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月依依育兒
-
2 # 哇哦玩具
凡事無法兩全。
我的孩子是我媽媽幫著帶的,遇到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我媽就會甩一句 那你別找我帶,你自己領回家,願怎麼帶怎麼帶。
我竟啞口無言。
其實唯一最好的解決方法 就是你自己帶孩子, 但是你又做不到。
老人犧牲自己自由快活的晚年,幫助帶孩子,還要被束手束腳,受到管束。多多換位思考下。
要老人幫忙,卻對他們指指點點,指望他們短時內改觀幾十年的老想法,是不太現實的。
育兒方面,我們有時候會把問題誇大,特別是關乎 孩子方面的事。 別忘了,我們是孩子最愛的人!依靠母親的最親近優勢,給孩子最大的影響。自己是有原則的媽媽,我覺得孩子成長路上可能會聽到不同的聲音,可能會走些彎路,但大體是無妨的。誰家沒幾個豬隊友?
在老人做得不對的時候,你每次就和孩子指出,不去駁老人,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就相當於順便給老人灌輸正確的思想了。
儘量圓滑點,可以試試先體諒老人的心情,不開口就去指責。理解他們是愛孩子,告訴他們怎麼是更好的做法。
老人也是想為孩子好。只是他們方法不對,持之以恆的影響,有原則的堅持。不爭吵,去做 !
我家男人和你男人差不多。首先他就沒有什麼正確的教育觀,沒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自然沒有去說服的動力。可以多給男人看看這方面文章,潛移默化的影響吧。不為別的,孩子爸爸還是要有正確的教育觀的!
而且男性大多是鋼鐵直男,讓他們去說老人,敢說的基本過於直白,殺傷力都太大!老人哪會生自己兒子的氣啊,最後還是覺得兒媳婦不好。我媽朋友是孩子奶奶,被兒子批評嬌慣她家孩子,帶孩子方式不對,給孩子爺爺氣的直接甩手不幹了。
最後,還是希望你放寬心些!我們努力做個好媽媽,孩子就不會太差。改變不了別人,就先改變自己,用好教育和溝通的方式方法,不要有敵對之心,感恩擁有,一家人和和氣氣對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
-
3 # 時尚假髮
俗話說,隔輩親,一般都是這樣
小孩最好是不要“隔代帶”,一定要自己帶孩子,
爺爺奶奶帶孫子只會是寵愛加溺愛,不能科學地教養小孩,到了七八歲時,父母根本無法管教孩子。
首先要統一思想,說服爺爺奶奶,不行的話就只能是自己帶,辛苦一點。
-
4 # 陋室聽禪
孩子愛跟著爺爺奶奶。說明孩子喜歡爺爺奶奶,當然爺爺奶奶也會盡量滿足孩子的願望。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心裡就會覺得舒服。誰不願意和喜歡自己的人在一起呢?別說孩子了,大人也是如此。
我認為,只要不是過度的溺愛。沒有必要大驚小怪。想想你小時候是怎麼過來的?爺爺奶奶的寵愛,影響了你長大後的生活了嗎?
