化。

    華夏民族有兩個最鮮明的特點:一是禮儀之邦,而是服裝之美。禮儀是意識形態,是精神層面的東西,服章是是物質表象,是物質層面的東西,物質和精神相得益彰,進而聯想到中國文明從來就是兼修兩個方面,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方面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內外兼修,而把精神文明擺在首位,即儒家所倡導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華民族,華夏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在中華民族的大花園裡“花”豐富多彩。歷史上,是以中原地區為中心,北方民族喜歡養狗,狗也叫犬,所以北方民族古代叫“狄族”,以此類推,南方多蟲叫“蠻”、閩,“南蠻之地”就是這麼來的,東方民族是善於騎馬射箭,所以叫“夷族”,意思是“大弓”;西方民族大多養羊,所以叫“羌族”。

    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組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五十六個民族凝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 8 # 戶外北京人

    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

    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諸侯,稱為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

    《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

    大約從春秋時代起,中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 9 # 義烏小趙

    你知道“華夏”一詞的來源嗎?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時間根據目前的考證應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時.不過五千年文明之說早已有之,以當時的學術水平自然不能考證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說五千年了為什麼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左傳·定公十年》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書經》曰:“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 《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可見,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 “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國民,也是有漢朝以前對漢族先民的稱謂。也可代指漢族,如: 明朝· 葉盛《水東日記·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則有當事者而弔祭之禮不知,則是其自異於華夏矣。” 郁達夫 《滿江紅·閩于山戚繼光祠題壁》詞:“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欠歇。 “華夏”也指華夏族所居住的中國中原地區,後復包舉中國全部領土而言,遂又為中國的古稱。《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三國志·蜀志·關羽傳》:“ 羽威震華夏, 曹公 議徙 許都 以避其銳”。 華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黃河中上游的黃帝族和炎帝族,後來這兩部落的聯盟在戰勝蚩尤後進入中原。華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統治。 隨後有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簡稱“夏”

  • 10 # 鬼谷子秋毫書齋

    華,日之光華,光明。

    夏:廣大,色彩燦爛。

    華夏:太陽之光華照耀下,廣大而燦爛之地。

    華夏,是我們中國的祖先對自己生存的土地最美好的命名,同時也隱含著遠古先民的信仰。中國遠古祖先,嚮往光明,崇拜太陽和太陽神。太陽神是遠古中國第一神祗。傳說中,第一屆天地共主東木公(也叫東華帝君,東皇太一)就是太陽神。玉皇大帝昊天,實際也是太陽神,因為遠古太陽的名字就叫“昊”。中國的三皇之一伏羲,也是太陽神,在出土的漢代漢磚上,伏羲頭上頂著的正是太陽。有學者研究,古代統治者稱“帝”,帝也與太陽神崇拜有關。

    所以,華夏就是:日華照耀之下,廣大而燦爛的光明之地。

    或者從信仰來講的話,就是:日神守護下的光明之地。

  • 11 # 飛哥亂談

    流傳的說法是,伏羲自定姓風,風為中華第一姓,伏羲是萬姓之根。這是否意味著伏羲之前就沒有姓氏?這顯然不對。據史書記載和民俗學研究表明,伏羲的母親就姓風,是華胥氏的首領,是神話傳說中伏羲和女媧的母親。華胥氏是燧人氏的重要族系之一,燧人氏有三大直系姓:允、風、婼。燧人氏為傳說中的三皇之首,伏羲氏為燧人氏之後。可見,姓氏並不是伏羲時才有的,更不是由他所定的。伏羲是華胥氏踩了雷神的足跡感應受孕,懷胎12年而生的。華胥氏為母系氏族,人們知母而不知父,故伏羲從母姓也就順理成章了。一般認為,華胥氏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氏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黃二帝。華人自稱華人即源於此,第一個封建王朝夏建立後,華夏合稱,沿用至今,成為中華各民族的共同稱謂。

  • 12 # 姬夢傑15234288773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華夏族在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起源並逐漸發展,進入新石器時期以後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

    公元前2700年,傳說陝西中部地區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東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他們都源於原始農耕氏族少典氏,但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在中原地區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佔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華夏民族 遠古傳說,還描述了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誌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的方式成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被認為是黃帝的子孫。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

