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煙臺果哥

    套袋蘋果的果面光潔度是影響果實外觀質量和商品價值的的主要因素,如何生產出無病害,果面光滑豔麗的優質果品,使廣大果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我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影響套袋蘋果果面光潔度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一、倒春寒

    花期、幼果期遭遇倒春寒,帶來的低溫冰凍及霜凍是誘發果鏽的主要因素之一。花期若氣溫低於5℃時,果面易形成果鏽,氣溫連續1-2天低於5℃,果鏽形成率可達10%,連續2~3天氣溫低於5℃,果鏽形成率可達30%,遭遇霜凍鏽產生達50%以上,多發生於梗窪處,嚴重的果面上會形成“霜環病”。

    所以說,低溫霜凍能使幼嫩的果皮細胞組織受損,形成果鏽,影響果面光潔度。

    防治措施

    目前,較強的霜凍一般都有預報,我們可根據預報情況提前採取果園澆水、燻煙和噴施防凍藥劑等進行預防。一旦遭遇霜凍害,應及時噴施碧護、天達2116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補救,緩解凍害,保花促坐果,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

    二、風害

    春季風大,幼果上的絨毛尚未脫落,由於風力較大,小幼果上的絨毛被樹葉或枝條相互摩擦,造成幼果表皮組織受傷絨毛脫落。受傷組織在癒合後就形成了粗糙的表皮組織,被果農稱為果鏽。

    防治措施

    1、果園外圍栽植防護林。

    2、早春在果園的外圍設定擋風牆,方法是每隔4-5米樹一根2.5米左右的水泥杆,中間拉上3-4道鐵絲,然後再附上遮陰網。

    3、在蘋果疏果或套袋時,要仔細觀察是否有受傷的幼果,在保證掛果量的情況下,一旦發現有受傷幼果,要堅決除掉。

    三、噴藥質量

    包括農藥的選擇、配藥效果和噴藥技術。一些果農不重視農藥品種的選擇,也有些果農雖然選擇了優質的農藥,但選配種類太多,配置農藥的方法不正確。很多蘋果的果鏽是因為噴藥時噴頭離果面太近造成的。

    防治措施

    把握好蘋果套袋前的用藥質量和噴藥技術,非常關鍵。

    1、要選擇水劑、懸浮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和可溼性粉劑,禁用用乳油和新增滲透劑的農藥,兌藥時一定要進行二次稀洗,每遍藥的選配種類最好不要超過5種,以免藥液濃度過大,果面造成藥害。

    2、在噴藥的時候,大家還要注意噴藥時不要將噴頭離果面太近,最低要在50釐米以上為宜不要重複噴藥。噴片要經常更換,霧化程度越細越好。

    四、水分供應不平衡

    高溫、乾燥、乾旱年份,果實細胞膨大緩慢。這時澆大水或下大雨,水分過大,造成蘋果果肉細胞迅速膨大,果皮細胞與果肉細胞膨大不同步,致使果皮細胞出現裂紋、裂口木栓化,影響果實光潔度。

    防治措施

    1、遇到乾旱年份,提水澆園時,一定要小水勤澆,不要大水漫灌和大量使用氮磷鉀肥料,澆水後最好用草簾、雜草或黑地膜覆蓋地面,保持土壤溼潤,可維持果皮細胞與果肉細胞生長同步,避免出現裂紋、裂口發生。

    2、汛期遇到大雨,及時開挖排水溝,防止內澇,做到澇能排,旱能澆,使果樹根系處於個良好的生長髮育環境。

    五、果袋質量差

    1、果袋耐水性差:套袋後遇多雨年份,防水差、透氣性不好的劣質紙袋,特別是通氣孔打不開,袋內一旦進水,溼氣不容易散發出去,果實處在高溫高溼的環境,容易產生黑點病、雞爪紋、裂口等。

    2、內袋蠟質熔點過低:一些質量差的果袋內袋蠟質熔點較低,夏季高溫導致蠟熔解,粘粘到果面上,產生灼傷。

    3、袋內溫度過高,導致皮孔因高溫灼傷,果點放大,果面粗糙,有的形成散鏽。

    防治措施

    選用疏水性、透氣性好、耐雨水沖刷的優質木漿紙袋,並規範套袋操作,使幼果處在袋中央並紮緊袋口,防止雨水和藥水侵入。

    六、苦痘病、痘斑病

    由缺鈣引起。引起蘋果缺鈣的原因有

    1、土壤酸化,導致毛細根生長髮育不良,影響對鈣的吸收:

    2、連年環剝,使樹體受損,根系死亡。

    3、鈣肥施用不足,或施肥不科學,其他肥料施用過多抑制了鈣的吸收等。

    防治措施

    1、加強土壤調理,每年春季使用矽鈣鎂土壤調理劑,畝施200-300斤,調節土壤酸鹼度,促發毛細根生長。

    2、幼果期,葉面噴施3-4遍螯合鈣,早熟品種6月底再撒施矽鈣鎂土壤調理劑150-200斤,紅富士等晚熟品種8月份再撒一遍,撒施後劃鋤與土壤混勻。

    3、杜絕環剝。

    七、紅黑點病

    1、殺菌藥打藥不及時,特別是連續降雨天,病菌隨雨水傳播,藥又打不上,不能及時殺滅病菌,而且雨後打藥葉片吸收慢,袋內果實不能得到有效保護,而致使病菌感染。

    2、紙袋質量差,透氣性不好,連續降雨或雨後高溫,使內溫度升高誘發紅黑點病。

    防治措施

    1、紅點病主要是斑點落葉病病菌感染引起的,前期應對斑點落葉病菌做好預防。

    2、一定要在雨前打藥才能起到防治效果。

    3、套袋後的7月下旬至8月下旬,髙溫高溼,是黑點病的高發期,這個時段是防治黑點病的關鍵時期。及時噴施甲基託布津加上井岡嘧苷素,這些內吸性殺菌劑,能殺滅蘋果袋內的鏈格孢菌。

