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孤帆寒月
-
2 # 老蔡說法
知名的隸書字帖很多,各人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書體吧。
只要寫得好,都能入展的。
鮮于璜、曹全碑、禮器碑都不錯。
-
3 # 墨池煙雲
現在能入展的作品,不單單是看你的字寫的如何,寫的再好不一定能入展,現在不有一種“展覽體”嘛?就寫這個,無需鑽研冷門,想入展最好能參加一下培訓班,培訓老師會告訴你具體怎麼怎麼做。比你自己琢磨來的奏效,速度快。有興趣還可以看看12屆國展,我覺得能千人一面,就儘量不要別開生面。
就針對你說的隸書而言,先看看今年國展的幾幅入展作品
除了內容,形式,紙張,尺寸要精心設計外,字,儘量往醜了寫,在散漫,自由書寫的同時,又能從字裡行間瞅出來你臨過什麼帖的影子。
如果你對以上的作品不太喜歡,那就建議你寫寫清人的隸書,比如,鄧石如、鄭谷口、伊秉綬的,從本屆國展來看,臨摹清人的隸書作品入展比較多,尤其是鄧石如的。
-
4 # 儒雅大健康
可以嘗試一下清人金農的獨具特色隸書。金農的書法藝術以古樸渾厚見長。他首創的“漆書”,是一種特殊的用筆用墨方法。
金農“漆書”墨濃厚似漆,寫出的字凸出於紙面。所用的毛筆,像扁平的刷子,蘸 上濃墨,行筆只折不轉,像刷子刷漆一樣。
其點畫似隸似楷,亦行亦草,長橫和豎鉤都呈隸書筆形,而撇捺的 筆姿又常常相似於魏碑,分外倉勁、靈秀,尤其是那些信手而寫的詩稿信札,古拙淡雅,有一種真率天成的韻味和意境,令人愛不釋手。
-
5 # 不二齋
參加比賽和展覽確實需要考慮這個問題,書法水平有了,也練習了很長時間書法,但是參加比賽還是上不了國展甚至省級書法展,就需要考慮一下風格取法和作品章法設計的問題了。
參加書法比賽,尤其是全國性的書法比賽,對於作品的書體和風格都有一定的數量要求,這種要求並不是具體的,比如說每年書法比賽行草書作品投稿數量較多,就會傾斜一下篆書和隸書。
從這次第12屆全國書法展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很多篆書上展作品寫的很一般,甚至只是簡單的清代篆書風格的模仿創作便入展了,甚至有人批評這次展覽的篆書水平就像大學一年級篆書課第二週的水平。
很明顯,這次全國書法大賽投稿篆書的作者比較少,但是篆書這種書體還需要一定的入展比例,所以,很多篆書作品其技術水平比行草書要差很多,還是入展了,這是沾了書體的光,很多行草書高手,這次沒能夠入展,也可以理解了,投稿人數太多了。
在國展中,篆書和隸書的投稿數量明顯不如行草書,另外篆刻和刻字的學習者也不多,可以考慮學習這幾種書體,在隸書裡面也沒有冷門一說,只要你寫的足夠好,再注意一下章法設計,我們常見的隸書都可以上全國書法展。
比如《曹全碑》、《禮器碑》、《石門頌》還有前幾年比較火的《張遷碑》,這兩年《廣武將軍碑》和《鮮于璜碑》比較火,清代鄧石如、金農、趙之謙的隸書也可以學習。
選擇比賽的書體和風格,還是要跟你你的個人特長,然後多去看國展作品集,去看看人家是怎麼選擇風格和設計章法的,另外,既然選擇了一種風格,就要堅持練習上一兩年,不能見異思遷,來回換帖。
-
6 # 中州耕牛堂主
冷門隸書字帖,推薦《趙寬碑》、《夏承碑》、《張景碑》、《華山碑》、《朝侯小子碑》 、《鮮于璜碑》等漢碑。
現在學隸書的,大多臨的是《曹全碑》、《禮器碑》、《張遷碑》、《乙瑛碑》和《石門頌》。如果用冷門碑帖參展,只要臨的達到六七分像,入展的機率會高一些。冷門隸書參展,可以豐富書展內容,還可以為書展增光添彩!
