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凾

    今天母親節,讓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孟郊的《遊子吟》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遠方遊子,此詩最是勾起思念遠處老家母親的身影。詩人他用了最普通的一幕描寫了母親的偉大,能夠和絕大多數讀者引起共鳴。

    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國風·邶風·凱風》,這是一首兒子歌頌母親並自責的詩,詩人在夏日感受到溫暖的南方的吹拂,看到棗樹在吹拂中發芽生長,聯想到母親養育兒女的辛勞,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

    國風·邶風·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清代黃景仁德《別老母》,兒子與母親離別之際的傷感之意重現在詩裡。

    別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詩人因為要遠行去謀生,臨行前把車上得帷帳撩起來,依依不捨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已是滿頭白髮的老母親,眼淚都哭幹了。在這種寒冷的冬天不能近身侍奉,卻要去遠行,不禁感嘆,養兒子有何用,還不如沒有。

    宋代與恭《思母》,這首詩並沒有華美的詞藻,只是用極普通的詞語,敘述極平凡的往事。然而,詩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讀來令人深為感動,惋嘆不已。

    《思母》

    霜殞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 2 # 書香書色

    今天是母親節,在這裡首先祝全天下的母親們節日快樂、幸福安康!

    讓我影響最深刻的描寫母親的詩句是: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全詩如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詩句字表意思:

    孟郊的這首詩表面是透過講訴一位母親為自己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製衣服,擔心兒子不能早日回來。子女對父母的孝心,又怎能報答這偉大的母愛呢?

    詩句含義及引申:

    這首詩雖然簡短,但是詩人卻透過白描的手法,將一位母親對兒子的關愛給寫了出來。母親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生活幸福,也期盼著子女能夠經常陪伴自己。就像詩句中的那位慈母,在兒子臨走前都還細心地為兒子縫製衣物,因為擔心兒子一時不能回來,還特地將針線縫得很緊密。

    母愛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一位母親可以因為自己的子女而變得非常堅強,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為母則剛’。無論是剛出生的嬰兒還是一些五六十歲的人們,在他們的母親眼中,他們永遠都只是個孩子,需要母親的照顧。

    結合現實舉例分析:

    相信很多和父母相隔兩地的人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每次當我們回到老家然後即將離開時,我們的父母便會為我們準備許多物品。每次探望父母,回到工作或是生活的地方都帶著父母塞給我們的大包小包的物件。這與詩句中的母親縫製衣服是一個道理,都是父母對於我們的關愛!

    我們的很多母親可能會更加細心,為我們準備好路上以及以後的許多對生活有幫助的東西。每當我看到父母為我準備的東西時,心裡面都會特別感動。其實,到了我這個年紀,父母也已經不再年輕了,甚至可以看到他們頭上無處可藏的白髮。有時候真的希望時間能過得慢些,讓我們的父母不要老去。

    母愛十分偉大,我們應該儘自己的所能去孝順我們的母親,當然也有父親,讓他們能夠感受到子女對他們的愛!因為一單我們的父母上了年紀,他們的生命便開始做減法,我們不能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局面才追悔莫及。

    我們對母親的每一次問候;每一次傾吐心聲;每次一見面,對於母親來說都能過讓她們高興很久。而且與父親不同的是,母親會更加牽掛自己的子女,因為女性天生就比大多數男性更加感性。

    記得今天上午出去的時候,還看到一對母女在攝影工作室拍寫真,那些白髮蒼蒼的母親和自己女兒一直有說有笑,彷佛女兒就是她的開心果。母親從孕育子女開始,便為子女犧牲了不少,比如孕期的忌口、臨盆時的痛苦等。伴隨著子女的成長,母親們更是耗費了不少心思!

    我們眼看著自己的從青絲變成白髮,但是父母對我們的愛卻一直都是那麼真摯,從不曾改變!

