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霖huang

    多謝邀請!識古玉的高手為何為右玉斷代,這完全是靠長期積累來的見多識廣的經驗,和平時看古玉書,而且他曾經初學有師傅傳受,所積壘豐富的實際經驗,當然初學者,如果有師傅傳教,那就免走那麼多灣路。

  • 2 # 天玩天樂

    戰漢時期以前,玉囂只服務於皇親國戚。工匠也都是祖輩舉家世襲服務於朝廷。那時對玉雕工藝要求很高,同時,對使用者也有著嚴格的規制,特別是雕有“龍紋”的飾品,一般使用者須達到番王或者大將軍以上的官階級別才夠格使用,有時雕刻一件玉器需要花很長時間,甚至兩代人接力完成都很正常,到後來,隨著“受眾人群”的不斷擴大增加,加之厚葬盛行的愈演愈烈。工藝仍按老規矩嚴格要求,加工量根本無法滿足統治者需求。於是,工藝上較前簡單了很多,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琉璃製品”作為替代品。所以,真正懂古玉的人是透過工藝和材質來斷代的,不同年代的玉雕作品,製作風格和加工難度,有明顯的不同,一般年代越久遠的玉器工藝越精美,做工更細緻。 ‌@收藏雜誌 @雅昌藝術網 @華夏收藏品網

  • 3 # 手機使用者51421909711

    古代玉器加工工藝非常講究,現代工藝無與論比,所以鑑定機構稍有常識,一看就知道,上手更是正確無比,為什麼鑑定機構還那目呆,很難鑑定。無語!

  • 4 # 手機使用者60669424220

    古玉斷代很容易……從外觀上絕大多數時代特徵很明顯……一般不會錯斷朝代……

    我一般把古玉粗分為……漢以前,漢,唐及以前,宋及以後……僅憑感覺,很少會弄錯……當然,我個人的興趣集中於唐以前……後面的,基本不考慮……個人感覺相對缺乏探索的味道……

    更關鍵的是判斷真假……目前市場上所謂古玉,按照我的標準判斷,真品少於萬分之一……

    我是全面判斷,而不會執著於任何一個特徵……

    具體來說……神韻,材質,工藝,皮殼,沁色……一個都不能少……而且,不僅僅用顯微鏡看區域性,也全方位看……全部符合老化特徵,才能下結論……

    出現任何人工做舊痕跡……包括酸咬,煮沁,磨皮,上色,高速打磨與鑽孔,人工熟土腐蝕……還有氣味……可以立即下結論……

    至於這些仿製工藝的具體判斷特徵……建議藏友找幾塊玉石邊角料……自己按照仿製工藝,試一下,就全明白了

  • 5 # 見證文明

    對照標準器判。難道還有其他高招嗎?

    標準器是文物工作者經數年透過考古,和查閱歷史文獻得出來的結論。當然,這些都是反映一個朝代穩定期的器型。

  • 6 # 使用者5095218543451

    高古玉斷代沒什麼奧妙,各個時代有它的特徵,最主要是新老,能把新老分開比什麼都好,別較真年代了,現在的仿品仿的那個年代都有,沒有年代的更多,那就是臆造,

  • 7 # 賞玉軒收藏鑑賞

    最重要是多看多學多悟多上手,紙上談兵害人害已!

  • 8 # 雅文小筆

    判斷古玉真假是一門大學問,我想從四個方面進行進行闡述,其一包漿,其二工藝,其三玉質,其四特性。

    首先包漿方面,古玉,尤其是高古玉,深埋地底,形成的生坑皮殼如雞骨白,是很有特色的,長期接觸古玉就會形成認知感覺,化學的腐蝕與天然形成的皮殼是有差異的。

    其二工藝,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工藝特色,如西周的一面坡,漢代的衝切刀,包括各個事情不同的砣工,明清的拉絲,從工藝上能看出蛛絲馬跡,建議配備放大鏡。

    其三玉質,這個僅供參考,比如水蒼玉,那麼一定是老玉,水蒼自漢代絕跡,又如崑崙玉,青海玉,那你就要小心提防了,基本上都是仿古工藝品。戰漢時期的高古玉以地方玉,岫巖玉,和田玉,滑石為主

    最後特性,高古玉有吐灰的特質,觸水乾之,若臨秋霜,現在有的高仿會用生石灰燒之,以達到吐灰的目的,但是幾次就吐光了。

    古玉不易,且行且珍惜。

  • 9 # 黃超華

    高古玉的斷代,說中我心裡所想!位置就各有不同了:

