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是名初一學生,比較熱愛寫作,但是對散文每次寫都是老師承認有散文的感覺但是我自己讀起來卻又總覺得缺了點什麼。(自身文學底子在班裡是較不錯的那種)
3
回覆列表
  • 1 # 聖維特

    有些東西不要勉強,如果現在不是特別的好,那就堅持閱讀,每天都閱讀,不管是在哪種場合,都不要忘記閱讀,堅持三年,或許你會在這個行業初出茅廬,堅持五年,或許你還是平凡的,堅持八年,此時的你,或許有了人脈,但也要做你自己,堅持十年二十年,那麼你習慣了,如今你才初一,那十年後的你也許就不一樣了,

    閱讀,讀得是心,讀得時候把心靜下來,慢慢的,你會習慣的,在這個領域,或許別人窮及一生都到不了的,而你還堅持著最初的你,那你已經贏了。

  • 2 # 梔zi花

    首先,要多讀。

    林黛玉教香菱寫詩說,“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裡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

    可見閱讀的重要。好的散文,就像天底下的美食那麼多,根本讀不過來,那總有一些語言的節奏、文字的內蘊是合自己口味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去讀吧。本人比較喜歡的當代作家是餘秋雨、劉亮程、遲子建、簡貞、李娟、葉彌、付秀瑩、蘇童、畢飛宇、孫頻、浦耀輝、雷默、王安憶、阿微木伊羅等等、等等。

    第二,讀的時候,還要揣摩。

    黛玉說,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

    揣摩什麼呢?再看黛玉先怎麼說的——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然,她說的是寫詩。但是未必寫散文、寫小說不需要起承轉合的排布。

    揣摩,很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時,來細細揣摩別人的作品,其中語言的感覺,行文的結構,文章的立意,等等,等等。

    第三,文字的內蘊。

    寫作,不過是要傳遞思想,表達情感。好的作品一定蘊含作者的思想情感。再看黛玉怎麼教香菱——香菱笑道:“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黛玉道:“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

    這兩句詩固然寫得好,但是毫無人氣,終究沒有意思。

    黛玉道:“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什麼是立意,什麼是意趣?那就是,從你的文字可以感受你的喜怒哀樂,窺見你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像我們讀《紅樓夢》,自然就瞭解到曹雪芹的情感與思想。

    第四,美感

    寫作既是語言的技術,也是藝術。

    潑婦罵街或是政治口號,也是語言的技術,但是幾乎不能給人美感。

    寫作不是罵大街、洩私憤,也不是喊口號、拍馬屁。

    好的作品,一定是藝術品。

    魯迅說,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摔碎給人看。重要的是看你怎麼摔,才透著悽美。

    總之讀得多了,揣摩多了,慢慢就會寫了。

  • 3 # 球與囚徒

    那麼針對你的這種情況,我認為你文章的文筆還是不錯的,但可能差一點意思。

    這種意思可能是文章的神韻不足,就是散文最重要的一點。形散意不散,你的中心思想可能差一點。所以在以後的寫作中,我建議你還是著眼於文章的感情,並不需要華麗的詞藻去堆積自己的文章。

    這種文章情感不是一下,兩下就能學會的,需要時間的積累,慢慢的培養。儘可能寫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比較真實。不要一上來,就大談中國夢,什麼社會現象,不是說你不會寫,而是因為其當中的細節情感你並不懂。

    就比如說,你聽一段音樂,看一段電影,不能光聽這種音樂勁不勁爆,這種電影好不好笑,而是你從中能看出作者什麼細膩的情感。

    我建議你看看余光中和餘秋雨的散文,徐志摩,戴望舒的也不錯。

  • 4 # qzuser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的量多了心中自然有東西可寫,多讀名著,少讀不健康的書。如朱自清,巴金,魯迅等。中央臺的詩詞大會也是不錯的選擇。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可以讀一下莫言的著作,他就是講述了農村的一些事情,但卻寫的扣人心絃,精彩無比。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讀書越多隨年齡的增長,對內容的理解越透徹,寫作不僅是為了考試,參加工作後一些事更能觸發你心靈深處。