    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黃河中游的炎帝與黃河中上游的黃帝發生阪泉論戰,炎帝小宗歸入黃帝大宗,黃帝從此成為人文道統的始祖。炎黃重新合併成為華夏族,少典氏族又重歸一統了。 夏商周是也是大一統,為天下制度,官方有標準的文字和官話。而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了秦朝,中國至此進入中央集權制,帝國模式。 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佈仍集中在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五胡亂華,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又進入中亞和雲南。

    到大明、滿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後滿人禁止漢人出關進入東北,清後期為充實邊疆,又准許漢族進入東北。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大量引入北方漢族。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和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3]而非大家所認為的其他民族漢化所致。相關研究結論在美國權威雜誌《自然》上發表。[3]當今南北漢族父系至少有80%的同一性,而母系也有50%的同一性。

    [4] 華夏族的歷史,從炎黃二帝開始,之後是顓頊、帝嚳、堯、舜和夏商周三代。在周朝之前便有“華”或者“夏”的單稱。從西周開始出現華夏的連稱。 按照左丘明、司馬遷等古代歷史學家的觀點,五帝同根、三代同源。但是,作為一個民族,無時不在運動、發展、變化的過程中。生活在中原地區的眾多氏族部落,長期的通婚、戰爭、結盟、通商等,是一個滲透融合的過程,他們在生活諸方面漸趨一致。所以在華夏族形成的過程中,共同的血緣認同是第一位的,即都是炎黃子孫。河洛作為炎黃二帝的故里,也正是華夏族的發源地。

    華夏族 《說文解字》說:“華,榮也。”也有人說,起源於地名。其實,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古人解釋說:“冕服採章曰華”,這和披髮左衽的夷狄不同,因河洛先民自炎黃二帝以來,已是著冠冕博衣大帶採飾。這種服飾實際上就是圖騰崇拜。“華”與“花”二字古代通假。炎黃二帝是以有嬌(蟲喬)氏為母族的,而活動於洛陽西北平逢山的有嬌(蟲喬)氏是以蜜蜂為圖騰的。蜜蜂採百花而成蜜,自然由對蜜蜂的崇拜延伸到對花的崇拜。炎黃子孫稱自己為花(華),也應該初源於此。 《說文解字》說:“夏,中國之人也。”這裡的“中國”指古代河洛地區。更深一層講,“夏”實際上應是源於山雞。山雞古稱夏翟,簡稱夏。《尚書·禹貢》有“羽畎夏翟”之語。孔穎達《正義》曰:“《釋鳥》雲:‘翟、山雉’。此言夏翟,則夏、翟共為雉名。”古人以山雞羽作舞具,稱為“舞夏”。《周禮》有一種官職叫染人,其職責是染絲帛,稱“染夏”。原因是經染色後,絲帛五色斑斕,色似山雞。古人認為,河洛地區為山雞聚集地,《爾雅·釋鳥》說:“伊洛而南,素質五采皆備成章曰翬。”翬即一種羽毛鮮豔的山雞。 山雞稱為夏,又稱鶇(音洛)。郭璞在對《山海經·西山經》的註釋中提出過這種觀點。這些都說明,洛河、洛邑的得名與山雞(夏)有不可忽視的聯絡。後來建都偃師二里頭的夏王朝以“夏”為號就應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華夏族正是因為對鮮花、山雞這兩種“五采皆備”的生靈十分崇拜而自美其名的。 唐人孔穎達說:“中國有禮義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謂之華。華、夏一也”。華夏族創造了中國的絕大部分歷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空前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出現了。其後,華夏族也曾稱為秦人、漢人,甚至唐人。後來的“中華民族”一稱,則是涵蓋了中國境內所有民族。

  • 13 # 華夏榮耀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華夏是對當時,集中出現在黃河流域的族人的一種通稱,多指現代社會文化意義中的漢族。但是不能因此把華夏完全等同於漢族。其次是作為民族的形成過程。按照現在比較通行的民族形成理論,一個民族的形成,一般要以共同的地域為前提和基礎,進而形成了共同的生活和語言,包括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一致性等,再經過一個漫長的互相影響融合,潛移默化的過程,最後在共同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質形態。

