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418550334819383
-
2 # 王小胖的美好生活
麵包存放:
雖然在“麵包新手攻略”裡提到過麵包不宜冷藏,但看到有很多朋友還是將自己做好的麵包放進冰箱冷藏室儲存,因此特意再拿出來嘮叨一下。
很簡單一句話:冷藏會加速麵包中澱粉的老化,使麵包乾硬、粗糙、口感差。澱粉老化反應是不可逆的,一旦麵包變“老”了,即使重新加熱後面包會再度變軟一點,也不可能重新回覆之前的鬆軟。
今天順道兒說說麵包的儲存方法和儲存期吧。
相對於大部分餅乾和蛋糕來說,麵包的保質期是最短的。麵包的變質,一般是變硬變粗糙、發黴、餡料腐壞等,往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第一個:變硬變粗糙導致口感變差。而引起這一變化的原因,就是澱粉的老化。
澱粉的老化反應從麵包出爐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在室溫下,麵包老化得比較緩慢,在較低溫度的時候,老化反應會大大加速。所以,只要有可能,麵包在室溫下儲存最佳。(但是有一些麵包,如冷加工的調理麵包、加了易變質的水果、淡奶油的麵包,為了延長儲存期,有時候只能以犧牲口感為代價,將麵包冷藏儲存了。)
剛出爐的麵包,放在冷卻架上冷卻到和手心溫度差不多的時候,放進大號保鮮袋。將保鮮袋的口紮起來,放在室溫下即可。
不同的麵包,保質期是不一樣的,下面分別來說一說
(注1:下面說的保質期全部是室溫下的保質期。如果放進冰箱冷藏,一般麵包的保質期都不會超過1天,因為1天的時間足夠讓澱粉徹底老化)
(注2:保質期一般是一個時間段,比如2-3天,因為根據室溫、環境差異等原因,麵包的保質期可能會不一樣。室溫18-25攝氏度是麵包儲存的最佳溫度。)
一、調理麵包(如肉鬆火腿麵包、熱狗麵包、漢堡包、玉米火腿沙拉包) 保質期:1天
這類麵包的保質期是最短的,使這類麵包很快變質的原因並不是澱粉的老化,而是餡料(肉類、蔬菜)的腐敗。
熱加工的調理麵包(即麵包裡的肉類是和麵團一起整形放進烤箱去烤的),即使放進冰箱冷藏,保質期也不會超過一天(澱粉的老化),而且極大犧牲了口感,因此室溫儲存即可。
冷加工的調理麵包(即麵包裡的肉類是在麵包出爐冷卻以後再夾進去的,比如三明治麵包、一些沙拉麵包)必須放進冰箱冷藏,才能有1天的保質期,放在室溫下保質期不超過4個小時。這類麵包如果不是當時立即吃掉,還是冷藏為宜。
二、一般甜麵包、土司麵包(不含餡)(如奶香土司、羅松甜麵包、花式牛奶麵包) 保質期:2-3天
甜麵包的保質期相對較長,在保質期內,麵包的口感基本上能保證不發生大的變化,即麵包依然會比較鬆軟(前提是你的麵包真的做好了哈)
三、含餡麵包、含餡土司(如豆沙卷麵包、火腿乳酪土司) 保質期:2-3天或1天
雖然都含餡,但必須分開來看。含耐儲存的軟質餡料(如豆沙餡、椰蓉餡、蓮蓉餡)的麵包,可以儲存2-3天。含肉餡(如雞肉餡)的麵包,只能儲存1天。
四、丹麥麵包(如牛角麵包、丹麥葡萄卷)保質期:3-5天
丹麥麵包的保質期較長。但請注意,如果是帶肉餡的丹麥麵包(如金槍魚丹麥麵包)保質期同樣只有1天。
五、硬殼麵包(如法棍) 保質期:8個小時
硬殼麵包最吸引人的便是它硬質的外殼。但在出爐後,麵包內部的水分會不斷向外部滲透,最終會導致外殼吸收水分變軟。超過8個小時的硬殼麵包,外殼會像皮革般難以下嚥。即使重新烘烤,也很難回覆剛出爐的口感。注意:硬殼麵包的儲存不能放入塑膠袋,而要放入紙袋。(感謝博友小蘋提供)
六、貝果 保質期5-6天
製作簡單、口感獨特的貝果麵包,保質期也是很長的哦。要注意的是製作的時候煮貝果所用的糖漿濃度一定要夠,否則保質期也會縮短。
七、重油麵包(如葡萄乾杏仁麵包)保質期:1個星期到半個月
重油類的麵包因為高油高糖,保質期很長。但注意製作的時候不要隨意減油減糖,否則除了影響口感,保質期也不會這麼長了。
如何延長麵包的儲存期——冷凍儲存法
雖然低溫會加速澱粉的老化,但當溫度降低到0度以下的時候,澱粉的老化作用就大大放緩了。
所以,把麵包放在保鮮袋以後,放進冰箱冷凍室急速冷凍到-18攝氏度,可以延長麵包的保質期。要吃的時候取出來,在麵包表面噴點水,重新烘烤解凍(烤箱溫度用100-120度,時間視麵包大小而不等),或者放進微波爐解凍後再用烤箱稍微烘烤一下,就可以吃了。
用冷凍儲存法,麵包能儲存2個星期左右。但必須注意,只有不含餡的麵包才適合冷凍儲存,如土司麵包、牛角麵包、硬殼麵包等。
幾個關於麵包的Q&A
Q:為什麼我的甜麵包就算放在室溫下,不到一天也變硬了呢,不是保質期有2-3天麼?
