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呢空空

    三國時期,如果孫策沒有早早身亡,江東未來覆亡的命運有可能改變嗎?

    孫策的死,完全是因為意外。因此有很多的人會感到遺憾,也不免會遐想:如果孫策不死,後來將會如何?

    有的人會說,如果孫策不死,那麼在曹操官渡之戰時,孫策可能會偷襲許昌,曹操可能因此就敗亡了。

    孫策領導的東吳和孫權領導的東吳,完全是氣質不同的兩個集團。因為就是在孫策和孫權進行交接的那一刻,東吳政權確立了其割據屬性。

    孫策死的時候,只有二十六歲(虛歲)。之前幾年間,孫策征戰江東,幾乎是百戰百勝,無一敗績,幾年之間便將江東之地盡數納入麾下。同時,他還上書朝廷,遣使納貢。後來,曹操以漢廷的名義任命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一切都很好,可就在這樣的時候,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孫策在出城打獵時,被仇家門客伏擊,終至於不治。

    臨終之前,孫策將自己的的印信授予了弟弟——時年十九歲的孫權,然後又向孫權說了一番話。這番話,可以算是這個軍事集團的創業者,對於後來守成者的政治遺囑。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策對孫權說:率領江東兵士,在兩軍陣前臨機決斷,與天下英雄爭衡,這種能力你不如我;而至於舉賢任能,各盡其能保守江東,我不如你。

    這段話,其實有兩層意思:

    首 先 ,孫策在臨終前最後一次發揮他超強的識人能力,準確地把握住了兩人在能力上的差別。

    然 後 ,根據兩人能力的差別,孫策為孫權制定了江東軍事集團日後的執政路線:保守江東。

    孫策為什麼要跟孫權做這種遺囑呢?

    既是無奈,又是現實。

    所謂無奈,是孫策自己的悲哀。當時天下大亂,自己又正當壯年,本來是有問鼎天下的機會的,可誰曾想竟因一時不察,命喪幾個小人之手;而幾個弟弟,又都沒有表現出像自己一樣的軍事能力。所以孫策在臨死之前可能就已經斷定,天下一統的事,應該與江東孫氏無緣了。

    既然如此,那就要退而求其次了。什麼是“其次”呢?那就是解決現實面臨的問題:保守江東,著力消化之前的戰爭成果。

    孫策十九歲起兵,到二十六歲去世,不足七年之間便佔據了江東。但他的統治,卻始終有一個致命缺陷:合法性不足。

    當時的江東與中原情況不同。中原有董卓為禍,各路英雄幾乎都是打著正義的大旗在搶地盤。但在江東,從揚州刺史劉繇到各地郡守——如許貢、王朗、華歆等,都是之前朝廷任命的官吏。這些人平日素無大惡,卻被孫策所驅逐。因此在當地計程車民看來,孫策一夥與強盜之間,行事並沒有多大區別。如何取得統治的合法性,是江東軍事集團繞不過去的坎。

    此外,另一個難題在於,江東的開發程度不深。當時,官府的統治只能到達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口聚集區域,尚有大量未開發的地帶依然被山越人所佔據。這些人不歸王化,不納編戶,動輒作亂,一直是孫氏集團頭疼的問題。

    這些問題,孫策在世時均已存在。只是孫策軍事實力強悍,能透過對內對外戰爭,壓制住這些矛盾。可等到他一死,後繼者們沒有他的能力,這些問題終究會逐一爆發。

    所以,孫策選擇了孫權,而且給他指明瞭接下來江東的核心政策:消除內部矛盾。

    而作為守成者,孫權也忠實地踐行了集團開創者的臨終囑託,並最終得以稱帝。

    從表面上看,東吳肇始於孫策,最明顯的標誌就是核心地帶都是孫策打下來的。但是,東吳能真正以鼎立之態稱雄於三國,大部分的任務卻是在孫權時期完成的。若沒有孫權的深耕,孫氏集團對江東的統治,更像是一種軍事殖民;直到經過了孫權前後幾十年的努力,吳國才最終能在江東立足,生根發芽。甚至於,在三國之中,最後一個滅亡。