-
7 # 石鼓書法愛好者
現在的人已經審美疲勞了,衣服都流行反穿,褲子流行破洞,膝蓋破還可以理解,有些破破的讓人大跌眼鏡!把破看成時尚,把醜視為個性,你覺得不可能的一些事或許早就被社會接納了!書法也一樣越來越多的醜書被選入展,總是不要保守,放開寫,寫的讓全世界都看不懂了你就是大師!
-
8 # 卜甲院人
漢隸有幾種型別。一,渾樸類,二俏麗類,三古樸類。
先說渾樸的隸書,諸如《石門頌》有“隸中之草”的稱號。此書字大小不完全統一,有的筆畫拉的很長,如“命”字的末筆,衝開格式,一字佔了兩格,實際是不拘一格,有奇崛之感。結體含有漢簡書姿態,線質有古篆書的意味,書風姿肆雄偉。
二俏麗類,如著名的《曹全碑》以及《禮器碎》
三古樸類,如《萊子侯刻石》質樸生動,勁爽,線質剛硬,蠶頭燕尾尚不明顯,透露出由篆向隸轉變過程中的某些原始痕跡,是早期漢隸石刻的代表。
近年來,地下出土了某些漢隸,頗引人注目。其中有①骨刻書,寫的勁爽,質樸,骨頭本難以湊刀,但這些骨刻隸書線條流暢,直來直去,無肥筆,無滯筆,古奧生動。
②定州北莊子漢墓石刻。寫的渾樸奇崛,誇張恣肆,結體自由,有的左右錯位,原始古樸,線條含篆意,惹人喜愛。
學者如能領會其中奧旨,揣摩其意,識其筆趣,得其神韻,那麼,在展覽中獲獎是極有可能的。
-
9 # 白橋518
我沒有參加過展覽,更不知什麼冷門隸書可以入展。本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但又似有話想說,所以也來囉嗦兩句。
雖然不喜歡參展,但書展有時也會去看。看得多了,就有了一點點印象。或者說感覺到一種趨勢,就是現在的參展和獲獎隸書最多的不是帶“蠶頭雁尾”的那種隸書,而是與楷書相結合,說隸也可,說楷也可的混合體。或許就是人們所說的“展覽體”吧。這是一種潮流,一種趨勢。
所以要想入展,不是找什麼冷門字帖,而是要找一個書展評委當老師,受他指導,入展肯定快。
-
10 # 大白堂書畫
學書法最忌諱的就是急功近利,書法沒有速成之說,如果功夫不到,再冷門的字也無濟於事,希望學書者能靜下心來不斷練習,將學書作為一種樂趣,而不是撈名撈錢的手段。
-
11 # 丹青旅者
天發神讖碑,可以參考一下。嚴格說,介於篆隸之間。
另外,居延漢簡亦有營養元素。寧寫澀一些,莫寫滑。
-
12 # 哏兒體壇
冷門一些的碑,倒知道兩個一個是吉安的《好太王碑》,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天津武清的《鮮于璜碑》。說冷門,也只是相對於禮器碑、曹全碑冷僻一些而已!現在經過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的挖掘,自媒體傳播又這麼快捷方便,真的不可能靠鑽研苦臨一本冷僻的碑貼就可以入展!隸書的好處是上手快,我小時候臨了幾天就可以照貓畫虎出黑板報!但那只是美術字而已!就連劉炳森這樣的隸書大家都被指摘像美術字!可見隸書要寫好寫的高古,寫出藝術的韻味還是很難的!抓住經典碑帖,下幾年功夫臨摹,再輔以一些冷僻碑帖的營養有利於提升水平!指望靠學習一兩本冷門碑帖不太可能!
