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泉海無涯
-
2 # 走水北踏山南
1.還是青年時跟隨父親南征北戰,英勇無畏。期間收復了還是孩子的馬三保後更名鄭和。
2、做番王時守燕地,軍功屢建。燕地起初也是貧寒之地,朱棣管理有方使燕地居民尚可安居,飽腹,民心所向。
3.馬皇后死的時候招朱棣進京,朱棣收了和尚道衍,此人能送白帽子,而且機智過人,是個十足的陰謀家。靖難之役主要策劃人。
4.老朱為了孫子能坐穩江山留給朱允炆三大儒家師傅: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這三個力推削藩,隨後激化了矛盾。
5.削藩時為求自保裝傻賣瘋,夏天披棉被裹棉襖,尿尿拉屎無所不能及....對了還吃了熱的屎。
6.保身之後坑了兄弟寧王的兵團,帥師南下渡長江奪了江山,住的不爽揮師北上定都燕地北京。
7.當皇帝時北征蒙古,南征安南(包括越南北部)中國版圖最廣。為政實施改革開放,著永樂大典,疏通運河,批准鄭和七下西洋建交海外,引進生物奇珍無數。(其實我倒更願意鄭和像哥倫布那樣。。。那大明的經濟條件槓槓的,朱棣再來點野心整點兒殖民地)
。。。
總結一下,明成祖朱棣:文武雙全,知人善用,機智神勇(敢吃屎)是個實幹而且有能力的皇帝。
-
3 # 人生如夢如詩如畫
關於朱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認為可以把他的一生分成三個階段來講一講。第一階段朱元璋在位時期,朱棣應該算是一個優秀的王爺,他守衛邊疆,對國家是有功勞的。
第二階段建文帝在位時期,朱棣起兵對抗朝廷,最終取而代之,這一階段朱棣應該是一個成功的造反家,造反怎麼還能稱“家”呢?因為他成功了。
第三階段永樂年間,朱棣應該算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明史》對他的評價是“遠邁漢唐”。這一時期朱棣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大事,比如征討蒙古,鄭和下西洋,修永樂大典,遷都北京,建立內閣。
總得來說,朱棣是一個非常有本事的人。
-
4 # 清風明月話歷史
對於朱棣,我們都不陌生,畢竟他在朱元璋死後,搶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想讓人忘記都難!這讓很多人對於朱棣的印象,停留在了他冷酷、狠決、城府深的一面。
朱棣篡侄子皇位一事,根據史料記載,確有其事。但對於朱棣的為人,卻不能因事件而論。
有時,我們還需跳出歷史事件,用另一個角度看歷史人物。
畢竟歷史往往只記載事件本身,關於真實朱棣的面貌,還需我們重新瞭解。
一、朱棣的原生性格
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品行也和朱元璋最像:城府深,敏感冷酷,朱元璋也因此喜愛朱棣。
可眾所周知,朱元璋最愛的是長子朱標,加上朱棣是庶出,一直得不到朱元璋的重用,朱棣始終與‘名正言順’的太子之位無緣。
朱棣本身深知這一點,在朱元璋死前,性格較低調,能夠隱藏自己的野心,不顯山露水。
後朱標英年病逝,朱元璋悲痛萬分,在喪子之痛中越發敏感,而此時大臣誰敢舉薦太子人選,等於把太子人選推到風口浪尖。
愛屋及烏,朱元璋最終把皇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自己的長孫——朱允炆。
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也知道要消弱朱棣這位四叔的勢力,可他尚還稚嫩,哪是征戰沙場多年朱棣的對手,朱允炆在朱棣面前屢戰屢敗,直到被朱棣奪走皇位。
朱棣剛奪得帝位之時,讓大才子方孝孺給他擬定詔告天下的即位詔書,方孝孺卻誓死不從,還把筆扔到了地上,一邊哭一邊大聲罵道:“死就死了罷,這詔書我是絕對不會起草。”
朱棣勃然大怒,呵斥道:“你就不怕我滅你九族?”
方孝孺回答道:“誅我十族又能如何?”
朱棣大怒,命人還真誅滅了方孝孺十族,一共873人。
二、一奪皇位千古黑
坐在搶來的皇位上,朱棣同時給後人留下了腹黑狠決的印象。加之朱允炆作為弱勢方,人們在對朱允炆極致同情時,更認為朱棣可惡,可謂“一奪皇位千古黑”。
可實際上,朱棣真有那麼暴戾嗎?
朱棣當上皇帝后,對國家的治理兢兢業業,是一位難得的好皇帝,並在一連串的有效措施下,開創出了‘永樂盛世’,把明朝治理得一派昌盛繁榮。
從政績來看,朱棣是一位好皇帝,不得不說,讓朱允炆繼位,大概是朱元璋最感情用事的一個決定。
由此可見,朱元璋是一個專情之人。
而朱棣作為最像朱元璋的一個兒子,也深得朱元璋的這一點真傳——雖敏感多疑,卻很專情!
