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柯善方
-
2 # 郭芳英
拍攝風景照離不開好的光線。夜景風光照是靠各色燈光的有機結合下拍攝的。而自然光包括月光太Sunny等。用月亮光的拍攝的風光照不是常用的拍攝場景,因拍攝的照片不是很清晰,濛濛瓏瓏的。而太Sunny是最常用的自然光,因在太Sunny拍攝的風光照片清晰有質感,有層次感,色彩也分明,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一目瞭然。當然不是隻要有太Sunny就能拍好分景照。早上七點到九點左右,下午四五點左右太Sunny是斜射的拍攝的風光照就是最好的
-
3 # 一葉風
風光攝影的黃金時間就是日落和日出的前後半小時,因為這個時段的光線與地平面夾角最小,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光比最適當,所以最為受風光攝影師所愛
-
4 # 浪裡白條V
回答問題:自然的景色是最純真的,拍攝的時候注意掌握拍攝時間,一般來說,早晚利用日出或者日落前拍攝是最佳的選擇,這個時候光線柔和拍出效果好,調整相機資料也關鍵,小光圈景深好,但要利用三腳架拍攝,大光圈可以拍人物。還要充分利用前景。圖為:海南樂東鶯歌海漁港拍攝。
-
5 # 小MCc
自然光一般是上午九點之前和下午四點之後最適合拍照,在拍照時,巧妙運用自然光可以增加照片的立體感,讓畫面很生動形象
-
6 # 揭西后生
不加任何附件的情況下早上跟下午時分,光線斜射大地,光線漫反射多,色溫底,光線好控制可以獲得更好的帶分圍的風景照片!如果您對風景照有偏愛,那麼你得準備有減光鏡和各色的漸變濾鏡偏震鏡等才能在大太陽下也能出好的風景照!
-
7 # 可樂雞湯小魔王
簡單粗暴講一下
1如果要清晰的拍攝被攝主體和周圍環境,請順光
2,如果要輪廓意境請逆光
3,如果想要逆光拍人也清晰(突然想起了廣告)設定手動模式調整曝光,直到被攝主體清晰
-
8 # 品攝九八
尋找最佳光線,一般來說避開正午Sunny(某些特定地點可以不用,比如小樹林)。利用好早上日出和晚上日落前一個小時的時間,自然光最柔和的時候。選擇逆光或者側光進行拍攝
-
9 # 三皮視角
想拍出絕美的風景大作,時間的選擇一般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清晨和夕陽西下因光線柔和,所以是攝影愛好者最佳選擇。如果還能遇到晨霧或山中雲海,那就更會加分不少。另外好的風光片都是等出來的,要耐得住性子,希望以上資訊能幫助到你。
-
10 # 浠水金牌網路
風光片一般不拍順光,側光、側逆光或逆光能拍出風景的線條、色塊和立體空間感,不過大光比情況下不好控制。白加黑減。
-
11 # 攝影酷愛
自然光是一個專業攝影師長期運用的,它比人工造的光源要必真多了,一般來說要看攝影什麼樣的作品,來採用什麼樣的光源。
-
12 # 攝影大片推薦
日出,日落的前後,是天空色彩最豐富,層次最多,光線最為柔美的時候。無論是風景攝影還是人像攝影,側光、逆光拍攝,都會得到最具感情色彩的畫面。風光攝影:拍攝設定要用Raw格式儲存,小光孔可拍出星芒效果,測光以中間光線區域為主,儘量欠曝拍攝,使光比儘量減小,給明暗部都留出後期調整空間;人像攝影要注意:逆光拍攝,容易把人像主體拍的很暗,要拿個咪菠蘿或者柔光燈給人臉和身體補光,減弱光比,能拍出很棒的效果,如果想拍剪影,就不必補光,測光以太Sunny線為主,便可拍出漂亮的剪影,也能避免服裝面部表情等方面的缺陷,拍出意想不到的大片!下面的是我拍攝的照片,風光和人像各一半,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回覆列表
拍攝風景照時, 如何利用好自然光?
