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eram怡

    分娩的兩種方式各有不同,常常有人問是那種方式更好,作為二胎寶媽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2014年剖腹產大寶,2020年3月31日剖腹產二寶,一胎剖腹產二胎醫生是直接建議你刨,一胎剖腹產啥都不怕簽了手術同意書就進去了,插小便管超級疼,醫生讓幹嘛就幹嘛40多分鐘就結束了,出產房發燒頭暈按肚子懷疑人生,下床的時候差點暈倒感覺像死了一樣,陰影一直伴隨著我六年沒敢要二胎,再加上朋友說二次剖腹產比一胎疼我一整個孕期都是在害怕中度過的,剖腹產前一天去預約手術簽了手術同意書,醫生說心態最重要,有一個生了女孩不開心大出血的差點沒救回來,我嚇得一夜沒睡好,本來第二天下午的手術提前到了早上七點半,六點多的時候爸媽就帶著我家大Bora醫院了,公婆7點多才來畢竟咱不是人家親生的人家也不擔心,進產房的時候我頭都沒敢回一路跟著醫生走到底,但是我看到我爸媽臉上的擔心了我笑的比哭還難看,進產房等醫生等了一個多小時一個人坐在手術室裡真害怕。

    出手術室已經十點多了,心裡想反正進來了怕也沒用了,然後就是躺床上掛水打麻藥,現在是打完麻藥插得小便管一點感覺都沒有,打麻藥的時候要聽醫生的話才能打好,慢慢的下半身就沒直覺了醫生用針扎問你什麼是感覺什麼是疼,還沒反應過來就感覺肚子動刀子了,醫生在聊天說過幾年還能再生一個,我就知道是女兒了心裡很平靜男寶女寶都是自己生的沒有失落感,然後就是縫合的時候我腿已經可以動了,醫生說沒事等你完全有知覺的時候手術就結束了,然後醫生把孩子抱出去了,出手術室的時候只看到了爸媽和老公,爸媽淚眼婆娑的說擔心死了進去那麼長時間,老公也親吻我說辛苦了,回病房抬到床上就用收腹帶了還要壓鹽包,說實話二胎真不疼……

    女人都是愛美的,就算生了寶寶我們也要美美噠,所以及時管理身材恢復非常必要

    十月懷胎,寶寶的重量使得媽媽的骨盆變大,這就是從少女變成大媽的重要一步,進而分娩時恥骨分離,使得整個骨盆變形,髖關節移位,形成“大屁股”的骨架,大媽的形態顯露無遺。所以產後恢復要做的就是配合適量的運動進行骨盆的恢復,把“大媽”的屁股給拉回來。

    其實利用生產的機會來調整體型, 或者改善身體上的一些症狀,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機,所以很多人會在這段期間用束縛,套裝,達到調整體型的目的! 產後收腹對女性特別重要,懷孕時候肚子那麼大,生過肚子一下子就空了,如果不勒著點的話,那有大肚腩多難看啊,而且還很容易得婦科病的,我自己用的是產後月子裡開始穿的收腹的,就是一件背心和一件短褲的那種,我之前買的束縛帶,結果用了一天就勒的受不了。

    還是我朋友推薦給我買了這個套裝,穿著我第一感覺就是不勒,不勒我就能堅持,而且穿上把大肚子都收起來了,產後的大肚子經常收的話,慢慢就會變小,面板變緊緻,把我多餘的肉肉收起來了,重在堅持穿!它還有個好處就是不會卷,以前我肚子肉這麼多,坐在那裡肚子不會一節一節的站那裡什麼樣坐那裡就什麼樣,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現在堅持穿了一段時間後肚子幾乎平了,減重15斤,身材恢復的跟以前差不多了!

    剖腹產的好處與壞處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我們選擇剖腹產都是為了生孩子時母親和嬰兒能少遭點罪。那剖腹產有什麼好處呢?在胎兒生長的位置不對,順產會給雙方造成危險時,剖腹產就成為了一個更好的選擇。另外,如果母親患有疾病(子宮),剖腹產可以一起將病灶摘除,十分安全。還有就是如果由於外界因素導致妊娠被迫終止或者即將終止,剖腹產可以挽留孩子的生命。

    剖腹產的壞處就是在手術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意外,例如麻醉不測,或者是大出血的情況。另外,術後也存在子宮切口癒合不良和再生產時子宮破解的危險。一些母親在剖腹產後會出現併發症,或者母乳缺乏,而且肚子上也會留下難看的疤痕。

    順產的好處與壞處有哪些?

