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逍逍客說
-
2 # 猴哥兒影片閒看
真正讀過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水滸傳》從佈局、場景、構思,人物描寫、性格塑造,以及作者本身的寫作手法和技巧,堪稱小說寫作教科書。啥也不說了,靜下心來把《水滸》翻看,細細品讀吧
-
3 # 巖崖水滴
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雲開復見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
尋常巷陌陳羅綺,幾處樓臺奏管絃。
人樂太平無事日,鶯花無限日高眠。
曾記得孩提時,當我第一次閱讀<水滸傳>這部書時,便被書中那種層層深入,環環相扣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尤其是那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以及他們命運多舛的人生經歷,讀來令人愛不釋手欲罷不能,甚至有種身臨其境的幻覺。
一遍兩遍三遍地反覆重讀<水滸傳>還是那樣地孜孜不倦,回味無窮....豹子頭林沖,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等等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之中....
施耐庵,羅貫中的<水滸全傳>這部書之所以能成為中國的古典名著,最主要是因為它所描寫的是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命運,還有底層人群的生活氣息,因而與普通民眾的內心感受息息相通,引起廣大民眾的共鳴。
其次,<水滸全傳>這部書,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賞析,確實經典。除了緊湊的結構,華麗的詞藻,生動的情節,細膩的手法等等而外,還有那一首首堪稱上乘的詩詞,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在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中,個人認為,無論是從小說的創作結構,還是從寫作文筆的精緻程度上,<水滸全傳>都要優於<三國演義>和<西遊記>,可以同號稱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平起平坐,而且在吸引人的精彩程度上,已經遠遠超過了那部倍受專家喜愛的<紅樓夢>,完全可以說,它是名著中的名著,經典裡的經典!
-
4 # 耳鼻喉助手小Y
從整個著作來看,《水滸傳》架構清晰,邏輯性強,情節縝密。以北宋王朝末期為歷史背景,國君昏庸,奸臣當道,天下大亂,各種描寫官場腐敗的情節以及富人作惡的場景栩栩如生,如在腦海。奸臣高俅的為官之道還是西門慶的原始資本積累方式讓人怒不可遏,描寫各種官商勾結,官黑勾結的橋段,且不用說宋江等人為了招安而去找李師師走後門和拿錢上下打點這些情節了。
《水滸傳》中描寫的一百零八將雖然不是什麼好漢,大多數屬於地痞流氓粗俗之人,然而上梁山的原因卻是很詳細:無論是武松的血濺鴛鴦樓,魯智深的拳打鎮關西還是林沖的風雪山神廟都寫得很詳細。他們的反抗偶是為環境的逼迫而導致的,說到了民眾的心裡,由此才有了“逼上梁山”這四個字的流傳,而現實中很多恃強凌弱的現象更加加深了民眾對所謂英雄好漢的崇拜和敬仰。
《水滸傳》中的社會背景乃是價值觀崩潰的亂世,由於上層腐敗不堪,搞得下層沒有活路,因此只能虎嘯山林聚眾為盜。無論是張青孫二孃的人肉包子店,還是少華山,桃花山,二龍山以及各個山寨的成員都是因為家破人亡才不得已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且不說阮氏三雄因為官府的壓迫窮得連褲子都給當掉做生活費,因此才答應晁蓋去打劫生辰綱。正是因為朝廷的腐敗不堪,才導致各地的治安狀況惡劣,盜賊四起,而官府卻無能為力,而無辜民眾卻成為了這個亂世的犧牲品。
雖然這樣的社會已經離我們遠去了,我們生活在現今的法治社會中可以說是無比幸福,雖然在這其中會有很多問題,但至少不會擔憂自己的生命安全被剝奪,相比那個時候的人,我們是最幸福的。《水滸傳》讓我們慶幸自己沒有活在那個黑暗動盪的年代,也讓我們深刻反思今日的生活來之不易,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我們肯負重前行”今天的美好都是前人的血淚史換來的。我們更是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重蹈歷史的覆轍。
-
5 # 春風十八子
一部水滸傳,寫盡草莽英雄事,108人千姿百態,音容笑貌,寫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真是妙筆生花,搖曳生姿!
