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達州人
-
2 # 小婷談歷史
劉備沒有被歷史承認為漢朝的皇帝最主要的就是蜀漢只是偏安一偶,並沒有統一中原還有就是劉備到底是不是皇室後裔。
劉備建立的漢朝並沒有統一中原眾所周知,劉備建立的漢朝時三國鼎立時期,此時除了他的漢,還有魏,後來還有了吳。而在這三個國家中,劉備的汗無論是從領土、人口還是軍事上來說都是最弱的。蜀漢從建立到滅亡,自始至終都沒有能夠踏足中原,一直是在川蜀之地。從歷史來看,東周、東晉、南宋,這幾個朝代,之所以被承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雖然被迫遷移,但是中原的主要地盤還是歸屬自己管轄的。而一直以來佔領中原的國家才被稱為正統的王朝,而且,魏國的皇帝是受漢獻帝禪讓而來,而劉備卻是自立稱帝,從禮法上來說曹魏才是正統王朝,劉備只能算是一個割據勢力而已。
劉備的血統不純從歷史各個王朝來看,凡是被歷史稱為後續的都有一個特點,後續王朝的首任皇帝都是已經滅亡的王朝皇族直系血親,比如東周的第一任國君周平王是西周最後一位君主的周幽王的嫡子;東晉的晉元帝司馬睿是西晉晉武帝的侄子;南宋宋高宗是北宋宋欽宗的弟弟,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從血緣來說這都是直系親屬。而劉備宣稱的中山靖王之後,而中山靖王能追查的就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幾百年過去,中山靖王之後可能十幾萬人都不止了,而劉備的身世到底是不是皇室宗親也一直是歷史上爭論的焦點。
綜合以上兩點,史學家大多數不承認劉備王朝的正統性,當然如果劉備能統一中國,那他就能算是正統王朝了,血統這種東西是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的東西。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同樣號稱漢室後裔,可是他的父親就是個縣令,誰知道他的血統是不是真的,可是他統一了中國就依然被稱為西漢的後續,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嘛。
-
3 # 梁宇柱
個人認為,劉備只三分了天下,沒有一統江山。其二,劉備稱帝時正統沿續下來的漢獻帝劉協還在,劉備自然不能歸入漢朝了。以劉秀相比,雖都有劉氏皇室血脈,(劉備還是自稱,歷史並未證實)起事經歷路徑相同,劉秀卻是在王莽替代西漢以後推翻王莽新朝一統江山。故而史認東漢。
-
4 # 尼古拉斯奇異果
歷代皇帝是否被歷史承認,主要看其是否統一了漢人政權,延續了漢人傳承。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勝是西漢時期,漢武帝的異母兄弟,中間隔著個與西漢關係並不太大的東漢政權。雖然劉備是劉氏後人,但那句“匡扶漢室”終究還是底氣不足。
東漢末年,宦官之亂後,董卓進京廢少帝,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也就是漢獻帝。董卓伏誅後,獻帝被董卓部將李傕和郭汜挾持,書信曹操勤王,從此便被曹操牢牢掌控,雖然數次掙扎,但都沒有成功。奸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玩得不亦樂乎。襄樊之戰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東吳擒殺,劉備的蜀漢政權遭受重創。曹操見西、南暫時都沒有威脅,說了句非常有意思的話“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到了曹丕時候,天下局勢基本已定。劉備丟了荊州,就像沒牙的老虎,蜀道出兵基本沒戲。蜀漢、東吳肯定是吃不下中原這塊肥肉的,只能坐以待斃,被地大物博的中原政權慢慢耗死。此時的曹丕基本就是躺贏了,每天從床上下來就是陪著漢獻帝玩。倆人沒事還玩起了禪讓,一次、兩次,最終第三次曹丕才“勉強”接受,做起了魏文帝,還為原來的漢獻帝劉協弄了個山陽郡公,並接收了他的兩個女兒。之後沒多久,江湖上便盛傳劉協被殺了。