    中國現存的史料文獻,最早可以從商周時期開始,探討華夏民族的產生。《尚書》中記載,周代人有自稱為夏的情況出現,如“唯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這裡的夏是周人的自稱。和夏朝中的夏人,是名同而實異的概念。眾所周知,周人從姬姓,之所以使用夏自稱,很可能是因為《爾雅》中解釋的那樣,“夏者,大也”。夏是指以周為首的部族群體,這個階段還處於部落狀態。

    西周時期,天子以分封制管理天下,在當時中原的大部分地區,各個部族由於之前的發展,在經濟,語言和生活方式方面趨於一致。這是周人能夠以封土授民的分封制管理天下的社會基礎和原因。

    發展至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所謂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的分佈,但是這些散落四方的族人,並不都是外族,很多都是中原舊部,只是相對於天地之中的“國”而言的。

    之後在春秋戰國之際,基本上都被當時的幾個主要諸侯國如秦,晉,楚等合併了。而且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雖位置不同,都不同程度的實現了華夏化。從這個時候開始,氏族血緣上的差別,已經被淡化,甚至遺忘。而是漸漸被諸侯國與國的概念所取代。誠如清代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提到的:

    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之矣。

    從長江以北,燕山以南的黃河中下游流域的廣大人們,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全具有民族特徵的華夏民族。

    華夏民族作為一個文化概念,反映了我們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漫長的形成過程。作為一個實體概念,不但包括國內的所有人,還包括全世界範圍內,分佈在各地的華裔及其後裔等。

  • 14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華夏立夏

    立夏不下掛籬笆,

    一抑自止反文化。

    仁胸包容涼為上,

    闢地新民興中華。

    劉樹成於戊戌立夏日

    —一

    農諺“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的意思是:立夏後天氣變熱,莊稼猛長,不能使用頭腦意識(一)制約、干涉土地民主選擇養分(卜)的天“下”下位權力,進行“耕耙”土地,即要“闢地”,保護土地隱私,把犁耙高掛起來閒置。與“夏”字意思相近。

    “華夏”的意思是:精“華”的“一”統中國的頭腦領導,要抑制“自”己獨家制止“夂”這種反文化的一切主觀錯誤行為,依靠各族人民民主選擇的上位權力量,制約集中權力過熱的瘟熱病,用仁愛的胸懷,包容不同意見(二)的涼良藥(夏字意、夏是一年的第二個季節),“熱則寒之”,永保中華健康發展。

    個人健康方面的立夏後的習俗,就是:睡好覺,特別是睡好午覺,避暑(熱)工作,不要頭腦發熱,逆自然規律,中暑作業。不要吃易上火的食物等,達到適“中”,使自己健康而有光“華”。漢字造字規則,詳見《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的“說明。

  • 15 # 龍支子

    從最早文字史料中的記載來看,在春秋時期稱古代中國為“華夏”,《尚書·武成》記載:“華夏蠻貊,罔不率俾。”(現在的學者認為這是後人的偽書)比較可信的記載來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華夏,則析公之為也”的記載,根據孔子整理上古史料時的考據,“夏”與“華”屬於同義詞,兩個字相互通用,華夏也稱“諸夏”、“中夏”,因此,中夏又可以稱做“中華”,著名史學家顧頡剛的解釋是:“‘華夏’指中原諸侯,和諸夏的涵義相同。”

    可見“華夏”這兩個字連起來使用是地理方位上的稱呼,或者是“夏人”和“華人”居住地的統稱,並沒有現代學術意義上的民族屬性,華夏民族這一概念的形成是比較晚近的事,並非一開始就有民族屬性。隨著華夏文明的擴充套件,開始有了大量自稱為華夏人的移民,由此產生“華人”一詞,這一概念逐步演變為全體中華民族的代稱。

    但對“華夏”的來歷、含義,歷代學者各有說法,爭議頗多,迄今尚無定論。其中“夏”的起源最早,來源於三代中的夏朝,大禹時期還沒有夏的概念,但到了兒子啟的時期開始稱禹的兒子“夏啟”或“夏後啟”,這時候“夏”的概念是由地名轉為國名或族名的,與現代的民族屬性有很大區別。古籍中將夏做為中原,“蠻、夷、戎、狄”做為四方,所以,“夏”又稱中夏、中土、中國,這裡的“中國”只是就方位而言,與今天的中國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早期的青銅器銘文:“餘其宅茲中或”,“或”是古字國的意思,一般指京師或都城,這時候的中國指的是中原的都城或中原諸侯,其範圍有限,與華夏的範圍相同,疆域不過“方三千里”而已,不能代表現在的中國概念。現代意義上中國一詞的使用最早開始於清朝,清政府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時,派出的使臣全稱為“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這是首次在正式外交場合使用中國這一概念,而之前的稱呼則比較籠統含糊,比如“天下”、或者是“四海”等。

