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歡哥看電影
-
2 # 小機率事件實驗者
個人看法:《如懿傳》在熱度上很難超越《甄嬛傳》。
一.小說《甄嬛傳》和《如懿傳》皆由琉璃紫所作,前者在內容上精巧龐大,而後者在套路上多承襲於前者,在閱讀時看不出新意。而小說《如懿傳》的熱度就明顯小於《甄嬛傳》。
二.電視劇《甄嬛傳》在宮鬥劇上創造了一個新的奇蹟,片方製作精良,演員演技精湛,給觀眾以震撼。而《如懿傳》的觀眾是在《甄嬛傳》上的基礎上觀看,很容易使觀眾做出比較,若片方和演員有一點怠慢,觀眾很容易發現區別。
三.演員方面,《甄嬛傳》的選角很精準,我們很容易有角色代入感。而《如懿傳》中,男主角為霍建華,女主角為周迅,個人認為孫儷和陳建斌的國名度均高於前者(但是我覺得華哥還是很帥噠^O^)
四.按電視劇的規律看,第二部很少有超越第一步的熱度。
不過從最新發布的一些劇照來看,我還是很期待《如懿傳》噠*^_^*
-
3 # 明星大熔爐
即將於年底播出的清宮鉅製《如懿傳》改編自流瀲紫同名小說,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在宮廷裡演繹了一段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的故事。該劇被稱為《甄嬛傳》姐妹篇,甄嬛也在劇中有大量戲份,仔細研讀劇情我們發現,《如懿傳》的宮鬥根本就是甄嬛和令妃(魏嬿婉)的博弈啊!
乾隆的嫡子情節受漢族文化影響,事實上每一個清朝皇帝都是有嫡子情節的,只是受到各類客觀原因的束縛,最終都沒有成功,乾隆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在即位之時,便早早將富察皇后所生的嫡子永璉秘密立為太子。
然而永璉在秘密立儲的第三年便夭亡了,此時乾隆即位才第三年,後宮的腥風血雨就已經拉開了帷幕。乾隆十一年,皇后生了第二個嫡子——永琮,後宮的神秘惡勢力忌憚乾隆皇帝的嫡子情節,還未等到乾隆秘密立儲,就把永琮搞死,年僅一歲。
那麼問題來了,這股搞死皇后兩個嫡子的神秘惡勢力究竟是誰??
神秘惡勢力——後宮的滿漢之爭
在乾隆即位到富察皇后病逝到13年裡,我們可以透過史實看到,有子或位份頗高的幾位妃子分別是:純妃蘇氏(育有2子)、慧妃高氏(無子)、嫻妃那拉氏(無子)(也就是繼後)、嘉妃金氏(育有2子)、愉妃珂里葉特氏(育有1子,即大名鼎鼎的五阿哥永琪)。
《如懿傳》後宮團:純妃蘇綠筠、嘉妃金玉妍、嫻妃如懿、慧妃高晰月、愉妃海蘭
第一、史載嫻妃為輝發那拉氏,而並不是烏拉那拉氏,之所以一直被傳為烏拉那拉氏,是因為那拉氏一直自稱烏拉那拉氏。為什麼呢?因為烏拉那拉氏那滿族八大姓之一,妥妥的貴族,乾隆嫡母,雍正的皇后就是正牌的烏拉那拉氏。嫻妃擺明了是攀富貴的小婊砸,而且上位野心昭然若揭!