    4、大雨過後,檢查紙袋,將有水的紙袋及時在底部撕口將水放出,減少黑點病的發生率。

    5、摘袋前、後及時噴1-2次的殺菌劑,如甲基託布津、多抗黴素、苯醚甲環唑等,預防紅、黑點病。摘袋後最好是當天摘袋當天下午4點以後噴上,效果好。

    八、果實發黃

    1、施用鉀肥過多或施用含有激素類的劣質衝施肥,促使果實早熟發黃。

    2、連年環剝,使樹體衰弱,促使早熟發黃。

    防治措施

    1、合理使用鉀肥,不使用劣質衝施肥,使用正規廠家優質衝施肥,增施有機肥,增強樹勢,防止果實發黃。

    2、禁止環剝,對衰弱樹可採取減少留果量,地下用生根壯根的產品灌根恢復樹勢。

    九、果園鬱閉

    鬱閉果園,通風透光不良,空氣溼度大,套袋果黑點病重,著色困難。

    防治措施

    對整體鬱閉園片,冬季修剪上,採用隔行伐行或隔株間伐,改密為稀,讓群體光照得得以解決;生長季節,及時疏除直立擋光枝,保證樹下30%的花影率。

    十、掌握好套袋和摘袋時間

    適當提早套袋可以使幼果少受日灼和外界不良氣候影響,並且提早適應袋內環境,套袋時果袋要鼓脹起來,上封嚴,下通氣,不皺褶,不貼果,果實懸於袋的中央。時間以上午9:00-11:00和下午15:00~18:00為宜。噴藥1~2天后藥液被果面充分吸收後方可套袋,避免早晚有露水或雨後未乾時套袋。以防造成果面黑點。

    除袋時先摘除外袋,保留內袋2-3天后,再將內袋摘除,以上午9:00-11:00和下午15:00-18:0,0避開高溫時間。

    摘袋後及時噴施殺菌劑加補鈣產品,及時鋪反光膜。

  • 2 # 膠東鄉村

    果面光潔度為衡量蘋果質量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到種植的效益。在果品上常表現出果面粗糙、果鏽、紅點、黑點、皸皮、日灼、裂口等,發生的原因錯綜複雜,現根據自己多年的生產經驗,詳細剖析其原因,找出防治和提高的措施。

    ◆影響果面光潔度的多種因素

    (1)樹體因素

    樹勢的過弱或虛旺,貯藏的營養不足,是造成果面光潔度差的根本原因。一旦幼果攝取營養不足,會引發角質層發育不良,對外界刺激愈加敏感,果實更容易受到傷害。

    (2)環境因素

    氣候中的溫、溼、風、光等自然因素,也是影響果面光潔的重要因素,例如:低溫多溼引起的果鏽病,高溫強光形成的日灼,脫袋時風雨易裂口,So2等有害氣體遇水變酸刺激果皮,引起龜裂。

    (3)人為因素

    多為生產管理中的不正確操作引起的,比如套袋前用藥不當,噴藥的方法不合理,藥霧過大,噴距過近,時間過長,藥劑分佈不勻損傷果面。套袋時操作不當,對果面和果梗造成損傷,摘葉、轉果不當引所起的枝葉摩擦,也能造成果面的粗糙。

    (4)土壤因素

    主要表現在施肥和灌水兩方面。例如,施肥中偏施,或者使用過量的有機肥,或者是有機肥沒腐熟,都會造成果園土壤的有機質低下,形成營養元素的缺失,缺鈣、鋅、硼等元素患上苦痘病、縮果病,磷元素過多或過少以及錳元素過多更會使果面的光潔度受到影響。

    灌水方面,主要表現在果園水分的激烈變化,如干旱之後的突然澆水和降雨,使果實的細胞壁膨壓不均,果面細胞破裂,產生星點和病菌。

    (5)病蟲害因素

    病害主要以輪紋病、落葉病和各種缺素引起的病害,蟲害主要以綠盲蝽、康氏粉蚧、棉鈴蟲等為主。

    ◆提高果面光潔度的措施

    ●改善樹體的生長勢

    主要改善果實的生態環境,著重抓好幼果期的保護。除了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壯樹健體外,還要進行合理修剪,調整果樹的枝量比、花果比,合理負載。管理中,控制樹勢,均衡生長。控旺時多種手段綜合運用,寧輕勿重,逐步緩和,不可操之過急。

    ●環境因素的防治措施

    (1)果鏽

    ◎產生原因

    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如春天降雨多,空氣溼度大,果鏽誘發嚴重。其次,不注意噴藥時間,幼果期噴藥多,特別是噴布鹼性和酸性的農藥時,也能造成果鏽病產生。果臺留果的數量過多,果實中氮磷鉀的含量低,也促使果鏽發病呈上升趨勢。

    ◎防治措施

    首先,加強果園的綜合管理,增施氮磷鉀,控制留果量,採取按花序留果的疏果方法,培養健壯的樹勢。

    其次,儘量控制噴藥次數,農藥選擇適合的中性生物農藥為主。防治早期落葉病,在5月下旬和6月初噴布殺菌劑,減輕果鏽的發生。

    嚴格按照科學工序套袋,選擇適宜的時間,正確的方法,並選擇質量好的果袋。具體事項如下:

    套袋選擇在落花後10~20天為最好,套袋時間越晚,防病效果越差。選擇一天中的上午的10點到日落前的1個小時為最好,儘量避開高溫天氣和正午高溫。早晨和傍晚的潮氣容易誘發果鏽,應竭力避免此時間段套袋。同一果樹,按照東南西北方向依次套袋,儘量縮減果實與田間溫度,避免日燒現象。

    套袋時撐開紙袋,使通氣孔張開。不要讓果子貼在紙壁上,將果子放在中間,減少日灼。採取合理的摘袋時間。一般於採前3周左右摘袋,不要過早和過晚。摘袋過早,果實暴露在外的時間過長,容易患得病蟲害。摘袋時間安排在上午的10點後到下午的4點前,依據上午摘東北兩方向的,下午摘西南兩方向的順序採摘。

    (2)皸皮裂口

    ◎產生的原因

    果實在6~8月急劇膨大,內外層的果實細胞分裂不均造成皸皮裂口。它與水量關係密切,特別是乾旱之後的水分突增,比如灌水與降水。另外,用藥濃度逐漸加大,也會造成果皮細胞的僵化,出現裂口和皸皮。

    ◎防治措施

    首先,加強樹體管理,健樹壯果。在加強氮、磷、鉀和水的前提下,增施硼肥和鈣肥,將果實調整到最佳的生理平衡狀態。

    其次,及時噴布氨基酸鋅600倍和赤黴素補救,修補果面的光潔。

    ●人為因素的防治措施

    ◎噴藥:科學施藥,表現在:藥液混合的濃度要合理,要選用壓力足、噴點細的噴霧器。噴頭與果實距離要小,霧滴要小,打藥之用水不宜直接利用井水和被汙染的河水。

    ◎套袋:套袋技術的運用除了選擇優質的紙袋外,還要嚴格遵守套袋的規章和程式,具體見以上果鏽防治措施中的有關介紹。

    ●土壤缺素的防治措施

    果樹管理專案繁多,都會影響到果面的光潔。這裡,著重透過詮釋施肥與灌水提高果面光潔的防治措施。

    施肥:基肥充足,不使果樹過飢活過飽。均衡施肥,避免偏氮,並注意補充微量元素肥,增強果實的抗病性,減少缺素引發的各種病害,具體如下:

    (1)苦痘病與痘斑病

    ◎病因表現

    苦痘病與病斑病同屬缺鈣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二者的病狀區別在於,褐變發生的方式不同。痘斑病在表層褐變,是從外向裡發生病變的;而苦痘病褐變發生在果肉,是由裡向外變發生病變,並且果肉重帶著明顯的苦味。

    ◎防治對策

    蘋果補鈣,除了透過土壤施鈣直接補充之外,秋施基肥時也要施入含鈣的中微量元素肥。生長期,也要以葉面噴高鈣肥為主繼續補充。落花後至套袋前的幼果期,果實採收前的一個月是補鈣關鍵期,積極噴鈣防治。

    (2)縮果病

    ◎病因表現

    縮果病屬於缺硼引發的生理性病害,常在果面出現水漬的褐斑,果肉褐變顯著,果實畸形不堪,後期果實內部出現木栓化或海綿狀的空洞,影響食用價值。

    ◎防治對策

    蘋果補硼,主要以葉面噴施為主。在花前和花後,幼果期和果實的膨大噴硼,防治縮果病。

    ●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防治病蟲害對於提高果面的光潔意義重大,病蟲害侵蝕的不僅僅是果面,而且會對整個果實都形成危害。套袋前,預防病蟲害時,禁止使用銅製類的農藥。在防治輪紋病、早期落葉病和紅蜘蛛、蚜蟲和康氏粉蚧等蟲害時,最好選用復配的殺蟲劑和殺菌劑進行防治。

    (1)蘋果黑點病

    ◎病因表現

    蘋果黑點病為一種常見的病菌性病害,病菌源傳播導致果實出現黑點和病斑,與康氏粉蚧的病症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防治措施

    首先,科學施肥,增強樹勢。其次,合理修剪或間伐,解決果園鬱閉,增強通風透光性,降低黑點病的發病機率。最後,就是利用化學方法積極防治。套袋前,多次噴布抗黴素等安全性比較高的殺菌劑。