專情,是朱棣的另一個性格特點,只是人們只知道他搶奪了侄子的皇位,僅僅看到他冷酷狠決的那一面。
三、朱棣的專情
朱元璋尊愛馬皇后,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而朱棣,同樣深愛著徐皇后。
這位徐皇后,是朱元璋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能文能武,在歷史上有美譽:“幼貞靜,好讀書,稱女諸生。”
朱棣起兵奪位時,朱允炆派李景隆圍攻北平,而朱棣當時不在北京,正前往寧王朱權那請求支援,無人鎮守的北京危在旦夕。
緊要關頭,是徐皇后披甲上陣,於水深火熱之中,救下北平。
朱棣當上皇帝后,徐皇后還經常勸朱棣,要愛惜百姓,恩禮宗室,廣求賢才。而寵愛徐皇后的朱棣,也願聽徐皇后的建議,是一位獎罰分明的好君主。
可惜天不作美,徐皇后命不長,年僅四十六,便因病去世。
痛失愛妻的朱棣,悲痛萬分,追封徐皇后為‘仁孝皇后’,此後的十幾年,朱棣都沒再立過新皇后。
可見在歷史上看似冷酷狠決的朱棣,也有極度重感情的一面。
四、是昏君,還是明君
除去對徐皇后的專情,朱棣下屬也情感分明。
對於忠誠的下屬,朱棣能夠給予優待;但自小不得朱元璋重用的朱棣,大概最恨人不服從他,所以對於反對他的人,他也有鐵腕殘忍的手段。
那麼,又專情又狠決的朱棣,到底是暴君,還是明君?這就看我們以什麼樣的立場去評價他了!
在歷史面前,事件不同,呈現出來的“真相”也便不同,所以很多時候,不能以單純的一件事,直接定論歷史人物的面貌。
但總體而言,朱棣能夠帶領明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王朝,已算是一位好皇帝。
-
5 # 不做歷史的過客
明成祖朱棣其實功績可比秦皇漢武,開創的永樂盛世應該要比西漢時的漢武盛世、唐朝時的開元盛世和清朝時的康乾盛世更輝煌。永樂盛世承上啟下,上承洪武之治,下啟仁宣之治,明朝連續4位皇帝(或者說5位,建文帝就是洪武之治的延續),都是大治,這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1398年朱元璋駕崩,由於太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即明惠宗。明惠宗為鞏固皇權,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
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起兵,最後率軍南下,攻佔南京,史稱靖難之役。後明惠宗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即位,改元永樂。
朱棣在位重要舉措:
1. 遷都北京
北京,“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勝,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誠帝王萬世之都也”。當時的故元勢力,“控弦之士,不下百萬”,嚴重威脅明朝北方安全。都城設在北京,“天子守國門”,利於北邊防務。
1406年,明成祖下令明年6月,正式營建北京宮殿。特派大臣到各有關行省採集巨木。又命大臣陳珪,主持北京宮殿及北京城市的整個設計營建工程。此後,正式啟動的營建工程,就一直進行,從未中斷過。1420年,北京的宮殿終於建成了。明成祖下令遷都北京。經過18年的曲曲折折,明成祖終於了卻了自己多年的宿願,完成了遷都盛舉。從此,北京就成為明清兩朝的都城,一直延續至今。北京定為中國的首都,這是明成祖的歷史貢獻。
2. 編《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編纂於永樂年間,由翰林院大學士解縉擔任總纂修,歷時六年(1403-1408年)編修完成,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它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為後世留下許多豐富的故事和難解之謎。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儲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共計2293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億7千萬字。
它儲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據粗略統計,《永樂大典》採擇和儲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種之多,數量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編纂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收書也不過3000多種。
3. 五出漠北,三犁虜庭
1410年(永樂八年)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嚮明朝稱臣納貢。1413年(永樂十一年)朱棣封韃靼大汗阿魯臺為和寧王。 隨後明軍一直進入到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1414年(永樂十二年)朱棣舉行第二次北伐親征,在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南)擊敗據險而守的瓦剌首領馬哈木,追至土剌河,馬哈木逃遁。1422年(永樂二十年)三月朱棣率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臺所部,是為第三次北伐。明軍經開平向東北方向進軍,於闊欒海北道發現阿魯臺部大批輜重,發兵焚燒,收其牲畜班師。回師途中以兀良哈附逆阿魯臺將其擊敗。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七月朱棣發動第四次北伐,再次親征阿魯臺。聽聞阿魯臺為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十月於上莊堡接受也先土幹投降,封忠勇王,賜名金忠。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正月韃靼部進犯邊關,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朱棣對蒙古各部的一系列打擊被後世史書稱為”五出漠北,三犁虜庭“。
4. 鄭和下西洋
