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峰峰說史
-
2 # 明太宗
嚴嵩明朝嘉靖年間首輔,深受嘉靖信任,殘害忠良這種事做的非常多。其兒子嚴世蕃仗著皇帝信任老爹,貪贓枉法,無法無天,父子倆顯赫一時。嚴嵩仗著皇帝信任,勢力固然強大,但要和魏忠賢比起來就是個“弟弟”。從嚴嵩和魏忠賢的落魄過程,就可以看出誰的勢力誰的更大。
嚴嵩、嚴世蕃只是嘉靖皇帝一聲令下,嚴世蕃上刑場,直接處死,由於嚴嵩和嘉靖皇帝有著多年的感情,嘉靖皇帝網開一面,只抄了嚴嵩的家,留著嚴嵩的命。被抄了家的嚴嵩身無分文,多達八十六歲的高齡,又遭到眾人唾罵,只能回到老家當乞丐。記住關鍵詞一聲令下。
崇禎剛剛登上皇位,就對魏忠賢特別反感,欲除之而後快。但始終壓制住自己,因為崇禎深知魏忠賢黨羽的可怕。魏忠賢身為東廠提督兼司禮監秉筆太監,管理著東廠,黨羽“五虎五彪十孩十狗四十孫”遍佈朝廷,其中不缺乏六部之中的官員,包括錦衣衛指揮和都指揮僉事。崇禎與魏忠賢鬥智鬥勇,除掉了魏忠賢得力助手客氏和兵部尚書崔呈秀後,才敢對魏忠賢露出獠牙。魏忠賢的眾死黨見到崔呈秀被崇禎除掉之後,知道祟禎要動手了,不過為時已晚。
嚴嵩直接被嘉靖皇帝一聲令下,便全盤皆輸。而魏忠賢則有實力威脅著崇禎皇帝不敢對他直接動手,最後魏忠賢技不如人,被迫自盡。嚴嵩面對皇帝只能任由皇帝宰割,魏忠賢面對皇帝,則威脅著皇帝不敢直接動手,明顯魏忠賢勢力更大。
-
3 # 貪戀長安韻
嚴嵩與魏忠賢明朝兩大權臣,都是權勢滔天的人物。但若論誰的勢力更大,還是要以魏忠賢為首。
嚴嵩
明朝著名的權臣,專掌國政達20年之久,仕途通達,先後任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63歲拜相入閣。善寫青詞很的嘉靖喜愛。《明史》中稱嚴嵩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嚴嵩位高權重,在朝中清除異己,結黨營私,貪贓枉法,欺上瞞下。把控朝政。惡行累累。嚴嵩善於獻媚,深得嘉靖信任。隨後來因病回鄉養病十年之久,後來這十年是劉瑾一手遮天的時代。後來劉瑾倒臺,嚴嵩重回皇帝身邊,復得寵信。先後除掉政敵夏言、仇鸞、沈鍊、楊繼盛。
成為內閣首輔後,嚴嵩與次輔徐階成為政敵。後在徐階的一系列爭鬥中,落敗。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最後被世宗抄家,遣返回鄉,最後病死。
可見雖然嚴嵩權柄在握,結黨營私,貪贓枉法。謀害忠良。但是還是在世宗控制內,一道聖旨就將嚴嵩徹底解決。足見嚴嵩的位高權重,囂張跋扈完全是建立在世宗的信任上,不是嚴嵩權力大,而是皇帝的默許,一切都是皇帝給的,皇帝能捧你就能踩你。說明嚴嵩的權力雖大,但是不足以撼動皇權統治,危害有限。
魏忠賢
