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貝樂le眠66
-
2 # 左撇子說醫
今日導讀:糖尿病下肢消瘦如何改善?
糖尿病作為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期存在高血糖的話,就容易產生各種併發症,導致各種組織損害或者功能障礙,比如眼睛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性白內障、腎臟病變、心臟發生病變形成冠心病、血管病變、神經的慢性損傷、糖尿病足等。
其實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由糖尿病長期高血糖從而導致的一些併發症,這些併發症不僅可以致殘(比如糖尿病足致殘、眼睛視網膜病變導致失明等),甚至還可以導致死亡,特別是一些糖尿病性心腦血管疾病,有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的死亡有一半以上是由心腦血管所致。
對於糖尿病所表現出來的一些臨床症狀,我們聽的最多的就是“三多一少”,具體就是“多飲、多吃、多尿、消瘦”,通俗來說就是糖尿病患者飲水飲得多,吃食物吃得多,尿也特別多,但是即使飲得多吃得多也不長肉,還會變得越來越瘦,這就是糖尿病患者的特徵。“三多一少”的症狀主要發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但是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處在高血糖的狀態,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話,體重也會逐漸下降,最後也會出現消瘦的情況。
糖尿病患者消瘦的改善方法對於糖尿病患者,不僅會有下肢消瘦的情況,而且往往都是全身消瘦的情況出現,雖然說現在還沒有徹底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是其實只要控制好血糖,就可以緩解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狀,具體做法如下:
1、藥物治療。對於糖尿病患者可以透過口服藥物治療和胰島素治療,將血糖控制在一個理想的範圍。
2、運動治療。增加體育運動可以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可以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太極、游泳、跑步等有氧運動。
3、飲食治療。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是:總量控制,多樣化、多飲水,少飲酒,定時定量進餐,可分餐以降低餐後血糖,貴在堅持,平衡膳食。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要做到多樣化,可以少吃多餐,這樣不僅可以預防低血糖的發生,還能夠預防消瘦的發生。
題後話對於糖尿病患者消瘦的改善,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血糖,使血糖在一個理想的範圍內,那樣就不會加劇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狀。另外,堅持運動和健康的飲食也有利於改善血糖,使糖尿病消瘦的症狀得到有效的改善。
-
3 # 老丁說健康路
有人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併發症”。
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
因此,日常生活中,控制好血糖,避免血糖升高,減少糖尿病,尤為重要。
糖尿病,一般會有5個異常,佔了2個醫院查下血糖一、吃得多卻容易餓
如果你總是出現飢餓感,就算是食量很大,還是很飢餓,而且不怎麼愛吃甜食的人,突然開始大量的吃甜食,這些都可能是糖尿病的徵兆,這是因為是體內的糖分被當作尿糖排出去了,所以出現大量進食還是很飢餓的現象。
二、尿得多
糖尿病人血糖持續高的話,超過腎糖閾(8.89~10.0mmol/L),葡萄糖經過腎小球過濾出來並不能夠被腎小管完全重吸收,就會形成滲透性利尿,也就是說血糖越高,尿糖就排洩的越多,也就使得尿量增加,病情嚴重的患者一天的尿量能達到5000到10000毫升。但是如果是老人或者有腎臟疾病的人,因為腎糖閾增高,尿糖出現排洩障礙,尿量就不會那麼多了。
三、口渴喝的多
因為糖尿病人出現多尿的症狀,再加上高血糖使得血漿滲透壓增高,就讓體內的水分流失過多,讓身體細胞內出現脫水的現象,加重了高血糖的症狀,讓滲透壓進一步的升高,刺激了口渴中樞,導致患者十分口渴,就導致了多喝,多喝水又會出現多尿。