第二、那拉氏若是想重登烏拉那拉氏的富貴之路,第一步當然是要除去皇后嫡子,這樣自己才有上位可能,否則怕是隻能在慈寧宮無依無靠度餘生了。
第三、我們再來看看其他幾位嬪妃,純妃蘇氏、慧妃高氏、嘉妃金氏都是漢軍旗,乾隆朝以前,從沒有過漢族血統的皇帝,在此之前,清朝皇室對血統一事還是頗為看重的。另外雍正年間年羹堯之事的前車之鑑,備受恩寵的慧妃高氏雖然位至貴妃,而且她的父親雖然在前朝頗得乾隆倚重,但她本人卻到臨死之前也一個孩子都沒有懷過,慧妃高氏才是妥妥的華妃原型吧!要知道歷史上的華妃年氏可是生了不少孩子的,到了慧妃這裡,連孩子都沒有生過也是可憐。另外的蘇氏和金氏沒有外戚依靠,大概是絲毫沒有動過爭寵奪位的念頭。而愉妃珂里葉特氏,雖然是滿軍旗出身,但並不得寵,生下永琪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貴人,好不容易在四年後趕上後宮大封晉為愉妃,就當了一輩子愉妃成了完完全全的後宮小透明。
綜上所述,我們暫且推測是嫻妃害了富察皇后的兩個孩子,直接導致了富察皇后的早逝,但是我們的富察皇后並沒有輸,她為自己準備了一張王牌,沒錯,那就是——令妃!歷史上嘉慶皇帝的生母。
《如懿傳》中李純飾演魏嬿婉,與史冊記載令妃畫像還有點像
之所以選擇令妃,一來是看中她的容貌,二來是看中她的漢族出身,將來令妃的孩子出生,她作為皇后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令妃的孩子接到身邊撫養,退一萬步講,若是將來自己的孩子再次夭亡,就可以扶持令妃的孩子上位。然而可憐的富察皇后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這結局。
令妃的上位之路史載令妃為漢軍旗包衣出身,也就是說即便入宮也只是宮女的身份,但是歷史上卻並沒有令妃為宮女的記載,乾隆十年,突然登場的令妃一下子被封為貴人,同年又被封為令嬪。所以我們不得不有一下猜測——令妃是富察皇后從包衣奴才中選出來並養在身邊意圖分寵的利器。在富察皇后的推波助瀾之下,令妃一躍成為貴人,慧貴妃病逝同年,純妃、嫻妃被立為貴妃,富察皇后感受到了威脅,及時幫助令妃(當時還是令貴人)從貴人晉為令嬪,這也解釋了漢軍旗出身的令妃為什麼可以同年連跳兩級,這是皇后制肘嫻妃的一種手段。
好景不長,富察皇后又一次受到迫害,第二個孩子夭亡,傷心過度的富察皇后鬱鬱而終,臨死前請求皇上將令嬪晉為令妃。我們不難猜測,富察皇后將富察氏的榮辱寄託在了令妃的身上,將自己的弟弟傅恆一家(沒錯就是《還珠格格》中爾康一家的原型)與令妃綁在了一起,一方面是震懾嫻貴妃,另一方面也是要把令妃徹底收為富察氏用。接下來,我們就將看到《還珠格格》的劇情。
我們來看看富察皇后病逝那年都發生了什麼。
第一,令嬪晉為令妃。
第二,嘉妃晉為嘉貴妃。
第三,純貴妃二子因故被剝奪了即位的可能。
我們不難發現,此時的後宮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情況,一方面砍掉最能生養的純貴妃的指望,另一方面用嘉貴妃和令妃來制約嫻貴妃。
然而!我們的令妃可不是任人擺佈的玩偶,令妃絕壁是個狠角色!
在令妃沒有所出之時,她和傅恆一家瞄上了母親不受寵但卻是滿軍旗出身的永琪,大力扶持培養永琪。與此同時傅恆家老二福隆安(爾康原型)勾搭和嘉公主(紫薇原型)成功當上額駙,一切都向著令妃的希望發展著。小燕子的出現更是令妃送給永琪的大禮,一方面可以拉攏永琪,另一方面讓永琪娶了毫無背景的小燕子可以杜絕其他勢力對永琪下手的企圖。
那麼我們為什麼說令妃不是省油的燈呢,這就要從永琪的接二連三的喪子以及他本人的英年早逝開始說起了。
令妃一開始是極力拉攏永琪和小燕子以及爾康夫婦的,但是事情要從乾隆二十二年開始說起,這一年令妃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永璐。扶持自己的兒子可比扶持別人的兒子靠譜多了。
這意味著,令妃要變節了。
《還珠格格》中的五阿哥在《如懿傳》裡也有不少戲份
此時自己的兒子還是個小北鼻,永琪已經是文武全才的大小夥子了,好在乾隆老頭身強體健,少說還能活過20年,不能從永琪身上下手,就從永琪的孩子身上下手,永琪沒了後,也就斷了一半的儲君之路,畢竟大清朝講究的就是一個多子多福。所以從乾隆24年開始,永琪的孩子接二連三的夭折,唯一一個活下來的,竟是雙胞胎的其中一個。原因再明顯不過了,令妃本不知道是雙胞胎,搞死了一個以為大功告成,沒想到卻留了個活口。
乾隆28年,圓明園九洲清晏失火,永琪親自將乾隆從火中背出,乾隆大為震動,兩年後便封其為親王。這件事發生以後,令妃大為擔憂,便加緊了對永琪的迫害。永琪封王后不久就猝然長逝,年僅25歲。當然他也可能真的是跟小燕子去了大理啦。
甄嬛的權欲之心如果說永琪的離世是令妃和繼後那拉氏利益共謀的產物,那麼這場大爭鬥中,甄嬛不可能坐視不理,畢竟我嬛可是戲精中的戰鬥精,放任小輩在眼前瞎胡鬧太打臉了,但是甄嬛已然功成名就穩享太后之尊,她跟著摻和有什麼意義呢?沒錯,那就是給自己加戲!