江湖傳言直接影響到了蜀漢和東吳,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開始稱帝,追諡劉協為“孝愍皇帝”。229年孫權也開始稱帝了。然而劉協卻是234年才病逝,魏明帝曹叡帶著群臣痛苦祭拜,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
所以,如若給三國時期評定一個正統,那也應該是魏國,人家那是正兒八經禪讓的帝位。而蜀漢和東吳都有自私的嫌疑,雖然如此,歷史還是對這兩個政權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與魏合稱三國時期,而不是魏國時期的兩個割據勢力蜀漢與東吳。
-
5 # 南的糊途
劉備稱帝的時候,當時的中國存在三個政權,各自割據一方,劉備建立的政權雖然叫漢,但是肯定是無法歸入到大漢朝的。首先,劉備的漢不是大一統的王朝,充其量就是一個割據一方的諸侯王而已,自認為自己是正統。然後從皇位傳承的制度來看,劉備雖然是皇親國戚,但是血緣過於疏遠,而且如果他的帝王是東漢末帝漢獻帝傳位或者禪讓的,那劉備毫無疑問就是正統了,很明顯歷史上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劉備是自立為帝的,所以劉備的政權不能歸入漢朝。相比劉備的政權,反而魏晉政權更顯正統,畢竟是漢獻帝禪讓給了曹丕,後面又禪讓給了司馬家的晉政權,晉又統一了中國,成為了實實在在的正統。而又相比劉秀來說,他至少統一了中國,建立的東漢政權又延續了幾百年,自然會被認為是西漢的延續。
-
6 # 帝國五千年
劉備沒有被稱為漢朝的皇帝只有一點,那就是他和劉禪兩世皇帝在位期間都沒有統一天下,至於是否是漢室皇族以及血緣這些都是無關大局的原因。
蜀漢立國43年,無法統一天下建安二十五年,蜀中君臣聽聞曹丕脅迫漢獻帝禪位,有傳聞漢獻帝被加害。劉備及一干大臣在成都為漢獻帝發喪,不就劉備在成都稱帝。
細讀三國志的人應該清楚在劉備稱帝時流程是記載的非常詳細的,而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劉備稱帝國號是漢而非蜀或蜀漢。所以我們叫的蜀國或者蜀漢那是在魏國的角度上的叫法,而正確的叫法就是漢。
另一方面劉備在稱帝時並非建立新的國家而是延續漢朝的國祚,但不是延續東漢的國祚。因為東漢也是漢朝的延續,只不過劉秀非皇族而是隔了很多代的劉氏宗親。
劉備稱帝時可沒有想過繼承東漢或者恢復東漢,因為他在祖廟中祭奠的是兩漢皇帝。
不過劉備一切都按照正常流程登上了皇帝,但是北方中原被曹魏佔據,所以劉備一直的志願的恢復漢室,還於舊都。但是在漢43年間終究是沒有完成這一理想,有統一志願卻沒有實現,成了一個偏安政權,所以後繼朝代並不承認劉備建立的漢是漢朝的延續。
晉朝受禪與魏國,需保證合法性除了劉備沒有統一天下這個最大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西晉受禪與魏國。為了保證合法性西晉也不認同蜀漢是正統,因為曹丕受禪於漢獻帝,司馬炎受禪與曹奐。在西晉統治者看來如果承認劉備那麼就是承認自己的不合法。
不過這種觀點到了東晉卻改變了,東晉史學家司鑿齒的《漢晉春秋》中將曹魏視為篡逆,蜀漢視為正統,採用蜀漢紀年。
為何到了東晉會有如此改變,其原因是東晉偏安東南,中原被其他民族佔領假若在承認曹魏的合法性,那就是承認北方王朝的合法性。
所以承認蜀漢是否是漢朝的延續,和劉備是否是漢朝的皇帝要分時代,這種看法存在東晉一時,到了隋唐曹魏又成了正統,因為隋唐繼承自北朝中原王朝。
到了南宋蜀漢正統論走上上升之路,南宋和東晉屬於相同境遇,蜀漢正統論在南宋發揚光大,其後的元,明,清這種看法成了民間主流。
所以並非不承認劉備是漢室皇帝,只不過分時代罷了。
-
7 # 詩人之友
俗話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都是由勝利者寫的。
因此,作為勝利者的曹魏及司馬氏,他們寫的歷史如果承認劉備是漢朝的正統皇帝,他們將置自己於何地?——‘謀權篡位者’?抑或?
故他們寫的歷史不會承認劉備是正統的漢朝皇帝。
-
8 # 秋風帶葉任飄零
中國承認一個合法的中央政權,劉備的蜀漢雖然國號也叫漢,但他是自封的割據政權,而中國合法的中央政權是東漢,東漢最後將天下和皇位禪讓給了曹魏,因此天下都是魏的了漢朝已經結束了,季漢作為格局政權的存在但是代表不了漢,他的漢皇位也不是劉協傳給他的,說白了都沒有合法性。
-
9 # 江湖小曉生
劉備是三國梟雄之一,也是我們所熟知的蜀漢皇帝,諡號漢昭烈帝。但是在歷史上,很多歷史學家,卻並不承認劉備皇帝的身份,這是為啥?