    從孫策到孫權的權力繼承及政策轉化來看,這次權力交接是成功的。

    可它完美嗎?並不見得。

    從孫策到孫權,東吳喪失了進取之心。

    這種喪失既是主動,又是被動。說主動,是因為孫權作為領導人,在軍事能力方面天生欠缺;而說被動,是因為政策轉向以後,整體戰略自然會向內收縮。

    因此儘管贏了赤壁之戰,東吳最終也沒有一統天下的決心和勇氣。在孫策和孫權進行交接的那一刻,東吳政權的割據屬性,就已經被固定。

  • 2 # 蘑菇雅說

    這是個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相信《三國演義》很多朋友的看過,其中孫權坐鎮江東幾十年,力保江東不失,但卻在對外爭霸中似乎少有表現而令人遺憾。而孫堅、孫策作為孫權的父親和兄長,如若他們不早亡,東吳又有沒有統一的希望呢?在這裡,蘑菇認為是比較難的,為什麼呢?且聽細細道來。

    外來者與本地人的矛盾

    事實上在孫權為政多年裡面極大的緩解了孫家政權與江東大族的矛盾,使得江東可以同心協力對抗外患,而這一點上,孫堅和孫策則做的不怎麼行了。孫權的家族是南渡的淮泗集團,而當時處於江東地區的很多本地豪族對這個從天而降的統治階級來說其實是多有不滿的,甚至在當時淮泗集團攻佔江東時很多江東大族都死在了他們的刀下,在入主之後,孫權的哥哥孫策對待江東本地豪族手法比較粗暴,以壓榨和利用為主,使得當地大族不滿,甚至後來孫策被刺也與他們有關。在孫權主持之後,他採取了與兄長不同的方式:懷柔與削弱,一方面與江東大族搞好關係,一方面逐漸削弱他們在地區的影響,還起用了很多當地大族出身的將領,比如陸遜便是當地大族出身。

    對外無力

    在三國期間,其實蜀吳都是處於弱勢的,甚至說魏國幾乎從頭到尾都是三國中最強大的,因而蜀吳兩國僅靠單方面的力量都難以攻魏,以致他們需要聯合。而江東因為物產豐富,氣候適宜,所以其實也是非常適合生活的地方,所以東吳實際上一直以來貫徹的都是“江東本位”思想,不輕易冒進,先弄好一畝三分地,所以無論是從國力還是從統治思想來說東吳對外擴張是採取比較穩妥的措施。

    出師無名

    在前三國時期,也就是孫堅和孫策,天下名義上還是漢王朝的,劉備在那時就是憑藉漢室子孫混吃混喝,終究成為了一方王侯,但即使在劉備擁有兩川后,他北伐也依舊是藉助自己漢朝後人身份打著“光復漢室”的名義討魏,而北方魏國在曹丕取代之前更是有正統的漢天子坐鎮,名正言順,但反觀江東則不是這般,無論是孫堅還是孫策,都只是漢臣,為臣子,難以有名義出兵征討。

  • 3 # 風雅商頌

    我認為並不能。

    很有網友已經分析了國力等差距,我從其他方面來分析一下。

    首先,孫堅作為十八路討伐董卓的諸侯之一,實力並不是特別突出,雖然攻入洛陽拿到了傳國玉璽,但顯然,成了眾矢之的,這從側面看出他雖有野心,但沒韜光養晦之謀略,所以才會中伏被殺。孫堅勇猛有餘而謀略不足,光是荊州的劉表,他可能就打不過,不要說還有袁術,袁紹,曹操等人。

    其次,孫策,號稱江東小霸王,江東的基業基本靠他打下來的,但是此人可稱猛將,而非統帥,從他在時就想攻入中原地區,可惜連個合肥都打不下來,只能縮在江東,還被刺殺了,說明不僅統軍作戰不行還自負。

    最後,孫權,曹操有言生子如當孫仲謀,我記得更是一種諷刺,孫權前後進攻合肥五次,其中赤壁之戰後10萬人進攻合肥,被張遼500人在逍遙津大敗,差點送命,號稱“孫十萬”,後期更是昏庸無能,並非統一天下的雄主。