    再來談談順產。如果在孕婦和嬰兒都確定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進行順產可以較好地保證乳汁供給,併發症較少,生產過後也能很快恢復並下地走動。另外順產不需要動手術,不會在肚子上留下難看的疤痕,只會對陰部造成一定傷害。據說順產的孩子身體素質也會比剖腹產的孩子好一些。

    順產的壞處很少,但是大出血是一個很大的隱患。除此之外,孕婦的陰部會在生產過後變得鬆弛(可透過運動恢復),生產前由於宮縮導致的陣痛也很強烈。

    其實選擇何種分娩方式,一定要聽醫生的建議,這樣不管對於孕婦來說,還是寶Bora說,都是最好的選擇。

  • 2 # 中法混血二寶媽

    如果沒有特髮狀況,最好是順產,恢復快很多啊

    我大寶順產,很快就恢復了體型,而且沒有束腹帶,也沒有做很多的運動

    我二寶刨腹產,已經一年了,也沒有完全恢復體形,而且感覺自己一下子老了很多。手術後,尤其麻醉藥過後,疼了一晚沒有睡著。。。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啊

  • 3 # 大貓咪和小貓咪

    先說說我的經驗和體會吧。在懷著我兒子的時候,開始我也特糾結:到底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選順產吧,我怕疼,怕自己忍受不了那種非人的折磨,除此之外,最擔心的還是萬一到時候生產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再轉剖,得遭二茬罪;選剖腹產吧,對身體傷害比順產大多了,對孩子也不好,肚子上以後還有一道難看的疤痕。所以怎麼選都是弊端。

    經過再三考慮,我還是選擇了順產,而且慶幸自己的選擇。

    我是在懷孕沒多久的時候就確定了順產的信念。有信心,這是最重要的,當時我已經下定決心,只要到時候身體允許,一定是順。所以孕中後期,我聽從醫生的建議,控制飲食,控制胎兒體重,多運動,一切都是為順產做準備。我不斷告訴自己:生孩子是女人的本能,別人可以順,為什麼我不可以?多尋求身邊順產朋友的經驗和鼓勵,對自己堅定信念非常有幫助。

    還有,在孕後期,按時做產檢、數胎動,隨時瞭解胎兒的情況,觀測胎兒體位、臍帶狀況、羊水等。

    所以,順產要看幾點:

    1、孕婦本身身體適合順產;

    2、胎兒情況適合順產;

    3、自己是否有堅定的順產信念。

    現在回頭來想想,當初在產房,我和寶寶共同努力,才把他健康地帶到這個世界上來,覺得自己還挺偉大的,和寶寶的“革命友情”也成為了我倆現在共同的話題。中間的那些苦和痛,現在想想,都不算什麼了,堅持下來,就是勝利!

  • 4 #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在孕中期,準媽媽會遇到選擇分娩或剖腹產的“難題”。自然分娩是自然陰道分娩、胎兒經陰道分娩,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雖然分娩方式日益更新,但自然分娩仍是最理想、最安全的分娩方式,也是最常見的分娩方式。醫生對健康孕婦的遞送模式。

    從分娩的角度來看,自然分娩有以下好處

    1。在陰道分娩期間,嬰兒的頭部被陰道壓迫,這對大腦是有益的刺激。

    2。自然分娩嬰兒能從母親身上獲得免疫球蛋白,出生後身體抵抗力強,不易傳染疾病。

    3。臨床證實,陰道分娩、產婦產後感染、出血等併發症較少,產後體力恢復較快。

    4。當嬰兒透過陰道時,胸部受壓,分娩後胸腔突然增大。這一過程有利於分娩後嬰兒呼吸的建立。

    胎兒是否能順利地從母體透過產道順利分娩取決於分娩的三個因素:分娩力、產道、胎兒及其附件。如果這三個元素都是正常的,並且可以相互協調,胎兒可以順利地傳遞,否則可能很難產生。

    醫生將透過產前檢查瞭解三方的情況,並採取相應措施確保母親的安全分娩。

    1。生產力是指胎兒透過產道從子宮輸送的力量,包括子宮收縮、腹部收縮和肛門提肌收縮。子宮收縮是子宮平滑肌的有節奏的收縮。分娩開始時子宮縮短,間隔時間長。隨著分娩的發展,子宮收縮逐漸延長,間隔縮短。反覆宮縮可以幫助胎兒順利、安全地分娩。