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宦官鄭和為正使,王景和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餘人,乘“寶船”六十二艘,遠航西洋。明朝艦隊從蘇州劉家港出發,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及錫蘭等地,經印度西岸折回返國。以後又於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間,先後七次出海遠航,經過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這就是偉大的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推動我國古代航海事業達到頂峰,成為十五、十六世紀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先驅。促進海外貿易擴大,帶動了中外經濟交流與發展。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了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和共同進步。推行親仁善鄰,鞏固和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係。展示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和開放進取、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發揚了中華民族重視海洋、探索海洋的科學精神,為振興我國海洋事業提供了重要啟示。
朱棣在位期間,明朝的軍事、經濟和影響力都屹立在世界之巔,締造了不朽的輝煌。
因明成祖靠靖難稱帝,得位不正,重視正朔嫡長制度的儒生大都視其為逆賊,故大量詆譭貶低;後世有人為成祖翻案,論其功績:“雄武之略超越唐宗、遠見卓識冠蓋漢武;五逐漠北、三犁虜廷;東向經略東北之北,西向設立哈密之衛;吞併安南、四夷望風歸順;七下西洋,萬國齊朝聖主;疏通運河、永樂大典!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6 # 置身黑白的精彩
明成祖是個壞叔叔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是他又是一個好皇帝,千古一帝稱謂有點誇張,一代明君當之無愧,武能安邦平天下,文能提筆定乾坤。
先說朱棣出身,作為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出生的時候,朱元璋正處在事業上升期,整日忙著戰事沒時間搭理這個兒子。朱棣學沒咋上,苦到沒少吃,跟著一眾老小忙於戰亂,疲於奔波。以至於長到7歲才被朱元璋想起來,給他取朱棣這個名字。親爹不稀罕,只能另尋個“爹”。鮮有人注意的朱棣就從小就跟著未來的岳父“徐達”、常遇春等武將一同摸打滾爬,經歷了血雨腥風的戰亂,自然而然的有了些軍事上的威望和支援,最重要的是磨出了桀驁不馴、火爆剛烈的小脾氣。天下平定後,受制於親爹的餘威,本想安安分分個邊陲王爺,沒事騎騎馬,打打獵,跟友邦美女溝通一下感情。可老掌櫃的剛一西去,被他從小欺負的小侄兒就覺得自己翅膀硬了,在一眾輔臣的忽悠下要撤藩,要弄他這個四叔。於是乎,朱允炆就在太歲頭上撒了把土。若是論讀書治天下,朱允炆跟他四叔還能搏一搏;可是論打仗,他哪裡是朱棣的對手。惹急眼的朱棣一鼓作氣帶兵打到應天(江蘇南京),把他侄兒從皇位上攆下去,自己做了天下,年號“永樂”。我估摸著永樂的意思可能是覺得終於正兒八經的納個外國妾,樂樂呵呵的當個昏君了,可是有人他不願意啊。
叔叔搶了侄子的皇位,天下人自然是不服的,所以大批的文人志士站出來反對:朱棣你不僅謀權篡位,違背綱常,還喜歡外國女人,巴拉巴拉一通罵。這幫文人中最值得一提的當屬千古忠孝方孝孺了,不但嘴裡不服氣還當眾檄文討伐朱棣,氣的朱棣這一不痛快,硃筆一揮,誅他十族!最後族譜湊不夠了只能拿他認識的朋友頂,可憐可嘆。這一點也能看出朱棣的殘暴與可怕,應該說他是和朱元璋最像的皇帝,凡是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當然治理這些人殺伐是不夠的,還是需要懷柔手段,於是乎他用高官厚祿為餌,將朱允炆手下的一大批人才納入麾下,為大明盛世奠定了基礎。
要想成為一代明君,僅僅是奪得天下是不夠,明成祖之所以稱之為明君,是因為他做了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值得歷史留名。
1、永樂大典
易代修史,盛世修書,《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由明成祖朱棣1403年先後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類書。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被稱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
2、遷都北京
天子守國門,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朱棣下令遷都,朱棣將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往北平,是具有中國歷史重大意義的事件,遷都北平,有利於控制全國的政局,同時有利於抗擊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於經營東北地區。明朝初期,華北相對於江南的貧困相當明顯。北平的營建使北方的生產和人口迅速恢復。
3、鄭和下西洋
懷柔四海、萬國來朝。朱棣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本來派正和下西洋主要是為路尋找他那失蹤侄兒的下落(到底為啥下西洋咱也不知,但是他們都說朱老闆喜歡外國妞,你品),未曾想竟然創造路人類航航史的奇蹟,為人來歷史發展邁出了一大步。中國的絲織品、瓷器受到西洋諸國得了很高的聲譽。還踐行中國傳統政治理念的想法,通好他國,懷柔遠人,同時宣揚大明威德,而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鄭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鄭和船隊展示了明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優勢,加之經濟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導的朝貢體系的規模大為擴充套件。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為中國輸入了新的工藝產品、原料、技術,從而影響了中國國內的手工業生產。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瞭解。鄭和下西洋,還留下了《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也是遠洋航行的寶貴資料。這都得益於明成祖朱棣的遠見卓識。
朱棣雖然是造反派,但是值得我們為他鼓掌喝彩,他為大明贏得了一個國泰民安,太平盛世,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歷史,在華夏文明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筆。一個喜歡外國美女的皇帝,他能壞到哪去呢?
