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墨泉11

    1.瘋子天才……鬧不清左右的一本書,但是對於自我認識,世界認識顛覆的一本文字,就如同鬧不清左右一樣,天才和瘋子不知道是誰的世界裡的定義,肯定卻狹隘,有時我們是瘋子,有時我們如天才………

    2.雷米大大,心理罪系列,第七個讀者,畫像,教化場,暗河,城市之光……還有幾個番外篇…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

    3.小李飛刀,多情劍客無情劍,昔時金庸電視劇風靡霸屏,初讀一本盜版書,卻如見神人,情之為者,孤獨的意…………所謂的道理,不過是吃過的苦混在心中,用幾滴淚來書寫,什麼神什麼人,不如雪花幾點,冰樹幾棵,傻人幾個………

    4.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活該他跟王珞丹分手,這個人把感情這點事寫的太真摯了,我也是寧可相信他是個好的壞人……

    5.韓梅梅小姐的一些作品,其實推薦這個有點矯情,應該是女士可能會喜歡,但是我喜歡他的生活態度,態度讓人更快樂……

    6.神鵰俠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所見之情愛,未嘗弄清…………

  • 2 # 明史林泉

    從大學開始就只讀歷史類傳記類的書了,有幾本書因為喜歡讀了幾次:

    1.蘇東坡傳.這本傳記是最近一百年以來最好的傳記了,作者林語堂。能把蘇軾的外在和內心都剖析的讓人信服,原因是作者參考了大量的蘇軾相關的詩詞,筆記等。林語堂是文學家,但是寫這本書時更像歷史學家了。這本書寫的好的另一個原因是作者原版是英文,張振玉翻譯為漢語後增色不少,文筆通順,文字不做作,讀來心情舒暢,回味無窮。最重要的是林語堂像是把自己當成了蘇東坡來寫的,非常深情,處處流露出對蘇軾的崇拜,所以很適合蘇軾的粉絲來讀,因為林先生是蘇軾最大的粉絲。

  • 3 # 齊它故事

    《阿加莎·克里斯蒂偵探小說全集》

    令人痴迷的英國經典破案小說,不僅幫助你瞭解英國文化,而且幫助您提高英語水平,商務印書館已經出版了該小說的有聲讀物。

  • 4 # 無忌亦不悔

    隨便說說吧,在我看來,好像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書,只能說有些書印象比較深些。

    小說之類,我對蕭鼎的《誅仙》第一部好像覺得蠻不錯。這本書講了一個平凡小子張小凡與好友林驚羽因緣際會被從青雲門談論佛道雙修不成、反遭青雲門中人暗算的天音寺普智屠殺全村,為求張、林二人能被收入青雲門門下,達到自己佛道雙修的畢生所願。張小凡正如其名,相貌平凡,但際遇卻非凡,被放至大竹峰田不易門下,單戀師姐田靈兒,在獲得噬魂棒後在十年比武大會展露頭角,下山歷練與女主陸雪琪及碧瑤發生著微妙又不解的戀情,在江湖門派的夾擊下因碧瑤的為愛以身當劍而“香消玉殞”一步步墮入魔道,但不失其本心,練就佛道功夫,更有機會練習天書五卷,為碧瑤能復活奔走南疆大山,與獸神萍水相逢,亦惺惺相惜,最後駕馭誅仙劍與欲以伏龍鼎一統天下的鬼門宗宗主決一死戰,正道得以匡扶。

    首先我覺得個人喜歡此書的原因可能是:男主人公小凡是個普通人,對讀者有較強的代入感,一步步的心理成長,有友情與愛情的艱難抉擇,難得一份為愛及信諾的執著,經過大風大浪之後迴歸平淡。捎帶說些其他相關的(算是我的吐槽吧)誅仙的第二部及前傳我是沒看完的,沒看下去的原因可能是男主人換了,誅仙一的一些謎團也未能解密,最主要的是蕭鼎過個十幾年再來寫的心境不一樣了,文筆有些水了,總之有種狗尾續貂的感覺。誅仙就一部也好啊,有種殘缺的美吧……