魏忠賢是宦官閹人,不同於嚴嵩。自漢朝蔡倫開啟了,宦官干政的序幕,在歷史上有很多宦官奸佞。但是魏忠賢自古爭論不斷,有說魏忠賢不死,明朝也許不會滅亡。平心而論,魏忠賢為鞏固個人權勢,有黨同伐異、殘忍歹毒的罪惡一面,但他大膽起用遼陽戰敗後遭受讒言的熊廷弼,拋開私怨、違心推薦趙南星、孫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諸多方面,可以看出,魏忠賢還是有眼光和胸襟的。魏忠賢主政期間,國內形勢良好,遼東局勢平穩。但崇禎為了掌控朝堂、平息民憤,藉著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勢,一舉肅清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隨後清軍入關崇禎大勢已去。在聽到太監曹化淳說的那句“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的話之後,終於領會到天啟皇帝臨終前,強調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的深意所在。
魏忠賢是東廠提督兼司禮監秉筆太監,掌控東廠,黨羽林立遍佈朝堂。東廠可以理解為明朝的特務機關加上秘密警察。就是說魏忠賢不但黨羽眾多,而且手握兵權。政治影響力比嚴嵩要大很多,也讓皇帝非常忌憚。崇禎也是步步為營,小心翼翼才逐步消弱了魏忠賢的力量。最後才鬥敗了魏忠賢,可見魏忠賢的勢力之大,危害之深。 -
4 # 王朝通史
那麼這兩個人相對來說誰的勢力更大,更難對付呢?這還是需要就二人的身份地位和根基來說。
一、內閣不倒翁――嚴嵩嚴嵩是嘉靖皇帝一手提拔上來的心腹大臣,注意首先是“心腹”,其次才是大臣。也就是說,嚴嵩最開始的定位不是朝廷的高階官員,而是嘉靖皇帝的“高階秘書”。
嚴嵩被嘉靖看中,得益於兩點:第一、會做官。什麼叫會做官,就是俗話說的“會做媳婦兒兩頭瞞”。
站在首輔的位置上他成為了嘉靖皇帝和文官集團之間的天然屏障,為皇帝擋了一大波又文官集團引來的風雨。所以說,當時他是為皇帝遮風擋雨的存在,否則就嘉靖皇帝后二十年的作為,怕是要掀起一波對抗高潮。
其次將大明朝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打壓對手,排除異己,但終歸是組織人力處理政務,給自己撈錢。要知道,嘉靖皇帝眼裡只要不造反,一起都好談,就交給嚴嵩他們搞去,所以嚴世藩也名正言順成為了“小閣老”。為嘉靖皇帝的荒誕事,嚴嵩能站出來買單,這是穩居朝堂的法寶。
如史料記載:帝以奉道嘗御香葉冠,因刻瀋水香冠五,賜言等。言不奉詔,帝怒甚。嵩因召對冠之,籠以輕紗。帝見,益內親嵩。
第二、會做人。嚴嵩不僅是一個欺上瞞下,把持朝政的高階官員,也是一個對人心拿捏的恰到好處之人,尤其是嘉靖皇帝的心。皇帝痴迷方術,他寫青詞,兒子寫得好,乾脆讓兒子去寫,迎合皇帝的迷信。
這叫做查漏補缺,什麼漏?皇帝是大明首腦,所以有政務任務,嚴嵩可以辦了。但同時皇帝又是道教徒,要青詞,這是精神需要,嚴嵩又給辦了,這就叫查漏補缺。
凡此兩點,就足以支撐嚴嵩做大明首輔20年而不倒。那麼他的勢力如何呢?嚴黨把持朝政二十年之久,期間排除異己如斯,朝中上下自然是一大批嚴黨是人,但嚴嵩並沒有硬性的黨羽!――軍。
二、宦官宰相――魏忠賢這裡筆者給予了“宰相”的稱謂,箇中含義不言而喻。在大明王朝,尤其是內閣設立掌票擬,司禮監掌印職批紅以來,大明王朝的“內外朝”制衡機制確立,皇帝再次解放出來不在勞累。
