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之域

    科學研究表明,擁有較高想象力與創造能力的人,往往具有較好的個性品質,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1)鼓勵孩子勇敢提出問題

    而且,最好的方式是先讓孩子自己思考給出答案,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資訊。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回答再繼續提出新問題,藉此來激發孩子更多的想法。

    (2)培養孩子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

    家長們不僅要鼓勵孩子多說話,還要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讓他接觸各種豐富的詞彙。在幼兒時期,家長繪聲繪色地和孩子對話,對孩子表達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告訴孩子顏色、形狀、大小等概念,讓孩子學會精確全面的描述,能夠擴大孩子的思考空間,這是想象力和創造力形成不可或缺的土壤。

    (3)學會欣賞孩子的作品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極為精彩的,他們展現自己心靈世界的方式也是極為豐富的。要學會認真聆聽孩子的心聲,學會欣賞孩子的每一次表現。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有創意的變化、一句新的詞語、一首不成調的歌曲,作為家長都要真心地發出讚歎,鼓勵他們繼續努力。那樣,孩子是會很開心的,“創作”的靈感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4)儘量讓孩子多運動

    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身體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絡,因此,家長們應該讓孩子多運動。如果孩子剛學會走路,家長就要給他創造足夠的運動空間,最好能在一邊看護。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做動作、走跳、上下臺階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在幼兒期間讓孩子盡情運動,能夠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智力和創造力也會逐漸得到發展。

  • 2 # 理想智造圈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去做。

    比方說,他想畫畫,那就給他畫。他想拼模型,就讓他拼。他自己會琢磨的,不要小看他們。

    當然,如果能給他一些方向的指導和激勵就最好了。

  • 3 # 園丁1958

    一是制定閱讀計劃陪孩子堅持天天閱讀,並且教給孩子正確的閱讀方法,粗讀細讀精讀結合,讓孩子適當地記錄重要知識寫寫簡要的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

    二是陪孩子搭積木,玩遊戲,互相講故事。都可以豐富孩子的想象力。

    三是檢查,提問,督促孩子的作業,讓孩子在全面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熟練地做作業。

  • 4 # 光潛

    目前特殊情況下的居家學習與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沒有任何關係,也不會有任何影響。

    古今中外的絕大多數發明創造都是在家裡(包括實驗室)誕生的。

    文學藝術更不用說了。

    想象力、創造力的土圵,或者說”生產工廠"是大腦,與其所在空間地域沒關係。

    教室是面援,線上教學也是面授沒有什麼本質差異。相反,線上教學都是名師,這是學子的福音!

    好好珍惜吧!

  • 5 # 娑婆若水

    2020年開年之際,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從某種程度上也破壞了春節的祥和之氣。選擇居家不外出,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為了保護家人,為了對他人負責,為了對全社會負責。“停課,不停學”就成了孩子居家學習的學習活動,孩子如何學習才更有效?如何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何讓孩子經歷過疫情之後變得更加成熟?這成了這個特殊假期,每一個家庭所面對的課題。

    鼓勵孩子大膽質疑

    想象力(Imagination),“是人在頭腦裡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和能力。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