望子成龍的觀念自古就有。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現在又加上一頓忽悠什麼別輸在起跑線上。從懷孕就開始什麼胎教聽音樂。還不到一歲的就能去參加什麼親子教育班。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無非是經濟條件好了?一些找個噱頭忽悠你兜裡的錢。還說什麼教育觀念不一樣。現在社會的進步還不是原來的人,一代一代的的在推動啊。看看孫家棟,歐陽自遠等等一些大科學家。小時候也沒有強調什麼起跑線教育。他們今天的成就也是世界矚目的。
所以不要輕易的把孩子的未來跟爺爺奶奶的寵愛聯絡到一起。
當然了,如果你覺得老人的做法欠妥。可以心平氣和的和老人溝通。不要動不動就把一些錯誤行為歸結到老人身上。
再就是你也可以想辦法自己帶孩子。但要注意父母是孩子的老師。身教勝於言教。不要你在那裡玩手機,訓斥著,讓孩子關在屋裡寫作業。這樣根本收不到你預期的效果。
-
5 # 明心說事
這個我有切身體會的。孩子在小時候由爺爺奶奶帶,在家裡爺爺奶奶慣著他,沒人能管,後來在上小學時我們搬出來住了,只是每週帶孩子去一趟爺爺奶奶家,剛開始孩子不習慣,時間長了就好了。現在和孩子感情很好。
所以不要有什麼顧慮,該分開住就分開,那樣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孩子上學了,很多功課爺爺奶奶也輔導不了,我們要負起責任。孩子上學父母是最好的輔導員。和孩子一起成長,不但能提高孩子學習成績,還能增進和孩子的感情。
-
6 # 寶媽小柚子
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很多爺爺奶奶都是沒有底線的遷就孩子,而孩子是誰遷就他慣著他,他就會黏誰。你需要做的就是告訴爺爺奶奶,把握好愛的分寸,過度的寵愛就是溺愛了。在溺愛中長大孩子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住風吹雨打。在家裡你慣著他,慣他一年、兩年、三年,那麼以後的時間呢?小孩去學校了誰會慣著他?所以要經常跟爺爺奶奶溝通,要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必須要現在統一的戰線上。然後你應該多多的陪陪孩子,我女兒在我沒生二胎以前,都是成天跟在我身邊,很黏我的,所以沒事的時候跟他一起玩啊,做做遊戲啊,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
-
7 # 淅爸育兒記
多數時候,我們並不抗拒老人疼愛孩子,但當我們要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的這種疼愛,會讓我們更為火光,實際上我們可能不是想要打罵孩子,但老人橫叉一腳之後,戰況就變得激烈。
這是典型的“踢貓效應”,簡單點來說,就是情緒向弱者轉移。
老人某程度上代表著家裡頂層存在的地位,子女次之,最後是孩子,這是家庭地位的不平等;
其次是“孝”文化,這約束了我們必須“尊老”,否則就會遭受道德的譴責或者自我批評;
這兩者加起來,讓我們難以以平等的地位去和老人溝通,但我們的情緒是實際產生了的,無法向事件中的主體發洩,只能向下宣洩,自然就轉移到孩子身上。
這類事情的真相是:我們生老人的氣,但是沒有有效的反抗方式。尤其是以兒媳、女婿的身份存在的時候。
對於這樣的事情,我是實際處理過的,我家兩邊的老人都是比較慣孩子的型別,但我的方式雖然效果很好,但自我感覺是罪孽深重的。
女兒是兩邊家庭的第一個孩子,自然老人慣得更厲害,她犯錯的時候,一開始我是真心想好好說話,只是表情比較嚴肅,此時老人就會庇護孩子。
這一庇護,孩子本來知錯的也變成有所依仗,次數多了她就深知犯錯就找老人,躲到老人身後繼續胡鬧。
我是老實人脾氣,就是那種平時不發飈,一發飈天王老子都不管那種。而老人的這種一次又一次的庇護,其實是十分讓人壓抑併為之氣結的,壓抑久了就爆發了。
一次孩子只是犯了小錯誤,我還是沒想訓她,想講講道理,結果還是一溜煙就跑老人身邊去哭訴。這次我一把就扯過來,狠狠的打(我承認我是在撒氣而不是教育她)。
老人過來攔,我挨個罵,一邊打一邊罵:“你們是要庇護她,來,繼續護著。越是護我就打得越厲害,不信你們就試試。”
老人當然不會理我,確實過來護,但他們搶不過我,只能眼睜睜的看我打,真的越護就打得越狠那種。再後來,就沒人敢搶著護,這不搶不護我反而好好和孩子說話了。
沒錯,我的方式就是赤裸裸地威脅,見效非常快,從那之後教育孩子的時候,四個老人沒一個敢站孩子那邊,相反還勸孩子抓緊認錯。但這種方式我並不提倡,這種建立在傷害上的讓對方妥協,真不是個好事。
而且這還是建立在一定前提下:
首先,我家四個老人還是比較開明的型別,不是什麼老頑固;
其次,平時和四個老人的關係都非常好,尤其是岳父母,相處得多也清楚我對事不對人的性子;
最後,則是我事後給他們證明了,我可以不打不罵教好孩子,而且教育方式也確切有效;
在後來學習了一些相關的心理學知識之後,發現其實平和的解決方式有很多,只要針對老人的需求就可以了。
其實溺愛孩子是不對的這一點老人心裡清楚得很,有一句話是:老人吃的鹽比我們吃的米還多,閱歷比我們豐富的老人,又如何會不知道其中的危害。
讓老人無視這些危害,繼續溺愛孫輩的是老人心中的心理缺失。老人之所以會溺愛孫輩的4個心理動機:
1. 恐懼死亡,視孩子為生命的延續
處理關鍵詞:養生
2. 彌補年輕時對子女的虧欠
處理關鍵詞:責任釐清
3. 對生活不滿,視孩子為另一個自我
處理關鍵詞:找出不滿之處予以滿足
4. 缺乏存在感,孩子的依賴讓他們自覺有價值體現
處理關鍵詞:尊重以及尋找老年人群體
根據不同的動機,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注意關鍵詞可以找出很多解決方式。例如養生:給老人購買養生書籍、養生食譜,帶老人參加一些醫院舉辦的養生講座...