事實上,《水滸傳》因為寫人物的細膩逼真,惟妙惟肖,幾乎無人可比;對宋朝當時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描寫,也是達到古典文學的登峰造極的地步,才奠定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地位!
並不是因為,寫的英雄好漢業績多麼了不起,事蹟有多麼傳奇。要論起水滸傳主人公的文治武功和雄才偉略,這108人和《三國演義》的那些人,根本沒法比!要講起事蹟的曲折離奇,引人入勝,更比不上《西遊記》《紅樓夢》!
但是,論寫人的純熟手法和非凡功力,誰也比不了施耐庵!這就是水滸傳成功的最大貢獻!
水滸傳不但寫了英雄好漢,這些鮮花般傲嬌的主人公,當然是整個古典文學史上亮點,而且,還寫了很多形形色色的市民百姓,這些綠葉般的人物,依然活色生香,活靈活現,豐富了水滸傳的內涵,豐滿了這部名著的紀錄片般的史詩價值!
特別是,水滸傳寫了很多北宋時期的各種各樣的平民百姓生活場景,充滿生活氣息,讓我們好像穿越了一般,一下子瞭解和融入了一千多年前,北宋的城市和農村,這是二十四史的正史都做不到的事情,難能可貴!
《水滸傳》的好,它成功之處,不是因為它寫的武打場面,它的曲折離奇情節,最主要的是,《水滸傳》的活潑生動的語言,真實詳細的社會生活場景描寫,形形色色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塑造!
小說,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環境的描寫!它可以比史書更生動形象滴反應一個歷史時期!
比如,你看二十四史,只能知道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帝王將相的傳奇經歷,才子佳人的緣起緣滅,諸子百家的百花爭豔,,等等。
但是,你幾乎看不到,春秋戰國秦漢唐宋元明清的衣食住行的具體情況,百姓生活的村言俚語,風俗習慣等。然而,你在孔子莊子李斯賈誼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能看到古代士族的生活細節;在詩經曹植嵇康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裡,能看到古代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吃穿住行!
同樣,在水滸傳,你能看到,北宋時期的老百姓的語言衣食住行和風俗習慣!
比如,鄆哥擺水果攤賣梨,王婆開婚介牽線保媒,武大郎賣炊餅還有縣城的獨棟二層樓,楊雄鎮關西開豬肉鋪,景陽岡和快活林的小酒館,潯陽樓和鴛鴦樓的大酒店,寫活了百姓生活;金翠蓮父女酒店賣唱,鄭屠戶欺男霸女,蔣門神黑吃黑,西門慶開藥店,牛二橫行霸道,李逵賭博耍酒瘋,李鬼攔路搶劫,時遷偷雞摸狗,看出三教九流浪子橫行;三阮和浪裡白條張順是河邊江邊魚霸,當差的董超薛霸和官營等喝卡拿要,風雪山神廟的林沖個老軍怎麼喝酒看場,京城開封府正月十五燈會,寶馬雕車香滿路,一夜魚龍舞,看出各行各業的精彩紛呈,五光十色。
皇帝微服私訪夜會李師師,纖手破香橙;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浪子燕青等的紋身;甚至,李逵魯智深一口一個那廝撮鳥腌臢破落戶村鳥等獨具特色的水滸罵人話;官民之間的矛盾關係,生辰綱花石綱,高俅踢足球能當上大官,母夜叉居然開黑店,,老百姓吃的,穿的,住的,說的話,喜怒哀樂,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能如此真實滴反應,已經遠去千年的宋朝生活,這就是《水滸傳》文化價值最大的貢獻!
我愛看,魯智深大鬧五臺山,倒拔垂楊柳,拳打鎮關西,瞭解宋朝武將軍官寺廟和尚賣唱藝人的生活;愛看武松景陽岡打虎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十字坡闖店喝酒三碗不過岡不醉不休的豪俠任性,知道了宋朝的老虎很多美酒透瓶香黑店嚇人官府黑暗的現實;愛看楊志賣刀、宋江殺惜、晁蓋劫道、三阮出山、王婆使壞、燕青打擂、高衙內耍威風、潘金蓮情史、林沖逼上梁山,盧俊義被騙上山,花和尚野豬林,無形者飛雲浦,菜園子張青開店,,看盡人生百態,社會炎涼,江湖俠義,官場黑暗,民生不易,兄弟情深。
總之,看《水滸傳》,看吃喝住行,看特色語言,看社會風情萬種的習俗,比看精彩的武打場面,比看曲折的英雄事蹟,還要有趣!