-
13 # 花江彌生
西晉 · 衛瓘《頓首州民帖》
《頓首州民帖》,章草,衛瓘書。
此帖是西晉時期流傳下來的重要刻帖之一。
其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都很高。
此帖基本上去掉了波勢,
體式略同於陸機《平復帖》,
而風格更加秀麗流便。
張懷瓘曾評其書謂“天姿特秀”。
此帖尚存章草格局,
而有些字已很接近今草。
可以窺見章草向今草過渡的軌跡。
東晉 ·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曹娥碑是東漢年間人們為頌揚曹娥的美德,
紀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
漢元嘉元年(公元151年),
會稽上虞令度尚欲為曹娥立碑,
先使屬吏魏朗為之操筆,久而未出,
遂命其弟子邯鄲淳作碑文。
邯鄲淳時甫弱冠,
只見他從容捉筆,少許構思,
一揮而就,眾人嗟嘆不暇。
碑以載孝,孝以文揚。
蔡邕聞訊來觀,手摸碑文而讀,
閱後書“黃絹幼婦,
外孫齏臼”八字於碑陰,
隱“絕妙好辭”四字。
此碑早年散失。
東晉升平二年(公元358年),
王羲之到廟書曹娥碑,
文字由新安吳茂先鐫刻。
此碑絹本手跡現存遼寧博物館,
上有梁代徐僧權、滿騫、懷充等人題名,
還有韓愈、宋高宗等人題款。
東晉 · 謝安《中郎帖》
《中郎帖》傳為東晉謝安書寫的一封報喪書信,
又稱《八月五日帖》,
信中告知中郎突然去世的訊息,
同時表達了自己內心痛苦不堪、難以忍受的情感。
此帖有“德壽”璽印,
為南宋高宗之印
(高宗趙構做太上皇時曾退居德壽殿),
另據此帖紙、墨等判斷,
可確認它為:
南宋紹興御書院中人所臨摹的古帖,
雖然不是謝安的真跡,依然寶貴。
南朝 · 《爨龍顏碑》
《爨龍顏碑》始建於
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
是現存晉宋間雲南最有價值的碑刻之一,
碑文追溯了爨換家族的歷史,
記述了爨龍顏的事蹟。
碑文書法介於隸楷之間,
書法風格獨特,被稱為“爨體”。
碑文古雅,結體茂密,
雖為楷書,卻饒有隸意,
筆力遒勁,意態奇逸,結體多變,
是隸書至楷書過渡的典型。
此碑歷來為金石學家和書法家所推崇。
唐初 · 薛稷《信行禪師碑》
《信行禪師碑》是唐代正書碑刻。
薛稷書。神龍二年八月立。原石久佚。
傳世本為清代何紹基藏一剪裱本,
冊尾殘缺,存一千八百餘字。
碑帖書法挺勁犀利、娟秀華潤。
此冊原為南宋賈似道所藏,
帖內鈐有其收藏印記。
冊後有清代王鐸、何紹基、吳榮光等人題記。
據傳原本已流入日本。
有正書局、神州國光社影印何紹基藏本行世。
唐初 ·李邕《法華寺碑》
又名《秦望山法華寺碑》,
是碑久佚,
為李邕於唐開元廿三年(735)
十二月五十七歲時所書,
石舊在浙江山陰秦望山,今佚。
世傳只一剪裱孤本。
何子貞得之於吳門韓履卿家,
每頁四行,每行六字,計二十三開,
東海伏靈芝刻石。
中唐 · 顏真卿 《劉中使帖》
顏真卿聞知河北藩鎮叛亂之將吳希光已降、
盧子期被擒獲的捷報時,
寫下此尺牘,行草書,8行,行41字。
筆力雄健,線條遒逸聯綿,
有“鉤如屈金,點如墜石”
(宋朱長文《續書斷》)之評。
可與《祭侄文稿》相媲美。
南宋 · 陸游《懷成都詩》
此行草詩卷
乃陸游中年退閒暫歸故居時所書,
為其行草代表作之一,
是54歲時所書,
詩集中署題為《懷成都詩十韻》。
詩甚流麗而字亦清勁可愛,
筆勢與五代書家楊凝式相彷彿,清健灑脫。
朱熹雲:“務觀筆札精妙,意致高遠。”
清《甌北詩話》雲:“放翁不以書名,
而其書實卓絕一時。
是放翁於草書,功力幾於出神入化。
惜今不傳,且無有能知其善書者,
蓋為詩名所掩也。”
南宋 · 張即之《斂襟談老氏詩冊》
張即之《斂襟談老氏詩楷書冊》 紙本,
原來似為手卷,後經割裱為冊。
每頁兩字,字大如碗,錄詩一首。
末鈐“玉堂中人”朱文方印。
此當張晚年之作,雄勁豪邁,
嚴整峭削,字多飛白。
王世貞《藝苑厄言》雲:
“張即之非不遒勁,而粗醜俗惡,
種種可恨,是顏、柳之疎裔辱家風者。”
元朝 · 張雨《上閒止詩卷》
-
14 # 卿本佳人70
一般學習隸書的大都從漢隸《曹全碑》或魏碑《張黑女碑》等名帖入手,而秦隸即古隸學習者不多。秦隸竹木簡和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書《老子》甲、乙本等帖應該算是冷門了吧。
-
15 # 海澤榮耀
有什麼冷門的隸書字帖,容易入展?
