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生活的小O

    本人依然在大學就讀期間,儘管我已經通過了層層考試,高考中考等考上了大學,但當我剛開始進入大學時候,也是挺茫然的,首先是對環境的不熟悉,對學業的不適應,等等也會讓我在其中一段時間裡有過迷茫的狀態,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好,特別是剛開始進入大學,很有非常多的活動,讓我整天忙來忙去,忙來忙去,甚至有時候連晚飯都沒有吃,熬夜到凌晨兩點鐘,還在工作,但當我忙完之後,我卻迷惑了我究竟在幹些什麼,我做這些有用嗎?真的非常迷茫,但後來我有一些師兄師姐也曾和我分享過他們的經驗,分享過他們的故事。後來慢慢的我也減少這種迷茫的狀態。

    首先你可以嘗試著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工作問問他們與他們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都經歷過哪些值得的有意義的事情?我想聽到他們的話之後,內心總會有一些觸動的。

    還有就是要實踐嘗試著尋找不同的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任職,慢慢的當你有了一些經驗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究竟適合做什麼?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搞清楚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認識自己,這四個字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未來,你打算怎麼辦?

    特別是我們年輕人,最容易迷失在路上,因為缺少經驗,自己的分辨能力也還不高,隨意時間迷茫也是很正常的但不管怎樣,都要跨過這些迷茫期,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

    我曾經有一個初中沒有考上高中去讀中專的同學,明天早上我開啟朋友圈,看到她發的那條朋友圈,他說深夜凌晨起來修電梯就是以前沒有好好上學,逃課的結果。N而且還配上了修電梯的圖文,那是在深夜的五點鐘啊!那時我真的很慶幸自己很努力的堅持了下來,很勇敢的堅持,到了現在都沒有放棄。

    所以我們年輕人一定要有朝氣,要展現一個活力滿滿的自己,路再長,總會有到的時候,相信不久後,你會擺脫迷茫的自我,重新認識自己。

  • 2 # 檸檬草扒八卦

    首先,我覺得可以多閱讀。書中有很多是別人對人生的看法,對自己成功經驗的總結,是他們對自己人生的梳理。總之,你想要什麼答案,透過閱讀都可以得到。而且我發現那些成功人士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多讀書。比如巴菲特,馬雲這些。

    其次,可以傾聽身邊那些成功人士的看法。你要相信,他們之所以能成功,肯定是有自己的過人之處。比如身邊的人考上985了,你都可以問問經驗。比如他入職了世界500強,你也可以向他討教。比如他成功創業,你都可以問問。畢竟每個人都是會樂意分享的。

    三,多努力實踐。對於迷茫,更適合多做不同的事情,來確定自己的興趣。只有做了你才會明白自己更加喜歡做什麼。比如你喜歡寫作,那就開始去做,喜歡攝影,就堅持。對於熱愛的事情都可以嘗試一遍。

    四,可以多寫,多總結自己在現實中做的一些事情的經驗。透過寫作,覆盤做過的事情,總結經驗。給自己更多的建議。

    五,加強鍛鍊身體,讓自己身體變得更好更強壯,讓身材變得更好。我在迷茫的時候,也堅持鍛鍊身體,這樣你每天堅持,會養成自律的習慣,你也因為堅持鍛鍊而變得更自信。

    六,可以多看看電影,特別是那些優秀的,評分高的電影。優秀的電影往往已經濃縮了很多精華。

  • 3 # 金蘋果在銀網子裡

    社會競爭比較激烈,整個社會瀰漫著浮躁的氛圍,年輕人在這個氛圍中難免會看不清方向,感覺迷茫;缺乏獨立思考和自我做主的本領,一旦遭受一些現實的考驗,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劃,工作後的狀態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很多內容都是在重複的機械式執行,個人提升緩慢,最主要的是自己竟然無法改變自己的處境,於是心裡就產生了落差。迷茫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去經歷的,每個人都有迷茫的時候,一段時間之後也都能走出來,最重要的是先過好當下的每一天,這樣將來才不後悔。

  • 4 # 省利的vlog

    目前我還是在這個年齡階段

    25歲,我該向左,還是向右?

    想要的太多得到的卻太少?