    腹肌的收縮力是當子宮口張開時,胎兒的第一次暴露落在陰道和直腸的盆底,使產婦感到排便的感覺。產婦透過腹部肌肉和膈肌膈肌收縮,造成腹腔內多動症。它有助於胎兒的分娩。胎兒娩出後,腹肌再次收縮,胎盤娩出。

    肛提肌收縮力是指當胎兒暴露部位下降到盆底,胎兒頭部向外輸送時,提肛肌的力量,以幫助胎兒分娩。當胎兒出生時,肛提肌再次收縮,隨著收縮和腹壓,胎盤被輸送。

    勞動力的三個方面主要是子宮收縮、腹肌補充和肛提肌收縮力。

    2。產道是胎兒及其附件從母體傳遞的通道,分為兩部分:骨產道和軟產道。

    骨盆是盆腔,通常盆腔較淺且深,有一定程度的曲度,軸為半月板,若骨盆變形或狹窄,胎兒娩出受阻,易引起難產;

    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宮頸管、陰道、盆底組織和會陰組成的管腔。這是胎兒在分娩過程中透過的管子。

    3。胎兒頭頸:足月胎兒頭頸(雙頂壁直徑)平均為91~93毫米。母親骨盆最窄的子午線寬度約為100毫米,所以可以順利透過。

    正常放置:正常的位置是胎兒頭部的枕骨接近母體骨盆的前半部,這是最成功分娩頭部的正常姿勢。臀位、橫位、頭位等位置異常

    4。除了上述三個要素外,產前良好的心態也是至關重要的。產前準備應在分娩前進行。

    母嬰合作在分娩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分娩的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母嬰合作在不同生育階段有不同的任務。

    1。第一階段的勞動時間較長。宮縮使孕婦出現腹痛、腰痛或跌倒疼痛。在這個階段,產婦應注意以下事項:

    消除煩惱,冷靜下來,保持安靜。叫喊只會浪費能源。

    吃些容易消化的東西,如粥、雞蛋、蔬菜、魚和瘦肉等清淡飲食,多飲糖水,保證體力;

    膀胱充盈會影響胎兒頭部下垂和子宮收縮,因此定期排尿,排空膀胱,應每兩小時左右活動排尿一次;

    胎膜不破時,可在室內使用。當膜被破壞時,它們需要躺在床上以防止臍帶脫垂。

    2。第二階段的勞動是關鍵。在這個階段,正確使用腹部壓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分娩的第二階段,產婦有窒息的感覺。此時,必須趴在產床上,稍稍抬起頭,分開腿,蹬床,抓住床邊的扶手。當子宮收縮收縮在深呼吸中窒息時,隨著子宮收縮力的增強,壓力將被壓低以增加腹壓;當子宮收縮間歇性時,力被停止,其餘的子宮。休息時,力量與下一次子宮收縮保持一致。當胎兒頭部即將分娩時,子宮收縮不應太硬,但應張開嘴並呼氣,使會陰肌肉鬆弛,便於胎兒頭部娩出。

    3。在第三個出生過程中,女人會感到很輕鬆。孕產婦透過壓迫子宮底部的臍帶幫助胎盤排出。

    許多準媽媽不願意選擇自然分娩,因為他們擔心生產中的痛苦和痛苦。為了將來的分娩成功,準媽媽可以嘗試以下的有助於自然分娩的運動。

    1。最大限度地開啟你的腿。把你的手放在球上,然後把球撥出。

    2。按住球,把球放在後面,然後坐在球上。呼氣同時,靠在球上,向後靠。將膝蓋伸直,使整個身體最大限度地伸直。

    3。坐在球上,腿最大程度地分開,手自然地放在膝蓋上。呼氣時呼氣8次,以拉圓的方式旋轉腰部。

  • 5 # 小林子啦啦啦

    生孩子選順產還是剖腹產這個問題,永遠都是媽媽們關心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媽網百科特意蒐集了多位媽媽們的經驗,並總結了一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生孩子選順產或剖腹產的理由分別是什麼吧!

    一、為什麼選擇順產:

    1、選擇順產,是因為順產的話產後恢復快,生產當天就可以下床走動。一般3-5天就可以出院了,而且花費都比較少。

    2、順產的準媽產後可以立刻吃東西,還可以餵哺母乳,產後會產生的併發症也比較少。

    3、對寶Bora說,從產道出來,他的肺功能得到鍛鍊,面板神經得到按摩,神經、感覺系統發育也比較好,當然選擇順產好。

    4、選擇順產的話產後腹部恢復速度很快,肚子上會產生的妊娠紋會比較少,很快就可以恢復原來的平坦的小腹啦!

