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張五

    山茶花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有些人疑問如此名貴優雅的山茶花樹種植技術是什麼呢,只要在種植時注意把根部舒展開,根土相連,在冬季少澆水,在夏季多澆水,注意溫度不高於36℃,進行合理施肥、勤換盆土,日常觀察是否有蟲害並及時的治療即可。

    一、山茶花樹8大種植技巧

    1、土壤要求

    山茶花苗要在短時間內種植在花盆中,一定不要隔夜種植,在種植山茶花之前把把花盆土壤按照細沙、菌根土、腐葉土以2:3:4的比例配好。種植時花的根要舒展開,不要過度彎曲,防止種植時根系被土壤壓壞,應該對根部上方的土壤進行適當的排壓,使根土緊密相連,提高根部的吸水能力。

    2、分季澆水

    山茶花種植後要注意澆水,因為山茶花對水的要求也很嚴格,澆水時要保持土壤的溼度,太乾會缺水死亡,太溼會使根部腐爛。澆水的數量和次數也會因季節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在春秋季節澆水量要多一些,每次澆完水土壤可以捏成團放可以鬆散最為適宜,在冬季少澆,夏季要多澆,每次澆水儘量全部澆溼但不可以積水,澆水時不要對著樹根澆,避免根部損壞。

    3、光照管理

    植物都必須進行光合作用,這樣才會生長,山茶花樹種植技術中必須控制光照,山茶花樹適宜在氣候溫暖的環境中生長,溫度在15℃~25℃最為適宜。夏季時溫度最高不要超過36℃,防止灼傷注意遮陽,可以放在室內經常給山茶花噴水,冬季不要低於零下10℃,否則花枝,花芽會被凍傷。

    4、合理施肥

    施肥合理會促進山茶花的開花水量,在山茶花樹生長過程中,應不斷的施肥從而補充營養,肥料一般選擇有機肥,這種肥料時效長,不易流失,使用也會比其他的肥料更加安全。在山茶生長時應使用鉀肥,這樣可以促進根型發展,當花發芽時應選用氮肥,可以促進花芽的生長,在開花時應使用磷肥,這樣可以增加花朵的鮮豔度。

    5、定時修剪

    山茶花樹修剪要注意三個要點,第一是要把壞掉的枝條剪掉,第二根據需求可以進行造型修剪,第三避免山茶花樹發生頂端效應,應把主枝剪掉,多長側芽,防止樹枝過高浪費空間。

    6、抹芽疏蕾

    抹芽就是把山茶花枝條上的腋芽摘除,集中營養給側枝萌發的花芽。疏蕾雖減少了花蕾的數量,卻可以保證花朵的質量,一個枝條留一個花蕾即可,把剩下的側蕾剪掉,避免營養分散。

    7、換盆換土

    山茶花樹花盆大小都不相同,根據山茶花樹生長階段要勤換盆換土,否則山茶花生長會受到抑制,每隔3年左右換一次,要在土壤乾燥時換盆。新盆要在水中浸泡12小時左右,舊盆則需要消毒殺菌後再使用,換盆中可以加入一些小石子、粗砂等,土壤儘量透氣,根系才會發達,樹枝才會旺盛。

    8、防治病蟲

    山茶花樹除冬季之外,發生蟲害的程度都會不同,蚜蟲經常出現在山茶花的枝葉,吸食樹枝的營養,造成樹葉皺縮,掉落。如果發現有蚜蟲出現時可以用1000倍的50%敵敵畏每隔10天左右噴灑一次,持續3次即可,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觀察及時的治療。

  • 2 # 平淡才精彩65

    一年山茶樹苗剛種下可以下大糞的,大糞的作用為提苗助長,粗壯,鬆土。但在給山茶樹苗下大糞的時候,不要距離下太近了,否則會燒樹苗根的。

  • 3 # 漁哥阿官

    山茶樹的種植管理技術

    一、播種

     1、播種方法

     以中小葉種栽培為主的地區,主要有單條栽和雙條栽兩種

     (1)單條栽:一般的種植行距1.3-1.5米,叢距25-33釐米,每叢種植2-3株,每畝用苗2500-4000株。在氣溫較低或海拔較高的茶區,行距可適當縮小到1.2-1.3米,叢距縮小到20釐米左右。

     (2)雙條栽:在單條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種植方式,每2條以30釐米的小行距相鄰種植,大行距為1.5m,叢距為25-33釐米,每叢種植2-3株,每畝用苗4000-6000株。與單條栽相比,雙條栽具有成園和投產較快但同時保持了日後生產管理的便利性,目前已逐漸成為北方中小種地區主要的處植方式。