而內閣首輔無疑掌握著制定政策、推定執行、提拔官員的權力,而最終拍板定案的則是皇帝,操作起來,則是皇帝身邊的宦官,司禮監的大太監。
除卻內外朝,大明王朝還設立了錦衣衛北鎮撫司專理招獄,這樣一支機構本應該皇帝直轄,然而司禮監卻成為了北鎮撫司的實際管控者。
《明史》載:賢尋自惜薪司遷司禮秉筆太監兼提督寶和三店。忠賢不識字,例不當入司禮,以客氏故,得之。
即魏忠賢掌控了錦衣衛。宦官干政如斯,事項威勢幾何?在這種體制下,能力與野心相匹配的魏忠賢成為了大太監,試想一下權勢會有多大?魏忠賢把控朝政,還得到了皇帝的十全信賴。
相比之下,魏忠賢的權勢較為嚴嵩要略高一籌,因為嚴嵩面對的是妖皇嘉靖,一位善於權術的皇帝。而魏忠賢面對的皇帝,顯然遜色不少。
但無論是魏忠賢還是嚴嵩,都是幾十年的勢力集團,頃刻間便能土崩瓦解,這也證明了大明王朝內部管理機制的高明:兩兩對峙、首次相攻。首輔次輔的鬥爭,司禮監掌印與首席秉筆太監的鬥爭,是為“首次相攻”。這種體制,也只能有外部第三方勢力來打破了,如李自成,如後金。
-
5 # 沉墨I方之城
嚴嵩是明朝第一奸臣,魏忠賢是明朝第一奸宦,要說他們誰的勢力大,魏忠賢絕對的是老大。如果細細分析,其實他們雖然都很“奸”,能力卻非常的強大。
要把一個嘉靖年間的內閣首輔與明朝末年天啟朝的第一宦官來比較,難度很大,他們一個屬於外朝首輔,一個是內廷老大,幾乎都保持當時的朝政,如果非要把他們分個高低出來,我們要從幾個方面來看。
內閣首輔嚴嵩把持朝政長達20年,典型的權臣,在明朝權臣很多,有忠有奸,忠的有于謙、楊廷和,奸的有嚴嵩,溫體仁,周延儒等。
宦官干政明朝一直都存在,當然太監也有忠有奸,忠的有鄭和、汪直等人,奸的就多了,從王振開始,幾乎隔兩個朝代都有,劉瑾、魏忠賢是佼佼者。
嘉靖一朝的能臣太多的,都是人精,徐階、高拱、張居正都不是省油的燈,皇帝又精明得像猴兒一樣,嚴嵩的勢力大不了哪裡去。嚴嵩的勢力史稱“嚴黨”,勢力延伸最多是各個部、司的侍郎,各地的州府首腦。
魏忠賢把持朝政的時候,是天啟帝,雖然不是個弱智皇帝,但他對魏忠賢的信任是絕對的,遠遠高於嘉靖皇帝對嚴嵩的信任。魏忠賢的勢力史稱“閹黨”,他沒有什麼底線,只要是肥缺,只要是官職,他幾乎都要插手,甚至連皇帝獨有的特務機構錦衣衛都被魏忠賢把持,更別說監督錦衣衛的西廠、東廠了,在朝廷上換個尚書,侍郎對魏忠賢來說那是小兒科。
從這一點來看,魏忠賢的勢力遠遠大於嚴嵩,而且魏忠賢和嚴嵩又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嚴嵩做一切事務,幾乎都要得到嘉靖的默許;而魏忠賢完全可以假傳聖旨。
這就要命了,從某種角度來說,魏忠賢幾乎是把持了皇權,而嚴嵩卻在皇權下面戰戰兢兢。
嚴嵩和魏忠賢雖然都是明朝著名的“奸臣”、“奸宦”,他們的能力卻非常的出眾,從政務能力來看,魏忠賢比不了嚴嵩,畢竟人家嚴嵩可是一路科舉上來的,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官場那點門道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嚴嵩的能力主要用在取悅嘉靖皇帝上,無論是替皇帝找錢,還是修宮殿,打壓群臣等等,嚴嵩都能做得符合皇帝的心意,當然,嚴嵩對朝政的管理也並不是沒有成績,歷史上的嚴嵩還是為嘉靖朝辦了很多好事的。