四、體重急劇減少
雖然糖尿病患者的食量增加,但是體重卻在減少,而且是急劇下降,這是因為體內的胰島素相對缺乏,或者出現了胰島素抵抗,使得身體無法使用葡萄糖產生熱量,這就讓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增強,消耗的過多,進而導致體重下降。如果合理控制血糖,體重就不會再下降。
五、視力出現疲勞或者下降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早期都會出現視力下降或者模糊的現象,這是因為血糖高導致晶體滲透壓出現改變,引起屈光度變化導致的。但是控制好血糖的話,視力就會恢復。
如何穩定血糖,預防糖尿病呢?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性
不抽菸,如果有吸菸的情況也應該戒除,喝酒不超過推薦量。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運動跟飲食習慣,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併發症風險。
2、一杯茶水
蒿稀綠茶產自陝西紫陽富硒生態谷,每100g蒿稀綠茶中含有15μg硒元素,是有富硒地理標誌認證的農產品。
研究證實,給糖尿病患者補硒,有利於病情本身的控制,可防止病情加深、加重。
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胰島素的製造工廠——胰島細胞受損或其功能沒有完全發揮,而硒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胰島,使之不受過氧化物的損害和干擾,起到保護、修復胰島β細胞,維持正常分泌功能的作用。
3、適當運動
糖尿病人群更容易感覺到疲勞,所以不願意起身運動,其實適當的運動也是防治糖尿病併發症的措施之一。糖尿病人群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比如散步,打太極,跳廣場舞等等都是非常好的選擇,不要讓自己過度疲勞,還能夠幫助排除體內毒素和垃圾。
4、按時吃藥
糖尿病患者的藥物治療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糖尿病是一個無法短時間內治癒的疾病,而如果想要控制它,不讓它再繼續嚴重下去,最好養成定期複查的好習慣,並且按照醫生的叮囑服用藥物。進餐之後按照醫生的方法進行,糖尿病藥物的社群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控制吃藥量,不可私自加量,也不可私自停藥,這樣才能夠幫助更好的穩定血糖水平,否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
4 # 李藥師談健康
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特別是病程時間較長,血糖控制也不怎麼好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現自己的下肢越來越呈現消瘦狀態,這樣的一種狀態,實際上是在提醒你,如果再不積極的加強血糖控制,糖尿病的多種併發症可能都會進一步發生發展了,因此,如果糖尿病人出現下肢消瘦的情況,應該積極的予以重視,更要注意做好血糖的調理和控制了。
糖尿病人為何會出現下肢消瘦糖尿病人出現下肢消瘦,就是腿部的消瘦,與很多新發糖尿病患者出現身體的整體消瘦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新發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體重減輕的主要原因,是人體對於血糖的代謝利用出現了問題,無法有效的利用血糖為身體功能,為了保證身體的能量供應,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等物質會進一步分解為身體提供能量,這樣的情況下,身體就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消瘦症狀。
而糖尿病人的下肢消瘦問題,除了與前面談到的血糖代謝問題,體內功能不足導致的脂肪消耗以外,往往還與多年病程的糖尿病,造成的下肢周圍血管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等問題有關,高血糖最大的危害,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對血管的危害了,不但會導致心血管等大血管的粥樣硬化加速發展,還對身體的微血管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高血糖如果長期不控制,導致下肢微血管發生硬化病變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下肢微血管的病變,會導致血液迴圈不暢,血液迴圈的受阻和不暢,營養的輸送自然也就會受到影響,下肢肌肉組織長期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和能量供應,出現萎縮,消瘦的症狀,也就不奇怪了。