很簡單,因為劉備的地盤實在是太小了,劉備雖然號稱皇帝,可是隻佔據了益州和漢中這兩個地方,而且漢中的百姓還被那個殺千刀的曹老闆給遷走了,你說他還能做皇帝不?
不光歷史學家們不承認,就連當時絕大多數人都不認可。為什麼?因為劉備是自己冊封自己為皇帝,沒有走正常禪讓的程式,所以不管是忠於漢獻帝的,還是忠於其他諸侯的,對此都很不屑。
一、我就做皇帝了,你們看著辦!劉備這個心裡很矛盾啊,因為前不久,漢獻帝主動把皇位禪讓給了曹丕。也就是說曹丕是正兒八經走正常程式登基的皇帝,人家的正統性是得到大漢王朝認可的。
甭管這個過程中用了多麼卑劣的手段,可人家的手續是齊全合法的。劉備心裡空落落的,總覺得有人搶了他的東西。
可是他怎麼都夠不到漢獻帝,畢竟漢獻帝是曹操留給他兒子的遺產,跟劉備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劉備要想成為真正的皇帝,顯然合法手續已經辦不了了。
這個時候諸葛亮跑來對劉備一頓吹,表示可以用合法的手段讓劉備登上皇位。原來諸葛亮有意思,他居然捏造了漢獻帝去世的訊息。
漢獻帝下臺以後,被曹丕封為了山陽公,可謂是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但是他要是還活著,顯然不利於劉備抹黑曹丕。
曹丕這傢伙敢把漢獻帝趕下臺,就敢把漢獻帝給剁了。於是諸葛亮索性就聲稱漢獻帝被曹丕給剁了,曹丕不是合法繼位,而是弒君繼位。
這樣一來,合法權再次空了出來。諸葛亮衝著劉備使了個眼色,劉備立刻趴在地上痛哭流涕,大家也跟著劉備一起哭了起來。
可能劉備的演技太出眾,居然把諸葛亮都給弄哭了,把正經事都給忘了。劉備嗓子都快哭啞了,只好不斷衝著諸葛亮咳嗽。
諸葛亮這才反應過來,立刻一番大道理,表示大漢朝不可一日無主,劉老闆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後裔,他不做皇帝誰敢做?
大家被諸葛亮這麼一攛掇,紛紛表示支援劉老闆做皇帝。劉備就像過年碰到親戚塞紅包的我們一樣喊著:使不得使不得!
嘴巴不老實,身體很誠實,一屁股就坐在了龍椅之上,你們愛咋咋地,這皇帝我是當定了。這完全就是他們集團內部的一場戲,自導自演自己做觀眾,你說能被大家認可嗎?
二、劉備那點財產,根本夠不到上市做皇帝。在漢朝以前,能夠做皇帝的,基本上都是一統江山的那種人,比如說秦始皇、漢高帝。就算是王莽,其實他的新朝也是一統江山的。
再往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那些只佔據部分地盤的國君,只能夠稱之為公或者王,絕對不可能稱為皇帝的。
為此做皇帝的標準,基本上就是一統江山,從這個角度來說,甭說劉備了,曹丕這個皇帝其實也不合格,因為曹丕也沒有一統江山。
不過曹丕比劉備成熟的地方在於,曹丕掌握著中原地區。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因為中原的人口巨多,不是偏安一隅的小地方能比的。
在三國結束的時候,有人統計了一下三國滅亡時的人口數目。曹魏有400多萬人,東吳有200多萬人,而蜀漢只有不到100萬人口。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原來蜀漢的資本這麼少,又拿什麼去跟其他兩個國家抗衡呢?劉備正是在這點家業的基礎上,成為了皇帝,你說天下人心會服氣嗎?