    對於讀大學的指導規勸的書,我個人覺得蕈彪喜(不知道姓有沒有打錯(笑))的《讀大學,究竟讀什麼》,本書對大學生學習、交友、兼職、習慣養成之類有些指導或開釋,書中言簡意賅的建議及現身說法本人覺得還是不錯的,我的短暫大學生涯是一去不復返了,希望在讀的或有子女在讀的父母看過此書後能有所收穫,少走彎路。

    最近看的書中印象比較深的是佐佐木圭一的《別讓成功卡在說話上》及《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主要講了說話的方式,主請求類的,同樣一句話,不同的說法能讓你的請求獲得yes的機率大大提升,能用改變說話方式的力量讓大家走得更遠更好,兩本書的內容其實相異曲同工之意,有點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感覺。

  • 5 # 有書共讀

    我第一次讀《穆斯林的葬禮》,大約是在七八年前。

    那時候年少懵懂,一書讀完,後勁竟在心裡留了小半月。彷彿在一條大河上漂流許久,到上了岸還恍然未覺,心潮依舊澎湃不已。

    腰封上的標語,連用了三個“最”字。話雖有違反新廣告法的嫌疑,但如此底氣也足以服人。

    我對此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的雙線敘事結構。今昔對比,相融交錯,互為彰襯。玉線“奇”,月線“純”。如笛蕭合奏,一半低沉婉轉,一半輕靈怨艾。兩者各有千秋,頗具巧思。

    本書曾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至於其是否有資格代表當代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水平,還是十分值得探討的。

    小說的架構頗為宏大,穆斯林的玉器世家、三代人六十年的坎坷浮沉,穿插五四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年浩劫等重大歷史事件。把控得當,則確能寫就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鉅著。

    《穆斯林的葬禮》是悲劇,但哀而不傷,自有慷慨激昂,也充滿了時代烙印。新月紅顏薄命,韓子奇一無所有,梁冰玉母子分離,韓天星愛而不得,楚雁潮孤苦伶仃……

    這些悲劇終能成其悲劇,最根本的原因,一是時代,二是人心。有的是在時代的巨輪下不得不俯首稱臣,有的是在人心叵測中選擇接受悲苦的命運。

    到頭來什麼都沒留下,除了愛。

    多年後,梁冰玉漂泊重臨。一切都面目全非,支離破碎。好在,天上一彎新月朦朧,給所有逝去的、活下的、掙扎的、痛苦的人們以慰藉。

    生命畢竟可貴,人生雖艱難,卻應該像鯤鵬展翅,扶搖而上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

    在那片曾經的墓地上,肥沃的土壤滋養著果園。生的希望,一直都在。

  • 6 # 泛海一月

    去年讀了王福重教授寫的《金融的解釋》和《純粹經濟學》,這兩本書言簡意賅,對經濟學入門比較有益。隨後讀了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行為經濟學》等多本書籍。我認為,掌握經濟學知識應該是現代人人生的一門必修科,她會使你開闊視野,跨躍錯誤的直覺,理性認識你身處的這個世界。為什麼呢?因為經濟學解釋能力非常強,可以解釋人類社會大大小小方方面面很多問題。深入學習以後,你以往生活中的很多困惑都能被你自己清晰地解開。

  • 7 # 小雨的七里香

    特別喜歡的書有很多,但《島上書店》這本關於讀書與人生的書卻有特別的意義。讀了這本書,你會很想再去讀更多的書,認識更多和你一樣愛讀書的人。就像書裡說的那樣“找到一個和你閱讀興趣相同的人是多難得啊!”書中男主關於閱讀和愛情的想法很贊同!

