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共贏未來39

    首先第一點最重要的 你的釣點得有魚 有口 一般是低釣 因為大多魚都是底層魚類 再者釣水的地層以上 當相鄰釣位在同裝備魚餌的情況下你沒有魚貨 就可以說明你的調教有問題 其他情況得看當時情況

  • 2 # 行者無疆漁你有約

    釣無定法,調釣不是一成不變的,得根據實際水情魚情變化。

    做釣時:漂像清晰吃口準確,中魚率高、空竿少這種調釣就適合當時的水情魚情。

  • 3 # jeeper輝

    調釣是否正常最直觀的就是你的中魚率。

    你空槍少說明調釣ok,不需要做調整,如果出現空槍多,或者老是吞喉,這是就說明釣得太靈或者太鈍,該相應作出調整。

    以釣底來說明:

    1.調高釣低,總是頓口或黑漂不中魚

    2.調高釣高

    3.調低釣高

    這幾種方式雙餌在水下狀態我這裡不再雷述。

    首先,你找底是否正確,排除餌料比重啥的一些因素,找底也是影響漁獲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浮漂吃水。

    大多數蘆葦巴爾杉木的浮漂都或多或少會有吃水的現象。所以在釣了半小時左右你該驗漂了,一般吃水3-4木左右。比如你本來半水空鉤調8目釣4目,吃水後變成調4釣4了,這種狀態就會出現各種雙飛、吞喉,因為釣得太鈍了,及時驗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動作。當然,天天使用的浮漂基本沒有吃水的現象。

  • 4 # 為愉不為魚

    釣友你好,如何判斷調釣是否正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能不能釣到魚,如果有口無魚或者有魚無口那就說明調釣不正常。但是關鍵是要知道如何去調整。

    我先講一下正確的調漂方法。這樣你可以對照著自己的方法看看有沒有不對的地方。調漂一般都是指空鉤半水調漂,當然也有帶餌調漂,不過這種是應對特殊情況的,不是普遍使用的,在這就不展開說了。

    空鉤半水調漂第一步:先要在鉛皮座上裹上足夠多的鉛皮,特別是用吃鉛量比較大的浮漂時,一定要裹上比浮漂吃鉛量重的鉛皮。如果,鉛皮不夠重,就會導致浮漂壓不下去,會誤認為,鉤已經到底,對水深產生誤解。我有一次就用錯了浮漂,本來那套線組用的是吃鉛1克左右的漂,那次我卻裝上吃鉛3克的漂,結果,入水之後,浮漂是平躺在水面上,無論我怎麼下拉浮漂,還是平躺,我就以為水太淺,又換釣點,浪費了許多時間。所以這一點很重要,但是很多釣魚新手容易忽視。

    第二步:粗找底

    把浮漂往下拉,拉到鉛墜到浮漂頂端的距離小於水深。然後把線組扔到水裡,這時應該是浮漂沒入水中。然後把浮漂往上拉,再扔到水裡,直到浮漂剛剛露出水面。這時鉛墜到浮漂頂端的距離就是水深。就找到水底了。

    第三步:調

    先掛上雙鉤,然後把浮漂下拉比子線長度約10公分左右。此時,應該是浮漂沒入水中。這時應該一點一點的剪鉛皮,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你想調幾目就露幾目。這時鉤餌應該是在水的中間,所以叫半水調漂。

    注意事項:如果想用蚯蚓釣魚,或者用其他很輕的餌,為了保證餌能到底,調漂的時候儘量調低目,比如調平水,這樣釣的時候比如釣二目,那蚯蚓就一定到底了。

    第四步:把雙鉤掛上餌(這地方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你想釣靈一點,比如一鉤觸底一鉤懸,那你就應該在下鉤掛餌。如果你想釣鈍一點,你就得在上鉤掛餌,這樣能保證雙鉤都到底。如果覺得餌霧化太快,也可以用一小塊鉛皮代替。)把餌拋到窩點,此時應該是浮漂沒入水中。然後把浮漂一點一點的往上推,直到浮漂露出你想要的目數。

    注意事項:

    1,在拋竿之後,應該先把杆往回拉四五十公分左右,待浮漂站立時,再把杆推回原來的位置。注意:此時如果浮漂上升了幾目,那就說明水線在水中是傾斜的,(具體原因你可以檢視我之前的回答)這時你的水線和水底不是垂直的,你的餌也就不在浮漂的正下方,也就不在窩點。這樣就很難釣到魚。

