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剛禪
-
2 # Elvis雨
《道德經》講:“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的本意是:透過對無形的規律和有形的萬物觀察,我們可以得到不同層次的收穫。這實質上是奉勸人們要靜心無慾來修道德,才能看到其中的奧妙之處,否則,只能在道門之外徘徊。
我們知道,天地萬物都是從無到有自然而然產生的。從宏觀的角度觀察,可以認為它是宇宙;從微觀的角度觀察,可以認為它是微妙的。“不窺於牖,以知天道”,就是說要了解“道”,瞭解事物的發展、變化之道,同樣也需要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那麼,為什麼要將道分為“有無”?其實,這是為了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清楚道的本體。道被稱為有無,舍其兩端,不取中間。非有非無,非無非有,有無為ー,則為道。“常無慾,就是恆無慾”。在無慾的狀態下,在心地澄明,一無所思,一無所想,沒有觀照的目的,更沒有觀照的物件,在這種狀態下,觀察感受,體悟,覺悟無”,是為了事物本身覺悟道體的奧妙。
-
3 # 大哉正反天一
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釋:常沒有欲(欲可理解為人的情慾和志欲),才能觀察到其至妙處。常有欲,才能觀察到其規律及目的。
推而廣之,人類用無意識來發現事物的奧妙,用有意識來歸屬他的邊界。
-
4 # 勁松傲雪
“以有觀有 以無觀無 ” 小生在字面上的理解就是站在辯證的立場上去看待事物,正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也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
-
5 # 阿渡冥想課堂
答:以有觀有,有限意識觀察物質世界,“常道世界”
以無觀無,無限意識觀察“非常道的世界”
內在存在雙重意識,即有限和無限意識,兩者互相配合做到了解生命本源的真相,這揭示了人類的終極生命意義,即體驗者的身份和造物主的身份。
-
6 # 問道黃老
《道德經》中沒有“以無觀無,以有觀有”這句話,但這可以理解為讀懂《道德經》的原則和方法。我們從《道德經》第一章分析“以無觀無,以有觀有”這句話的含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著不同的含義。可以理解為:恆道,天道。
恆道。道生無,無生有,有生天地萬物。恆道是永恆不變的,是“可以為天地母”的那個“恆道”。
天道。我們通常說的自然規律。指天地萬物生髮執行的規律。例如,第七十九章說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中的天道,即指規律。
還有一種道,“道可道”中的第二個“道,是名詞動化,通常被註釋為”言說“”描述“之意。但也有人認為,在老子生活的年代,“道”還沒有現在“言說”和“描述”的功能,道具有”言說“之意,是漢代以後的事。
同樣的,“名可名,非常名”與“道可道”註解意思類同。
由此可見,道,名,都有兩種存在形態,一個是無,一個是有。所謂無名,就是無形無狀,無物之象,沒法概念,故無名。所謂有名,無中“生”有,方有萬物,萬物並作,形態各異,因得以命名。
老子說“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啥意思呢?因為“無”是無形無狀的,看不見摸不著,一片空明,因此沒有任何念想;“有”是具象的,你看到它,就會產生與它相應的想法或慾望。
慾望是隨著“有名”的出現而產生的。因為有名,萬物的性狀、色彩、功用等等都會慢慢浸潤對映到人的頭腦中。因此,所謂的無慾,就是領會到無,則能觀照到天地萬物為“無”時的玄妙,即宇宙尚未分開時的混沌狀態。所謂有欲,即有“生”萬物後,審察萬物的屬性特質與差異。
上述“無慾以觀其妙,有欲以觀其徼”就是“以無觀無,以有觀有”的意思,是觀察和領悟宇宙生成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持守這一原則觀察萬物,就能客觀看待萬事萬物,天地萬物無不是兩兩對出,相輔相成,有無是這樣,福禍是這樣,得失是這樣,慾望也是這樣。以此原則觀照萬物,則慾望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因為有欲才可以觀萬物。
“以無觀無,以有觀有”的妙道在於:以有觀“有”,則“有”在;以無觀“無”,則“無”在。比如當下正是“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早春季節,你去看嫩柳,嫩柳在,這叫“以有觀有”。你不去看,以“無”的視角來觀察“有”的存在,就易犯錯誤。
-
7 # 玄生道
道德經,分析世界,從陰陽兩個方面展開,對立統一,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個基本思維。
原文中,並沒有題目,這個論述。但是,原文中在道經開篇有這樣的話:恆有欲,以觀其繳,恆無慾,以觀其妙。也可以視為和題目中的話,有相通之意。
所以,按《道德經》的思想這麼理解:
有,是化生萬物的動力,觀察有:慾望,物質變化,行為等,就可以體會世界演化的規律,為德之精進;
無,是化生萬物的本源,有一點真精,體悟無,就可以體會道境的精微。
有無,是在這個五行世界,人修行的互為一體的法門。所謂,惟精惟一,允厥執中。
所以,以有觀有,以無觀無,同時進行,不能以為,無,才是道,片面追求。
-
8 # 路徑尋覓者
恆有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是什麼意思。得先理解這裡的概念:有,無,道,妙,徼。
道德經講的道,有,無,個人認為是很唯物的客觀的,通用抽象概念。既然是抽象概念,那為了好理解就得應到具體事物上。
有,可以認為一個事物實在具體的部分,例如一個手機,有螢幕,外殼,有攝像頭,有插線口,有重量,有按鍵,如果拆開,那多了去,各種零件。
無,可以認為是事物背後的東西和規律。例如手機功能,打電話,拍照,手機的各種用法,商務用,休閒用,聯絡用。等等。
其妙,怎麼觀到的,要以研究無的角度去看的。不是去看啥材質,去看有啥外殼,這些能觀到的。要從功能,場景,使用者這些方面觀到這個手機是如何作用的,是因為啥被造出來的。