  • 8 # 碎碎叨叨

    《活著》

    一本書一種人生,主人公福貴早年享受了榮華富貴,中年顛沛流離家破人亡,晚年孤身一人獨自生活。這一生經歷非常豐富,也非常讓人觸動。看過之後,會感覺工作生活遇到的事都是沒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活著。極力推薦

  • 9 # 小遲故事

    給大家說幾本我讀過後印象深刻的書~

    《金閣寺》

    《金閣寺》是三島由紀夫1956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是他的代表作。

    書中講述的是生來為口吃苦惱的青年溝口從貧窮的鄉下來到金閣寺出家以後,終日沉迷於金閣之美,幻想在戰火中與金閣同歸於盡的壯美場面。然而戰爭的結束使這一願望永遠化為泡影,絕望之餘,他毅然將金閣付諸一炬。

    這部小說其實是取材於1950年金閣寺僧徒林養賢放火燒掉金閣寺的真實事件。據林養賢說他的犯罪動機是對金閣寺的美的嫉妒。

    整個書看下來非常壓抑,非常意識流,但溝口的這種偏執心態我居然最後越發理解了。

    《麥田裡的守望者》

    和《金閣寺》屬於同一型別的小說,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我內心也有那麼一點點的分裂和叛逆存在吧,我很喜歡這種型別的小說。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塞林格將故事的起止侷限於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菲德從離開學校到紐約遊蕩的三天時間內,並借鑑了意識流天馬行空的寫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個十幾歲少年憤怒與焦慮的內心世界。

    《追風箏的人》

    卡勒德·胡賽尼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追風箏的人》是他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第一部就如此成功。由於胡賽尼是美籍阿富汗人,所以全書圍繞風箏與阿富汗的兩個少年之間展開,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僕人關於風箏的故事,是一部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的小說。

    《燦爛千陽》

    小說講述了兩個阿富汗婦女的不幸故事,個人要忍耐飢餓、病痛的約束。家庭要承受戰爭的創傷、難民的流離失所。國家要忍耐前蘇聯、塔利班與美國的戰爭。這是一部阿富汗忍耐的歷史。小說情節設計巧妙,象徵和意識流的手法運用純熟,除了一如既往對戰爭的控訴,還有為婦女權利的吶喊,標誌著胡塞尼的創作進入成熟階段。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來自切爾諾貝利的聲音》

    這本書是她的代表作,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級別的作品。書中作者訪問了上百位受到切爾諾貝利核災影響的人民,有無辜的居民、消防員、以及那些被徵招去清理災難現場的人員。書中記錄著受汙染的世界裡駭人的生活。這些典型的故事分別傳達出不同的聲音:憤怒、恐懼、無知、艱苦、英勇、同情和愛。本書將這些訪談以獨白的方式呈現,鉅細靡遺的寫實描繪,使這場悲劇讀起來像世界末日的童話,讓人身歷其境卻又難以承受。2015年10月8日,瑞典學院將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阿列克謝耶維奇,以表彰她對這個時代苦難與勇氣的寫作。

  • 10 # 知心小公舉

    不包括小公舉最近讀的,曾經讀過的小公舉特別喜歡的有《人生若只如初見》《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歷史的壞脾氣》《人間失格》《嫌疑人x的獻身》等。

    《人生若只如初見》

    這本書,最初讀是在北京的西單圖書大廈裡,那時我可能是初中吧(暴露年齡了…?)當時迷納蘭容若迷的不行不行的,看到這個書名,真的是分分鐘拿下!回來後一讀,真的是瞬間就覺得特別喜歡!喜歡那樣的表達方式,喜歡那樣的文字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其實,這個小公舉是先看完同名電視劇後看的書,那年無數人在推薦這本書,小公舉很好奇,剛好看到同名的電視劇,看完以後,激起了小公舉對這本書的強烈興趣!一讀之下果然被深深地吸引,該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礙者等邊緣人)深刻、視角獨特的所思所想,讓人們可以瞭解到瘋子抑或是天才真正的內心世界。

    《歷史的壞脾氣》

    此書勾勒晚近人物百般臉譜,檢討中國歷史的劣根性。

    小公舉看這本書最初也是被書名吸引(好吧,我承認,有很多書我是被書名吸引的),但是讀起來是真的不錯!

    《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

    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該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嫌疑人x的獻身》

    東野圭吾的作品,從故事裡看人心,看人性!這是一個從一開始你就知道兇手的推理小說,故事的精彩就在於這裡,你知道而書中人不知道,靜靜地看著書中湯川學教授一步步揭開真相!

