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例外狀態

    “膝蓋”這種東西吧,有時高貴有時低賤。有的東西吧,在以前可能是對的,放在今天就是錯的。所謂“歷來如此,就對嗎”?華人對下跪這個“禮制”是比較敏感的。想當年外國使節到天朝帝國來,都被逼著要行大禮,人家就是不幹,由此還鬧出了舉世聞名的大事件。

    晚清時英國報紙的一句話,非常辣眼睛:“這就是華人,昔日人類無與倫比的精英,今天已淪為人類學研究的怪物。”這是英國的一批使團因拒絕下跪而被嘉慶皇帝驅逐出境後所出現的評論。這當然有文明之間的一個禮儀衝突。不過膝蓋這個東西,是可見出一個社會的Wraith的。魯迅當年發願要“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遺憾的是,所擊退的時代往往總在歷史的迴旋中被當代人同時撞見。被歷史、尤其是被中國歷史撞了一下腰,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後果很嚴重。

    華人一下跪,上帝肯定會發笑。這是一個健忘的民族。在某些人看來,華人改寫了人類的歷史,儲存祖宗的基因。他們把左臉伸出去,他們把右臉伸出去。他們把左腿彎下來,他們把右腿彎下來。他們一邊下跪,他們一邊讚美。

    今天很多東西就像一場場復古演出,讓我們都不好意思開口說我們是生活在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也許你會說,這是我們華人的幸福,因為在有生之年我們可以一覽無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這話,就服你。

  • 2 # 阿無推文掃文札記

    我不覺得是糟粕誒。

    首先,我覺得像以前跪上級跪領導(皇帝啥的)這種以跪來劃分階層、區別尊卑貴賤的跪才是對人的侮辱。而跪長輩跪老師則是表示尊重。

    跪這個動作可輕可重。

    “男兒膝下有黃金,只跪蒼天與孃親”,做人要有氣節,當然不能隨意跪,但也別把膝蓋搞得那麼金貴,對於有的人跪是情理之中、理所應當。句中“孃親”當然只是一個代表,父親當然也同等,一切值得尊敬、值得一跪的人自然也在其中。而若有良師,跪又何妨。

    另外,我想需要下跪拜師的老師是需要拜入門下的那種師父,真正傳道授業的老師,真正讓人尊敬的老師。不然把小學到大學各科老師跪一遍也是很怪的,而且學校的老師中也確實有沒有師徳的。

    而且,感覺尊師重道還是很重要的,現在的學生確實太不尊重老師,隨意頂撞、目無尊長,感覺挺不好的。

  • 3 # 夜夜龍泉壁上鳴

    是傳統文化!古代,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師父與父親等同!我們不能用有色眼鏡看待問題!現在年輕人結婚,總是做一個男人單膝跪地向女人求婚的儀式,這是嚴重不符合中國傳統的,這個問題好像大家沒有多少人反對啊!古代夫為妻綱,現在男女平等了,也不能下跪啊!

  • 4 # 董豔臨

    我認為下跪表示對老師的敬仰和對知識的尊重。天天下跪是侮辱,是糟粕,但是一次都沒有,顯示沒有一點誠意,沒有對知識的崇拜,嘴裡一邊學著知識,一邊喊著知識無用,讀書無用,怎麼能有大學問。

  • 5 # 晉A閒雲野鶴

    中國封建傳統意識即奴化思想根深蒂固!有道是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天徑地義!皇帝老兒咱不跪。拜師學藝完全可以不跪。行鞠躬禮足矣!孔老夫子都沒有要求學生行下跪禮!