    解決方法:當你往前推杆,浮漂上升了幾目,你就把浮漂下拉幾目的距離,拋竿入水,如果推杆浮漂還是會上升,那就繼續下拉浮漂,直到推杆浮漂不上升。這樣才算精準的找到底了。

    2,在上推浮漂以達到你的釣目的過程中你還有可能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向上推漂,釣目不變”這個問題是因為你的鉤太輕,能壓下的浮漂目數太少,比如說,你用的加粗尾浮漂,你的鉤只能壓下半目加粗的漂目,當鉤到底之後,水底承受了鉤餌的重量後,浮漂就會上升半目,但是如果想讓浮漂繼續向上升,就得繼續減少下面的拉力。鉤餌的拉力已經被水底抵消了,那就只剩下鉛墜的拉力了,所以你上推浮漂的同時,鉛墜就會往下落,但是在浮漂到底之前浮漂受得拉力不變,所以漂目不變。只有當鉛墜觸底,浮漂受的拉力變小,這時浮漂才會上升。

    明白原理之後,我們就很容易找到解決方法,那就是讓鉤餌壓下去更多的目數,但加粗尾浮漂最頂端加粗的那幾目浮力太大,你的鉤餌很難把他們都壓下去,所以在調漂的時候,就不要讓這三目入水,比如,兩目加粗,就調兩目及以上。這樣鉤餌壓的是細的浮漂,細的浮漂浮力小,鉤餌就可以壓下去更多目數,這樣鉤餌到底時,浮漂才會露出更多目數。

    以上如何正確調釣,已經注意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接下來,咱們再說說怎樣判斷調釣是否正常。

    如果有口無魚,就說明你釣的太靈了,魚還沒完全將餌吃進嘴,只是嘬了一下,浮漂就有動靜了,這時提竿就不會中魚,

    解決方法,就是上推浮漂,釣的鈍一些,這樣等魚把餌全部吃進嘴,要要遊走的時候才會有漂象,這時提竿肯定能中魚。

    如果有魚無口,即浮漂沒動作,提竿卻中魚了,這說明你釣的太鈍。魚都已經咬鉤了,但是浮漂沒動作。比如說鉛墜到底,魚太小又拉不動鉛墜,這樣浮漂就會沒動作,

    解決方法,下拉浮漂,釣靈一些。讓鉛墜懸浮,這樣魚咬鉤就會拉動浮漂,產生訊號,提竿就可以中魚了。

  • 5 # 石頭釣魚記

    承解答問題,儘量細緻,明瞭的宗旨為釣友解惑。釣魚“留大用放小”,“垃圾帶走,分類放置”。

    如何判斷調釣是否正常?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可以根據下面兩點來判斷調釣是否正常。

    根據作釣的目標魚來判斷調釣是否正常

    根據魚口來判斷調釣是否正常

    自從上世紀臺釣引進國內以來,“調釣”二字是我們釣魚人聽到頻率較多的詞語。“調釣”顧名思義,就是對於浮漂的調節。包含兩種意思:1,線組的調目。2,線組的釣目。

    臺釣又稱為懸墜釣,是一種可以透過加減鉛皮來調整浮漂訊號大小的釣法。這也充分證明了,浮漂的調釣對於這種釣法的重要性。那問題來了,如何來判斷自己調釣是否正常呢?個人的觀點如下:

    根據作釣的目標魚來判斷調釣是否正常

    釣底層魚種時

    底層魚,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水底的魚種,比如我們常講的鯽魚,鯉魚等之類的魚種。這些魚種一般情況下都會在水底覓食的,沒有什麼特別的情況下是不會輕易的離開水底的。我們該如何來判斷自己的調釣是否是釣底的呢?我一般有這兩種方法。

