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一分鐘瞭解一段歷史

    因為反對的人多,三國魏晉時期在中國是士族政治。而曹操稱不上是名門望族,老爹過繼給曹家,曹家爺爺還是太監,算勉強混進上流人士,所以當時大計程車族是看不起他的。而且當時的士族大都支援漢朝,如孔融等,而曹操雖籠絡人才但是對反對他統治計程車族是採取消滅的政策。曹操不稱帝正是因為得不到士族的支援。在得不到士族支援的情況下貿然陳帝只會招致內外攻擊成為眾矢之的,還會失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所以曹操把稱帝的步驟留給了曹丕。 

    而曹丕敢於稱帝是因為曹丕做到了籠絡士族這一步,其主要策略是頒佈了“九品中正制”,這項制度給了豪門大族很大好處成功的籠絡了他們,使其不再反對曹丕篡漢。  

    士族 :  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士族、勢族、世家、巨室等。門閥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其實際影響造成朝廷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氏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直到唐代,門閥制度才逐漸被以個人文化水平考試為依據的科舉制度所取代。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種重要的官吏選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為九個等級,作為政府選用官吏的依據。中正:有名望的推薦官,人才的等級由他們評定。是魏文帝曹丕為了拉攏士族而採納陳群的意見。曹丕篡漢前夕即延康元年 (220年)由魏吏部尚書陳群制定。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這一制度創始於曹魏,發展成熟於兩晉,衰落於南北朝時期,廢除於隋朝,隨之科舉制形成。 

    以下是一點三國時期士族的資料:  董卓亂後,地方割據。雖然曹操因自己出身宦官家族,與唯才是舉的政略需要,曾試圖大大削弱門第的影響力,不以人才的出身決定其職務;但曹操之子曹丕繼位後,接受了九品中正制的提議,反而大大加強了士族對於官職的壟斷。而東吳之所以能夠與曹魏長期抗衡,亦與獲得江東地區的世族的合作有關。相反蜀漢政權由於長期得不到巴蜀地區士族的支援,後期出現人才匱乏,成為三國中最早滅亡的國家。 漢末以來的社會動盪,使人才流徙,無法進行察舉,所以曹丕採用陳群等的建議,創制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以選拔官吏,擴大政權基礎。其辦法是,在朝廷選擇賢能與有識鑑的官員,擔任其本及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負責查訪散居各地的同籍貫的人事。 中正官是依據是人的譜牒家世、德性、才能評定人才優劣,定為九品,據以作任官的標準。九品中政治初行時,尚能秉持曹操用人“唯才是舉”的原則,不分門第高卑。但逐漸因中正官多由高門子弟擔任,他們在評選時不免偏私,所以制度到後來,中正官被門閥把持,只推選門閥子弟,加速世族階級發展,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遂形成嚴格的姓氏等級制度,許多名家大族因而產生。

  • 2 # 大餅豆腐腦1

    看了這麼多評論,實在不忍心,可能是被小說同化了的緣故。但是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心為了漢的。從一開始刺殺董卓就知道,如果董卓死了,曹操都沒有機會跑出洛陽,他必死。就這麼一個大義凜然的人被羅貫中醜化的嫉妒誇張。翻回曆史,看看曹操的所作所為,他臨死還囑咐曹丕,善待劉家。所以曹丕稱帝的時候還是把劉協供奉為王,進殿不宣,受詔不拜。魏傳裡記載曹丕跟劉協說過一段話,咱倆共享天下。劉協活到了60多歲,死後還被追加為皇帝。唉,算了。

  • 3 # 自靈鳥

    根據我自己對三國這段歷史的研究,首先,曹操是一個梟雄,他不是袁術,並不對這所謂的帝王之稱垂涎三尺,其次,曹操也曾年輕過,也曾忠過,也曾手持七星刀刺殺過董卓,可想當時的他為了什麼,曹操其父其爺也都食漢祿,雖然最後的他並沒有所謂忠於漢室,最後,最重要的就是沒有達到稱帝的地步,曹操從割據一方到死一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子對他而言,對世人而言仍是王牌,如果盲目稱帝,其前面所鋪墊的都將灰飛煙滅。有想法的可以評論我

  • 4 # 談名著

    我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沒必要。二、袁術的前車之鑑。三、要留給自己的兒子。四、挾天子以令諸侯。

    一、沒必要

    曹操稱帝完全沒有必要,稱帝不稱帝都沒有關係,反正在這個團體中我的話最大, 稱帝不稱帝又有什麼關係呢?完全沒有影響曹操的生活,和日常想做的所有事情嘛?所以幹嘛那麼麻煩稱帝呢?