    另外我不是賣書的,我只是喜歡看書,希望可以透過

  • 5 # 破而後立8

    對於一些正在人生道路迷茫的年輕人,有哪些好的經驗分享?針對這一話題,結合我自己所走的彎路來分享一下心得吧。

    首先第一點:人在迷茫時,要學會讓自己靜下來。好好思考自己的過去,好好的自我認知,總結自己的做的不好的地方和缺點,認真剖析自己,直面對自己的弱點跟失敗,直到認清自己。

    第二點:人在迷茫時,要好好的思考自己的未來,就是你打算成為什麼樣的人,將來做什麼?以什麼謀生,給自己定目標和方向。

    第三點:如果實在找不到方向,就好好的閱讀或找一位正能量的老師點撥,不斷去尋找,直到找到自己的目標為止。

    第四點:找到了自己的目標方向以後,就要堅持的去做你要做的事,這樣你就慢慢的不會迷茫了,你的人生也會更加精彩。

  • 6 # 隔逢年

    要做有意義的事

    ———————《士兵突擊》許三多

    誰的青春不迷茫?反向思維,如果此刻感到迷茫,證明眼下這個年輕人正經歷生活真諦的問詢,正是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刻,是個好事情;相比無憂無慮、得過且過的混日子,此刻的迷茫實則是進步的階梯。

    看過軍旅題材電視劇《士兵突擊》的都能知道,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夥如何一步步成長為“兵王”的故事。

    “要做有意義的事”也成了那個時代我們心中的目標。然而,生活從來沒有給過我們“有意義的事”具體是什麼公式、什麼定理,我們在現實生活裡應該如何代入、求解?

    生活的玄妙也正在於此。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每條路也不盡雷同。簡單歸納無非就是最樸素的做人道理,努力活著:

    首先,腳踏實地,不避實就虛。

    健康的活好當下每一天,已經完成了萬里征途的第一步。有句名言說:活著,你就贏了;

    其次,樹立目標。

    問問自己,未來某天,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和目標的差距在哪裡?你當下需要哪些補救措施拉近距離?每天靠近一點點,Better late than never遲到總比不做好,今天永遠都不晚。萬一萬一,萬里有一;

    再次,先生存再生活。

    登高遠眺的基礎建立在吃飽肚子的前提之下。溫飽問題沒有解決,就先放下虛無的理想。為理想有人可以壯烈赴死,有人可以苟且偷生,沒有對錯尊卑,唯有敬意;

    最後,透過學習,成就強大的自己。

    達成目標甚至超越目標,還需要天意、運氣和坦然面對結局的心態。如若真到了那天,驗證結局對錯那一刻,成功與失敗已經沒那麼濃、那麼重了。

    此刻,你已經走出彷徨,不再迷茫。

  • 7 # 每天進步的蝸牛

    首先要正確客觀分析自身的優勢和缺點,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社會的發展趨勢,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或創業的方向。其次制定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達到目標需要做哪些工作,由主到次列出詳細的細化的工作步驟,提出達到這些目標可能遇到的障礙,並制定出詳細的解決辦法以及可利用的資源。最後去認真執行,不斷的改進。

  • 8 # 北邁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迷茫的時候,尤其是當自己還比較年輕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經歷過披荊斬棘之後,才會慢慢懂得了人生的意義。

    首先,接納迷茫的自己。

    當我們的人生處於迷茫階段的時候,我們不要自暴自棄,一蹶不振,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態,接納迷茫的自己。縱然心中沒有方向和勇氣,但是我們不要選擇把自己推入深淵和泥潭,我們把這段迷茫的時期當做是老天的考驗,並且堅信自己的明天一定會是陽光燦爛。

    其次,堅定自己的夢想。

    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夢想,雖然說夢想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但是如果自己心中一直都沒有對於夢想的渴望,我想即使自己老去也不會重燃夢想。即使自己迷茫,但是自己心中也不要丟失自己最初的夢想,只要相信自己,你就會看到一個更加不一樣的自己。

    再次,多讀書充實自己。

    我總是把作家毛姆的那句話記在自己筆記本的扉頁上:閱讀是一個人一生都可以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所以一定要記得,當自己焦慮或者是迷茫的時候一定要多讀讀書,也許透過讀書你就可以豁然開朗,並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加油,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