  • 5 # 讀書燈下

    閱讀,寫作,沒有捷徑——只有多讀,多練。多看大家文章,多練筆記下生活中的所聞所見所想,長期堅持,是會有效果的。我在讀書時候也喜歡寫散文,作文只要文體沒有限制必須寫議論文,我就會選擇散文,因為散文在文體上,最切合我自身的表達需要和思維方式。

    在我看來,寫好散文,首先是要有一個好的立意。其實,這點無論是什麼文體的文章,都非常重要。有好的立意,文章才立得住,才不會如無根之草,漂浮不定,而是非常穩的。

    第二,我們的老師也早已給我們說過,寫文章要有真情實感。其實我們在讀許多大家的文章時也會發現,很多時候他們的文章也會顯得平淡,但卻真實,親近,貼近生活,有飽滿的情感。我尤其喜歡沈從文和汪曾祺的散文,沒有刻意追求結構,而是對質樸生活的詳細描摹,讀來滋味盎然。

    第三,擴充文章的內容含量,精煉語言。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需要豐富的聯想,把眾多事物涵括到一起,使文章的內容豐富。同時,也需要整合各種表達方式,精煉語言,優美語言,來豐富散文的表達形式。

    閱讀和寫作都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你才初一,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也開始在努力,相信你堅持下去,可以擁有一枝生花的妙筆。加油喔!

  • 6 # 離笙lf

    散文因形散而神不散得名,故寫好散文首先要注重文學積累,如常用古詩句的運用,名言警句等。這樣用在文中可以為語言增添色彩。

    關於結構。散文的結構很重要,一篇好的文章,其在結構上應該是清晰嚴謹的,讓人一目瞭然看到你文章所要表達的每一部分。

    關於內容。散文的內容要注重思想性,精彩性,描述時要注重細節與宏觀的結合。

    關於主題。一篇好的散文,它的主題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富有內涵的,要注意以小見大,進一步昇華主題,不能單純停留在描述上。

    我從大二開始寫散文,大概寫了將近15萬字作品,主要以抒情散文,寫景散文為主,我認為寫好散文多看多練是關鍵因素,但也要注重思考,找不足,補缺點。

  • 7 # 二月哥

    1、寫自己喜歡擅長的風景好、事情。或者說寄託與山水之間。美妙的東西。美妙的感覺。

    2、角度新穎,或者說另闢蹊徑說普通的一件事情。比如說春天到了!用一件事情來說春到了,而不是春天到了,油菜花,梅花開了。

    3,做到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一直在。看上去很凌亂的行文。但是自己想要意思主旨一直寄託在其中。比如春天到了,你以前一直忙於學習沒有注意到,你就可以用自己不同毫無關聯的幾件事情或者幾處風景幾處感想去表達。

    4、最後達到形散神聚的效果!

  • 8 # 依然ybc

    散文寫作技巧分享

    散文作為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是能夠表述作者內心的真情實感的一種形式靈活的文體。在散文的內容層面,作者個人的記敘、抒情以及議論都比較分散。但總體而言,都是圍繞一箇中心點或者一條中心線來進行寫作的。簡單來講,就是“形散神不散”或是“形散意不散”,散文作為一種靈活多變的文體,常常以第一人稱展開創作,是一種作者自身對外的一種流露或是一種投影。

    在散文中,語言的表達也是尤為重要的,散文不像其他的文體,它更多的是偏向於口語化的風格,同時,散文為了表現作者真實的內心想法,更多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段以及多種環境描寫來渲染氣氛,初讀不知文意,卻可以感受到深深的美感與韻味。

    散文寫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注意事項:

    一、明確寫作內涵

    散文寫作之前,要明白自己寫這篇散文的內涵是什麼,即寫作內容在散文中是唯一不變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心點”與“主線”。在散文中的人、事、情都是作為“形”所出現的,而更重要的是文章的中心內容,這是文章的“神”,也就是內在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作品《背影》中,作者所表現的是對於父親的思念,而不僅僅是離別時的離情別緒,所以作者準確地抓住了這個點,才能將車站的場景寫的那麼動人,真正起到了傳神的作用。