孫儷塑造了經典宮鬥劇大女主甄嬛
繼後如懿被封為皇后之後,甄嬛自然不希望繼後一家獨大,這樣後宮裡只顧著皇后,誰還想著太后?況且繼後以烏拉那拉氏自居,這不是擺明要打太后的臉嗎!可以說太后一定不是很喜歡這位繼任的新皇后。那我們來看,繼後當上皇后不久就有了兒子,這是乾隆時隔十餘年的又一個嫡子,前面兩個都已經死了。我們上文提到了乾隆的嫡子情節,可以說這個孩子的到來,鞏固了繼後在後宮的地位。與此同時,後宮位份較高的有嘉貴妃和純貴妃能與之分庭抗禮,但是好景不長,嘉貴妃在繼後生第二個兒子的時候去世了!純妃年老,此時唯有正當年的令妃最適合扶植,所以我們看到了歷史上,令妃晉為令貴妃,十五阿哥永琰——未來的嘉慶皇帝也平安出生了。這時純貴妃也死了,後宮裡皇后和令貴妃相互制約,相信太后還是相對來說比較滿意的。
《如懿傳》中鄔君梅飾演甄嬛
然而!繼後如懿自然不願意宮女出身的令貴妃一路平步青雲,她心裡明白這一切與太后的扶持是脫不開關係的,所以她決定敲山震虎,提醒一下太后,於是就發生了圓明園九洲清晏火災。沒錯,就是上文提到的永琪立功的那次。我們忽略了一個重點就是,離九洲清晏最近的地方是果親王弘曕的住處。那麼這個火是誰放的?很有可能是繼後那拉氏,因為她是最得益的人,如果乾隆真的燒死了,她作為皇后可以稱為稱為名正言順的太后,如果沒燒死自然可以治弘曕救駕不力之罪。
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們都知道,甄嬛跟果親王的兒子弘曕出繼果親王一脈,唯一要說甄嬛有什麼顧念,大概就是這個私生兒子了。
翻開《清史稿》我們看到,弘曕因救火不力,被乾隆罷免了一切職務,不到兩年,鬱鬱而終了。
大概皇后也沒想到會間接把弘曕害死,她可能只是想敲打敲打太后,沒想到這次放火,引發了這麼嚴重的後果。這直接導致了太后的最兇猛的反撲。那就是令貴妃被立為皇貴妃。我們在歷史書裡不難發現,弘曕病逝、令妃被立為皇貴妃,以及皇后被貶是同一年的事情。這麼看來,意味深長了好多。
皇后如懿在第二年就死了,令妃和太后大概是達成了某種心照不宣的協議,令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同副後,但是不能當皇后搶了太后的風頭,之所以達成這種協議,大概是令妃認為來日方長,太后年事已高,只是偏偏沒想到,自己最終還是死在了甄嬛的前頭。
(本文只為開腦洞,博君一笑,切勿認真。)
-
4 # 買手客buyerkey
說起近十年來的古裝劇TOP5
《甄嬛傳》絕對是要佔有一席之地的
想當年這部劇在星級衛視首播的時候
據說
上一部造成這種影響的電視劇還是20多年前的《渴望》
《甄嬛傳》都過去6年了你說快不快?
姐妹篇《如懿傳》終於定檔了
12月20號在東方衛視和江蘇衛視同時播出
有了孫儷的珠玉在前,《如懿傳》的導演在選角方面也是絲毫不敢馬虎,不僅請來了近些年很少出演電視劇的周迅來擔綱女主,還請來了霍建華、董潔、張鈞甯、鄔君梅、胡可、李沁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為其做配。
首先
《甄嬛傳》中的那個帥氣的四阿哥就是《如懿傳》中的乾隆皇帝,長大後更帥了有沒有。
在以往的影視作品中,乾隆皇帝大多都是文韜武略,風流多情,而這一次霍建華扮演的乾隆卻是虛偽自私的,他利用身邊所有的人來成全自己的野心。其實,他的這一性格特徵在《甄嬛傳》中已經有所體現了。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甄嬛傳》的最後一集中,已經成為皇帝的弘曆狀似無意地對甄嬛提到了自己所讀的《鄭伯克段於鄢》,實則是在試探甄嬛對幼子的態度。
不過,在觀眾的印象當中
