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談娛樂八卦

    我是林夏,我來回答。

    蒙恬之功

    蒙恬是大秦的忠臣、名將,為秦朝的鞏固建立 了赫赫戰功。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讚歎蒙 恬“為秦開地益眾,北靡匈奴,據河為塞,因山為固, 建榆中”,概述了蒙恬對秦王朝建立的卓越戰功。

    蒙恬是秦始皇時期著名的將領,是將門之後。 祖父蒙驁,是秦國的大將,曾經率軍伐韓,奪取 13 座城池;攻趙,奪取 37 座城池;攻魏,奪取 20 座城 池。父親“蒙武為秦裨將軍,與王翦攻楚,大破之, 殺項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虜楚王”。為 了開拓秦國的疆土,為了秦始皇的統一大業,蒙驁、 蒙武父子率軍攻城略地、浴血奮戰、出生入死,建立 了卓越的功勳。正因為此,秦始皇對蒙氏家族非常 信任器重。年輕的蒙恬文武雙全,精通兵法、典獄, 因為家世被封為秦將。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二 十六年),蒙恬終於盼來了一次難得的領兵打仗的 機會,秦王命令他和將軍王賁率軍攻打齊國,結果 俘虜了齊王建,滅掉了齊國,為秦王嬴政統一全國 掃清了最後的障礙。蒙恬也因為戰功,被秦始皇授 予內史的官職。

    透過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在秦統一六國的戰 鬥中,蒙氏家族中的蒙驁、蒙武戰功卓越,年輕的蒙 恬嶄露頭角,他雖然戰功有限,但寶貴的戰爭經歷, 使他積累了足夠的戰爭經驗,他的才華也得到了秦 始皇的欣賞。“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

    蒙恬的戰功,主要集中在秦王朝鞏固時期。隨 著時間的推移和歷練,蒙恬已經成長為能征善戰的優秀將領。《蒙恬列傳》雲:“秦已並天下,乃使蒙 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 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 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居上郡。 是時蒙恬威振匈奴。”《匈奴傳》又云:“始皇帝 使蒙恬將十萬眾北擊胡,悉收河南地,因河為塞,築 四十四縣城臨河,徙謫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 原至雲陽。” 在這裡,司馬遷概述了蒙恬三方 面的功績:一是抗擊匈奴,守衛邊疆;二是修築了萬 里長城的防禦工程,保障了北方人民安定的生產和 生活;三是修築了寬闊的直道,加強了北方各族人 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匈奴是戰國時期興起於大漠以南的陰山與河 套一帶的一個多部落國家,他們善於騎射,能徵善 戰。“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飲其汁,衣其皮;畜食草 飲水,隨時轉移。故其急則人習騎射,寬則人樂無 事,其約束輕,易行也。”“兒能騎羊,引弓射鳥 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貫弓,盡為甲 騎。”所以在秦統一中原的同時,他們乘機跨 過黃河,佔領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脅著 秦王朝首都咸陽的安全,成為秦朝最大的心腹隱 患。在這種情況下,深受秦始皇尊寵並信任的蒙恬 就成為抗擊匈奴的最佳人選。公元前 215 年(秦始 皇三十二年),蒙恬率領浩浩蕩蕩的大軍奔赴邊關, 從此,拉開了他長達十餘年鎮守邊塞的生涯。《秦 始皇本紀》曰:“三十二年……始皇乃使將軍蒙恬 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又言:“三 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蒙恬鎮守漠北,先 後與匈奴單于頭曼有兩次大的交戰。一次是公元 前 215 年,秦朝三十萬大軍與匈奴軍交戰,秦軍士 氣高昂,勢如破竹,匈奴損兵折將數萬人,蒙恬率軍 勝利收復了河套以南之地。一次是公元前 214 年 (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率領大軍渡過黃河,在黃 河以北與頭曼的十萬鐵騎展開了惡戰,最後以大勝 而結束了戰鬥。《匈奴列傳》雲:匈奴單于“頭曼不 勝秦,北徙”。經過這兩次大的戰役,匈奴被 蒙恬的軍隊徹底打敗了,他們向大漠以北遁去。秦 朝北方疆域擴充套件到了黃河北岸、陰山南麓一帶,佔 領了今天內蒙古烏加河以南包括鄂爾多斯高原在 內的廣大地區。蒙恬於是“因河為塞,築四十四縣 城臨河,徙謫戍以充之”。在這片區域,蒙恬建立了 44 縣,又從內地遷徙 3 萬戶到這裡,一邊開墾荒 田,一邊防守邊關。蒙恬這種徙民實邊、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從客觀上促進了古代內蒙古地區農業 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開發,促進了當地農業經濟的 發展。從此,蒙恬的威名遠傳塞北,秦始皇對他更 加寵信,讓他坐鎮上郡(今陝西榆林以南),守衛北 方大門。在這期間,蒙恬和作為監軍的公子扶蘇結 下了深厚的友情,這也為他日後含冤而死埋下了伏 筆。