    想象力源於積累。飯要一口一口吃,一口吃個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事要一件一件做,面面俱到是不現實的;路要一步一步走,一步登山是極度誇張的;書要一頁一頁讀,一目讀簿是不存的;題要一道一道解,什麼都會是夜郎自大的。孩子學習、生活、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個頭在逐漸增高,身體在不斷髮育,知識在不斷豐富,閱歷在日積月累,“不聚小溪,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想象力源於好奇。好奇就是善於質疑,質疑就是對自己發現的及時提問、善於提問,就是打破砂鍋追問到底。好奇就是喜歡探究,探究就是鼓勵孩子勤於動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探究就是激趣孩子勤於動腦,只有解放孩子的大腦,方可解放他們的思維。探究就是引導孩子勤于思考,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自己克服,學習中遇到的難題自己解決,為人處事中遇到的困惑自己化解,凡事不能永遠依賴於他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生命潛能,養育生長世界。做家長的務必要明白沒有孩子對事物的新鮮好奇,就沒有孩子對問題的大膽提問,就沒有孩子對現象的不斷質疑,居家學習期間,孩子想象力的培養就無從談起,就是一句空話。想象力源於思變,思變就是家長和孩子如何行走在變與不變當中?這是家庭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變的就是家長引導孩子傳承優良家風,鼓勵孩子誦讀經典,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讓孩子思變,就是培養他們擁有自信的能力,引導他們具有慎獨的能力,管理自我的自律意識,學習發問的問題意識,敢於想象的探究精神。想象力源於勤奮,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就是育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獨立生存能力,學會自主學習能力,學會自我自育能力,學會基本生活能力,學會動手做事能力。就是幫他們守護童心、守護青春、守護健康,透過一系列的有意義的活動,和孩子一起體驗艱辛後的快樂,享受成功後的驚奇,珍惜來之不易的自由,體驗現實生活中的感受,而這一切能力均源於勤奮。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Sword blades come out from sharpening,,plum blossom fragrance comes from bitter cold.)

    (未來,有些人的房子可能是移動的城堡,甚至會飛行,這就是想象力。)

    鼓勵孩子勤於學習

    創造力(Creativity),“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複雜多因素綜合最佳化構成的。”

    創造力來自知識,離開學習談創造力,是一句空話。學習可以提高一個人吸收知識的能力,增進一個人消化知識的能力,加強一個人理解知識的能力,發散一個人運用知識的能力。學海無涯,勤能補拙。學習可助人吸收知識,反思可助人鞏固知識,運用可助人掌握專業技術,動手可助人學會實際操作本領。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積累實踐經驗;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擴大知識面;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一句話,學習是創造力的基礎。創造力依靠智力,勤奮學習,可使人的大腦更靈活,可使人的思維更活躍。智力源於好身體,好身體源於熱愛運動、勤快鍛鍊。孩子居家學習期間,眼保健操、健美操、中小學生廣播體操等活動完全有條件實施。智力源於好習慣,好習慣源於自我養成、自我約束。孩子居家學習期間,生活一定要有規律,作息時間要規範實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什麼時候做?一定要有一張明晰的、規範的、操作性強的時間表。智力源於好毅力,好毅力源於鍥而不捨、持之以恆。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做正確的事,做有益於身心健康的事,做有益於家人,有益於自己,有益於他人的事,凡事不能半途而廢。創造力基於人格,無論貧富,無論貴賤,人格面前人人平等。人格基於頑強的意志,基於高尚的情操,基於優良的素質。高尚的人格需要興趣廣泛、語言幽默、善於表達;高尚的人格需要反應敏捷、思維縝密、做事得當;高尚的人格需要善於記憶、學習有效、方法得當;高尚的人格需要獨立思考、自信自強、勇於探究;高尚的人格需要熱愛生活、健康交往、胸懷理想;高尚的人格需要坦率真誠、態度端正、待人禮貌。高尚的人格是不拘小節,是浪漫而不散漫。

    (孩子的創造力不應是限制,而貴在培養)

    想象力是無生與有生的區別,是虛擬與現實的整合。想象力就是學習中的勤奮,就是勞動中的享受,就是探究中的新奇,就是活動中的自由,就是發散思維的良好感受。創造力是非命與有命的區別,是懶惰與勤勞的較量。創造力是學習中的積累,是探究中的思考,是成長中的成熟,是做事中的理性,是人格上的歷練,是無我中的進步。一個具有良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孩子,一定說明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成功的,他所擁有的生活一定是快樂的、幸福的。

  • 6 # 穿插游擊隊

    給你分享一位教育專家給大家的建議

    作為小學生家長,這段時間你一定百感交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全家人工作、生活的節奏。家裡的娃,史無前例地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寒假。你更是要一邊配合學校“停課不停學”的要求,每天陪孩子按課表上課,一邊還要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再加上一週幾次的線上課外班,真是水深火熱,焦頭爛額。這次加餐,我就圍繞小學生“居家上學”的典型問題來給你支支招。

    為了準備這次加餐,我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四川的十幾所學校,做了一個“小學生居家學習,家長最擔心什麼”的調研,在下方,我給你列出了家長最擔心的前十個問題。

    孩子作息不規律,時間分配不合理,怎麼辦?