    1.玉料 2.工藝 3.沁色 4.器形

    5. 包漿。

  • 10 # 中國古代玉器藝術

    對於一件古玉如何去斷代,這就取決於工,型,紋飾等這些方面,因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風格,就好像你現在看到一臺黑白電視機

  • 11 # 玲瓏佛玉

    給高古玉斷代,判斷古玉上的沁是一種好方法,主要內容如下:

    沁,是指一種物質進入到另一種物質裡面去的滲入和滲透現象,以物理現象為主。許多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滲入到玉質中即都可以沁入到玉器的裡面去。沁入玉器的物質,處於分子狀態的一般不與玉器發生化學反應,保持原物質形態,但其中也可能有少量的物質同玉質發生了化學反應。發生化學反應後就變成(生成)了另一種物質。

    常沁入玉器中的物質有土壤、泥垢、水銀、珍珠、金銀銅鐵、硃砂、松香、木質、織物、血汙、顏料以及其他有色汁的物質。但其受沁的程度的大小要因土壤、氣候、壓力、溫度等條件而異。多數的物質都帶有一定的顏色,不同的物質沁入玉器裡面,就職玉器帶來了各種各樣的顏色。這些色沁一般都由表及裡地去分佈,有一種層次感、靈動感和通透感,看上去很自然,很舒服。不像人工沁染的玉器,色發死,附在表面,內外兩張皮,沒有層次感。當然也有一部分的古玉的沁色是不透明的,這種沁的邊緣和層次也是很清楚的,不像人工沁染的那樣模糊一片。

    還有一種情況,即沁入或者接觸的物質,與古玉的玉質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後,形成的新物質容光煥發易脫離玉體,使古玉發生缺損,這種形象叫做侵蝕或腐蝕。重金屬或重金屬鹽沁入玉器裡面,就可能近使沁入集中的地方產生凹陷現象。例如水銀沁中就有這種現象。300年內活性大的或者酸鹹性大的物質,能夠穿透玉皮,進入玉理;其他物質只能附在表面。500年之內,一般物質可以透過玉器的表層;水銀可以在玉器上形成霧狀,或進入紋綹。1000年左右,一般物質均可以進入玉器的肌理;水銀可以在玉器上形成殷紅或灰黑色斑點,或者形成有規律的條狀或根狀灰黑色紋飾,如牛毛紋。古玉受沁後的狀態五花八門,古玉受沁的名稱也很多,我們大體整理如下:

    一、渠溝黃。

    這裡的“黃”字統指發生了變色的現象。玉器變色先從渠溝之處變化,色澤變深、變舊。要色變到這種程度,一般需要百年以上。

    二、包漿。

    傳世玉器生成包漿很快,有二三十年變可顯現。入土生成包漿就很慢,最快也得百年以上,不少的玉器在地下永遠也不出包漿。玉生包漿,年代越久,包漿就越厚。

    三、塵霜沁。

    玉的表面好像下了霜的大地,又是霜雪,又是灰塵,看似浮在表面,但是擦不下去。要到這種程度,至少120年以上。

    四、綹璺沁

    綹璺沁裡面沁進一般色彩需七八十年,要沁入水銀沁(黑沁)需200年以上。

    五、薄霧沁。

    沁入之物剛剛進入玉皮,尚未進入玉的肌理,就像長了一層薄霧。時間一般需要150年以上。

    六、薄膜沁。

    不一定佈滿整器,但已經大面積形成較厚的膜狀,使玉器不再有原來的光澤。這種膜多由石灰和汙泥所沁。時間大約需要200年以上。

    七、斑塊沁。

    斑塊色沁一般需要200年以上;斑塊水沁需要400年;斑塊土沁需要700年;斑塊水銀沁至少需要1300年。

    八、花臉沁。

    花臉沁往往有多種沁蝕,比如色沁、土沁、水銀沁、鈣化等,至少需要600年以上。

    九、牛毛紋。

    牛毛紋一般由水銀、鉛鋅等物質沁成,線狀,順著某一個方向排列。時間需要800年以上。

    十、全皮色。

    某種單一皮色基本能佈滿整器,包括色沁、石灰沁、土沁、水沁、鈣化、包漿等,但並未將玉器的肌理滲透。時間需要1300年以上。

    十一、鐵紅沁。

    受鐵或都土沁所致。受沁的程度有重有輕,重的地方還帶有棕紅或黑紅的塊狀物。沁成這種程度需要千年以上的時間。

    十二、石灰沁。

    石灰沁輕者在玉器的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灰白色或青灰色膜,需要四五百年時間。石灰沁重者,玉內開始變得發紅,像小孩子的臉色,稱為“孩兒面”需要千年以上時間。沁蝕的更重者,形成一層不透明的皮殼,有薄有厚,稱為“雞骨白”,需要1500年以上的時間。沁得最重者,狀如朽骨,時間要在3000年以上。

