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培優教育
-
2 # 終將長大
少了父愛等於人生缺鈣
中國古代就有“養不教,父之過”的說法,只是現代社會,隨著生存壓力的加大,教育孩子的重任更多的落在了老師和媽媽身上,其實這是嚴重的錯誤。
隨著各種教育理念的不斷研究和深入,很多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逐步發現了父親在幼兒成長中發揮著任何人都無可替代的作用。日本教育家中野佐三認為“父親在嬰幼兒教育中的作用,就是要先於家庭裡的其他成員著重去考慮家庭成員的生活方式”。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所有的父親懂得:兒子聽話和遵守紀律的程度取決於父親責任心的強弱”。
可見,父親應當承擔著更重要的教育作用
1、父親影響孩子性別角色的正常發展 。父親具有男孩的性別特徵,透過與母親的對比,孩子們能夠產生對男性和女性特徵、態度和社會責任等的理解。幼兒時期如果缺少這樣的對比認識,將會對孩子以後性別角色的發展產生影響。現在社會中普遍出現的變性人、性格中性化傾向都與性別角色的分辨與理解不成熟有著直接的關係。
2、父親影響孩子個性品質的發展。 母親給予孩子更多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當然母親性格上的嬌弱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孩子,使孩子們認識到人是脆弱的、需要保護的。而父親呈現給孩子的個性品質卻有著本質的區別。父親會帶領孩子嘗試各種刺激性的活動並敢於讓自己的寶寶大膽探索,形成他們剛毅果敢、敢於挑戰和抗挫折的能力。父親所固有的獨立性、果斷性、自信心等對幼兒的性格品質產生質的影響。
3、父親影響孩子認知結構的發展 。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有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會更高。父親經常從事家庭中修理車輛、機械、電器等的操作,使幼兒對動手操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動手操作是開啟一切思維能力的鑰匙,在不斷的摸索中,發展了他們的想象力、感知能力、創造力,相應的發展了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的慾望。
4、父親影響孩子社會行為的發展 。父親一般具有比母親更加廣泛的交際面,而且父親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會從更加宏觀的角度來定位。所以,孩子與父親的交往也就相應地擴大了他們的交際範圍和內容,孩子看到了父親與其他人之間平等的、和諧的交往,潛移默化的受到其交往方式和交往技能的影響。
5、父親應該是孩子從小模仿的偶像。孩子需要成長道路上的偶象,除了母親,父親是首當其衝的第一人。父親優秀,小孩崇拜,有意無意地模仿你、學習你;父親平庸,小孩迷糊,失去人之初模仿學習的物件。為人父者,請記住:現在孩子為你而自豪,將來就有你為子女驕傲。不耕耘毋論收穫。
那麼,作為一個稱職的父親應該如何與自己的孩子相處呢?怎樣充分發揮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作用呢?
(1)當好父親,從每天對孩子的關注開始。儘管父親上班壓力大,但是回家之後,不要忘記先去問問孩子今天過的開心嗎?多喝他聊聊天。多關注他的內心,和她做朋友,汪曾琪說起他的和父親的關係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2)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平時不在家也就算了,如果在家就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和遊戲的夥伴。和他們一同去戶外放放風箏,與他們一同逛逛書店、一起看看電影、一起堆積木,在共同的活動中增進彼此的感情,培養各種能力。
(3)多看看關於幼兒教育的圖書,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不妨多查閱一些關於幼兒教育的書籍,瞭解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我們更好的教育幼兒提供豐富的理論指導。 總之,父親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擔當者舉足輕重的
-
3 # 守護寶貝天使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主要是靠影響,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的狀態。有些父母是文盲,可是孩子卻能上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為什麼呢?就是靠父母的影響力,讓孩子從父母身上讀懂做人的準則,責任心❤,珍惜學習機會,務實、勤奮。一老鄉開小飯店,她女兒週末都在飯店打下手,幫忙洗菜、端菜、洗碗等等,忙得很。但是當沒客人時,還是抓緊時間看看書,高考上了清華大學。她從父母身上看到了對待每件事,不馬虎。
-
4 # 心靈伊甸園
溝通、激勵、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幫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具體事例,具體分析,現將自己教育孩子及與孩子溝通的一些文字分享給大家,不一定完全正確,共同探討。
《一生不變的誓言》
2016年6月26日
孩子,我很累,真的很累。大人的事有很多你還不懂,忙了一天回到家的時候,我多是往床上一躺,很少過問你的事情,但我的心裡真的很想陪你嬉戲,只是我的身體真的不象爸爸的名字那般,如鐵似鋼。我的脊樑有時需要躺下來拉直,我的雙眼有時總不爭氣,總是睏意連連。所以你自己玩會好嗎?