    綜上所述,我認為孫氏一族自保江東還行,根本沒能力統一三國。而且一旦國家安定,如同西晉初年這種局面,江東肯定無法抵抗。

  • 4 # 瘋馬哥

    不能,因為曹操挾天子打的還是漢朝旗號,劉備以光復漢室為口號,只有東吳孫家屬於割據勢力,雖然歷經三代治理,但是明顯屬於三國攪屎棍型別的強大勢力,讓戰亂不斷延續的三大戰役吳國就搞了兩出,並直接導致劉備勢力沉淪,也讓曹操有生之年放棄平定南方。但是東吳想要北伐卻一直越不過合肥這道坎,除了最高領導軍事素質極差外,還存在巨大的內部分歧隱患,三國時代最黑暗的政治統治非東吳莫屬,孫權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不斷打壓對自己權利存在威脅的家族勢力,而且手段應該及其黑暗,所以四大都督基本都是早亡,雖然史書沒有確切記載,但是有些問題太過於巧合,個人認為腹黑之人除非在已成熟的勢力進行政變奪權外,很難作為首領在真刀真槍的國家競爭之間取得最終勝利,因為手段實在不得人心。所以三國時代蜀國滅亡以後剩下的魏吳勢力都進入了一種莫名其妙內部巨大分裂消耗但誰也不能奈何誰的情況,以至於最後比得就是相互之間看誰政治更加腐敗誰最終出局的局面,最終吳國腐敗出新高度以至三國歸晉,而西晉這個集腐敗政治大成的王朝短短數十年間就被歷史拋棄了,中原王朝再次沉淪於分裂和不斷的戰爭。最終人的慾望才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催化劑,當然慾望與能力如果不成正比,一旦變質也能讓社會進一步沉淪加速腐敗,最受傷的依然是沒有能力的底層老百姓,請珍惜當下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

  • 5 # 飛奔而來的橙子

    這種假設問題最沒有意義了。

    首先,孫堅早就死了,剛開始爭霸的時候就死了,孫策也是早亡,並沒有能統治江南多長時間。

    再者說,孫堅憑什麼一統天下呢?他有什麼?要家世沒家世,要資源沒資源,江南的世家也沒有中原的出名,人才沒有中原多。

    孫堅怎麼跟袁紹比,怎麼跟曹操比。劉備能出頭,除了他自己的努力,更多的也是因為他是盧植的弟子,再就是他得到了糜家的支援,大概還有漢室的身份。孫堅有什麼?

    當時的朝中雖然是宦官與士人的對立,在地方上卻大多由士人掌權,換句話說,是由世家大族掌權,沒有足夠多的世家支援,沒人能統一天下。

    三國其實就是一群官二代們的爭奪,其中的利益牽扯相當雜亂。

  • 6 # 方圓論壇

    我一直都在傳達一個觀點,雖然一個優秀的領袖對於一個王朝,或者一個政權來說十分的重要。但個人力有所窮,對於一個政權來講,個人的能力再強也不足以影響大局。就如題所說,如果孫堅和孫策不死,那麼東吳能不能一統天下。答案就是完全不可能!孫堅和孫策說白了就是武夫,他們帶兵打仗都是一把好手。但論起治理國家,使得國家興盛強大。在這一點上孫堅和孫策是完全不如孫權的。歷史上孫策臨死前也對孫權說過“率領江東兵眾,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一個純粹的武夫是永遠不可能統一建立一個國家的,歷史上項羽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歷史上很少有皇朝是由南方人建立的。多數的歷史朝代的開創者皆為北方人。就是因為北方在所有冷兵器時期所需的條件都遠勝於南方。比如冶煉方面,戰爭需要武器,北方相對比南方多礦產資源,而且北方的冶煉技術一直都優勝於南方。再比如戰爭需要的戰馬,戰馬一直以來都是北方的重要戰略資源。南方戰馬矮小不適合平原作為騎兵作戰。還有多數時期北方人風格都比南方人更兇悍,而兇悍的作風也是軍隊是否強大的重要衡量條件之一。而這些條件東吳全都不具備,東吳水軍很厲害,但他們的陸軍實力還真的一般般。歷史上東吳之所以沒有被滅也是靠著赤壁水戰擊敗了曹操。如果沒有赤壁,沒有水戰,東吳早就亡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東吳人心不齊。相對於曹魏和蜀漢等勢力而言,東吳在更多時候要受制於世家大族。三國時期東吳帳下的武臣武將基本上都是東吳本土的世家子弟,雖然表面上孫氏控制著東吳的主宰權力。但很多時候孫權會受制於東吳的世家大族。就比如曹操南下攻打東吳之時,東吳文臣武將得知曹操要來時,大部分的人都主張投降。原因就是他們這些世家子弟不在乎誰當家作主,因為不管是孫權還是曹操,想要治理天下就離不開他們。所以他們才會裹挾著孫權要他投降。歷史上要不是周瑜堅定的支援孫權抗擊曹操,那麼絕對不會有赤壁之戰的勝利。所以說,就從東吳的勢力構成就決定了他根本不可能奪取天下。內部聲音太多了,世家大族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會不惜一切的破壞東吳的利益。這是絕對的。