    十三、血沁。

    又稱血古。古人認為血古為血所沁。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血液時間一長就不再是紅色。這種色是由屍骨、色液、顏料、石灰、紅漆、木料、土壤等東西共同沁成的,可將玉器沁成猩紅色、棗皮紅、醬紫斑等色。不過,要形成棗皮紅和醬紫斑得需要700年以上的時間。

    十四、硃砂沁。

    主要受殮葬的硃砂所沁。硃砂沁入玉里的速度很慢,大都附在玉器的紋飾處、鏤空等凹陷和粗糙處,將附近的玉皮染紅。若將白玉的玉肌沁成淡棕紅色,得要1800年左右的時間。

    十五、水銀沁。

    水銀沁的水銀既來自殮葬水銀,也來自土壤中的水銀。一般來講,土壤中的水爭不能把玉器沁成半截黑或全黑,所以人們習慣將沁成半截黑或全黑的叫做黑沁古,將沁成線狀的或小斑點的叫做水銀沁。千年以內的水銀沁一般不太黑,2000年以內的水銀沁不亮,2000年以上的水銀沁又黑又厚又亮。

    十六、土沁。

    土沁一般由紅土和黃土沁成,呈澆黃至土紅色,中間似乎有一個小核,核周圍呈現放射性雲塊形斑痕狀,好似用黃色炸藥的鞭炮崩的痕跡。過千年的土沁,其核的部位會出現疙瘩或小坑,或變為土咬或蛀蝕。

    十七、水沁。

    淨水能使玉器晶瑩、滑潤,幾百年之內的,呈玻璃質的藍綠螢光,被稱為“澄潭水”;幾百年以上表面就長一層水鏽。大部分的水沁是汙濁之水,玉器被染上汙濁之氣,或被水中礦物質所沁,300年開始長水鏽,1000年可使玉表面不透光,1500年以上使水鏽變得十分乾老。

    十八、釘金沁。

    釘金沁的沁佔呈釘子眼兒狀,帶色,抽坑,有棕色、紫色、灰色、黑色等,大都伴有線狀凹陷。呈灰黑色或黑色的叫釘金水銀沁。形成釘金沁至少需要1500年以上。

    十九、凹陷。

    開成凹陷之沁,原因之一是沁進的物質與玉石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物質揮發、流失一部分;原因之二是重金屬沁入。時間分情況而異,一般在六七百年以上就會開始顯現,時間越長,凹陷越重。

    二十、飯糝。

    是指在玉的裡面生成的點狀、顆粒狀的帶色物質,就像玉的裡面有大米飯粒、小米飯粒、玉米糝,有的還伴有粥狀物。沁成這種情況,玉質疏鬆的600年即可,緻密的需要2000年以上。

    二十一、黃香沁。

    是一種酷似香薰的或烤炙的黃色,非常美麗。其沁源可能有木材、松香、鐵質、土壤等物。時間在1500年以上。

    二十二、鈣化。

    這是玉石一種變質現象,多由氧化和複分解過程而形成比較疏鬆的物質,所以較為鬆脆,怕磕碰。這種鈣化層就越厚。

    二十三、全色沁,也稱坩色沁。

    這種沁的特徵是,大面積的乃至整個玉器,從外到內沁成某一主色調。名稱有坩黃、坩青、蝦籽青、皮蛋青、秋葵黃、棗皮紅、老土紅、冰糖色、玫瑰紫等幾十種。沁成這類顏色至少要用1500年以上。

    二十四、玻璃光。

    玻璃光一般在潮溼和密閉的環境中容易形成,顆粒細、密度大的玉質容易形成,盤過的比沒有盤地的容易形成。玻璃光澤,又似由內發,其色藍盈盈的,還能反射其他物品的影子。沁成時間在1200年以上。