孩子,我很累,真的很累。爸爸的工作不只是養家,還要讓媽媽和你永遠不去羨慕別人,爸爸要讓你的小朋友們都明白,你那拄著雙柺的父親,永遠也不會有跌倒的時候。爸爸想成為你的驕傲。所以你自己玩好嗎?
孩子,我很累,真的很累。爺爺病了,很重,奶奶年齡大了,需要照顧。爸爸除了工作,還要每天去照顧他們,媽媽總怨爸爸不作家務,所以爸爸還要哄哄你媽媽,乖,孩子,懂事,你自己玩好嗎?
孩子,我很累,真的很累。。。。。。
孩子,對不起,以上種種都是爸爸的藉口,爸爸真的很少很少陪你玩,爸爸沒有把你看作生命裡的最重。爸爸忽略了你這個年齡的感受。孩子,對不起,爸爸貪汙了你童年應有的快樂。
孩子,爸爸從今天起作一個知錯就改的爸爸好嗎?爸爸以前的種種不求你忘記,只求你記住,那永遠都是過去了。爸爸真的很愛你,這是爸爸對你一生不變的誓言。
孩子,爸爸希望你長大後,能成為爸爸的驕傲。
孩子,爸爸永遠不希望別人提起我們的時候說,你是我的女兒。爸爸希望聽到的是,這位就是高文的父親。
孩子,我愛你,記著,這是爸爸對你一生不變的誓言。
(在女兒小時候寫給她的道歉信)
《與女兒的對話》
2016年8月5日
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如一扇窗。窗戶的後面都應有一副美麗的窗簾。當陰鬱的心情需要Sunny的明媚,收起的窗簾,開啟的窗。迎接著暖陽的沐浴,溫暖而滋心。當窗外陰雲密佈,狂風乍起時,關上窗戶,拉下窗簾,用心靈的燈光,點亮自己。回憶,品味著Sunny燦爛的日子。讓窗外的陰霾在心中無處駐足。
人類之所以聰明於其它生靈,是因為人類學會了選擇,學會了掌控。選擇讓自己Sunny的眼神給予對視,選擇令自己陰鬱的眼神,學會低瞼。學會掌控自己的心靈,她只忠實與自己。面對任何的風雨,她永遠要做到波瀾不驚。
寶貝,你的二十歲不是青春的驕傲。你的驕傲是在你二十歲的年齡沒有因為青春的任性而揮霍。
加油,努力。爸爸期待著陪你一起驕傲。
《是什麼喂大了人的格局》
2016年12月17日
一個人的格局是喂大的,但究竟是什麼喂大了我們的格局?這一直是我思考的。
一直以來,我自認是個命苦的孩子,多災多難,磨礪不斷。
16歲,得知一個校霸要圖謀一個女生,軍人家庭出身的我,當時血氣方剛,眼裡容不得不平,在他預謀截留女生的地方將他飽揍了一頓,因此被學校勸退,終止了我的學生生涯。次年,該校霸被已強姦罪判刑時,我已在一家工廠中勞作。從工廠想當兵,母親堅決反對,家裡所有的男人都在部隊,留一個走走其它路。
18歲,得了一種病,叫“骨癌”。在縱情奔跑的年齡,高位截去了一條腿,從此,任天高鳥飛,我已是獨腿一支。
三個月的修養,家庭的債務讓我面對現實,自己辦廠償還債務,也實現價值。
後來,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好似風雨過後是彩虹,苦盡甘來。
但父親的離世,母親的癱瘓,大哥的尿毒症,一個一個的接踵而來。大哥離異,患病透析兩年多來所有的陪伴我一人獨自承擔,直至將他送走。老孃的陪伴我給予最大的承擔,儘管上有哥姐,我位居老小。
不爭氣的姐夫,染上賭博,賭輸了自己所有的家產,還連累了親人。我亦被他騙去了幾萬元錢,錢去了可以再賺,但來著親人的傷害真的很痛。