糖尿病人出現下肢消瘦,應該警惕哪些風險?糖尿病人出現下肢消瘦,更要引起警惕。
首先是要注意血糖控制情況,要好好的進行檢查,到底血糖控制到了多少,生活上有沒有注意飲食控制,加強運動,用藥方面是嚴格遵醫囑用藥,還是吃吃停停,沒怎麼在意,血糖到底控制的如何?平常在家自測空腹血糖能到多少?定期去醫院檢查糖化血紅蛋白,到底在什麼水平?如果血糖一直居高不下,根本沒有達到需要控制的達標值,在長期的高血糖影響下,各種糖尿病引發的健康危害就會逐漸發生,影響我們身體的整體健康,甚至是影響我們的預期壽命。
其次是糖尿病人出現下肢消瘦,要警惕糖尿病足的發生風險,前面我們談到,之所以出現下肢消瘦的問題,與血糖代謝不良導致脂肪的消耗有關,但也與下肢的微血管病變有著密切的關係,糖尿病人下肢微血管病變的併發症表現,其中之一就是糖尿病足的問題,糖尿病足可能會出現足部冰涼,麻木,疼痛,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反覆潰破,感染,甚至導致壞疽,組織壞死,甚至需要截肢等。如果已經開始出現下肢消瘦的問題,而不注意控制,等出現了糖尿病足問題時,再去控制下肢消瘦的問題,就難上加難了。
除了糖尿病足的風險以外,其他的微血管併發症也應該要重點關注,既然下肢的微血管受到了影響,腎臟的功能有沒有出現下降呢?周圍神經系統的病變情況如何呢?視網膜有沒有出現一定的病變問題呢?這些方面,都建議要定期的積極排查,發現問題也要及時的進行干預和控制。
糖尿病人下肢消瘦能改善嗎?如何進行改善?糖尿病人出現下肢消瘦的問題,想要完全恢復,可能並不容易,但如果還不是特別嚴重的情況下,透過合理的手段進行調理改善,還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糖尿病人如果開始出現下肢消瘦,首先還是要強調血糖的控制問題。只要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應該儘量的嚴格控制血糖水平達標。除了一些糖尿病病程長,預期壽命較短,低血糖風險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適度放寬血糖控制標準以外,一般情況下,都建議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到7.0%以下,越早控制到這個水平以下,越平穩的控制到這個水平以下,糖尿病對身體造成的健康危害就越小,由於糖尿病帶來的健康問題,也就更容易得到改善。這個水平對應的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水平是多少呢?一般情況下,如果能夠保持空腹血糖在7以下,餐後血糖水平在10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就能夠控制在達標範圍內。血糖的控制,應該在加強生活調理的基礎上,透過合理的用藥來加強,現在降糖藥物種類多,品種也比較齊全了,可以說,絕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透過合理的用藥方案來控制血糖達標,關鍵就看能不能堅持做好生活幹預和用藥了。
除了加強血糖的控制以外,對於糖尿病人下肢消瘦的問題,還有兩點需要值得強調:
加強運動鍛鍊,只要沒有相關的運動禁忌的情況,想要改善下肢消瘦的問題,加強運動鍛鍊就應該持續堅持。運動鍛鍊能夠改善肌肉細胞的胰島素抵抗,改善肌肉的血糖代謝,同時還有助於促進血液迴圈,增強肌肉力量,是改善糖尿病人下肢消瘦的重要生活幹預方式,同時還有助於加強血糖的控制。合理膳食營養,糖尿病要控制飲食,但也不能為了控制飲食就過度節食,導致營養的缺乏,在合理控制能量攝入的基礎上,注意飲食的營養均衡,為身體補充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各種微量元素等營養,不但有助於抗氧化減緩衰老,對於減緩下肢肌肉萎縮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
5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一種代謝紊亂症,它的發生是因為胰島素缺乏所致。糖尿病屬於終身性疾病,一旦發生,無法治癒,而且會隨著病程的延長,發生各種併發症。而併發症的發生正是糖尿病的危害所在。