    (2)康氏粉蚧

    ◎病因表現

    康氏粉蚧主要群居在果實萼窪處,與蘋果黑點病的區別是,能夠找到害蟲,是一種蟲害現象,它汙染果面,使蘋果區域性組織壞死出現黑點。

    ◎防治措施

    康氏粉蚧的防治可結合綿蚜、瘤蚜和黃蚜一起防治,套袋前噴布60%啶蟲脒可溼粉劑8000—10000倍液進行防治。

    總結:影響蘋果果面光潔的因素多種多樣,這裡只對主要環節做出分析。而種好蘋果需要各個環節的綜合落實,只有每個環節都以科學為指導,紮實認真地勞動,才能換來果品質量的大幅提升,光潔提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3 # 喬家小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無公害水果的需求日益增加,為了滿足市場的供應,蘋果有袋栽培(套袋)技術也開始普及。但和蘋果套袋技術伴隨而來的問題也日漸突出,套袋蘋果因藥物刺激、營養失衡、水分失調、日灼風吹、病蟲害等因素造成的各種斑、點、鏽、紋,甚至皸裂等系列症狀,是影響蘋果外觀質量和套袋果商品率的首要問題。筆者就此結合有關資料和生產經驗,提出發生因素及其對策,供果農參考。 1症狀特徵 1.1黑點病:果實萼窪和梗窪處產生黑色“叩悖黑點不擴大、不腐爛,有時黑點的周圍會出現綠色的暈圈,表面常有薄層粉霜果膠。 1.2鏽斑病:果實萼窪和梗窪處產生褐色分散的、或連片的鏽斑,果面上果點星狀放大。 1.3紅點病:蘋果脫袋後一週內,向陽面出現紅褐色小點,紅點不擴充套件、不凹陷、不腐爛。 1.4水紋病:蘋果生長後期,梗窪或萼窪甚至果面產生以果柄為中心的褐色漣漪狀水波紋,有人稱為皸裂。 2.病因特點 蘋果斑點鏽紋病是由園相、土壤、樹體、藥物、套袋、營養、水分、氣象,以及某些病蟲害等諸多因素單獨或複合作用於蘋果果實而引致的系列症狀。 2.1蘋果座果期――絨毛期,人為的噴藥技術不當,噴霧器械壓力過大,把噴霧變成了噴水,淋洗式噴藥,或者農藥配製不合理產生化學反應,亂加粘著劑、滲透劑,或者配製濃度過高等,造成果面的機械損傷,往往產生刺激性鏽斑,這種現象在下垂的果實梗窪表現最為明顯,有人稱為梗鏽。農藥使用倍數過大或混配不當,擴散不勻,中午打藥時溫度過高燒傷,尤其套袋果,水氣難以蒸發,加上高溫易產生藥害。果期噴施刺激性強的藥劑,如有機磷、銅製劑等刺激果面,使果面茸毛脫落,或者噴藥時噴頭離果面太近,嫩果皮受傷,結果蟲未殺死,反而給病菌侵染創造了條件,果面形成“獺 2.2蘋果幼果脫毛期――皮孔形成期,如果噴灑了高劑量的中國產代森錳鋅、波爾多液或乳油型(指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助劑)殺蟲劑或混加高滲劑後立即套袋,若遭遇高溫乾旱,且未提前進行葉面補鈣,果實將會因高溫藥害或嚴重缺硼或缺鈣產生黑點病。 2.3蘋果幼果皮孔形成期――木栓化期,如果噴灑了高劑量的中國產代森錳鋅、波爾多液或其它銅製劑或混加高滲劑,在露水未乾時就套袋,若遭遇連續高溫乾旱,果實梗窪或萼窪處會因隱性藥害或缺硼產生鏽斑病。 蘋果幼果期天氣乾旱,需鈣臨界期和吸鈣高峰期蓄積鈣量不足,加上果實膨大期風調雨順生長量大,導致後期果實嚴重缺鈣、抗旱性降低。蘋果脫袋時,果實突遭白天高溫、夜間有露的天氣,果實陽面會因高溫灼傷產生紅點病若脫袋後遭遇降雨,則斑點落葉病侵染果面,也會形成黑紅斑點。 2.4蘋果幼果期營養補充。眾所周知,果樹當年的萌芽、顯蕾、綻葉、開花、抽梢、坐果,以及花芽的初期分化的養分消耗都來自於上年秋季的貯藏營養。經開花、坐果已耗費了樹體大量營養,處於一個營養缺乏期,難以為幼果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保障,加之氣溫低,光照差,光合作用弱,自給養分不足,果樹缺肥乏力,生長緩慢,抗逆能力下降,容易滋生生理病害。 2.5夏季持續性高溫乾旱,葉片無效蒸騰量大,根系吸收差,養分不能及時供給,果皮細胞失水皺縮,突降大雨,細胞吸收膨脹,出現裂口,病菌浸染或木栓化,形成果鏽,產生黑點。常言道,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因此,在乾旱地區或乾旱季節,應注意水分的補充。 2.6蘋果果實膨大期因隱性藥害或高溫乾旱,果實的生長速率受到抑制。尤其在細胞體積膨大期,連續的高溫乾旱,蘋果的果皮組織細胞增長緩慢,表面蠟層加厚,以提高抗旱性。此時若突然灌水,特別是突降大雨,水分猛增,果實發育內外不一,勢必造成果實內部組織細胞膨長快,果皮組織細胞膨長慢,最終導致梗窪處或萼窪處產生水紋病。 2.7在一些管理粗放的蘋果園,如地下水位偏高,排水不暢,樹體徒長,樹冠密閉不堪,通風透光不良,以及過分依賴環剝環切等促花促果技術,環剝口癒合不良,加之套袋果處於溼度大、透氣差、果面嫩、溫度高的環境條件下極易引起套袋果實萼窪處或梗窪處出現皮孔裂紋,形成小黑點等生理病害的發生,導致上述的果面斑、點、鏽、紋,甚至皸裂等系列症狀。此外,使用黑色、藍黑色及微膜果袋和紙袋相比易發生日灼,日灼部位受病菌侵染長出黑黴或發生腐爛。2.8觀察發現,連年發生蘋果斑點落葉病、康氏粉蚧等病蟲害的果園,套袋前後忽視康氏粉蚧的果園,解袋後沒有及時預防斑點落葉病,加之套袋果實的抗逆能力差,這類病蟲害往往發生就嚴重。如斑點落葉病為害果實後,出現不規則的黑紅斑點,潮溼時病部正反面均可長出黑綠色以至黑色黴狀物;褐斑病侵染果實後初呈淡褐色小點,逐漸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表面有小黑點;黑星病為害後,果面“叱蹺淡黃色,圓形或橢圓形,逐漸變為褐色或黑色,表面產生黑色絨狀黴層;茶翅蝽、麻皮蝽等蝽象為害果實後,造成果面出現木栓化斑點,形成黑疤;蚧殼蟲類如梨圓蚧為害果實後,果面有紅紫色小點;康氏粉蚧為害果實後,果面出現黑色斑點,周圍產生綠色暈圈等等。 2.9關於套袋果實表面的黑紅斑點問題,河北農業大學、陝西省果品研究中心、山東省青島市農科所等研究結果認為,其病原系黴心病的粉紅單端孢菌和粉紅聚端孢菌。