命運給我安排了太多的磨難,我咬牙可以面對,但這種面對我無法瀟灑的真正樂觀。笑容只是我的一個面具,獨自的嘆息是我的一種呻吟。這或許就是我心中做人格局的狹隘。
女兒知道父母的艱難,也理解父親在這個大家庭裡的苦苦支撐。很爭氣,很省心。整個大學期間,除了學費,一切都是自給自足,不停的打工,不停的幫別人翻譯文稿賺錢。第一志願外語專業在整個大學裡保持第一的情況下,為了將來好找工作,又轉換成金融專業。我知道,她學會了為家庭而面對所謂的現實。我知道,閨女這件小棉襖,貼的不是身,而是父母的心。
一直我以為我的言行是她最好的老師,在她面前我一定要高大且正能量滿滿。我有時氣憤於她的叛逆,我有時怒斥於她的思維。我一直以為做她的導師綽綽有餘。
苦難喂不大格局,但苦難也埋沒不了格局。
孩子,今天我感覺到你已真正長大,你心中已經存有一個做人的大格局,這是一個讓爸爸豁然放棄糾結的格局,一個你反芻給爸爸的豁然開朗。你給了爸爸一個糾結已久的答案,究竟是什麼喂大了我們做人的格局:除了學會思考,積累閱歷,抓大放小,知道取捨,還有心胸,良善,選擇性的忘記,苦難中的磨礪。
《孩子教育上的放養與圈養》
2017年1月14日
小時候,父母對我的管教極嚴,學習上,生活中,父母的呵斥無處不在。捱過皮帶,硊過搓衣板。少年的頑劣在母親的管教下收斂,但回頭看,毫無樂趣。
每年的寒暑假,父母會把我發放到農村,讓我接受再教育。但我感謝父母對我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的鋪墊的同時,也內心頗為遺憾缺失的快樂童年。
後來自己長大,成家,有了第一個孩子,是個千金。我那時就想,我的孩子我一定不會缺失她的童年快樂,在教育上我採取了與我父母截然相反的方式,放養。
孩子學習上,生活中,我只把握大的方向,其它一切不過多過問。也許是老天佑我,孩子很爭氣,在沒有家長督促,監理的情況下,自己養成了愛學習的好習慣。小學、中學、大學沒有讓我和愛人操過心,而且成績相當優異。
學習只是一方面,在做人上,女兒也頗為讓我欣慰。中學時的暑假就知道勤工儉學,到大三時,業餘幫人做翻譯、家教的收入最高已經到月入過萬,關鍵她從來不亂花錢,月支出在自己身上也就幾百元。但對於該花的錢又從不吝嗇,姑姑生活困難,她幫助姑姑從來沒有告訴我們,讓我也頗為驕傲與欣慰。
我慶幸對女兒放養式教育的成功,但說實話也在孩子這一路成長的過程中不無擔心。女兒過於獨立的性格也牽掛著我,新疆、西藏、北京、上海等等地方,閨女不知道哪一根神經一動,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個人,一隻包,只帶著我倆的牽掛。
後來,在女兒之後我們又添了一個兒子,在兒子的教育上,愛人採取了圈養的方式。愛人在家是全職太太,充足的時間讓愛人對兒子的教育與成長有了全程的陪護。早送晚接,課外班排滿,儘管兒子的學習成績也很優異,考上了我們這兒最好的中學。但我能替兒子感覺到,他的童年快樂指數遠遠低於他的姐姐。有時我對愛人不得不陽奉陰違,偷偷的在愛人不在時,對兒子放鬆放鬆。
兒子很孝順,有時難得的放鬆機會,也會自己步行幾里路去奶奶家看望癱瘓在床的奶奶。我的生日,他失蹤了一個上午,把我和愛人都找瘋了,後來找到後才知道,他去公園門口去擺攤賣他不用的舊書給我買生日禮物了。那個生日我是在鼻子的酸澀中度過的。
