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粒閒聊

    德國確實知道英法兩國與波蘭結盟,但還是在1939年9月1曰發動了對波蘭的進攻。至於,是哪些原因,這還要從希特勒,在此前幾年裡所獲的經驗及戰爭前的局勢,來解釋。

    希特勒是在1933年1月30曰上臺的。他在上臺之後的一年多的時間裡,忙於取得對德國的獨裁的權力,而對外政策是溫和的。但是,從1935年起,他開始了在對內、對外政策的改變來增強、擴張德國的軍力和國力。首先,是1935年3月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第二個,是在1936年3月,宣佈進軍萊茵蘭非軍事區。隨後先是1938年3月,吞併奧地利,又在1938年9月透過《慕尼黑協定》(這還是在英、法兩國盡心盡力的幫助下,才簽定的),佔領蘇臺德地區。1939年3月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則成了德國的附庸。1935年3月和1936年3月,德國的恢復義務兵役制和進軍萊茵蘭非軍事區,第一個政策的結果對於英法來說,將是在不遠的將來,一支就像一戰時的德軍的岀現,在一戰時的德軍是英、法兩軍聯合都沒戰勝的。第二個政策,使德軍再次岀現在德法邊境。這兩個政策明顯危脅到了法、英兩國,但英法並沒有做岀任何有針對性的反應,那怕是嚇唬嚇唬德國的言行都沒有。而後的三個事件,都是希特勒在為德國開疆拓土,是在為德國增加國力。這些行動,不僅是在違反《凡爾賽和約》(而英法兩國是此條約的主要保證國),而且德國因此而壯大後,勢必會對英、法兩國不利。而這兩國,還是未做任何該做的事情。但,英國突然為了但澤問題,在1939年4日1曰,而向波蘭提供安全保證,而德國是在3月15曰佔領捷克的,十幾天後英國才有了反應,但不是為了英、法兩國再已做岀保證其生存的,但被德國肢解的捷克斯洛伐克。

    在英國突然向波蘭提岀保證前的幾年裡,英法兩國是不斷的,對德國施行的是放任、縱容,綏靖(丘吉爾所說)。所以,希特勒已經是個,已被寵任性的“孩子”了,英國的突然的強硬,使他很不適應,再用“哭鬧”、蠻橫得不到的“糖果”,那就去搶。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英、法領導人,在希特勒眼裡已都是懦夫,是懼怕戰爭的。希特勒,自然會認為他們在德國在很弱的時期沒有對德國採取行動,在吞併奧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沒有進行戰爭,難道會為“指甲”大小的但澤而戰?還有的是,直到8月25曰英、波才簽定互助協定,而且三國(英、法,波)間並沒有進行,軍事方面的真正意義上的協商、合作等。希特勒還認為,英、法在沒有得到蘇聯的支援下,是做夢都不敢與德國打仗的,而且英、法兩國與蘇聯進行了幾個月的,速度如同“送路”的談判,還什麼也沒談成,最終在8月21曰無限期的休會。希特勒抓住機會,與蘇聯在8月23曰簽訂了友好條約,使德國消滁了在對波蘭戰爭中,與蘇聯交戰的可能。

    希特勒,之所以敢在英法波三國結盟的情況下,還敢發動對波蘭的戰爭的原因,英、法此前的軟弱態度,已使得希特勒“豪橫”,並且不相信英、法會為波蘭而戰,特別是得不到蘇聯的支援下。還有一點,希特勒也不敢退縮,因為他害怕此舉會損害,他本人在德國民眾中的威望,進而會動搖,他在德國的獨裁統治。

  • 2 # 小坎坷來了

    因為英法與波蘭是同盟國,德國襲擊波蘭,英法當然要遵守協議,對德宣戰,至於英法宣而不戰,是因為英法施行綏靖政策,想要禍水東引,讓德國去進攻蘇聯,好坐收漁翁之利,所以只是宣而不戰。

  • 3 # 難明我心

    歷史上的波蘭曾經是一個龐然大物,波蘭這個國家出現過“四次被瓜分”的命運,可見其命運坎坷,瓜分波蘭的正是德國(普魯士)和俄國(蘇聯)等國家,(普魯士)曾經臣服於波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勝國,美國、英國、法國為了防止德國在次崛起,對德國採取了削弱、楔子手段,對德國進行打壓防備。

    法國和英國商討下對德國施行了敲骨吸髓的方式,簽署了《巴黎和會》,用條約限制了德國的發展,除了條約的束縛,英國等國家不放心,又採取了扶持波蘭的想法,利用波蘭阻撓德國再次崛起。

    目的就是在德國東側打下個楔子,用波蘭牽制德國,有任何的風出草動,德國就會陷入英法和波蘭的兩面夾擊。

    還有另一方面就是應對蘇聯的擴張,當時的蘇聯已經建立,其擴張的速度讓英法感到擔憂,有波蘭在前面頂著,英達兩國也能安心不少,英法兩國對波蘭的定位是橋頭堡,阻擋雙面的危機。