    過去的戲劇中我們總能看到庶民見官要下跪叩首行大禮。低階官員見上司要下跪叩首,一級壓一級。這就是《官本位》造成的等級制度!根本沒有人人平等的現代觀念意識。人為將人分為三,六,九等的奴化愚民思想體制從中央集權制沿襲下來。《官本位》成為鐵打的營盤!(鐵律)官家的不成文規定向民間擴散便形成了拜師學藝,讀書上學都必須行跪拜禮的惡習!表面上看對教書先生及匠人師傅是一種尊重的表現。但隨之而來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正是奴化人性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人格上的平等被徹底壓制。這樣逐浙形成逆來順受的奴性習慣便一代一代傳了下來。

    這種奴性的形成。使統治者為所欲為。加大了對底層勞動人民群眾的盤剝壓榨!使中國封建帝制穩穩沿襲下來。近年來由於"信仰"的缺失和社會道德整體滑坡。一些封建殘餘的拜師宴!拜師禮藉機死灰復燃。公開拉幫結派正是在借屍還魂。其中心目地還是一個"錢"字!

    今天社會上出現的這種令人發笑的"復古"鬧劇。醉翁之意不在酒!自有它的異化道理。是復辟還是譏諷?不得而知?總之翻出糟粕當傳統是一種歷史倒退的醜陋鬧劇!

  • 6 # 老貓冬眠

    首先師傅這詞就說明了,既是老師,也是父親,當然現在很多人不認同了。但古代學藝不易,古代也沒那麼高的生產力,師傅把自己生存的技術知識傳授與你,等於再造之恩,所以才有師父中的父。請不要拿現在的禮儀來評價過去,而且現在好你多禮儀都是西方的,拱手禮不比握手和貼臉要低,我感覺更加鄭重。還有現在的問題不是古代文化被一味認可,而是一味的排斥,認為是糟糠。但問題是,很多人一邊認為傳統文化是糟糠,是落後,是土,一面又批判華人,政府保護和宣傳傳統文化以及技術力度不夠。這是一種矛盾。而且這種矛盾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比如素質,一方面喜歡說別人素質低,往往都是一面到的批判,但是現實中自己卻是網路中自己說的物件。不過沒多少人承認。自我矛盾有時候比社會矛盾還嚴重,當然,這是我的個人感受。

  • 7 # 雨鄧

    如果第一次正式拜師,下跪也沒什麼,屬於對師長的尊敬。如果天天都要跪,那無可厚非的是糟粕了。

    下跪也是看情況的,如果是表達正面的情緒的,也屬於情理之中。比如說過年了,奶奶爺爺給壓歲錢,你下跪領錢,似乎也不會讓你覺得難堪吧。

    糟粕和精華的界限本身就不明確,有些情況精華可能變為糟粕,有些情況糟粕也會變成精華。一竿子打死肯定是不對的。

  • 8 # 大道獨行我為仙

    怎麼說呢,丟人的不是下跪這個動作,而是心裡,古時,拜師,很很重要的一個行為,古時,師傅的地位更是高於父母,師傅對於徒弟甚至是比對自己的孩子還有,很多師傅都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自己的男徒弟,收一個徒弟,師傅就要擔負起責任,徒弟的衣食住行,道德觀念,文科武舉,全都是師傅的責任,所以,這個跪拜禮,絕對值

  • 9 # 若塵丶三千月

    孔子時代本來就沒跪禮,跪禮是從元代開始的,且拜的是師父,不是老師,古代師父是要把弟子養大,傳授生存本領的,所以師父的父是父親的父,這是有撫養和贍養義務的,現在不存在這種關係了,都只是老師

  • 10 # 上火雞湯

    古人也不是隨便跪的,只拜天地君親師,明清時期除外!現在的人不敬天地,不法祖先,才會產生你這樣的問題吧。

    古人跪拜老師是對知識和文化傳承的一種尊重,那時候的知識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別人也沒有義務傳給你,但是他卻願意傳授你知識和經驗,華人講究飲水思源,拜師時還有過年過節都會跪拜問候,感謝師恩!

    現在社會錢大於一切,人們普遍認為既然老師領薪水了,那麼他就有責任教你,古代的那種為師即父子的關係不復存在,傳承的味道也沒有了,只剩下了銅臭味!