可以說,天下十分之七八的人,都不服氣劉備做皇帝,只有十分之一二的人表示默默順從,傳到後世以後,自然就得不到大家的認可了。
三、另闢蹊徑地貶低劉備,只不過為了標新立異罷了。劉備是三國的一代梟雄,其能力不在曹操之下,畢竟人家白手起家,比曹操家大業大要牛得多,打下那麼大的基業已經算是不容易了。
自古以來劉備也一直都是以正統形象出現在大家眼前的。尤其是《三國演義》的渲染,以劉備作為正義的一方,幾乎成了千古以來的定律。
可是到了我們現代,情況就發生了轉變,因為千古以來,都喜歡讚揚劉備,那麼現代人要想博眼球,如果還讚揚劉備,根本就起不到效果。
只有大家都在幹什麼,而他偏偏就朝著反方向走,那麼他才能出名。這就是劉備不被現代人所認可的主要原因。
甭說劉備了,就連同時進入文武雙廟的諸葛亮,被稱之為武廟十哲的人物,到了現代,也已經被拉下了神壇。專家們表示,諸葛亮不僅比不上郭嘉,現在連魯肅、張昭、法正等人都比不上了。
沒辦法,你要是再吹捧諸葛亮和劉備,誰還願意看啊!這只不過是一種博眼球的辦法而已。其實劉備始終是登基稱帝的人,不管你承不承認,劉備都做過皇帝。
總結:三國君主裡,劉備是最不容易的。三國君主都很有能力,你非要說哪一個最厲害,這是不對的,也一定會有人站出來表示反對,因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各不相同。
可是要說三國君主中,最不容易的一個,我看就是劉備了。劉備這個人雖然頂著箇中山靖王后人的頭銜,可是家裡窮得叮噹響,只能賣草鞋為生。
他從一個賣草鞋的苦孩子,一路積累經驗,尋找創業的機會,最終打下如此一片江山,為漢朝的延續作出貢獻,我覺得是相當了不起的。
再看看曹操和孫權,曹操的爺爺是握有實權的大太監曹騰,曹操的父親是位列三公的太尉曹嵩。曹操還有曹家和夏侯家兩大豪族的支援,一出場就是主公的角色,不需要給任何人打工,家底實在是太好了,創業不缺第一桶金。
孫權就更別說了,父親和哥哥把江山打好了,好端端地放在了他面前,他不需要另外創業,只需要花精力守住這份基業,屬於典型的有出息的富二代。
這麼一對比我們就能發現,劉備太不容易了,他的小日子最艱苦,能夠混出個人樣來,值得我們欽佩。
參考資料:《三國志》
-
10 # 因果不空001
劉備沒被歷史承認為漢朝的皇帝,因為劉邦沒有統一天下,也沒有獲得名正言順的漢朝皇帝的傳承。
劉備以討漢賊為名,在曹操進位魏王之後,劉備就自己進位漢中王。這是一種政治較量。曹丕稱帝后,劉備緊跟稱帝也是一種政治需要。不然,要是劉備只是以漢中王伐魏,在政治上就已經輸人一籌了。劉備稱帝,是自己封的,沒有得到漢獻帝的傳承,也沒有得到天下人的認可。所以不能被史學家承認為漢朝皇帝。
-
11 # 美玉的光彩
劉備是自封的皇帝,曹丕是廢了漢獻帝,自立魏文帝上賜曹操為魏武帝。晉朝是廢魏立晉有歷史延續性。劉備雖自立漢帝,但司馬氏已得天下他是承魏而建晉,他修史肯定魏是正統他才能是正統。魏若不是正統則他也不是正統,這怎麼可以呢?
-
12 # 龍井茶葉虎跑水
劉備,是偏居一隅的地方割據政權勢力的代表人物,他並沒有統一三國,建立新的朝代,歷史肯定不會承認是漢朝皇帝。如果承認了,那麼曹操,孫權是不是也要承認呢?