其實在孩子放養與圈養的教育方式上,真的沒有界定,我用自己的孩子,親身體會了兩種教育方式的不同,但內心傾向把握大方向下的放養,但每個孩子的生活境遇及自制力不同,所以也就沒有了固定的模式,關鍵還是根據孩子的個性及生長氛圍來選擇,最主要的不是說教及督導,還是潛移默化中父母的形象侵襲。
《親愛的孩子,爸爸放棄裹挾你們的人生》
2017年2月11日
親愛的女兒,你是爸爸媽媽愛情的第一個結晶,你的生命沒有自主,是爸爸的私心決定了你在這個家庭的降臨,你無從選擇。
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一路成長,爸爸努力想讓你成為爸爸希望的成材。你很優秀,也很爭氣,當然青春期的逆反也常常帶給爸爸煩惱。但爸爸也是從你這個年齡走過,一切都有體會。
後來,爸爸媽媽又給你要了個弟弟,不是爸爸封建疼愛男孩,也不是孩子多多益善。而是爸爸感覺到你的孤單,想讓你多個親人,將來面對困難時有個商量。
親愛的兒子,你是這個家庭裡的小男子漢。長個發育的年齡,讓你的身體看起來略微單薄,但爸爸給予你厚望的是你的肩膀,將來能承擔多大的擔當。
爸爸現在理解了,子妹多了也未必是好事。你和姐姐一直不理解,為什麼爸爸一直在做一個不是獨生子的獨生子,獨自承擔贍養奶奶的義務,那麼好吧,今天爸爸向你們承認,一切源於爸爸性格上的懦弱,不是懦弱於某些個人,而是懦弱於親情。再則,是爸爸的自私,總想讓你們有樣學樣,將來也如我們一般孝敬父母,也就是所謂的表率吧。
親愛的孩子,今天,爸爸放棄對你們人生的裹挾。你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選擇道路,爸爸將給予一切尊重。學習對於你們的重要性,爸爸將不再強調。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爸爸也將不在苛求。甚至於將來對我們是否孝敬我們也不強求。因為,你們已經具備了對於世界的感知能力,你們已經擁有了善惡良善的區分能力。一切過多的指教將剝奪你們成長中選擇的印記。
親愛的孩子,今天,爸爸放棄對你們人生的裹挾。今後的爸爸不再做你們的人生導師,而是你們的一位友人,知心、放心、安心的一位朋友。探討是我們將來共同的話題,相互的學習是這個家庭以後的氛圍。你們的人生你們定,我只想做一位鼓掌的觀眾。
親愛的孩子,
你們意氣風發時,我在家中笑。
你們需要歇息安靜時,我在家中待。
親愛的孩子,
從此,家,只是你們一個歇息的場所,
社會才是你們施展抱負的天地。
飛吧,翱翔吧!我親愛的孩子,爸爸已準備好仰視我的驕傲。
《兒子,能不能尊重一下我的女人》
2017年5月14日
兒子大了,有了脾氣、有了個性。面對他媽媽的嘮叨,不厭其煩時學會了犟嘴。每每老婆被兒子頂撞的理屈詞窮時,就轉移陣地,對我來一番莫名其妙的發洩。埋怨我光顧生意,也不好好管教孩子。
把兒子單獨叫到身邊,我斟了杯酒,亦幫兒子也倒了一杯茶,兒子驚恐的看著我,這是他從來沒有過的待遇。誠惶誠恐中兒子等待著我的訓斥。
兒子,今天咱爺倆啦啦,我想請你幫個忙,行嗎?
