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兜兜裡有木糖醇
-
2 # 半瓶小狀元
諸侯制度
商王朝時期便有了方國這一說法,就是歸附中央的地方小國。史書上就描述當時有個叫“子”的方國,定期給周室供奉龜甲。
武王姬發滅商後建立周王朝後分封天下,重新佈局地盤,獎勵有功之臣,這就是早期諸侯的雛形。
《荀子·儒效》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土地分封給你們了,是要盡義務的。這些諸侯要定期為中央王朝供奉物資、聽候軍事調遣、提供勞力、協助天子拱衛中央政權。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說白了就是諸侯國之間的對抗,周天子被晾曬在一邊了。秦始皇統一六國,諸侯徹底乾沒了。華夏真正做到了中央集權。
對了,那時候周天子也曾討伐秦國,後來周赧(nǎn)王向秦王請罪,秦王放他回去了,不久這老頭就死了,周室退出歷史舞臺。
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了漢朝時期。漢初劉邦封了一些異姓諸侯,後來給滅了,轉而分封自己劉姓家族的人為王。這個時期叫封地比較合適,權利收於中央,地方只有供奉的義務。
到了隋朝時期,分封制代替諸侯制,這時期的封地並不是世襲的,由朝廷任命。
唐朝時期,統治者們想要徹底解決這個火藥桶,採用了西魏時期府兵制,但進行了重新設計,將官、兵分離。目的讓將軍們有權無兵,需要時在去領兵打仗。
“兵散於府,將歸於朝”
到了宋元明清這些時期,中央早就不在使用這種落後且危險的制度了。用軍、政、司三權分立來進行各種制衡,且制定了軍事上的一系列制度,目的不言而喻。
宦官制度
宦官制度並沒有像諸侯制度那樣翻天覆地的變化,究其原因還是宦官們的問題壓根就不是制度問題,而是封建王朝的問題,皇帝沒那麼多老婆,也就不需要宦官。只要宦官存在一天,問題就存在一天。
三朝皇帝們沒有出現宦官廢立的現象,不代表危機就不存在,不代表皇帝們就很明智,明朝時期危險的大宦官還少嗎?能把宦官問題處理好的朝廷並不多見。
宦官們沒能做到像唐代那樣廢立皇帝的事只是時機未到罷了,這些“六根已淨”的宦官們已經沒有後代,所以他們能做出正常人想象不到的事情。
總之,大清亡了才將宦官徹底消聲秘籍,結束了幾千年的陳規陋習。
-
3 # 金玉滿堂傑哥
分析一下哦,漢唐出現軍閥割據是當初有比較大的造反哦,比如漢朝哦,黃巾軍起義,各地的長官能夠自己募兵抵抗起義了,黃巾軍平息後地方的軍事實力仍讓在哦,唐朝也是哦,黃巢起義攻克長安,皇帝必須藉助各地的勢力評定哦!假如哦,在元明時期,元朝的起義不少哦,但都是小打小鬧,成氣候的不多哦,而到了明朝時候,李自成起義直接吧明朝給滅了哦,假如皇帝能夠把李自成招安或者滅掉,後期很可能出現割據的勢力哦!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 制度和文化,咱們就說說制度,大家都知道秦國因為商鞅的變法變的國家富強,軍隊戰鬥力強大,最終滅六國統一華夏,他就是因為制度起了作用,打破了以前的舊制度,重新設計了適應當時發展需要的制度。大家對比一下就能明顯感覺出來,北宋以前的文官五官制度基本平級,差別不太大,很多都是上馬領兵打仗,下馬治國安邦,但是從宋朝以後,這個改變了,文官集團一躍超過了武官集團,並且同級別職稱的也是文官大,這裡面深層次的原因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因為唐朝的府兵制最後演變成節度使的私人軍隊,以及到後來的五代十國各種你上我下、絡繹不絕的改朝換代,這裡面起最大作用的就是掌握兵權的將領們,一旦君主壓制不住下面的將領,被取而代下就是水到渠成,這個時期也是華夏史上最混亂不堪的時候,沒有制衡的武力集團幾乎把持了所有的朝政,所以有鑑於此,後面的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為此也是深感不安,便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典故:杯酒釋兵權,把那些手握重兵的把兄弟全都剝奪去兵權,部隊打亂重新劃分,基層領兵者來回分亂調配,好處顯而易見,南宋北宋終其一生都沒有諸侯起兵叛亂,壞處就是戰鬥力下降。之前由於兒皇帝石敬瑭敬獻幽雲十六州給契丹,使得華夏北方屏障盡失,外族鐵騎暢通無阻進入北方腹地,開國時候兵強馬壯都不能禦敵與國門之外,後面更是每年歲銀進貢,以換得和平共處,以至於後面的徽欽二帝被擄,受盡屈辱。明朝吸取宋朝的教訓,天子守國門,公主不和親,不論勝敗,有氣節。雖有藩王偶爾作亂,最終還是被收服。明朝的文官集團更是厲害,以至於有些大臣敢直面罵皇帝,而皇帝氣的咬牙切齒也無可奈何,殺不得,並且制度設計的宦官集團只能依附皇權,離了皇權什麼都不是,其實以我個人感覺,明朝的宦官集團總體而言還是不錯的,制度設計的確實好,並且也出了優秀的人物,比如鄭和之類的。並且宦官在一定程度上對於文官集團的制衡很重要,失去了宦官有力支撐,文官集團幾乎沒有制衡,看看崇禎帝滅掉魏忠賢以後,文官對他的態度,當李自成的起義軍快打到京城的時候,在朝堂上籌措軍費的時候,沒有人出錢,當李自成進北京後光抄家這些人都七八千萬兩銀子,明朝的失敗固然有很多原因,比如宗室過於龐大,養活宗室就是一筆大的開支,後期又碰到冰河期,不過有一點,朝堂上的權力制衡也起到關鍵的作用。
清朝更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訓,王室貴族更是養在京城 不準離京,只有稱號,沒有領地一說,自然就失去了作亂的可能,地方上的分權制度,財政、軍隊、人事三權分立,來回制衡,自然就不會有諸侯割據的土壤,當然 前期的吳三桂三人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