其徼,更多說是邊界,有形的邊界,所以以有的角度去研究。
世界上對於是以有來觀,還是以無來觀,都有,但是有的會偏重。例如現代的系統工程理論,人造物都是兩者都有。但是對於自然物,西方站在有的角度產生了強大的自然科學體系,以自然科學為應用到人體上,產生了現代醫學的各種認識,人體的各個器官,血液,骨骼,所以會看到產生了各種手術,輸血,接骨,換骨,換器官。對中國古代,受限科學技術和思想的限制,中醫學對有,無都有認識,對於有不如現代醫學,對於無,人體背後的各種機能,以及情志,以及環境的影響,要比現代醫學認識的深刻。
所以大家在看一個事物,要兩個角度去看,一個有,一個無,缺一個都認識有所偏頗。義烏大家都知道,仿製很厲害,有是有了,但是可靠性,易用性,壽命,效能這些就不足了,更別說品牌這些。
所以你看到了什麼?
-
9 # 林夕中正
有生於無,有指有形的,具體的,或是容易被人發現、認知、感受、體驗的事物,而無指事物背後暗藏的規律,或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遵從無形無聲的規律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變化情況,也可以藉助事物的發展變化揭示其背後隱藏的規律。
-
10 # 天馬909張冰河
以有觀有,以無觀無。論述的是人對大自然的認識論。
以有觀有,是人可見的無垠宇宙,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江海湖泊,植物動物,靜態動態的視覺等等宏觀現象。
以無觀無,是視力不可見,卻又確實存在的物質。如空氣中的微粒,灰塵,只有塵埃落定,積少成多時,方可眼見。又如空氣的流動,氣候的冷暖,著不見的一片空無,但人可感覺到。又如聲音的振波,看不到卻可聽的到。還有各種氣味,看不到感不到卻能嗅的到,磁場的磁力線,等等。這是微觀世界給人的各種感應。
這就告誡人們,看待自然現象,要全身心,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去認識自然,從而使人與自然相互適應,儘可能的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現代物理科技,正是從微觀世界的分子,釐子,量子,原子,氫子。病毒,細菌等等,人們有感的,無感的,有知無知的空無的世界裡,探尋自然和生命的奧秘。這不正是以無求無,以有求有的延伸嗎?
道德經,在東方哲學中佔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一己之見。供參考!
-
11 # 辰掌櫃
精簡的回答:從知識的角度去獲得更高的知識,從智慧的角度去獲得更高的智慧,從低維的空間獲得低維的知識,從高維的空間獲得高維的智慧。知識外求,可傳授;而智慧只能透過內在感悟去下載。老子的道和佛家的無上正等正覺乃至一切在世正教信仰,萬法同源,其追求都在其內。不要用知識試圖解釋並獲得智慧。一切是空、是假,唯有其內可開啟更高維的智慧。高維智慧的代表者—拉馬努金,可參考。
-
12 # 一葉孤帆行萬舟
《道德經》以有觀有,以無觀無的全文如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道德經教育我們要無為,無為不是什麼都不作,而是不妄為,順應道的自然規律,則無為而無不為。有從無而生,當其有而為萬物之利,當其無而為萬物之用。道是無形的,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但道為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道大於外於外,小於內無內。
-
13 # 張四強
已有觀有,有無是個相對概念,是內心體會的感受升級。如果你沒有有的感受,就不會對有產生概念,也就是說你對有絕對不會有感受,就像佛家說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理解。比如有想擁有一部高階的智慧手機,你就需要去買一部,然後瞭解其效能,你才能對其有感覺,如果你沒有這些體驗,你就不會認知這部高階的手機;以無觀無,也是這種理念,當你失去這部手機後,你再想擁有這樣一部手機的感受就不存在了,也就是失去後你才能意識到失去的感覺。
-
14 # 德本
書中寫到:萬物生於有,而有生於無。任何東西,就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道中的無運化產生的,物形之,勢成之。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天下有開始的根源,就有了化生萬物的母,有化生萬物的母,就有了世間的事物。道存在於世間的萬物之中,其小無內,可以是找不到的基微物質,就是道中的無,看不到,摸不到,找不到,可以用道中的樸的性質來形容;也可以是包含著無窮大的宇宙,其大無外,就是有的物質。《道德經》第一章中講的無慾中的無可以用太極盤中的陽魚表示,有欲中的有可以用太極盤中的陰魚表示。有和無運化即陰陽運化,陰陽太極運化,有無相生運化,也就是玄的運化,一個玄和另外一個玄同時作用的時候,不斷的裂象和組合,就回演化出宇宙中的萬事和萬物,即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15 # 奔四大菠蘿
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
我們把其中這句“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單獨拿出來看。這句話的大意就是:我們要想更好地理解一個事物,必須要從常無的境界中體悟它的本源,如果想要更加透徹精闢,則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
面對各種誘惑,要保持內心的清明,不能淪為慾望的奴隸,這裡並不是說無慾無求才是最好的。相反人就是應該有慾望,但是這個“慾望”不同於普通的慾望,而是其它。比如說探索世界的好奇的慾望,渴望知識的求知慾望等等。
所以我個人認為,只有真正把控住自己慾望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一個能控制自己慾望與思維的人,往往能把控住自己的人生!