  • 11 # 加持命運

    1、巴金的《隨想錄》。這是作者定位為“講真話的書”,“講真話”如同生長在石巖縫隙中的小草,孱弱卻有頑強的生命力。

    2、傅雷的《傅雷家書》。沒有一本家書像這本書那樣,影響了幾代人;尤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這本書產生的影響,是當初寫家書的人完全想不到的,寫家書的人的遭遇加深了我們對那個時代的認識。

    3、龍應臺的《目送》。龍應臺這五十多篇文字處處是我們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從牽著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著年邁母親如帶著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

    4、餘華的《活著》。我們常常迷茫於青春的短暫,追問人生的意義,看完這本書,我慢慢理解,哪去管什麼生活的意義和真諦。活著,就是最大的意義,哪怕再艱難,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所以要珍惜。

    5、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這是一本讀完後讓人很舒服的書,平靜又溫暖,淡淡的故事情節,卻讓你沉溺其中,用心去體會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善意。

  • 12 # 笨鳥先森

    最近在看一本書名為《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是日本的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在我看來,這本書是一本加深對自己認識的書。書中內容以青年和哲人的對話形式展現,透過兩人的辯論來一步步解答人們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

    從我已經看完的部分來看,所受到的觸動有以下幾點,僅供分享。

    1.人並不是住在客觀世界裡,而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裡。

    每個人都自成一個世界。你所看到的世界並不等同於我所看到的世界。

    2. 隨著年齡的增長,世界便開始露出它本來的真面目。人們不得不接手“我不過如此”的現實,也不得不面對那曾被父母擔著的壓力和責任。

    原以為等候在人生路上的“可能”全部都一個個的變成“不可能”,幸福的浪漫主義季節轉瞬即逝,殘酷的現實主義時代已經來臨。

    3.我們也是在以某種藉口在逃避自己的不作為?

    以內向為藉口,不讓自己陷入被人批評和否定的境地。一旦有人對自己的某一點表示不滿或者提出否定,心裡便開始焦慮不安,開始懊悔自己為什麼不能做的好一點

    你總是習慣於用因為“……”,所以我才做不到、做不好或者沒時間做。所有這些逃避的理由都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理得的滿足於現有的狀態。

    可是,我懂了還是做不到呢?

  • 13 # 六憶

    如果只推薦一本的話我推薦《牛虻》。

    很多年前看的,具體的情節都快忘了,當時覺得很好看,就一直就著了。

    《牛虻》(The Gadfly),作者愛爾蘭女作家艾捷爾·麗蓮·伏尼契,該書描寫了義大利革命黨人牛虻的一生。主人公單純幼稚的愛國青年亞瑟因被革命同志誤解,佯裝投河自盡,奔赴南美。13年後,當他帶著一身傷殘重回故鄉時,苦難的經歷已把他磨練成一個堅定的革命者。他參與了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鬥爭,最後為之獻出了生命。小說涉及了鬥爭、信仰、犧牲這些色彩濃重的主題。

    小說是作者伏尼契受到當時身邊革命者的獻身精神的激勵寫成的。它生動地反映了19世紀30年代義大利革命者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鬥爭,成功地塑造了革命黨人牛虻的形象。

    國內的《穆斯林的葬禮》挺好的。

  • 14 # 四嶽

    雖千萬人,吾往矣。

    最愛的《堂吉柯德》。

    在那個騎士已經絕跡的時代,他傻傻的認為自己是最後一個騎士,需要去保護,他身上的“騎士精神”真的值得我們去學習。

    堂吉訶德宣稱了孤獨的主權。

    而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資格去同情堂吉柯德,我們這些曾經的觀眾,不得已地,將在似曾相識的大地上開始那場堂吉訶德的歷險。

  • 15 # 肉兔的奴隸主子

    餘秋雨先生《何為文化》一書

    讀完會打消你所有恃才傲物的思想,迴歸本真,做真正的文化學者。

    一個人真正有文化,要做到四點:

    不再扮演,不再黏著,必要儲存,必要風範

    簡單解釋,即:不在假裝很有文化的樣子,不再跟著某教授後面溜鬚拍馬而是脫離他們研究自己獨立的學術,通讀大量精華文學作品和不經意會流露出的書卷氣。

  • 16 # 蟈蟈漫步

    好書,如夜空中的星光,指引我們前行。

    閱讀閱讀再閱讀

    2017年至今,讀了一些書,但常翻常新、讓我愛不釋手的還屬這本-《越讀者》.