霍建華一向都是“老幹部”和“禁慾系”的形象
再來說說周迅飾演的如懿,這部戲的女主
根據編劇和小說作者的設定,如懿是雍正的皇后烏拉那拉氏宜修的表侄女,這個人物在《甄嬛傳》中其實也有出現,就是那個拉低了劇組整體顏值的青櫻。話說當年的青櫻要是能長成迅哥這樣,大概也就不會被三阿哥嫌棄了。
從眉毛來看,她的眉頭淺淡平緩,到眉峰處突然變細且急轉直下,到了眉尾處簡直細得像一把利刃。這簡單的兩道眉毛簡直就是她一生的寫照。在做嫻妃的時候雖然時有磨難,卻能和弘曆相伴扶持,後來,她成為了皇后(乾隆的第二任皇后),看似爬上了高位,卻更加受人牽制,甚至被迫給另外一個妃子送了絕育湯,如此種種使皇帝徹底厭惡她,從此成為了紮在弘曆心中的一把刀。
同樣能透過妝容看命運的還有董潔飾演的富察.琅嬅,她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在《甄嬛傳》中,富察皇后這個角色在最後一集中也出現過,不過只有短短几秒鐘的鏡頭。
富察很羨慕如懿與皇帝的兩心相許,他她更看中皇后顏面與嫡子榮耀,不屑於捲入後宮爭鬥,奈何還是陷入圈套受到眾人挑唆,與如懿嫌隙漸深。被皇帝與如懿以為壞事做盡,病故前大為不甘。死後皇帝才知亦有許多誤會,追念多年。可以說是一個悲情女子。不過,就算不看妝容,單看董潔這張冷清秋式的臉,小編也很難想象她能成為宮鬥贏家。
當然,甄嬛這個人物在《如懿傳》中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大家印象中聰明美麗端莊大氣的甄嬛娘娘在《如懿傳》中變成了一個抽著菸袋圓滑詭詐又很愛弄權的老太太。
另外,大家可以仔細觀察鄔君梅的這張海報,眉毛十分圓潤,幾乎看不出眉峰,嘴角也是微微掛著笑的,可是她上揚的眼線卻暴露了她骨子裡的精明與狠辣。
首先,《如懿傳》中有一位名叫魏嬿婉的妃子,沒聽過這個名字不要緊,小編相信她的另外一個名字你肯定聽過,她就是在乾隆後期擁有協理六宮大權的令妃娘娘。想當年,小編在看《還珠格格》的時候還納悶令妃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幫著五阿哥和爾康逃跑,原來人家在宮裡的地位竟然這麼高。
說到五阿哥,她的生母在《如懿傳》裡也出現了,就是張鈞甯扮演的海蘭。沒錯,張鈞甯就是趙薇的婆婆。當然了,這並沒有霍建華成了林心如的爸爸這一點來的搞笑。
另外,在《如懿傳》中,乾隆有一位妃子名叫寒香見,據說這個女人來自邊塞,貌美體香。這熟悉的配方,這熟悉的味道,寒香見的結局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
對,變成蝴蝶飛走了。
總的來說如懿傳中的人物命運就像是《甄嬛傳》和《還珠格格》的承上啟下,看起來還是很有意思的!
-
5 # 令狐伯光
《如懿傳》vs《甄嬛傳》:很明顯不能,前面的回答已經推薦得夠多,基本涵蓋了各種分析,這裡寫過的不再重複了,大概分析一下如懿傳很難超越甄嬛傳。
衡量一部已經開播的影視劇質量,無非有以下四點,第一點影視劇代表硬體工業的製作技術,包括攝影、美術、構圖、調色、配樂、節奏、服化道,特效技術等等。第二點是影視劇的故事劇情,劇本為一劇之本。第三點是演員表演對於角色塑造,當下影視劇除了動畫,終究以人為根本。第四點是商業層面的成功,這部影視劇如果在商業上非常的成功,資本商業就會跟風無數個同類項目。並且前面製作,演員,劇情三點的巨大成功。結合第四點,這部影視劇便會成為某種型別文化的經典,標杆。後面同類型的作品,不管有意無意都會與此進行對比。中國的宮鬥劇,現在已經像型別文化不斷的延伸一樣。畢竟從後宮換成朝堂,再換成仙界,基本換湯不換藥,還有宅鬥,種田,女頻自霸道Quattroporte逐漸沒落過後,這個系列開始發揚光大。