    結語

    孟郊的《遊子吟》為我們描繪出了母愛的偉大,也向我們展示了一位古時賢惠的母親對自己兒子的關愛。人生短暫,我們應當珍惜與自己父母所相處的時光,讓歲月能在父母和自己直接留下更多的回憶!

  • 3 # 果子雨點

    歲暮到家

    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

    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

    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嘆風塵。

  • 4 # 天地不言666

    母親的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描寫母親的古詩句,以下詩都深情地描寫了母親的愛,具體句子用加粗字號標出。謹以此獻給偉大的母親們

    蓼莪

    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

    母稱兒幹臥,兒屎母溼眠。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短歌行

    唐代: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豫章行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母別子

    唐代: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勳。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燕詩示劉叟

    唐代:白居易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云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餘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

    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渡遼水

    【作者】王建【朝代】唐

    渡遼水,此去咸陽五千裡。來時父母知隔生,

    重著衣裳如送死。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

    身在應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傍。

    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風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風聲翻海濤,雨點墮車軸。

    拄門那敢開,吹火不得燭。

    豈惟漲溝溪,勢已卷平陸。

    辛勤蓺宿麥,所望明年熟;

    一飽正自艱,五窮故相逐。

    南鄰更可念,布被冬未贖;

    明朝甑復空,母子相持哭。

    畫地學書

    宋代: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

    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於再三,志氣自若也。

    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思母

    元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歲暮到家 / 歲末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勸孝歌》

    徐熙 [清]

    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

    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胎嬰未成人,十月懷母腹。

    渴飲母之血,飢食母之肉。

    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

    惟恐生產時,身為鬼眷屬。

    一旦兒見面,母命喜再續。

    愛之若珍寶,日夜勤撫鞠。

    母臥溼簟席,兒眠幹被褥。

    兒睡正安穩,母不敢伸縮

    兒穢不嫌臭,兒病身甘贖。

    兒要能步履,舉止慮顛狀。

    哺乳經三年,汗血耗千斛。

    兒要能飲食,省口姿所欲。

    劬勞辛苦盡,兒年十五六。

    慧敏恐疲勞,愚怠憂碌碌。

    有善先表揚,有過則教育。

    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

    兒行千里路,親心千里逐。

    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我認為這句最打動人: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

  • 5 # 白溪釣客

    【寸心縱報亦相難】

    銜枝鳥攜棲,待子盼歸期。

    歲月原無恙,山河總是痴。

    龍奔雲海外,虎嘯水天知。

    萬里家途嘆,何時報春暉?

    一一母親節思母(閬水漁民白溪釣)

  • 6 # 漢字之美值得鍾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在描寫母親、母愛的詩句中,孟郊的這兩句詩,是大家所熟知,也深受大家喜愛的詩句。其情,真摯感人。

    母親的愛,仁慈,深沉,博大,即便寸草一般的心,也想要拼盡全力,回報大地三春的光暉。

    每一位含辛茹苦的母親,為子女,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與愛。

    想一想母親新添的白髮,臉上的皺紋,多病的身體,總讓人莫名的心疼。

    我們長大了一歲,母親就老了一歲。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有生之年,多關懷父母,多些陪伴,就是最大的孝順了。

    祈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幸福!

  • 7 # 費玉山

    手中針線遊子衣,

    最苦人間母子離。

    揚手依門遠眺望,

    嬌兒歸日在何時?

  • 8 # 得失隨緣884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的三春暉。

    ,,。,,,

    兒行千里母擔憂,

    媽在家就在,

    家是溫暖的岸,

    子是漂漂的船,

    有爸媽在的,

    常回家看看,

    常陪伴父母,

    別等到,

    子欲養而親不待,

    給自己留下終身遺憾,

  • 9 # 阿燚黃南開

    明天就是母親節,中國古詩裡不乏描寫母親動人的詩句。孟郊的《遊子吟》最為人所熟知,但還有一些不同時代的詩人有過類似的表達,讀起來一樣的感人肺腑,若是個有故事的重感情的讀者,也許會忍不住流淚呢。現在就向大家介紹:這是宋人蘇泂寫的一首《感舊》詩,詩云:“小箱留得舊裳衣,母氏親縫衣此兒。近日著來渾短窄,猛思泉下許多時。”