    “華”的稱呼也始見於春秋時期成書的《左傳》,並多次出現,比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獲戎失華,無乃不可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等。從這樣的文字記載中不難看出“華”和“夏”、“戎”都是並列關係,其來源與“夏”有著異曲同工的痕跡,源於族名的可能性更大,但族名完全不同於人種意義上的民族,這與後來國外稱華人為秦人、漢人、唐人類同,並非是民族概念上的稱呼。

    後來的古文字學家們對“夏”和“華”都有訓詁研究,《說文解字》中說:“夏,中國之人也。”又說“華,榮也。”這一釋義使兩個字又有了完全不同的概念,夏和華最早是兩個並稱的族名,而且“夏”字本義並無人的涵義,應該是“居住在河洛中原地區的夏人”更為準確。而之後的解釋則更為誇張,流傳比較深入的解釋有唐代孔穎達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謂之華。”對此解釋,現代的專家學者們認為是受大一統思想影響下的附會和美化,不足為憑,與孔子時代的解釋有明顯繆誤,畢竟孔子親自整理過古籍文獻,其解釋應該更權威。當然近現代的學者們也有各種解釋,有說是來自地名的,也有透過民族學、人種學概念推論為來自圖騰崇拜的。就“華夏”這一概念來說,早期所指是中國這一地理稱謂是基本明確的,僅僅是地理範圍上而言,並無民族的涵義。按照左丘明、司馬遷等古代史學家的觀點,五帝同根、三代同源,同為炎黃子孫,共同生活在華夏大地,擁有共同的華夏文明,才形成了近代以後的華夏民族,應該是全體中華民族的代稱,與單純的人種學上的民族概念完全不同!

  • 16 # 一老沈一

    華夏民族有何來歷呢? 嚴格地說,“華夏”主要不是民族概念。首先,它是國家概念;其次,它是文明概念;然後才能說到——生活在“華夏”這個地域上的民族為華夏民族。

    後來,商族打敗了夏。再後來,周朝又取代了商。

    周,對於殷商有點兒“深惡痛絕”。主要是兩點——認為殷商荒廢農業和荒淫無度導致滅亡——這在《尚書.無逸》和《尚書.酒誥》裡有記載。

    所以,周朝千方百計和殷商撇清關係,反而願意自稱為夏。

    華夏首先是“國家”概念。

    最早在文獻中使用“華夏”一詞的,是《尚書.武成》——記述的是周武王打敗紂王的事蹟。有人說,《成武》是偽作,清華竹簡中的《世浮》才為正本。但對於二文中都有的“華夏蠻貊,罔不率俾”這個記載,並無爭議。這句話是說,華夏周圍的異族,沒有不順從聽命的。

    託名於司馬遷老師孔安國的《尚書傳》,對“華夏”的解釋是:“冕服採章曰華,大國曰夏”。不管這本書是不是魏晉時的偽作,這個解釋是準確的。也可以證明,“華夏”最初是“國家”概念。

    華夏其次是個文明概念。

    夏商兩代,除了自己和一些方國進入了文明時期,也有許多部落仍處原始時代。周,原就是一個進入文明較晚的方國。武王伐紂時,同盟軍中還有庸、蜀、羌、微、盧、彭、濮等部落。這在《尚書·牧誓》裡有記載。這些部落,皆為中原西南方的少數民族。

    周朝王室,和這些少數民族部落,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但在得勢之後,又自稱為“夏”,大概就是為了表示自己是夏文化的繼承者,與殷商沒有關係。

    “夏”字,在古代有“大”的含義,周以夏自稱,也包含了尊大的意味。

    於是周王朝自稱為“夏”,從屬於周的中原諸侯國逐漸自稱為“諸夏”。把蠻、夷、戎、狄等少數民族部落當作野蠻人而和自己對立起來。

    到了春秋時期,諸夏又稱為諸華或華夏。對少數民族則泛稱為夷或夷狄。

    華夏和夷狄之間,曾經有民族、語言、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可是同時,又有著長期密切的共處關係——在西周,都城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和東都洛邑 (今河南洛陽)不遠的地方,就有夷狄居住;在今山東的齊國和魯國不得不與附近的東夷、淮夷周旋;在今山西的晉國長期和戎狄雜處;楚國諸侯可能移居自中原,但其實是蠻夷化了。