中國宮鬥劇,最老遠的資料不去找,比如香港的《金枝欲孽系列》,大陸宮鬥劇更早也不找了,2010年後應該是這樣的脈絡。
於正為幕後推手,楊冪主演的《宮鎖心玉》成為起點唐人為幕後推手,劉詩詩主演的《步步驚心》進一步添柴加火鄭曉龍導演,孫儷主演的《甄嬛傳》在各方面達到頂峰,一直到了現在再也沒有超越者。為什麼《甄嬛傳》達到了巔峰,正是因為上面說過的,無論是從製作技術上,故事劇情上,演員表演上,還有商業層面上。《甄嬛傳》在流行型別文化的影響力,傳播力度上來講,同時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高度。
某一種型別文化達到頂峰過後,同類題材再想要超越,甚至是追平都相當的困難。困難在於演員表演,故事劇情,製作技術等等全方位的,因為前面擋著一座已經可以明確衡量的山峰。這絕不只是將宮鬥換一個朝代,換一個背景設定便能解決。所以原班人馬,把背景放到更大的戰國時代的《羋月傳》,基本相當於半撲街。
《羋月傳》收視話題確實可觀,但頂多證明商業回報尚可,製作,故事劇情,和演員表演並不怎麼優秀。所以,預測《如懿傳》開播後能否超越《甄嬛傳》,也基本從這四個層面分析一下便行了,分別是製作技術,故事劇情,演員陣容,商業回報層面,這四個大方面。
從現在的資料上看,《如懿傳》基本是三個方面都全面升級的《甄嬛傳2.0版》。不管是粉絲承認不承認,電影一線女星的地位要強大很多,周迅的咖位,也遠比孫儷要強太多,男主角也更換成當紅霍建華。其它演員陣容更不用提了,無論老戲骨,中生代實力派,各種新人,基本都全面升級。但《如懿傳》最終能否超越《甄嬛傳》,達到中國產宮鬥劇另一個高峰,便在於劇情故事上面。如果和《甄嬛傳》故事劇情相同,有沒有保證撞梗時超越。如果故事劇情不同,有沒有另闢途徑達到另一個高峰?根據情況來看,《如懿傳》即使前面三個方面都證實,在故事劇情上面追平甚至超越《甄嬛傳》,幾乎不太可能,更何況現在國內宮鬥戲也已經在降溫,現在觀眾的認可度也值得觀望。 -
6 # 哇哇樂娛樂
《如懿傳》值得追,但不會超越《甄嬛傳》。《甄嬛傳》作為經典,它的成功是難以複製的。就像《紅樓夢》和《西遊記》翻拍的那麼多版本,又有哪一個版本能超越87版《紅樓夢》和86版《西遊記》呢?更重要的是僅播出兩集,吐槽聲就不斷,所以對於《如懿傳》的製作,觀眾們是不買賬的。而且《如懿傳》的服化道和《甄嬛傳》也是沒法比的。雖然是姊妹篇,除了演員們的演技上有可以比較的地方,目前《如懿傳》還沒有可以和《甄嬛傳》相提並論的地方。而《如懿傳》之所以值得追也就是因為劇裡一眾老戲骨的飆戲值得一看。所以熱度來說,剛開播的《如懿傳》自然會是話題不斷,熱度不斷,但後續若沒有精彩的劇情,老戲骨的演技也不是能撐起整部劇的看點的!
-
7 # 葉榮添14
除了會拍古裝,還會幹什麼,沒有一點正能量,全是爾虞我詐,把人都帶壞了,社會發展需要創新,需要科技發展,需要正能量,國家就不管管嗎?就讓他們這麼禍害嗎?拍部戲,比勞動人民,科學家,保家衛國的軍人還多,這個國家不是靠他們建設起來的,他們是趴在人民身上吸血的螞蟥。
-
8 # 黃小蕾flyfly8
不會了吧,一部劇的成就要靠天時地利人和,這片錯過了最佳播放的時間段,宮鬥劇題材大眾已經審美疲勞了,裡面的主演人氣都滑落了,而且因為主演卡司觀眾期待值太高容易被吐槽,火當然還是會火,團隊在那呢,但是不會再有甄嬛傳的盛世局面了
-
9 # 顧一葉
著實惶恐,怕是不能~~~
整劇氛圍沒有威嚴肅穆感,臺詞弱,佈景跳戲,道具一般,不像是宮鬥劇,有點小孩子過家家的樣子。
雍正?
弘曆??
後宮佳麗??????
我滿心歡喜巴望的周迅大女主????