爸爸,你說。兒子的聲音裡帶著顫抖。
你看兒子,咱不說你媽媽當初如何十月懷胎,如何含辛茹苦把你養育。就說你媽媽她,是爸爸的女人,你能不能尊重一些她。
兒子羞愧的看了我一眼,然後低下了頭。
你看兒子,你媽媽嘮叨你,你心情不好,於是犟嘴。你犟嘴,你媽媽傷心,於是找我發洩。我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於是我承載了這個家庭所有矛盾的同時,我自己沒有了發洩的物件,於是我會在積累到一定負荷的時候,會要麼選擇與你媽媽的吵架,要麼選擇逃避,去外面喝酒聊天躲清淨。於是矛盾越來越大,有一天也許會大到這個家庭的解體,你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所以,我們各人要把各人的問題自己解決掉,不要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去傳染其他人。你的問題就是好好學習,不要總讓你媽媽督促,這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她對你的嘮叨。你媽媽的責任就是負責好這個家庭的後勤,讓咱回來感覺到這是個家,和諧安寧。爸爸的責任就是讓你們無憂無慮,安心生活。你說對嗎?
兒子只是點了點頭,依然無語。
那麼,今天咱爺倆說定了,以後,不許再給我的女人犟嘴 ,能做到嗎?
能,我知道了爸爸。兒子抬起頭看了看我回答道。
問題解決了,我笑著端起酒杯與兒子的茶杯碰了碰:來,兒子,幹了。
兒子,再大大,就可以和爸爸一起真正喝兩杯了。
我現在也可以。
呵呵!傻兒子,你現在不可以。等你嘴上長毛的時候,在陪爸爸喝。
爸爸陪著你的長大,
你陪著爸爸的老去。
《奮鬥吧,少年》
2017年10月16日
上年是兒子突飛猛進的一年,初二的孩子,個頭一下子串到了近1.80。思想上也有了質的飛躍,父子倆溝通起來也愈加的順暢。
兒子是一個文學社的社長,寫的文字我也細讀,頗勝我當年。但兒子的精力有些過多的專注與此,造成了在一些學科上的偏頗。成績有些下滑。今天晚飯和兒子談心,談男人的責任與義務,談知識的重要性。
男人在這個世界上的首要任務是抗拒誘惑,你這個年齡一定要抗拒住電子產品、網路對你的誘惑,這些東西好不好,好!但爸爸告訴你,所有的學科都是為了你將來的奮鬥,今天的努力是為了將來你去設計及掌控它們,如果今天在你該知識積累的階段你痴迷與此,那麼你永遠只會臣服與它。
掌控世界,掌控一門學科,這是知識的積澱。耐的住若干年的寂寞,會換來一生的榮耀。臣服了,痴迷了,荒廢的不是學業是一生。
這個世界,對於男人、女人都充滿了誘惑,抗拒誘惑是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一個不能抗拒誘惑的男人,永遠不可能成功。
媽媽有時在你學習上嘮叨嘴子,為什麼爸爸從來不在她聲討你的時候予以持援,因為爸爸理解,誰不容易,不是爸爸、媽媽扶養你多不容易,是你最不容易。一面要面對青春期的逆反及迷茫,一面要面對電子產品及網路的誘惑,還要兼顧各門學科的成績,最好的學校也給了你最大的比較與壓力。所以爸爸不會參與媽媽對你的聲討,爸爸需要的是和你跨越年輪的一次心與心的溝通,爸爸懂你,懂你這個年齡段的迷茫及彷徨。爸爸也盡力的試圖讓你堅信,我能做好你人生的嚮導,最起碼,爸爸會教會你怎麼去做一個真正的男人。
兒子,青春期的迷茫不可怕,爸爸和你一起來面對,我不會指一條路讓你去孤獨的前進,爸爸會和你並肩前行。爸爸是你事實上的父親,是你學習上的益友,是你前行道路上的夥伴,也是你孤獨迷茫時的嚮導。爸爸是能陪你走過一段人生路的夥伴。
兒子,你在長大,爸爸在老去。但爸爸能陪你走過的路想了無遺憾,請你支援!我們共同努力、奮鬥。你的輝煌就是爸爸的榮耀。
《新路,總要開闢》
2017年12月21日
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父輩給我們的教育方式,有些是我們曾經的厭惡及反叛。小時候,我硊過搓板,捱過苕鋤,扭耳朵那更是家常便飯。不只是因為學習,更多的是因為男孩子的頑皮。
後來大了,我就想,等我以後有了孩子,我絕對不會用父輩教育我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我一定要做一個開明的父親,和孩子們去做朋友,亦師亦友的那種。
