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旅遊達人老嶽
-
2 # 雲霧大金竹
很多人都不知道,紅薯為什麼要控旺呢?其實是因為紅薯藤蔓旺長,勢必會消耗過多的影響,特別是紅薯進入生殖生長時期,如不及時控旺,就會造成土壤中營養成分集中向藤蔓供應,從而影響薯塊的膨大,造成產量上的損失。
紅薯的藤蔓還有一個特點,在匍匐地面生長時,分節處接觸土壤,容易萌發不定根,這些不定根由於數量眾多,無法形成薯塊,但會大量消耗營養,從而造成植株營養分散,主根莖因營養無法集中供應而無法正常生長。
那麼,農民朋友如何判斷自家的紅薯出現旺長了呢?
1、進入夏至以後,氣溫升高,雨水充沛,加上底肥比較充足,特別是氮肥底施比較多的田塊,就要特別注意要控旺了。
2、控旺需趁早,但也不能過早,一般在50-100㎝之間比較適宜,太早影響紅薯生長,太遲控旺效果不明顯。
3、紅薯旺長也可透過肉眼觀察,比如現階段,紅薯秧鋪滿田地,壟溝已無法分辨,紅薯葉顏色濃綠,嫩梢部三片葉子間距較大,且頭部上揚比較明顯,這就說明紅薯已經旺長了。
二、控旺常見的4種方式
在農村,比較常見的幾種紅薯控旺方式有翻秧、提蔓、掐頭和化學控旺4種方式。
翻秧:這種形式比較常見,但頻繁的翻秧,雖然可以減少不定根的形成,但勢必也會造成藤蔓的傷害,如果生長到一定階段,那麼多藤蔓堆積在一起,也不利於葉片光合作用,陰雨天氣較多,還會造成因呼吸不暢而造成腐爛,從而誘發病害。
提蔓:提蔓這種方法還是比較科學的,且簡單易操作,就是將旺長的藤蔓從嫩梢部提起,從而切斷已經形成的不定根的營養供應,缺點是持效期較短,需多次操作。
掐頭:以往農民朋友有為旺長的紅薯剪分枝和掐頭的辦法來進行控制旺長,使營養迴流到根部,但操作起來比較繁瑣,可行性不強,不過自從紅薯嫩梢開始走向人們的餐桌,在部分地區,又開始流行了,真是控旺增收兩不誤呀。
化學控旺:以往的傳統紅薯種植模式,一家一戶小規模種植,無論是採取翻秧、提蔓還是掐頭,一家人都能應付,但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特別是紅薯種植大戶的增加,再採用人工控旺已經不現實,而採取化學控旺就顯得尤為重要。
化學控旺比較常用的成分有烯效唑、多效唑、調環酸鈣等,紅薯進入生殖生長時期,還可以噴施兩次氯化膽鹼+磷酸二氫鉀,具體施藥劑量及次數,要根據紅薯長勢靈活調節,最好在當地農技部門指導下使用。
三、注意事項
1、宜早不宜遲。太遲的話,不但藤蔓已經消耗了太多營養,一旦瘋長起來,無論採取哪種形式,效果都不太理想,最為合適的控旺時機為藤蔓生長50-100㎝的時候。
2、控溼不控幹。就是說紅薯控旺要看天氣情況,遇到乾旱的年份,控旺就要見機行事了,能不控就不控,土壤潮溼符合紅薯旺長的條件,就必須進行提前控旺。
3、藥劑不宜濃。在進行化學控旺時,種植戶不要貪圖省事和提高使用效果,往往採取高濃度施藥,這往往會造成諸多負面因素,從而影響紅薯的正常生長。
-
3 # 中原80後
我小的時候我家種紅薯比較多,一直到現在我媽每年還要留一點空地來種紅薯。
進入夏至以後,氣溫升高,雨水充沛,加上底肥比較充足,就要特別注意要控旺了。
在我們那裡,比較常見的幾種紅薯控旺方式有翻秧、提蔓、和打藥控旺3種方式。
翻秧:翻一次能支撐一段時間,但是也有弊端,秧不能太長的時候翻,那樣容易把藤扯斷。翻秧最少也得翻兩到三次。
提蔓:且簡單易操作,就是將旺長的藤蔓從嫩梢部提起,從而切斷已經形成的不定根的營養供應,缺點是持效期較短,需要好多次。
打藥:現在基本上賣農藥的店裡都有給紅薯控旺的藥,但是也要特別注意,按藥上面的說明來打,不要圖省事農藥的摻的太多。我媽就是,有一年買來農藥害怕控不住旺了,農藥摻的有點多了,死了一大片。
不管是翻秧、提蔓、還是打藥,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提高紅薯的品質和產量
-
4 # 金色的田野
想要取得紅薯大豐收,控旺是關鍵!