A:麵包必須製作方法正確,製作出高品質的麵包才是可以較長時間儲存的前提。揉麵要充分、麵包的水分含量不能過低、發酵及烘烤都要正確,這樣才能做出2-3天內口感都不會有太大變化的麵包。
Q:為什麼超市裡買的土司麵包、甜麵包有的保質期很多都寫著有5-7天?
A:市售的麵包一般都含有防腐劑(如丙酸鈣),可以防止麵包黴變,還含有面包改良劑,可以改善麵包組織結構,延緩麵包的老化。因此可以延長麵包的保質期3-4天。家庭製作的手工麵包不含這類新增劑,保質期自然要大大縮短了。
Q:我的麵包為什麼放兩天後裡面會發黏?
A:內部發黏也是麵包變質的特徵。要減少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麵包一定要烤透。尤其是土司麵包,往往在烘烤的最後幾分鐘,麵包中心的溫度才能達到80度,如果烤的時間不夠,內部就無法熟透,容易腐壞。
-
3 # 龍龍炒菜
建議買回來的麵包,在48小時之內食用完畢
如果買的比較多,像麵包片之類的,我們是放在有吸油紙的保鮮盒裡存放。我們也會根據自己的使用量來計劃一次買多少。
-
4 # 甘來的苦盡
麵包存放:
很簡單一句話:冷藏會加速麵包中澱粉的老化,使麵包乾硬、粗糙、口感差。澱粉老化反應是不可逆的,一旦麵包變“老”了,即使重新加熱後面包會再度變軟一點,也不可能重新回覆之前的鬆軟。
今天順道兒說說麵包的儲存方法和儲存期吧。
相對於大部分餅乾和蛋糕來說,麵包的保質期是最短的。麵包的變質,一般是變硬變粗糙、發黴、餡料腐壞等,往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第一個:變硬變粗糙導致口感變差。而引起這一變化的原因,就是澱粉的老化。
澱粉的老化反應從麵包出爐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在室溫下,麵包老化得比較緩慢,在較低溫度的時候,老化反應會大大加速。所以,只要有可能,麵包在室溫下儲存最佳。(但是有一些麵包,如冷加工的調理麵包、加了易變質的水果、淡奶油的麵包,為了延長儲存期,有時候只能以犧牲口感為代價,將麵包冷藏儲存了。)
剛出爐的麵包,放在冷卻架上冷卻到和手心溫度差不多的時候,放進大號保鮮袋。將保鮮袋的口紮起來,放在室溫下即可。
不同的麵包,保質期是不一樣的,下面分別來說一說
(注1:下面說的保質期全部是室溫下的保質期。如果放進冰箱冷藏,一般麵包的保質期都不會超過1天,因為1天的時間足夠讓澱粉徹底老化)
(注2:保質期一般是一個時間段,比如2-3天,因為根據室溫、環境差異等原因,麵包的保質期可能會不一樣。室溫18-25攝氏度是麵包儲存的最佳溫度。)
一、調理麵包(如肉鬆火腿麵包、熱狗麵包、漢堡包、玉米火腿沙拉包) 保質期:1天
這類麵包的保質期是最短的,使這類麵包很快變質的原因並不是澱粉的老化,而是餡料(肉類、蔬菜)的腐敗。
熱加工的調理麵包(即麵包裡的肉類是和麵團一起整形放進烤箱去烤的),即使放進冰箱冷藏,保質期也不會超過一天(澱粉的老化),而且極大犧牲了口感,因此室溫儲存即可。