  • 9 # 優美而低迴

    1.夢想與現實,迷茫源於落差,當理想遭遇現實,並無幾多準備的我們往往因現實來的太突然而不知所措,人家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裡也是一樣,不論你遭遇了什麼,請記得不要停下你邁進的步伐,十年前馬雲在商海中浮沉的時候未必不迷茫,可見他停下腳步,哪怕今日的他功成名就,卻依舊大刀闊斧昂首闊步~

    2.行動,可以說人之初,性本惰,懶惰是人之常情,但不能讓它成為你的攔路虎、絆腳石。如果說十年後的你突然發現原來電商也可以這麼火,才開始行動,是不是晚了些呢?一樣的道理,你的創意未必不夠傑出,你沒有成功只因你將用來成功的時間花在了迷茫上,生命不等待,我們不迷茫。

    3.平時你在幹嘛,閒下來的時候是不是把時間用來迷茫了呢,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已經泯然眾人矣的我們本可以擁有成功的,只是用來播種成功種子的時間,我們用來了泡網、玩遊戲、聊天。

    或許你會想,假如我將這些時間都花在了學習上呢,用在了聆聽前輩教誨上呢,用在了學習法律知識、經營規範、管理要點呢。

    4.低調的奢華,眼下我們是如此迷茫,因為我們還是弱勢的一方,想得到注目與駐足,卻往往得來斜眼一瞥,痛苦只因未成功,所以我們渴望證明自己,可是不要忘記了,如果你是個成功者,你還需要特別的來證明自己嗎?所以我們根本就沒有時間用來迷茫~擁有年輕的健康身體和充沛精力的我們在努力的奮鬥著,這才是真正低調的奢華~

    5.自信,迷茫的你必然是自信心缺失的,有時候我們成功了不是因為我們可以成功,而是因為我們都自信成功,感染了所有人,進而導致了我們的成功,比如美國總統的選舉,一個對自己都沒有自信的人,哪怕無數的金錢投入和巡迴演講也無法征服選民,同樣,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成功,那豈不是一般扼著自己的喉嚨往後拉嗎?

    總結:其實,迷茫沒什麼不好,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年輕的我們,或許不強大,但卻體會不到青春不回來,當我們韶華逝去,當我們已漸漸不再關注他人眼中的我們,那時候不知我們回想的時候真正在乎的是什麼?是未得到還是已失去呢?真理自在你我心中。

  • 10 # MDI

    充實自己的生活啊,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大膽去嘗試,堅持每天學習,每天鍛鍊身體,今年大二了,只是名大專生,看過身邊很多本科生的冷眼,這很正常,物以類聚,自然而然每個人的交際圈便都不一樣。之前大一剛開學的我也很迷茫啊,但我想通了,現在的我很清楚我的目標,就是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學歷,每天進步一點點,你就比別人進步了一大步,不必看周圍人的眼光,只管拼自己的,規劃自己的人生。

  • 11 # 書叔生活圈

    迷茫期 25歲~30歲 這個年齡段迷茫的年輕人居多。為什麼呢? 一部分年輕人離開學校,踏入現實社會,俗話說 :理想性感,現實很骨感。從個人行為學上講 人都習慣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從無憂無慮的象牙塔,步入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社會,無法做到適應的年輕人還是有不少的。在學校,至少大家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順利畢業。而進入社會,你的競爭者瞬間擴大了很多倍,而且直接影響個人的自身利益,你要過關斬將,這個時候個人的能力隨之增加或減弱(不進則退)。開悟早的人抓住機會站穩腳跟,未及時開悟的開始進入迷茫初期,還有不想開悟的,這裡不談。第二階段迷茫期 工作3~5年,個人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工作穩定,解決溫飽並有了一定的積蓄。家庭的責任及壓力使這些剛組建小家庭的年輕人步入迷茫期。 按照中國經濟,這裡說第二階段進入迷茫期的大多數是家庭月收入低於2萬人群。從豬肉價格上看,通貨膨脹在所難免,人民幣貶值也是現實,股市震盪,房地產經濟也是天價,小孩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都擺在面前,不得不為將來做打算。是否繼續拿著每月固定薪水做到退休,很人多開始猶豫,迷茫了!

