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兵兵哥影視剪輯

    虞姬自刎主要是因為看到項羽敗局已定,不想讓他為自己擔心,所以拔劍自刎。

    歷史上面記載曾說過,楚漢相爭的後期,項羽趨於敗局,在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的大將韓信在垓下展開了激戰,這就是歷史上面著名的“垓下之戰”,歷時四年多的“楚漢之爭”來到了最後的時刻。

    項羽被漢軍圍困在垓下,兵少糧盡、更要命的是將士們夜夜都能聽到四面傳來的楚歌,以為漢軍已經佔領了楚地,結果士氣全無,紛紛逃走。看著自己大勢已去,面對虞姬,在營帳中酌酒悲歌唱出了那首流芳千古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詞可謂是蒼涼悲壯啊!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竟也流露出了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

    看到自己的丈夫如此悲傷,虞姬起身拔劍起舞,淚流滿面地對唱《復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可謂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愛情的悲歌,虞姬為了讓項羽不再有牽掛,唱完《和垓下歌》,拔劍自刎。面對虞姬的吟唱,項羽“泣數行下”。

    項羽悲慟萬分,在倉促間只好在垓下草草掩埋了虞姬,隨即帶著六百騎兵連夜突圍而出,被漢軍追至烏江邊,此時的烏江亭長對項羽說:“江東還是霸王的地方,漢軍沒有船,讓霸王渡江東山再起。”

    項王說:“自己當年與江東8000子弟出征,已全部戰死,自己不願苟且偷生,並無顏面再見江東父老”,謝絕了烏江亭長的好意,將烏騅馬送給烏江亭長引渡,然後自己率領28個子弟兵執短兵器和殺來的漢軍再次拼殺,最後項王見到自己的舊部下呂馬童,說:不是我項羽不能打,今天天要亡我,我又奈何,既然老朋友都來了,那就讓老朋友得萬戶侯,於是慷慨地自刎在烏江邊,將頭送給了呂馬童年僅31歲。

  • 2 # 抖壹

    項羽率僅剩的600騎兵突圍而出,一路來到烏江。當時有烏江亭長,請求項羽渡江去江東。畢竟江東是項羽的基業,而漢軍沒有船,則不能渡江而過,項羽可就圖東山再起。

      項羽認為自己當初率8000子弟兵出來,是想要開創一片基業。如今江東子弟全都戰死,讓他回到家鄉,又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呢?

      他謝過烏江亭長好意,將船讓給他。後來漢軍追至烏江,項羽與剩下計程車兵激烈對戰。最後項羽見到了自己曾經的部下呂馬童,他慷慨的說既然是老朋友,就讓他做個萬戶侯。

      當時劉邦重金懸賞項羽頭顱,項羽於是自刎江邊,讓呂馬童拿他頭顱立功。就算兵敗又如何,項羽死也要死的有氣勢。

      後人在說起這段故事的時候,往往悲嘆項羽的英雄末路,卻忽略了虞姬的慷慨為君。

      當初劉邦圍困垓下,項羽見大勢已盡,在營中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意思是如今到了這個地步,我再也不能照顧自己心愛的美人,你以後該怎麼辦呢?

      虞姬隨項羽征戰多年,聽了這首歌悲傷難以自抑。自己的男人當初冠絕當代,如今卻走到了末路。

      她知道項羽擔心兵敗之後自己的結局,也知道如果她在的話,為了照顧她反而要拖累項羽的腳步。雖然已經兵敗,但有她在項羽難以突圍。

      所以虞姬對唱《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這首歌是何等的悲情絕唱,在唱完這首歌之後,她便拔劍自刎,不讓自己成為項羽的拖累。

      項羽後來果然突圍,可惜這個男人太硬氣,所以不願意渡江而過,養精蓄銳,乾脆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在霸王別姬的故事中,我們應該看到項羽的末路悲情,也要看到虞姬的慷慨為君!

