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洲推文

    個人覺得朱贊錦,也就是在陳情令中金光瑤的扮演者,很合適《天官賜福》裡的謝憐!

    白衣翩翩,卻不柔弱,很有謝憐的氣質!

    天官賜福中,可以看到墨香對謝憐的描寫,是一個輪廓柔美,俊俏。不是很健壯的身材,但是又不女氣。

    看了金光瑤的表演,再看朱贊錦拍攝的國風大片,感覺謝憐的形象就出現在眼前了(;`O´)o!

  • 2 # 大臉小仙子

    世界上本無演技,只有合適的演員扮演合適的角色。

    每當娛樂圈裡用通稿的譁眾取寵語言發出“誰與誰飆演技”的時候,總讓人感到一種可笑。

    “演技怎麼可以飆出來”?

    最近聽到這句話,是說一部港片裡,張家輝與古天樂飆演技。

    真沒有覺得張家輝在飆什麼演技,他不過是在演繹他的那個角色而已,如果他飆的是演員的自我個性,那麼,註定這個角色是失敗的。

    演員的最大天賦就是藏起自我,把自己塑造成影視劇裡的那一個角色。

    在這一點上,古天樂的確讓人刮目相看。

    在《掃毒2》裡,古天樂扮演一個一路到底的反派角色,之前大部分時間面目和善的古天樂在這部電影裡,表現出的是一種陰森的面孔,連下巴都透著一股殺氣,雙目之中更是射出一束讓人不寒而慄的精光。

    在在隨後不久面世的《使徒行者2》裡,他又恢復了一臉正氣,洋溢著一種正人君子的溫暖氣質。

    在這麼短短的時間裡拍攝的兩部電影中,古天樂能如此拉開兩個角色的距離,塑造出內心質地完全背道而馳的兩個形象,確實要佩服古天樂能如此消蝕自我的存在,而推出的完全是劇情需要的角色身份。

    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古天樂的敬業精神。

    實際上,演員進入培訓演技的學府,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消滅自我個性。當年李亞鵬上學的時候,愣是做不到這一點,而好長時間都受到老師的額外“教訓”,因為學院裡安排的一項課程,是讓學員輪換著從各自的腿檔裡穿過去,李亞鵬可能還沒有做到徹底淘空自我,拒絕從事這一自認為有傷尊嚴的訓練,但是最後,他還是過了成為演員的這一關。

    演員只有成為一張白紙之後,才能在上面塗抹出角色需要的表情與行為。

    前一度時期,將《還珠格格》又找出來看了看,依然覺得趙薇、范冰冰、林心如在劇中把各個人物表現得栩栩如生,可當時這些演員也不過二十左右,卻把角色塑造得活靈活現,這不是能用一個演技能代替的,從實際情況來看,這時候她們不過是剛剛出道,演技並沒有經過多少的歷練,但卻一鳴驚人,就是因為她們的妙出天然的氣質,吻合了劇情的需要,她們的身上,放射出光彩的不是演技,而是她們能夠無障礙、無縫隙地把自己等同於角色,這才是她們成功的原因。

    《綠茶》劇照

    後來趙薇又在她的演技日趨成熟的時候演過什麼角色?曾經看過她出演的一部電影《綠茶》,只覺得她在這部電影裡面容憔悴,毫無光彩,當然這也是電影所需要的情境,但是,她給人的形象衝擊力,遠不是她早期出道時演技尚未成熟時期的作品能夠比擬的。

    同樣的是,林心如又用她的演技塑造過什麼形象?

    范冰冰不是同樣如此嗎?

    可見,演技的提增,並不會讓她們的角色塑造能力與時俱進,深入人心。

    所以,演技這東西,往往帶著一種忽悠人的性質,過分顯擺的演技,反而會破壞一部影視作品的自然感與生活氣息。

    演技過了,就是造作。

    《青紅》劇照

    我印象最深刻的造作的表演,是《青紅》裡扮演高圓圓父親的姚安濂。從表象上看,他在這部電影裡動作如行雲流水,太過完美,太過複雜,手勢都設計得一刻沒有浪費,完全都可以用來說明這是一個指手畫腳的父親,但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是沒有那麼多的動作幅度的,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極不真實。

    這種表演叫做演技過度。

    《秋菊打官司》劇照

    其實我們不妨看看鞏俐在《秋菊打官司》裡的表演,演員完全處於一種沒有表情的狀態,但是給人帶來的卻是一種真實感,因為生活中,人的表情都是無意義的,下意識的,根本沒有什麼複雜性的內心去讓一個人完整地表現出一段連貫的動作。