病菌的孢子在套袋前潛伏於幼果表面,不發病,因為致病菌為半知菌亞門的弱寄生菌,一般不侵染果面,只在果實套袋的特殊情況下發生。 3.綜合防治 3.1長期不注意農家肥的施用,單一大量偏施化肥,導致土壤有機質缺乏,造成土壤板結,,根系難以正常生長,吸收能力降低,加之連年環剝環割,樹體營養物質運轉受阻,樹勢衰弱,葉片薄小、黃化,最終出現根系“飢渴”現象,功能失調,部分礦質元素出現暫時虧缺,出現生理病害,如苦痘病等;鈣、氮比例失調,如水心病、虎皮病等。水心病缺鈣,縮果病缺硼等現象出現,果面產生暗綠色或暗紅色或褐色“摺V厥┯謝肥,有條件的可實行測土配方施肥,適當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有機肥料或綠肥,疏鬆土壤,培肥地力,創造根系生長的良好條件,根系活性強,有利礦質營養元素的吸收利用,保水保肥。實踐證明,在連年重施有機肥或有機質含量高的果園,這類病蟲害相對較輕。近年來,中國北方果區近年來推廣應用的有機、無機、生物肥三效合一的龍飛大三元肥後,果面光潔,蠟質層增厚,果實商品率顯著提高。 3.2實施果園生草制,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增強樹體的抗逆能力;或加強果園水利設施配套建設,保證蘋果生長期旱能灌、澇能排。 3.4注意因地制宜,選用合理的樹形,透過整形修剪創造有利於果樹生長、果樹發育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病蟲害的發生,提高果實商品率。 3.5重視微量元素的應用,如花期花後噴布星肥硼、速樂硼、志信高硼等,花前花後噴布既殺菌又補鋅的普德金、保加新、安泰生等,幼果期噴布斯德考普、康補肥精等,對缺鐵引起的黃化病可噴布安全的螯合鐵(EDTA技術生產),如綠健、綠得快等。保證滿足果樹對硼、鋅、鐵、鈣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幼葉幼果期慎用硫酸亞鐵、硫酸銅,幼果期慎用硫酸鋅、劣質磷酸二氫鉀、磷酸二氫鉀銨(有些含有刺激性的碳酸氫銨),以免刺激果面,造成隱形肥害。 3.5.1蘋果開花期噴布星肥硼、志信高硼或速樂硼1000-1500倍液;花後噴布斯德考普6000-8000倍,或康補肥精3000-5000倍液兩次等。 3.5.2蘋果套袋前必須連噴3-4次優質的乳酸鈣(如果友乳酸鈣)或黃腐酸鈣(如巨金鈣)、或氨基酸鈣300-400倍液等,以保證滿足套袋果對鈣的特殊要求,減輕上述不良現象的發生。 3.5.3生產中,8月份噴施優質微量元素肥-斯德考普6000-8000倍液兩次,可使果點明顯變小,表面細胞活性增強,有利防止病菌浸染,減輕日灼。尤其對套袋果皮孔裂紋,自溢現象有顯著的療效,同時有利於果實後期著色,增加蠟質層厚度,消除陰陽面,提高商品率。9月份噴施斯德考普6000-8000倍液一次,可有效促進樹體養分暢通運輸,擴大根系貯存容量,葉片肥厚,提高樹勢,增強抗病蟲能力。3.6幼果期用藥,要注意選擇優質高效的殺蟲殺菌劑,絕不能使用含重金屬離子的藥劑,防止汙染、損傷果面。據報道,果面不淨,氣孔大而外突等現象,與幼果期選藥用藥不當造成的,其不利影響程度已遠遠超過了不利氣候的影響,應引起高度重視。套袋蘋果套袋前,慎噴硫磺製劑,含有硫磺的中國產複方代森錳鋅、複方多菌靈、複方甲託等,往往在商品名後附加F或S字樣;慎噴福美雙、福美胂、退菌特及其復配製劑;慎噴波爾多液及綠得保、綠乳銅、銅大師、銅帥等其它銅製劑;慎噴劣質乳油型殺蟲劑,特別是一些有機磷殺蟲劑,如水胺硫磷、敵敵畏、敵百蟲、樂果、辛硫磷、蚜滅磷、殺撲磷等;慎噴對果面有腐蝕作用的劣質滲透劑和增效劑,這類藥劑多采用玻璃瓶包裝,應引起注意。建議選用先進劑型的懸浮劑、膠懸劑、水劑,以及水分散粒劑、可分散粒劑、幹懸浮劑、優質可溼性粉劑的殺蟲殺菌劑,如近年來生產中反映較好的殺菌劑如43%大生富懸浮劑,或50%鴿哈膠懸劑,或42%噴富露懸浮劑,或65%普德金可溼性粉劑,或70%奈米欣可溼性粉劑,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或68.75%易保可分散粒劑等;殺蟲劑如40%果隆(殺鈴脲)懸浮劑,或2.5%功夫水乳劑等。如有必要用滲透劑或增效劑時,建議使用優質、高效、安全的多功能水質最佳化劑柔水通等。 3.7提倡使用優質果袋,首先要選擇規模大、守信用的紙袋廠家;其次要注意紙袋的規格,過大過小均非所宜,像寬度為15釐米、高度19.5~20釐米的紙袋就能套出85~90毫米的蘋果;第三要選擇紙袋的質量,應有註冊商標,做工要精細,通氣孔要適度,內袋臘質好,塗臘均勻,抗水性好,外袋遮光性好,紙質柔軟透氣,抗風耐雨,口底膠合好,扎絲牢固;第四要選擇優質雙層紙袋,只有雙層優質紙袋能套出優質高檔蘋果。 3.8多年觀察發現,套袋蘋果的黑點病多集中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開始發病,如果在7月中旬選用具有內吸傳導作用的優質殺菌劑如25%金力士6000倍液,或70%奈米欣可溼性粉劑1200倍液等,連噴2、3次,間隔10-15天,發揮其隔袋殺菌的作用,對黑點病有優異的預防效果。 3.9在乾旱地區或降水較少的年份,注意在蘋果生育期應保證開花前後、套袋前後,以及脫袋前後視情況酌情澆水。蘋果套袋前和脫袋前應各灌一遍水,以預防套袋日燒或減輕脫袋日灼。 3.10傳統的“刻、剝、拉”促花技術,大多數是削弱樹勢的方法,有些已不能適應現代果樹生產的要求,特別是環剝不當,輕則癒合不良,樹勢衰弱,重則死樹。連年環剝的果園,普遍表現套袋果實果面光潔度下降,黑紅斑點增多,皸裂嚴重。生產中儘量避免採用環剝促花技術,注意合理應用各種措施,以維持健壯的樹勢,保證適量成花,豐產穩產。3.11近年來的試驗結果表明,蘋果解袋後的次日,噴布一次43%大生富懸浮劑或42%噴富露懸浮劑800倍+果友乳酸鈣600-800倍混合液,對套袋果實的果面微裂、黑紅斑點的發生有優異的預防效果。

