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帆但信豐風
-
2 # 秋風起兮兮兮
並不是,都是一脈相承的文化甚至血脈,而且那時候國是諸侯國的國,上有天子,和現在國家概念不一樣。人們活著也是為自己活著,有能力的就回去謀天下,不會把目光侷限於一城一地。忠君愛國是後世統治者為了自己的統治從儒家學說中閹割出去的部分。
-
3 # 文文情感故事
不是,商鞅 ,商鞅變法,商鞅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
孫子,從胡公滿開始,經過十代十二個國君的世襲傳授,到桓公時,陳國發生了內亂。陳厲公之子完,因內亂不得立,而奔往齊國,他是孫武的直系祖先
諸葛亮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
4 # 嵩山道士
這些人都出自中原,有了中原的沃土才會出真正的大人才。但是,文明成熟了就會腐爛,中原文明的特徵之一就是都想當老大,於是勾心鬥角相互碾壓的情況便出現了。這使許多人才去他鄉尋找出路。上述人才就是這樣的。天下概念已經形成,沒什麼叛國不叛國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個理念也已形成成為合理。
-
5 # 江湖小曉生
商鞅是衛國人,戰國時期,衛國是魏國的附屬國,所以商鞅從名義上來說,也是魏國人。可是他卻在秦國實行變法,幫助秦國走向強盛。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宋國人,祖上都是宋國人,為了避禍才來到魯國為官。孔子在魯國出生,此後在魯國為官,56歲開始周遊列國,尋找在列國為官傳教的機會。孫武又被稱為孫子,他本是齊國貴族,後來受到伍子胥邀請,從齊國前往吳國,幫助吳王闔閭攻打楚國,建立功勳。
以上這三位,全部都有在其他國家出仕的經歷,而且基本都是主動出去尋找機會。唯獨諸葛亮不是這樣,諸葛亮一直都是漢朝人,也一直在為漢朝服務。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商鞅、孔子包括孫武都是叛國之人呢?當然不能。
01春秋戰國時期,人才可以四處流通。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生存方式。明朝每個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清朝誰家的老祖宗還沒有掛過辮子?所以說不要用同一種道德標準去衡量不同時代的人。
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原王舉國而聽之。”王嘿然。---《史記》
在春秋戰國時期,頂著同一個周天子,各路諸侯各自為政,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割據勢力。
這些割據勢力主要以家族形式為主,每一個諸侯國都有一系列貴族家族稱王稱霸,為了讓自己的諸侯國逐漸強大起來,這些貴族集團必須要不斷吸納人才。
那個時候教育沒有普及,有機會認字的,那都是貴族子弟,有才能的可就更少了。為此比較小的諸侯國,國內人才根本就不夠用。在這種情況下,高價聘請外國高階人才的現象就出現了。有些諸侯國比較強大,人才眾多,那些不願意做鳳尾的人才,寧可到小諸侯國做個雞頭。這就出現了人才爭奪戰的場面,不管是軍事人才還是治國人才,但凡有一技之長,這些諸侯國都想要將其收入囊中。尤其是到了戰國時期,人才爭奪戰幾乎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商鞅、張儀、吳起等人紛紛離開自己的母國,前往異國他鄉效力,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諸侯國的強弱才逐漸分明化。
小諸侯國逐漸被吞併,大諸侯國不斷強大。有錢人越來越富有,窮人連後代都不會有,這就是現實。
02商鞅、孔子都是在母國不受重用,這才想到出走。當時有才能的人很少很少,官場基本上都被貴族子弟給承包了,而這幫人很多都是酒囊飯袋。可是他們弄權是有一套的,看到有才能的人可能會搶了他們子孫的官位,那他們當然不會袖手旁觀。
他們不會去管什麼國家利益,那是國王該管的事情,貴族們都只會考慮自身家族的利益,為此不少有才能的人,是被迫離開自己的母國。
孔子:孔子在魯國其實就遇到了類似的問題,當時孔子在魯國也做了很多年官了,做到了大司寇的職位,算是大夫裡比較高的位置了。
可是孔子在幫助季桓子打擊當權家臣的時候,同時摧毀了三桓的根基,這件事是貴族集團所不能忍受的。於是季桓子就把孔子給趕走了。
孔子遂適衛,主於子路妻兄顏濁鄒家。衛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對曰:“奉粟六萬。”衛人亦致粟六萬。居頃之,或譖孔子於衛靈公。靈公使公孫餘假一出一入。孔子恐獲罪焉,居十月,去衛。---《史記》
在母國待不下去了,孔子這才開始了常年周遊列國的事蹟。由此可見,不是孔子想要背叛母國,而是母國不願再用孔子。
商鞅:商鞅所面臨的問題就更加尖銳了,他所得罪的人,居然是魏惠王本人。當時公叔痤不斷向魏惠王推薦商鞅,說他是天下奇才。
可是魏惠王卻不屑一顧,公叔痤見推薦不成,擔心商鞅出逃,所以就讓魏惠王將商鞅給殺了,否則他出去必然要幫助其他諸侯國。
這件事魏惠王依舊沒有采納,因為在魏惠王看來,商鞅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根本不值得他為此大動干戈。
在這種情況下,商鞅只能是離開魏國,因為一旦魏惠王回過味兒來,一定會找商鞅麻煩。與其輔佐這麼一個昏庸的君主,不如出去尋找一位真正值得輔佐的君主。
03孫武投靠吳國,並沒有出賣母國齊國。孫武是齊國人,而且是齊國的貴族。可是孫武在齊國顯然也沒有得到重用。他在齊國並沒有比較出色的戰績,至少缺少相關史料。