    而《巴黎和會》的簽署,以及英法密謀,波蘭從德國手中取得了素有“波蘭走廊”之稱的普魯士西方地區,並且獲得了國際認可,擁有了波羅的海沿岸但澤市(國際聯盟管理的自由都市)的港灣自由使用權。

    這些地區扼守住了德國戰略要衝,切斷了德國前往東普魯士地區柯尼斯堡的路上交通,這也是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原因。

    這些反倒激發了德國的納粹主義,導致了德國強烈的反彈,希特勒上臺後,利用國內高漲的情緒,開始為二戰謀劃。

    1939年8月,德國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透過這份秘密協議,德國和蘇聯對瓜分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等相關利益的分配達成了共識。

    英法兩國最初的打算是,利用德國和波蘭當炮灰,因為資本主義最大的敵人出現了,那就是蘇聯。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希特勒居然和斯大林簽署了一份互不侵犯條約,德國打完波蘭,主力轉過頭將英法聯軍擊敗。

    波蘭在戰略上遏制德國的推進、經濟上制約德國的發展、波蘭實力最弱小,更容易拿下。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波蘭對德國有新仇和舊恨,無論從哪一點出發,第一個必須拿下波蘭,對於一個不可調解的敵人在背後,誰也不會放心,只有一個辦法佔領它。

  • 4 # 瘋狗的輕武

    英法不是一直綏靖麼,然後德華人胃口就越來越大啊

    從用民族自決的理論吞併奧地利,然後在吞併捷克蘇臺德地區,繼而直接吞併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英法就坐在邊上看戲啊,然後希特勒自然得寸進尺的想把一戰時候失去的但澤地區拿回來,繼而打通普魯士和德國的聯絡。

    你就這麼想,那會兒歐洲是怎麼個情況。小鬍子已經和中胡子(斯大林)商量好了一起弄死波蘭,這麼兩個龐然大物弄死波蘭毫無懸念。無非就是英法的態度問題。

    而英國從一戰之後就不想過分削弱德國,畢竟玩大陸均勢是他們的特長,英國更希望有個德國能一定程度上壓制法國,省的法華人做大。而且張伯倫之前也說過“任何英國政府都不會、也永遠不會為保護波蘭走廊而犧牲一名英國擲彈兵的性命”

    所以英國不是問題。

    法國的話倒是和波蘭同盟,心裡盤算著用類似一戰蘇法同盟的老套路牽制德國。然並卵的是法華人在一戰之後深諳防守才是最好的進攻這種老掉牙的渣套路,二戰前做的一切準備都是挖坑,挖防線,部署機槍,部屬大炮。小鬍子完全不care這個渣渣,完全可以把法國丟在一邊不理睬,先弄死波蘭,再回過頭收拾法國。

    所以說,德華人進攻波蘭當然考慮了英法的問題。對於英國,他們覺得會綏靖到底,而法國又不足為懼。

    但我們也不能站著現在的視角去看問題,畢竟後來才認為進攻波蘭引發了二次大戰。就當時來說,進攻波蘭也只是小鬍子在吞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之後膨脹而採取的一次軍事行動,德華人的野心也是在前期順風順水中逐級膨脹的。

  • 5 # 不正經的軍棍

    這個應該算是德華人有點失策了,沒把握好英法的脈。

    我們先看德國入侵波蘭之前的幾年,德國都在幹什麼,英法又在幹什麼。1933年,希特勒上臺,決心擴軍,但是他在演講的時候卻在展望世界和平。1935年,薩爾地區回到了德國,三月份,德國成立了空軍,六月份,德國成立了海軍,德國國防軍擴軍到了55萬人。

    而1936年,希特勒派了3000人開進了萊茵蘭,這點已經違反凡爾賽和約了,但是英法忍了。隨後,德國和日本、義大利結盟。1936年,德國開始軍事援助弗朗哥,打這個西班牙內戰,德國也同樣派軍隊進入了西班牙。

    而1938年開始,德國侵略的野心就出來了,三月份,德國吞併了奧地利。隨後德國兼併了蘇臺德地區,和幾個國家又簽署了慕尼黑協定。而後來,德國則全面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拿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的外匯,一大堆資源、工業區等,實力大為提升。

    上述希特勒的所作所為,都是在英法一次又一次讓步之下完成的,這會兒叫綏靖政策。這就讓希特勒覺得,英法不敢管自己,那自己接著來唄。其實希特勒只是想要回但澤走廊,結果波蘭不還,還要消滅德國。戰爭,就這麼打起來了,結果,希特勒失算了,英法對德宣戰了。

    英法這邊呢,開始都屬於不想打,也不敢打,希特勒也正是抓住這一點了,肆無忌憚的擴張,他覺得,英法不會怎麼樣。英國隔著個英吉利海峽,法國又修了個馬奇諾防線,明顯是不想進攻,再加上之前的種種行為,希特勒有80%的把握,英法不會動手。

    而且,希特勒和蘇聯結盟了,共同滅的波蘭。和蘇聯結盟,實力更進一步,這就讓英法頭大了。希特勒想的就是,之前你們不敢動手,現在,我兵強馬壯了,你是不更不敢動手了,嘿嘿,試試就知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獻忠是民族英雄嗎,清史是不是妖魔化了張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