光是攝影的基礎,沒有光就沒有攝影。尤其是風景攝影,光是它賴以生存的先決條件。在探討“拍攝風景照片時如何利用自然光”之前,我們必須先簡單瞭解一下什麼叫自然光,自然光分哪幾種?然後再來探討風景攝影中自然光的利用問題。
一、自然光的定義。
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裡,光是這樣描述的,“太陽、火、電等放射出來照在物體上,使眼睛能看見物體的那種物質,廣義也包括眼睛看不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像太Sunny、星光、閃電、螢火蟲光等都屬於自然光。其中,太Sunny是攝影者最常用的一種光線,它由Sunny和天空光混合而成,亮度高,照明均勻,照射時間長。太Sunny隨著時間、季節、地理位置的變化而變化,有著自己的規律。根據天氣情況的不同,可將其分為直射Sunny、多雲天氣、陰雨天等。拍攝者應掌握在不同天氣條件下,光線的變化規律及其造型特點,根據拍攝物件的需要加以靈活運用,才能獲得滿意的光效。
二、自然光的特性
光有強、弱、硬、軟之分,有正、側、逆的變化,有高、低、平的區別,光色還有冷暖的不同。不同形式的光能帶來不同的情調:初升的太陽火紅熱烈、充滿朝氣;正午的Sunny強烈灼熱,充滿剛性;多雲天氣的光線則如天鵝絨般的柔軟;透過樹葉縫隙的日光帶有微妙的圖案;陰雨天的光線霧氣朦朧;月夜的光線帶有神秘而恐怖的戲劇效果。我們瞭解了光的特性,猶如摸準了一個人的脾氣,為有效地利用光奠定了基礎。
1.光的強度。光的強度,指光的相對強弱。在無雲的天氣裡,正午的Sunny強烈,而陰雨天中光線較昏暗,沒有月亮的晚上則可以說沒有光。通常,明亮的光線給人一種耀眼、明快和嚴肅的感覺,暗淡的光線常常表現出憂鬱、寧靜和含蓄的情調。
照明強度的明暗差別,在照片上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被攝體的明暗度、被攝體的反差範圍、彩色攝影中被攝體的色彩再現。拍攝者要善於觀察並抓住強弱不同的光線在被攝體上產生的變化,應用適當強度的光,更好地突出特定被攝體的特性。
2.光的質量。光的質量指光源發出光線的聚、散、軟、硬的性質,具體可以分為直射光和散射光。
(1)直射光,指不受雲霧遮擋的太Sunny。直射光的照度強,方向性明顯,照射在被攝體上,易產生強烈的反光與耀斑、清晰的邊緣輪廓、反差較大的影調及明顯的投影,對被援體的造型和立體效果的塑造力強,也有助於表現質感、塑造形象、產生趣味性很強的圖案,對粗糙的質感刻畫尤佳。
(2)散射光,是指多雲天氣或陰雨天的光線。散射光的照明特點是:光的照射面積大,照度弱,光線均勻,沒有明顯的方向性,對景物造成的反差小,被攝體的立體感和質感有所削弱。景物的層次主要靠物體本身的色彩影調分佈而獲得,色彩的特徵及表現會受到較大的影響。要想在畫面中造成縱深感,只有利用暗的前景或線條透視才能獲得。散射光雖不利於表現大場景的空間感,但作品透過前景、線條、影調等元素使畫面產生透視感。同時,拍攝時必須嚴格掌握曝光量,拍出的照片才能層次豐富。
(3)光的方向,直射光具有明顯的方向性,隨著光源位置的移動被攝體產生不同的受光面、背光面和投影,從而也產生不同的造型變化,影響被攝體的質感和形體表現。拍攝時,應根據被攝體的實際情況,選擇特定方向和角度的光線以便充分利用光線的造型能力。光的方向分順光、側光和逆光,其特性待後細說。
(4)光的冷暖,光源色溫對彩色攝影的影響很大,數碼相機上的白平衡調整,傳統膠片相機在拍攝前需選擇“日光型”或“燈光型”膠片,或者在鏡頭前加裝色溫轉換濾光鏡,都是為了調節光源的色溫,以獲得準確的色彩還原。
如果光源的色溫和彩色膠片要求的色溫相平衡(或者數碼相機上的白平衡設定正確),則被攝體色彩還原準確,否則,會導致影像偏色。通常情況下,要求拍攝出的照片色彩還原準確,對於畫面上的偏色要進行校正,而有時又要特意利用這種偏色為畫面營造一定的氣氛。如在夜晚將白平衡設定為日光模式,拍攝的照片偏藍色調,傳達出夜的深邃、靜謐的氣氛;拍攝城市夜景的照片偏橙紅色調,表現出街市的繁華景象。