糖尿病下肢消瘦如何改善?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就是“三多一少”,即為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很多人覺得糖尿病既然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徵,應該怕胖才是。確實,肥胖是導致糖尿病發生的原因之一,這是由於肥胖者更容易產生胰島素抵抗,簡言之,肥胖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滿足機體需求。對於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來說,適度減輕體重是有助控制血糖的。但問題是,糖尿病患者無論胖瘦,都會有消瘦的表現,而且是不受控的。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容易消瘦?糖尿病患者雖然血糖會升高,但不意味著多餘的血糖就能被利用,相反連正常的血糖需求都滿足不了。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缺乏,使得血糖缺少胰島素這個媒介,也就無法被細胞充分利用,反而都進入血液,如此才出現高血糖的表現。當葡萄糖滿足不了機體代謝的需求時,就會消耗脂肪和蛋白質,以維持機體正常功能。這樣的話,患者的體重自然會慢慢減輕,逐漸消瘦,而且還會出現乏力、容易疲勞的症狀。
另外,血糖升高還會導致細胞失水,出現多飲的表現,而多餘葡萄糖透過尿液排出,導致多尿的症狀,大量的水分排出,體重也會有所減輕。而很多糖尿病患者害怕血糖失控,不敢吃肉、不敢吃主食,吃得少,營養跟不上也會進一步導致消瘦。
對於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來說,適度減輕體重可幫助改善胰島素抵抗,有助血糖的管理。但是,如果是過度的消瘦,導致過度消耗,對健康是不利的。這會使得本就容易感染的患者抵抗力下降,加速併發症的發生。而對於消瘦的患者來說,危害更大。
糖尿病患者如何改善消瘦症狀?糖尿病患者無論是為了控制血糖,還是為了改善消瘦症狀,飲食管理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適當放寬對熱量的限制,但需要保證血糖的穩定。
1、適當增加飲食熱量的攝入:對於過度消瘦的患者來說,可以適當增加每天飲食熱量的攝入,在維持血糖正常的前提下,可讓攝入大於消耗,幫助增加體重。
2、保證飲食攝入營養均衡: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敢吃主食,也不碰肉,這是不對的。飲食營養均衡對於血糖的管理也很重要,尤其是消瘦的患者,一定要保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補充,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的豆製品、瘦肉等,但要限制脂肪攝入。主食一定要吃,可適當增加粗糧攝入,保證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滿足機體所需。
3、注意補充維生素:糖尿病患者應該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以及低糖的水果,以保證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補充。
4、堅持少食多餐:少食多餐有助控制餐後血糖,還能在增加攝入熱量的同時,讓攝入營養更加均衡,有助幫助更好的吸收,滿足機體所需。
總之,糖尿病患者如果過度消瘦,應該注意飲食管理,儘量增加一定的體重,保證體重達標,之後可恢復正常的飲食。同時要注意監測血糖的波動,提防併發症的發生。
-
6 # 糖尿病健康管理師宋陌
消瘦型糖尿病在飲食上需要做到的
1、飲食上增加熱量攝入,同時增加一定量的優質蛋白質,適當增加瘦肉、奶蛋豆製品類食物,但不要吃肥肉,避免脂肪過量。
2、要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鐵的攝入量。葷素搭配,促進鐵的吸收。
3、少食多餐,儘可能的保證每一餐的熱量及營養能夠被身體充分攝入。
主食推薦食用藜麥,藜麥是全谷全營養食物,是植物性主食食物裡少見的優質蛋白質食物,是傳統主食糧食遠不可及的。藜麥中的鐵含量是普通穀物的四倍,維生素含量也遠高於普通穀物。藜麥還是低升糖(35)食物,富含膳食纖維,是粗糧裡的細糧。藜麥不含麩質,可減少或避免消化不良。聯合國糧農組織研究認為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並正式推薦為最適宜人類的完美全營養食品。