因為,千百年後的現在,捧著一本清朝人寫的書,你能看到一個活色生香的宋朝!
-
6 # 時髦電影
人物,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叫王世貞,他最
先提出了”四大奇書“這個名詞,但他講的“
四大奇書”,指的是《史記》、《莊子》
《水滸傳》、《西廂記》;而馮夢龍在王
世貞之後,也提出了四大奇書“的說法。
而他指的則是《三國演義》、《水滸傳》
《西遊記》和《金瓶梅》;到清代初年
李漁則在醉畊堂本醉畊堂《四大奇書第
種》(《三國演義》)卷首作序:“昔弇
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書之目,日《史記》
也,《南華》也,《水滸》與《西廂》也。
馮猶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日《三國》也
《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
兩人之論各異。愚謂書之奇當從其
《水滸》在小說家,與經史不類;《西廂記
》系詞曲,與小說又不類。今將從其類以
配其奇,則馮說為近是。
而馮夢龍所評“奇書”,則屬於同一個型別的
書,都是長篇通俗小說,同樣反映了共同
的社會文化特點和普通民眾的文化消費需
求,可以放在一起並稱為“四大奇書”。經過
李漁的肯定,馮夢龍所提“四大奇書”,則開
始廣為流傳,並被人們所接受。
-
7 # 夢初dreamer
水滸傳成為四大名著之一我認為有好幾個原因:
1.首先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它以真實歷史事件為基礎,描繪出了一個鮮活的北宋王朝,並透過小說反應了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揭示了封建社會的劣性,具有很高的歷史與政治價值。
2.它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產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3.它以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為主線,全書生動形象的刻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續寫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並且每個人物都有一個綽號。故事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能很好的帶動閱讀者的情感。
總之,我認為它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最重要的是它能夠與時俱進,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
8 # 狼主1970
四大名著,有著社會觀與歷史觀四個方面的不同取向,是世人人文觀念的精神約束,三國演義英逐鹿天下之智謀篇,是所謂正統與非正統之間的利益撕扯,是昭朝代變更之合理性,其與史相差忽微。
西遊記是一篇以神文化砧貶時敝的文學鉅著,天上一日,地下三年,此喻民苦三年,上尚如一日之歡。何其不作為也,白骨無依,猶遭三打,佛家之鼠,尚可獨活。只有用神來諷刺統治者,此著尚可流傳,此諷喻警世之篇。
紅樓世家富貴興衰史,炎涼世態,風花雪月,如白駒之過隙。非經此富貴者不能寫,非才華橫溢者不能寫,非自身親歷而不能寫。花之易凋,風雨摧折;人之早夭,多愁善感。此家世興衰人性情感變化之篇。
水滸、英雄無用武之地,猶遭勾陷,逼而聚義。替天行道,予給予求,何其暢意舒懷。
試想作者之性格,必附所寫之人物,懷才不遇之苦悶,藉水滸前部,生殺由己,該出手時就出手以舒心中塊壘。本身受封建忠君思想之桎梏,終難逃招安身死之宿命。作者之魂必附宋江之身,是一個欲革命又歸於宿命的矛盾體。
-
9 # 夕陽233734493