紅薯控旺是紅薯生長期管理過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環節,生長期間一般不翻蔓,如生長長勢過旺,可以提蔓,斷氣根或者噴施烯效唑等控旺劑,控制地上部生長,有利於薯塊膨大。紅薯控旺藥的用量要根據天氣、紅薯長勢靈活掌握。如果有吃葉的害蟲,再加治蟲藥,噴藥最好在下午四點鐘以後進行。天氣乾旱,紅薯長勢弱,要少用,反之要多用。噴施控旺藥要宜早不宜晚。控晚了,控不住,藥量太大,還容易影響下茬作物。因此要根據紅薯不同品種、土質、土壤肥力、水分含量、氣候變化、管理差異、栽植面積諸多方面入手,做到統籌兼顧。做好紅薯控旺工作為紅薯高產、增產,打下堅實基礎。
紅薯旺長判斷標準
1.葉色加深,頂三葉節間明顯拉長,封壟後莖尖上挑,明顯高於葉平面。
2.順著壟溝方向放眼望去,基本上看不清壟頂與壟溝的區別。
3.葉柄長度和葉片寬度比值超過1.5.
紅薯最佳控旺時間
1.第一次控旺:
在紅薯的第一次膨大期,蔓長35—45公分左右,薯蔓開始從壟上垂下來。此時為紅薯的分枝結暑期,地上分枝,地下薯塊形成,時機非常關鍵。此時輕控(配合專業控旺劑)
2.第二次控旺:
一般在栽後65-70天左右,此時進入“雨季”,高溫高溼。是甘薯葉生長最快的季節,處於薯蔓共長期,但薯塊膨大較慢,所以此時要重控。靈活用藥。
3.第三次控旺:
在栽後85-90天左右,此時甘薯蔓葉生長達到峰值,為了甘薯第二次膨大期的到來做好準備,此時也要及時控旺。在紅薯的第二次膨大期,蔓長60-80公分左右時,基本上已經封壟,此時是紅薯發育的黃金期,應重控。
依據長勢,靈活判斷用藥
1.中短蔓品種比如龍薯9,只要看到田間百分之五十的秧子長到35公分就開始第一遍輕控工作,每畝地50克烯效唑粉劑均勻噴施。(市面上紅薯控旺藥劑繁多,按需尋找)
3.打完第一遍控旺藥之後,隔一個禮拜噴施第二遍控旺藥,即每畝地100克烯效唑粉劑均勻噴施。本次控旺可以配合紅薯光合增產素和薯用磷酸二氫鉀。增加紅薯抗病能力,提高分枝結薯速率和光合作用吸收,為第一次薯塊膨大期做準備。
4.容易旺長的長蔓品種,打完第二遍控旺藥,間隔一週噴施第三遍控旺藥。本次控旺可以配合磷酸二氫鉀和紅薯鈣,提高表皮細胞分化,防裂,增加品質和商品性。不旺長的品種可以單獨噴施紅薯鈣和磷酸二氫鉀。
5.紅薯控旺沒有嚴格的規定施藥次數,早控勤控,防患於未然。一般按照標準藥量2-3次即可,但是由於品種,氣候,水肥,土質等情況複雜性因素,適當增加藥量與控旺次數也是正常的。我們做好控旺工作的同時要盡最大努力減少對下茬作物的影響.
-
5 # 山村九哥
控溼不控幹。就是說紅薯控旺要看天氣情況,遇到乾旱的年份,控旺就要見機行事了,能不控就不控,土壤潮溼符合紅薯旺長的條件,就必須進行提前控旺
-
6 # 黑目瞳rbj
紅薯莖和葉子,如果長得比較茂盛會影響紅薯的產量,要定時的翻個方向,避免整個都在地裡紮根,然後就是不定時的把旁支掐掉。
-
7 # 沈二哥
第一,紅薯旺長判斷的標準。
1、我們走到紅薯田地裡,看其葉子變化,如果葉子顏色不斷加深,呈墨綠色,且頂三葉節間明顯拉長,封壟後莖尖上挑,明顯高於葉平面,出現鄉村關中描述的這種情況,說明紅薯旺長了。
2、我們站在紅薯地裡,順著壟溝的方向放眼望去,基本上看不清壟頂與壟溝的區別,這說明了經薯秧已經全覆蓋了地面,這樣的情況,已經說明了紅薯秧旺長,吸收了土壤中的大部分營養,供秧蔓生長,這樣塊莖根的營養吸收就出現了極大的問題。
第二,紅薯秧旺長的危害。
我們從上面兩點判定,紅薯莖蔓出現旺長瘋長,也就說明了紅薯秧極大的吸收了營養,並不是供塊莖根,而是全部供應了秧蔓,這直接導致出現“旺了秧子,不結薯”的情況。同時,也會造成葉片相互遮蔽,紅薯地通風透光性變差,下部老葉子易黃化脫落,在高溫溼熱的天氣下腐爛,實質造成的結果是,不僅消耗了土壤的大量養分,無法供給紅薯塊莖,無法提高紅薯產量,且易造成病菌積累疊加,加重紅薯地病蟲害的發生。
第三,紅薯控旺的田間管理。
1、及時對紅薯田地進入翻藤管理。
這期間,農民朋友就要加強紅薯田地管理,對紅薯藤蔓進行翻藤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對紅薯翻藤作業管理,是紅薯生長旺盛進行控旺的一個重要手段,雖然麻煩,但能起到紅薯地通風透光的作用,有益於地表接受太陽照曬,增加土壤的活性,有易於紅薯塊莖生長。否則,紅薯藤蔓全部覆蓋地面,造成地表無法接受太Sunny照,且藤蔓一個勁地生長,無情消耗僅有的營養成分,這勢必造成了大量營養成分的流失。
2、對紅薯藤蔓噴藥控旺管理。
現在農資產品的不斷問世,對紅薯藤蔓控旺管理也提供了有益的幫助,我們對紅薯藤蔓進行噴藥控旺,既可以控制地面枝葉生長,這樣有益於土壤中的營養分自然就供給給地下莖塊,促進了它的快速生長,所以說噴藥控旺,不但操作簡單,也方便快捷,又見效快。但需要注意的是,農民朋友不要噴藥用量過度,導致紅薯藤葉停止生長,過多還可能導致植株死亡等不良結果,而直接影響紅薯的產量。