光源色溫不同所產生的光色的冷暖變化會引起人們許多感情上的聯想,如紅色使人聯想到太陽、火、熱血、紅花、朝霞等,富有熱烈、活躍的情趣:藍色使人聯想到海水、炎夏的樹萌或冰雪的陰影而產生涼爽或寒冷感,使人聯想到寧靜、安詳或讀涼的氣氛。
三、自然光的利用
在風景攝影中,我們要充分發揮自然光的優勢,揚長避短,拍攝出精彩的畫面。
1.利用光線方向因素來增強照片的效果。
(1)順光,一般我們拍風景照,都選擇太陽從身後照到景物的時候,這是我們通常看事物的方式,而這樣的光線也能使景物變得動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最適合拍攝的光線是太陽和景物大約構成45°角的時候。但是這也並非一成不變的規則,人經常還得移動移動,看看光線的角度不同會對景物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與景物構成45°角的時候,太陽使景色具有了造型,它投下的影子使物體像浮雕一樣突出。如果太陽就在人身後,與題材構成了90°角,景色看起來就會很平淡,缺乏輪廓的深度。再者,太陽的位置越低形成的影子越長,光線越傾向於暖色。順光一般也能最充分地展現景物中的顏色,使照片能夠拍到更多的細節。
(2)側光。側光可以創造非常精彩的效果,淋漓盡致地展現題材的一個側面,同時使另一個側面處於深色的陰影中。如果期待的是形狀或圖案,側光經常就能增強這樣的效果。
側光照片的曝光相當難以把握。均衡景物光線的相機內建曝光表往往對光照的一側曝光不足,而對陰影一側則曝光過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照顧到陰影部分的細節,測光時應使用平均測光的方法,就是對景物的亮部曝光值與暴光值做一個平均分配。例如亮部的曝光值為f16、1/60秒,暗部的曝光值為f16、1/15秒,平均曝光值應為f16、1/30秒。
(3)逆光。要記得在尋找好照片素材時經常回過頭看看。背景光可以用於創造美麗的效果,表現題材在順光時被掩蓋的特徵。樹葉、冰柱、毛茸茸的麥穗尖,各種東西在逆光裡看起來棒極了,並且特徵也完全兩樣了。
逆光比順光處理起來更微妙些,因為它通常使畫面的對比度很強,如果你是在逆光中拍攝景物的,那就要仔仔細細端詳一番,哪個部分需要曝光得剛剛好,哪個部分要讓人們看得見細節?如果天空佔很大的比例,其強光就會壓倒景物,對曝光構成假象,使所有其他的東西都曝光不足。如果天空是很重要的因素這倒也好;如果不是,就要試著以其他方式構圖,把大部分的天空去除掉。
在逆光中拍攝,影象前景中的題材經常會處於陰影之中,或者處於與背景光不同的光線之中,這時讓物體的輪廓體現出來是一個最佳的辦法,因為,具有生動效果的輪廓比很清晰的物體有意思多了。然而,如果想拍攝出樹的細節,就得采用輔助閃光燈或反光板補光。
2.利用光線季節因素來增強照片的效果。不同的季節,自然光的亮度,光譜都不一樣,風景形態各異。我們可以利用季節的特性來加強風景照傳達的資訊。如果拍攝的是山脈,就往前景中加入一片野花突出春天的感覺,冬天的時候,或許可以加入一條結冰的溪流;秋天時則加入色彩斑斕的樹葉。思考一下所拍景物中表達季節感的因素,但要避免落入俗套。花朵顯然昭示“春意”,而結冰的溪流則是“嚴冬”。努力尋找看待這些題材的不同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鏡頭、不同的背景。要使拍出來的影象能體現它們之所以打動你個人的地方,要弄清楚是什麼東西促使你去拍攝它們。
3.利用光線時間因素來增強照片的效果。
根據光線在一天中不同時刻的照明特點,我們可以將一天分為以下四個光線時刻:日出和日落時刻、上午和下午時刻、中年時刻、清晨和黃昏時刻。
(1)日出和日落時刻