    歷史上東吳還真的有過一次可以擊敗曹操爭霸天下的機會,但可惜的是當時東吳出了大問題,錯過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建安五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大戰期間,孫策決定偷襲許都搶奪漢獻帝南下,如果孫策真的能順利實施計劃的話,那麼官渡之戰袁紹很可能戰勝曹操。如果東吳和袁紹爭霸天下的話,獲勝的機會還是很大的。但可惜孫策被襲,東吳正好處在政權交替階段,也無力再偷襲曹操。因此東吳也喪失了唯一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坦率的講,歷史上孫權的政治能力要遠超其父兄孫堅和孫策。但即使如此,東吳也無力和曹魏對抗。甚至孫權一度還向曹魏稱臣,其目的就是為了保全東吳基業可見東吳的整體國力是遠不如曹魏的。這種國力上的差距不是個人可以彌補的。

  • 7 # 逆光rj

    如果孫堅不死,孫堅不早亡,東吳還是有可能統一天下。 孫堅,猛將也。戰略眼光不足,衝鋒陷陣可以,攻城掠地就略顯不足。孫策成長起來後,孫堅可能會留守後方。前方戰事會交給孫策,又有周瑜出謀劃策,搞地盤擴張肯定沒有問題。孫策的戰略眼光還是很不錯的。孫策不早亡,荊州淪陷是遲早的事。這時,孫權也成長起來了。 孫權戰略眼光雖不及孫策,但作為一方都督,還是可以勝任的。守荊州不成問題。這時候孫策應該會準備著手解決攻克西川。(個人認為,這時候如果進軍中原還不是很明智,取得了與北方政權分庭抗禮的優勢,然後進軍中原,成功的機率會大很多。隆中對版藍圖還是可以借鑑的)有人會問了,怎麼會這樣的順風順水,東吳後方的問題解決了嗎?的確,比如山越問題,我相信,孫堅去解決山越問題還是不成問題的。孫策攻下西川也只是時間問題。這時候隆中對藍圖可以實施了,分三路大軍進軍中原,一路大軍出漢中,進軍祁山。一路大軍出荊州,進軍宛洛,一路大軍進軍合肥。我深信,這樣的大勢,統一天下只在談笑間。

  • 8 # 邇冬TL

    我認為不能,首先不要小看了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我認為孫權其才能在父與兄長之上。

    如果不是三國演義神話蜀國勢力,事實上赤壁之戰上主要是孫權與周瑜的功勞蜀國就是個打醬油的。但東吳終究不能一統天下,是因為東吳主要是靠江靠船戰防守有餘進攻不足。自古就是北往南打,除了朱元璋。騎兵冷兵器之王,在戰場上有了機動能力就有了一切。且魏國已一統北方其兵力更是蜀吳的總合還多,將領也是。這怎麼打,只能聯合蜀國做防守,偶爾反擊一下。你看如何能一統天下呢?

  • 9 # 夜襲糖多多

    個性決定未來

    首先孫堅此人,是一個歸屬感確實嚴重的人。他極愛歸附一方,在漢靈帝中平末,他誤殺了當時荊州刺史王叡,手握荊州第一軍事力量,荊豫兩州無人可以制衡,而他想的卻是怎麼找回歸屬感,然後投靠了四世三公的袁術,如果他沒死,相信連後來的東吳有沒有的另說,更不要談及一統天下之事。

    再來說孫策,他相對一個東吳開創者來說,他更像一個江湖俠士,他的早亡也是他俠氣所致。假設孫策沒有早亡,這個時候孫權已經長大,孫家兄弟之間極有可能爆發權力之爭,這是東吳老孫家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孫策能打仗,但他不善治理國家,不然最後怎麼會被自家的手下門口所重傷。因此孫策的早亡是必然結果。