3、對紅薯藤蔓打頂摘心管理。
對紅薯藤蔓打頂摘心,這是一項費人費工費時的做法,但也是比較實用的方法,我們可以分兩次來進行,第一次在紅薯莖蔓長到50公分時,在天氣晴朗時,摘掉植株頂部的心芽即可;第二次可以在紅薯分枝長到35公分時進行,分別摘掉分枝頂端的心芽和主枝的分叉的頂芽。這樣,紅薯莖蔓透過兩次打頂摘心,可以很好去除植株頂端旺長的優勢,有效控制主莖和側枝的長度,以及它們的長勢,從而促進側芽生長,這樣不僅控旺效果好,還能使養分集中供給莖塊的膨大。
第四,紅薯控旺的目的減少莖蔓消耗營養。
紅薯控旺是紅薯生長期間管理過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環節,生長期間一般不翻蔓,如莖蔓長勢過旺,可以提蔓、斷氣根,或者噴施烯效唑等控旺劑來有效制止,這樣控制地面上部的生長,有利於薯塊膨大。紅薯控旺藥的使用量,要根據天氣、紅薯長勢靈活掌握使用,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蔓莖對營養的消耗。
第五,紅薯控旺農藥的使用方法。
我們在給紅薯施噴控旺農藥時,如發現有害蟲吃藥爛現象,這時順帶施噴防治蟲害的農藥,噴藥時間最好選在下午四點鐘以後進行。如果天氣乾旱少雨,紅薯秧蔓長勢弱,那用藥量要少,反之要多用。噴施控旺藥要宜早不宜晚,施噴晚了,藥效達不到控住的效果;藥量太大了,還容易影響下茬農作物的生長。因此,要根據紅薯的不同品種、土質、土壤肥力、水分含量、氣候變化、管理差異、栽植面積諸多方面綜合考慮,做到統籌兼顧,做好紅薯控旺工作,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紅薯高產增產做的基礎工作。
第六,紅薯控旺的最佳時間。
1、紅薯第一次控旺時間。
在紅薯的第一次膨大期,莖蔓長到35~45公分左右時,薯蔓開始從壟上垂掉下來時,此時為紅薯的分枝結薯期,地上分枝,地下薯塊已逐步形成,這時的時機非常關鍵,但此時正是莖塊形成期,一般施噴農藥不宜量大,要輕控比較合適。
2、紅薯的第二次控旺時間。
第二控制時間,一般在栽苗後的65~70天左右,此時進入“雨季”,紅薯田地高溫高溼,是薯葉生長最快的時期,也是紅薯塊莖與藤蔓共同生長的時期,但此時,薯塊一般膨大較慢,此時要重控,並根據天氣變化靈活用藥。
3、紅薯的第三次控旺時間。
第三次控制時間,一般選在栽苗後的85~90天左右,此時薯塊與蔓葉生長達到了峰值,為紅薯第二次膨大期的到來做好準備,此時也要及時控旺;在紅薯的第二次膨大期,莖蔓長到60~80公分左右時,基本上已經封壟,此時是紅薯發育的黃金期,農民朋友應抓住時機實施重控,千萬不要錯失這次機會。
總之,我們透過上面的各種情況介紹,看出紅薯在控旺期間打頂是可行的,不僅能避免紅薯藤蔓消耗過多的養分,而且能有效增加紅薯的產量,這也是最綠色環保的方式,但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顯然對於人手欠缺,且種植面積較大是難以實施的。同時,伴隨著現代農藥的問世,現在農民一般都選用農藥控制紅薯藤瘋長,這樣既方便,又省時省力省人手。當然,由於紅薯的品種、氣候、水肥、土質等複雜性因素,紅薯生長控旺的方式也就略有不同,但無論選擇哪種方式,我們都要盡最大努力減少對下茬農作物的影響。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8 # A廣西阿勝
關注
5月種的紅薯由於天氣乾旱,長勢一直都不太好,只是給除除草,蔓很短提蔓都沒有做,之後就沒有去看過了,連著下了一週的暴雨,天晴了去地裡看了看,感覺它們瞬間都長大了,爬滿地,今天和老媽趕緊的來到地裡打理下這些紅薯,田間雜草叢生,馬齒莧、野莧菜非常的多,這一上午有的忙了,既要除草,又要打尖,噴藥。因為這簡單的幾步就可以使紅薯輕鬆增產。這都是農人們這麼多年的實踐結果,大家不妨試試看。

除草提蔓
紅薯主莖長到40釐米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給紅薯提蔓,一般我們一邊除草,一邊提蔓。提蔓的目的是讓紅薯主莖上的不定根鬆動,不讓它在地裡紮根,這樣就可以集中營養供給給主莖,也可以抑制藤蔓的瘋長。提蔓很簡單,從地面提起後,然後除去雜草,不要小看除草這個動作,除草后土壤變的鬆軟,就可以破壞藤蔓不定根的生長環境,去除雜草後放下藤蔓就可以了,一般是半個月提蔓一次。

打尖摘心