早晚拍攝日出日落是風光攝影一個永恆的主題。早晚時刻,太陽與地平線保持在15°之內,Sunny照射角度低,富有詩意的景物投影往往被拉得很長,是利用物體的投影進行創作的理想時段,我們可以利用富有圖案美的投影來參與畫面的構圖。而且,早晨的空氣潮溼,常常伴有晨霧,景物如同蒙上一層薄紗,光線比較柔和。日落時分,空氣中的塵埃使光線柔化,景物的清晰度和色彩飽和度都有所降低,產生了輕柔迷離、飄浮不定的朦朧感。若採用逆光拍攝晨霧暮靄,畫面空氣透視明顯,景物近深遠淡的空間感就可得到強化。
要拍攝到日出或日落,最好在之前半小時到達拍攝現場,這樣才有充裕的時間選擇拍攝地點和角度。拍攝過程中,除了表現天空中的雲霞變化,拍攝者還要注意利用近處的礁石、樹木、水面的船隻、天邊的飛鳥或霧氣籠罩下的山峰等表現出空間感,或使畫面有一個視覺中心。請記住:無論天空的雲霞形狀、色彩多麼漂亮,最終決定畫面是否成功還是取決於地面景物表現的好壞。如果地面景物沒有好的線形、輪廓,則很難獲得成功。
(2)上午和下午時刻
這一段時間是太Sunny的正常照明時刻。照明強度高但變化小,照度和色溫均勻穩定,能明顯地造成被攝場景的明暗差別,同時地面的反射光和天空的散射光交織而成的柔和的光線也起到了輔助光的作用,照亮了景物的陰影部分,表現出暗部的細節層次,而且柔化了景物的明暗反差。在這些時刻拍攝,能使畫面影調明快、色彩鮮亮、反差適中、層次豐富,立體感和空間感也會得到較好的表現。
(3)中午時刻
中午前後,太Sunny垂直照射,被攝體的頂部很亮,在下方則會產生濃重的投影,畫面內明暗對比較強烈。這時候空氣溼度小,景物前後虛實感不明顯,又缺少色彩冷暖度和亮度上的對比,因而拍攝出的照片景物缺少立體感和空間感,顯得平淡,深度不夠。若能合理運用,也可以拍攝出好的作品,如從高處拍攝低處的群山、樹林等,由於頂光的作用,一座座山頭,一片片樹林,頂端明亮下部較暗,景物中各個物體輪廓清晰,層次分明,也會產生一種特殊效果。
(4)清晨與黃昏時刻
清晨,太陽出來之前的光線,也給拍攝者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拍攝機會。晴朗天氣的清晨常帶有薄霧,這時的光線帶有霧天天氣的特徵,並且色溫很高,拍攝出來的彩色照片呈藍紫色,整個畫面效果清新、淡雅。當太陽即將躍出地平線時,天邊逐漸變為金燦燦的暖色調,可以拍攝出色彩豐富的夢幻般的照片。
黃昏,太陽落山後,不要急於離開。在太陽落下的方向上,落日的餘暉把天空染成橙紅色,而其他地方的天空則呈現各種不同的藍紫色,景物主要由天空的散射光照明,色調偏暗,失去了細部層次,只能被看到概貌,景物的表面特徵受到較大的影響。這是個明暗亮度關係比較複雜的光線,用這種光線拍攝的風景,粗看色彩比較單調,畫面呈灰暗色調,若仔細分辨,色彩、層次還是很豐富的,充滿一種柔和、朦朧和神秘的美。這種光線和天空的色彩轉瞬即逝,應善於抓住機會拍攝。
總之,日出之前出門,日落之後多逗留一會兒,清早和傍晚是光線最佳的時候。利用中午光線刺目的時候來偵察地形。
4.利用光線天候因素來增強照片的效果。
(1)晴天。我們最經常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拍攝風景照,首先,這樣的天氣吸引著我們出門;其次,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清晨和傍晚色調比較暖的時候一般最悅目,通常也使風景看起來最好。所以偵察到一個地點後,要思考一下太陽早晨和下午照射的角度,以安排光線最佳時進行拍攝。
在這裡需要提請注意是,正午的光線並非無所作為,拍某些景物,如果你想要達到猛烈或嚴峻的效果,正午拍攝是最好的。你也可以用反光板或輔助閃光燈來補充前景中題材的細節。如果對整體效果有幫助的話,你也可以用鏡頭炫光。不過,用鏡頭炫光時要小心。如果使用得當就能突出“熱”的感覺,略有偏差就會在影象上形成一團霧。如果照相機上有景深預覽按鈕的話,可以用這個按鈕檢驗鏡頭炫光。利用鏡頭遮光罩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鏡頭炫光。