可命運有時真的會給你開玩笑,18歲我因病截去了一條腿,但上天同時也眷顧了我,給了我一位良善的愛人,也賜了我一對兒女。古語云:兒女雙全是一種福,我感謝上天。
孩子的教育我尊尋了當初的意願,完全摒棄了父輩的傳承,開放而尊重的陪同他們成長,有不足也有遺憾,但總得來說還是比較滿意而自豪的。
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我亦在成熟,起先我自卑於自己的殘疾,故作冷漠而缺席於他們所有的家長會,我怕他們同學那些不懂事的孩子譏諷他們殘疾的父親。我怕他們被同學笑話父親是一個做小生意的商販,於是我做慈善,出書,儘量維護他們的尊嚴。但讓我欣慰及高興的不是孩子們的成績有多麼優異,孩子們的身體及心靈有多麼的健康,而是他們的孝順及懂事。孝順不單單是針對父母,還有他們的奶奶及姑姑等。
孩子們在漸漸的長大,漸漸的成熟,他們的昨天我盡了一個父親的所能,或許在他們的眼中一如我當初看我的父輩,還有很多的缺憾。但我無憾了,孩子們,我給予了你們我的所有。你們也同時回報了我足夠的自豪,我為你們驕傲。
你們今天成為了爸爸驕傲,我能成為爺爺奶奶的驕傲嗎?我自責而爭取,我一定要活成你們的榜樣,最起碼在你們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坎坷時,父親挺直的脊樑是你們的回憶。
感謝你們,我親愛的孩子們,你們給予了我做父親的榮光。
感謝你們,我親愛的孩子們,你們逼著我學會責任與義務。
感謝你們,我驕傲的孩子們 ,你們榮耀了我的夢想。
《家有兒女初長成》
2017年12月2日
女兒是一隻小燕子,在春天的萌芽中穿梭而來。大家都說她長的特象電視劇中的那個小燕子,儘管後來在她小學的時候,也因參加模仿秀模仿小燕子而得了第一名。但我一直提醒她,你叫高文,一定要做一個高家有文化的人。
兒子來時,我衡量了罰款的壓力及養育的負擔,但一個孩子,確實太孤單,這個社會,缺失了一份血緣親情,也許會缺失一份商討和支援。
兩個孩子的成長,我關愛且殘忍,我在他們上小學的時候,就選擇了過早的培養他們的自立能力,每個孩子剛開始最多的也就是接送五、六次,然後就要自己上放學。當然,我選擇了離家最近的學校。
我很少給他們零錢,但每次我慈善捐款的憑證我都交給他們,告訴他們這些捐款就是他們平時少吃一口,少花一點省下來的。這些錢能讓一些想讀書,又讀不起書的小朋友和他們一樣成長。
女兒後來上了大學,勤工儉學幫人翻譯資料,參加國際會展做口語翻譯,給人代課等等,充分利用每一份閒暇,最多的時候一個月也有一萬元錢的收入,但她的伙食費節省到讓我難以置信且心痛的地步。為此許多同學看不起她,但她們永遠理解不了她給奶奶,爸爸,媽媽,弟弟一擲千金的豪爽。她們理解不了她去福利院,去無償獻血的行為。我高興,我為家庭,為社會培養的這份正直。
兒子和她姐姐是一樣的待遇,我不會花錢和找關係讓他們上好的學校,一切全靠自己,靠成績。有一年他和上大學的姐姐一起都給我考了個全校第一,那一晚我醉了,一個人,一瓶酒,那晚的酒不辣,很甜。
感謝你們,我的兒女,你們榮耀了爸爸的夢想。
感謝你們,我的寶貝,你們慰藉了爸爸的心靈。
感謝愛人,一路同行中讓我有了做男人的脊樑。我愛你們,遠遠勝過我愛自己。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是爸爸價值的體現,爸爸的夢想在你們的成長中。
-
5 # 石頭聊家庭教育
我對此有深入的思考。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更加嚴肅且實際的問題。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形象為什麼需要改變國內的影視劇中,很少有專門描寫父親的,即便父親偶爾出現,也常常如同空氣人一樣的存在。
這雖然是影視作品,但卻非常鮮明指出了我們傳統文化中,父親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好像總是可有可無的。
即便,一個父親真的發揮點什麼作用,也總是默默的。
可以說我們的社會發展到現在,父親已不需要嚮往常一樣,要一門心思撲在外面,為全家人的溫飽而努力拼搏,父親的角色應該慢慢的迴歸到家庭中,就如同國外發達國家那樣。
很多人,在成人後仍然還是會和母親更親近,不知道如何和父親溝通。