    二、文章中的細節表達

    在明確了散文的核心的內容,而單單敘述自己的情感是遠遠不夠的,正如小說一樣,散文中更多地也是要介入多種元素進行構架。但細節的組合比較靈活,細節描寫主要有動作、心理、行為等等,散文透過特定的細節描寫,展現作者內心的真情實感,手法靈活,抒情隨意。

    在弄清楚以上兩點後,就可以大致明白了散文的寫作技巧了,以真實的自我內心情感為核心,透過口語化的情感體驗為線,將細節描寫作為抓手,從而寫作散文。

    散文大致可以分為“抒情類散文”和“敘事類散文”兩大類,下面分開展開敘述。

    1.抒情類散文

    大多是透過寫景或環境描寫為外在表現來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

    寫作技巧

    【開頭】:說明自己與本篇中的景物或環境之間的關係,同時,將景物或環境與自己做一個串聯,突出對照效果。

    【內容】: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與景物和環境相聯絡,同時形成一種借景抒情或者託物言志的情感,運用多種寫作手法,渲染這種氣氛。

    【結尾】:再度強化這種情感,加深自己情感的流露。

    2.敘事類散文

    多透過記述事件來表達作者的某種情感。

    寫作技巧

    【開頭】:透過富有生動,偏向口語化的語言簡單地對本作品中的人物做出一個大致的梳理,介紹主人公與人物之間的關係,同時對主要人物進行相關的特徵介紹。

    【內容】:用一件事或者幾件事將人物所串聯起來,透過事件的串聯表達出自己的相關情感。形成一條較為完整的情感線。

    【結尾】:強調主線人物情感,與開頭形成呼應,進而形成對情感的一種昇華。

  • 9 # 一葉素心

    如何寫好散文,你必須知道什麼是散文?

    一、什麼是散文?1:散文的定義?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的文學體裁,它的寫作方式靈活。常見的散文有記敘散文,抒情散文和議論散文。此外還包括隨筆、雜文、回憶錄、書信、遊記、日記等等。

    記敘散文:主要以記敘為主,有完整的事件和作者的情感。

    抒情散文:主要以抒發作者主觀情感為主,最常用的是借景抒情和託物言志,我自己寫抒情散文比較多。

    議論散文:以發表議論為主,就是表達作者的某個觀點。

    2.散文的特點?(1)散文的取材相對來說比較廣泛,像我們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都可以寫。(2)散文的寫作手法靈活,內容豐富,不拘一格,每個人都可以寫出自己的文風和特色。(3)散文的語言凝練,優美富有文采。優美的語言是散文成為美文的一個重要特質。(4)散文的篇幅短小,對字數要求不是很嚴格,基本上八九百字、一千字以上都可以。二、散文的素材如何取?

    散文的素材都是來自生活,甚至是一些微小的事物。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多觀察生活,多留心生活中的細小幸福和感動。

    最貼近生活的文章寫出來帶著作者的真情實感,才最飽滿,也最容易打動讀者,引起讀者的共鳴。

    有的人會覺得微小的事物沒有可寫之處,但只要你留心觀察,即便是微小的事物也能書寫出更深一層的意義。

    比如:鄉野的菊花,很常見,卻少有人寫,覺得太普通了,和玫瑰、牡丹相比,實在是不起眼。

    但就是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野菊花,你會發覺它野性向上,自由開放,生命力強,它開出了自己獨有的美。

    我們再延伸去寫,就可以聯想到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如:清潔工、我們勤勞的父母、外賣小哥等等。這些人也很普通,卻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

    三、散文的主線是什麼?