    西周曾多次向北方的嚴允(犬戎)和南方的楚(荊蠻)進攻,都未成功。最後,西周反而敗於犬戎。

    春秋時,北方的山戎南下,滅了衛國。南方的楚國向北進攻,漢水流域的姫姓諸國都被吞併了。中原的諸夏,一度危急。 齊桓公在管仲協助下,高喊“尊王攘夷”口號,聯合諸侯打敗山戎,幫助衛國復國,又抑制了楚國北上。所以孔子說,如果沒有管仲,咱們就都是“披髮左衽”的野蠻人了。

    再以後,晉國強大,形成了晉楚爭霸的局面。 同時,晉齊秦等國都把鄰近的夷狄納入本國版圖,加速了夷夏的融合程序。

    楚國,一面兼併鄰近小國和蠻夷,一面迅速華夏化。到春秋晚期,楚已經由蠻夷轉變為華夏。

    到戰國,各大國之間,已無分夷夏。所謂夏夷矛盾,已主要變為與北方塞外的胡(匈奴)和華南地區的越的爭端了。

    此時,已經形成了一個人口眾多的華夏族,也就是後來漢族的前身。 這就是“華夏”作為民族概念的形成過程。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裡對“夏”的解釋很簡單——“夏,中國之人也”。華夏文明,也就是中華文明,在華夏民族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容否認,古代中國,存在著重華夏輕夷狄的思想。這同古代印度雅利安人蔑視異族,以及古希臘人蔑視異族一樣。

    所不同的是,古代中國對夷夏的區分,重文化而非重種族——這是中華文明的特點。

    孔子到過許多屬於華夏的諸侯國,都不得意。於是他想到“九夷”去。有人說,那裡太落後了。孔子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對異族一視同仁。

    孟子說,舜是“東夷之人”,周文王是“西夷之人”,他們都在“中國”行仁政,都成了聖人——夷狄之人可以成為代表華夏文明最高品位的聖人。

    學者們認為,中國古代夷夏關係史上有兩個明顯的中華文明的特點——

    一是,夷變夏和夏變夷的事例很多——周人的先祖棄是堯舜禹的后稷(負責農業的官員),原來屬夏;後來子孫遷居戎狄變為戒;到公劉時期又逐漸再變為夏。又如,周族一支在殷末南遷入吳,變為蠻夷;春秋後期,吳再變為夏。

    二是,夷夏之間的交往和婚姻很多——著名的霸主晉文公是犬戎狐姬之子。按母系,他是夷狄,可又成為“尊王攘夷”的諸夏首領。晉文公的母親是夷狄,但姓姬,與周王和晉君都同姓,這一支戎在歷史上很可能與周有血緣關係。 鑑於這兩種情況,人們難以種族或血統來確指夷夏。於是文化上的先進與落後,便成了區分夷夏的標準。

    學者們說,以文化為標準的夷夏觀,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這對中國以後的歷史有十分重大的影響。

  • 17 # 小由體育

    華夏也稱“夏”、“諸夏”。是中國古代周王朝的自稱,為了區別與周王朝敵對的四方部落(也就是西夷、南蠻、東戎、北狄)。“華夏”最初僅是一個文化概念,也就是周王朝的自稱,就是指我們周王朝先進、開明,特牛B,你們四方部落落後、愚昧,特傻X;到漢代以後成為漢族的別稱,這才開始帶有民族概念。

    華夏也可以拆分來解讀。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聖潔。華,是“章服之美”的意思;夏,是“禮儀之大”的意思。華者,人取精粹廣納之意,物取絢美繁盛之相,無論文學,歷史,經濟,都要世界第一才是真真正正的華章。夏者,家繼禮法聖賢之學,國從利益相承之出,家有千年源流聖賢傳,而國家繼吾國吾民之利益而世代傳承,這也是真真正正的夏章。

    衣必精美,物必豐盛,人必禮學,國必利益,君臣必稱吾國吾民,此才能是真正的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是中國的別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渣女”比較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