    你看大街上那麼多人,”碌碌無為“的是大多數。如果30歲的時候變得碌碌無為,恭喜你,只是變成了大多數,人之所以有夢想成為那一小搓成功人士,是把自己看做世界的中心。諷刺的是,很多的成功人士,卻似乎並不把自己看做世界的中心。放下臉,拉下皮,當然不是恬不知恥,只是放下可悲的自尊心。自尊心就是這種怕混得不如別人好丟人的蛋疼。

    對25歲左右的年輕人來說,這個時候迷茫並且知道要如何走出迷茫,是非常值得慶幸的。關於如何走出,以下供參考:

    在保證自己生存的前提下,儘可能的去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去嘗試、體驗不同的工作型別,至少要知道這個職業的特性和日常的工作內容。

    試著梳理自己的生活,每天都學一點東西,這樣你的眼界越高看事情也更透徹,很多現在迷茫的事情,慢慢也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健身、讀書、多賺錢。

    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辦,按照以上三樣努力。

    任何時候都不要給自己設限,儘可能的嘗試,十年之後你的人生也許就和現在所設想的完全不同。

    最後,一定要跟隨自己的心活著,永遠前行,一生無悔

    對目前工作迷茫的朋友,以下供參考

    工作時間應該不算太短了,那認為長期重複的工作有沒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的?怎麼才能更好的提高原有的工作效率?

    在原有的工作中有發現自身工作能力存在不足以至於影響到自己更好的完成工作的?

    在原有的工作中有沒有學到或者歸納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

    在原有的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過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思考過為什麼解決不了嗎?

    在原有的工作中有沒有思考過自己為什麼覺得這份工作不合適自己?哪些方面體現出這份工作與自己的不相適應,還是隻是憑感覺覺得不適合?

    如果這些問題都能明確回答,相信你不會再有太大的困惑,你自己想努力該努力什麼,你一直在尋找的方向也會逐步明朗。即使慢一點,5年的時間也足以改變很多,至少不會讓你覺得這5年自己碌碌無為了。

    雖然迷茫很痛苦,但我從來不覺得迷茫是件壞事。

    迷茫,證明著自己還有著無限的可能性,毫無選擇與機會的人,是不會迷茫的。

  • 12 #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A

    楊絳有一句話“你是書讀的太少,想的太多”所以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多讀書,立刻開始行動。

    根據具體的事情,調整自己的行動。並且,總結經驗,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1、如果你沒錢,就在不違法的情況下,想盡一切辦法去掙錢。不要管什麼自尊心,自信心之類的。那些都沒用。

    2、如果你想戀愛,就給自己創造機會。自己找也行,託人介紹也行。只有廣撒網成功的機率才會大。別信什麼緣分,不行動緣分永遠不會青睞你。

    3、如果你無聊,就培養了維持一生的愛好。最好這個愛好能給你帶來經濟效益。做事情需要回饋,只有回饋才能做長久。

    4、如果你想幫助別人,就去做公益。你會發現它帶給你的比你付出的多得多。

    5、參加讀書會、登山群、腳踏車俱樂部………

    總之,要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並且忙起來。

  • 13 # 覺醒少年

    迷茫說明你對當下還有追求,只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做會做什麼而已。靜下心來想一想,多出去走走放空自己,多看幾本好書,多結交積極向上的朋友,實在不行就去4s店看看豪車美女模特,問問自己想不想擁有這些,如果想要問問自己如何才能擁有,去銀行看看餘額,想想如何把2位數變成3位4位或者更多。去看看路邊睡大街上在垃圾桶裡找吃的看看那些老人年齡很大了還在靠做體力求生活。如果自己不努力,將來就會變成這些一樣。

  • 14 # 快樂的大寶

    想想自己為了什麼,為了錢,還是為了愛好,還是理想,迷茫不可怕,任何人都會迷茫,可怕的是自己走不出迷茫,有時候可能自己想要的,想做的很遠,但是至少目標還在,前進的路還在,多學習一些自己沒有的,自己需要的事,哪怕一件小事,都是給自己未來添磚加瓦

  • 15 # lsiqh

    找不到合適的平臺,覺得這個話題比較接近我想說的話題,於是,前兩天就收藏了這個問答題,現在藉機作答,不知妥否?