    後來范冰冰在無論是在情節還是在拍攝技法上都是在模仿《秋菊打官司》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中,就沒有做到鞏俐那樣徹底地放空自我,在電影裡故意裝著一副無為而治的表演風格,但內心裡的那種迫不及待的表現欲還是按捺不住地亟欲破土而出,根本沒有達到鞏俐那種徹底地釋放內應力的無欲則剛的內在氣質,可見,范冰冰還是敗於對演技的排程失控上。她沒有按照這個電影裡的人物情境設定,而輔之於相應的表演,最終不得不透過演技來彌補對人物掌控的乏力。

    所以演技這種東西,對於演員來說確實是一種損害。一旦一個演員在作品裡意圖飆演技了,那麼這個演員就會讓人深惡痛絕。

    其實很多本該有更多形象塑造的演員,恰恰是被迷信演技給害了。

    比如八十年代初期,張瑜以她本色的表演,塑造了充滿活力的青春女性形象,可謂是紅極一時,但是後來她覺得底蘊不夠,產生了深造學習的打算,在1985年的時候,她脫離正蒸蒸日上的國內演藝生涯,到美國學習影視藝術,但自此也預示著她在人物形象塑造的親和力上被觀眾拋棄,即使她後來重回國內的影視圈,也難以用她日趨成熟的演技來贏得觀眾的認可了。

    而離開大陸影視圈的時候,張瑜的年齡只有28歲,比現在仍然在影視作品裡扮演少女角色的趙麗穎還要小4歲。

    可見,那些深造學習的女演員,白白地錯過了最美的年華,既沒有提高演技,也沒有塑造出更為動人的角色形象。

    另外,演員給予觀眾以強烈的印象,還取決於觀眾對演員的熟悉程度。一個陌生的面孔,出現在一部劇集中,會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但後來這個演員的面孔很熟了之後,就再也找不回在劇中的形象了。

    所以,你現在看看綜藝節目裡出現的演員本色出鏡,在節目中,把他們的吃喝拉撒睡表現得如同透明人一樣,他們的底蘊已經徹底曝光,洩露得一點不剩,再讓他們扮演角色,已經找不到塑造形象的新鮮意味了。被觀眾太過熟悉的演員,再次出現在劇集中,就無法避免地出現“只見演員不見角色”的現象。

    這也是綜藝節目的雙刃劍效應。演員如同帝王一樣,需要深藏不露,滅影匿形,如果把自己的一切都暴露無遺,只會讓演員的底蘊也不再具備爆發力。

    所以演員還是深藏一點好,因為只有藏,才能把“拙”給掩飾掉,整天在人面前晃來蕩去,雖然能夠混一個面熟,但也意味著演員的演藝生涯就此會攔腰截斷,遭致觀眾的唾棄。

  • 3 # 勤勞的託爸爸

    嚴屹寬,首先他的外形和衛莊,十分相似,即使說沒有武裝的那種嚴厲,但是能夠扮演他也可以說是和動漫裡的人物形象相無幾了,他適合扮演年少時的衛莊。

    有一點“性冷淡”氣場,淡定、滄桑或頹廢都ok,但是跟打了雞血一樣的成功勵志範兒絕對不成;

    有一張“故事臉”,可以不帥,但神態一定要到位。眼睛的會“說話”,豐富層次意無窮,一個眼神就能把人吃進去;