    有些人寫散文是沒有主線的,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看上去很雜亂,像一鍋燴,太散了,反而讓讀者搞不清作者究竟想要表達什麼。

    那麼,我們每次寫散文之前就要問問自己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只要確定了主題,那麼通篇圍繞主題去寫,就不會太分散。

    主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題。

    比如:你今天想寫一篇親情散文,主題是想表達母親的操勞和辛苦,那麼這條主線就會貫穿全文,但也不是說你要把母親的操勞一一寫出來,要有選擇的寫,抓取有代表性的幾件事去寫。

    除了主線,還會有支線,支線是為主線服務的。就好比一課大叔,有主幹和枝幹。

    四、散文的語言是怎樣的?

    散文在語言上要求精準、簡練、形象、生動,它的音律優美,讀來朗朗上口。

    首先是精準,用詞要準確,不能張冠李戴。

    簡練,是說不能太囉嗦,拖沓。

    形象和生動是說修辭手法,常見的比喻、擬人、排比等等。

    音律優美,不是說用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是在節奏和意境上給人美的享受,層層遞進。

    五、多看經典散文,學習大家的寫作技巧

    散文大家:餘秋雨經典散文、賈平凹散文精選 、席慕容散文集、畢淑敏散文等等。

    比如:丁立梅,她的散文寫得極好,她覺得文字好玩,是一個魔術的世界。

  • 10 # 周大眾

    初一啊,我注意到了。現在初一就散文了麼?好厲害!

    不過是個人愛好的話,值得鼓勵的。記得我讀書的時候,直到高中老師才教的。

    散文最容易寫,也是最難寫的。“形散而神不散”是老師上課時教的,具體操作起來確實有難度的,教科書上或者寫作教程上有明確的散文寫作套路,按照套路寫就可以了。

    寫散文的關鍵,是情感。筆觸可以是清淡的,但是字裡行間散發出的情感必須是真摯的,否則文章就沒有靈魂。

    寫作模式是死的,表達的方式千變萬化,一篇散文好與不好,在於“口感”。

    就像題主所說的“讀起來卻又總覺得缺了點什麼”,缺節奏感,還是缺靈魂?

    文字的靈魂靠什麼來表現?愚認為,靠文字的輸出,表達的意思,還得靠文字輸出的同時,那種玄妙的韻律……

    仔細體會大師的作品,你就會茅塞頓開。舉一個例子: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

    “我家門前有兩棵棗樹”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第一個例句,讀上去很乾脆,沒有任何情緒,似乎就是告訴人們,家裡有兩棵樹而已。

    第二個例句,讀上去也很順,似乎在告訴你,到了棗子成熟的時節,你可以到我家來。

    第三個例句,就高階了,你平靜下來,慢慢讀,是不是能感覺到作者那孤零零、寂寞的身影?是不是能感覺到,作者心裡不太爽?

    所以,文字的韻律,使得我們寫的東西都帶著情緒,這種情緒能影響到讀者,你的散文就滿分了。

    祝學習順利

  • 11 # 深度書痴寶木笑

    也許看看川端康成的散文,會對我們提升散文水平有極大的幫助❤️

    其實,瞭解川端康成最好的方式應該是他的散文。《伊豆的舞女》、《雪國》、《千隻鶴》、《古都》更像是將他的內涵藝術化,他的氣質氤氳在百轉千回的低眉吟唱中,散發著纖細細膩的物哀與幽玄。

    而川端康成的散文則讓他不得不向讀者站得更近一些,那些日常的生活不可避免地留下內心的獨白,讓人得以更加深入地感受他的內心,雖然這樣直接的觸碰一定不是川端康成所習慣和喜歡的。

    《花未眠》是必須選入其中的,因為它確實是川端康成的文字之魂,一個寫出“凌晨四點醒來,海棠花未眠”的人,確實應該活在我們一直眺望的那個“遠方”,也確實有資格以“物哀”和“幽玄”的極致成為日本文學的標識。不過還是更喜歡《上野之春》,“上野墓地的櫻花徒開得早,也沒有塵埃把它弄髒”或許就是最地道的川端康成和他的日式美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鍛鍊臀部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