魏忠賢就不一樣了,別說科舉了,能認識幾個字就不錯了,他不走尋常路,“自宮”進了紫禁城當了太監,一路爬到太監的頂峰,他雖然對朝政沒有多少建樹,但是對皇帝的忠誠卻不能讓懷疑。
魏忠賢最大的成就應該是打壓朝中的東林黨和文官集團,天啟朝的文官集團算是徹底的腐化,是明朝最大的毒瘤,魏忠賢雖然很奸,什麼壞事都幹,但在對國家的大是大非問題上還是很講原則的,比如遼東問題,魏忠賢把持朝政的時候,對遼東戰事非常支援。
國庫沒有錢,魏忠賢不是掠財於民,而是掠財於商,把江南大戶大出血,甚至對於明朝200多年的頑疾宗親奉養上,魏忠賢也是力排眾議,與天啟帝商議進行“奉養包乾制”,針對流民四起的問題,魏忠賢的解決辦法很直接——殺地主,分田地。
綜上來看,如果一定要比較嚴嵩和魏忠賢的勢力誰大,肯定是魏忠賢;如果誰更難對付,那一定是嚴嵩,畢竟嚴閣老智商比魏忠賢要高几個段位。 -
6 # 豫北老崔
歷史中有流芳百世的忠臣良將也有遺臭萬年的奸臣奸宦,好像古代每一個王朝都會出現很多不怕揹負萬年罵名的奸臣,明朝也是如此。明朝中最有名的奸臣莫過於嚴嵩和魏忠賢兩人,一個是把持朝政二十餘年的內閣首輔,一個雖然是宦官可也是權傾朝野的九千歲,要說兩個人誰的勢力更大更難對付,個人認為還是魏忠賢勢力大一些,更難對付一些。
嚴嵩是嘉靖皇帝時期的第一寵臣,為內閣首輔可謂是權侵朝野,可是嚴嵩最後卻被嘉靖皇帝一聲令下抄了家產,其子嚴世藩更是被嘉靖皇帝處死。嚴嵩權侵朝野表面風光無限,其實在嘉靖眼裡嚴嵩只不過是壓制清官和斂財的工具而已,嘉靖皇帝是一位善於帝王之術的皇帝,用清官壓制奸臣又用奸臣壓制清官,總之在嘉靖皇帝看來一個朝堂之上不能讓一家獨大,都歸皇權所制約。嚴嵩其實也深知這個道理,自己的權利來自嘉靖皇帝,嘉靖皇帝需要自己做一些帝王不能出面的事情和壓制那些清高之臣,所以嚴嵩那怕在嘉靖皇帝立下太子之後依然和太子作對,說白了嚴嵩就是嘉靖皇帝一枚棋子,嘉靖皇帝完全可以隨時棄之不用。
魏忠賢則不同,本來魏忠賢本是一位普通的太監,明熹宗即位之後才平步青雲,明熹宗朱由校雖然喜歡木工技藝可也是一位有能力的皇帝,重用魏忠賢也是明熹宗為了壓制東林黨而已。當時的東林黨已經到了威脅皇權的地步,甚至他們掌控了明朝富裕地區,朱由校以魏忠賢壓制東林黨也是為了明朝的江山社稷,有人說魏忠賢是因為朱由校的奶媽客氏才平步青雲的,顯然不能讓人信服,主要原因還是朱由校為了壓制東林黨才重用魏忠賢。
魏忠賢把持朝政之後比嚴嵩更加可怕,利用自己的手段直接將東林黨壓制到沒有出頭的機會,更是被人稱之為九千歲。奈何朱由校早逝把皇位傳給了崇禎皇帝,崇禎皇帝即位之後朝中大權依然被魏忠賢掌控,崇禎皇帝又是一位剛剛登基的帝王,在魏忠賢黨羽面前也遜色三分。崇禎皇帝開始甚至害怕處死魏忠賢自己的皇位不保,只能表面讚揚魏忠賢暗地裡消滅魏忠賢的黨羽,最後一舉拿下魏忠賢。
嚴嵩和魏忠賢倒臺我們也能看出,嘉靖皇帝處置嚴嵩毫不費力,而崇禎皇帝處置魏忠賢則要小心謹慎,顯然魏忠賢權勢要大一些,當然如果朱由校處置魏忠賢也會簡單至極,相對來說要比嘉靖皇帝處置嚴嵩要困難一點。
-
7 # 奔騰Li