運動上要做到的加強鍛鍊身體,尤其是下肢運動,多走步,走完之後一定記得壓壓腿,撐撐筋,用手拍打下肢,揉搓下肢各部位,促進下肢血液迴圈。
衛生習慣上要做到的每天晚上熱水泡腳,最好是深一點的泡腳盆,可以沒過足踝及小腿大部,促進下肢血液迴圈。
注意消耗型疾病的影響患者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明確認知,消瘦型糖尿病患者要了解自己是否有消耗型疾病,如肺結核或是乳糜瀉造成的長期營養消化不良等。
若有消耗型疾病,則需補充更多營養。
體重檢測每天檢測體重,一旦體重恢復到正常範圍,就應及時調整飲食,以免超重,發展為另一個極端,成為肥胖型患者。
-
7 # 奚玉蘭
飲食上增加熱量攝入,增加瘦肉,奶、蛋、豆製品類食物,不要吃肥肉,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鐵的攝入量,葷素搭配,促進鐵的吸收。少食多餐,儘可能保證每一餐的熱量及營養能夠被身體充分攝入。
加強鍛鍊身體,尤其是下肢運動,多走路,走完之後一定要記得壓壓腿,撐撐筋,用手拍打下肢,揉搓下肢各部位,促進下肢血液迴圈。
-
8 # 醫學小偵探
糖尿病病人在臨床上的表現有很多事不一樣,有的人甚至就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症狀不會得糖尿病,實際上糖尿病除了一些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以外,還有一部分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所以不是說你沒症狀,就一定不會得糖尿病。
當時同樣道理,我們經常強調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這其中“一少”就是體重減輕,消瘦,比如像涉及到的下肢消瘦就是其中糖尿病對我們身體影響的其中一部分表現。
什麼是糖尿病?它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不要簡單以為它就是簡單的血糖升高。實際上,糖尿病是以血糖增高為特徵的代謝綜合徵,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平時遇到的一些糖尿病患者,除了發現有糖尿病,有些有伴高血壓,而有些是高血脂,當然還有肥胖等等。
而糖尿病病人最主要的病理改變就是降低血糖的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者是作用效果不明顯,降血糖的作用下降。
糖尿病對我們身體的影響是一種全身性的!我們醫生常跟糖尿病病人說得了不可怕,可怕的就是這種長期的慢性血糖高,會導致一系列的慢性併發症,因為主要造成我們糖尿病患者死亡及殘疾的原因是它引起的大血管病變以及微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消瘦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自主神經病變,使支配肌肉的神經功能障礙等等,這種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是引起患者壞疽,截肢致殘的主要原因。
當然,糖尿病除了會引起患者糖尿病足,還會引起以下併發症:
引起腦血管病變,導致腦溢血、腦血栓等機率比我們正常人高出2-4倍;對眼睛視網膜的影響,造成失明、致盲;對心臟影響,糖尿病患者是冠心病,心絞痛發病的高危人群;導致糖尿病腎病,以前尿毒症可能還有慢性腎炎其他疾病引起的,現在我們這幾年尿毒症患者來看,90%以上都是來源於糖尿病患者。所以要改善糖尿病病人下肢消瘦等併發症,最重要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血糖的控制,這是關鍵,任何長期不穩定的血糖都是導致糖尿病足等併發症的罪魁禍首。
第二,下肢消瘦預防糖尿病足是重中之重!糖尿病足的出現肯定與我們糖尿病的預防有關的,換句話說,每個糖尿病患者得糖尿病足的機率是相同的,不分貧窮貴賤。很多病人之所以得糖尿病足,是平時生活中引起足部創面的出現。比如有的病人洗個腳,剪個腳趾甲,擦腳太用力等等。
像平時一旦不小心出現傷口創面,切勿緊張,一定要找專業的內分泌醫生,當然還有一些醫院還專門為糖尿病患者設立了創面門診,可以花他們的號,儘早干預是關鍵。像比如有水泡不能自己去弄破,要由專業醫生對它進行滲液吸收,面板還要貼回去的。同時還要注意不能自己換藥,這面板破損不是簡單的弄破了,是多因素引起的。是要根據深淺,選擇凝膠敷料,還是選擇其他的,還有一些是要加強特殊保護,換藥以後不能再受力的。就連穿鞋襪,洗腳方式都要進行專業培訓的!