-
7 # 北枳讀書
我想寫一下朱棣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熟悉明朝歷史的人都很清楚,朱棣是打著“靖難”的旗號搶了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至此,明朝帝系發生了轉變,從朱標(朱棣的大哥,朱元璋立的太子,後病死,改立的朱允炆)這一支轉到了朱棣這一支,明朝後來的十三位皇帝都是出於朱棣的子孫。
叔叔和侄子刀兵相見,不計血肉之情,實在令人嘆惋。不過在皇權鬥爭中,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所以朱棣的這種做法無法去評判,我們可以評判的是,他是否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答案:是的,還很優秀。
歷史之神如果是一位老師的話,當他批閱完朱棣這個學生的期末試卷的時候,一定會捧著試卷,兩手哆哆嗦嗦,嘴裡喊著:“好,好,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滿分吶”
絕對滿分啊,永樂大帝可不是白白叫的。
朱棣為什麼是一個好皇帝?
也就是說,他做了哪些事情才稱得上一個好皇帝?
主要是以下這幾件事。
第一件、主持編撰了《永樂大典》。
不就編本書嘛,有什麼大不了的,還拿出來說。
哦,是麼?
我列幾個資料出來。
22973卷、目錄60卷、11095冊、三億七千萬字(純手寫)
儲存了中國14世紀以前的歷史、地理、人文、藝術、百科文獻等等,沒有你找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官方評價: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國家有錢才會修書,飯都吃不飽的時候是不會瞎湊這種熱鬧的,這也間接證明了朱棣統治時期,明朝處於盛世。
第二件、鄭和下西洋。
同樣都是Nautilus,鄭和一個世紀後的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這些人,航海航出了殖民地、黃金,給自己的國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利益,為這些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這個時候閉關鎖國,叫人家給趕超了,以至於後來……
落後就要捱打,落後就要捱打啊,血的教訓。
回到鄭和下西洋,自己出人、出錢、出力,到一個地方,送錢、送禮,值嗎?
值
我很強大,但是我不欺負你,我尊重你的領土主權,希望同你建立友好關係,並且保持下去。
強而不欺,威而不霸,這是明朝的魄力,這是中國的胸懷。
第三件、五徵漠北。
天子守國門,說的就是朱棣。
明朝一直有個老鄰居,那就是朱元璋攆跑的元朝,後世稱為北元。
北元的皇帝憋屈啊,離開了大都(北京),這一天到晚看見的除了沙子還是沙子,整天風吹日曬的,吃的除了牛肉就是羊肉,種個蔬菜水果也長不出來。
還是大城市好,既然啥都沒有,那就搶吧。
朱棣好欺負?
你不惹我,我不惹你,你要惹我,我就打你。
那就打吧
從永樂八年到永樂二十二年,打了五次,贏了四次(最後一次沒碰到敵人),至此,北元聽見朱棣的名字都打哆嗦,朱棣活著的時候,北元再無實力對明朝構成威脅。
這就是朱棣,有文治,有武功,這就是永樂大帝。
明史評: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牛
-
8 # 龍文說史
朱棣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位明朝二號人物,一個不為人知的偉大帝王明成祖朱棣,為什麼不為人知?在許多人眼裡,不論是課本還是影視劇都對他的老父親朱元璋特別推崇,因為他的老父親將元朝皇帝驅逐到外蒙古(今蒙古國),還實行一系列奠定國基的政策,比如高築牆廣積糧,三省六部制,將國家建立成極端法制帝國,還有本人的疑心兒重,殺忠臣,手段毒辣。可以說沒有明朝就沒有朱元璋,就如《倚天屠龍記》中朱元璋起家就是明教。他可以說是白手起家,而不是像歷史上唐宋大多朝都是貴族奪權的。他和漢劉邦相似,都靠農民起義才有今天,歷史上多少農民起義沒有成功,甚至地盤不大,而他卻屹立於民族歷史之列,這也許是歷史在和人開個玩笑,夾在元朝和清朝之間,看看漢人到底能建多大疆域,是不是可以媲美少數民族,其最終結果還得讓他的兒子朱棣給答案。
