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像風一樣吹過4
-
2 # 幸運使者dx
家有熊孩子,家長最頭疼。以前我看過一檔關於熊孩子的電視節目,裡邊的專家針對這個家有熊孩子,到底該不該打?不同情況給出很多的針對性意見和建議。但是幾家的熊孩子幾個樣兒。所謂的專家意見和建議都是理論的,等家長用來實踐的時候,很多結果都不盡如意。為什麼呢?孩子不是機器人,她有自己的思想,何況,打孩子總歸是一種家庭暴力,打的到她的身體,打不到她的心裡。一般情況下,我不建議透過打,來教育孩子。
我個人覺得沒有天生的熊孩子,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孩子身上能一定程度看到他父母身上的很多問題。當你給孩子冠以熊孩子的稱呼時,有沒有想過自己有什麼問題?本應乖巧的孩子為什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換位思考一下,針對自己的孩子,你想要什麼樣的父母?
還有,自己眼中的熊孩子有時候在老師跟前就是好學生,有時候在她的朋友裡邊就是榜樣,為什麼?每個人對待問題,評價的層次不一樣,要求的水平高度不一樣,我個人認為不要盲目的輕易給孩子稱呼熊孩子,試著找找父母自身的問題,試著去理解孩子,試著去跟孩子溝通,進而尋找問題所在。
孩子本應是父母心中善良的美麗的天使,不要父母把孩子的翅膀切斷之後,在反問孩子的翅膀去哪了?
父母指引的好,孩子的表現不會太差,及時擺正父母自身的心態,及時糾正父母自身的教育方式,及時跟孩子溝通,以朋友的方式相處,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不再是熊孩子!
-
3 # 孖蓒12345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法律對兒童的保護、教育理念、社會生活均跟中國存在差異,另外,問題兒童的教育跟普通兒童的教育也不盡相同。但教育總有相通之處,防患未然總要勝過出現問題後再修補。
今天要分享的這篇文章來美國的媒體CNN,它們就“大人體罰孩子”這一議題進行了深度的調研並得出了一些驚人的發現,非常值得中國的父母們借鑑……
本文編譯自CNN,文章探討的是美國問題兒童的教育問題。
曾經有一名9歲男孩因為偷偷搭上一班從明尼阿波利斯飛往拉斯維加斯的飛機而聞名世界。在新聞釋出會上,他的父親情緒崩潰至痛哭失聲,表示兒子的問題行為以及自己在管教上的無力給他很大的挫敗感。
這名父親情緒激動地顫抖著說:“我能怎麼辦?如果我打兒子就要被關起來(在美國即便是父母,體罰成年子女也是犯法的)。如果我放任自流,他就給我惹麻煩。求求有人來幫我。”
這位父親崩潰的眼淚也讓全國注意到這樣一個話題:在管教上力不從心的家長要如何應對問題頻出的孩子。
為家長和孩子解決了包括管教在內諸多問題的心理學家和社工,明確指出:並不是只有這名父親在管教這件事上深感無力;即便是在他現在的處境中,也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只是他可能沒有意識到。
失控是現實,不是問題
像偷渡小孩的父親一樣,很多有嚴重行為不端的孩子的父母,都認為孩子失控了。
心理學家皮克哈特說:“失控是現實,不是問題。”皮克哈特已出版了15本育兒方面的書,包括《安全渡過孩子青春期》、《全能父母正面管教指南》等,還在《今日心理學》寫每週專欄。他補充說,父母們以為他們可以控制孩子,但青春期會讓父母醒悟,發現他們沒法控制孩子。父母們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的行為。
有時,力不從心的父母竭盡全力尋找管教孩子行為的正確答案,卻只是徒增煩惱。父母們都會做的事之一,就是上網搜尋所有相關資訊,或者問網上的500萬人該怎麼辦,然後又被這些分析弄得不知所措。父母們被過度的資訊淹沒,也不知道該找誰幫忙。
其實只要找到一個適合的辦法,然後堅持使用這個辦法就好。要冷靜,要對孩子有足夠的關心。
搞清楚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