(2)多雲天氣。不要僅僅因為沒有豔陽高照就以為沒辦法照出精彩的風景照。還要記得:雲朵也是各式各樣,有密密匝匝的乏味雲朵,也有輕揚的白雲。有云朵的天空能增強風景的情調,它們喚起的感覺是晴天所無法達到的。
如果天空中的雲層不太厚,而且顯示出有趣的圖案,可以讓它們成為構圖的組成部分,但是如果僅僅是薄薄的一片白色,可能就要儘量少安排它們在畫面中出現,它們在照片中只會是白色一團,如果白色的天空分量多的時候要注意曝光,防止曝光不足。
厚厚的雲層可以使風景照片變得美麗,原因是穿射出來的光線非常柔和,增強了畫面中色彩的飽和度,特別是對於注重豐富色彩的照片,比如秋天的落葉,厚厚的雲層就使照片好上加好。雲層密佈的日子,光線可能不會很多,也許只好用相當慢的快門速度(還有三腳架)來獲取所需要的景深。
(3)雨天。雨天也能產生美麗的影象,因此即便預料到會被雨打溼,也不要推遲拍攝時間。特別在拍攝陰鬱的影像時,雨更能增加氣氛。首先,要思考一下雨要以什麼樣子出現。雨滴在淡色背景中通常顯示得不太清楚,因此要儘量用一些暗色的背景來襯托。如果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就要找一些東西讓讀者一眼就能看出是在下雨,比如雨滴在湖面上形成的漣漪。再向周圍觀察一下,看雨簾是如何影響景色的。雨水可能在葉子或岩石的表面閃閃發光,青苔和其他的植物變得更繁茂了,樹幹迎風的一面顯得更暗,輪廓更清楚。想讓觀賞者明白那是在下雨,就要找一些表示下雨的東西出來要確定是否讓雨出現在畫面的某個位置或飄過整幅影象。如果想把雨固定在某個位置,快門速度至少要為1/125。速度為1/60的時候,雨絲會因快門變慢而拉長。記得拍攝雨滴要對著暗色的背景。
(4)霧天。拍風景照時早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為了剛好在有霧的時候拍攝,以免叫太陽把霧驅散了。籠罩著高地森林的濃霧或荷花池飄出的薄霧都為影像添加了姿彩和意境,創造出一種神秘的氣息。
像雲一樣,霧的濃度也千差萬別:有時白色有時灰色,有時厚有時薄。測光時要加倍小心。思考下霧的影調範圍。如果看起來比中灰色更淡,就對著題材測光。永遠記住:你的眼睛比CCD或膠片看到的細節多,因此,如果細節很重要,而霧氣又很濃,就可能要靠近題材。
(5)雪天。雪景本身色彩單調,拍攝雪景時人們最經常碰到的問題是曝光不足。茫茫白雪最好有暗調的建築、樹木等加以點綴,以免畫面一片雪白。當然,還應選擇側逆光或逆光來表現出白雪晶瑩透亮的質感和立體感。或在雪景中拍攝進身著雨衣或手撐雨傘的行人,他們身上、傘上的積雪以及匆匆的行蹤,都能使畫面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使觀眾觸景生情,宛若身臨其境。
你想讓影象傳遞“冷”的資訊,就要找一些能傳達這種感覺的細節。如冰雪覆蓋的枝條或漿果,風夾雜著雪花吹過的小道,畫面中包含進來的任何細節都有助於傳達資訊。
若要鮮明地顯示大雪紛飛的效果,應選擇深暗景物作為背景,以暗襯亮,這時快門速度若高於1/30秒,可拍攝出大雪紛飛的效果;如快門速度低於1/15秒,就會將雪花拉成長長的白線。
拍攝雪景應注意曝光控制。特別在Sunny下,雪面反光強烈,亮度極高,若要表現出雪面潔白的效果,應在測光基礎上增加1/2~1擋左右的曝光量。在雪天拍攝時,還要做好防寒措施,以免凍傷。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好相機。
除此,還有暴風雨、閃電等惡劣天候下自然光的利用,由於平時應用的不多,故不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