  • 4 # 三合生態農業

    在蘋果生產中,果面一直是影響蘋果價格重要的因素,果面直接決定了果實的商品價值,所以關於果面方面的問題也是非常值得果農朋友關注的。影響蘋果果面光潔度的有環境因素、人為因素、植保因素等,具體如下:

    環境因素

    蘋果果皮嬌嫩,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差,廢氣、煙塵、強光、過高或過低的溫溼度、大風等因素,會導致果實表面出現黑褐色汙垢、裂果、鏽斑、日灼傷害等現象,使果面變得粗糙。

    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的影響分為兩種,第一就是購買的果園用品質量。果袋、農藥、肥料、生長調節劑等都影響果品的質量。一般劣質紙袋易導致果實退綠不均衡,紅、黑點病大流行;使用質量差的農藥易在果面出現鏽斑、裂紋;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易出現氨氣汙染,導致果面出現果鏽、黑點。第二就是操作問題,套袋太遲或過早、摘袋方法不當、摘葉、轉果等管理環節均易導致果面擦創傷,出現斑疤。農藥使用次數多,濃度高或在套袋前、摘袋後使用刺激性農藥,極易造成果面出現黑斑、皺皮等現象。

    植保因素

    病蟲危害病蟲危害是造成果面汙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既然知曉了導致果面問題出現的因素,那麼提高果面光潔度也就會有法可尋。

    第一點就是避開不良的環境因素,遠離工廠、礦山、公路等環境,防止廢氣、煙塵汙染果面,建園時要避開風口,選擇溫溼度適宜的地點建園,避免投資浪費;

    第二點在套袋栽培時,應注意選擇雙層高質量紙袋,要求紙袋大小適宜,外袋柔軟、具有良好的疏水性、遮光性和透氣性,內袋塗蠟均勻、隔水性好、不褪色,內、外袋分離,粘膠嚴密,縱切口和透氣孔完好,袋口扎絲牢固。幼果茸毛脫落後套袋,套袋前要防治病蟲、給果實補鈣,套袋時要避免紙袋擦傷果面和拉掉幼果,袋口要紮緊。要注意適時、適法除袋,摘袋時要避開中午高溫期,最好採用二次除袋法,以防止日灼現象的發生,外袋去除後5-7 天再除內袋。再就是用化肥農藥時使用高質量農藥、肥料,避免刺激果面。注意田間操作,減少人為對果面的損傷;

    第三點,加強防治康氏粉蚧、果鏽、煤汙病等病蟲害採取綜合措施,控制病蟲危害。對果面危害較大的康氏粉蚧、果鏽、煤汙病的防治應高度關注,嚴防造成傷害。

  • 5 # 農村蒲公英

    蘋果怎樣套袋?下面介紹一下蘋果的套袋技術:

    一、合理施肥

    單一大量偏施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機肥,易導致土壤有機質缺乏,造成土壤板結,根系吸收能力降低,加之連年環剝環割,樹體營養物質運轉受阻,樹勢衰弱,葉片薄小、黃化,出現根系“飢渴”現象,造成苦痘病等生理病害;鈣、氮比例失調,發生水心病、虎皮病等。

    二、實施果園生草

    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增強樹體的抗逆能力;或加強果園水利設施配套建設,保證蘋果生長期旱能灌、澇能排。