由於這段時間雨水非常的充沛,紅薯秧的長勢非常的好,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把主莖超過40釐米主藤蔓的莖摘心,當分枝藤蔓長到30釐米以後再對分枝藤蔓摘心,主莖和分枝的生長點都摘除之後,就會促進分枝和葉片的生長,有利於紅薯進行光合作用,而且縮短了莖和根營養輸送的距離,有利於紅薯塊莖的生長。

噴葉面肥
前面的提蔓和去除生長點如果不能更好的抑制紅薯秧的瘋長,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噴一些草木灰,因為草木灰屬於磷鉀肥,紅薯最喜歡的就是鉀肥了。葉面噴施之後,紅薯秧的生長就會變的緩慢,紅薯的莖葉長得非常的肥厚,有利於營養的輸送,秋天紅薯結的一堆堆。

這一個上午都沒有幹完,看來下午要繼續了。草木灰明天再噴,草木灰的渣液還沒有過濾好,浸泡一晚,明天剛剛好。
舉報/反饋
-
9 # 啊金妹
紅薯苗由於自身生長勢旺盛的特點,一般年份全生育期內最少要控旺兩次,雨水大的特殊年份3-4次。控旺時間薯蔓生長長度達到一尺長時,控旺一次,畝用“億甲寧”紅薯控旺膨大劑100ml兌水30公斤噴藥。②薯蔓生長長度達到一尺半(即薯蔓開始交叉時)控旺一次,畝用“億甲寧”紅薯控旺劑150ml兌水30公斤噴藥。如果特殊的年份雨量偏大,薯蔓長到1米長時再控旺一次,畝用“億甲寧”紅薯控旺劑200ml兌30-50公斤水噴藥。不同的品種控旺的時間也不同,長蔓的品種建議早控,重控,短蔓的品種可以適當的晚控。
-
10 # 山裡小安
紅薯又名番薯,為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根塊類農作物,影響紅薯產量關鍵因素,除合理施肥外,藤蔓合理控旺也是主要因素之一,那麼,紅薯控旺主要有哪些方式,以及哪種方式最為實用有效呢?
一、紅薯為什麼要控旺
紅薯藤蔓旺長,勢必會消耗過多的影響,特別是紅薯進入生殖生長時期,如不及時控旺,就會造成土壤中營養成分集中向藤蔓供應,從而影響薯塊的膨大,造成產量上的損失。
紅薯的藤蔓還有一個特點,在匍匐地面生長時,分節處接觸土壤,容易萌發不定根,這些不定根由於數量眾多,無法形成薯塊,但會大量消耗營養,從而造成植株營養分散,主根莖因營養無法集中供應而無法正常生長。
那麼,農民朋友如何判斷自家的紅薯出現旺長了呢?
1、進入夏至以後,氣溫升高,雨水充沛,加上底肥比較充足,特別是氮肥底施比較多的田塊,就要特別注意要控旺了。
2、控旺需趁早,但也不能過早,一般在50-100㎝之間比較適宜,太早影響紅薯生長,太遲控旺效果不明顯。
3、紅薯旺長也可透過肉眼觀察,比如現階段,紅薯秧鋪滿田地,壟溝已無法分辨,紅薯葉顏色濃綠,嫩梢部三片葉子間距較大,且頭部上揚比較明顯,這就說明紅薯已經旺長了。
二、控旺常見的4種方式
在農村,比較常見的幾種紅薯控旺方式有翻秧、提蔓、掐頭和化學控旺4種方式。
翻秧:這種形式比較常見,但頻繁的翻秧,雖然可以減少不定根的形成,但勢必也會造成藤蔓的傷害,如果生長到一定階段,那麼多藤蔓堆積在一起,也不利於葉片光合作用,陰雨天氣較多,還會造成因呼吸不暢而造成腐爛,從而誘發病害。
提蔓:提蔓這種方法還是比較科學的,且簡單易操作,就是將旺長的藤蔓從嫩梢部提起,從而切斷已經形成的不定根的營養供應,缺點是持效期較短,需多次操作。
掐頭:以往農民朋友有為旺長的紅薯剪分枝和掐頭的辦法來進行控制旺長,使營養迴流到根部,但操作起來比較繁瑣,可行性不強,不過自從紅薯嫩梢開始走向人們的餐桌,在部分地區,又開始流行了,真是控旺增收兩不誤呀。
化學控旺:以往的傳統紅薯種植模式,一家一戶小規模種植,無論是採取翻秧、提蔓還是掐頭,一家人都能應付,但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特別是紅薯種植大戶的增加,再採用人工控旺已經不現實,而採取化學控旺就顯得尤為重要。
化學控旺比較常用的成分有烯效唑、多效唑、調環酸鈣等,紅薯進入生殖生長時期,還可以噴施兩次氯化膽鹼+磷酸二氫鉀,具體施藥劑量及次數,要根據紅薯長勢靈活調節,最好在當地農技部門指導下使用。
三、注意事項
1、宜早不宜遲。太遲的話,不但藤蔓已經消耗了太多營養,一旦瘋長起來,無論採取哪種形式,效果都不太理想,最為合適的控旺時機為藤蔓生長50-100㎝的時候。
2、控溼不控幹。就是說紅薯控旺要看天氣情況,遇到乾旱的年份,控旺就要見機行事了,能不控就不控,土壤潮溼符合紅薯旺長的條件,就必須進行提前控旺。
3、藥劑不宜濃。在進行化學控旺時,種植戶不要貪圖省事和提高使用效果,往往採取高濃度施藥,這往往會造成諸多負面因素,從而影響紅薯的正常生長。
-
11 # 70後川叔
乾旱時紅薯不用控旺,雨水充足時,紅薯藤太長用刀割去,留下1.5尺左右的藤就行了。不用打藥,現在的食物已經是藥物,化學肥料超標了,應儘量生產純自然食物,保證華人身體健康!