    人才不濟,經濟低迷

    關於人才不濟這個史實,相信看過三國都知道,後期三國之中,蜀漢和東吳基本都沒有人才可言。三國後期人才基本都出現在曹魏,蜀漢和東吳建立時的人才也基本都來自北方。周瑜,魯肅等去世以後,東吳的人才可以說是枯竭也不為過。因為當時,雖然東吳土地不比其他曹魏少太多,但東吳當時經濟與人口可以說遠遠比不了曹魏。人才的枯竭導致的是戰鬥力的枯竭,這才有了三國末期,晉輕而易舉攻破東吳的現象。

    三國時期的東吳,土地十分貧瘠,漢人還沒有進行南遷。因為原始農耕工具與資本的缺失,使得當時東吳的經濟發展十分緩慢。而北方因為多個朝代的經營,有著一定的經濟基礎與資本。戰爭打的就是經濟戰,以東吳的經濟根本無法與北方的曹魏對抗。加之,中國北伐戰爭的成功一直等到元末明初才出現不是沒有原因的。所以,即使孫堅不死,孫策不早亡,東吳也不能一統天下。

  • 10 # 聰明的小龍女

    即使孫策不過早被政敵暗算謀害致死、孫堅不早死,東吳也很難一統天下,依然要面對各路群雄強敵,依然會為爭奪天下捲入大戰之中。

  • 11 # 葉飄刀

    極難

    原因一:歷來以南統北極難實現,歷來南北分制,幾乎都是以北統南,以南統北,極難實現。這個哪怕這二人在恐怕也很難改變。

    原因二:名不正則言不順,曹操扛著漢獻帝當招牌,劉備自稱自己是漢室宗親當招牌,可以看到,漢室這塊招牌在當時還是十分有用的。而相比之下,東吳是沒有招牌可打的,東吳是地地道道的漢臣,這是東吳的一大短板。

  • 12 # 半醉的幻苦君

    你好,不能。

    首先看國力,江東的地盤和人口大概也就相當於曹魏的1/5,戰爭就是考驗本國的綜合實力,差距比較懸殊。

    再看人才,雖然江東也有周瑜魯肅陸遜張昭等一時俊傑,但是距離曹魏的龐大人才庫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而且雖然孫家是名義的江東之主,但是下面幾個世家大族一直有別的心思,包括陸遜家族本來也一直是被打壓的,江東實在沒有統一天下的資本。

  • 13 # 聖谷凡心

    不可能,細數歷史上能一統天下的,都是綜合實力能完全碾壓其他勢力的強者,而不是靠一兩個優秀人物就能得天下的。

    1.孫堅號稱“江東猛虎”,孫策外號“小霸王”這都是猛將型人物,而三國之中,這不算稀缺人才。官渡之戰以前,天下大亂時也許還有些機會,赤壁之戰以後,各方勢力己然定型,個人存在與否己經不會引起太大力量對比的變化。就連司馬徽說:“得臥龍鳳雛一人可安天下”,劉備連得兩人也己經難以撼動大勢了。

    2.孫策臨死前對孫權說過這樣一句話: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其實他們自也知道自己只是將才,孫權才是帥才。所以沒有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傳給了弟弟孫權。

    3.當時的天下共計十三州,劉備佔益州,孫權佔楊州、荊州、交州。魏國獨佔北方九州。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遠大於吳蜀兩國,繼續發展下去,差距會越來越大。所以司馬懿就一個拖字,就讓三國歸晉。而諸葛亮不顧一切地連年征戰,也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他們拖不起。劉備當年伐吳,肯定也考慮到這個事實。才力排眾議堅決出兵,一方面是為關羽報仇,另一方面未尚沒有吞吳之後方能抗衡魏國的心思。所以無論孫權怎樣求饒都非打不可。可惜一敗塗地,自知國運難長,乾脆託付給了諸葛亮。也算是眼光獨到的真英雄了。

  • 14 # 大司馬講武堂

    有一定可能性,孫氏三人都是人傑,而且江東非常團結,幾次以小勝強。

    最小的孫權尚且如此,父子三人都在,一定更加強盛。有一定實力統一全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C羅是轉會去大巴黎還是會回到曼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