最近,兩名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孩子(一名12歲,另一名14歲)對一名年輕女孩施以網路暴力,導致女孩跳樓身亡,兩名施暴者也因此被捕。
當被問及在發現孩子欺負別的孩子時應該如何管教時,皮克哈特說:“如果能徵得被欺負孩子的同意,就讓欺負人和被欺負的孩子好好談談,讓小霸王聽聽被欺負的感覺。讓小霸王尋找彌補、改進這段關係的方式。”
倫納是一名在北弗吉尼亞州一個較大學區工作的臨床社工,她與人合作出版了《當媽的愧疚感:學會少操心,關注最重要的事,養出更幸福的孩子》。
她則指出,家長應該對孩子負責,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在用電腦或者電話欺負他人,家長應該制止孩子。她說,模範、正確的行為也是關鍵。我們總說應該教好孩子,但有時身傳勝於言教。(在網路暴力案件中,那位14歲施暴人的母親曾在另一個案件中被逮捕,原因是這名母親拳打兩名男孩的影片曝光。)
如果孩子欺負別人或者做出非常離譜的事情,比如偷偷混上飛機、破壞別人的家或是對法官不敬,家長的目標首先是理解其行為背後的動機。
她說:“孩子們在試著向你傳達某種資訊 。”
不聽話的孩子需要好好談一談
皮克哈特說:“很多時候,家長跳過了溝通這個最重要的環節,直接開始懲罰孩子。“你必須坐下來,和孩子好好談談,就這件事來說,要告訴他為什麼偷偷上飛機是不安全的,為什麼這件事違法,它怎麼傷害了別人,然後讓孩子好好看看後果。”
冷靜期可能是5分鐘或者是5小時,視情況而定,也跟“是不是情緒高漲”有關。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指出最好避免情緒化的針鋒相對的時刻,因為你沒辦法跟尖叫的孩子講道理。
倫納說,孩子做錯事之後我們教育他們“別這樣做”或者“別那樣做”,但並不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這樣只是阻止孩子,並不會讓他們成長。所以,應該和孩子溝通他們不良行為的後果,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們怎麼做。
皮克哈特相信讓做錯事的孩子採取彌補措施是有效的。他告訴我們:“最好的結果不是剝奪,而是修補。因為做了不該做的事,所以你應該因此做一些事以彌補你的過錯。”
他舉例說,如果一個十幾歲的青少年從自己的弟弟妹妹處偷錢,要彌補受到傷害的兄弟姐妹感情,那麼修補行為可以是聽弟弟妹妹說自己非常受傷、把錢還回去以及陪伴同胞弟妹們度過愉快時光。
還可以在後面的幾個週六早晨多做點家務活或者整理庭院。他們在進行修補行為的時候,會反省為什麼自己要這麼做。
打還是不打?
心理學家發現打屁股對孩子並無好處,如果父母解決孩子問題行為的第一個方法沒有奏效,應該換種方式,但最好別打孩子。可很多父母還是傾向採用這種方法。《兒科》上刊登的研究中,半數以上被詢問的母親在孩子3歲-5歲時打過他們屁股。
最近發表在《兒科學(Pediatrics)》上的一篇研究發現,進入小學後(5歲左右的兒童),跟沒有捱過打的孩子相比,捱過打的孩子問題行為更多。
皮克哈特說:“很簡單,打屁股教會了孩子去打人。如果你不能遂願,塊頭又比我大,你就可以打我來達到目的。這就是打屁股教給孩子的方法。”倫納說,自己不會把打孩子屁股的家長妖魔化。但她也不覺得這是最有效的辦法,還有其他方法可用。
什麼時候需要專家幫助
有時,要改正孩子的問題行為確實需要外界干預。如果孩子的問題行為威脅到了他自己或他人的安全,家長必須立即尋求幫助。若眼下沒有危險,那判斷該不該尋求幫助的方法是看自己正常的日常生活是否被孩子的問題行為的嚴重影響。
“你是否因為孩子的原因,平時工作早退或者遲到?你的孩子逃學嗎?……或者孩子收到紀律處分表、成績下滑、沒有小朋友跟他/她一起玩,這些都是孩子生活發生變化的跡象。孩子世界裡發生這樣大的變化意味著你們可能需要外界的支援。”
另外,皮克哈特還建議,如果家長們覺得跟自己十幾歲的孩子之間喪失了基本的關心、交流、合作或者依從關係,想要將親情關係拉回正軌,可能是時候需要向心理學家或是教育專家求助。