-
13 # 史海泛舟擺渡人
按照陳壽《三國志》的記載,劉備只能算是一個地方上的割據勢力,並不是正統王朝的皇帝。《三國志》中魏國的皇帝都是以帝王本紀的形式記載,而蜀漢和東吳的皇帝,都是以普通傳記的形式記載。帝王本紀記載的是皇家的事情,而普通傳記記載的是諸侯和大臣的故事,也就是說在正史記載中,劉備和劉禪只是一方諸侯,連進入帝王本紀的資格都沒有。
劉備作為漢朝的宗室,蜀國也一直以漢作為國號,然而劉備的“漢朝”卻沒有被承認,只留下了一個“蜀國”的稱號。劉備之所以沒能成為漢朝的皇帝,主要有三個直接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劉備的漢室宗親含金量不高,劉備一直自稱漢室宗親,卻從來沒有拿出任何有力的證據來。而且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東漢皇族的祖先是長沙定王劉發。劉勝和劉發都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景帝去世和劉備稱帝相隔了340多年,劉備和東漢皇族的血緣關係並不親。
第二個原因是漢獻帝將皇位禪讓給了曹丕,漢獻帝代表著漢朝的正統,雖然漢獻帝是在曹丕的逼迫下才將皇位禪讓給了曹丕,但是曹丕也在形式上繼承了漢朝的衣缽。劉備雖然是漢朝的宗室,但是劉備的皇位是自封的。
而且西晉的建立者司馬炎也效仿曹丕,逼迫曹奐將皇位禪讓給了自己。假如不承認曹魏的正統地位,西晉的正統地位也會受到質疑,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正是在西晉統治時期,陳壽只能把曹魏寫成正統王朝。
第三個原因是曹魏佔據了中原地區,具備成為正統王朝的實力。東漢共有十三個州,曹魏佔據幽州、冀州、青州、幷州、豫州、徐州、司隸、涼州、兗州,以及部分的荊州、揚州、益州,實力遠勝於蜀漢和東吳。
而且曹魏還繼承了東漢的統治中心長安和洛陽,東漢的統治中心地區都被曹魏繼承,曹魏還佔據了三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從人口和領土的角度來看,曹魏都要比蜀漢更具備成為正統王朝的條件。
因為《三國志》將曹魏列為了正統王朝,劉備建立的國家也就不能繼承“漢朝”的稱號,只能被稱之為“蜀國”。
-
14 # 難得青史名姓
在這個問題上,我是比較可憐劉備的。
劉備不被承認,自然蜀漢也不被承認。所以明白蜀漢不被承認的原因,劉備這事也就差不多了。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對比。和誰比?和那些被承認了的後繼王朝相比。
血統很重要代表王朝:
東周、東晉、南宋。
這些王朝是為後人所承認的,開國君主也被看成了後繼。
他們憑什麼?
東周開國春秋起,從此周天子成為傀儡;東晉只儲存了不到一半的國土,被胡人騎臉打,中原土地誰都能分一杯羹,“東晉十六國”可以成為一千年的黑點;南宋,偏安一隅,一百多年的昏君奸臣孤兒史,就一個孝宗英略,還愚孝誤事。
然而算是這樣不堪的王朝,也能被承認,劉備和蜀漢是難以企及的。不因為別的,就兩個字——血統。
周平王是周幽王之子,晉元帝是晉武帝的侄子,宋高宗是宋欽宗的弟弟。
所以他們再不濟,也被看成周、漢、宋的後繼。而劉備,一句無從考據的“皇叔”並不能給他帶來皇家血統,所以其他的就不用想了。
當然,血統也不是唯一的標準,於他之上還有一句“成王敗寇”。
成績更重要西漢末年時候,劉秀的爹就是個縣令,他這個漢室宗親其實和劉備也差不了多少。但他有本事,統一了天下,所以東漢,沒人不承認。
而南明,弘光帝也好,永曆帝也好,都是光宗、神宗實打實的嫡親子嗣。但他們站不住腳,連個偏安的朝廷也立不起來,自然也沒人當他們是明朝皇帝。
劉備的悲哀看完了上面那幾個,就知道劉備多慘了。
跟東周東晉南宋比,能做到偏安一隅,但無奈血統不純,而且還有魏紹漢統。
跟東漢比,血統差不多,成績差遠了。
跟南明比,成績好一點,血統還是不夠。
所以,拼了一輩子,劉備和蜀漢也得不到一個後繼的肯定。
-
15 # 漫步文史
我是抽菸侃歷史,我來回答一個。
歷代皇帝是否被歷史承認,主要看其是否統一了漢人政權,延續了漢人傳承。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勝是西漢時期,漢武帝的異母兄弟,中間隔著個與西漢關係並不太大的東漢政權。雖然劉備是劉氏後人,但那句“匡扶漢室”終究還是底氣不足。