-
12 # 鄉村小水
紅薯在農村很常見,很多人在種紅薯的時候發現只長葉不長薯塊,或者紅薯長得很茂盛但是挖開紅薯卻長得很小,這說明紅薯旺長了。紅薯旺長會嚴重降低紅薯的產量。
紅薯旺長的原因?紅薯旺長的主要原因是氮肥使用過多、澆水不合理、種植密度過大、莖葉期溫度過高。
1、氮肥使用過多
我發現在農村很多農民在種植莊稼的時候只使用氮肥(尿素),無論種植什麼作物,無論是基肥或者追肥都愛偏施氮肥。總認為植株越茂盛結的果實也就越多,這是非常錯誤的。就拿種植紅薯來說,氮肥使用過多很容易出現旺長,不僅浪費化肥,還導致紅薯結小果或不接果。2、澆水不合理
紅薯耐旱但是不耐澇,土壤含水量不能超過最大持水量的80%,但也不低於60%。土壤乾旱會導致植株發育緩慢,莖塊的膨大也會受到影響。土壤過於潮溼會導致紅薯滕和葉旺長。
一般來說紅薯苗期可以適當多澆水,在果實膨大到收穫期要少澆水。紅薯耐旱,澆水過多很容易旺長,在種植紅薯的時候只要土壤不過於乾旱一般不用澆水。
3、種植密度過大
紅薯種植得過密會大大降低田間的通風透光性,紅薯葉會互相爭奪Sunny,會競爭生長,很容易導致枝繁葉茂。4、紅薯莖葉期溫度過高
紅薯莖葉生長的最適宜溫度為25℃,溫度過低不利於養分的積累,溫度長期高於30℃,會導致莖葉快速生長,很容易出現旺長。
紅薯旺長的危害1、營養的極大浪費
營養的浪費可以說是化肥的浪費,施肥了卻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2、降低紅薯的產量和品質
紅薯旺長時營養的大部分都被莖和葉吸收了,紅薯果實能利用的營養很少,很容易導致紅薯不結果、結小果、畸形果。3、紅薯更容易患病蟲害
紅薯旺長會嚴重降低田間的通風透光性,紅薯很容易患病蟲害。紅薯旺長很容易黑斑病、莖心蟲病、病毒病。紅薯旺長很容易患地下害蟲螻蛄、地老虎、金針蟲等。
紅薯如何控旺?1、打頂摘心
我的老家種植紅薯每年都要打頂摘心,摘下的紅薯滕可以炒了吃,太多的話可以餵豬。
摘心能很好的防止紅薯藤旺長,有利於紅薯塊莖的膨大。一般莖長到8節時就可以摘心了,保留3條主莖,多餘的側莖要剪掉。
2、提蔓
紅薯的莖很容易長根,這些氣生根根會吸收養分和水分,但吸收的水分和養分主要用於莖和葉的生長,可以說對塊莖幫助很小。因此,提蔓可以阻斷氣生根的生長。
一般在定植1個月後進行第一次提蔓,然後半個月後在進行一次提蔓。3、翻蔓
翻蔓可以說是提蔓的高階版本,翻蔓可以減緩莖、葉生長的速度,可以破壞莖的氣生根。但是,翻蔓不能太早,翻蔓太早會影響植株的長勢,不利於葉子的光合作用,紅薯的膨大會受到影響。一般翻蔓在定植2個月後進行,動作要輕緩。
4、噴灑多效唑
多效唑有抑制紅薯頂端生長優勢,促進側芽滋生的作用,防旺效果明顯。在紅薯的生長期可以噴3次多效唑,噴灑濃度控制在0.1%。
總之,紅薯旺長會嚴重降低紅薯的產量和品質,栽培的時候一定要控旺,要合理使用氮肥,澆水不要太多,種植過程中要提蔓和翻蔓。
-
13 # 善遊
來控制紅薯的旺長。提藤、摘心的施,!!!紅薯控旺的措施有很多。常見的控旺措施有控水。提藤、翻藤。摘心。割藤。噴施葉面肥或營養轉換劑,所有的這些措施需要在合適的時機來使用才能發揮最佳的效果。同樣的措施,如果使用的時機不對,控旺的效果就會差很多。紅薯生長過旺最直接的原因是,土壤中水分充足、氮肥含量過大。紅薯對營養的吸收,離不開水的參與。因此,在紅薯生長的前期適當的控水有利於紅薯的控旺。當紅薯的藤蔓長到30釐米左右,如果表現出旺長的情況,就不要再給紅薯澆水了。此時如果土壤中溼度過大,可進行中耕鬆土以降低土壤中的溼度。在這個時期就不適合使用化控的措施,如果使用了,反而會抑制紅薯的生長造成減產。紅薯的藤蔓在50釐米左右,透過提藤的措施就能夠有效地破壞紅薯莖上的不定根,從而促使紅薯的營養轉換。在這個時期,透過摘心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打破紅薯的頂端優勢,另外這個時期頂端的莖葉幼嫩可口,是一種不錯的食材。另外,在這個時期也可以採取輕度的化控。方法是:每畝地使用35到50克的烯效唑,同時結合磷酸二氫鉀使用效果更好。當紅薯遇到溫度高、光照充足、土壤溼度大的環境條件,很容易就會出現旺長的現象。