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對曰:“可。”闔廬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於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史記》
在這個時候,他的好友伍子胥,將孫武推薦給了吳王闔閭。伍子胥是楚國人,可是他們全家都被楚國給殺掉了,只有他逃到了吳國。
為了給自己家人報仇,伍子胥沒有哪一天不在厲兵秣馬。可是在軍事層面上,伍子胥畢竟沒有什麼特長,於是他想到了孫武。
為此孫武便從齊國來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訓練士兵,並且幫助吳國軍隊進攻楚國,在消滅楚國以後,孫武並沒有再為吳國效力。孫武選擇歸隱山林,不再為吳國訓練軍隊。這裡有很多種原因,有可能是因為伍子胥被殺,有可能是因為孫武看到吳王闔閭和吳國貴族們在楚王宮的暴行,感到不齒。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不願意幫助吳國去對付自己的母國齊國。因為吳國北上就與齊國接壤,這兩個國家常常會發生一些小規模的爭鬥。如果孫武繼續為吳國效力,說不定就會成為自己母國的對手。孫武還有一個龐大的家族在齊國,他是不可能與齊國為敵的,所以他選擇歸隱山林。
由此可見孫武投靠吳國,純粹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絕對沒有背叛齊國這一說。在齊國不得重用,難道還不能出去打工了?
總結:位卑未敢忘憂國。其實從我們現在的角度去看這些人,他們都是出賣了自己的母國,沒有為自己的母國效力。這就好比現在的學生出國留學,就再也不願回來,甚至會幫助國外研究裝置對付我們一樣。
這個時候和春秋戰國時期,可就不一樣了。我們所面對的,也不是那個頂著同一個周天子的時代,所面對的是實實在在的外國。
不能做對自己母國不利的事情,這是最起碼的道德底線。你可以天高任鳥飛,可以享受超高的待遇,但是請記住這唯一的底線。最後用陸游的一首詩,奉送天下英豪。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陸游。
-
6 # 偷間閒談
軍事家一一孫臏(孫子)
政治、軍事家一諸葛亮(孔明)
政治、經濟家一一商鞅
教育家一一孔子(名丘、字仲尼)商鞅,孔子,孫子,諸葛亮他們四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軍事家。他們為所處時代的國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也為中國發展史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孫子兵法》在世界軍事理論上的影響力和實用價值,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還有孔子教育理念,都是人類的共同瑰寶。
一, 商鞅是先秦時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公元前396年一一339年),秦國人。(也稱戰國時期,秦、齊、楚、燕、韓、趙、魏,戰國七雄)。
主要成就:透過改革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實力得到提高,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公元前359年,秦國受到趙國率先改革變法(李悝變法)的影響。於是,秦孝公任用商鞅開始變法,商鞅先後頒佈了二次變法令,主要內容是:
(一)、土地所有制方面。掘開井田制遺留下來的阡陌界限,承認土地私有權,准許土地買賣。
(二)、政治方面。獎勵軍功,按軍功受爵,廢除奴隸主貴族世襲特權;建立縣制,全國設定三十一縣,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編制戶口,五家編為一“伍”,十家為一“什”,使民戶相互監督。
(三)、經濟方面。獎勵耕織,禁止棄農經商。
經過商鞅的變法,秦的舊制度被廢除,封建經濟得到發展。秦國逐漸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
其實,商鞅的變法是比較晚的。七個諸候國均有變法。從商鞅變法開始,戰國時期經歷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在各國逐步建立起來。
所以說,商鞅變法不但是經濟發展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說,是廢除奴隸制社會,開拓封建制社會的開始,具有劃時代的變法。二、 教育家,孔子千年禮樂歸東魯 人傑地靈話曲阜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目一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民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尼山)人,是春秋未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生於尼山昌平鄉魯源村,因其母為了生子,而禱於尼丘山,而得名一一孔丘))
主要功績: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一生重視“禮“,要求人們嚴格尊守“禮”所規定的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的秩序。強調“仁“,他說仁就是愛人。他要求統治者要愛惜人民,不要過於壓迫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
