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美景醉人
4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河山我均愛

    我們對劉禪的認識一般就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可是當我們細細考究的時候,會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劉禪的第一個硬傷是在他的手裡,蜀國被吞併了。但是如果細細看的話,你會發現,蜀國被滅只是遲早的事,因為蜀國是三國期間人口最少的一國,蜀國加上吳國的人口都不如魏國,沒有人口就沒有糧食和兵,而劉禪接手的蜀國又是劉備和諸葛亮打了多年的蜀國,劉禪在諸葛亮死後,仍能穩定十幾年,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

    另一個我們認為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的原因,是因為蜀國被滅後,劉禪的一眾君臣被帶到許昌,然後司馬昭和劉禪一起看蜀地的舞蹈,問劉禪,這舞如何?劉禪則回答,此間樂,不思蜀。這讓司馬昭非常高興,像是遇見了一個敗家的孩子。這樣真的很顯得劉禪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但是是真的嗎?

    先來分析一下,如果劉禪真的說,想回蜀國,或者表現出來對蜀國的留戀,結果是什麼?想想後主李煜的虞美人吧,就這一首詞就死了,所以如果劉禪表現出來想要回去或者有其他想法的意思的話,下一時間等待他的應該就是死亡了,不僅僅是劉禪死,劉禪的妻妾和帶過來的大臣們,也都得死了,所以說,劉禪之所以那樣說,你可以說他軟弱,但是你不能說他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因為他為了那麼多人的性命而選擇隱忍,這樣的事,作為一個君主,很難做出來的。而且在三國期間,沒有哪個君主在位的時間超過他的,劉禪在位這麼長時間,難道真的就是一個很笨的人嗎?

    所以說,不是劉禪扶不起來,而是當時的國力真的不夠,劉禪樂不思蜀是因為他這樣既可以保全自己,又可以救更多的人。

  • 2 # 煮酒君

    劉禪,蜀漢懷帝,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是劉備的長子,三國時期蜀漢的第二任皇帝。蜀漢被曹魏所滅,劉禪投降曹魏,被封為安樂公。

    劉禪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在位時間從公元223年至公元264年,共計四十一年,公元271年病死於洛陽,享年六十五歲。

    說起劉禪,人們自然和“樂不思蜀”聯絡在一起,而作為該成語的主人公劉禪,更是被後人視為庸碌無為、貪圖享樂的昏君,其實真實的劉禪並非昏庸無能之輩,只是迫於形勢,不得不韜光養晦,明哲保身,以圖後事。

    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輔助劉禪當上了皇帝,此時的劉禪年僅十七歲,因此軍國大事全委託在諸葛亮身上。而在諸葛亮輔助劉禪的十一年中,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都可看出劉禪在用人方面的才幹,後來諸葛亮去世後,將軍李邈詆譭諸葛亮“身仗強兵,狠傾虎視”,劉禪勃然大怒,還將李邈砍了頭。諸葛亮也曾誇讚過劉禪,稱他:“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廢除了丞相制,把軍事權和行政管理權一分為二,分別交給了蔣琬和費禕,使其相互制衡。蔣琬和費禕去世後,劉禪“乃自攝國事”,獨攬蜀國大權長達十九年之久,他還提出“伐魏必須與東吳聯手,東西互為犄角。或者等待魏國叛亂”等戰略方針,在這些決策和想法上,也可看出劉禪並不是庸碌之輩。

    劉禪兵敗投降的原因,對內在於對黃皓等宦官的寵信,貪圖享樂,懶於朝政,雖然諸葛亮曾提醒他要“親賢臣,遠小人”,姜維也曾多次勸諫,劉禪卻不以為然,認為“皓區區小臣耳,何足介意!”對外由於魏國的猛烈進攻,景耀六年夏,魏國分幾路同時攻蜀,發動了大規模的“夏季攻勢”,劉禪雖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抵抗,但最終兵敗如山倒,只得向曹魏投降。

    投降後的劉禪一家老小被帶到了魏都洛陽,魏元帝封劉禪為“安樂縣公”。據《三國志》注引《漢晉春秋》記載,有一次魏將司馬昭宴請劉禪,席間故意安排表演蜀地歌舞,劉禪身邊的人觸景傷情,非常難過,司馬昭問劉禪:“頗思蜀否?”,劉禪答說:“此間樂,不思蜀。”這便是成語“樂不思蜀”的來源,後世都以此來指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其實這不過是劉禪保全自身的一種手段,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假裝聽到雷聲嚇得筷子掉落,是異曲同工的做法。同樣是投降,東吳的孫皓則被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用毒酒毒死,由此可見,樂不思蜀實在是一種明哲保身,大智若愚的做法。

    正如莎士比亞說的:“裝傻裝的好也要靠才情,他必須窺視被他所取笑的人們的心情,瞭解他們的身份,還得看準了時機;然後像窺伺眼前每一隻鳥雀的野鷹一樣,每個機會都不放過。這是一種和聰明人的藝術一樣艱難的工作。”或許真應了那句:“做強者,多不得好死;做弱者,多不得好活。”能在亂世之中,屋簷之下,明哲保身,“樂不思蜀”,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市面上有什麼好的抗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