少數民族與漢人直接和間接統治觀不同,這也正好驗證明帝國皇帝朱棣怎樣對待這種情形,之後的鄭和下西洋正是兩者的混合體。 一想起朱棣就想到鄭和下西洋,事實上鄭和的名聲遠遠蓋住了朱棣。鄭和,又名馬和,回族人,明軍佔領元朝攻打雲南時,將小鄭和從老家掠到北方,送到燕王朱棣身邊,當個小太監。他親眼見證了朱棣是怎樣崛起的,也怎樣使朱棣走向人生輝煌,明帝國逐漸步入全球強國。
還是講講關鍵人物朱棣吧!朱棣原本和朱元璋的許多兒子一樣,都有封號和封地。在老父親朱元璋眼裡,朱棣也是無二之選的繼承人,但在某些臣子勸阻下,不得不立孫子朱允文。這也為日後埋下了禍根,朱允文字身懦弱,沒有什麼功績。而相反他的叔叔朱棣卻功高蓋主,在燕地正是前朝元大都,擴大自己的地盤,幾次征討蒙古,漠南蒙古人都擁戴他。朱允文在許多要強的臣子慫恿下進行削藩,這也造成有的王爺自殺。燕王朱棣不得已開始造反,他揮動旗幟以清君側為名殺向首都南京奪取侄子帝位,南京被攻陷,惠帝出逃(朱元璋生前早料到會有這一天,叔叔奪侄子帝位,打通宮殿地道,僧服藏在裡面,燒了宮殿,可以穿上它出逃)。朱棣用最極端手段處死好強的大臣方孝儒,誅滅九族甚至十族,進行那些曾經支援削藩有敵意的大臣,像黃子橙,齊泰,大清洗後,朱棣取而代之登上帝位。
登上帝位後,他於是開始他的雄心,首先就是擴充套件明帝國版圖,全國有十三個布政司,明勢力進入東北黑龍江出海口到庫頁島之間,在哪裡設定奴兒干都司(派太監出巡,在哪兒立明碑),甚至控制西伯利亞以東疆域,在哪兒設定許多衛用以控轄,最北邊衛可能到西伯利亞雅庫茨克以南。北面五次親征外蒙古,徵韃靼,瓦剌,但收益不大。明朝在西南繼承了元朝疆域,在西藏設定烏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間接對其控制(大封活佛)。西面最遠延伸到哈密。南面,明軍幾乎佔領越南緬甸。第二件就是遷都北京,今天北京故宮就是他建的,還有制定《永樂大典》。第三件應對外敵西域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重點討論一下,其人是個瘸子,和成吉思汗沾點血統,以中亞為基地佔領了波斯,他想學老祖宗成吉思汗,向南攻打北印度,在土耳其將奧斯曼帝國皇帝作為他的俘辱,進攻埃及同時又向北打到基輔和莫斯科附近,甚至遠征到今西伯利亞城。幾十年的征討幾乎降服成吉思汗西部三大汗國。而東方元帝國(大汗汗國)則被明取代,帖木兒罵明帝為豬(朱)皇帝背信棄義,於是親率號稱五十萬東征明帝國,明軍在西域位所嚴陣以待。帖木兒部隊曾經進入新疆庫爾勒附近,可惜驍勇善戰的帖木兒在中亞突然病故才作罷。若不出意外的話,西域回回人就成第一個入侵中國的日本人了。事後,朱棣舉行大軍演嚇唬帖木兒使臣。
第三件就是鄭和下西洋(兩三萬人,城市一樣的龐大船隻遠航),朱棣認為元朝能稱霸歐亞大陸,明朝則能稱霸全球。明朝雖不知地球是圓的但船隊有可能環球航行過。明表面上是不欺寡不凌弱,遠近外交,實質是超漢唐,而迭三世,耀兵異域,示中國之富強,其中鄭和下西洋受阻,於是活捉東南亞海域掌門人陳祖義,在南亞又攻下斯里蘭卡,準備將其國王擒回中國問罪。(大多數認為中國最遠航行到非洲東岸)在第六次航行中,鄭和一支船隊有可能繞過非洲好望角(有證據那時一位歐洲人畫的地圖就描寫許多中國船隻去向),直奔大西洋到達美洲,然後繞過美洲被風吹過太平洋回中國。可惜朱棣之後停止了下西洋,主要是耗財,傷國力,儒家思想不允許這樣行動,明帝國退出海洋。同樣一個世紀後歐洲探險家紛紛發現世界,哥倫布,達伽瑪,麥哲倫使世界地圖財富變得完整,他們發了財。如果明帝國固守這些海疆,也許在非洲和美洲,歐洲人就不可能定居整個全球。考孟席斯《1421中國發現世界》。明帝國曾稱霸海上,直到全球,也鬱悶,不相干的歐洲人為什麼在同一時期學明朝(鄭和船隊有可能主要為了去歐洲,但路都不通,只能走彎路繞過好望角)。
兩者結果不一樣,一個死悄悄一個影響到現在,華人的獨霸世界自從那次開始衰亡,一直到近代。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明成祖朱棣眼光有多遠大,可惜他的眼光只代表個人,而不是當時大多數人,那些儒家大臣們最後毀了他的雄心,卻沒有毀了他的功績。 所以要想認識明朝該讀讀《明朝那些事兒》。
從以上可知,朱棣的閃光點著實令人推崇,他為明朝開創了永樂盛世,使中國最後一次敞開大門,主動走向世界,展示一個古老文明輝煌的成就。輝煌的背後,他卻缺點重重,殘忍和任性,一味追求功利,對外炫耀,導致明朝財力耗盡,鄭和下西洋一度停止。面對西方大航海來臨,中國從此退出世界競技舞臺,走向閉關鎖國道路,朱棣所做的也許是迴光返照,這就是我們所說一個被忽視偉大的帝王明成祖朱棣。
-
9 # ACG乀紗霧