因為水滸傳是以農民起義為題材,反映了廣大農民和一些受迫害的官吏與官府以及朝廷的鬥爭,它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其它小說不能比擬的,所以水滸傳能稱四大名著。
-
10 # 霜鬥寒
《水滸傳》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首先當然是因為這本書寫得好。
《水滸傳》好在哪裡呢?首先,這部小說結構宏大,裡面包括眾多的人物,這些人物經歷了很多的事件,而施耐庵和羅貫中能夠將這麼多的內容有條不紊地組織起來,井井有條地講述出來,那是很見寫作的功力的。
其次,《水滸傳》對人物的描寫非常成功。梁山上108位好漢中,有很多好漢都是被濃墨重彩地描寫的,而且這些人物都個性鮮明,每個都能給讀者留下極深的印象。比如李逵、武松、宋江、魯智深、林沖、吳用等人,每個人的形象都栩栩如生,都塑造得非常成功。這一點是非常高的成就。
再次,《水滸傳》不但故事有趣,而且也系統地表達出了作者的思想。也就是說,它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它是文以載道,有深意的,並非只是單純地講故事。當然,梁山好漢們從替天行道,到歸順朝廷,並且去為朝廷征剿反賊,建功立業,這種主題思想後來在文革期間曾經受到過批判,被認為是投降主義。然而,我們不能用後人的思想去評價當時的事情,對《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和羅貫中來說,他們宣揚的這種思想在當時就是主旋律,是符合時代的需要的。
因此,《水滸傳》被評為四大名著之一,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四大名著還是八大名著,都是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標準評出來的,每種評比都帶有評比者個人的傾向性和侷限性。比如有不少學者就認為,《金瓶梅》的藝術水平非常高,不差於四大名著中的任何一種。甚至有人認為《金瓶梅》比《紅樓夢》寫得都好。這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對此,不必苛求統一的答案。
無論如何,《水滸傳》是一部寫得非常好的小說,這個結論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
11 # 聖瑞山東
水滸傳是演義類的總和。在施奈奄著水滸傳的時候那時侯戲曲已廣為傳播。早年由於梁山在水裡,以鄆城為郡府,當地貧窮受壓迫的下層人對宋朝的執政怨怒很強。當朝蔡呈相攬權自重亂朝綱,貪汙送禮成貫行。生辰綱是引線。洪知府是引路人,極想推倒蔡。鼓動下人鬧事起義。歸歷史軼事類,政治邊緣和動盪成人成事尋找好日過的傳說而集大成,所以影響力大,傳搞遠而快,逐漸成了名著。謝謝邀請。
-
12 # 郭大36
水滸傳告訴世人一個道理,壞人不定是壞人,好人也不定是好人,高大的口號是欺盜名的,宋江在兄弟面前大罵高俅,那是討好兄弟為他賣命,見到高俅便跪,那是想高俅給他榮華富貴,在榮華富貴面前兄弟有算什麼,宋大哥口口聲聲忠孝朝庭,卻給朝庭重犯通風報信,。黃文斌是個小人,但為朝庭做事一點不含糊,即便被宋江所抓也不低頭認錯,比宋江裝病賣傻吃大糞強千倍,萬倍,高俅是個混混出身,但發達之後對自己的小夥伴都不錯,能幫的都幫了,宋江做了什麼,丟下中風的林沖,殘疾的武松,最後一碗毒酒解決了忠心的李逵,朱全,關勝,呼延著就當事情沒發生,各過各的好日子。
-
13 # 清照影
《水滸》為什麼成為四大名著,原因有三:
一是人的江湖英雄夢,而且是普通低層人物的江湖英雄夢。《三國》重政治,偏官場;《西遊記》重神魔,偏虛化;《紅樓夢》重家族,偏才子佳人。唯《水滸》講江湖義氣,有吃有喝,快意恩仇,人物多是社會底層,具有廣泛的閱讀基礎。
二是人物個性鮮明,易受人模仿。如武松、魯智深、林沖等形象,深入人心。
三是小說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閱讀起來有一種暢快感,尤其經過評書的傳遞,場景描寫動感十足!