-
8 # 蝌蚪媽媽育兒記
小孩子總愛跟著爺爺奶奶,他們總愛慣著孩子怎麼辦?我說什麼都沒用?
爺爺奶奶寵孩子是沒錯的,多兩個親人愛孩子應該是件可喜的事。
如果爺爺奶奶過分寵溺孩子,可以給爺爺奶奶和孩子講講社會上熊孩子的事蹟,讓他們明白寵溺孩子的壞處。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寵溺以下三點。1: 爺爺奶奶不能包容孩子的大原則錯誤,教孩子做人,不偷不搶,不說謊。
2:不能打人,不能養成驕橫無禮的壞習慣。
3:不能養成叛逆不順的壞習慣。
而父母跟爺爺奶奶之間也要約法三章。1:爺爺奶奶不能溺愛孩子,溺愛不是愛而是害。
2:遇到孩子太過的時侯,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侯,爺爺奶奶要避開,更不能當面維護孩子。
3:給孩子立好的規矩,不能在爺爺奶奶這邊被破壞,爺爺奶奶還是要和爸爸媽媽站在同一戰線,守護一些讓孩子變好的規矩。
如果爺爺奶奶完全是沒辦法講道理的,不為所動就是要慣著孩子,那就讓孩子和爺爺奶奶保持一定時間的隔離,定時定期帶孩子去看望爺爺奶奶。
希望你能跟爺爺奶奶溝通,共同教育好你的孩子。 -
9 # 秋荷聽雨
小孩總愛跟著爺爺奶奶,是因為孩子在他的面前可以毫不忌諱的撒嬌嬉笑。而爺爺奶奶對也是樂此不疲,喜笑顏開。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人到老年,心態已經沒了年輕時候的“盛”氣。取而代之的是希望有一個平靜、安慰、溫馨的生活。
而隔代的出現,正好加入到老人希望的生活中,並且還彌補了老人希望的生活之外需要有人交流,陪伴,溝通,歡笑的缺失。
同時,孩子除了在特定的前提下會帶給老人一點點煩心外,其餘的都是服從和順意。而那一點點的煩心,恰恰又是老人平靜生活的調節劑。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可以毫無顧忌的想哭就哭,想要就要的撒嬌賣萌;也可以不受約束的想玩就玩,想幹就乾的價值體現。
這種互求互補的兩代人關係,就是隔代愛!