有一部電視劇《金婚》,林永健和李菁菁扮演夫妻,丈夫總是閒晃在外面,對老婆吆五喝六,不順眼了就打的主,對子女也是忽冷忽熱,非打即罵,完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的主。可是等子女長大點後,媽媽透過這麼多年來的家庭經營,在子女的支援下,完全掌握了家裡的主動權,反過來將以前的那一套用在了老公身上。所以說,在家庭的範疇內,也是講究付出才有回報的,父親如果沒有親情上的付出,只會孤老終生,撈得個:少年得意,老年失意!
那麼該怎麼做呢?
在家庭教育,父親只要做好下面兩點就可以了:1)去疼愛自己的妻子,再經由妻子將愛傳給自己的孩子,並且要牢記夫妻關係才是家庭關係的定海神針。
愛妻子,不光讓這個家庭更加和諧,也讓孩子學會了如何和女性相處。這樣,孩子也必然會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2)去帶著孩子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這麼說有點抽象,我們來具體一點,就是發揮父親的特長,帶孩子去玩、去觀察這個世界、去和孩子一起堅持一項運動、去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
這個世界上,男女有別,主要表現在性格上,由此又會表現在做事的方式上,孩子只有同時受到了來自父母雙方的有效關注,才能更健康的成長。
-
6 # 父母之道Parenting
父親之於子女,和母親同樣偉大,同樣不可替代!
除了情感、認知方面的重大影響,女孩會依據父親塑造自己與他人的關係,男孩則依據父親塑造自己。
父親影響孩子情感發展和母親一樣,父親是孩子情感健康發展的支柱。孩子指望他們的父親制定並實施規則,同樣他們也企盼從父親身上獲得身體和情感上的安全感。
孩子渴望得到父親認同,讓父親為自己感到驕傲。一個稱職的父親能促進孩子內在力量的增加和內心的成長。
當父親給予充分的關心和足夠的支援,這將極大的促進孩子的認知和社會技能發展,同時也灌輸給孩子完整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父親影響孩子與他人的關係父親不僅影響孩子內在的自我,還會影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如何與他人相處。父親對待孩子的方式會影響他們在別人身上,想要獲得什麼。
選擇朋友、愛人和配偶,這些都將基於孩子如何感知自己與父親之間關係。父子關係模式將決定孩子與他人的關係。
父親對女兒的影響女孩依靠父親獲得安全感和情感支援。透過日常生活,父親為女兒展示了與一個男人良好的關係是什麼樣。
如果父親是慈愛、溫柔的,女兒會在她可以約會的年齡在對方身上尋求這些品質。如果父親是堅強、勇敢的,女兒的親密愛人也會具有相同的性格。
父親對兒子的影響女孩根據父親的性格塑造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而男孩則根據父親的性格塑造自己。男孩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尋求父親的認同。
作為人類,我們本能地透過模仿身邊人的行為來學習成長。如果父親關心、尊重別人,男孩長大後也會一樣。
當父親缺席時,男孩就會指望其他男性為自己的行為和生存制定“規則”。
-
7 # 呂小愉
說起家庭教育,現在很多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都是母親來進行,父親不參與孩子的教育過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喪偶式育兒”。但父親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的,《三字經》裡就有“養不教,父子過”,可見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父親影響的重要性。事實也證明,父親的言傳身教,更有利於完善孩子的氣度、性格和思維方式。
那麼父親究竟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影響呢?