-
14 # 滸將
《水滸》是中國第一部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白話長篇小說。它雖是一部小說,但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又並非完全出於虛構。小說反映的時代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化的時期,作者把宋江起義的歷史事件描寫成聲勢浩大的人民大起義也是符合當時歷史背景的。
所以毛澤東說,“從秦朝的陳勝,吳廣,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國,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規模之大,是世界歷史上所僅見的。”正因有這樣的歷史才產生了《水滸》這樣的小說。
《水滸》透過豐富複雜的英雄人物的性格,以及他們各不相同的被逼上梁山的傳奇故事,歌頌了農民反抗封建統治的歷史真實並起到號召人民反抗的意識。
從文學上來說它是中國長篇史詩的開創者,也是以後歷代農民起義章回演義體小說都未能達到的典範。
-
15 # 倉土
《三國演義》寫的是朝堂爭鬥,智謀詭計,可讀性極佳。
《西遊記》寫的是神仙天庭,妖魔鬼怪,在當時屬於開創似的題材;
《紅樓夢》寫的是名門豪族的興衰,道不盡的是人間的悲歡,而且文學性極佳;
《水滸傳》寫的是殺人放火,劫富濟貧,是熱血,是好漢,是暴力。
上下五千年,典籍汗牛充棟,要名列四大名著,不僅要靠本身的文采和內涵外,還要靠知名度,也就是民間流傳的廣度。
客觀來說,《水滸傳》佔了評書的光,隨著說書行業的興起,武松、李逵、林沖等人物形象廣為流傳。老百姓最愛的就是反抗官府、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好漢。很多男人心中都有這種熱血情節:平日裡被官府欺壓,想反抗,卻不敢真反抗;被惡霸欺負,想反抗,但卻也不敢真幹;看別人腰纏萬貫,想搶個不義之財,但也不敢正實施。所以,他們把這種情緒寄託在小說人物中,而經過說書人刻意潤色,故事也就流傳甚廣,客觀上給《水滸傳》增了不少分。其實在明清兩朝時《水滸傳》相當長時間都被朝廷列為禁書,用奏摺裡的話說。
“以兇猛為好漢,以悖逆為奇能,跳梁漏網,誠創蔑如。惡薄輕狂曾經正法之金聖嘆,妄加讚美,梨園子弟,演為戲劇。市井無賴見之,輒慕好漢之名,啟效尤之志,以聚黨逞兇為美事,實為教唆犯法之書。”依我之間,《金瓶梅》之文筆和內涵不輸給《水滸傳》,但過分描寫情色的書歷來難登大雅之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比如我很喜歡的一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年年諾獎陪跑,年年落選,落得個千年陪跑王的稱號。他寫的不好嗎?不是。他成就不夠大嗎?也不是。西方人歧視嗎?也不是。原因大概就在他書裡情色描寫太多了。當然,我希望他有生之年還是能拿諾獎的。
另外,不管是人還是書,一旦登上神壇就很難下來了。比如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中的郭富城,客觀來說,他的成就比起張學友和劉德華來差一些,他一首《動起來》來回唱,翻來覆去那幾招我都摸透了,左伸一個胳膊,右抻一下腿,來回就那兩下子。可人上了榜,就下不來了,提起香港跟樂壇,那就得提四大天王,提起四大天王,永遠有他的一席位子。
好像說多了,再拉回來。我認為,四大名著外加《金瓶梅》,內容最複雜、人物最多面、最難以下定論的,就是《水滸傳》了。人物立體,正邪摻雜,很值得下一番功夫研究,而且每個維度上都能提出新的見解,每讀一遍都有新的發現,就比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的水滸好漢也不一樣。
四大名著中,點評水滸的最多,每個人都會提出不同的見解,而且有跡可循,有理可依,就像是一座寶藏,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我目前寫的《李逵日記》是另類解說,回頭準備寫一部正解水滸的專欄,請大家關注。
-
16 # 醉臥陽關外聊文化
為什麼《水滸傳》能評入四大名著?