    這本書的作者,是臺灣作家郝明義,說起這個名字,估計大家都不熟悉,但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如何閱讀一本書》,郝明義便是這本書的中文譯者。作者寫作此書同時也是向《如何閱讀一本書》致敬。

    我認為作者寫這本書,是希望讀者可以學會“閱讀閱讀再閱讀”,因為在開始閱讀之前,如果先學習如何閱讀、並結合好的讀書方法來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讀書方法,對於我們的閱讀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書中有很多觀點和方法都令人耳目一新,首先,是說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閱讀需求,將閱讀和飲食聯絡起來,例如:針對生存需求的閱讀,好像我們日常飲食中的主食,不吃就不容易飽,我們把這方面的閱讀稱之為“主食閱讀”;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類在滿足生存需求後,便會追求更高層的需求,只吃主食我們會覺得有點單調,還是會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魚、肉類食品,這一類飲食,對應我們人類的一些需細細品味的思想結晶,稱之為“美食閱讀”;另外還有“蔬果閱讀”和“甜食閱讀”,甜食閱讀,顧名思義,一般對應的是消遣類閱讀,如小說等。。主食、美食、蔬果、甜食等構成我們的日常飲食,為了我們的營養都夠均衡,每一種都要適當的攝入。

    其次,是講如何進行越界閱讀,例如:為什麼要讀哲學、換個角度讀歷史 等等

    另外,一些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也很適用,如:蘇東坡的“八面受敵”讀書法,能幫我們更好的閱讀一些難懂的書籍。

  • 17 # 小田學歷史

    在世界自然文學歷史上,有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那就是美國作家梭羅的《瓦爾登湖》

    與其說這部書是一部文學作品,我更加覺得它只是梭羅的生活手記,一個智者在最簡單的生活狀態下自我修煉的秘籍,不能把梭羅做簡單歸納,你說他是文學家,然而他傳世的只有一部《瓦爾登湖》,這本書也是在他死後好多年才被人們接受,剛開始它被人稱作是“寂寞的書”因為沒多少人喜歡。

    梭羅初衷也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就像我前面說的,它只是一本日記,只是一部靈魂對話錄,你也不能把他歸納為哲學家,因為梭羅從沒有什麼總結性的說教式的語言,他只是把事情還原成本來的面貌放在那裡,讓人們恍然大悟而已,你也不能把他說成是旅行家,因為他也只是徒步丈量觀察了他熱愛的家鄉康科德及瓦爾登湖而已,哪裡都沒去,但他卻發現了世人走遍天涯海角都未曾見過的美景。

    引用著名翻譯家徐遲的一句話:“《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聖的好書,嚴重的汙染使人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所以梭羅的著作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了。《瓦爾登湖》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肺,動我衷腸。到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此書毫不晦澀,清澄見底,吟誦之下,不禁為之神往了。”

    不需要了解梭羅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只要知道,他畢業於哈弗大學。28歲那年,決定避開紛繁喧囂的世俗社會,獨自一人來到瓦爾登湖旁,用人們當做垃圾般的廢棄的材料,以及就地取材的林木,建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木屋,他詳細描寫了建造木屋的過程以及所用的所有花費,在我們看來,那些記錄的語言太樸實簡單了,生活的流水賬怎麼能和文學扯上關係呢?但當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夜深人靜之時,閉上眼睛,一個畫面自然而然浮現出來,一泓寧靜清澈的湖水,一個小小的,悠然自得的小木屋建在岸邊,小木屋的煙囪,嫋嫋升起的白煙。而梭羅坐在小屋裡自己做的板凳上,一邊思考著什麼,一邊聽窗外傳來的Teana般的鳥鳴。。。原來生活幸福的真諦是內心的平靜,而平靜恰恰來源於辛勤的勞動,質樸和節儉。“我寧願獨自坐在一顆南瓜上,也不願意坐在擁擠的天鵝絨沙發上。”梭羅在他的《瓦爾登湖》裡如是說。