冷加工的調理麵包(即麵包裡的肉類是在麵包出爐冷卻以後再夾進去的,比如三明治麵包、一些沙拉麵包)必須放進冰箱冷藏,才能有1天的保質期,放在室溫下保質期不超過4個小時。這類麵包如果不是當時立即吃掉,還是冷藏為宜。
二、一般甜麵包、土司麵包(不含餡)(如奶香土司、羅松甜麵包、花式牛奶麵包) 保質期:2-3天
甜麵包的保質期相對較長,在保質期內,麵包的口感基本上能保證不發生大的變化,即麵包依然會比較鬆軟(前提是你的麵包真的做好了哈)
三、含餡麵包、含餡土司(如豆沙卷麵包、火腿乳酪土司) 保質期:2-3天或1天
雖然都含餡,但必須分開來看。含耐儲存的軟質餡料(如豆沙餡、椰蓉餡、蓮蓉餡)的麵包,可以儲存2-3天。含肉餡(如雞肉餡)的麵包,只能儲存1天。
四、丹麥麵包(如牛角麵包、丹麥葡萄卷)保質期:3-5天
丹麥麵包的保質期較長。但請注意,如果是帶肉餡的丹麥麵包(如金槍魚丹麥麵包)保質期同樣只有1天。
五、硬殼麵包(如法棍) 保質期:8個小時
硬殼麵包最吸引人的便是它硬質的外殼。但在出爐後,麵包內部的水分會不斷向外部滲透,最終會導致外殼吸收水分變軟。超過8個小時的硬殼麵包,外殼會像皮革般難以下嚥。即使重新烘烤,也很難回覆剛出爐的口感。注意:硬殼麵包的儲存不能放入塑膠袋,而要放入紙袋。(感謝博友小蘋提供)
六、貝果 保質期5-6天
製作簡單、口感獨特的貝果麵包,保質期也是很長的哦。要注意的是製作的時候煮貝果所用的糖漿濃度一定要夠,否則保質期也會縮短。
七、重油麵包(如葡萄乾杏仁麵包)保質期:1個星期到半個月
重油類的麵包因為高油高糖,保質期很長。但注意製作的時候不要隨意減油減糖,否則除了影響口感,保質期也不會這麼長了。
如何延長麵包的儲存期——冷凍儲存法
雖然低溫會加速澱粉的老化,但當溫度降低到0度以下的時候,澱粉的老化作用就大大放緩了。
所以,把麵包放在保鮮袋以後,放進冰箱冷凍室急速冷凍到-18攝氏度,可以延長麵包的保質期。要吃的時候取出來,在麵包表面噴點水,重新烘烤解凍(烤箱溫度用100-120度,時間視麵包大小而不等),或者放進微波爐解凍後再用烤箱稍微烘烤一下,就可以吃了。
用冷凍儲存法,麵包能儲存2個星期左右。但必須注意,只有不含餡的麵包才適合冷凍儲存,如土司麵包、牛角麵包、硬殼麵包等。
幾個關於麵包的Q&A
Q:為什麼我的甜麵包就算放在室溫下,不到一天也變硬了呢,不是保質期有2-3天麼?
A:麵包必須製作方法正確,製作出高品質的麵包才是可以較長時間儲存的前提。揉麵要充分、麵包的水分含量不能過低、發酵及烘烤都要正確,這樣才能做出2-3天內口感都不會有太大變化的麵包。
Q:為什麼超市裡買的土司麵包、甜麵包有的保質期很多都寫著有5-7天?
A:市售的麵包一般都含有防腐劑(如丙酸鈣),可以防止麵包黴變,還含有面包改良劑,可以改善麵包組織結構,延緩麵包的老化。因此可以延長麵包的保質期3-4天。家庭製作的手工麵包不含這類新增劑,保質期自然要大大縮短了。
Q:我的麵包為什麼放兩天後裡面會發黏?