    秦軍雖然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但秦始 皇對匈奴並不放心,他在思考著徹底防禦匈奴等北 方少數民族的長久之計,於是就假借“亡秦者胡 也”的讖語,不惜血本,下令蒙恬修築萬里長城。蒙 恬立即派人勘察地形,又徵發七十萬勞工,開始修 築萬里長城這項浩大艱鉅的工程。《匈奴列傳》 雲:“因邊山險塹溪谷可繕者治之,起臨洮至遼東萬 餘里。”歷經數年,蒙恬率領七十萬勞工依隨 地形山勢的起伏,修築了西起臨洮(今至遼東甘肅 岷縣)東到遼東(今遼寧東部) 的萬里長城。韓兆 琦先生《史記箋證》曰:“此長城是在戰國秦、趙、燕 三國長城舊址上發展起來的,全長萬餘里。其西南 段人們通常說它西起甘肅岷縣,東北行經臨洮、渭 源、寧夏固原、甘肅環縣、陝西吳旗、靖邊、榆林,北 上內蒙古的準格爾旗,再向北至黃河南岸。其實這 是秦滅六國以前所築的長城,漢代也還延續使用。 ……蒙恬連綴、修葺舊長城的工作似乎主要是在中 段,因這一帶地區是華夏與匈奴作戰的主要戰 場。”關於蒙恬修築萬里長城的功過,從古到 今,或褒或貶,觀點迥異。“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 籬,卻匈奴七百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 弓而報怨。”漢人賈誼高度評價了蒙恬抗擊匈 奴,守衛邊疆的戰功。明朝兵部尚書劉燾曾說:修 建長城是自古以來沒有辦法的辦法,修長城抵禦外 患是一個怪圈,幾乎達到了惡性迴圈的程度。修長 城下的功夫越大,人們對外敵入侵的擔心就越強 烈,國家的錢財耗費也就越多,部隊的戰鬥力反而 更弱。國家沒有哪一年不為修長城耗費巨資,但長 城的功效與價值卻並不能體現出來。著名史學家 白壽彝《中國通史》曰:“長城修築後,雖未能阻攔 匈奴貴族的南下,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還是起 過一定的防衛作用。同時長城本身作為偉大的建 築工程遺留後世,則是中國勞動人民富於智慧和獨 創性的見證。”筆者贊同白先生的觀點,秦始皇命令 蒙恬築長城,一是胡人逼迫,二是中國統一有國力, 而“亡秦者胡也”,實際上是秦始皇製作的動員口號。在冷兵器時代,蒙恬修築萬里長城的防禦工 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防止了匈奴南下,使大河南 北廣大地區的人民擺脫了兵禍的災難,從而促進了 這些邊遠地區文化的發展。

    另外,蒙恬又派大隊人馬修築了從都城咸陽到 九原的寬闊直道。《蒙恬列傳》雲:“始皇欲遊天 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 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秦始 皇本紀》亦云:“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 塹山堙谷,直通之。”可知,當秦始皇駕崩沙丘、 蒙恬含冤死去之時,這條直道還未竣工。當年蒙恬 修築的直道,南起雲陽(今陝西省淳化縣北),北抵 九原(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全長“千八百 裡”,約合今 700 餘公里。關於修築直道的原因,司 馬遷認為,秦始皇是為了遊玩天下才命令蒙恬修直 道,韓兆琦先生認為:“秦始皇之修直道,乃為加強 北部之 國 防 計,非 如 史 公 所 謂‘始 皇 欲 遊 天 下’ 也。”我們認為,司馬遷所言揭示的是秦始皇 的觀念動因,而韓先生所言是為形勢,兩者並不矛 盾。“這條道路的築成,不僅對維護誕生伊始的秦 帝國的宏偉大廈和統一安定的政治局面具有極其 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且在此後相當長時間內,在促 進國家穩定、中原內地與北方少數民族地區以及陝 甘寧諸省區之間的經濟與文化交流方面均起著積 極的作用。” 闡明瞭這條直道的重大作用在於 在促進國家穩定、中原內地與北方少數民族地區之 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方面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蒙恬為了保衛秦朝的安寧,他抗擊匈奴、修築 長城、修築直道,鎮守邊關十多年;他忠心耿耿,殫 思竭慮,苦心經營,建立了輝煌的功業。就在他屢 建奇功的過程中,他的弟弟蒙毅也受到秦始皇的寵 信。始皇“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 前。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 相莫敢與之爭焉”。蒙恬、蒙毅兄弟一文一武 輔佐秦始皇,成為始皇的股肱之臣。

    蒙恬之過

    蒙恬,這位為秦王朝建功立業的忠信大臣,最 後卻以自殺的悲慘方式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趙高、李斯、胡亥在“沙丘陰謀”中,篡改始皇遺詔, 擁立胡亥為二世,還假傳聖旨,命令蒙恬和扶蘇自 殺。蒙恬到底有什麼過失,以至於要以自殺向世人 謝罪?