    二、袁術的前車之鑑

    大家都知道袁術是怎麼敗的,袁術拿到玉璽以後回到家裡就開始稱帝,結果各路兵馬全部都來攻打袁術,結果袁術就被幹掉了,實力也變得很小了,所以曹操這麼聰明,這麼可能走袁術的老路。

    三、要留給自己的兒子

    曹操死後,曹丕稱帝,曹丕隨機篡漢自立,開創魏朝,建工立業,如果在曹操的時候就開始稱帝的話,那麼到曹丕的時候,曹丕就沒有什麼大事情能震懾得了諸位大臣,只有稱帝,能震撼人心,所以這也是曹操這個老奸巨猾給自己兒子想的後路。

    四、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個是最好的解釋,劉備和呂布佔據徐州,曹操想攻打,但是又恐怕呂布和劉備練手,自己肯定不是對手,所以曹操就想了個辦法,讓漢獻帝寫詔書,然後讓劉備攻打袁術。如果當時曹操自己篡漢自立,還會有這麼一齣戲嗎?絕對不會有了。

  • 5 # 海海人生70515481

    曹操不是不想稱帝,他本人就說過,不以虛名而處實禍,真是夠聰明,奸雄就是奸雄。曹操要是稱帝就成了眾矢之的了,曹操身為漢相,已經權高位重,哪會在乎一個虛名。東吳的孫權就給曹操寫信,勸曹操稱帝。曹操早已看出孫權的用心和用意,就指著信說這小子不是拿我在火爐上烤嗎?那袁術、袁紹都想稱帝,結果都沒好結果。誰先稱帝,誰就先玩完,漢朝雖然以名存實亡,可是還有一部分人忠心於漢室。曹操可沒那麼傻,那麼玩。曹操自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步步為營,向著天子的寶座逼近,從當時的形勢看,曹操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困境之中,曹操也沒那麼傻。縱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的大多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和魏王之後,因此維護漢獻帝這塊招牌是必要的。對於安撫擁漢派和鞏固內部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 6 # 龍久於池

    劉備小時候就戲言要做天子,而曹操年輕時的人生理想不過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稱將封侯罷了。

    他做北部尉、騎都尉、典軍校尉等官職時,人生觀已經成熟,他當時沒有自己做皇帝的想法,他想的是青史留名。

    人生前期的曹操,一腔熱血為大漢。曹操放著京官不做,刺殺董卓不成而逃走,顯示了曹操的一腔熱血。虎牢關,各路諸侯停兵不前,唯有曹操帶兵追擊董卓。那時候的曹操沒有想著稱霸天下,憑的就是一腔熱血。如果那時有稱帝心思,會選擇儲存實力而不是追擊董卓。

    赤壁戰前,時年54歲的曹操,宴長江橫槊賦詩時說:“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也。”《短歌行》中說:“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浦,天下歸心。”曹操那時候自比周公。

    理想是理想,政治是政治。經歷了董承的玉帶詔事件,經歷了伏完的造反事件。曹操不可能不考慮身後事。

    漢朝有兩位權臣大事,一個是霍光身後被滅族,一個是王莽篡位。位極人臣的下場很不好,權臣是左右為難。當然曹操也看到了同齡人袁術稱帝的下場。歷史是一面鏡子,曹操心如明鏡。

    銅雀臺上。曹操一吐心跡。

    專欲為國家討賊立功,圖死後得題墓道曰:‘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平生願足矣。念自討董卓,剿黃巾以來,除袁術、破呂布、滅袁紹、定劉表,遂平天下。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又復何望哉?如國家無孤一人,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見孤權重,妄相忖度,疑孤有異心,此大謬也。孤常念孔子稱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但欲孤委捐兵眾,歸就所封武平侯之國,實不可耳:誠恐一解兵柄,為人所害;孤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也。諸公必無知孤意者。

    所以曹操採取了分步走的方式。先稱魏公,後稱魏王,一步步走,一步步觀察,一步步消除異己,一步步克服阻力,讓大眾逐朝適應曹氏的變化。

    先稱魏公,後稱魏王,把東漢朝廷當時最好的地方劃給自己作為封地。把王城放在鄴,遠離了競爭對手劉備和孫權,把東漢朝廷許昌放在前面做擋箭牌。這樣曹操就避免了權臣的下場。

    當大臣勸進稱帝的時候,曹操說:“若天命在吾,吾願做周文王。”這時人已年老,他要學周公的父親。成熟的政治家,不能只靠一腔熱血,曹操變得冷血,而且冷靜。

    在暮年,曹操有條件稱帝。但他還心懷自己最初的人生理想,不願意背叛自己的一生。所以他把代漢稱帝這件事留給他兒子曹丕,他要做的是把曹丕稱帝的路全部鋪好。

    你可以說曹操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但你也可以說,曹操不忘初心,不忘最初的人生理想,不叛曾經的倥傯歲月。

    古代帝王政治是殘酷的,容不下一腔熱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曹操終究以漢臣的身份離開人世。爾虞我詐的權臣和慷慨悲涼的詩人,構成了他的一生。

  • 7 # 野叟觀書

    曹操(155-220)的一生,波瀾壯闊。政治,軍事以及文學上,難出其右!