朱棣有心計,有手段,所謂的心狠手毒,敢於屠殺任何不利於他和大明的人,所以他誅方孝孺十族,固然駭人聽聞,但是準確的說,建文帝未必能在朱元璋死後繼續推動大明繼續前進,也許他是個仁君,但是估計光北元以及後續的瓦剌、韃靼問題就能煩死他,要知道朱重八為了大明天下穩定把能臣大將都殺光了,就留了一個防守專家耿炳文給建文帝,當時北元依然是個大問題,朱允炆解決的不好,估計又要重蹈北宋南宋的悲劇。至於不傳位給朱高熙,而傳位給身有殘疾的朱高熾,那是因為從長遠來看的,也許高熙的能力比高熾強,但是高熾不失為一個仁厚之君,而且高熾有一個英明神武且深受朱棣疼愛的兒子朱瞻基,而高熙沒有。
-
10 # 獨行山人
評價一位歷史人物,要著眼他對社會和歷史的貢獻及其影響。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他有幸生在了帝王家,註定會經歷一番血雨腥風。
按照封建思想的傳統思維,朱元璋毫不例外的安排嫡長子朱標繼位,可惜朱標身體不好,先他而去。思前想後最終安排了嫡長孫朱允炆繼承大統。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原因是朱元璋兒子很多,朱允炆年紀小,不好服眾(朱允炆那些如狼似虎的叔叔)。更關鍵的是朱允炆生性仁慈,拿不出實時的手段來對付他們。朱允炆雖仁慈但並不傻,他知道他從他爺爺手裡接過的江山比較燙手,決定要削藩。這一削藩給了朱棣起兵提供了合適的藉口,於是以“清君側”的口號發動了靖難戰役。四年的靖難戰役,朱允炆一敗塗地,剃度出家了。打亂了朱元璋的安排,成就了新一代帝王。普通人就普通人罷了,但朱允炆和朱棣不是普通人啊,朱棣的帝王術玩的要比朱允炆高的多,最終物競天擇,朱棣上位。
朱棣上位後,大力整治朝綱,遠征蒙古殘部,派鄭和七下西洋,國力蒸蒸日上,四方來潮,開創了新一代中原盛世王朝。
朱棣在治國方面可圈可點的還有組織編制了《永樂大典》,將社會百科進行了濃縮和萃取,為後世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打好了基礎。
當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朱棣讓人最大詬病的就是皇位來路不明(打著清君側的口號從侄兒手裡奪取了江山),亂殺建文遺臣(給方孝孺定滅十族罪,比九族罪多出朋友一族),立儲口諭朝令夕改,導致二子趙王朱高喣叛亂囚禁致死。
總體來講,朱棣一生對社會和歷史功大於過,屬於上乘的帝王。
-
11 # 朕想你了l
明成祖朱棣在位僅22年,六下西洋,五證漠北,收安南,通運河,制大典,創內閣,北造北京城,南建武當山,實現萬國來朝,文治武功遠邁漢唐創天子收邊關,立君王死社稷,使有明一朝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朱棣所做的這些事,歷代皇帝能做一件都夠吹一輩子牛逼的了,可與秦皇漢武並稱千古一帝!
-
1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明成祖朱棣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們可以從兩部史書對他的評價對他有所瞭解。
一部是清朝編撰的《明史》,很多明粉說,這個《明史》啊,太多的抹黑和篡改,太不可信。另一部是明朝人談遷的《國榷》,明粉們認為,這部書才是可信的。
這一點上,我還支援明粉的,為什麼我這個一貫的滿遺居然會這樣呢,那是當然了,因為我比較客觀。
一、清修《明史》裡面是這樣評價朱棣的
贊曰: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翻譯一下:
朱棣少年帶兵征戰,佔據封地幽燕的有利地形。恰逢建文帝執政,勢力較弱,長驅直入,打入南京稱帝,獲得了統治權。
朱棣即位之後,以身作則提倡節儉。如遇水災旱災早上得到訊息,晚上就已解決,知人善任,洞察人心。宏偉的武績和戰略眼光不亞於太祖朱元璋。數次出兵遠征,平定了漠北。到其晚年時候,其聲威遠播四方,周邊國家臣服於明朝,向大明進貢的多達三十個國家。幅員遼闊,遠遠超過了漢唐。其文治武功前無古人。
然而在建文帝削藩時期,朱棣做為藩王卻逆天而行,以下犯上,偉大的功績也不能掩飾臣德的虧負。
這樣的評價怎麼能行?明粉不滿意,我更不滿意,所以,還應該以《國榷》為準。
二、《國榷》裡是這評價朱棣的
談遷曰:高皇帝在天之靈,歌舞謳思,方切海內,而北平曾不返顧,撊焉舉兵,振臂疾呼,用脫家禍,雖茹薇之士,飲血之臣,搖唇鼓吻,終我未諒。
然鹿走山林,命懸庖廚,設徇咫尺之義,幽圄之下寧有天日哉,帝所以振袂而起,犯不諱於天下也。
凝命之後,恪遵祖訓,而藩戚之間,弦不得膠,刀鋸弓旌以甄懲臣民者,猶昔日也。蠲租課吏,飭旅闡文,不啻過之。至於航鯨海之險,軺西域之傅,觸風露,歷寒暑,帝豈無勞民之懼哉?