大清朝?????怎麼看都不夠真切呀。。。。
劇情環節相相鏈釦銜接的不夠緊密,有刻意感,為了故事而訴說故事。
與之對比的《甄嬛傳》暗藏多個推動劇情的梗,讓整部劇更有底蘊,不浮華空洞。
沒有出彩的情景:
《甄嬛傳》選秀姐妹爭寵各懷鬼胎,步步為營,都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迫害流產,誣陷罪名冷落,被迫出家監禁,父遭慘死。
自幼相識,因安陵容的蓄意,相互扶持的好姐妹眉莊生孩子血崩而死。
心愛男人王爺發配邊疆替死,就算不飲毒酒,雍正亦必殺而後快。
樁樁都有始有終,跌宕起伏,不突兀,自然而然產生共鳴。
《如懿傳》青梅竹馬,後宮存活爭寵,小計謀耍的不夠深諳聰慧,情節交代的虎頭蛇尾,鮮有亮點。
造勢太大,宣傳遠大於影片實力。
跳出本片,個個女主都爭芳鬥豔,各有千秋,幽若牡丹的,雍容華貴的,清新脫俗的,婀娜多姿的.......唉,可混進大清朝後,黯然失色了。
一直遲遲未播,噱頭遠遠超過了本身,觀眾的胃口結結實實吊足生厭。
接二連三的吐槽聲也不絕入耳:
-
10 # 樓上的姨
昨晚,本姨終於活著等來了《如懿傳》,自從它開拍以來,本姨足足等了兩年啊。
兩年前,本姨就在盼望霍建華飾演的翩翩少年郎,還有作為影后視後的周迅是如何打怪升級的。
沒想到啊,製作方特別愛吊大家的胃口,一直和網友玩捉迷藏。
看在演員的份上,等就等吧,但是你《如懿傳》就不能安分點嗎?開播前,都鬧出多少醜聞了?
首先,延播放觀眾鴿子。
《如懿傳》本將成為今年的“開年大戲”榮耀迴歸,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一次延播,就開啟了停不下來的延播。這麼喜歡放觀眾鴿子,本姨都懷疑這部劇是不是難看到不敢露面。
其次,小說和海報涉嫌抄襲。
去年8月份,作家@匪我思存指責《如懿傳》小說抄襲,甚至連錯別字都抄了。作者抄襲成名,投資方只為圈錢,這樣的吃相未免也太難看了。
據說,流瀲紫在寫完《後宮·甄嬛傳》後,潛心寫作,5年寫完了《如懿傳》,本想再次掀起宮鬥劇的熱潮,結果卻遭遇了抄襲風波。
不僅如此,眼尖的網友在先前的海報中,發現了裡面的宮女與《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嫻妃有幾分相似。
仔細對比可以發現,兩者的動作、頭飾、臉型幾乎一模一樣。
本姨苦等了兩年,卻等來了一部抄襲片,導演你還我大片大製作!
再次,官方海報穿幫。
在《如懿傳》定檔20日開播時,官方海報上驚現路牌和自動販賣機!
這設計師是隔壁的間諜嗎?真是把本姨的雙下巴都震歪了。
本姨還記得,《新神鵰俠侶》中的人物劇照,王重陽戴了一塊電子錶,與背景、人物完全不搭邊,金庸老爺子知道了肯定要氣哭的。
雖然影視劇裡穿幫的鏡頭一抓一大把,但是,定位於“良心之作”的《如懿傳》,犯這樣的低階錯誤真是太不應該了。
《如懿傳》開播前,觀眾就已經開啟了群嘲模式,昨天一開播,更是引發了觀眾的觀後不適感。
今天一大早,《如懿傳》成功登上熱搜榜,不是因為電視劇多好看,是看完想眼瞎!
昨晚《如懿傳》的播放量,只佔了《延禧攻略》的十分之一,可想而知製作水準是怎樣的。
先來欣賞下演員們的服飾裝扮,想不明白周迅脖子上的蝴蝶結是什麼審美,頭飾還沒有宮女的講究。
劇中最感人的地方,是周迅的“公鴨”原嗓,讓人分分鐘齣戲啊。不是說大製作、大投資嗎?連一個年輕的配音都請不起嗎?
這也不能怪觀眾要求高,讓43歲的周迅演十幾歲的少女確實很有違和感。周迅浮腫的臉、眼角的細紋,一秒就戳穿她強行賣的萌。
還有霍建華身上的綠馬甲,就為了體現弘曆年輕時的意氣風發?
劇中最有穿越感的,當屬嬛嬛的“米老鼠”+“中國聯通”耳環。這麼獨特別緻的耳環,是迪士尼和中國聯通聯名吧?
深挖《如懿傳》的細節,還會發現很多bug。在嫻妃住的延禧宮牆上的畫像竟然是令妃,畫像竟然還是30年後的令妃,這個bug實在是非常尷尬,道具組可長點心吧!
本姨還注意到,作為嫻妃的如懿,竟然給答應行禮。嫻妃的頭銜遠遠高於答應,應該是答應向嫻妃行禮,這…導演是邊吃飯邊拍戲的嗎?
這還沒完,就短短的8集,到處可見摳圖的痕跡。此時此刻,已經沒人會關心演員的演技、劇情的發展,先去彈幕吐個槽吧!
其實,單看《如懿傳》的官方字型,也顯得過於敷衍,對比《延禧攻略》的書法字型,“如懿傳”三個現代字型,每個字只用筆刷簡單地刷了一筆,估計設計字型和穿幫海報的是同一個人,都太不走心啦!