    年輕的時候,是一位有志向的好兒郎,一心想匡扶漢室,希望自己死後墓碑上能刻上“漢徵西大將軍之墓”,一心一意想為朝廷做貢獻。

    19歲的時候,舉孝廉,當上洛北尉。任上嚴格執法,打死了違禁的大宦官蹇碩的家人,自己沒事兒,僅僅是明升暗降作了頓丘令。原因在哪兒呢?曹操的出身,有說曹操是漢初名相曹參後裔,這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爸爸曹嵩是另一位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而曹騰伺候過四任皇帝,封費亭侯。

    這個舉孝廉和曹操的出身跟曹操是否稱帝有關係嗎?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野叟認為是最關鍵的原因,且聽野叟慢慢道來。

    之前,野叟在回答司馬炎為什麼會立司馬衷為太子的文章裡,也簡要說了一下東漢延至魏晉南北朝的基本政治現實和選官方式。列為可以參考閱讀。這裡,還是要多聊幾句。

    士族門閥各掌一方,掌握察訪選官的權柄,都推舉自己的子孫外戚做官,幾世下來,有多個士族大家已經是權傾朝野,門生故吏滿天下。有的即使沒有當朝顯貴,也是一方強豪。如袁紹,公孫瓚等等

    董卓亂京師,曹操牽頭一眾豪門討伐,這個時候,曹操只是想讓大家一起來為朝廷做貢獻。但各路豪強各懷心思,擰不到一塊兒,使得曹操兵敗滎陽,聯盟瓦解,這個時候,曹操知道了這班人都不靠譜,想革命還得自己來。

    初平三年(191)曹操舉義兵,破黃巾,組青州兵,這是曹操革命的家底.193年,徵徐州的路上收了兩個謀士,其中一個叫荀彧,這個人很重要,準確地說,荀彧代表的心付漢室的北方士族大家對曹操的後來的成功以及最後是否稱帝起到了關鍵作用。

    曹操在革命道路上,一方面要依靠這些士族大家,一方面又要打壓這些人,也釋出了‘唯賢是舉’令。

    196年,聽了荀彧的高見,接來了勞苦困頓的漢獻帝,把女兒嫁給了皇帝。之後就‘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了開了掛的統一北方的大業。這個時候,曹操是一心一意為漢朝出力的。要說曹操什麼時候動了‘自立’的念頭,或許是官渡之戰後發生的一件事。200年,無能無節的漢獻帝弄出了個‘衣帶詔’事件,這件事無論如何都會對曹操產生影響,霍光的例子可是就在本朝的。

    之後,208年,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這也是一件大事,這裡的丞相可不是唐宋之後的宰相,是開府的。處理國家公務只在自己的府裡,不需要到皇帝那兒去了。後來的蜀相諸葛亮也是這樣,以致於劉禪說‘政由葛氏,祭由寡人’。這個過程中,曹操也試探過以荀彧為代表的北方士族大家的意思。荀彧回答:“(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三國演義》將這段話總結為“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這段話柔中帶剛著實讓曹操難堪。也讓曹操知道自己還沒有完全收服這批有風骨計程車族。收服不了,就只能處理了。於是在攻擊孫權時,讓荀彧勞軍,順手把他擱置在了壽春,鬱鬱而終。也有另外一說是空食盒勸自裁的懸疑故事。

    之後,曹操又往前邁了一大步,213年,拜魏公,加九錫,建立魏國,擁有冀州十郡。置丞相,太尉,設百官。這一步走得很大,之前怎麼說都是漢朝丞相,手下百官都名義上是食漢祿的。現在,這些士族要想出頭就得食魏國俸祿。慢慢的自然就‘天下歸心’了。

    219年,孫權向曹操稱臣,表奏曹操代漢,曹操說:“是兒欲距吾著爐火上耶”這小子是想把我擱在爐火上烤呀,“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這個時候曹操64歲,戎馬一生,位極人臣,也一身是病。而北方雖然統一,但人心尚未完全歸附。不想再自己走那最後一步了,把稱帝的事情,交給了太子曹丕。第二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

    同一年十月,曹丕稱帝。

    列為會問,為什麼曹丕能在曹操逝世當年稱帝?曹操一生都沒有完全收服的北方士族,曹丕何能?他不怕局勢動盪吳蜀聯攻嗎?

    220年,曹丕稱帝之前頒佈了一項制度,九品中正制!這個制度是收服士族大家的最後一碗雞湯。野叟會在合適的時候為大家繼續解讀這個制度,暫下不表。

    總之,曹操暮年,不是不想稱帝,而是條件不成熟。轉而為兒孫開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禪真的是樂不思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