-
4 # 落葉無聲new
一、搞清楚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
最近,兩名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孩子(一名12歲,另一名14歲)對一名年輕女孩施以網路暴力,導致女孩跳樓身亡,兩名施暴者也因此被捕。
當被問及在發現孩子欺負別的孩子時應該如何管教時,皮克哈特說:“如果能徵得被欺負孩子的同意,就讓欺負人和被欺負的孩子好好談談,讓小霸王聽聽被欺負的感覺。讓小霸王尋找彌補、改進這段關係的方式。”
倫納是一名在北弗吉尼亞州一個較大學區工作的臨床社工,她與人合作出版了《當媽的愧疚感:學會少操心,關注最重要的事,養出更幸福的孩子》。
她則指出,家長應該對孩子負責,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在用電腦或者電話欺負他人,家長應該制止孩子。她說,模範、正確的行為也是關鍵。我們總說應該教好孩子,但有時身傳勝於言教。(在網路暴力案件中,那位14歲施暴人的母親曾在另一個案件中被逮捕,原因是這名母親拳打兩名男孩的影片曝光。)
如果孩子欺負別人或者做出非常離譜的事情,比如偷偷混上飛機、破壞別人的家或是對法官不敬,家長的目標首先是理解其行為背後的動機。
她說:“孩子們在試著向你傳達某種資訊 。”
二、不聽話的孩子需要好好談一談
皮克哈特說:“很多時候,家長跳過了溝通這個最重要的環節,直接開始懲罰孩子。“你必須坐下來,和孩子好好談談,就這件事來說,要告訴他為什麼偷偷上飛機是不安全的,為什麼這件事違法,它怎麼傷害了別人,然後讓孩子好好看看後果。”
冷靜期可能是5分鐘或者是5小時,視情況而定,也跟“是不是情緒高漲”有關。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指出最好避免情緒化的針鋒相對的時刻,因為你沒辦法跟尖叫的孩子講道理。
倫納說,孩子做錯事之後我們教育他們“別這樣做”或者“別那樣做”,但並不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這樣只是阻止孩子,並不會讓他們成長。所以,應該和孩子溝通他們不良行為的後果,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們怎麼做。
皮克哈特相信讓做錯事的孩子採取彌補措施是有效的。他告訴我們:“最好的結果不是剝奪,而是修補。因為做了不該做的事,所以你應該因此做一些事以彌補你的過錯。”
他舉例說,如果一個十幾歲的青少年從自己的弟弟妹妹處偷錢,要彌補受到傷害的兄弟姐妹感情,那麼修補行為可以是聽弟弟妹妹說自己非常受傷、把錢還回去以及陪伴同胞弟妹們度過愉快時光。
還可以在後面的幾個週六早晨多做點家務活或者整理庭院。他們在進行修補行為的時候,會反省為什麼自己要這麼做。
三、打還是不打?
心理學家發現打屁股對孩子並無好處,如果父母解決孩子問題行為的第一個方法沒有奏效,應該換種方式,但最好別打孩子。可很多父母還是傾向採用這種方法。《兒科》上刊登的研究中,半數以上被詢問的母親在孩子3歲-5歲時打過他們屁股。
最近發表在《兒科學(Pediatrics)》上的一篇研究發現,進入小學後(5歲左右的兒童),跟沒有捱過打的孩子相比,捱過打的孩子問題行為更多。
皮克哈特說:“很簡單,打屁股教會了孩子去打人。如果你不能遂願,塊頭又比我大,你就可以打我來達到目的。這就是打屁股教給孩子的方法。”倫納說,自己不會把打孩子屁股的家長妖魔化。但她也不覺得這是最有效的辦法,還有其他方法可用。
四、什麼時候需要專家幫助
有時,要改正孩子的問題行為確實需要外界干預。如果孩子的問題行為威脅到了他自己或他人的安全,家長必須立即尋求幫助。若眼下沒有危險,那判斷該不該尋求幫助的方法是看自己正常的日常生活是否被孩子的問題行為的嚴重影響。
“你是否因為孩子的原因,平時工作早退或者遲到?你的孩子逃學嗎?……或者孩子收到紀律處分表、成績下滑、沒有小朋友跟他/她一起玩,這些都是孩子生活發生變化的跡象。孩子世界裡發生這樣大的變化意味著你們可能需要外界的支援。”