    三、合理修剪

    注意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的樹形,透過整形修剪創造有利於果樹生長、果樹發育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病蟲害的發生,提高果實商品率。

    四、重視微量元素的應用

    在幼果細胞分裂期和果實膨大期追肥很重要,幼葉幼果期慎用硫酸亞鐵、硫酸銅,幼果期慎用硫酸鋅、劣質磷酸二氫鉀、磷酸二氫鉀銨(有些含有刺激性的碳酸氫銨),以免刺激果面,造成隱形肥害。

    五、合理用藥

    幼果期用藥,要注意選擇優質高效的殺蟲殺菌劑,絕不能使用含重金屬離子的藥劑,防止汙染、損傷果面。蘋果套袋前,慎噴硫磺製劑,如含有硫磺的中國產複方代森錳鋅等;慎噴福美雙及其復配製劑;慎噴波爾多液等銅製劑;慎噴劣質乳油型殺蟲劑,特別是一些有機磷殺蟲劑;慎噴對果面有腐蝕作用的劣質滲透劑和增效劑。建議選用先進劑型的懸浮劑、水劑等殺蟲殺菌劑。

    六、提倡使用優質果袋

    首先,注意紙袋的規格,過大過小均不行,以寬度為15釐米、高度19.5~20釐米的紙袋為宜;其次,要選擇紙袋的質量,應有註冊商標,做工要精細,通氣孔要適度,內袋臘質好,外袋抗水、遮光性好,紙質柔軟透氣;最後,要選擇優質雙層紙袋,只有雙層優質紙袋能套出優質高檔蘋果

  • 6 # 農村晴妹

    第一、控制氮肥用量和比例。氮肥用量過多,套袋果褪綠差,果面暗淡無光、髒汙,紅色品種著色慢而淺;相反,氮肥適度,則果皮底色淺,著色亮麗,紅色品種更鮮豔,果鏽變輕。

    第二、果實自由懸垂生長。果實呈單果自由下垂生長,不貼近枝、幹、葉、果,可有效避免枝磨、葉磨、水鏽、紋裂和病蟲害滋生。

    第三、合理使用農藥和葉面肥。農藥及葉面肥如果使用時期或濃度不當,往往會刺激果面而使果面粗糙,甚至發生藥害,影響果面的光潔度和果品性狀。採前一個月果園要停止噴布波爾多液或濃石灰乳液,而改用無殘留、無殘斑的殺菌劑,如大生M-45、農抗120、多抗黴素等。蘋果花期噴美果靈800倍液,蕾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和採前噴美果靈500―600倍液,幼果至採前噴氨基酸複合微肥400倍液。這些微肥全年噴3―5次,可使果面蠟質層增厚。

    第四、噴施果面保護劑。噴施500―800倍高脂膜或200倍石蠟乳劑等,均可減少果面鏽斑或果皮微裂,對提高蘋果果實的外觀品質具有明顯的作用。

    第五、輕採、輕放、輕運,防止果面機械損傷。

    第六、洗果。果實採收後,分級包裝前進行洗果,可洗去果面附著的水鏽、藥斑及其他汙染物,保持果面潔淨光亮。

  • 7 # 風塵釀酒4

    多施有機肥,菌肥,跟中微量元素,使樹體健壯,特別是矽鈣鎂,對果實表光有關鍵作用,早套袋。實踐證明,早套的比晚套的表光要好。套袋前用藥要慎重,不使用有刺激性的藥物,以免刺激毛孔,影響表光,採用優質紙袋,適時合理的澆水,避免忽幹忽澇,按時摘袋(過早過晚都影響表光)。及時採果,採摘過晚影響表光。

  • 8 # 金都蟠桃園

    套袋蘋果的表光與很多因素有關,要想提高套袋蘋果的表光,我們首先要弄清哪些因素影響蘋果表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對症下藥。

    一、紙袋的選擇。

    選擇外紙是灰黑色,內紙是臘質紙,並且內紙要光亮,外紙耐雨水沖刷的紙袋,易著色,退綠快的蘋果品種宜選用白臘內紙。退綠慢,著色慢的蘋果品種宜選用紅臘內紙。紙袋儘量要大一點的,因為大袋裡面有足夠的空間,透氣性好,蘋果與果袋的接觸面越小,對錶光的發育越有利。紙袋一定要遮光率高。

    二、套袋時間

    (1)幼果階段一般分為三個時期。脫毛期,皮孔形成期和生理落果期。一般在皮孔形成期套袋較好。因為皮孔形成期套袋能減緩皮孔呼吸強度,表皮細胞膜變薄,皮孔變小,利於表光的發育。(2)套袋宜選擇在早上露水乾以後至上午十時前進行,並且應選擇在相對空氣溼度較高的晴天進行。(3)宜選擇在有微南風的天氣進行,因南風相對溼度較高,幼果不易發生日灼。(4)避開高溫日套袋。因蘋果套袋後,外部溫度高,內部則升溫快,幼果為了適應,呼吸強度加大,易產生區域性脫水造成日灼,區域性細胞壞死。

    三、水分管理

    (1)剛澆地不能直接套袋。因剛澆完水,果樹為了適應,蒸騰作用變強,幼果呼吸強度也會隨之加大,進而幼果表皮細胞分裂速度也會加快,如果這時套袋幼果氣孔會變粗變大,影響表光發育。(2)套袋前一定要保持土壤溼度穩定,不能過幹過溼。因過幹或過溼都能影響到幼果的呼吸強度,呼吸強度過大或過小都不利於蘋果表光的發育。(3)果實膨大期嚴禁大水漫灌。大水漫灌易引起枝條吸收較多的氮素,枝條旺長與果實爭鈣,果肉細胞與果皮細肥的膨大速度不一致,果實易出現水裂紋,雞爪紋和苦痘病等生理性病害。大水漫灌還易淋失土壤中的有效鈣,造成苦痘病和痘斑病的發生。應小水勤澆,穩定土壤溼度,給蘋果的發育創造一個緩和有利的生長環境