1、孩子缺乏安全感
沒有父親的陪伴,孩子容易焦慮、自卑、敏感。因為父親給予孩子的是力量的代表,只要有父親在,孩子就不會那麼懦弱,更有安全感。
2、孩子不善於表達情感
相對於媽媽,爸爸的性格特點往往是外向、開朗、熱情,所以爸爸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也會將這些比較能表達情感的性格特點潛移默化給孩子,讓他們的成長更加健康。沒有爸爸的陪伴,孩子可能會不善於表達情感,尤其是有需要溝通的問題出現時,可能會因為不善於情感表達,而導致問題得不到解決。
3、孩子缺乏規則意識
父親陪伴長大的孩子,更注重規則意識的培養。媽媽教育孩子,容易慣著孩子。大多數媽媽缺乏原則性,容易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做出讓步,會導致孩子的行為、思維上缺少規則意識、底線意識,對未來的成長造成影響。
4、孩子容易缺乏探索精神
媽媽一般更擔心孩子,對於孩子的探索行為,干預、斥責的情況更多,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孩子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嘗試新鮮事物,不敢去探索和冒險。相比較而言,爸爸更喜歡放手,有利於培養孩子探索的精神。
越來越多的孩子長期在父親缺席的家庭中度過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父親淡出家庭生活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管什麼原因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很不利的影響。
幼兒心理學家格塞爾曾指出:失去父愛是人類感情發展的一種缺陷和不平衡。因此,爸爸們哪怕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伴你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和關注。
回覆列表
父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父愛的獨特魅力,具體來講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獨特作用與母親相比有如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心理:父愛是比較理性的,因此他不會溺愛孩子。會有目的地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意識。而母愛是女人具有的天性,是比較感性的。因此容易帶著感情色彩教養孩子。
二、生理:缺乏父愛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發育要差。相對來說,與父親接觸少的孩子,在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的發育速度要落後一些,並且普遍存在焦慮、自尊心不強、自控力弱等。
三、行為:孩子與父親為伴,對擴大孩子的社會活動範圍和社交內容有很大幫助,同時還會影響孩子的社交興趣和需要,有助於孩子積累社會經驗和社交技能。
四、情感:父親經常透過操作,諸如修理車輛、機械、使用工具、修整園林等活動,培養孩子對動手操作的興趣,激起孩子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創造性及求知慾望。透過帶領孩子玩、做遊戲,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喚起孩子的興趣和引導孩子提出問題,在動中學。
五、性格:父親性格比較粗獷,養育孩子方面也是粗放型的,更多地看到孩子的本質,不會為眼前孩子的小問題感到失望,會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未來。孩子是敏感的,如果父親更多地關心他,那麼孩子就會用長遠眼光看待問題,這對他的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承擔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但遺憾的是很多家庭忽視這一點。現代家庭中,大多數家庭都是母親在忙活孩子的教育,不見父親的蹤影;還有些家庭中母親不注意維護父親的形象,在孩子面前經常抱怨丈夫不好,使父親的形象在孩子很小時候便很差,當孩子青春期到來,自我意識覺醒,獨立意識增強,出現心理逆反時,母親便失去控制力。總之,家庭中父親應增多與孩子的交往,要抽出時間多與孩子接觸,滿足孩子情感需求,為孩子體能、智力、社會性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