紅薯發生旺長現象,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紅薯的葉子變大、顏色變成黃綠色,相鄰葉柄之間的距離變長,紅薯主莖細且長。當紅薯出現過旺的情況,我們就需要採取控旺的措施。那麼紅薯控旺的措施哪個效果是最好呢?透過對水的控制,來控制紅薯的旺長。紅薯生長過旺最直接的原因是,土壤中水分充足、氮肥含量過大。紅薯對營養的吸收,離不開水的參與。因此,在紅薯生長的前期適當的控水有利於紅薯的控旺。當紅薯的藤蔓長到30釐米左右,如果表現出旺長的情況,就不要再給紅薯澆水了。此時如果土壤中溼度過大,可進行中耕鬆土以降低土壤中的溼度。在這個時期就不適合使用化控的措施,如果使用了,反而會抑制紅薯的生長造成減產。這兩種控旺措施適合在紅薯封壟以後使用。當紅薯的藤曼長到70釐米的時候,使用翻藤的措施,當超過80釐米旺長很厲害的時候可以採取割藤的措施。但是要控制好割藤的長度,避免因割藤過度而影響紅薯的產量。另外,在這個時期也可以使用烯效唑、矮壯素、縮節胺等控旺劑,正常劑量1~2次,兩次間隔7~10天。
-
14 # 天山童佬
在農村,比較常見的幾種紅薯控旺方式有翻秧、提蔓、掐頭和化學控旺4種方式。
翻秧:這種形式比較常見,但頻繁的翻秧,雖然可以減少不定根的形成,但勢必也會造成藤蔓的傷害,如果生長到一定階段,那麼多藤蔓堆積在一起,也不利於葉片光合作用,陰雨天氣較多,還會造成因呼吸不暢而造成腐爛,從而誘發病害。
提蔓:提蔓這種方法還是比較科學的,且簡單易操作,就是將旺長的藤蔓從嫩梢部提起,從而切斷已經形成的不定根的營養供應,缺點是持效期較短,需多次操作。
掐頭:以往農民朋友有為旺長的紅薯剪分枝和掐頭的辦法來進行控制旺長,使營養迴流到根部,但操作起來比較繁瑣,可行性不強,不過自從紅薯嫩梢開始走向人們的餐桌,在部分地區,又開始流行了,真是控旺增收兩不誤呀。
化學控旺:以往的傳統紅薯種植模式,一家一戶小規模種植,無論是採取翻秧、提蔓還是掐頭,一家人都能應付,但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特別是紅薯種植大戶的增加,再採用人工控旺已經不現實,而採取化學控旺就顯得尤為重要。
化學控旺比較常用的成分有烯效唑、多效唑、調環酸鈣等,紅薯進入生殖生長時期,還可以噴施兩次氯化膽鹼+磷酸二氫鉀,具體施藥劑量及次數,要根據紅薯長勢靈活調節,最好在當地農技部門指導下使用。
三、注意事項
1、宜早不宜遲。太遲的話,不但藤蔓已經消耗了太多營養,一旦瘋長起來,無論採取哪種形式,效果都不太理想,最為合適的控旺時機為藤蔓生長50-100㎝的時候。
2、控溼不控幹。就是說紅薯控旺要看天氣情況,遇到乾旱的年份,控旺就要見機行事了,能不控就不控,土壤潮溼符合紅薯旺長的條件,就必須進行提前控旺。
3、藥劑不宜濃。在進行化學控旺時,種植戶不要貪圖省事和提高使用效果,往往採取高濃度施藥,這往往會造成諸多負面因素,從而影響紅薯的正常生長。
-
15 # 看別人故事想自己人生
脫毒紅薯苗由於自身生長勢旺盛的特點,一般年份全生育期內最少要控旺兩次,雨水大的特殊年份3-4次。控旺時間①薯蔓生長長度達到一尺長時,控旺一次,畝用“億甲寧”紅薯控旺膨大劑100ml兌水30公斤噴藥。②薯蔓生長長度達到一尺半(即薯蔓開始交叉時)控旺一次,畝用“億甲寧”紅薯控旺劑150ml兌水30公斤噴藥。③如果特殊的年份雨量偏大,薯蔓長到1米長時再控旺一次,畝用“億甲寧”紅薯控旺劑200ml兌30-50公斤水噴藥。不同的品種控旺的時間也不同,長蔓的品種建議早控,重控,短蔓的品種可以適當的晚控。億甲寧紅薯控旺膨大劑特點控制紅薯旺長,瘋長,能有效抑制甘薯莖蔓徒長消耗養分,同時顯著增強葉片光合同化能力,促進養分向塊根轉移,加快薯塊膨大,大幅度提高產量和品質。同時本品無殘留,收穫前20天停止用藥。
-
16 # 春秋風雨同舟
種植紅薯是產量很高,銷量大的農產品。而如何控制紅薯旺長也是許多農戶頭疼的。
如果你種植三五畝地,那就讓周圍有養殖雞鴨鵝豬的農戶,免費去割莖葉,讓他們幫你控制紅薯旺長。既可以省時省力,又可以幫助別人。
你覺得怎麼樣?