第三,健康的飲食控制。少量多餐,控制總的飲食,該吃的不能少吃,而大魚大肉是要相對少吃,但是不是說不能吃肉,因為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以及水等,都是特別重要需要補充的,因此,飲食多樣化,保證營養多種多樣時關鍵。
-
9 # 道至尚
這樣能更好一些:
1,控好糖,不是不吃糖,經常檢測掌握糖的變化軌跡,有點浮動屬於正常。
2,調理好胃腸消化系統,保證吃的營養食物能很好吸收。方法很多,依人而異。
3,保證每餐食物蛋白的攝入量在50克左右。
4,適當補充合適的營養保健品很必要。
5,保證餐後活動半個小時左右。
-
10 # 孫醫生講糖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比較典型的症狀,也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體重減少,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會出現以上三個症狀。古人講糖尿病為“消渴病”,根據其症狀分為“上消”、“中消”、“下消”,可是要知道,這個下消可不是下肢消瘦哦,它是指多尿的症狀。
如果患者血糖控制較差,通常會出現體重下降,全身的脂肪減少,表現為消瘦的症狀。但糖尿病患者有時會出現區域性消瘦的情況,如下肢消瘦。
如果血糖控制平穩,一般來說體重會逐漸恢復到正常體重。如果體重不能恢復,或者體重仍然在逐漸下降,那麼就要排除是否有感染性疾病、腫瘤、結核、營養吸收障礙性疾病等。
如果排除以上原因,患者血糖也相對平穩,只是呈現為下肢消瘦的情況。而且下肢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周圍神經病變,可能出現疼痛、麻木、感覺異常等不適,這時因為下肢的脂肪量太少,也不能有效的包裹末梢神經,神經相對較錢,損傷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單純的下肢消瘦考慮與下肢的肌肉不夠強健有關。如果肌肉比較發達,那麼下肢就不容易表現為瘦削的樣子。
因此為改善下肢消瘦的情況,應該有意識的加強下肢的鍛鍊,增加肌肉的體積,那麼下肢消瘦的情況也會改善。
運動形式選擇騎腳踏車,跑步、跳繩、負重深蹲、馬步訓練等,都可以有效的使下肢的力量增強。很多在健身房鍛鍊的人,只關注擼鐵,160斤、180斤、200斤,樂此不疲,但是,單純上肢肌肉發達,胸肌明顯,腿部力量孱弱的人,也是不協調的。
-
11 # 醫者良言
雖然很多人得了糖尿病,但是大家對於糖尿病的瞭解程度並不夠,很多人都是等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就停止吃藥,血糖高就繼續吃,長期下來就造成了潛在的風險。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瞭解糖尿病我來分享一下相關的知識。
1.血糖控制正常了,為何不能停藥?可能很多人聽到醫生的建議是一旦確定糖尿病就需要終生服藥,這種說法忽然正確,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缺陷。因為在基層有不少醫生因為一次查出血糖高,就給病人診斷為糖尿病了,很多人因此也長期服藥。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診斷糖尿病是需要多測量幾次血糖來判定的,僅憑一次不能確診。
如果被確診為糖尿病,血糖正常了也是不能停用藥物的。因為我們體內唯一的降糖激素就是胰島素,一旦確診為糖尿病,說明胰島細胞出問題了,人體自己不能夠分泌足夠多的胰島素或者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不敏感而使胰島素無法發揮降糖的作用,這時候人只有藉助一些藥物來維持正常的血糖。當停用藥物的時候,血糖還是會高於正常,血糖升高對於人體的損害是慢性的一個過程,這種損害只有數年後才會有明顯的體現。
2.糖尿病下肢消瘦如何改善?可能會有人覺得奇怪,糖尿病病人不是血糖高嗎?這麼多的能量怎麼會讓人變得消瘦呢?這個主要是因為我們要想很好地利用這些葡萄糖,它們必須進入細胞內,而進入細胞內需要胰島素的作用。大多數糖尿病病人要不缺乏胰島素,要不就是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不敏感,胰島素無法發揮正常的降糖功能,所以才會出現消瘦的情況。
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要想改善下肢消瘦的情況,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好血糖,儘量控制空腹血糖<7mmol,餐後或者隨機血糖<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比值<7%。要想控制好血糖就需要監測血糖,然後根據血糖調整用藥,以後就堅持服用降糖藥物。