    其一,蒙恬解剖自己的過失為“絕地脈”。面 對趙高派來的索命使者,蒙恬曰:“自吾先人,及至 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 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 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蒙恬在歷數蒙 氏家族對秦的貢獻中,表明了自己對秦王朝的忠肝 義膽,顯示了作為一名將軍的坦蕩胸襟。臨死之 前,“蒙 恬 喟 然 太 息 曰: ‘我 何 罪 於 天,無 過 而 死 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 東,城塹萬餘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 此乃恬 之罪也。’乃吞藥自殺”。“絕地脈”就是挖斷 地脈。按照古代堪輿家的迷信說法,挖斷地脈,是 要遭到上天懲罰的。蒙恬在悲憤中吶喊:上蒼啊! 自己無罪卻要飲恨死去;他在吶喊中幡然醒悟,自 己帶領人馬修築長城而截斷了地脈,所以自己罪孽 深重,本來就應該去死! 於是他抓起了使者帶來的 那包毒藥吞了下去。早在蒙恬自殺之前,蒙毅已在 趙高等人的陰謀策劃下被殘酷地殺害了。

    其二,司馬遷評價蒙恬的過失為“不強諫”。 對於蒙恬“絕地脈”的自責,司馬遷是不贊同的。 他在《蒙恬列傳贊》中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 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 百姓力矣。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 者未瘳,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 養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 誅,不亦宜乎! 何乃罪地脈哉?”司馬遷認為, 當時,秦朝剛剛統一天下,人心尚未安定,百廢待 興,而蒙恬身為秦始皇寵信的名將,卻不盡力諫諍 始皇,輔佐皇帝賑救百姓的急難,協助致力安定百 姓的工作,反而迎合始皇的心意,大規模地修築長 城、直道,這些繁重的修築工程,給當時人們帶來了 極大的痛苦,所以司馬遷認為蒙恬兄弟遭到殺身之 禍,是罪有應得的,與挖斷地脈毫無關係。

    關於蒙恬“絕地脈”說和司馬遷“不強諫”說, 歷代都有不同的評論。蔣慶第《友竹草堂文集》卷 三《讀蒙將軍列傳》認為:“蒙恬說自己咎於斷地脈 是正確的。蒙將軍將死,自咎城塹萬里,掘斷地脈, 其言是也,而史責其不諫始皇,始皇豈受諫者? 扶 蘇親子,以諫疏之於外,而責蒙恬乎? 昔禹鑿龍門, 以導河水,掘地所以為功於地,始皇鑿山為城,雖為 子孫私計,然六國已有,長城不始於秦,至漢御匈 奴,猶依以為固,則亦非一時之利也。夫塹山堙谷 之損於地,特面板毛髮,而蒙言云然。蓋古王者,父事天,母事地,地祗之靈,無往不在,獲罪於地與獲 罪於天同,蒙雖武夫,猶知此意。”蔣慶第同意蒙恬 “絕地脈”說,而否定了司馬遷“不強諫”說。韓兆 琦曰:“蒙恬找不出自己該死的原因,只好懷疑到 ‘絕地脈’;司馬遷否定了‘絕地脈’,而提出了‘不 強諫’,其不合邏輯是相同的。”韓先生把兩種 說法全盤否定了。

    筆者認為,蒙恬“絕地脈”說是在當時情境下 一種無可奈何的自責。身為大將的蒙恬,祖孫三代 為秦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特別是蒙恬自己,為了 帝國的安寧,為了始皇千秋大業的傳承,十多年來 風餐露宿,堅守邊關,他不甘心就這樣死去;他明知 道使者帶來的詔書是假的,朝中一定發生了大事, 但他束手無策,因為他已經被囚禁在陽周(陝西子 長西北),所以他不能就這樣死去;作為統領三十萬 大軍的蒙恬,雖然被囚禁著,但他一呼必百應,足以 背叛秦朝,但他不能違背祖先的教誨,不能辜負秦 始皇對蒙家的恩德。所以,對蒙恬來說,結束自己 的生命容易,說服自己的內心難。於是他挖空心 思,只好懷疑自己的罪過是“絕地脈”,這就為自己 的死找到了一個合理的理由。