    1,魚鉤處掛鉛法。在魚鉤處掛鉛,如果釣目不變的話,就證明魚鉤是到底的。如果釣目減少的話,就證明鉤餌是離底的

    釣中上層魚種浮時

    中上層魚種,比如我們常見的鰱鱅,白條,翹嘴等等(像草魚,鯿魚水域中下層魚種)。這些魚種一般情況下都是不會輕易在水底覓食和棲息的。釣這些魚種時,就需要選擇釣浮的。

    實際上,上述魚鉤掛鉛法,定位太空豆比對法,釣浮的時候同樣也是可以使用。另外,釣浮是判斷調釣是或否正常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上推或者下拉浮漂來判斷。釣浮時,我們的鉤餌是離底的,也就是說,只要鉤餌懸浮在水中,鉤餌加上鉛墜的重量是等於浮漂沒入水中的浮力的(魚線的重量忽略)。所以,如果上推或者下拉浮漂,只要釣目不變就可以判斷是釣浮的。

    小結:

    根據目標魚來判斷調釣是否正常,主要是根據魚種的不同,棲息的水層不同作為依據的。中的來說,釣底的判斷方法可以使用於釣浮,而釣浮的判斷方法不一定適合釣底的,這兩種對少還是有些差別的。

    根據魚口來判斷調釣是否正常

    長時間沒有口

    比如:我們在釣底的時候,如果窩子打了,但是長時間沒有口的話(溫度高,魚兒進窩的時間短;溫度低,魚兒進窩的時間長),就要考慮我們的調釣是否正常了。這時,可以透過上推和下拉浮漂觀察釣目是否變法來判斷調釣是否正常。當然了,調釣是否正常,只是沒有魚口的多種口因素之一,還和窩子有沒打成,氣溫氣壓高低等等有關係的。

    釣獲的魚,不是目標魚種

    這點也是經常遇到的。比如:今天我們釣鯽魚,而經常性的在浮漂到位時,會中翹嘴,白條之類的上層魚種,這就需要注意是不是調釣不正常了(鉤餌可能不到底)。因為這些魚種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下底的。反之,也是成立的。今天釣鰱鱅,翹嘴,而常常釣獲鯽魚,鯉魚也要考慮下是不是鉤餌到底了。

    小結:

    實際上,根據魚口是最直觀,也是最有效的檢視調漂是否正常的辦法。

    比如:我們想要釣底層魚,應該是中底層魚的機率要大;我們想要釣上層魚種時,應該是中上層魚種機率要大。反之,就是我們的調釣就不正常。

    引申一點:

    我見過很多的釣友調漂的時候經常是漫不經心,對於這點個人認為這種習慣是不好的。

    在我看來,不管是野釣,還是黑坑知道自己鉤餌在水底的狀態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些都是關乎魚兒入口順不順利,漂相明不明顯,何時提竿的重要因素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判斷調釣是否正確,是可以根據目標魚種和魚口作為判斷依據的,因為魚兒生活的水曾不同,我們需要作釣的水層就要有所不同。另外,再次強調下,“調釣”是否正常,對於臺釣(懸墜釣)是及其重要的一環,切勿大意。

  • 6 # 熱愛釣魚的70後

    題主提出這樣的問題都是針對以鯽魚為代表的的小個體魚,非草魚、青魚之類。所以就按我個人釣魚經驗來談一談,判斷調釣是否正常就是中不中魚,如果我們在釣魚的時候雙鉤都可以中魚,那麼證明我們針對今天的魚情調釣就是正確,也就是正常的。反之,如果不中魚,那今天調釣的就不對,或者是上鉤中魚,下鉤不中魚,還是下鉤中魚,上鉤不中魚,我覺得調釣都是有一點問題的。

    下面我們根據魚咬鉤情況具體來分析一下:

    1)上鉤中魚,下鉤不中魚。

    此種情況又和調漂有一定關係,如果調漂時雙鉤狀態是下鉤觸底,上鉤懸浮,那麼,此時證明魚已經處在離底狀態,不是在水底吃食。另一種情況,如果調漂時雙鉤是上鉤觸底,下鉤躺底,那麼有可能是水底醬層已經把下鉤淹沒了,完全蓋住了,魚找不到下鉤,只能吃上鉤觸底的那一顆餌料。

    2)下鉤中魚,上鉤不中魚

    此種情況也是和調漂有關係,如果調漂時雙鉤狀態是下鉤觸底,上鉤懸浮,那麼證明此時魚是在水底吃食,並沒有離底,我們此刻可以調整一下雙鉤狀態,如果水底沒有醬層,那麼我們可以考慮讓下鉤躺底,上鉤懸浮,這樣魚在吃餌是,兩個鉤子都可以吃到。(以上說的有些複雜,還需要請大家慢慢理解)

    最後總結一下,無論怎麼調釣,都是按照實際的魚情來的,沒有哪一種調釣方式是固定的,釣魚需要靈活運用,透過及時調整方法和思路,來獲得好的魚獲。

  • 7 # 釣鯽小組長

    如何判斷調釣是否正確?正常?