-
17 # 雲南小美
紅薯控旺是為了讓紅薯保持自然的天性,健壯生長。但是由於氮肥過多、水肥過大、高溫多雨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紅薯偏離了正常生長的軌道,長勢越來越旺,甚至出現“只長秧子不結薯的現象”。
紅薯控旺,增產提質才是終目的,在很多人的看來,紅薯控旺就是運用多效唑、矮壯素、縮節胺等調節劑控制莖葉不再使其旺長,為了能達到控旺的效果,甚至隨意加大用藥量,而忽略了紅薯控旺的真正目的----增產、提質。
紅薯控旺要抓住關鍵時期:
次控旺:
在紅薯的次膨大期,蔓長35-45公分左右,薯蔓已經開始從壟上垂下來,俗稱“下樑子”,俗稱“兩壟似牽手非牽手”。此時是甘薯的分枝結薯期,地上分枝,地下薯塊形成,這時要適度控旺。
第二次控旺:
一般在栽後65—70天左右,此時正進入“雨季”,高溫高溼。是甘薯莖葉生長快的季節,處於薯蔓共長期,但薯塊膨大較慢,此時要重點控旺。
第三次控旺:
一般在栽後85—90天左右,此時甘薯莖葉生長達到峰值,為了甘薯第二次膨大期的到來做好準備,此時要及時控旺。而在紅薯的第二次膨大期,蔓長60-80公分左右,基本上已經封壟,此時是紅薯發育的黃金期,要重點控旺。
紅薯控旺之田間管理技術
1、紮根緩苗階段的管理
紮根緩苗階段是從栽後長出新根到塊根開始形成,歷時1個月左右。紅薯定栽後要及時查苗補苗,以保證全苗,栽秧後,如遇大旱,應及時澆緩苗水,以利紮根成活。一般在栽插後,要淋水一次,以後每隔10-15天中耕一次以鬆土,提溫,消除雜草,促進植株迅速生長利於根形成。
2、分枝結薯階段管理
栽插後30-40天隨著溫度升高,莖葉生長加快,塊根繼續形成膨大應及時加強水肥管理,如遇天旱可隨水畝追5-8斤尿素,澆後要及早中耕鬆土保墒。
3、莖葉盛長
塊根膨大階段的管理,栽後80天莖葉盛長塊根膨大,葉面積係數達到,一般在這一時期,要做到促中有控控中有促。此期正值雨季,溫度高,植株生長快,為防止徒長,可用50PPM的多效唑液在田間均勻噴打,以葉面沾滿藥液而不流為佳,可促進果實發育,使紅薯優質高產。在此期,地下部塊根迅速膨大,如遇伏旱,需澆水,但水量不宜過大,為促進薯塊膨大,可畝用膨大素一袋(12)克兌水15公斤隔7-10天噴一次,連噴兩次。
4、莖葉衰退
塊根膨大階段的管理,紅薯生長後期,莖葉由緩慢生長直至停滯;養分輸向塊根,生長中心由地上轉到地下,管理上要保護莖葉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促進塊根迅速膨大。管理措施,保證土壤含水量,以田間持水量的60-70%,如天氣久旱無雨,土壤乾旱,會使莖葉早衰影響碳水化合物的形成、積累,造成減產,因此要及時澆小水,但在紅薯收刨前20天內不宜澆水,以利紅薯表皮老化便於收穫。若雨水多要及時排水,以防硬心與腐爛。為防止早衰,延長和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促進薯塊肥大,進行葉面噴肥,畝用磷酸二氫鉀半斤兌水30-40公斤進行噴霧,每隔15天噴一次共噴兩次,如配合使用膨大素效果更好。
5、摘頂
當紅薯主莖長至50釐米時,選晴好天氣上午摘去頂芽;分枝長至35釐米時繼續把頂芽摘除。此法可抑制莖蔓徒長,避免養分消耗,促進根塊膨大,可增產20%~30%。
6、裂縫灌肥
紅薯進入塊根膨大期,表土層會出現裂縫。此時,每畝用清水糞肥750~1000公斤,兌磷酸二氫鉀500克(也可用過磷酸鈣5公斤、草木灰50公斤,分別用水浸泡過濾),混合在糞肥中,早晨或傍晚沿裂縫灌施,灌後用土填塞裂縫,可增產20%~30%。
7、適時收穫
紅薯的塊根是無性營養體,沒有明顯的成熟標準和收穫期,但收穫的早晚對紅薯產量、留種、貯藏、加工利用,輪作倒茬都有密切的關係,收穫過早會降低產量。紅薯表皮老化即可收穫。
-
18 # 四季鄉村情