另外,糖尿病病人控制體重指數<24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肥胖會引起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不敏感,這樣人體為了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內就不得不努力分泌胰島素,這樣胰島細胞的負擔就會加重,久而久之,胰島細胞衰竭,會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糖尿病病人應該做到不喝稀飯、堅持運動、戒菸酒、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態、吃飯8分飽,這裡面運動是比較重要的,一方面它可以增加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另外一方面運動也可以增加腿部的肌肉,有利於改善腿部的消瘦。
-
12 # 佳園道
糖尿病在中國古代稱之為消渴症,隨人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糖尿病患者逐年的流行增加,發病患者出現年輕的趨勢。
從消渴症的字面上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的表現是身體消瘦,口渴總是喝水,糖尿病主要表現為慢性的血漿葡萄糖升高,葡萄糖屬於最重要的糖類,主要給人們活動提供能量,葡萄糖升高會打破正常的人體的三大營養物質代謝,長此以往會引起全身各個器官組織受到血糖升高代謝失衡的傷害,從腳底到頭頂的全身每一個器官組織無一倖免,如血糖升高引起糖尿病病足、腦供血不足、腦梗死、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肌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嚴重情況可以導致患者猝死。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引起下肢運動神經元受損而出現肌肉萎縮,在加上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消瘦,而導致糖尿病患者下肢消瘦更加明顯。那如何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消瘦?1、控制好血糖在目標水平是改善症狀的重中之重,常見的措施包括
①長期規律的堅持適合自身餐後有氧運動(如散步、打打太極拳、慢跑、登山等)。
②長期堅持飲食治療,包括控制總熱量,主食多選擇粗製大米、玉米、面、黃豆等豆類、紅薯山藥等塊根類、燕麥、麥麩、高粱、蕎麥、芝麻等,多進食新鮮綠葉蔬菜和含糖成分低的瓜果和水果。限制高高動物脂肪和膽固醇飲食。
④定期自測血糖和到醫院進行眼底、腎臟、心腦血管以及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肝腎功能等隨訪檢查,瞭解糖尿病病情控制得好不好和了解有無腎臟、心腦血管以及四肢周圍神經等慢性併發症。
⑤選擇透氣良好的衣物,加強下肢消瘦面板的護理,避免破潰感染。
結束語:糖尿病重在預防,因為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是全身性的,提倡合理營養,避免超重和肥胖,加強鍛鍊身體,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
13 # 汪醫生小課堂
中國是糖尿病大國,糖尿病患者總數超過一億,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糖尿病患者吃得多卻消瘦是因為他們體內缺乏胰島素,對葡萄糖利用障礙,雖然體內血糖很高,但機體只能利用蛋白質和脂肪等能量,進而引起消瘦。
糖尿病下肢消瘦如何改善?想要改善糖尿病引起的下肢消瘦,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善胰島素抵抗,或者利用外源性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當體內葡萄糖能夠被身體利用時,那麼就能儲存原本的脂肪和蛋白質,也就不至於那麼消瘦。說到底就是要控制好血糖,維持代謝平衡。
對於糖尿病患者,飲食也要注意少鹽少油少脂,三餐定時定量,不能暴飲暴食,也不能隨意不吃飯。多監測血糖,遵醫囑服用降糖藥物。血糖控制的好,各種併發症也更少來的更遲。
-
14 # 急診科鮮醫生
糖尿病下肢消瘦如何改善?