    在這個問題之前我首先我說一點就是如果出現頓口能上魚的情況下你的調釣基本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沒看到口,提竿上魚了哪就是你的調釣可能出現問題了,可能魚口輕看不出來,可能也是調釣不正常導致。好了,現在我就來跟大家說一下正確的調釣方法和調釣過程中的非常重要的幾點關鍵要素:1、首先重鉛找底肯定沒有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中一些新手非常容易找到一個不正確的底,我打個比方,浮漂吃鉛量很小,鉛墜很大,這個時候如果你拋了滿杆,找到了底這個時候你的風線實際是處於一個向下傾斜的狀態,你如果不往回拉桿,很可能就是你把魚竿往前一伸的時候浮漂會相應的上升。

    2、第一個問題處理好了調漂的最重要的一步也就完成了,第二步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修剪鉛皮調整自己想要的目數。比如調6目。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找到底後需要把浮漂往下拉大概一個半浮漂的距離。確保雙鉤和鉛墜是懸浮的狀態。

    3、就是精確找底,掛上拉餌或者(個人建議拉餌比較準確因為拉餌的比重相對較輕,可以減少第一步的問題所帶來的誤差)而且如果是搓餌,餌團過大的話也會讓餌團陷入到淤泥中,影響精確的找底。

    好了這裡說的調釣過程的十分容易忽略的一些小細節,這些細節直接影響你的調釣和魚獲。

  • 8 # 野釣秦淮

    在釣魚時,調漂是很關鍵的,浮漂調得好壞將會直接關係到魚口及釣獲。其實調漂就是調跟釣的關係,兩者是相互關聯的。釣魚時應根據魚情把調與釣合理配合,才能適應所釣魚口。調好漂後,在垂釣時,還要根據實際垂釣的情況來判斷調釣是否正常。

    首先是透過浮漂的訊號來判斷。釣魚的時候,浮漂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漂相,有時浮漂有訊號時提竿中魚,而有時浮漂出現訊號時卻提竿無魚。那麼在浮漂接連出現訊號而提竿無魚時,那就說明調釣不正常了。一般這種情況都是由於釣得過於靈敏而造成的。比如釣得很靈的時候,魚在吸食餌料時所產生的輕微動作(餌料還沒有吸進嘴裡),便會使浮漂產生訊號,而提竿卻無魚。還有窩裡的魚在遊動時帶動的水流也會使浮漂產生訊號。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時,應及時把釣目慢慢往上調高點,適當釣得鈍一些,直至浮漂出現真實訊號。

    還有在釣得過鈍的時候,浮漂不能及時出現訊號。這主要是由於釣得過鈍,子線完全躺底且彎曲,若這時魚兒吃鉤,只會拉動子線而帶動不了主線,所以即使魚兒把鉤餌吃進嘴裡,主線也不會動,那浮漂當然也就沒有訊號了。如果在釣魚時,接連出現浮漂沒訊號或訊號微弱的情況下,提竿卻能中魚,那就說明釣得過於遲鈍。這時就要立即把浮漂的釣目重新調整,適當調靈一點,一直調到浮漂有明顯訊號為止。

    再就是在中魚的時候,可以透過察看魚兒吃鉤時狀況來確定調釣是否正常。一般正常情況下,雙鉤都會上魚的,如果在釣魚時,老是下鉤中魚,那就說明釣得有點靈敏了,這時可以把釣目往上適當調高點。反之,如果老是上鉤中魚,那就說明釣得有點鈍,這時只要把浮漂往下調整。以上所說的只是在釣底的時候出現的問題,如果在釣浮時,主要還是要搜尋魚層,找不到魚層,你調釣再好也沒用。當搜尋到魚層時,你的調釣也就對了。

    總之,釣魚時浮漂的調釣還是應根據實際魚情出發,否則浮漂調得再好也都沒用。不管你怎麼調漂,只要適應魚口能把魚釣上來就是正確的調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別人說你是啃老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