一般年份全生育期內最少要控旺兩次,雨水大的特殊年份3-4次。控旺時間①薯蔓生長長度達到一尺長時,控旺一次,畝用“億甲寧”紅薯控旺膨大劑100ml兌水30公斤噴藥。②薯蔓生長長度達到一尺半(即薯蔓開始交叉時)控旺一次,畝用“億甲寧”紅薯控旺劑150ml兌水30公斤噴藥。③如果特殊的年份雨量偏大,薯蔓長到1米長時再控旺一次,畝用“億甲寧”紅薯控旺劑200ml兌30-50公斤水噴藥。不同的品種控旺的時間也不同,長蔓的品種建議早控,重控,短蔓的品種可以適當的晚控。億甲寧紅薯控旺膨大劑特點控制紅薯旺長,瘋長,能有效抑制甘薯莖蔓徒長消耗養分,同時顯著增強葉片光合同化能力,促進養分向塊根轉移,加快薯塊膨大,大幅度提高產量和品質。同時本品無殘留,收穫前20天停止用藥。
-
19 # 王朝乾
紅薯如何控旺?這個好辦,在紅薯拉秧子長到六七拾釐米時要不斷翻,在雨季每下一次雨要翻紅薯一次以勉紅薯秧長根。這樣保證紅薯秧不旺,而紅薯長的大又多。
-
20 # zydbest
多效唑,烯效唑,矮壯素 噴霧
回覆列表
大家好,題主好,我是老嶽。紅薯是一種根塊類農作物,那麼影響紅薯產量關鍵因素除合理的施肥之外,管理上對紅薯秧蔓的合理控旺也是主要因素之一,那麼,紅薯控旺主要有哪些方法以及哪種方式最為實用有效呢?今天我就和大家介紹下實踐經驗。
一、控制紅薯蔓子進行控旺紅薯蔓子旺長,勢必會消耗過多的影響,特別是紅薯進入生殖生長時期,如不及時控旺,就會造成土壤中營養成分集中向藤蔓供應,從而影響薯塊的膨大,造成產量上的損失。
大家知道紅薯的蔓子有一個特點,在匍匐地上生長時,分節處接觸土壤,容易萌發不定根,這些不定根由於數量眾多,無法形成薯塊,但會大量消耗營養,從而造成植株營養分散,主根莖因營養無法集中供應而無法正常生長。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的紅薯出現旺長了呢?
1、當進入夏至以後,由於氣溫升高,雨水充沛,在加上底肥比較充足的話,特別是氮肥施用多,那就一定要注意控制紅薯蔓旺長了。
2、控旺要及時,一般在50-100㎝之間比較適宜,太早影響紅薯生長,太遲控旺效果不明顯。
3、紅薯旺長很好觀察,比如紅薯秧蔓鋪滿地面,壟溝已無法分辨,紅薯葉顏色濃綠,嫩梢部三片葉子間距較大,頭部上揚很明顯,這個說明紅薯已旺長了。
二、紅薯控旺常用的幾種方式一般比較常用的控旺方試有翻秧、提秧蔓、掐蔓頭和化學藥物控4種控旺方式。
1、翻秧蔓:這種方式比較常見,翻秧可以減少不定根的形成,因為那麼多藤蔓堆積在一起,不利於葉片光合作用,在加上陰雨天氣較多,還會造成因呼吸不暢而造成腐爛,從而誘發病害。所以把紅薯秧蔓翻開斷掉多餘的水根,利於通風透光,減少養分流失。
2、提秧蔓:這種方法還是比較科學的,比較簡單易操作,就是將旺長的藤蔓從嫩梢部提起來,切斷已經形成的不定根的營養供應,這個方式有個缺點就是持效期較短,需要進行多次操作為好。
3、掐掉秧蔓頭:多數朋友有對紅薯剪分枝和掐頭的辦法來進行控制旺長,使營養迴流到根部,雖然這樣操作起來比較繁瑣,但是自從紅薯嫩梢開始走向人們的餐桌上,在有些地區也開始流行了,可以說是控旺增收兩不誤的一項措施。
4、藥物控旺:如上所說的傳統紅薯種植模式,是以前小規模種植,不過現在對紅薯控旺巳普遍採取化學控旺的方法。
化學控旺常用的藥物有烯效唑、多效唑、調環酸鈣等,紅薯進入生殖生長時期,還可以噴施兩次氯化膽鹼+磷酸二氫鉀,具體施藥劑量及次數,要根據紅薯長勢靈活調節使用。
三、紅薯控旺注意事項1、宜早不宜遲。太遲的話,不但藤蔓已經消耗了太多營養,一旦瘋長起來,無論採取哪種形式,效果都理想,最為合適的控旺時機為藤蔓生長50-100㎝的時候。
2、控溼不控幹。就是說紅薯控旺要看天氣情況,遇到乾旱的年份,控旺就要見機行事了,能不控就不控,土壤潮溼符合紅薯旺長的條件,就必須進行提前控旺。
3、藥劑不能過量。在進行化學控旺時,種植戶不要貪圖省事和提高使用效果,往往採取高濃度施藥,這樣將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從而更不利於紅薯的正常生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