    四、合理用藥。

    套袋前用藥非常重要。(1)套袋前用藥霧化越細越好,最好不要在露水未乾,高溫大風天氣施藥,如果這時施藥,幼果會受到嚴重刺激,易產生隱性藥害。(2)套袋前施藥不要隨意加大用藥濃度,避免產生藥害。(3)避免使用銅製劑和有機磷類農藥。因這類農藥對幼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影響幼果表光發育。(4)殺菌或殺蟲藥宜選用懸浮劑或微乳劑類農藥。

    五、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

    在套袋前應儘量避免使用高強度的生長調節劑,如矮壯素,赤黴素等激素類產品。應選擇安全性高,增強幼果抗病,抗旱性、抗乾熱風,穩定細胞作用的生長調節劑。如蕓薹素內脂,胺鮮脂等產品。使用生長調節劑不要隨意加大濃度,應按照說明書介紹合理使用。

    六、營養管理

    (1)對蘋果表光發育有重要影響的中微量元素主要有鈣、硼、鎂、矽等。這些元素可以在套袋藥結合農藥進行葉面噴施。鈣能增加果皮細胞彈性。硼能加快果皮細胞增值。鎂能促進葉綠素的形成,對提高實的表光十分有利。矽能增強細胞抗干擾能力,增強抗病效能。(2)多施微生物肥,加強有機肥和中微量元素肥的投入。合理使用氮磷鉀肥。應遵循3月氮肥、6月磷肥、8月鉀肥的施肥原則。保證充足的養分供應。(3)果實膨大期應看樹施肥,小年樹,幼旺樹應少施或不施氮肥。大年樹應多施磷鉀肥。

    七、改良土壤

    調節土壤酸鹼度,增加有機肥和生物菌肥。深翻土壤,使土壤的水、肥、氣、熱等理化性狀保持穩定,給果樹的根系發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八、不良氣候因素

    在幼果期應及時收聽天氣預報,掌握天氣動向。遇霜凍,酸雨應及時噴藥防治,減少損失。

    九、病蟲害防治

    對果實表光發育有影響的病蟲害主要有鏽病(赤星病),黑點病,綿蚜,康氏粉介,綠盲春等。赤星病用腈菌唑防治。黑點病用甲級託布津和唑類農藥防治。綿蚜和康氏粉介等害蟲用毒死蜱和吡蟲啉防治。綠盲春等害蟲用氯氰菊脂防治。

    十、脫袋

    脫袋時間非常重要,一定要掌握好。(1)最好二次脫袋,先脫外袋後間隔三天以上再脫內袋。(2)陰雨天不脫袋,以防感染病菌造成果面紅黑點。(3)大風天氣不脫袋,西北風和東北風皆不宜脫內袋。(4)仔細觀察袋內果實底色。退綠徹底,果實不發黃時再摘袋。(5)晝夜溫差在11攝氏度以上,相對溼度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時再摘袋。

  • 9 # 寧寧說的話

    套袋蘋果在我甘肅農村老家甚至是在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幾乎都是以“紅富士蘋果”為主的,當然還有像嘎啦、金冠等其他蘋果種類,但是在種植面積上和紅富士蘋果相比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所以我就重點只說紅富士套袋蘋果如何提高果面的光潔度,這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1、果面的光潔度是從去掉紙袋子,為期10天左右上色之後才能呈現出來的一種很好的“光潔度”,那麼看似這美麗光鮮的外表下,離不開的是果農們靜心的管理。

    除了蘋果樹生長必須的施肥、水、修剪、除草管理以外,要想提高蘋果表面的光潔度,最重要的是要從套袋子時候開始去注意。

    2、在剛開始套袋子的時候一定要把袋子給很好的撐開,讓裡面包含空氣,這樣蘋果才會在長到夏季的時候果面不會被曬傷,發生死皮的現象。

    3、在春末到秋初這段時間裡面,一定要及時、合適的運用農藥,目的就是為了很好的預防和防治果樹上發生的一些病蟲害,那麼裡面一些病害會導致蘋果果面發生變色、變質甚至是腐爛的現象,那麼這樣一來就算是這個蘋果“被毀容了”。

    4、注意在紙袋子、化肥、農藥、噴藥設施的使用上,一定要用正規的,不能用假冒偽劣產品,這是一個大前提。

    5、在上述第2至4點做好的前提下,那麼就到了給蘋果樹蘋果取袋子的時候了。注意在取的時候手上動作一定要輕,儘量不要劃傷蘋果表面,那麼子取了袋子之後還是要進行噴藥,如果是天氣出現連續降雨的話,那就很不好了,會很大程度上引起“果鏽”。

    6、最後進行鋪設反光膜,這樣就會給蘋果很好的反光上色,整體的一貫光潔度就提升上去了。

    總結

    套袋蘋果在整體光潔度的提升上,主要還是得益於蘋果的病蟲害防治預防上面,尤其是在盛夏到蘋果樹摘袋這段時間裡面,臨近果樹取袋子時候,如果有連續降雨的話,那麼就不好辦了,靜等天氣轉晴再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待感情要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