    孩子不夠自覺,怎麼辦?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孩子做作業拖拉,效率不高,怎麼辦?

    和其他孩子比,這段時間落後了,怎麼辦?

    學習習慣不好,總受電子產品干擾,怎麼辦?

    父母上班,家裡老人陪著,搞不定上網問題,怎麼辦?

    缺少戶外運動時間,視力受損,怎麼辦?

    隔著螢幕,老師對孩子的關注度降低,怎麼辦?

    一個人悶在家裡,同學間缺少交往,怎麼辦?

    你發現沒有,這十個問題,前面的六個,作息、注意力、學習習慣這些,即便沒發生疫情,也是家長平時焦慮的幾大榜首話題。只不過因為這段時間孩子一直宅在家裡,這些問題集中爆發了,我把它叫做“孩子的成長性問題”。而後面四個,孩子的視力問題、一個人悶在家裡這些才是由疫情直接引發的問題,我把它叫做“孩子的適應性問題”。

    孩子的適應性問題不難解決,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挑戰”交給孩子,你不用事事代勞,相反還可以多示弱,多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

    比如怕電子產品傷害孩子視力,與其想盡辦法嚴防死守,結果孩子不樂意,你還氣得夠嗆,那就不如把問題拋給孩子,問問他有什麼解決辦法,你們再一起評估,最後選一個雙方都認可的方案來執行。

    孩子的成長性問題,是我們這一講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對這類問題,我建議你還是要建立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別指望這麼多問題都能在一兩個月裡解決,把目標集中聚焦在“陪伴學習”上,再把其他問題統一到這個大目標下解決。

    在說“怎麼辦”之前,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老師和學校在這段特殊時期的情況。

    首先,對老師來說,線上教學是全新的挑戰,出現各種狀況都很正常,這時來自家長、學生的理解和支援就尤其重要。還有,因為不能面對面教學,這段時間老師會比平時更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你可能會經常接到老師的電話或者微信,這是老師在釋放關注、希望得到反饋的訊號。

    其次,有的學校會順勢進行教育改革,逐漸降低老師“教”的成分,放大孩子自己“學”的價值,比如增加閱讀比重、設計聯絡生活實際的學習任務等等,這些也需要家長配合孩子一起完成。

    知道了學校的情況,家長可以做什麼呢?

    我建議你先調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你會發現,居家學習,家長不可避免地會承擔學校和老師的部分功能,你需要從這個角度重新來看自己的角色。

    首先,你要有意識地成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心裡的角色界限特別清楚,老師講道理他樂意聽,家長可就未必了,說多了他還會反感。雖然孩子不喜歡家長說教,但會不自覺地模仿家長的一舉一動,所以,你可以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他。

    疫情期間,我在看得到十日談時,印象最深的是劉潤老師的家庭辦公室。潤總的這間辦公室不大,也不豪華,但有一整面可供隨時推演的白板牆、一個多螢幕切換的寫字檯,還有一個工具區,按照工作內容,每天擺放不同的辦公用品。這樣的空間無聲傳遞出主人善於思考、勤勉工作的特點和超強的自我管理能力,這就是一個父親給孩子的榜樣力量,它比任何說教、提要求都管用。

    其次,你可以設計一些小的儀式感,成為孩子學習動力的激發者。

    我聽得到的吳軍老師說過,疫情期間,他二女兒的中學停課了,但孩子每天在家裡還是會穿戴整齊、背上書包。然後,吳軍老師會像送孩子上學一樣,把孩子送到書房門口,孩子在裡面完成老師要求和自己規劃的學習任務。中午休息和下午放學的時候,他再把孩子從書房裡接出來。這樣的儀式感對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特別有效。