     2、種前整地與施基肥

     茶樹能不能快速成園及成園後持續高產,首先是以種前深墾、種前基肥來決定的;種前深墾既加深了*層,直接為茶樹根系擴充套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又能促進*壤進行一系列的理化變化,提高蓄水保肥能力,為茶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氣、熱條件;深墾結合施入一定量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更能發揮深墾的作用,種前未曾深墾的必須重行深墾,已經深墾的,則開溝施入基肥,按快速成園的要求,應有大量的*雜肥或廄肥等有機肥料和一定數量的磷肥,分層施入作基肥。生產實踐中的種前基肥用量相差較大,按大多數豐產栽培經驗,種前以*雜肥為基肥應不少於15-25噸,磷肥50-100公斤,結合深墾,分層施於種植溝中。平整地面後,按規定行距,開種植溝

     3、山茶籽直播

     (1) 播種時間 :南方地區11月底至次年3月均可播種,而北方地區則因*壤封凍,宜在3月中下旬播種,一般不要延遲到4月中旬以後播種。春播時應注意保管好茶籽,要保持適當的含水率,防止微生物汙染和鼠、蟲害。適宜的儲存溫度為5-7度和60%-65%的相對溼度。

     (2) 層積催芽 :催芽可達到提早出*和提高出苗率的效果。將浸水飽和的茶籽和溼潤的沙子(以手攥不出水為宜)按一層沙子一層茶籽堆藏,沙堆不要高於60cm,否則透氣性差,容易漚爛茶籽。堆藏20天左右,隨時檢查茶籽發芽情況,待一半的茶籽露出胚根時就可播種

     (3) 播種密度和深度 :整好地以後,開好種植溝,澆足水。採用條式等距離穴播,株距25-35cm,每穴3-5粒左右,播種深度3-5釐米,覆好*。

     (4) 加強苗期管理 :主要有及時除草、抗旱、防凍、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4、苗木移栽

     (1) 移栽時期 :田間圃地育成的茶苗,要選擇茶苗地上部處於休眠時期進行移栽,有利於茶苗成活。同時,還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避免在乾旱和嚴寒時期移栽。根據中國茶區的氣候與生產情況,移栽可在秋末冬初或早春時進行。秋末冬初移栽有利於茶苗的成活,這是由於此時地上部雖然已經停止生長,而根系生長還在繼續,茶苗越冬後,根系在翌年春天可較早進入正常生長。但是在冬季乾旱或冰凍嚴重的地區,以選在春初進行較好,這時溫度低、雨水足,栽後澆水數量和次數都可減少。

     (2) 移栽技術 :茶苗移栽前,先要在待種植的茶園內開好溝,溝深35cm左右,施下底肥,然後選擇無風的陰天起苗定植。實生苗的主根太長,可以剪短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澆溼圃地,以減少取根苗時傷根。從外地調運的茶苗,要注意包裝與通氣,並澆水提高其成活率。也可用黃泥漿沾茶根來提高茶苗的成活率。茶根在*中力求舒展,然後覆*踩緊,防止上緊下松,使泥*與茶根密切結合。移栽後若連續晴天,一般隔3-5天澆水一次,每次澆水要澆透,使根部*壤全部溼潤。

     (3) 做好保苗、補苗工作 :茶苗移栽後,一般生長幼弱,根系淺,抗旱力差,因此要做好護苗工作。一般可採用鋪草或淺耕來提高抗旱能力,以採用鋪草防旱效果較好,比未鋪 草覆蓋的茶園茶苗成活率提高20%以上。如果有缺苗的地方,應該及時補苗,必須是同齡茶苗,一般就地間苗補缺,或用“備用苗”補缺。補缺的方法和補後的管理,與移栽茶苗一樣。

     (4) 及時防治病蟲害 :幼齡茶園由於苗木移栽前後生態環境改變,加上初期苗木生長勢較弱,對病、蟲的抵抗力不強,因此應加強病蟲害防治。

     二、成年山茶樹的週期修剪

     為了維持茶樹的旺盛生長,長期保持樹冠的良好群體結構,方便操作管理,使茶樹延長高產年限,除了加強肥培管理外,還必須透過年度修剪來進行調控。

     1.常規山茶的週期修剪

     (1)輕修剪。主要目的是平整樹冠面,使發芽部位相對一致,調節芽數和芽重,控制樹高,刺激下輪茶萌發,提高鮮葉質量等。輕修剪的深度應依據茶樹品種、樹齡、氣候條件、茶園管理水平及樹勢狀況而定。樹勢強健的修剪宜淺,只要剪去3~5釐米即可,樹勢較弱的修剪稍重,以剪去5~10釐米為宜。修剪偏重可使單芽重明顯增加,但芽的密度減少,修剪較輕的則有利提高發芽密度,修剪時需根據茶園具體情況靈活掌握。輕修剪可以每年秋末冬初(11~12月)進行,也可隔年修剪一次。如在高寒山區為了早發春茶,多采春茶,輕修剪最好延遲到春末夏初(5月下旬)時進行。修剪的茶樹以弧形為好,可增大發芽面和採摘面。修剪工具都採用綠籬剪,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用電動整枝機修剪