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中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經達到了10%,換句話說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雖然大家對於糖尿病並不覺得陌生,但是真正瞭解糖尿病的人並不多,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現實中依然有不少人覺得血糖正常後就不需要吃藥了,血糖高的時候再吃藥,殊不知,這樣會對人體有較大的危害。糖尿病對於人體的危害並不僅僅在於血糖升高本身,而是它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奇怪,我體內的血糖都如此高了,為何我還是越來越瘦呢?其實這個主要是因為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島素受體對於胰島素不敏感而使胰島素無法發揮作用,胰島素就不能促使糖類進入細胞內,自然也就無法利用這些糖類,人體只能消耗自身的脂肪和蛋白質。今天我來分享一下如何改善糖尿病下肢消瘦的問題。
1.控制好血糖: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越高,體內的糖類的利用度就越低,人就會增加對於脂肪和蛋白質的消耗。因此為了改善糖尿病下肢消瘦,應該控制好血糖,讓這些糖類進入細胞內。所以平時應該注意按時服用降糖藥,不可私自增減或者停用藥物。同時注意不能熬夜、清淡飲食、定期監測血糖、保持合理體重。
2.堅持運動:在高中我們學過拉馬克的用進廢退理論,它就是指人的某些功能越用就越好,不用會出現退化的情況。人的下肢也是這樣,長時間運動減少本身也會使肌肉減少,而堅持運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比如散步、快走、慢跑等。運動之前應該在口袋裡常備糖果,以預防低血糖反應。另外運動需要長期堅持,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
15 # 醫學莘
靜坐少動已成為青中年人群的主要工作方式。由於運動減少,肥胖人群逐漸增多,同時腹圍也逐漸增加,男性腹圍達到90cm或女性腹圍達到85cm,為腹型肥胖。無論是肥胖,還是腹型肥胖均屬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易發生胰島素抵抗,即肝臟、肌肉等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導致葡萄糖的利用減少。出現葡萄糖利用障礙後,人體處於相對飢餓狀態,為了滿足能量需求,開始分解肌肉、脂肪等組織供能,從而導致體重下降。因此,糖尿病患者下肢消瘦與肌肉分解增加有關;其次,還與運動減少有關。肌肉是一種特殊的組織,用進廢退,經常鍛鍊的人群,下肢肌肉會代償性肥大;鍛鍊較少或不運動的人群,肌肉則會出現生理性萎縮。
在下肢消瘦改善方面,一是給予合理的降糖方案控制血糖達標,二是堅持運動改善下肢消瘦。在血糖控制方面,若血糖升高幅度不大,首選生活方式干預,干預無效的情況下,應啟動口服藥降血糖,經口服降糖藥治療三月後,若糖化血紅蛋白依然不能控制在7.0%以下,應啟動胰島素控制血糖;若血糖升高幅度較大,如空腹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9.0%,應儘早啟動胰島素降血糖,目的不僅在於改善體重,更重要的是減輕高糖毒性,減輕胰島細胞損害。經過合理的治療,糖尿病患者下肢消瘦會逐漸得到改善,若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消瘦進行性加重,在排除腫瘤、甲亢、焦慮等因素後,以生活方式干預或口服藥降糖的患者,也應儘早啟動胰島素控制血糖。
綜上,糖尿病患者下肢消瘦與血糖利用障礙、肌肉分解增加以及運動減少有關。透過合理的降糖治療,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同時增加運動,下肢消瘦會得到改善。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回覆列表
糖尿病治療必須以飲食控制,運動治療為前提.糖尿病人應避免進食糖及含糖食物,減少進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進食高纖維及澱粉質食物,進食要少食多餐.運動的選擇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應儘可能做全身運動,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礎上應用適當的胰島素增敏劑類藥物或是其他降糖藥,才能達到長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是口服藥物不行還是要適當使用胰島素啊.多吃苦瓜有好的輔助降血糖作用.
如何天然降血糖,防止併發症出現?
…………
近年來天然藥物有效成分治療糖尿病因具有療效好、毒副作用小並且應用前景佳的特點而備受關注。
美國斯坦福醫學中心研發的天然控血糖的-必糖穩,含有苦瓜、桑葉、大花紫薇武靴藤等天然成分,對於降血糖效果很好,副作用小,而且能有效地防治併發症,所以也是美國糖尿病協會力推的糖尿病輔助降血糖的最佳手段。
………
河南王寶民是一位十幾年糖齡的糖友,結合必糖穩,降血糖效果非常好,西藥跟必糖穩一起用的,以前空腹血糖10.2,現在降到了6.5左右了,而且特別穩定,去做了血糖監測,醫生說如果一直穩定的話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