大明王朝自“明成祖朱棣”創辦東廠以來,太監掌權亂政逐漸走入歷史舞臺,到了明英宗朱祁鎮繼位,明朝第一位擁有實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走馬上任,正式拉開太監掌管朝政,危害社稷的大幕。
自古在權利的鬥爭中就沒有仁慈的說法,仁慈就代表著被對方無情的消滅,古人云: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在太監這個群體中,可謂是小人的集中營,奸險狡詐,心狠手辣是太監們的一貫手法,無數正人君子,良臣能將,都葬身在太監手中,
明朝中期掌握實權的兩個代表人物1:輔政大臣:嚴嵩,2: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雖然不在一個世代,但作為明朝史中權利最高的輔政大臣和掌印太監,,我們細品一下究竟是誰的勢力最為強大,
1:嚴嵩深得明世宗的寵愛。嚴嵩表面清高但內心險詐,他一方面討好皇帝博得寵愛,另一方面又在朝廷中排擠忠直的大臣。他先將內閣大學士翟鑾排擠出內閣,然後又剝奪了吏部尚書許贊、禮部尚書張壁公文起草的朝政權力。明世宗從安葬章聖太后後,就不臨朝政,在西苑萬壽宮。當時朝政均有嚴嵩把持,權傾天下,但嚴嵩晚年頗為淒涼,兒子嚴世蕃被斬首後,嚴嵩被罷官送回故里,嚴嵩死的時候沒有棺木下葬,而且沒有人去弔唁他,非常的悲慘。
2:魏忠賢深受明熹宗朱由校喜愛,國家大權實際上掌握在魏忠賢手上,人送稱號“九千歲”當時魏宗賢的勢力已經無人能抗衡,所有官吏升遷,都要看魏宗賢的眼色行事,義子義孫不計其數,民間官員為討好魏宗賢為其建立無數“生祠”天啟七年,天啟皇帝駕崩。信王朱由檢登基,崇禎登基後掌握實權,發配魏宗賢到鳳陽祖陵守靈,途中魏宗賢自盡與世,崇禎又對魏忠賢加重處罰,雖然他們本人已死,但對他的屍體處以凌遲之刑。
事實證明太監的勢力發展勢頭巨大,到了魏宗賢時期朝中輔政大臣已經名存實亡,即使與嚴嵩活在一個朝代,嚴嵩也無法權衡魏宗賢。
-
8 # 疼痛科侯大夫
當然魏忠賢勢力大!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能這麼比。
而且你把嚴擺在劉瑾、魏忠賢這倆太監裡邊,您讓嚴閣老情何以堪吶。。。如果單說權勢的話,應該是魏忠賢吧。明票宗天啟皇帝朱由校(崇禎星帝他哥)時的大太監號稱“九千歲”可謂權勢酒天。使得當時天下“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這個我個人覺得算是很嚴重了。所以崇禎上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治了他十項大罪,搞掉魏忠賢。
-
9 # msgreat
當然是嚴嵩了。嚴嵩在嘉靖年間盤踞幾十年。魏忠賢只在天啟年間嘚瑟7年,崇禎上臺就被滅了,魏忠賢只是建立在朱由校昏庸的基礎上。
回覆列表
魏忠賢勢力大!
畢竟嚴嵩手上有權無力,兵權上還未可以控制進禁軍,而魏忠賢手上是執著東廠錦衣衛的兵權,當時的錦衣衛不單單只是禁衛軍,而且同時兼有特務、刺客、間諜等特殊行動的能力,同時魏忠賢還把弄朝政,所以嚴嵩不如魏忠賢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