這關係到“名著”標準和條件。
首先,四大名著是文學作品,而不是自然學科等其他門類的著作。
其次是文學作品的價值,包括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水滸傳》的歷史價值在於,它反映了北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形態,人們從中可以窺探到當時官場腐敗、社會黑暗、官匪把持社會經濟、弱肉強食的文化狀態,一部《水滸傳》就是就是一部北宋社會的縮影,是後人研究這段歷史的珍貴史料。
《水滸傳》作為一部古典小說,以刻畫人物為見長,透過108個人物命運的敘述,串聯為一個完整的故事。其中重點刻畫了武松、林沖、魯智深、宋江、吳用等家喻戶曉的人物,在描寫手法上,或細線條精心勾畫,或蜻蜓點水一筆帶過,但108個主角個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是文學史上難得的精品,為人們研究小說發展史提供了難得的一手材料。
《水滸傳》是北宋社會的百科全書,展現了北宋社會各個層面的生活狀態:上到帝王將相,中道下層官吏,下到黎明百姓面面俱到;官場的勾心鬥角、官匪沆瀣蹂躪法度、百姓在水深火熱中的掙扎,是後人借鑑的歷史之鏡。
因此,《水滸傳》不僅僅是一部長篇小說,而是珍貴的歷史史料、文學史料、社會史料,能入選四大名著,是恰如其分的。
回覆列表
這一篇文字嚴格說,不是“細讀水滸”,而是“水滸亂彈”之類——但我向來厭惡借題發揮式的現實解讀和人生雞湯——,所以我不會“亂”彈。
我愛水滸,我不想糟蹋經典。
一
兩宋時代是中國漢文明發展的又一巔峰。文化經濟社會都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燦爛即是腐爛,與兩宋互為矛盾的是,北方強悍的少數民族此起彼伏,先是遼、夏,接著是金,跟著是元,一波波迭起一茬茬刈割,讓漢人被迫正視自己富麗外表下的潰瘡。
從宋江方臘到楊麼鐘相的起事造反,從李綱、吳玠、宗澤、張所、韓世忠、嶽武穆、張浚、張俊到辛棄疾、陸游、范仲淹的抵敵保國,當然也有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朱勔和李邦彥,後來的秦檜,劉豫等等佞臣漢奸的議和亂政。宋朝歷史很精彩,愛國救國成了主旋律,岳家軍,楊家將,狄家將深入人心,但沒有超過水滸的。
水滸是一部大書,首先是打仗的書,是一部寫農民起事造反的演義,但它也是一部政治書。我們拆解一下水滸的套路:
第一表面,一群草寇替天行道終於未遂的悲劇故事。
第二表面,一群只殺貪官汙吏替天行道忠君報國的草寇歸化史。
第三表面,一群想替天行道忠君報國卻被奸佞迫害的天罡地煞英雄史,但結局並不悲催,他們原本就是神仙,拉大了距離看,死生其實無所謂。
這是施耐庵老爹(有人還要加上羅貫中老爹)的套路,一部英雄史,一把辛酸淚。幾度夕陽紅,都付笑談中。
水滸英雄的悲劇因素,是先天就有的。如果所記不錯的話,水滸的江湖老大宋江,跟水滸頭號大英雄武松(赴二龍山途中)第二次見面時,武松是這麼道告別語的:
哥哥保重!這次一別,希望未來再見面,我們有被朝廷詔安、精忠報國、封妻廕子的機會。
阮氏兄弟出現後唱的歌謠就是一心報答趙官家。
水滸自始至終,沒忘了把皇帝的神主牌位供奉著:打著“跟皇帝幹事才有前途”的旗號,未來才會一片光明。
有宋兩朝,因為陳橋兵變後遺症影響,太祖太宗的祖制祖訓,讓歷代朝廷官員任用中“重文抑武”成了傳統。施耐庵老爹是個大明白,他在寫清風寨一節時借副知寨花榮之口,對正知寨劉高就有這樣的描述:
“這清風寨還是青州緊要去處。若還是小弟獨自在這裡守把時,遠近強人,怎敢把青州攪得粉碎?近日除將這個窮酸餓醋來做個正知寨,這廝又是文官,又沒本事。自從到任,把此鄉間些少上戶詐騙,亂行法度,無所不為。小弟是個武官副知寨,每每被這廝毆氣,恨不得殺了這濫汙賊禽獸”。
剿匪御外,第一責任人本是武將的事,朝廷偏偏用了文臣,這就是南轅北轍;架在文臣頭上的又不中用,反而恃上而驕,專門在關鍵時刻掣肘武將;更甚的是,有些文臣們相互間爭權奪利魚肉百姓,簡直成了社會公害;國家內亂外弱,和這種管理制度有直接關係。
花榮無意中一段話,把重文抑武的大宋,剝得體無完膚。
這知寨,也就是個派出所所長角色。但政委或者教導員角色的一把手劉高,就是高於所長職責的花榮。看不清這形勢的,有許多人。
岳飛嶽武穆算一個。
二
宋朝的一串皇帝,從宋徽宗宋欽宗宋高宗直到宋孝宗,還有後來的少帝,基本上都遵循著祖訓祖法,即重用文臣。
自從徽欽二帝北擄到遙遠的北國苦寒之地後,皇帝的心中,就總還有另一個心病:高宗的父親和哥哥倆皇帝成為敵人的人質,兄弟們淪為奴隸,包括母親在內,幾百親姐妹們淪為金人官妓,五千多皇親國戚大臣工匠等在靖康之恥後淪為人奴整天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宋高宗終日念茲在茲。他如果有能力救回奪回父母兄妹,收復失地,恢復中原大一統,他當然願意,這也是主流民意。問題是,一,他(其實也是朝廷)長期不具備這個能力,自從跟北方的遼夏金相繼簽下一系列屈辱的議和協議,大宋的子民就沒有輕鬆過。二,更深的心結在於,兩個老皇帝回來了,他宋高宗這個新皇帝怎麼安置?