     (2)深修剪。茶樹經過幾年輕修剪和採摘後,樹冠面的枝條會變得密集而瘦弱,為使採摘面上的枝條得到更新就需進行比輕修剪重的修剪,這種剪法稱為深修剪。深修剪程度一般是剪去樹冠面綠色層10~15釐米,即基本上剪掉上一年留下的全部枝葉,對大葉種茶樹則需剪去20~30釐米才能達到目的。深修剪對當年產量有一定損失,不宜短週期進行,通常每隔3年搞一次較恰當。貴州省各茶區大多在春茶採後進行深修剪,這對當年產量的損失會相對少一些,而夏季高溫多雨又有利於快速恢復。

     2.密植山茶的修剪

     密植茶園成園投產後,樹冠已密接鬱閉,下部葉片受光較差,茶蓬採摘面積,生產枝密度等均已保持穩定,提高產量的潛力受到一定限制。為使茶芽多發快長,在需要利用群體頂端優勢而保證芽重的基礎上加快新梢的生長速度,增加採摘輪次,從而提高生產率。這就需要在年度輕修剪時儘量減少對萌動芽的損害,充分利用秋冬季形成的越冬頂芽和上位肥壯腋芽的生長優勢,從而實現繼續增產。為此可採用抽枝修剪法,即只剪去蓬面的雞爪枝和徒長枝。這種修剪法,綠色葉面損失極小,枝條受傷少而輕,越冬芽完好無損,既保證了芽的數量又增加了芽的重量,並且可以比一般輕修剪提早5~7天萌發,春茶提早10天以上開採,增產達二成以上。抽枝修剪不受時間和季節限制,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進行,對密植茶園來說也是協調個體、群體矛盾的有效手段。連續抽枝修剪幾年之後,若樹高增長太快可用深修剪進行調節。密植茶園因樹冠面大,往往使人行走道密接而影響農事操作,也影響茶園的通風透光,放在每年秋冬季(也可在春茶前)修剪一次邊腳枝(也可用鐮刀割)。

    三、山茶樹的病蟲害防治

     茶樹從嫩梢至地下部的各部分,均可遭受病蟲害的為害。茶樹病蟲害種類繁多,據調查,本省茶樹病蟲害有500多種。其中為害最大和較普遍發生的蟲害有:假眼小綠葉蟬、茶葉蟎類、粉蝨類、茶麗紋象甲、毒蛾類、茶蛀梗蟲、介殼蟲類等;病害有:茶餅病、輪斑病、赤葉斑病、炭疽病、白星病、圓赤星病、茶煤病等。

  • 4 # 銅陵聚焦三農

    一年的山茶樹苗剛種下,千萬不能下肥料,更不能澆大糞,因為,大糞會發燒,剛種下的山茶樹苗還沒有發芽成活,如果這個時候澆大糞會把山茶樹苗燒死的。

  • 5 # 陌路人相逢666

    山茶花樹9大種植技巧

    1、土壤要求

    山茶花苗要在短時間內種植在花盆中,一定不要隔夜種植,在種植山茶花之前把把花盆土壤按照細沙、菌根土、腐葉土以2:3:4的比例配好。種植時花的根要舒展開,不要過度彎曲,防止種植時根系被土壤壓壞,應該對根部上方的土壤進行適當的排壓,使根土緊密相連,提高根部的吸水能力。

    2、分季澆水

    山茶花種植後要注意澆水,因為山茶花對水的要求也很嚴格,澆水時要保持土壤的溼度,太乾會缺水死亡,太溼會使根部腐爛。澆水的數量和次數也會因季節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在春秋季節澆水量要多一些,每次澆完水土壤可以捏成團放可以鬆散最為適宜,在冬季少澆,夏季要多澆,每次澆水儘量全部澆溼但不可以積水,澆水時不要對著樹根澆,避免根部損壞。

    3、光照管理

    植物都必須進行光合作用,這樣才會生長,山茶花樹種植技術中必須控制光照,山茶花樹適宜在氣候溫暖的環境中生長,溫度在15℃~25℃最為適宜。夏季時溫度最高不要超過36℃,防止灼傷注意遮陽,可以放在室內經常給山茶花噴水,冬季不要低於零下10℃,否則花枝,花芽會被凍傷。