逆取順守,積疑在心,窮極王略,威振殊俗,不惜垂堂之戒,身冒埃霧,冀憑一怒之力,銷內嫌而弭外寇。彼解縉書生,方實肉食,烏足以知之?
噫!天樞北垂,銅柱南附,而閣輔以籌之,河漕以緯之,為國家無窮之利,蓋創穫也已。
翻譯一下:
太祖皇帝駕崩沒多久,正值眾人懷念謳歌的時候,海內也才剛剛平定,而北平燕王卻毫不顧念,大舉起兵,振臂疾呼,只為擺脫一家之禍。然而,有忠直之士終身不接受其統治,有正義大臣喋血市曹,雖然朱棣這種行徑是受別人的挑撥煽動,但我認為終究不可原諒。
然而鹿奔跑于山林,性命卻隨時掌握在廚子的手中。如果僅僅屈從狹隘的義理,牢獄之中怎麼還會有天日呢?所以陛下振袂而反,甘冒天下之大不韙。
陛下得位之後,恪遵祖訓,藩王之間,不得私下聯結,又恩威並施,獎懲臣民,與建文帝的措施也沒什麼區別。免除租稅,考核官吏,整飭軍隊,編修文典,何止過之?至於航險揚威海外,詔西域萬邦來朝,親觸風露,經歷寒暑,陛下怎麼不考慮人民的勞苦呢?
反叛而獲得帝位,順而守之,難免積疑在心,因而就極盡施展帝王之謀略,威震蠻邦,甚至不惜使自己處於險境,身冒塵沙,冀望憑藉天子一怒之力,消除內患而平息外寇。解縉一介書生而已,方才享有厚祿,怎會知道帝王的用心呢?
噫!天樞北垂,銅柱南附,即所謂天道倫常。陛下設立內閣以運籌國政,興修河漕以聯絡南北,這也是為國家謀未來之利,前所未有的創舉啊!
怎麼感覺,談遷這話不對味呢?️️️
當然了,即然清修《明史》不足取,我們就以《國榷》的評價為標準吧:
自私的叛逆者!
-
13 # 算了歷史
毛澤東主席曾經說:“明太祖,明成祖(朱棣)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 但於此同時,明成祖朱棣也是中國歷史上爭議較大的一位皇帝之一。朱棣創造了明朝初年的盛世,舉行了震驚世界的永樂大閱兵等歷史功績外,他也殺害了不少人,做了不少壞事。一、歷史功績
1、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入主紫禁城的第一個皇帝,朱棣在位期間北定韃靼、南征安南、西抵烏斯藏,東出域外,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2、 朱棣在位期間,組織編纂了近代中國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比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早了300多年,這也朱棣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貢獻。3、舉行永樂大閱兵,宣揚國威。4、成功的國際外交,支援鄭和下西洋 ,使明朝出現了萬國來朝的景象。二、朱棣的過。
1、 永樂初年,朱棣為了自己的皇權,清除建文帝的餘黨,朱棣採取了“瓜蔓抄”,“殺十族”等一些十分殘忍的刑法,迫害了不少文人以及他們的家人。
2 、賦稅太多,百姓負擔過重。朱棣在位期間,經常外徵出戰,五徵蒙古,平定南方少數名族等。耗費了大量的金錢與人力,百姓的負擔過重。
3、 性格暴躁,聽信謠言,濫殺無辜。
4、重用宦官,使明朝的宦官權利過大,明朝的滅亡,與宦官權利過大也有著有許多關係。以上只是朱棣功與過的幾點,並不全面,但從此我們也能看出明成祖朱棣是一位頗具爭議的皇帝。
-
14 # 鯤鵬歷史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憑藉著堅定的意志和為期四年的艱苦戰爭奪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帝之位,成為大明第三任皇帝。
首先,我認為燕王朱棣驍勇善戰,頗有文韜武略。而且意志力非常堅定。
1380年燕王就藩北平後,多次受命參預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均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後期他在“靖難之役”中最終取得勝利也與他善戰有謀有關。
由於朱允炆削藩太快,波及到燕王朱棣,朱棣以“清君側”為由舉起了造反的大旗。史稱“靖難之役”。
起初,朱棣是叛逆之師,以數百人起事,以北京城一隅而對全國,勝負之勢似乎不難判斷。然而,他仍然底氣十足,從一開始就異於常態的冷靜。
戰爭初期,建文帝任用了唯一一位躲過朱元璋屠殺的開國宿將耿炳文,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上平叛。出師一月,即兵敗定城。十月,建文帝換將李景隆,代替耿炳文領兵五十萬,再徵再敗。
到建文二年五月時,水陸重鎮德州失守,城內百萬石糧食及無數兵器盡為燕軍所得,南軍一敗塗地。
在戰爭期間,朱棣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對戰爭的判斷、分析和決策水平,實可堪稱是一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毫不遜色於其父朱元璋。