    司馬遷斥責蒙恬在修長城、修直道問題上,不 顧人民的疾苦,阿意興功,這是史家的真知灼見。 “遂使蒙恬將兵攻胡,闢地千里,以河為境。地固澤 滷,不生五穀。然後發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 師十有餘年,死者不可勝數。” 道出了蒙恬修 長城、修直道給廣大勞動人民造成的災難。司馬光 《資治通鑑》卷七《臣光曰》亦云:“始皇方毒天下而 蒙恬為之使,恬不仁可知矣。然恬明於為人臣之 義,雖死罪見誅,能守死不貳,斯亦足稱也。”批評蒙 恬盲目順從秦始皇,修築長城、修築直道,只顧自己 立功,不顧人民死活的工程;讚賞蒙恬對秦王朝忠 貞不二、誓死效忠的品德。

    筆者認為,司馬遷對蒙恬“不強諫”的批評,未 免有點強人所難的味道。首先,作為千古一帝的秦 始皇,“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 以為自古莫及己”。秦始皇身居高位又非常專 斷,敢於向他進諫的人幾乎沒有。長子扶蘇是他寵 愛的嫡長子,卻因為勸諫而被疏遠,以至貶到邊關 作了蒙恬的監軍,更何況作為人臣的蒙恬! 其次, 蒙恬是一位大將,他鎮守塞北十多年,為秦王朝守 衛邊疆是他的主要職責,而勸諫始皇行仁政應該是 丞相李斯、寵臣蒙毅等人的職責。所以郭嵩濤在《史記札記》中曰:“案蒙氏有功無幾微過差,其北 備匈奴,方秦並天下時事無急於是者;起長城為防, 至漢興猶蒙其利。而蒙氏固將也,以任邊事,其職 應然,觀其臨死絕地脈之言,抑何其言之沉痛也? 史公責其‘阿意興功’,而以其遇誅為宜,不亦過 乎?”認為司馬遷的批評是對蒙恬的求全責備。

    退一步分析,即使蒙恬“絕地脈”說和司馬遷 “不強諫”說成立,蒙恬也罪不至死。真正使蒙恬 含冤而死的深層原因是:蒙恬無意中捲入了秦始皇 長子扶蘇與少子胡亥間爭奪皇位繼承人的政治鬥 爭中。蒙恬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只知出生入死, 浴血奮戰,保衛王朝的安全;他不是政治家,不諳 “樹大招風”的怪圈。當他忠心耿耿為秦王朝守衛 邊關時,一場陰謀正在悄悄地進行著,一場災難也 在悄悄地逼近他。秦始皇駕崩沙丘,趙高與胡亥陰 謀篡權,他們軟硬兼施,首先逼迫李斯就範。趙高 威脅李斯說:“‘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 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 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事 將何如?’斯曰:‘安得亡國之言! 此非人臣所當議 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 功高孰與蒙 恬? 謀遠不失孰與蒙恬? 無怨於天下孰與蒙恬? 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 恬,而君責之何深也?’高曰:‘……長子剛毅而武 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 通侯之印歸於鄉里,明矣。’” 趙高與李斯 的對話,不僅道出了蒙恬德才兼備,更道出了蒙恬 與公子扶蘇的親密關係。所以,胡亥要做皇帝,就 必須除掉扶蘇;要除掉扶蘇,就必須除掉蒙恬。就 這樣,蒙恬稀裡糊塗地做了宮廷政治鬥爭的犧牲 品。

    蒙恬無辜而死,令人扼腕痛心。當胡亥要謀殺 蒙恬兄弟時,叔父子嬰進諫道:“今蒙氏,秦之大臣 謀士也,而主欲一旦棄去之,臣竊以為不可。臣聞 輕慮者不可以治國,獨智者不可以存君。誅殺忠臣 而立無節行之人,是內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鬥士之 意離也,臣竊以為不可。” 子嬰認為蒙恬兄弟 是國家的重臣、心腹謀士,誅殺他們會使天下人士 寒心。“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裡, 竟斬陽周。”一個“竟”字,道出了蒙恬無辜慘 死的事實。一代名將,可以威震天下,但敵不過陰 謀家的伎倆,最終只能以自殺結束自己輝煌的一 生!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蒙恬是秦王朝的功臣、忠 臣,他為人光明磊落、胸襟坦蕩;他為秦朝建立的功 業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罪不至死;他的死,是宮廷 政治鬥爭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德雲女孩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