隔代愛是大自然的饋贈於人類的一種自然規律。誰也逃不了,離不開。雖然有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堅決不喜歡孩子,不要孩子。但是到了老年,無一都不過不喜歡孩子的關。
隔代愛,就是個大魔咒。
雖然都知道它有點毒,但是猶如美味,離不開。
從這一點來說,爺爺奶奶慣孩子也就屬於人性的自然。也就是正常。做兒女的對此無可厚非。因為你也逃不出這個魔咒。
但是,做為爺爺奶奶在慣孩子的時候,應該有度。不能因為這是天性而無所顧忌,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做為孩子的父母來說,遇到慣孩子的老人時,應該在理解的前提下給予指出這樣的愛不是愛,實際是“溺”~。“溺”和“愛”不同。
老人也會明白,也會適度而為。
-
10 # 家客同城
不用怎麼辦的,其實很多人家,祖祖輩背,都沒有出過人物,也不會出人物的。
能得祖輩關心愛護寵愛是他們唯一的福氣了,你的父輩不咋地,你也不咋地,為什麼要以為你家孩子能咋地,為什麼會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特別寵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的現象。因為老人有經歷,過去他們也以為你長大了是個人物,也反對你的爺奶貫你。最後發現你無比的平凡和普通,所以,他們把一切還能拿得出來的擁有變成對你孩子的寵愛,其實害不了小孩的。
很多話聽起來有道理其實是錯的,什麼你不逼孩子,已後社會會逼他。多有道理但是是偽命題。
願因就是,社會要提點一個人他的前後路都得是通的。而他沒有前途途你後面怎麼逼也沒有用。還把父母給孩子的關心當成了驢肝肺,當成了害小孩,其實你都不知道你們家再往後八輩子也不會出人物的。
所以,不如一家其樂融融的度一生,因為任可階層都可以快樂的過活的。更不要以為你出了挑事還能有啥用,放到社會上就是個垃圾,咋一回家就找到做帝王的感覺了。
-
11 # Super啄木鳥
感謝邀請,小孩總愛跟著爺爺奶奶,他們總愛慣著孩子怎麼辦?我說什麼都沒用?首先我告訴你,你有一雙愛護你的公公婆婆,因為他們肯定是對自己的孫子很好,孩子才更喜歡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慣著孩子,更多的是出於隔輩更親,和愛屋及烏的道理。但是老人家們過分溺愛孩子的現像,確實是對未來孩子的成長不有利,可能養成孩子過分依賴父母和老人,或者拒絕成長,接下來,你和你愛人一起與老人家們,做一次深溝通,首先要真誠的感恩老人家幫著帶孩子,然後溫馨的提出你們兩個對教育孩子的意見觀點,一家人統一對教育孩子的觀點,老人家看到你們的意見,知道對孫子未來人生有益,肯定會改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每一個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後人,成龍成鳳。會採納你們的建議,誠祝你們全家幸福美滿,孩子健康成長!
-
12 # 若辰老爹
我們應該認識到小孩愛跟著爺爺奶奶他們愛慣著孩子,這是孩子和爺爺奶奶之間的事情,我們沒有權利多加干涉。
觀念衝突現在的生活中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沖突,父母強迫爺爺奶奶接受自己的觀念,這是對爺爺奶奶以及孩子的不尊重,也會造成家庭關係的緊張。面對這些問題擺正心態就好,父母不需要太過緊張。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生活中會跟自己親密接觸的人發展出不同關係。除了父母之外,通常祖父母和親戚是最早接觸的人,接著孩子的生活環境範圍擴大,父母的朋友,老師,自己的朋友。父母很難控制他人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沒有必要給孩子設定防線,而且我們需要認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強制干涉孩子。
孩子也需要和不同的人接觸,積累不同的經驗,這樣才能瞭解、學習、適應社會。
我們的責任是引導孩子做出自己正確的判斷。外界的影響本身對孩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反應以及自己的認知。
正確的引導祖父母對孩子並沒有直接的教導責任,他們是有權利表達對孫子的寵愛的。面對祖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孩子也許會覺得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不能滿足他就是不愛他。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改變他的想法,引導孩子形成自己正確的觀念。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對爺爺奶奶懷有感恩之心。在爺爺奶奶的生日或者節日的重要時刻,親手做一些禮物,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感謝以及祝福。
但是對於爺爺奶奶的寵愛要有正確的認識。
-
13 # cocoJing
小孩最好是不要隔代帶,爺爺奶奶他們都會比較寵愛加溺愛孩子,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能科學有效的教養孩子。到了孩子八九歲的時候,父母根本無法管教孩子。所以小家庭辛苦一點,夫妻同心儘量自己帶更好。
回覆列表
爺爺奶奶對於孩子都會表現出來隔輩親,對於孩子的喜歡也是無法比擬,我作為寶媽,總結了以下幾點:
1:平時可以和爺爺奶奶多溝通,不要嚴厲的和老人爭吵,可以委婉的和老人溝通,告訴老人溺愛孩子的弊端,對於孩子的成長並不是很有利
3:對於孩子而言,平時可以將一些相關的繪本,告訴孩子不要變成小霸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