東漢末年,宦官之亂後,董卓進京廢少帝,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也就是漢獻帝。董卓伏誅後,獻帝被董卓部將李傕和郭汜挾持,書信曹操勤王,從此便被曹操牢牢掌控,雖然數次掙扎,但都沒有成功。奸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玩的不亦樂乎。襄樊之戰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東吳擒殺,劉備的蜀漢政權遭受重創。曹操見西、南暫時都沒有威脅,說了句非常有意思的話“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到了曹丕時候,天下局勢基本已定。劉備丟了荊州,就像沒牙的老虎,蜀道出兵基本沒戲。蜀漢、東吳肯定是吃不下中原這塊肥肉的,只能坐以待斃,被地大物博的中原政權慢慢耗死。此時的曹丕基本就是躺贏了,每天從床上下來就是陪著漢獻帝玩。倆人沒事還玩起了禪讓,一次、兩次,最終第三次曹丕才“勉強”接受,做起了魏文帝,還為原來的漢獻帝劉協弄了個山陽郡公,並接收了他的兩個女兒。之後沒多久,江湖上便盛傳劉協被殺了。
江湖傳言直接影響到了蜀漢和東吳,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開始稱帝,追諡劉協為“孝愍皇帝”。229年孫權也開始稱帝了。然而劉協卻是234年才病逝,魏明帝曹叡帶著群臣痛苦祭拜,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
所以,如若給三國時期評定一個正統,那也應該是魏國,人家那是正兒八經禪讓的帝位。而蜀漢和東吳都有自私的嫌疑,雖然如此,歷史還是對這兩個政權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與魏合稱三國時期,而不是魏國時期的兩個割據勢力蜀漢與東吳。
-
16 # 信陵侃史
歷史上公認的漢朝,一般指得是西漢和東漢,其實在這期間還有其他的以漢為國名的朝代,一個是玄漢,另一個便是劉備的蜀漢,但均不被歷史認為是正統。因而劉備也不被歷史承認為漢朝的皇帝。
那為什麼劉備不被承認為漢朝的皇帝呢?原因有三。
其一,受《三國志》影響,曹魏被公認為正統,蜀漢就只能靠邊站了。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國志》是公認的三國正史,其作者乃西晉時期的陳壽。西晉王朝承襲自曹魏政權,為維護其正統地位當然要尊曹魏政權為正統。
所以,在《三國志》中曹魏皇帝的傳記稱為本紀,而蜀漢和東吳皇帝的傳記被稱為傳。
其二,蜀漢只是割據政權。說到底蜀漢只是割據蜀地的割據政權,而曹魏是佔據中原政治中心的北方大一統王朝。
反觀中國古代史,具有正統地位的要麼是大一統王朝,要麼是實力最強的漢族政權。
比如南北朝時期雖然北朝的實力要比南朝的實力強一些,但北方的統治者不是漢族,所以,一般認為南朝是正統。
再比如五代十國時期,以實力最強的漢族政權五代為正統,其他政權被稱為割據政權。
其三,劉備漢室身份存疑劉備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實際不一定,最多能追溯到其祖父劉雄,往上便不可考了。
其是正史上並不像三國演義中有比較清晰的族譜,羅貫中為了美化劉備,讓其成為合法的皇叔才這樣做的。
據載劉勝有120多個兒子,所以,劉備到底是不是他的後代實則不可考。
-
17 # 南朝居士
劉秀建立的東漢被稱為漢朝的延續,其實都很牽強,
劉秀除了姓劉,除了建立的國家姓漢,跟劉邦的西漢有什麼關係呢?
劉秀就是重新把天下再打了一遍,建立一個嶄新的國家,哪裡能算西漢的延續?
西漢已經滅亡了,220年,算國祚並不算短,他是國家被權臣篡位滅亡,建立的新朝,新朝隨後滅亡,
劉秀在天下大亂後,逐鹿中原,統一天下,跟西漢有什麼關係呢?
劉秀的東漢尚且牽強,劉備的蜀國,更談不上延續了吧?
劉備跟兩漢皇室的關係,隔了400年,你說他是漢朝的延續,說得過去嗎?
-
18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劉備在成都建立的政權不叫蜀漢,就叫漢!換言之,劉備自己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漢王朝的皇帝,沒有疑問。但是,自己定位是沒有用的,除了少數史家將蜀漢政權稱為季漢,將之置於了與前漢(西漢)、後漢(東漢)同等的地位,絕大多數史家都沒有將劉備的蜀漢政權認可為漢王朝的延續。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後世王朝維護自身正統性的需要眾所周知,晉是司馬氏受魏“禪讓後”建立的,換言之,魏的禪讓是晉正統地位的唯一來源!晉想要讓自身更加正統,就必須認可魏的正統地位。那麼,魏的正統性來自哪裡?來自漢獻帝劉協的“禪讓”!與劉備沒有任何關係。如果晉認可了蜀漢政權的正統地位,便等於是否定了魏的正統性。魏的正統性被否定,受魏“禪讓”的晉又算什麼?