    二、為什麼選擇剖腹產:

    1、可以的話其實想選擇順產,但是胎兒窘迫,得要剖腹產。胎兒窘迫是由於胎兒缺乏氧氣而陷於危險狀態,嚴重的話也有可能胎死腹中。

    2、胎兒過大,沒辦法經由骨盆腔生產,所以沒辦法進行自然分娩了。

    3、自己的身材過於矮小,骨盆太小,沒有足夠空間讓胎兒生產,也是挺困擾的。

    4、正確的生產應該是胎兒頭頂先露出來,但我這邊胎兒位置不正,所以選擇了剖腹產。

    看完這些經驗總結,我相信媽媽們都會有所選擇的了。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6 # 醫學微視

    剖宮產和自然分娩到底哪個好一點?

    主講人:王少為——衛生部北京醫院產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生殖系疾病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婦產科醫院管理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常務理事;北京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常務理事;北京醫學會早產與早產兒醫學分會委員;北京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委員。

  • 7 # 宛然笑

    順產和剖腹產怎麼選?確實是讓每個孕媽媽都很糾結的問題。建議根據孕婦自身的身體狀況和肚子裡寶寶的狀態來決定。

    一般情況下只要寶寶胎位正,無繞頸,寶寶沒有超重,孕媽媽身體狀況較好,醫生都會建議選擇剖腹產。而這時候準媽媽們往往最擔心的就是是:怕疼,身邊有朋友疼了兩天兩夜都沒生下來,最後還是順轉剖。擔心自己也遇到同樣的情況受兩次罪。

    凌晨三點羊水破了,寶爸急忙開車送醫院。當即診斷:胎膜早破,需要馬上生產。醫生開始做各種檢查,上胎心監護。並且讓我決定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我是第一次生產,心裡又緊張又害怕,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因為對自己沒信心+害怕遭兩次罪,又怕自己長時間生不出來寶寶會有危險也怕動產鉗。所以更偏向於選擇剖腹產。

    但是寶爸極力勸說我順產,順產恢復快,對寶寶更好。醫生在旁邊也建議我順產,說寶寶肺部經過產道擠壓會更成熟,以後併發症更少。並且開到三指就能打無痛,不會很痛的…我最後是跟醫生再三確認了一天24小時都有麻醉醫生值班,只要想打隨時就能打無痛的情況下進了產房。

    最後當然是順產出來了可愛的寶貝女兒。同病房的寶媽是破腹產。接下來我就把順產和剖腹產產後的情況對比分享給寶媽。

    先說順產:生完小孩在產房觀察兩個小時後,我是在寶爸的攙扶下自己下床走回病房的,不會有很疼的感覺。並且當天晚上就順利的上了廁所,沒有便秘的情況發生。除了上廁所幅度過大會扯到傷口疼,其他很多時候痛感是很弱的。

    再說剖腹產:我回產房一個小時左右,從手術室下來一位剖腹產的寶媽,是被四個醫院的護工抬進來的,身上蓋了很多層手術紗布,猛一看還有些害怕,一瞬間還很慶幸自己當初選擇的是順產。第二天早上醫生來查房,我就簡單量了下體溫,再問有沒有排便就ok了。醫生讓隔壁寶媽下床走,我記得那天在是兩個人的攙扶下,那位寶媽從床上移到床邊都足足用了半個小時,期間一直聽她叫好疼好疼,但是沒辦法,為了防止傷口粘連,必須下床走。每隔幾小時一次的壓肚子就更不用說了,每次隔壁都會有一聲慘叫傳過來。還有剖腹產後幾乎每個寶媽都會遇到便秘這個問題,身邊有朋友剖腹產甚至連續半個月的時間都要依賴開塞露排便,非常痛苦。

    再有就是生完寶寶後,坐月子那個月肯定免不了要餵奶、抱寶寶之類的,如果剖腹產整個月子都會過的非常艱辛,要忍受著傷口的疼痛照顧寶寶。寶媽會非常辛苦的。

    總而言之,如果身體和寶寶狀態都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寶媽還是儘量選擇順產吧。現在的無痛分娩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個人覺得比起剖腹產的傷口疼,順產也就沒那麼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活珠子真的那麼有營養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