    有一把“好聲音”,文藝片中,常常會有一些具備詩意的獨白和臺詞,如果聲音過不去,觀感會大大降低。

    而演員秦昊,可以說以上條件統統滿足。

  • 4 # 在水裡唱歌的魚

    我的學生時代

    昨天 10:49

    我是個比較懷舊的人。晚上睡不著就和小單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學生時代,離記憶最近的學生時代除了大學就是高中了吧。我的高中是在中考落榜後家裡花錢才有倖進去的,現在已經換了新校區,但門口的校訓還在:不吃苦莫進此門。記得中考成績出來後,心裡很難過,想著上職業高中,但是爸媽覺得將來一定要考大學,所以到處借錢最後湊了六千塊,我才得以走進高中的校門。記得那是八月份天氣特別熱,我早上六點多起來就去校門口排隊,隊已經很長了,據說有的人三四點都來了,害怕輪不到自己。一直排到上午十點銀行的人才來,在教學樓的一個小拐角處一個只能伸出來手的小房子裡大家把一摞摞人民幣交進去,換來一張紅色的收據。那天我們一直排到下午一點多終於快要輪到我們的時候,突然天空烏雲密佈,雷雨交加,下了有史以來我覺得最大的雨,家長和學生們都沒有意料到,沒有人帶傘,大家站在傾盆大雨中有序的排著隊,往小窗口裡交著錢,我站在那裡,淚水和雨水混合著,心裡酸酸的,當時心裡就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考上大學,要對得起爸媽。所以高中三年一直很努力很努力,別人一個早讀就能背會的古文我需要前一天晚上先背二十分鐘才能趕得上大家,別人早上五點二十起床,我五點就得起來,我知道自己不夠聰明,腦子總是轉不過來,但依然努力的學著,因為比我聰明優秀的同學太多了,他們也都非常努力!即便這樣,我的成績依然是班裡中等水平,稍微洩勁兒就到後面去了,所以一直提著勁兒,直到高考結束。感謝那段時光的認真,讓我到現在依然保持著認真的品質。回想起來,高中三年是短暫而又充實的三年。那感覺就像是站在校園裡,校園上空是一團翻滾的烏雲,仰望天空,你不知道烏雲何時會走,但你知道它一定會走,前方的世界神秘未知卻又無限嚮往。

    小學1-4年級太久了,具體的事情都不記得了,只記得很快樂,很美好!就好像是夏末的Sunny穿過樹葉照在臉龐,微風拂面,一片微黃的葉子隨風飄落在課桌上,舒適又美好!

    5、7年級是轉折點,有點壓抑,但也還好。像是多雲的天氣,時而Sunny燦爛,時而Sunny暗淡。7年級,也是第一次在數學課堂上看到老師打學生,打的趴在地上起不來的男孩子我還記得他臉上的叛逆無助。有一次我被政治老師選中了,讓我去扇一個上課說話的漂亮女孩,對於從小沒有說過半句髒話沒有動過手的我來說,這一命令簡直就是晴天霹靂,這件事情最後以我摸了一下漂亮同學的臉被老師訓斥一頓結束。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想變成一粒塵土,卑微到塵埃裡不要被老師看到。後來自己當了老師才意識到,當時的老師真不配當老師!記得那個政治老師是一位年輕小夥子,還在考研,考了幾次都失敗了,不知道最後有沒有考上。當時的教育環境就是這樣,他剛工作,整體教師素質低,風氣不好,加上考研落榜把氣撒到我們身上了吧,只是我覺得我好無辜啊!

    到了8年級和9年級,就從一個活潑的小女孩兒變成了一個自卑,膽怯,懦弱無能的醜小鴨!尤其是9年級,唉,那個班主任現在都不想提了,簡直不配為人師表。我覺得我沒考上高中原因就是跟錯了老師。以升入初三的成績為依據,把前四排最中間的十六個位置留給了班上前17名——最有希望考上高中的同學,當然,我是前15名的,就是因為學籍在鎮上不在縣裡這個學校,就把我調到了兩側最邊上。然後吩咐所有任課老師,上課提問和檢查作業以這些學生為主!在後來我爸送禮請吃飯拿學籍後結束了被晾在一邊的日子(那個時候我希望老師重視我,因為我很想考上好的高中,據說上了好高中就離大學不遠了)初三的班主任把我們看的很緊,每一次下課其它任課老師都沒走她就在門口站著,嚇得我們班很多同學連廁所都不敢上,下課時間大家都低著頭看書或者寫作業,教室裡幾乎沒有說話的聲音,不敢說。連上體育課都看著我們,她們家裝修收拾房子的時候也從樓上窗戶看著校園,看誰在校園裡跑。也許,你會說班主任很負責,但在我看來,完全是為了升學率那點兒錢。總之,讓我這個自卑敏感的中學生的心靈受到了極大傷害,整個初三都是在恐懼中度過。初三對於我來說每天就像是提著命在上學,總有一雙眼睛盯著你,笑裡藏刀的樣子現在想起來都難受。

    大學於我來說兩個詞語可以概括:迷茫、遺憾。每天的日子渾渾噩噩,上課也沒有認真聽課,課下也沒有痛快玩耍,覺得自己浪費了四年。除了在畫素低的照片裡找到一些記憶外,好像夢一場。夢裡遇見的五個人——我的室友們,謝謝你們陪伴了我四年,包容著我的無知,遺憾的是最後沒有給你們說一聲謝謝!這是我最想說的話。

    我的學生時代在和老師同學說再見的那一刻落下了帷幕!但也許這是新學生時代的開始,只不過這一次的老師換成了生活裡我遇到的每一個人!