-
16 # 老劉大叔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老子的《道德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
我們把其中這句“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單獨拿出來看。這句話的大意就是:我們要想更好地理解一個事物,必須要從常無的境界中體悟它的本源,如果想要更加透徹精闢,則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
人都是有慾望的,世間大多數的紛爭皆來源於慾望,但恰恰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有這樣情感的人才是真正有靈魂的人。但是同時作為有智慧的生靈,我們就應該有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面對各種誘惑,要保持內心的清明,不能淪為慾望的奴隸,這裡並不是說無慾無求才是最好的。相反人就是應該有慾望,但是這個“慾望”不同於普通的慾望,而是其它。比如說探索世界的好奇的慾望,渴望知識的求知慾望等等。
所以我個人認為,只有真正把控住自己慾望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一個能控制自己慾望與思維的人,往往能把控住自己的人生!
-
17 # 三遲
我們要想更好地理解一個事物,必須要從常無的境界中體悟它的本源,
如果想要更加透徹精闢,則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邊際。
-
18 # 江右老王
裡面倒是有“有無”的論述。為保險起見我還特地再看了一遍《道德經》,然後去查了資料,確實沒有“以有觀有,以無觀無。”的原文存在,能提出這樣的問題的朋友,那是對《道德經》有一定的個人理解。關於這個提法的提出老王私以為,感悟是出自對《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在解釋這個“以有觀有,以無觀無”之前來了解一下道家的背景,這樣才會領悟一絲老子在說什麼。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說:“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褔、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術也。”道家人的可以說在修史的過程中,間接的歷盡興衰成敗、存亡、禍福。是非福禍可以說看得比較淡了。如果我們去看《道德經》整個篇幅都是圍繞清虛卑弱來寫的一般。開篇是很宏大的,也可以說是為後面的闡述定下了一個基調。
老子對歷史的領悟非一般人可比的,所以他的寫文章其實也是給那些諸侯看的,對讀者的要求其實蠻高的,也就是一個人有大局觀,能思常人不思的事。在三十七章老子寫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現在用通俗的話來講,一個人經歷一些事,能明白一些事情了,同時會換位思考。那麼讀者理悟出來的“以有觀有,以無觀無”就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你將看到不同的東西。在我們生活中常說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首先得承認他是一個知者。無知的話,是沒法領悟這句話的意義。
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這句話現在的翻譯是:常從“無”中去觀察“道”的奧妙,常從“有”中去認識“道”的端倪。殊途同歸,只是站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得到的結果會不一樣。目的都是想看到一個事物,我們也不用強求去把它翻譯成現代文來理解,這樣反而會丟失它原有的味道。老子寫出五千言,就是對歷史,對事物的發展規律得到一些感悟。所以我們也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必然會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收穫。
老王一直都堅持那種想法,竟然道家者流蓋出史官。那麼我們要向從《道德經》中有所領悟,必然要再走一遍先賢踏過的路。不然最多也是看到一些皮毛,難有比較深的領悟!
-
19 # 繁峙清涼書院
《道德經》講:“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虛無之道體,既成全了有名之萬物,又在日用事事物物上,要見道的實際應用,所謂道不遠人,無處不是道的所在。我們觀無,不是單單觀無,而是觀虛無體中所蘊含造化成物的妙用,我們觀有,不是單單觀有,而是透過對世界永珍的觀察,體會虛無妙道的義理,所以叫做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此兩者同。
-
20 # 國學經典yhl
有是指有形世界。無和有是相對的。萬物都有一定的規律。我們內心靜下來,才能觀察到有形的世界和無形的世界的執行規律。
回覆列表
這個形形色色的世界或事物,我們就叫它做“有”,佛家叫它做“色界”。而相對的,無形無色的就叫它做“無”,佛家名之為空或法界……。而這個有的色界,其實說的就是我們平常所謂的“物質世界”,而對於這個無字所代表的法界,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神世界”了……。如是二界二道,而說有人法佛道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佛道兩家出來為世人說法說教說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