    詩人用很平常的“舊衣裳”將在陽世的“落魄”兒子與已故的“母氏”緊緊聯絡在一起,令人彷彿看到夜燈下,詩人已經睡著,而母親卻還在一針一線地為孩兒仔細縫織著衣服的場景。與孟郊寫的“慈母手中線,……臨行密密縫”是多麼的相似啊!

    試想為人子者,在人生失意、落拓江湖、顛沛流離、居無定所,飽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之後,驀然回首,忽然覺得這一生中,最能慰籍心靈的無非就是那難能可貴的母愛呀!當你明白到親情是何等的重要之時,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是何其的珍貴時,但遺憾的是,母親大人卻已不在人世。正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這種人生憾事,真的讓人不禁要紅了雙眼。

    再想想:長年漂泊在外的遊子都曾有過迷茫,有過後悔,這樣的日子裡只能想想在家的年邁父母,然後咬咬牙堅持下去。試問天底下有誰可以一如既往地陪伴你,毫無理由地愛你,無論你是否執意孤行,無論你是否值得被愛,那便是你的父母。

    所以,在這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我不禁要說:祝天下的媽媽們,幸福快樂!

  • 10 # 尋韻詩詞

    白居易寫過一首《燕詩示劉叟》,是他寫給一位兒女遠走高飛的劉姓老漢的寓言詩,詩文較長,以敘述的形式鋪展開來,以“燕”喻人,通俗易懂。詩文如下: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這首詩的大意為:樑上飛來雙燕,築巢,剩下四隻小燕,四隻小燕日夜成長,一直索要食物,但青蟲並不好捉,雙燕“嘴手”並用,為兒捕食,不知疲倦,辛辛苦苦忙活三十餘日,小燕逐漸長大,母燕卻漸漸消瘦,母燕依然不知疲倦,日日教小燕發音,為其梳理毛髮。小燕終於羽翼豐滿,長成大燕,長大後的小燕,撲閃著翅膀,飛入高高的樹枝,再不回頭,任憑雙燕如何叫喚,也喚不回兒女,只能回到空空的鳥巢,日夜悲泣。

    最後幾句,將這首詩進行了一次昇華:雙燕啊,你切勿悲慼,而應該進行反思,當你們還是乳燕的時候,你們的父母也是這般悉心照料,但你們羽翼豐滿之後,也同樣遠走高飛,現在,你們應當知道你們的父母在當時,是多美的掛念。

    這首詩當中,有三句話特別發人深省,可以說,是為人父母的三個階段

    一是“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為人父母,大半輩子都在為兒擔憂為兒愁,擔心孩子衣服穿得暖不暖,吃得好不好,如果子女出門在外,還會擔心他們是否平安,會不會想家,錢是否夠花,會不會誤交損友......總之,父母的一生,都在為女兒操勞,哪怕自己精疲力盡,也毫無怨言。

    二是“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孩子長大,總要離家,當兒女成家立業,另組家庭,做父母的,哪怕心有牽掛,也只能用微笑告訴孩子,我很好,你不用擔心。他們或許會守著電話,只為了那一聲來自電話那頭的“爸”、“媽”;他們或許每到節假日就會準備一桌好菜,只為了子女能夠吃上一口熱乎的家常菜,哪怕對方不一定會回來。

    三是“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都說當了父母之後,才會懂得父母心裡的苦。很多人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才終於開始反思,原來,自己對父母真的不夠孝順,年輕時對父母說過的氣話,每每想來,總是後悔萬分。這個時候,我們才明白,想要讓子女對我們孝順,我們就必須對自己的父母報以同樣的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9歲不上班可行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