  • 11 # 這是8個字的名字

    跪個屁啊!沒胡凳以前,華人的坐姿就是跪,當著人家的面坐著一點禮貌也沒有,中國最正規的禮儀是作揖,就是中國傳統的鞠躬,蒙元才開始跪的,以前叫拜師,跪和拜是兩碼事,也不知道是哪個混蛋把跪和拜組在一起的,也沒聽說孔子七十二賢給孔子跪過,哦,不,他們見孔子是跪著的,孔子也給他們跪著,以後拜師學學孔子,互相跪著,然後學生拜一下,結束了。

  • 12 # _Smile無傷

    要看具體怎麼分了大丈夫能跪的只有天地君親師,而且是極重要得時候的禮儀表達,所以在特定日子環境跪拜感謝恩師不算糟粕。至於平時隨便下跪是不行的,畢竟男兒膝下有黃金,就算女子也不行。見人救跪那是對尊嚴骨氣的嚴重羞辱,為大丈夫男子漢所不恥。不是漢人風俗。

    見面就磕頭是滿清的傳統的,因為滿人見面行禮打招呼就是單腿下跪打千,尊對方一聲爺,旗奴給主子磕頭更是平常。而清以前,漢人輕易不會下跪,只在特別的時候拜天地君親師,因為下跪在漢人看來是極重大的禮節,平時見面最多拱手一揖而已。就算大臣見皇帝,一般也是不需要跪的,只鞠躬行禮,那些以為見了皇帝就磕頭,那是小說看多了或者被辮子戲忽悠了。

    最後說下你的表達有問題,不是人民不再無條件信賴傳統,有了質疑。而是人們隨著認識的提高不再全盤否定傳統,終於給了傳統申辯正名的機會,並講優秀的祖先傳承重新繼承發揚。

  • 13 # 歷史知事

    首先,我的觀點是,下跪拜師就是文化糟粕。

    為什麼下跪拜師是糟粕?原因很簡單,因為下跪這種禮儀就是表現人與人不平等的一種禮儀,一個人不管多麼值得你尊重,你也沒必要捨棄尊嚴,給他跪下!

    簡單說一下我對下跪禮的看法。

    1,人看到母羊跪下給小羊哺乳,就感動得說,看!這就是偉大的母愛!發現了吧?人類並不認為下跪是一種舒適的姿態!

    2,與下跪想接近的禮儀還有,舔腳趾頭,舔腳底板。這都是讓施禮人難堪沒面子的。如果你堅持認為下跪禮很好,那你可以學習其他民族的舔腳趾頭。

    3,傳統文化種很多禮儀是優秀文化精華。比如作揖表示平等相交,鞠躬表示尊敬對方。再加上字,號,名,稱呼等等,足以表達你與人交往的各種感情。

    4,對朋友,握手。對孩子,擁抱。對愛人,親吻。對尊敬和歉意的人,鞠躬。我想不出,下跪到底有什麼存在的理由。

    我就是老師,我不希望任何一個學生給我下跪行禮。這會造成師生雙方的痛苦。

    學生來找我,他個子高,我低。我不舒服。可是誠懇稱呼一句老師,我就很舒服了。

    禮節是心理和情感的外在表現,如果沒有誠懇的尊師敬道之心,什麼禮節也沒有用。

  • 14 # 靈魂阿三

    我覺得你這個問題很奇怪,下跪怎麼就是傳統文化的糟粕了呢?下跪表達了對長輩的尊重,對師傅的尊重。而不是哪些某某意思什麼的,而且從下跪的意思來看,下跪本身是沒有任何含義,而它的含義的來源只不過是看它的人賦予它的。在民國時期人們把男子留長頭髮當做文化糟粕,而現在呢,留長頭髮怎麼了?為什麼不能留呢?因此留長頭髮只是個現象而已。同樣下跪只不過是現象而已,而“下跪就是文化糟粕”這種思想才是文化糟粕。