    4、合理施肥

    施肥合理會促進山茶花的開花水量,在山茶花樹生長過程中,應不斷的施肥從而補充營養,肥料一般選擇有機肥,這種肥料時效長,不易流失,使用也會比其他的肥料更加安全。在山茶生長時應使用鉀肥,這樣可以促進根型發展,當花發芽時應選用氮肥,可以促進花芽的生長,在開花時應使用磷肥,這樣可以增加花朵的鮮豔度。

    5、定時修剪

    山茶花樹修剪要注意三個要點,第一是要把壞掉的枝條剪掉,第二根據需求可以進行造型修剪,第三避免山茶花樹發生頂端效應,應把主枝剪掉,多長側芽,防止樹枝過高浪費空間。

    6、抹芽疏蕾

    抹芽就是把山茶花枝條上的腋芽摘除,集中營養給側枝萌發的花芽。疏蕾雖減少了花蕾的數量,卻可以保證花朵的質量,一個枝條留一個花蕾即可,把剩下的側蕾剪掉,避免營養分散。

    7、換盆換土

    山茶花樹花盆大小都不相同,根據山茶花樹生長階段要勤換盆換土,否則山茶花生長會受到抑制,每隔3年左右換一次,要在土壤乾燥時換盆。新盆要在水中浸泡12小時左右,舊盆則需要消毒殺菌後再使用,換盆中可以加入一些小石子、粗砂等,土壤儘量透氣,根系才會發達,樹枝才會旺盛。

    8、防治病蟲

    山茶花樹除冬季之外,發生蟲害的程度都會不同,蚜蟲經常出現在山茶花的枝葉,吸食樹枝的營養,造成樹葉皺縮,掉落。如果發現有蚜蟲出現時可以用1000倍的50%敵敵畏每隔10天左右噴灑一次,持續3次即可,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觀察及時的治療。

    9、防凍

    在北方種植山茶花樹。冬天一定注意防凍措施,因為山茶花喜好溫和的空氣不能太冷否著凍死了,所以冬天一定做好防凍措施

  • 6 # 紅茶之鄉Tiger

    大家好,我是紅茶之鄉tiger,我們是種茶的,跟這個相關,分享一下我們的經驗, 首先,應該是說直接澆大糞是老一輩農村種菜的一種下肥方式,大糞是好的有機肥,但直接澆是不可取的,因為沒經過發酵無害化處理的話,會有大量的病毒與蟲卵,這些可能對茶樹就有潛在的蟲害危險,

    再說:這個大糞現在不好收集,也沒有量,從規模來說也是不划算的,成本更高,現在的有點規模種植業基本沒有這樣操作了

    解決辦法:第一,目前有成熟的有機肥生產廠家,可以直接採購,但成本高些

    第二:如果為了降低成本,可以自己採購原材料如花生枯(榨完花生的渣子),或者羊糞 雞糞放到建好的發酵池發酵幾個月後就可以直接使用了,這樣做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獲得了好的安全的有機肥,對茶葉的生長與口感都是很有幫助的,記得澆的時候要勾兌水,不然太肥怕燒到根

  • 7 # 城鄉果蔬盆景

    我的答案是,剛栽種的山茶苗,沒有必要澆大糞及其它肥料,只要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

    山茶樹苗剛種下時不要施肥的原因是:①在種植山茶樹之時,已經施足了腐熟的有機肥和磷鉀肥作基肥,土壤中有足夠的養料。②樹苗種下後,需要有半個月至1個月的緩苗萌新根期,如果剛種下的山茶樹苗澆施液肥,容易影響樹根緩苗萌根,嚴重時會影響移栽成活率,在種下的樹苗新根長出後,就能吸收到土壤中基肥中的養料了,所以,不要擔心種下的樹苗會缺少營養,因此,山茶樹苗剛種下時,沒有必要澆大糞或其它液肥。

    總結,有不少朋友喜歡,移栽苗木時澆施液肥,我認為不必要,如果是釆用營養袋、營養缽等育苗移栽的苗木,得在栽植1~2周後再澆施一次稀薄腐熟的有機肥水,裸根移栽或傷根帶土球移栽的苗木,宜在種植後2~3個月,視樹苗生長情況,再開始進行追施有機液肥。移栽後澆施肥,不如在移栽前對需要移栽的苗木澆施一次稀薄腐熟的有機肥水,在移栽前的7~10天內進行為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經相愛的人,怎麼能做到斷絕一切關係,再無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