從“開年大戲”到網播劇,從萬眾期待到集體吐槽,《如懿傳》和觀眾的預期差了很大一截。
看了那些穿幫、穿越、粗劣的後期製作,誰能猜到《如懿傳》的出品公司,曾經做出過《白鹿原》呢?
觀眾之所以會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前期宣傳導致觀眾期望值太高。
看這海報,多霸氣驚豔,誰能想到播出來會這麼“出人意料”!
本姨就是被這些海報圈粉的,現在只後悔充了騰訊會員,20塊用來幹什麼不好啊,非要上這當!
電視劇本來就是觀眾閒暇生活的調味劑,但這次,本姨真的不敢回憶看完《如懿傳》的感受。
劇中陰氣森森的氛圍,演員凶神惡煞的眼神,著實把本姨嚇得不輕。
還有更詭異的,螢幕下面的廣告,像狗皮膏藥一樣黏在上面,還擋住了字幕,連會員也關不掉。最後倒好,看了什麼觀眾全沒記住,光記著廣告了,還從頭到尾關不掉!
當然,這個鍋還得騰訊來背。當天晚上,騰訊影片稱是廣告投放系統的bug,隨後再次表示已經恢復正常。
出現這樣的失誤,垮掉的《如懿傳》幾乎徹底失去了人心。
對比現在熱播的古裝戲,《如懿傳》的豆瓣評分才6.6分,比評分7.5的《天盛長歌》還要低。
開播以來,《天盛長歌》創下了湖南衛視黃金檔10年來的最低收視,不少網友表示,《天盛長歌》的劇情平淡,節奏拖沓。
《天盛長歌》的服化道、畫面感都還不錯,拖沓沉悶的劇情是最大的硬傷。
剛開播的《如懿傳》,劇情也過於拖沓,前幾集都聚焦在雍正帝駕崩,乾隆選妃,太后與太妃的權力爭鬥上。
多條主線錯綜複雜,看了一集,甚至不明白在講些什麼。
更加搞不懂的是,女主如懿前一秒還是女主光環,無所不能,下一秒,就變成了任人欺負的“白蓮花”,這樣的反差,真是不敢猜測女主的發展走向。
剛開播的《如懿傳》,槽點真的太多太多了,看過這部劇的網友,總有種被糊弄的感受。
大概是,等的時間越長,大家的期待和要求就越高。
等了兩年的《如懿傳》,前幾集大大低於觀眾的期待值,之後勢頭會不會變好,仍然未知。
如果不能給觀眾交份滿意的答卷,製作班底再頂尖,導演、演員再優秀,也是浪費資源。
要想真撈到錢,得罪誰,也不能得罪“衣食父母”——觀眾呀。
-
11 # 趣味快訊
周迅的如懿傳,無聊時候本人有看過一部分原著,和甄嬛類似的人物性格,因此預測如懿傳還是贏不了攻略的,觀眾口味在變化。
最後,好像以上回答有點文不對題吧,不過只是個人建議,僅供參考哦⊙∀⊙!
-
12 # 影視口碑榜
承襲了《甄嬛傳》中的憂慮,在皇家母子情分都可能變淡甚至仇化更何況是僅有養育情分而沒有血緣關係的母后,弘曆選妃時雖然甄嬛百般隱忍但登機後,弘曆卻轉眼站在了摯愛的青櫻身後和甄嬛作對。在對烏拉那拉氏的處理上猶豫不決甚至提前謀劃出宮養老觸了甄嬛底線,以至於甄嬛針鋒相對禁足了青櫻導致弘曆阻撓其入住慈寧宮的反撲,總之這一對有手段的母子接下來肯定要開始更多的相愛相殺了。
和《甄嬛傳》中逆襲最大的自然是青櫻也就是後來的逆襲,在《甄嬛傳》中青櫻一心想嫁給三阿哥,被拒絕後在甄嬛的勸說下弘曆才勉強收了她做側福晉,不愧是烏拉那拉氏的後人,她立即轉變態度積極投身四阿哥和甄嬛麾下與母家決絕。但不難看出,那時候弘曆對青櫻是嫌棄和不喜歡的。但在《如懿傳》裡青櫻和弘曆卻是真愛,先是青梅竹馬的兩人互相“賭氣”式的說了不去選福晉,但耐不住情之所向到了現場被送了玉如意,眼見一樁美事將成,雍正來否了這段婚事,到最後弘曆又去求來了側福晉,估計一般人的心臟承受不了短期內的這麼多變數。這樣的開頭似乎也註定了倆人的情路不順,儘管一開始彼此情意綿綿但後來有了嫌隙,如懿落得削髮不得情應也讓人唏噓。
-
13 # 腦補世界