    “知識青年”們  請勿滿足於做個失智者

    最近想搜點新的音樂聽,搜來聽去,沒有驚喜,差不多都是流水線上模式化的作品,或者說幾乎全都是賣大眾化旋律或節奏(頂級了就是中國式藍調)的千人一面的作品。

    唯一有點小驚喜的是:從00後喜歡聽的歌曲集裡聽到了不一樣的竇靖童。自然會多瞭解一下,這是後話。

    沒有更多的選擇,於是,還是回到那個總會有新寶貝出現的沒有窮盡的富“礦”——王力宏的音樂庫裡繼續淘金。雖然他的作品兩極分化,少許商業化流行歌成為大眾認知的招牌,也拉低了他音樂的整體品級,但是,我所執意的卻是那些更多或小眾或實驗性創新性的先鋒作品。當然,我所鐘意的恰恰是大眾拋棄他的因素,這不,搜他的歌卻無意搜到了他的專輯銷售遇冷的新聞。

    很奇妙,一直對一些反常現象有一些想說的話,忽然感到似乎和王力宏的音樂專輯遇冷所生髮出的感慨天然地相通起來,於是,產生了一塊“燉”的奇怪想法,於是,就有了我如下的文字。

    首先,我要據此對現在的知識青年們說:僅僅滿足於第一快感,不僅於生理無益甚至有害,而且更會使智商下降於無形。

    2018好聲音落幕了,富有才華擴張了陶喆的黑色柳丁的搖滾男聲徐暐翔,同樣優秀的搖滾男聲廖野天、黎真吾和以民歌歌喉爆發搖滾才情的周興才讓;一反樸樹憂鬱氣質用真誠而動人的嘯叫讓我們見證音樂的原動力和別樣的美意及魔力的劉君格,還有同樣優秀的搖滾女聲鄧紫霄,繞舌才能令人驚訝的宿涵,統統被淘汰了,冠軍之位穩穩地給了靜靜地唱情歌的旦增尼瑪。我沒有要否定旦增尼瑪的歌唱能力和奪冠歌曲的動人;我也不會說相對於其它風格的豐富多彩,唱情歌是多麼地單調而乏味、討巧而平庸。但是,大賽結果體現的品味和選擇,真的太打擊真正的音樂藝術了。這個話題很大,這裡先止步。

    說到這裡,我還是壓抑不住要說的話:對於寫字,你不能欣賞狂草,或者不能深入進去真正完整地認識它,就別跟我談書法藝術;對於流行音樂,你不能接受搖滾的吶喊,或者說不能深入進去真正完整地認識它,就別跟我談音樂藝術。這樣的話可能有點武斷,也可能引起爭議,但是,我會保持沉默。對此,我還要說,我們的陰性文化已經改造了很多男人的審美基因,在藝術領域,就讓我們呼喚多一些雄性激素吧!

    種種上述異常現象跟前述王力宏的專輯遇冷如出一轍。

    到底哪裡出問題了?

    其實,回答並不難。

    藝術不是數理化(其實數理化在同樣的公式下也有不同的解題思路),藝術除了一定層面的規則化或傳統法度的有形的美——大眾看得到的模式化的好以外,更多的是不可窮盡的無形性的美——飽含藝術家精神思想人文情趣和藝術天賦的神采、氣質、內涵和韻味等,其靈魂就在於出新。顯然,有形的美只需要簡單的頭腦和眼睛,而無形的美則不是簡單的頭腦和眼睛所能看到和體味得到的。比如在特別藝術性的美術作品面前,本人就是一白痴。但這決不能成為我追求藝術審美更上層次的障礙,更不會令我簡單粗暴亂說一氣。

    我們現在的一些孩子們,卻是特別容易滿足於膚淺的認知,或者說特別痴迷於快餐人生。

    一些孩子們不僅生活上愛快餐,就連思想和言行上也是高度地實施快餐方式。對任何事物都不求甚解,只是一味滿足於第一快感,殊不知自己的精神和智商就在這種滿足中下降於無形。

    就說對待某一型別群體吧,不能因為某個行業或某個職業的人群裡出現了某些陰暗面,就全盤否定。別的行業或別的領域就沒有陰暗面?凡事都有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對待的問題。就說社會性的兩極分化問題吧?其實,吃瓜群眾並不明瞭問題背後的黑手就是資本!因為資本的本質就是追逐利益最大化!而它的特徵就是不擇手段。所以,很多時候,潛規則輕鬆地打敗了明規則。這也是為什麼馬克思主義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優選擇的原因。這個話題太大,就到此。