另外,皮克哈特還建議,如果家長們覺得跟自己十幾歲的孩子之間喪失了基本的關心、交流、合作或者依從關係,想要將親情關係拉回正軌,可能是時候需要向心理學家或是教育專家求助。
-
5 # 綫若
我一直脾氣不好 我家的人 親戚朋友都知道 經常遇到熊孩子 但能忍就忍了 忍不了了就會動手 我有一個侄子就是不折不扣的的熊孩子 特別鬧騰 和他爸也就是我堂哥小時候一樣 我倆小時候經常打架 經常鬧得狠了 就把他抓過來揍了一頓 他兒子也一樣 一次終於忍不住了 把熊孩子狠狠揍了一頓 從此以後熊孩子見我都特別乖 熊孩子不可怕 鬧事揍一頓就好了 最可怕的是熊家長 腦殘無知 令人無語
-
6 # 偶遇的娃娃
對熊孩子要不要打,首先要分清楚是“真的”熊孩子還是“假的”熊孩子。
真熊孩子的特點1、沒有底線;
2、一切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為最高追求;
3、毫不顧及別人,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不惜損害別人的財物、健康和生命。
假熊孩子的特點1、雖然調皮搗蛋、頑劣成性,但會有底線。
2、不以傷害他人財物、健康、生命為目的。
3、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為了好玩。
如何區分真熊假熊根據天性理論,人的天性分為四類:
從天性的角度講,真的熊孩子出自A天性的佔絕大多數。
A天性人聰明、邏輯清晰、愛鑽研、學習能力強、表達能力好、目標感強、堅韌有毅力。這麼多優點,如果沒用在正道上,他的強硬、目標感強、進取心重,就會變成:沒耐心、不上進、驕縱蠻橫。他的自我實現,就用在了欺負別人身上,就會成為負A。
假熊孩子則是D天性的孩子
D天性人大度、寬容、不拘小節,懂得自娛自樂。正D的人,有趣,喜歡探索各種新鮮的東西,好奇心強,有創意、興趣轉移快,趣味是D的錦囊。
如何對待真假熊孩子對待真的熊孩子
要想讓這些真的熊孩子走上人生實現的正道,就需要“戒尺”來幫忙了。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學校,給他壓力,幫他找到目標,實現目標,獎;沒實現目標,懲罰。一旦有欺負別人行為,嚴懲;鼓勵表揚其有擔當、負責任的行為。那麼,A天性熊孩子,長大了會慢慢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進取心的人,否則,小時候是熊孩子,長大了輕則禍害家庭,重則禍國殃民。
對待假的熊孩子
用正確的導向來引導孩子的興趣,給他空間,允許他去探索、試錯,把熊娃的精力和注意力都引到正確的路上來。對假熊孩子的管理一定要考慮趣味性,好玩兒是硬道理。
回覆列表
1、熊孩子,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但是也不能這麼默默忍受,就算再討厭熊孩子,如果他們來時你在家裡,一定要陪他們玩!寫作玩耍,讀作監視,千萬不要在熊孩子與你共處一室時將視線離開他!一定要藉著一起玩耍的名義盯緊他!在熊孩子的邪惡觸手伸向你的寶物之前,迅速用糖果零食分散他的注意力!
2、熊孩子其實你瞭解他的心情的話,他也一樣會聽話,關鍵是你用的方法對不對了,熊孩子很少獨自登門,一定會有熊父母帶領,讓熊孩子就站在客廳中間,不停地說“幼兒園老師教你什麼了?給我們表演一個好不好呀?”“期末考試多少分呀?會不會唱英語歌?給我們唱一首吧!”“真厲害,再來一個!”,總之就是別讓熊孩子閒著,一定要讓他表演節目
3、在一些熊孩子的眼裡,你的手辦、你朋友的紀念品,價值跟外面5塊錢一把的水槍沒啥區別,作用都是吸引他們眼球而已。他們嚎啕著想要你的寶貝,心情就跟在大街上想要一根雪糕差不多。
4、可能有些熊孩子無理取鬧,熊孩子很有可能會大哭大鬧,這之後你只要比他哭得還厲害,他就不哭了,這樣就能完美地戰勝熊孩子
5、不要試圖跟熊孩子的爹媽理論,有天生聰明的有天生笨的,但還真沒有天生沒教養的,熊孩子如果有教育的話早就不熊了,正是他們的爹媽把他們寵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