孔子又是一個很著名的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堂的講學風氣,擴大了受教育的範圍。傳說中有學生共三千多名。最學有所長的學生為七十二名。((記住學生與孔子歲數相等))一一總結出教學經驗,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見解,若“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教與學的科學方法。晚年編訂了古代文化典籍《詩經》、《尚書》、《春秋》等書。其中: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三百多篇,絕大部分是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詩經》裡業大部分篇幅的《國風》是當時()詩官()從民間採集來的民歌,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2)《尚書》是一部古代歷史文獻的彙編(歷史)。
(3)《春秋》是孔子根據魯國的史料編寫的一部編年史。(日記式)
而《論語》是由孔子的學生,根據他的言論搜輯編整合書,而得名《論語》。孔子和信奉他學說的人,形成了儒家學派。孔子就是儒家創始人。三、政治家、軍事家孫臏(孫子)孫臏(孫子、孫武)是春秋未期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他總結了前人以及自已的作戰經驗,探索戰爭的規律,寫成了一部聞名世界的古代兵書《孫子兵法》。書裡系統地敘述了戰略戰術的原則,指出集中兵力打敗敵人的重要性。並且強調指出:進行戰爭、要對敵我雙方的情況作周密的調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兵書共撰寫了三十六計,集中歷代”韜略”、“詭道”之大成。是我國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寶。
四.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孔明)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伏龍),蜀漢時代(三國),徐州琅琊陽都(今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諡號:忠武候。是一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留傳於世的作品有:《諸葛亮集》《心書》《誡子書》《便宜十六策》《出師表》等等。一生治理蜀地,平定南蠻、助劉備奪取荊州、益洲,提出隆中對策,作出戰略規劃。發明木中流馬、孔明燈、改造連弩,一弩可十箭齊發等等。
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死於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後,劉禪追諡他為忠武候,現在我們尊稱諸葛亮為忠武候。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讚美的“忠臣”與“智者”的最佳代表人物。
出師末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7 # 木子晚齋
不是。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先說商鞅,孔子,孫子
首先我們知道他們都屬於周朝的春秋戰國時期。周朝其實還是部落大聯盟性質的,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它實行的是分封制,對於個人來說,這種制度中家族祭祀才是最重要的。同時東周時期的戰亂又讓許多的王孫貴族都流亡於他國,淪落到士子的行列。在他們的思想中所謂的國家也只是某個家族的榮辱而已,士子主要目的還是想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發揮自己的才幹。
其次再看三人的經歷。商鞅本是出生於衛國,他認為衛弱沒有作為,求於魏國相,做了公叔痤的家臣。卻不受魏王待見,最後才去到秦國,大發光彩。
孔子祖上是宋國的大貴族,在宮廷爭鬥中失敗,為避內亂逃到魯國定居。如果孔子能站立魯國朝廷,其實和在宋也無不同,當時國家概念不強,祭祀和家譜的光輝更深厚。如果說到國家,應該更多的是想到恢復西周的禮儀和天子的威嚴,而不是某一個諸侯國。
孫子的祖先是陳國人,陳國內亂時,其祖陳完逃到齊國,成為齊國的田陳氏。其後人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最後齊國卻被田氏所取代,成為齊國的王室。
所以從這點上來講 這三人並不是叛國之徒。
第二,諸葛亮也不是叛國之徒。
因為諸葛亮當時處於東漢末年,那時只有一個國就是漢王朝。他開始的時候應該是救國救民,後來選擇了劉備,也只能說明是是立場觀念不同,從現在來看,可以說為內、戰,當時是各為其主,各有思想。
回覆列表
商鞅、孔子、孫子、諸葛亮這幾位在我國曆史上地位是非常高的人。商鞅是先秦時期著名的改革家;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儒家學說的代表;孫子是軍事家,代表作是《孫子兵法》;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留下《出師表》等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