    完。

  • 5 # s雲貝貝

    最喜歡靳東演的《我的前半生》的賀涵。 相信劇中的賀涵,捕獲了很多女人的心。這個男人,像人生導師一般的存在,讓所有女人為之瘋狂。尤其是劇中時不時的為子君脫口而出的金句,簡直就是女人的課本,男人的試卷。 無論是對待朋友或者戀人,賀涵都有他自己的看法,而且這些看法,不管你怎麼挑也挑不出毛病。就是覺得他說得好的不要不要的,你的小心臟也喜歡的不要不要的。

    就像靳東說的,人生是苦難的,苦難之中才能盛開花朵,能把這個複雜人物的心理變化演好,對靳東來說是挑戰。但他成功了,在劇中他讓人愛不起來,也恨不起來,他不是絕對的壞男人,也不是絕對的好男人,而這就是“賀涵”。

  • 6 # 暴牙線上

    哪個演員最適合哪個臉色,例子有很多,

    比如李幼斌在《亮劍》中的李雲龍一角,李演出了中國軍人敢打敢拼的精神,而且把李雲龍這個角色刻畫的活靈活現,有血有肉,人物內心也表現的到位!這一版無人超越

  • 7 # 20191209NS

    每個人都是演員,每個人都適合各種角色!孩子、父母、員工、老闆、伴侶、朋友、學生、老師………不過就是劇本永遠是寫不完,不確定的。

  • 8 # 袁三甲

    陳寶國在大明王朝1566中飾演的嘉靖皇帝堪稱經典。

    李雪健在少帥中的張作霖,在劇中老帥死後我就棄劇了。

  • 9 # 汙染的片段

    張立!在電視劇征服中是孫紅雷飾演劉華強手下的金牌殺手大鵬,為人冷靜,面目兇狠,如果單看外表,就讓人不寒而慄,還記得最後那一幕,劉華強跟大鵬金寶被圍住了。而劉華強手上有個人質,大鵬用獵槍含在嘴裡,留著哈喇子大喊著,強哥,咱們跟他們拼了吧,那一幕真的是堪稱經典。把狗急跳牆的殺手內心戲演繹的淋漓盡致!

  • 10 # 微笑向前衝

    我是一個追劇愛好者,特別是一些愛情劇。

    那對於哪個演員最適合哪個角色,我覺得還是《杉杉來了》當中風騰扮演者,在劇中扮演的非常高大、帥氣,風騰不是讓人很喜歡他,也不是讓人很恨他,對杉杉的感情很專一很是有霸道Quattroporte的風範,捕獲了很多女人的心。

  • 11 # 反射弧

    2006年播出的軍旅題材劇《士兵突擊》裡,七連長高城這樣形容主角許三多,“明明是個強人,天生一副熊樣”。在娛樂圈裡,能完美詮釋這句話的,也只有許三多的扮演者,王寶強。

    作為一個特色鮮明的演員,王寶強在演藝生涯中貢獻了很多高光時刻,也塑造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的小人物形象。

    而許三多這個角色,更像是為了王寶強量身定製的,又或者說,早年間在娛樂圈摸爬滾打的王寶強,就是另一個許三多。

    鮮明的外形特點,突出的憨楞氣質,加上地道的方言,王寶強在《士兵突擊》中用自然流露的演技,塑造了一個真實的、鮮活的、無可替代的許三多。

    在《士兵突擊》中,許三多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農村老家到新兵營,這個時期,許三多是“龜兒子”,是“三呆子”,他不會說普通話,其貌不揚,木木呆呆,憨憨愣愣,王寶強也把這種唯唯諾諾、畏首畏尾表演得入木三分,看得人乾著急。

    第二個階段,是在草原五班,許三多已經成為了一個合格的新兵,讓觀眾們看到,透過努力他是可以成長的,而草原五班這種空曠、寂寞、無人問津的生存環境,反而讓許三多身上堅韌、誠懇、執著的“直”性格有了完整展現。

    第三個階段,輾轉來到鋼七連並且飽經磨礪,許三多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在“史今可能退伍”的催化下,所有經歷在許三多身上發生化學反應,“兵王”初現。

    第四個階段,來到A大隊的許三多已經成長,王寶強的表演也有了層次,表現在人物上,與剛出山村的新兵蛋子形成了強烈反差,卻依然在這種進步下,保有自己的特質。

    除了外形和表演上的無可替代,《士兵突擊》另一大特點,就是主人公的自述旁白,夾雜口音但認認真真,一字一句,一板一眼的唸白,讓許三多的成長和情感,變得更加真實,豐富。

    王寶強是在演許三多,也是在演自己,所以,換一個演員,也許會演出質樸,演出傻氣,但演不出這種真情流露,也演不出這種毫不做作的純真自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職場中,怎樣做一個讓人賞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