    第三,你還可以成為孩子獨特學習經歷的創造者。

    關注孩子的課業確實重要,但如果能把學習內容和日常生活聯絡起來,孩子就會覺得學習無處不在,是自然發生的,不是和生活對立的。比如鼓勵孩子畫畫、拍照、自己設計玩具,然後在這些作品上標記上他的名字,代表是他的專利發明,這些獨特的經歷,會讓孩子更有學習興趣。

    陪伴孩子學習,只是調整角色定位還不夠,還有四件具體的事情可以做,守住學習底線,養成學習習慣,擴充套件學習外延和構建師生關係。

    先說守住學習底線。

    很多家長把這段時間作為提升孩子分數、彎道超車的好機會,除了學校的課程,還給孩子報了好多線上的課外班,生怕浪費了他在家的時間。我不贊成這麼做,任何學習都不能以犧牲孩子的興趣為代價。這段時間,學校和課外班的課程,只能選擇線上網課的形式,這就有個問題,就算課程的互動設計得再好,上網課也屬於“接受式學習”,時間一長、內容一多還是會折損孩子的學習興趣。

    所以,我更主張在學習任務上做減法,只要能守住學習底線,孩子可以按時完成學校和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就行了,其他像課外班這種額外的學習任務越少越好。

    這是在學習任務上,但並不是說這一兩個月只做這件事。平時沒時間,你會發現孩子的習慣養成太難了,就連睡前半個小時的親子閱讀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總是堅持不下來。這段時間,正好可以用刻意練習的方式幫孩子養成一兩個學習的好習慣。

    比如,你可以用家庭清單的方式,培養孩子的目標感。先和孩子協商列出一份每天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清單,在這份清單的基礎上,再給孩子一份獎勵清單,讓他自己填寫,完成了學習任務想要什麼獎勵,如果他說打遊戲,也可以,但要寫清楚時間限定,是15分鐘還是20分鐘。這樣堅持一個月,孩子的目標感會明確很多。

    在守住底線、培養習慣的基礎上,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可以做,就是幫孩子拓展學習的外延,也就是前面說的在實際生活裡學習,比如練習一種技能、嘗試一門手藝,燒菜、做家務、運動健身等等,都是在學習。

    這本來是好事,但家長做著做著容易變成非要孩子學會、非有個結果不可。我想提醒你的是,發現孩子不喜歡、不擅長什麼也是重要的學習。

    除了這些,居家這段時間還特別適合幫孩子構建師生關係。

    前面我們說了,這次疫情也給老師帶來了很大挑戰。對老師來說,他們習慣了從孩子的眼神、姿勢、言語中獲得反饋,然後給他具體的輔導。但孩子居家學習,老師沒法獲得這些資訊,就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這是老師最焦慮的。這時,如果你把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給老師,就是對她工作很好的支援。注意,不是展示皆大歡喜的學習成果,是反饋老師最想知道的真實問題,請她幫忙。比如和老師溝通孩子在哪卡殼了,卡了多長時間,老師能不能輔導輔導他。

    如果孩子聽課效果很好,沒有問題,那你可以把他上課時默讀、比劃,甚至是手舞足蹈的狀態抓拍下來,然後把照片發給老師,這也是我們課程裡說的給老師的工作傳遞讚美。要知道這段時間,老師也同樣需要被激勵。

    這就是這一講加餐的內容。

    我在得到的“十萬個怎麼辦”裡,還回答了小學生家長關心的兩個話題,一個是“孩子在家上網課,家長想要配合老師更好地輔導孩子,怎麼辦”,一個是“一直融入不了群體,孩子也想交朋友,家長想幫孩子,怎麼辦”,也會一併作為加餐的內容,提供給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女人若不以家庭愛情為重,個個都是女強人”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