參加比賽和展覽確實需要考慮這個問題,書法水平有了,也練習了很長時間書法,但是參加比賽還是上不了國展甚至省級書法展,就需要考慮一下風格取法和作品章法設計的問題了。
參加書法比賽,尤其是全國性的書法比賽,對於作品的書體和風格都有一定的數量要求,這種要求並不是具體的,比如說每年書法比賽行草書作品投稿數量較多,就會傾斜一下篆書和隸書。
學習書法,有什麼冷門的隸書字帖,容易入展?
比如《曹全碑》、《禮器碑》、《石門頌》還有前幾年比較火的《張遷碑》,這兩年《廣武將軍碑》和《鮮于璜碑》比較火,清代鄧石如、金農、趙之謙的隸書也可以學習。
選擇比賽的書體和風格,不一定非要冷門,還是要跟你你的個人特長,然後多去看國展作品集,去看看人家是怎麼選擇風格和設計章法的,另外,既然選擇了一種風格,就要堅持練習上一兩年,不能見異思遷,來回換帖。
-
16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問的實在很有趣,也有點另類的“真實”。
有一段時間非楷書的字,比較容易入展,並且隸書確實是五種書體種最好入展的。主要問題是為什麼隸書比較容易入展,而不是冷門的隸書容易入展?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
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磔”。什麼是隸書這個標準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嚴格,尤其是設計電腦隸書的字型,相對是困難的。
為什麼說到現在都是印刷體呢?隸書這種書體,明清之前沒有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明清時期有不少人,大力推崇隸書和篆書。隸書才有幾個“代表性”的人物。然而我們現在還是使用一些沒有作者的隸書石碑。
這些歷史留名的隸書石碑,千碑千面各有風貌。每一塊碑都是相對獨立,每一塊碑都能說是冷門的碑。
上圖是著名的《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很多人非常推崇《禮器碑》,這個隸書是相對比較工整,要學也不是那麼容易。
不過現在隸書入展的作品,那是千姿百態扭扭捏捏。
像上面這樣的隸書,並不是找一塊冷門的隸書帖,實際上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說好聽點,可能是受到傅山的“四寧四毋”。
一人有感傅山提出“四寧四毋”即“寧醜毋媚、寧拙毋巧、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
我們當代有些過分的遵循傅山的“四寧四毋“,我個人是不同意這個觀點。而且傅山主要是想借諷刺趙孟頫,體現他有文人骨氣。
我們當代真的有必要按照傅山的“四寧四毋”標準,評選書法作品嗎?如果還是以“四寧四毋”標準,還是會有很多神奇的字出現。
-
17 # 使用者58935259382
現在所謂的國展成了現在書學道路上的風向標七十年代顏體魏碑很流行,現在歐體統一天下,這種現象不是百花齊放,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了!
-
18 # 吉祥如意230882715
隸書也屬於正楷,從佈局上應該是規規距距,橫看豎看平直有序,且偏偏這些作品入不了展,入展的隸書作品看了很多,都是亂七八糟。
-
19 # 一笑貫長天
顯然,這是一種畸形的心態,與個人的關係不大,與書協的畸形發展有關。
近些年書協的指導方針真的讓人難以苟同!正像題主的問題一樣,什麼樣冷門的隸書容易入展!為什麼要冷門才能入展?冷門的就是高超的?哪個冷門是高超的?
學書法為什麼不學最正規的?踏踏實實地打好基礎,基礎牢固再尋求發展!像現在這樣書法人都在尋求冷門,或是尋求特殊路經,這樣就能提高書法?這樣就是高超的書法?
應該反思了?書法不是變態,變態的書法只適合徐渭那樣的人!
-
20 # 使用者63070397150
其實學藝不精,什麼字型都不能入展,只是現在世風日下,買狗皮膏會一點三腳貓都可以稱大師或大家,連個文盲唱歌者朱之文都是書法家了,還有什麼話可說,一個5000文明之邦卻進入了揚名立萬一榮俱榮的地步,真滑天下之大稽。
回覆列表
參觀書展是為開闊眼界,汲取營養。冷門隸書因為投稿的少,舉辦方為了展品多樣性也要從中選取作品入展,所以相對來講成功率高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