A:內部發黏也是麵包變質的特徵。要減少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麵包一定要烤透。尤其是土司麵包,往往在烘烤的最後幾分鐘,麵包中心的溫度才能達到80度,如果烤的時間不夠,內部就無法熟透,容易腐壞。
-
5 # 要活的有溫度訝
正確的儲存方法如下;
1、正確的麵包儲存方法是在恆溫中密封儲存,也就是在室溫條件下儲存。
2、麵包要在4-5天內用完,不宜放置太久。
3、麵包要在烤制完成後晾涼降溫到30-40度密封儲存最好,方法是放入大的食品保鮮袋密封,在室溫條件下儲存。
4、做麵包要講衛生,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面包,手上要套一個保鮮袋來接觸面包。我試驗過,麵包從出爐倒模,再到降溫裝袋,整個過程我都是雙手配戴一次性的手套來操作,最久麵包放置了20天都沒有變質,而沒戴手套所接觸的麵包8天就出現了黴斑。這些資料僅供大家參考。
5、建議儲存的溫度,要在攝氏15度~28度較好。
-
6 # 梁師傅美食頻道
麵包請放一定要注意溫度,麵包的存放環境的溫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加速麵包的老化,加速麵包的變質速度。麵包要想儲存得久,操作過程要注意各個環節的衛生。冷卻裝袋之後可以抽真空。這樣是儲存比較久的。相對於個人來講,吃不完的麵包用袋子封口後,放入冰箱冷藏了,也是一種長時間儲存麵包的方法。如果自己使用麵包建議購買少量儘量吃新鮮的麵包吧。
-
7 # 糖季fa
麵包的儲存方式,吃不完不用扔啦
有兩種儲存方法
1⃣常溫儲存法
首先準備好食品保鮮袋,把麵包放入袋中後繫緊,常溫條件下面包不宜放太長時間,一般兩天左右的時候吃完,這段時間內麵包口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短時間內麵包儲存的最佳溫度是21度到30度之間,低於這個溫度範圍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麵包的顏色,口感和質感。如果是自己烤制的麵包,記得出爐後先冷卻,把溫度降至30℃到40℃左右,用食品保鮮袋密封在室溫20℃到30℃左右即可。最大限度延緩麵包的自然老化,減緩水分的流失速度,但是也不宜放太久,放久了,麵包依然會發幹發硬,所以如果是短期儲存的,還是建議採用常溫儲存法。
2⃣冷凍儲存法
低溫條件下,雖然會加速澱粉老化反應,但是如果把儲存的溫度降到0度以下,澱粉的老化反應就會大大減緩,而且還能最大程度上鎖住麵包的美味,長期儲存的方法,建議放進冰箱冷凍室。但是冷凍方法也是有技巧的,如果是大塊的麵包,應該先切片,然後裝進食品保鮮袋,這可避免冷凍後的麵包再次加熱,不夠均勻,嚴重影響口感和質感,個頭小的麵包可以直接放入保鮮袋獨立包裝,擠掉保鮮袋的空氣,放進冷凍室急速把溫度降到零下18℃,自從儲存方法可以儲藏兩個星期左右,(想吃的時候可以給麵包噴點水,重新烘培解凍,溫度設定100到120度左右時間根據麵包大小而定,或者可以直接放微波爐解凍後,再用烤箱稍微烘焙一下就可以吃了)
⚠️注意:只有不含餡的麵包,才適合冰凍儲存,如:吐司麵包,牛角麵包,硬殼麵包這些都是不含餡的
回覆列表
新鮮的麵包買回家後該放在哪兒?很多人的答案是冰箱裡。但最近有研究表明,放在冰箱裡的麵包更容易變幹、變硬、掉渣兒,不如常溫下儲存營養和口感更好。
麵包之所以會發幹、發硬、掉渣兒,是因為裡面的澱粉發生了老化。麵包製作過程中,澱粉會吸水膨脹;焙烤時,澱粉會糊化,結構發生改變,從而使麵包變得鬆軟、有彈性;儲藏時澱粉的體積不斷縮小,裡面的氣體逸出,使麵包變硬、變幹,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老化。
導致麵包老化的因素很多,溫度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它會直接影響麵包的硬化速度。研究表明,在較低溫度下儲存時,麵包的硬化速度快;在較高溫度下儲存,麵包的硬化速度慢;超過35℃,則會影響麵包的顏色及香味。所以,21℃—35℃是最適合麵包的儲存溫度,而冰箱的冷藏室溫度大約為2℃—6℃,會加速麵包的老化。
然而,低溫儲存也並非毫無用處,它最重要的作用在於防止麵包變質。一種麵包到底適合在常溫下還是低溫下儲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一是麵包中是否添加了防黴劑,所使用的包裝材料防水性好不好,如果這兩點都符合,就可以放在常溫下儲存,不易變質;二是麵包含糖和油脂多不多,如果是鮮奶麵包或帶有肉類、蛋類等餡料的麵包,最好放在冰箱裡儲存,否則就容易變質。
還有一個方法:
有一個小訣竅,我是從中央2臺上看到的,你將一小節新鮮的芹菜跟麵包放在一個袋子裡,在將袋口封緊,一般可以儲存一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