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顏小二述哲文

    墨家的“愛無等差”,不能簡單理解為“無父無君”。“無君無父”雖然是“愛無等差”思想的淺顯表達形式,但是墨家強調的,是反對有差別的愛,往深了說,其實就是反對貴族階級對普通老百姓的壓迫。畢竟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因為地位、親疏關係,對不同的人給予的“愛”不一樣,而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無疑是受到更多壓迫的存在。墨家之“愛無等差”,我們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社會底層人民對“尊卑關係”的一種反抗形式。

    要理解墨家的“愛無等差”,就要結合墨家針對什麼提出這一理論來說,而並非僅僅只是在其表面形式上進行理解。就像理解道家“無為”,不能理解成“什麼都不做”一樣,墨家“愛無等差”也不能僅僅做字面解讀。

    1、孟子的批評:墨家“愛無等差”,是無父的體現

    要說對墨家批評得比較激烈的,當屬孟子了,孟子將墨子和楊朱一起批評了一頓,說“楊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是“無君”的表現;墨子不分親疏的兼愛,是“無父”的表現,我們這裡重點來說說孟子批評墨家的理由。

    為何孟子說墨家的兼愛是“無父”?在儒家的正名思想裡面,人要各司其職,居於什麼位置,就要做符合那個位置該做的事,也正是因為位置不同,周圍人對於該位置之人的態度不同。“能力符合名”是“正名”的體現之一,“受到的待遇符合名”也是“正名”的體現之一。

    如果像愛自己的父母一樣去愛別人的父母,怎麼可以體現出自己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這不就是大大的不孝嗎?在孟子眼裡,墨家之“兼愛”,會亂了“名”,屬於一定要批判到底的存在。

    雖然墨家“兼愛”思想卻是有些走極端,尤其是在其表現形式上,但是,我們不能將“兼愛”思想簡單等同於“無君無父”來理解,這樣就不能理解其深刻內涵了。我們應當像分析道家之“無為”思想內涵一樣,分析墨家的“兼愛”思想。

    2、墨家“兼愛”思想,實則是底層社會勞動人民的願望

    誠然,墨家之“兼愛”思想在實際操作上,看起來確實有些極端,但這並不代表該思想背後的哲理不深刻。墨家的“兼愛”思想,其實是當時歷史時代環境的產物。

    當時社會,戰亂四起,豪強欺負百姓,大國欺負小國,墨子為此痛心不已。同時墨子又是出生於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更是嚐盡社會底層人民之苦。墨子透過觀察社會,發現這世間的紛亂戰爭,不是人們不相愛,而是人們對不同的人之愛有差別。豪強更加愛護自己的愛人,於是要壓榨百姓,讓自己家人過得更好;大國更加愛護自己的國民,於是一點都不在意小國是否在水深火熱之中。基於此,墨子在“愛有親疏”的現實狀況下提出了“兼愛思想”,希望人人可以給予其他人同樣的愛,如果愛的深淺程度一樣,那麼又何來戰爭一說呢?墨子的思想還是很好的,只是太理想了。而這理想化的“兼愛”,不就是底層社會勞動人們期待被平等對待和愛護的願望嗎?

    3、總結:“兼愛”思想不可與“無君無父”劃等號,該思想不過是表達底層勞動人民的願望罷了

    透過上面的議論,我們可以得出總結,無君無父”是孟子對楊朱為我思想和墨子兼愛思想的批判,但是,楊朱也好,墨翟也罷,他們的思想絕對不是“無君無父”這樣直接而淺顯的表現,他們的思想都有其深刻內涵。而墨翟的“兼愛”實則針對的是“人之爭鬥往往是‘愛有親疏’而導致的”這一現象提出來的。如果人人都給予彼此一樣的愛,愛無差別,又何來爭鬥?同時,翟的“兼愛”思想,也表明了當時社會底層勞動人民渴望被平等相待的願望。

  • 2 # 涼州七里

    給兩者畫上等號的是孟子,究竟誰對誰錯,請聽筆者分析。

    愛無差等的典故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

    夷子是墨子的門徒,他對孟子的弟子徐子說:儒家的“道”往往認為古人都像嬰兒(赤子)一般單純,是這樣的嗎?那我們是否可以認為“愛無等差”,並從自己家的親戚開始實行呢?

    墨家強調無差別的愛,指的是程度,而非方式,對待君上、家長或者兒子,我們的愛應該都是同樣的。

    ▲墨子

    但這樣的說法顯然是理想化的,孟子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誰能夠對待別人家的小孩如同自家親侄子一樣好呢?總歸是有所取捨的吧!

    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於面目。蓋歸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按照夷子所言,古人是否要將去世的親人扔在路邊,後來過意不去又去掩埋,當然這是正確的,但孝子掩埋自己的親人也是正確的,那麼有何來的“愛無等差”呢?

    顯然孟子說服了夷子,後者嘆了口氣“這就是命運啊”,然後就回去了。

    但孟子也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聽上去跟“愛無等差”沒什麼區別,所以孟子對於夷子的貶低也有些學派之爭的味道。

    無父無君的來歷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這段話是孟子對墨家和楊朱的譴責,他認為楊氏主張只為自己,是不要君王;墨氏主張所謂的兼愛,則是不要父母。不要父母和君王的人,就是禽獸。

    ▲孟子論道

    而孟子的言論並非是後世儒家所言的君臣之綱,而是一種對於社會結構的思考。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滕文公上》

    在孟子看來,最根本的社會分工就是“勞心者”與“勞力者”的分工,“勞心者”治理國家大事,對“勞力者”進行管理,而“勞力者”負責生產勞動,並供養“勞心者”,二者相互依存,各守其分。

    應該說,孟子說的有道理。

    ▲社會分工在遠古就已經出現

    儒墨兩家的百年相殺

    儒墨兩家都是戰國的四大顯學(儒道法墨),也是勢不兩立的死對頭,從他們的做派和觀點都有著針鋒相對的方面。

    後人不能因為這次短暫的交鋒而判斷儒家更有說服力,因為作為學派二者都有缺陷,墨家的說法的確不接地氣,缺乏可操作性,也不為君王所喜。而孟子區分了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在分工上的差別,這是一種進步的眼光,但將統治與被統治看作是固定不變的關係,認作是“天下之通義”,又不免顯示了歷史與時代的侷限。

    可笑的是,“禪讓”的說法恰恰是儒墨兩家共同鼓吹的結果,不過得出的結論,一個是要“尚賢”,一個是上古的聖王更仁義。

    “故古者堯舉舜於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禹舉益於陰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墨子.尚賢篇》“孔子曰:‘唐虞禪,夏後殷周繼,其義一也。’”--《孟子》

    舉這個例子是要說,“愛無差等”和“無父無君”都只是一個說法而已,不必當做二者思想的全部,更不必當做誰更正確的判斷依據。

    結論:“愛無差等”和“無父無君”的確不是一個東西

    “愛無等差”指的是理想化的大同社會,其基礎在於人人都是聖人,具備極高的道德水準和社會自覺性,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在兩千年後尚漸行漸遠,在物質匱乏的古代又談何現實性呢?

    “無父無君”也並非墨子或者楊朱的原話,而是孟軻給他們帶上的大帽子,對於他們思想的總結,就如同我們今天所言的某些“犬儒”一般。

    這兩個成語出自同一篇文章的不同章節,前者是墨家的原話,後者則是儒家給出的總結。

    換而言之,“無父無君”是儒家對“愛無等差”刻意扭曲的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邦和項羽的大旗為什麼選擇紅黑兩色,這兩種顏色是什麼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