後來南朝的宋齊梁陳,實際上都存在這種正統地位的傳承關係。否定了魏、晉,等於就是否定了自身。彼時可不是後來的大一統王朝,這個正統地位對於南朝而言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因此,無論是晉、還是南朝政權全部選擇了認可魏的正統地位。《三國志》成書於晉、《後漢書》成書於劉宋,自然不可能認可蜀漢政權的正統地位,不認可劉備為漢王朝的皇帝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隋一統天下之後,無論南朝、北朝皆歸於隋,正統地位對於隋王朝而言已經沒有什麼疑議,隋自然也就沒有必要推翻南朝之前的結論了。後來的王朝亦然,他們的正統地位來自於隋,就更加不會去糾結這些問題了。久而久之,魏便成了正統,劉備的蜀漢政權自然只能是割據政權!
劉備稱帝時漢獻帝還在世小說《三國演義》為了尊劉抑曹,說漢獻帝退位後被魏文帝曹丕給沉江了……其實,這完全是套用了明太祖朱元璋對待小明王韓林兒的套路,曹丕並沒有如此對待漢獻帝。漢獻帝退位之後,被曹丕封為了山陽公,享受“三恪”待遇,直到魏明帝曹叡即位之後,漢獻帝才去世。魏以帝王之禮將漢獻帝葬在了禪陵,諡孝獻皇帝,這就是漢獻帝這個稱呼的由來。
也就是說,直到劉備去世,漢王朝的正牌皇帝漢獻帝還活著,劉備自認漢王朝的皇帝,名不正言不順!如果劉備是皇帝,漢獻帝又算什麼?
後主劉禪降魏鄧艾偷渡陰平,劉禪投降的事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有一點很多人或許沒有在意,那就是彼時雖然司馬昭掌握著實權,皇帝卻依然姓曹,國號依然是魏!換言之,劉禪投降的不是晉,而是魏!魏既然已經受漢獻帝“禪讓”成為了正統王朝,認可劉備父子為漢王朝皇帝,那魏算什麼?不要忘了,彼時的劉禪已經成了魏的階下囚、安樂縣公!實際上,從劉禪降魏時起,蜀漢政權就已經失去了成為正統的一切可能性,它只能是割據政權!
三分天下,劉備實力最弱三國鼎立、天下三分,魏是實力最強的一家,統治者政治中心中原地區。劉備雖然自認是漢王朝的皇帝,可實際上蜀漢政權卻是最弱的一家,而且偏處西南一隅。雖然諸葛亮多次北伐,卻依然無法改變蜀漢政權偏安的事實,蜀漢政權是徹頭徹尾的偏安政權、割據政權。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權更加採取了守勢,全然失去了一統天下之心,只求偏安自保,又怎麼能夠代表漢王朝?
劉備的血緣太過疏遠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想必大家都知道。可很多人不知道,劉勝在史籍中的名聲。史籍記載,劉勝“樂酒好內”,一生生了百二十餘子。當然,也有說是百二十餘子女的。但不管怎麼說,劉備祖上起碼也是六十分之一!更何況,東漢政權的始祖漢光武帝本就是西漢宗室遠支,劉備與東漢政權的血緣就更加疏遠了!而且,更嚴重的是劉備的世系非常模糊,根本沒有明確地說法。換言之,他這個劉到底是不是漢高祖劉邦的那個劉恐怕都有待商榷!
光武帝世系明確,尚且不敢尊親父為帝,而是選擇了將自己過繼給漢元帝劉奭為嗣。劉備又算什麼?他又憑什麼自認是漢王朝的皇帝?