朱棣還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靖難之役”結束後,朱棣竊取了皇位。
在位期間,朱棣做了許多明君應該做的大事兒: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進一步調整中央行政機構,設定內閣;疏浚大運河;命人編修了《永樂大典》;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朱棣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對南海的經營。
所有這些都說明了永樂大帝是一個很稱職的皇帝,明朝在朱棣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世”。
朱棣同時也是一個殘暴好殺之人。在他登上皇位後,對建文帝的舊臣進行了瘋狂的屠殺,最血腥的莫過於對文人方孝孺實施的“滅十族”暴行,對建文帝的兄弟們也是能殺的殺,能囚的囚,不留絲毫情面。
也許,由於擔心他的皇位來路不正,畏懼那些街頭巷尾的議論,所以他舉起了屠刀,瘋狂屠殺那些反對他的人。
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 今內蒙古烏珠穆沁),這位在戰火中出生的英雄經歷了金戈鐵馬、九死一生的戰場拼殺,最終死在征戰的路上。
-
15 # 王榮聯1
朱棣,是明朝的三任皇帝,被稱永樂大帝。朱棣在位22年,活了64歲,是個爭議很大的明朝皇帝。朱棣雖然有過不怎麼光彩的政壇往事,比如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推翻正統合法的建文帝,因此謀了個篡位的千古罵名。又比如,朱棣本想請一代帝師方孝孺為自己合法登基塗脂抹粉,沒想到吃了閉門羹,還殊殺了方孝孺十族。但是就朱棣22年的政績來看,他卻創造了一個永樂盛世的神話。是他五次親征漠北,把敢於南侵的牧馬民族拒之於沙漠之北。是他收復雲貴和安南,使得華夏大漢民族有了長治久安的遼闊疆域。是他多次派譴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友好往來。是他把明朝京都從南京遷往北京,才使得我們今天可以見到引為自豪的北京故宮紫禁城,包括美麗無比的、獨一無二的古建築群,還包括巨量的價值連城的字畫、瓷器、傢俱等。因此,朱棣可稱千古一帝。
-
16 # 曉木曰兮歷史系
1.他是一位個人能力非常強的人,無論是帶兵打仗衝鋒還是治國安邦。作為一個皇帝,能有其一我認為就算不錯了。如果沒有真本事,如何能起兵成功;並在登上皇位以後還多次親征,可見他是真的有天賦並且熱愛戰鬥~
2.他有雄才大略。他在位期間做了很多事,鄭和下西洋、修永樂大典、遷都北京等等,這些事情如果沒有雄厚財力和強盛的國家都很難辦到,他能在短短執政二十年做到這個份上,我只能說佩服。
3.他對自己人還是蠻好的。這一點和他爹比起來真是...
我認為一個人為了達成目的可以兇狠陰險殘暴,但有一個前提就是那個人可能會威脅到你或者已經威脅到你。他爹那個實在有點過分我讀歷史都膽戰心驚,相比之下朱棣該溫和就溫和該鐵腕就鐵腕。
4.有些人可能覺得他造反上位並且還有方孝孺事件等等所以不喜歡他。不過對我來說,我認為成王敗寇,本就如此。何況其實在那個時候很多人不相信他真的能成功,機率真的太小太小,但朱棣就是做成了。這種事他都能成功我覺得是天命所歸。
5.作為一個優秀的帝王手上沒有血腥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在他手下成為炮灰,打仗勞民傷財也是真的,但在評價的時候我更傾向於找他的優點,畢竟他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但試問如果是你,這樣的出身,你能否做到他那一步呢~~
-
17 # 地平線的石頭
修建北京城,雖然現在的北京變化大,但是大家旅遊喜歡看的紫禁城是他主持建的。五徵漠北,基本解除了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威脅。平定安南,就是現在越南,那時代還是屬於中原王朝的。開啟屬於華人的大航海時代,鄭和七下西洋,最遠去過非洲,萬國來朝讓他陶醉,沒有佔領全是原始部落的東南亞,是我認為他做為一個皇帝的錯誤判斷。組織編撰《永樂大典》,一部當時的百科全書。具備一個皇帝的基本特質,殘忍,六親不認,勇敢,霸道。在中國歷史上,朱棣應該是最有做為的皇帝之一!
回覆列表
歷史上各種解說已經回答了,我就站在我的觀點上說吧,他是唯一一個以藩王的實力幹掉了正統的皇帝,因為庶出的出身的因素,得不到當時大部分文官的支援,勳貴們剛剛從空印案,藍玉李善長案存活下來,哪還敢在去涉及儲位,能夠以微弱的實力,贏了戰爭,也算一個不小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