  • 3 # 欲燊

    我來介紹一下電影版的《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有很強的代表性。雖然古裝劇不同,但本電影緊扣主題,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回答您的問題。

    《霸王別姬》是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故事主要以民國時期到解放後的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開放後的時間線為主線。

    程蝶衣(張國榮扮演)的媽媽是個妓女。民國時期普通百姓生活窮苦。程蝶衣母親實在沒辦法養活孩子,不得不把程蝶衣送到戲班子裡去學本事,即使不能賺到一個出路,至少還可以養活自己。

    戲班子班主見程蝶衣是六指(比正常人多一根手指),便不同意他入戲班。原音是唱戲不止只有唱,還有表演及手勢,合而為一才美。但六指首先就破壞了美觀。

    程蝶衣的母親對班主說“實在是男孩大了留不住,您別嫌棄我們呢!”(這就話很有深意,我理解的是她作為妓女實在沒辦法養孩子,如果是個女孩還能像她一樣當妓女養活自己,可惜是個男孩。)

    班主回到“都是下等人,誰嫌棄誰啊”(意思是不能收程蝶衣進戲班)。

    程蝶衣母親沒辦法,衝到外面親手把程蝶衣的手指切掉,又帶到班主面前(可見她的決心,同時也見證了當時底層人群是極其卑微的。)

    程蝶衣進去戲班後,吃了不少苦頭。每天練功,背戲詞。做錯了會被班主一頓狠打。班主最常說的話就是不打不成材,好弟子,名角,一個個都是打出來的。程蝶衣在戲班裡揹他的大師兄段小樓(張豐毅扮演)多加照顧。

    最重要的一次是,有人來選小戲子,見到程蝶衣長相姣好,問班主她是否會旦角。讓程蝶衣表演下。程蝶衣便背起虞姬的了戲詞。把“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讀成了“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並且讀錯了好幾遍(實際他潛意識自己本來就是個男的)。選戲子的人覺得沒戲了,便要走。段小樓見事情不妙,搶下班主的煙桿但程蝶衣嘴裡一頓攪和。程蝶衣滿嘴是血。(這裡我強調一下段小樓為什麼這樣做?首先有人來選角就是一條出路。程蝶衣精說錯詞。就斷了自己的出路。並且班主。因為程蝶衣說錯詞。會狠狠的打他。雖然段小樓對程蝶衣有所傷害。但實際他確實在保護程蝶衣。)從此刻起程蝶衣再也沒有說錯過詞。

    從此程蝶衣與段小樓的《霸王別姬》火到爆。兩個人從此變成了名角。

    段小樓把自己演的霸王當成事業,而程蝶衣確把自己當成了真的虞姬,她離不開段小樓就好比虞姬離不開霸王一樣。程蝶衣深愛著霸王。但段小樓接受不了。段小樓對她的評價“不瘋魔不成活”(這句話也是這個電影的精髓)

    段小樓逛妓院,取媳婦,程蝶衣都會吃醋。

    段小樓被日本人抓走,為了就出他,跑去給日本人唱戲。段小樓出來後確對程蝶衣吐口水。雖然有傷心,但是虞姬依然愛著霸王。

    兩個人一起經歷了很多,文化大革命互相批鬥,最終把段小樓的媳婦害死了(鞏俐扮演)。不管怎麼樣兩個人始終沒有分開

    到改革開放後,兩個人到戲院彩排。兩個人回憶當年讀錯臺詞的事情,程蝶衣恍然大悟,原來他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意思是,我本身程蝶衣,不是虞姬)程蝶衣才明白,他不是虞姬。當兩個人真正彩排的時候,程蝶衣用劍學習虞姬當年真的自殺了。此劇結束。

    最後回到樓主的問題。程蝶衣選擇自殺的原因是,多年來他始終認為自己是虞姬,所以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師兄段小樓(霸王)。當他真正發現原來自己不是虞姬時,感到一切都是夢,同時就失去了多年的愛人。原本霸王就是虞姬的一切,程蝶衣不在是真的虞姬,也就沒有真的霸王了。這個心裡的失落感是很強烈的。所以程蝶衣像當年的虞姬一樣選擇了自殺。