  • 15 # 王浩149900676

    說糟粕的純是他爸爸不在家放你媽的屁,連下跪拜師頭代表什麼都不知道,在哪朗朗吹哨子,一般拜師要磕三個頭,第一個是敬天,第二個是敬地,三十敬師父傳藝。也有磕四個頭的前兩個一樣從第三個開始就變成敬歷代祖師第四個是敬你學的這門技藝,因為是師父是傳播者你是繼承者和在一起叫傳承,你連你學的這門技藝也不尊重,何談傳承!!!!

  • 16 # 嚼史嗅今

    我覺得向師父下跪可以,你看名字,師後面跟著個父字,輩分在那放著呢。但是能用那種鞠躬(行大禮的那種)更符合現代人的觀念。其實這種事,跪人的和被跪的心態都放正很重要,這個下跪儀式其實是對“傳承”的尊敬與感恩,不是針對哪一個人哪一個群體!全社會能普遍認同這點就不會再有什麼爭議了,跪拜雙方也就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了。

  • 17 # 一號風手

    本來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看了很多清高的言論不得不出來說兩句。

    下跪有兩種意思,一種是屈服,另一種是感恩。

    屈服不就說了,因為這裡說的是拜師。下跪拜師好不好,應不應該,那要看你拜的是什麼師。如果你覺的這個老師對你一生比較重要的,那麼應該跪。

    當然換一個人,收我為徒的話,那麼就要看情況了。

    人拜師可以跪下,跪下表面是一種禮,但跪的背後是感激。如果沒感激的話,跪下有什麼用?現在的人已經分不清,現在的把跪當做一種禮儀來看待。如果下跪拜師單單作為一種禮儀的話,當然是不可取的甚至應該取消。

    現在的人已經分不清何師?何為徒?中國古代的人是不會隨便收徒的,也不會隨便拜師的。因為一旦收徒,就要全心全意去教,而且要把徒弟的成長看作跟自己的後代一樣重要,有時候甚至超過自己的後代。

    古代的環境跟現在是不同的,在古代等級制是比較嚴重的。你拜了一個好的老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你的命運。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古代的知識文化都掌握在貴族門閥手中。人家願意收你為徒弟,等於給了你一次重造之恩。所以在古代為什麼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

    而且古人是不敢隨便收徒弟的。中國古代文人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哪怕回到戰國時期都是如此!。地位高也有地位高得壓力,你收一個徒弟如果教不好,人家回說徒有虛名,這對他們的名節破壞是很大的。這簡直比殺了他們都玩嚴重。

    在古代一個人的名聲被毀壞的話,就等於以後你都不用混了。所以古人教徒都是全力以赴的,身傾言教的。尤其是關門弟子,要求更是嚴格。

    再更上古代的文化也好,技術也好,各種絕活都是不外傳的。所以一個人能學到一項絕活就等於有了立命之本。一個給你重造之恩的人,一個給了你立命之本的人。你覺的下跪應不應該?

    有人攻擊拜師下跪是中國文化的糟粕,那是你以現代的現象去抨擊古人的行為。這是非常可笑的。

  • 18 # 柳暗花明又一村158392

    《也來說二句》♥下跪拜師是古代一種尊師重教的的禮儀。拋開歷史談什麼《精華與糟粕》顯然不合時宜。就這個問題而言,他的初衷是《尊師重教》有什麼錯嗎?現代風俗大可以不跪,但包括政府在內不也一直在提倡《尊師重教》嗎!顯然它的宗旨是正確的。《跪於不跪.拜於不拜》只是個形式。《尊與不尊.重與不重》才是內涵。按照古代的風俗習慣無疑是正確的,拜師不跪則被視為心不誠,師傅當然也不會教你。以現在的風俗禮儀,大可不必再行跪拜之禮,但尊重老師,重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認為《下跪拜師》在古代是文化的精華無疑;雖然現代不再《下跪拜師》但《尊教敬師.尊師重教》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精華》少一點形式而已,揚優良傳統是真。♥《別把歷史割斷開,欲求真理看內涵。》♥