《甄嬛傳》已經成為清宮劇的一個標榜,每當有清宮劇播出總會被拿出來做對比。甄嬛傳的服化道以及劇情內涵已經成為清宮劇的對比標準,無論是畫面色調還是演員演技,都很自然。《如懿傳》雖然也是熱度居高不下,但是播出的幾集服飾妝容都慘遭吐槽,但是演員的演技還是很線上的,尤其是陳沖的爆青筋式哭泣也是好評如潮。
-
14 # 巴塞電影
作為《甄嬛傳》的後續,《如懿傳》將《甄嬛傳》裡面烏拉那拉·青櫻的一身悲劇作為主線,圍繞著乾隆朝的後宮悲喜,勾勒出封建皇權之下女性的悲哀。
不同於一路升級打怪最後功成名就的甄嬛,如懿傳講的卻是一對夫妻從相濡以沫逐漸在生活裡相敬如冰變成最後的死生不復相見,這樣的題材本身因為其不爽利的結局,使得受眾群低於最後結局光明的《甄嬛傳》。而且,落實於一定的歷史環境裡,比架空歷史的天馬行空更容易被觀眾揪著細節問題不放,引起觀眾的意願反彈!所以,從立意上,倫理悲劇屬性的《如懿傳》就比勵志爽文的《甄嬛傳》不得人心。
同時,因為抄襲風波的影響,《如懿傳》的推出本身就有很大的民意反彈因素,使得讀者有了一定的逆反心理。所以,原著的銷量就不如《甄嬛傳》原著的銷量。
又因為電視劇的製作週期和等待播放的時間太長,使得觀眾因為太長的心理沉澱期而淡化了觀看興趣,自然收視率會有所下降。而且,一貫喜歡截胡碰瓷的於正在《如懿傳》等待透過的時間段裡攢出一部《延禧攻略》,很大程度上分流了不明真相的的觀眾,比不得當年全國集中收視率追《甄嬛傳》的熱情,收視率和口碑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從立意,原著抄襲,《延禧攻略》半路截胡著幾個方面,就註定了《如懿傳》不可能像《甄嬛傳》那樣達成口碑收視雙豐收的盛況。況且,因為集數太長,整體劇情的張力被稀釋了很多,在十集以後才慢熱的進入狀態,自然不能和《甄嬛傳》緊湊的敘事相提並論。最後的製作品質上,《如懿傳》也和《甄嬛傳》有差距!
回覆列表
《如懿傳》2017年才正式開播,目前所做的只能是列舉可能的優勢劣勢。
優勢一:《甄嬛傳》嚴格意義上的正牌續集,《甄嬛傳》的高品質高口碑是最好的宣傳。雖然《羋月傳》是《甄嬛傳》導演鄭曉龍和主演孫儷的二度聯手,但終究是另起爐灶,清宮戲和大漢戲底子裡的風骨就沒太多幹系。
優勢二:演員陣容。周迅和霍建華拿走過億片酬的新聞曾沸沸揚揚,但也側面說明演員的重要。
周迅自不必說,堪稱大陸演員中最有靈氣的女星。何以見得?有的女星如章子怡雖然機遇更好成就更高,但細細探究會發現,章子怡在大導演的調教激發下光彩照人,但在《非常完美》之類的平庸之作中表現亦平庸。而周迅的特點是即使影視劇本身品質有限,但只要她出場就流光溢彩。相比章子怡等,周迅是差了點運氣。
而霍建華也堪稱清宮戲頭牌,演繹乾隆對他來說駕輕就熟。雖然和陳建斌比演技或略輸一籌,但相比《甄嬛傳》的宮鬥主題,《如懿傳》更傾向於情感悲劇,或許正是霍建華的強項。
優勢三:相比《甄嬛傳》的一舉成名,《如懿傳》從誕生之初即萬眾矚目,團隊、投資、製作品質都可謂不惜工本。
再說說劣勢。
劣勢一:《甄嬛傳》珠玉在前,比較在所難免,只要不超越,就很容易在吐槽文化盛行的當下成為犧牲品。
劣勢二:以情感悲劇為主要內容,相比《甄嬛傳》的宮鬥、權力傾軋、人性無常,似乎很容易流雨膚淺。另一部《步步驚心》是絕對滿足不了慕《甄嬛傳》之名觀看的觀眾的。
劣勢三:導演換成汪俊,雖然情感戲是他過往作品中的主流,但和精益求精、勇於探索、能沉下去創作的鄭曉龍功力顯然有差。
綜上,最初的關注度顯然要超過《甄嬛傳》,之後欲獲得長線口碑難度倍增,當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