    梭羅在這個溫暖的小木屋裡生活了兩年,期間,他自己開闢農田,自給自足,閒時就划著一隻獨木舟(也是廢舊品,自己動手修葺一新),徜徉在如他內心一般清澈的瓦爾登湖上,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他的摯友,魚兒,鳥兒,泥土,小草,Sunny,樹葉。。。。

    梭羅在傍湖而建的小木屋,守著他的薄田,伴著大自然的摯友,孤獨的生活了兩年,隨後,他回到了所謂的“文明”社會,將他的生活手記整理成冊,便成了《瓦爾登湖》,然而,梭羅是那個時代的孤獨者,沒有多少人理解他書中的內容,因為一個半世紀前,人類對於技術的崇拜與痴迷是不允許任何人來褻瀆的。但隨著時光的流逝,《瓦爾登湖》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漸漸發現,我們費盡心力所追求的所謂“幸福”,其方法,梭羅早就告知天下,而方法卻是如此簡單,人們在紛繁複雜的社會洪流中,早已迷失自我,矇蔽雙眼,看不見滿天繁星閃閃。

  • 18 # 美句美文

    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高銘

    (精神病人訪談錄)

    為它瘋狂打call,是我近兩年內看過的最好看的書,一般看別的書的時候,都看不完,這是少數讀完的書裡面最好看的,改變了我的價值觀,看完之後我都有點想去接觸精神病人,裡面有句話炒雞喜歡的“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淨是些讓你匪夷所思的東西,裡面的一個個人物,不是所謂的瘋子,神經病,在我看來他們都是天才,他們有異於常人的天分和異稟,反正我是沒有他們的腦洞的,也有同名的電視劇哦。

    二、《追風箏的人》

    應該有很多人推薦這個吧,前段時間老師推薦讀的,以風箏為索,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貫穿全篇,裡面有愛和奉獻,有謊言,也有救贖,有家庭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會讓你收穫感動,會讓你重新審視人生。但是我得到更多的是感動,我感動的是哈桑對於阿米爾的無私付出,而對於阿米爾的謊言和救贖又讓我感到無可奈何。

    三、《親愛的安德烈》龍應臺

    90%的家長都後悔太晚才讀這本書!!!(插一句,感覺安德烈超帥的)龍應臺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臺灣作家,直接上話吧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這是家長讓孩子學習的一個幾乎完美的答案,比較有特色的是以書信的格式來寫的。

    好了,先推薦三本,小夥伴們先讀完這三本再說吧。

  • 19 # Sun76711816

    最喜歡看的書,毫無疑問是《西遊記》了。過去,俺看電視劇版《西遊記》更多些。覺得裡面的情節和人物特別搞笑,有些情節幾乎熟得不能再熟了啊。豬八戒娶媳婦就是其中的經典啊,幾個菩薩捉弄他,大概是想教育一下他,讓他收收心,不那麼色做個合格的,高尚的,無慾無求的和尚吧。

    後來看《西遊記》原著,才發現電視劇版的改動了有些情節,有些地方改得很好,有些地方就顯得有些草率了。

  • 20 # 李芒果205

    推薦«身體從未忘記»!

    我們對心理創傷存在太多誤解:

    時間並不會治癒一切,我們的身體會記住創傷。

    童年時期受過的忽視或虐待,會在心理和生理層面影響我們的一生。

    那些困在過去的人,他們並非不想走出來,而是走不出來,因為創傷改變了他們的大腦……

    透過這本書,你還可以瞭解到關於創傷和療愈的基本知識,當一個人受到心理創傷時,在他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什麼樣的治療或干預能夠真正幫助他們療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賓士v260與豐田塞納家用哪個更好一點,價格其實差不太多,出門玩一年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