岳飛始終不知道,無論江南的國土如何小,宋高宗依舊是一國之君,而即便收復了北方所有領土,誰當這個皇帝,還不好說。這從宋高宗給金國大元帥金兀朮(完顏宗弼)的信函裡可以清楚見出,那中心意思就是,只要您不進攻江南,留一塊多大的地方給我都行,我叫您爺爺、爹、叔神馬都成,給您每年進貢多少我都答應。
社稷和皇位,後者才是朕念。
不到四十歲的相州湯陰農民的兒子岳飛,由普通士兵升職到國防部次長(大軍區司令),可謂深得皇恩浩蕩,他因精忠報國英勇善戰而成為南宋中興頭牌大將,也成了中華歷史上傑出的忠勇將領。不幸的是,岳飛的人生也犯了幾個錯誤,前面兩個不細說了,一是擁兵雖未自重,但勢力強大,讓主上寢食難安,加之在收編劉光世數萬殘部時太過迫切,讓對手和皇帝生疑;二是多次抗命希圖“收復中原,迎回二聖”,置現任皇上於尷尬境地;三是耿直忠勇而任性乏謀,兩次不請而退(休假),給宋高宗“撂挑子”,客觀上要挾老大“離了岳飛社稷無人”;四是以武將身份,建議皇上立儲(君),犯了插手“皇家繼位乃私家事務”之大忌。
從根本上說,南宋還沒有出現文恬武嬉,只是根本性的文武之爭代價太大。岳飛悲劇之所以光耀千秋,原因恐怕正在於此。
回到水滸傳,我們是否可以說,梁山好漢的悲劇,是虛構縮小版的“嶽武穆傳”,而岳飛的遭際卻是放大版的真實的梁山傳奇?
三,
自古以來,武將是為敵人存在的。
沒有了方臘,便沒有宋江;同樣,沒有了金兀朮,便沒有了嶽武穆。
假如岳飛讀了《水滸傳》?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岳飛被害四五百年後,才有了水滸。
如果岳飛看到,方臘宋江甚至他的岳家軍,都不過是皇朝的工具,只是皇帝眼中的異類,他也許不會傻到領了十二道皇詔奔回臨安的大理寺監獄接受秦檜們的屠戮。如果看到燕青鶴去,看到杭州六合寺裡魯達坐化,林沖病死,武松寺中得享八十高齡與宋高宗齊壽,他說不定也會有其他選擇。
只是,岳飛和宗澤韓世忠都這麼認為——
徽宗(或高宗或其他)天子,至聖至明,不期致被奸臣當道,讒佞專權,屈害忠良,深可憫念。
百二十回本的“水滸”,結尾有首詞,大致概括了水滸英雄的經歷:罡星起河北。五臺山發願。掃清遼國。收方臘。渡長江。潤州破敵。席捲錢塘。抵清溪。登昱嶺。涉高岡。蜂巢剿滅。班師衣錦還鄉。當朝讒佞妒。主降遺殃。
還有一首詩,也抄下——
生當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
鐵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嘯暮雲稠。
一場夢,淚兩行。
如此。而已。
丙申歲末逍Qashqai於古長安之忙閒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