    二十五、玉萎縮。

    選造成縫隙處萎縮,再形成線狀萎縮,再導致邊緣等處的大面積萎縮。用幾百年至幾千年不等。

    二十六、芝麻點。

    芝麻點沁分佈在玉器的裡面,星星點點的,常在全色沁的基礎上形成,形成點綴的效果美。時間約在1500年以上。

    二十七、黑漆古。

    多由墓坑中的水銀所沁,有凹陷現象或閃現銀星。時間在1600年以上。

    二十八、鬚根沁。

    這種沁呈現根狀,好像在玉器的表面長上了植物的水根。在那些硬度大而透明度差的玉器上容易形成。時間要在2000年以上。

    二十九、開窗。

    古玉受沁最慢的地方是表面最光潔和距離邊緣遠的地方,的以,在到了滿沁或者快到滿沁的狀態時,往往會留有一小塊尚未受到沁染而顯露原來玉器底子的地方,這片地方就稱為“開窗“,從開窗的地方能清楚地看到玉器原來的本來面目。沁到這樣的程度,需要1800年以上。

    三十、流淚。

    在古玉的表面形成由高濃度的色水流淌過的痕跡,其中又分兩面種情況。一種是渾水狀的淚痕,其邊緣色濃,中間色淡,形成這種情況需要800年以上。一種是乳狀或蜂蠟狀的,流淌過的地方留有一層幹奶酷或蜂蠟狀的東西,形成這種情況需要2100年以上。

    三十一、玉漿。

    生坑的古玉,往往會在雕痕內、綹裂處、傷痕中生城一種黃白色或灰白色的漿狀物。用開水能將其煮出。沁成這種程度需要2000年以上。

    三十二、冰裂紋。

    冰裂紋又稱“開片”。是玉石的自然老化(例如受熱脹冷縮和水、空氣作用,以及弱酸、弱礆的腐蝕)現象,以及沁進之物的催化作用的結果,需要的時間要在1900年以上。

    三十三、鬆軟。

    因沁進的東西都是物質,都要佔用一定的空間,沁進物質多了,自然就會使玉器膨脹起來,從而降低了玉質的緊密程度,使玉器變得鬆軟。時間要在2000年以上。

    三十四、變形。

    鬆軟的玉器,遇到外力,就可能扭曲變形。剛出土的鬆軟古玉,在初盤時期,不要過於用力,以免損傷玉器。經在空氣中放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得堅硬起來。

    以上沁蝕狀態生成時間,是相對於中等的土壤、氣候條件而言的。我們習慣將古玉存放環境為分幹、中、溼以及熱、溫、寒等若干類土壤氣候型別。若在乾性和高寒地區環境內,沁蝕的速度就慢得多;在密閉及腐蝕物少的環境裡,沁蝕的速度就會更慢一些;在溼熱性環境內,沁蝕的速度就會快得多;在強酸、強鹼或海灘鹽地區的環境中,沁蝕和腐蝕的速度就更快。古玉所處的小環境還分水坑、火坑和幹坑。一般講,水坑之玉多斑點,形如蟲蛀;火坑之主多裂紋,形同石灰;幹坑之玉皆帶有枯槁之色、土鏽之痕。三者如無變質或蝕缺,盤之日久,皆可復原,但水坑不如火坑,火坑不如干坑,火坑之玉是最難恢復原狀的。

  • 12 # 白雲生處

    以我看法,古玉首先得有神,如一件玉器毫無神韻,就一定不會是真的。二是沁色,真沁色是直入玉器裡面,不管怎樣盤玩,只會越來越明顯。其餘是工,古人冶玉相當嚴格,每根線條都非常認真,如圖案不清淅的玉器,大都是仿品。

  • 13 # GW65916

    我喜歡高古玉(和田)來分享,在高古時期,古人玩玉和工藝不比現在差,題材不同而已,愛好古玉常了,自然就生巧,對玉要求一定一級白以上,在古玩市場上,好比打仗,時間緊,主要有以下幾點,|,皮殼和包漿(關健)2,上手重,3,髒中自然有閃光。先人民言,好玉像米羔,老要像山芋,(熟),所以本人希望收藏者,多收美玉,戰勝病毒,新年大吉,並祝萬事如意。

  • 14 # 格物敬天

    是器型,紋飾,刀工,沁色,材質五個方面。其中器型,紋飾是斷代的依據,刀工佐證是不是古代的工藝,沁色和材質決定斷代是否正確。五個標準互相倚重,卻一不可,不能有僥倖心理。否則就會吃虧。

  • 15 # 雲下閒叟

    鑑賞古玉,一言難盡。通常,先觀型、望氣。各時期玉器都有獨特氣韻。再看皮殼、沁色。接著看,圖案,紋飾,雕工。最後辨別玉質產地。這些專案都OK了。古玉基本搞懂了。多看館藏品,多去大拍上手。手邊有幾個代表作品把玩。就能練就一眼望氣,斷十之八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越長大越孤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