    其實,對於來自任何方面任何領域的陰暗面及壞人壞事,我們可以批判、譴責,或者訴諸法律,但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顯然是輕率的錯誤的。

    對於大眾關注性事件,作為旁觀者,不要動不動就圍觀,甚至什麼都沒有搞明白見風就是雨地上去就噴。即使圍觀也要有點理性,吃瓜也要有個好的吃相,別動不動就圖那點嘴樂把有些無辜的人往死裡逼。一些網路暴力基本都是少數別有用心者或為了金錢而昧著良心的自媒體操縱了跟風噴的群噴形成的。許多年輕人總是很容易稀裡糊塗地成為別人掌控的炮灰。

    將來或許法律會規範到這一塊的。這是另話。

    說回到藝術性話題。

    對於藝術性話題,如果你不懂或不是很懂,就不要急急忙忙心急火燎地生怕拿不到第一名似的搶著發言,甚至上去就噴。正確的態度應該是耐點心多看看別人的不同觀點,或許能從中學到對自己有益的東西,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藝術審美能力和對於一切事物的認知能力。多吸收不為自己接受或習慣了的不同的文化藝術營養,雖然可能不會使你的某一方面天賦得以從無到有,卻是可以讓你變得更聰明一些,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更強一些,至少不會使你處於無形退化而不自知。

    上帝給我們一個大腦,應該充分發揮作用,而不是一味地讓嘴充當先鋒,忘了大腦的存在,那樣,於人於己都是有害的。

    再說回到書法藝術,與流行音樂一樣,也是有分層的。

    作為一種獨特的視角藝術,書法,並非僅僅有賴於眼睛識別其美,更有賴於天賦感悟力的透視,挖掘出其深邃的藝術之美。所以,凡是我們一下子不能接受的不一定是不好的,相反地,可能是真正的藝術佳作;同理,凡是我們一下子就喜愛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甚至可能根本無藝術可言(當然,對於某些純屬炒作的出格的行為及其作品,稱之為行為藝術也好醜書也罷,則是另當別論的)。

    總之,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偏好或者說認知上的侷限,就粗暴地給一個作品下結論。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多觀看,多學習,多深入,多沉入,從而得到意外的收穫,而不是止步於膚淺不自知。

    其實,當你凡事嘗試著深入進去,漸漸的你會感到自己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人也會變得聰明起來,你也一定最大可能地避免了許多可能做的蠢事。

    總之,拒絕膚淺,凡事多深入,於人於己都大有裨益。

    好了,由搜聽歌曲引出這些感想,本來不太想說出來的,畢竟可能引起爭議和麻煩。只是,有話不說,又實在是不吐不快。何況,說出來,也只是與知識青年朋友們共勉罷了。

    如有不妥,願接受批評,但請文明,更希望不要殃及無辜。

  • 16 # 旁觀者之2018

    有一個比較高尚的理想,定一個五年的職業計劃,交幾個靠譜的朋友,找一個較大的職業平臺(或靠譜的創業方向),學一門專業外的愛好或職業,做一個終身閱讀者。始終保持自信心、高貴心、慈悲心、謙卑心。

  • 17 # 範光永詩詞

    一個人的成功往往與自己定位分不開。一是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做自己想做的事,幹自己喜歡的工作。二是不斷學習,掌握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從中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自己的發展必須和社會的發展趨勢結合在一起。三是,充分論證,不盲目做出決定。四是,建好自己的團隊。有一幫志同道合的哥們。

  • 18 # 緹豐

    一,學會慎獨,不隨風追潮。二,不看天,不看地,先看你自己,量力而行,腳踏實地。三,永遠保持清醒,不受任何干擾。四,存有自己的夢想,保留個人空間。

  • 19 # 始於緣分又相忘於江湖

    你得有自己的想法,哪怕不切實際,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一個良好的作息時間,健康的身體。有條件的話,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給自己訂立一個目標!然後為自己的這個目標去努力,等你老了,才不會為自己年輕時的蹉跎歲月而後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到中年,精力應主要放在經營家庭還是爭取事業上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