-
19 # 關河南望
歷史學界對三國有個很有意思的說法,那就是從來不把劉備的蜀漢政權歸常歸納到漢朝體系,而是稱之為後漢,位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蜀漢不被承認為漢朝的一部分,就是因為劉備繼承漢朝皇位的法理不足,而除此之外。那就是成王敗寇,他在一個地方呆了40多年,一直沒有能夠統一天下,實現光復漢室的理想,最後合成官方搞了個兩帝並稱,也算是把最後的一點合法性給弄沒了。
除了蜀漢的歷史地位根本不能和西漢和東漢相提並論,只是在漢朝滅亡之後,他們的一個遠親自行建立了一個割據政權。蜀漢政權雖然自稱是漢朝的延續,也一直尊崇兩漢的皇帝,但是一個政權是否是前朝的延續,皇帝作為前朝的子孫,根本不是用來判斷這個政權是前朝延續的必要條件。比如說匈奴的漢國也忠誠漢朝的皇帝。武則天建立周朝也尊崇周文王,但是歷史學家都不會把他們事看作是漢朝或者是周朝。
劉備僅僅是西漢皇族的一個遠親,根本不是劉秀的子孫,也不是正式冊封的諸侯王,距離漢獻帝劉協血脈,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他的合法職位只是個將軍和官員的關係,所謂的漢中王也是他自封的。劉秀建立東漢,雖然說他自己說是中興,但實際上劉秀就是在重新建立了一個新朝代,也重新確立了新的漢朝制度。而對於劉備的先祖,最多也就是承認了他們的身份,沒有恢復他們的諸侯王身份。也就是說認可劉備的血脈是,但是僅此而已。
-
20 # 榮耀歷史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定國號為“魏”,沒過幾個月,劉備也在成都稱帝,定國號為“漢”,以示自己繼承了漢統,但是《三國志》的作者並不買劉備的賬,在記載歷史的時候分為《魏書》、《蜀書》、《吳書》,蜀漢的說法就是由此而來,以致於到後來只有蜀,沒有漢了。
那麼為什麼陳壽忽略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不講蜀漢作為漢室正統呢?原因如下:
1、名不正言不順繼承漢統並不是依靠劉備嘴上說一說或者是漢室宗親就能服眾,這是有一整套流程的,而將執行這個流程的恰恰是曹丕。
沒錯,漢獻帝禪讓給曹丕,就是在法理上將漢室的皇統轉移給了曹魏,漢統到此已經中斷了,曹魏是普天之下唯一合法的皇統。
而劉備和孫權只能算是割據政權,因為他們是自立為帝,沒有得到合法的傳承。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劉備的宏願“興復漢室”得以實現,滅了曹魏,搶回正統,那個時候他可以名正言順地說自己繼承了漢統。
現實當中的劉備並不具備這個情況,所以蜀漢政權只能是割據政權,也不能被當做漢統的延續。
2、陳壽在曹魏當官陳壽原本是蜀漢官員,蜀漢滅亡後仕官於晉朝,隨後才編寫了《三國志》。《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既符合實際情況,同樣符合政治需要。
陳壽仕官的晉朝從何而來?司馬炎篡魏建立晉朝,玩的和曹丕一樣的把戲,晉朝也得到了皇統的傳承,引為天下正統。
如果將蜀漢作為正統,那麼繼承曹魏皇統的晉朝合法性不就存疑了嗎?
所以曹魏必須是正統,這樣晉朝才是正統,而蜀漢和東吳只能是地方割據政權。
3、後世同樣存在正統性的需求與三國曆史相關的史書除了《三國志》外,最出名的就是南朝劉宋時期范曄編纂的《後漢書》,在這部史料裡面,蜀漢也沒有被當做漢室正統,為啥呢?因為劉宋也有正統性的需求,而且需求迫切。
劉宋繼承自東晉,東晉繼承自西晉,西晉繼承自曹魏,所以往上追溯,還是要奉曹魏為正統,才能顯示當前王朝的正統性,為什麼說急迫呢?
因為劉宋處於南北朝時期,北方大地淪為異族統治數百年,非常需要用正統來喚醒他們對南朝的認同,將來北伐時才能獲得最大化的支援。
所以無論是從法理上,還是從現實需要上,後世王朝都不會尊劉備的蜀漢政權為正統,也就自然不會認為他繼承了漢室的皇統,兩漢到漢獻帝而終,劉備不是漢朝皇帝。
回覆列表
劉備當然是漢皇帝,不可能給自己新增一個限制詞的蜀漢。
可惜,後世為了區別劉備所建立的政權與東漢(後漢),明確稱蜀漢,顯然不承認劉備是後漢政權的繼承者。
主要原因在於:
1、法理不足。當皇帝是有法統依據的。
劉備一無漢獻帝的傳位詔書,二無統一天下的功德,完全是自稱皇帝。
重要的是,西晉受禪曹魏,東晉自然要承認曹魏是當時的正統,否則自己的正統性從哪裡來呢?
後面宋齊梁陳都得這麼承認曹魏,劉備自然就只能是割據勢力。
隋朝開啟了另一條法統,因為統一天下是最大的法統。
2、疆域人口不足。滅亡時曹魏蜀漢東吳人口:
從圖中知道,蜀漢偏居益州,人口稀少,遠離漢朝核心區域。
3、後代被滅亡如果劉備子孫統一中國,哪怕只存在幾十年時間,後世也會承認劉備三興炎漢,再給個成祖宣祖的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