  • 19 # 滿江萩南

    跪師父不是糟粕。在中國古代文獻,史書,文言文中,甚至《笑傲江湖》裡,都可以看到師父供養徒弟的事實。因為師父不僅要教授知識本領,還要負責徒弟的衣食住行,就是一邊教授本領,一邊供養徒弟,所以才有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這也是為什麼沒有跪老師的文化,因為我們交錢給老師,老師也不供養我們。“教書先生”也不供養學生,所以只有“跪拜師父”,沒有“跪拜老師”,古人講“跪天跪地跪父母”,這是沒錯的,供養我們的人,值得我們去跪拜,這也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感恩”文化,是表達對有恩於我們的人的尊敬和感激的正面精神。這還體現在華人特別尊重祖先上,因為有祖先的勤勞刻苦,才養育我們,我們知道自己的根在哪,知道要回報對自己有恩的人,就像我們格外尊重父母一樣。全世界,對“父母恩”的理解,只有華人最深刻。有些人對中國文化一知半解,居然妄稱“糟粕”,實在可悲!

  • 20 # 人文歷史巡禮

    個人感覺不屬於文化糟粕。

    首先,對於傳統文化。既然能夠流傳很久,應該先看到傳統文化中,正面積極向上美好的一面。然後再去找傳統文化中的糟粕與不足。不要一開始,對傳統文化就抱著消極落後的看法,先挑了毛病再說,這樣肯定要不得。

    其次,下跪拜師。

    單說下跪。很多人反感的就是這一點了。多數人對下跪的印象,主要還是古代影視劇中,平民見到官員,下官見到上級或皇帝,然後跪拜。其實這種下級對上級的跪拜,主要是從元代開始才有的。宋代哪怕大臣見到皇帝皇后,也只是長鞠行禮。根本不跪。而且平民也不怕官員,經常和當官的打官司,公堂上不跪,而且見到皇帝也不必跪。春秋至秦漢時的跪拜是平等的,有跪拜就有回拜。即使大臣對皇帝行禮,皇帝也必須回禮。

    再次,舉兩個關於下跪磕頭拜師方面的例子。

    一是禪宗六祖惠能。有僧人名法達,在禮拜惠能時頭不至地。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答曰已誦《法華經》三千部。法達因為誦過三千部法華經,心生傲慢,不肯磕頭。而惠能要法達磕頭,正是要人在面對尊長時放下傲慢,心生恭敬(當然在此反對那種純粹的諸如當官的下級對上級的跪拜)。

    二是民國時期的國學大師黃侃。此公師從章太炎,是同盟會會員,出過國,受過新式教育。執教民國多所名校。黃侃的徒弟楊伯峻,在開始拜黃侃為師的時候,也不願意磕頭。黃侃對楊說,他自己也是受過新式教育,開始對磕頭也不以為然。後來才知道,學問是從磕頭拜師中學到的,不磕頭學不到真本事。劉師培和章太炎討論學問,黃侃在旁邊。每次劉師培說到要緊的地方就不吭聲了。黃侃何等聰明。馬上奉上禮金,下跪磕頭拜劉師培為師。劉師培才把一些獨門的學問教給黃侃。楊伯峻聽了這話,也馬上下跪磕頭拜師。黃侃扶他起來,說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徒弟了。黃侃教過的學生很多,但得到他學問的只有幾個徒弟。 這也是師父和師傅的區別。師父與師母是七師八母中的一種。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父要教你真本事,管你生計的。現在的老師,充其量可稱為師傅,和師父相去甚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獨自帶娃還要應付婆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