    虞姬自殺並不是懦弱無能,而是她真的深愛著霸王,霸王就是虞姬的一切,當她再也得不到霸王的愛時,也就證明她失去了一切。所以才會自殺。

  • 4 # 大魚在冬季

    不同意你的觀點!項羽和虞姬悽美的愛情故事自古流傳、廣為人知、感動了多少仁人志士。這些都是“懦弱無能的自殺”所不能達到的!只能說明你對虞姬有誤解。

    在楚漢相爭的第4年,歷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戰”。項羽先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計,雖然奮力搏殺逃了出來,但自己的人馬,已丟了八成。這是他自起兵以來,第一回遇到這麼大的失敗,對他這個驕傲的霸王來說心理打擊太大了。後又被漢軍圍得水洩不通,四面楚歌,士兵鬥志全無,一個個在夜色掩護下陸續逃散,已經讓他亂了陣腳,這才有了項羽的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無法避免,他惟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虞美人的命運和前途。毫無疑問,在他死後,虞美人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於是無限哀傷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姬在旁聽了,泣不成聲,若斷若續地吟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便對項羽說:“賤妾生隨大王,死亦隨大王,願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

    只為自己考慮的自殺那是懦弱無能,為了別人或大義的自殺那是剛烈勇敢!

    從虞姬聽到霸王的話的反應,可以看出她的自刎不是為了她自己而是為了霸王:

    1、虞姬是想用自己的來激勵霸王不要放棄。“大王你都意氣用盡了,我還談什麼生呀!?”可以看出她的良苦用心!

    2、她想的是在霸王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不要為自己兒女情長而分心。“願大王前途保重”可以看出這一點。

    3、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帶一個女人突圍那是個累贅,她不想拖累霸王。“願大王前途保重”也能體現這一點。

    惡俗點想如果虞姬有為自己考慮的話那也是擔心自己拖累霸王,導致他失敗,讓後人唾棄!只可惜亂了陣腳的霸王,已經心灰意冷,她的死也沒激勵起霸王的鬥志,絕地反擊,反而使得他無了牽掛,走向自刎的極端,世事難料呀!

    虞姬自刎的剛烈,死的偉大和“懦弱無能”無關。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個偉大的女人,說的就是這種女人,不是那種只會一哭二鬧三上吊,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貨!有虞姬是項羽的福氣!

  • 5 # 阿偉生活紀

    我來介紹一下電影版的《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有很強的代表性。雖然古裝劇不同,但本電影緊扣主題,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回答您的問題。

    《霸王別姬》是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故事主要以民國時期到解放後的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開放後的時間線為主線。

    程蝶衣(張國榮扮演)的媽媽是個妓女。民國時期普通百姓生活窮苦。程蝶衣母親實在沒辦法養活孩子,不得不把程蝶衣送到戲班子裡去學本事,即使不能賺到一個出路,至少還可以養活自己。

    戲班子班主見程蝶衣是六指(比正常人多一根手指),便不同意他入戲班。原音是唱戲不止只有唱,還有表演及手勢,合而為一才美。但六指首先就破壞了美觀。

    程蝶衣的母親對班主說“實在是男孩大了留不住,您別嫌棄我們呢!”(這就話很有深意,我理解的是她作為妓女實在沒辦法養孩子,如果是個女孩還能像她一樣當妓女養活自己,可惜是個男孩。)

    班主回到“都是下等人,誰嫌棄誰啊”(意思是不能收程蝶衣進戲班)。

    程蝶衣母親沒辦法,衝到外面親手把程蝶衣的手指切掉,又帶到班主面前(可見她的決心,同時也見證了當時底層人群是極其卑微的。)

    程蝶衣進去戲班後,吃了不少苦頭。每天練功,背戲詞。做錯了會被班主一頓狠打。班主最常說的話就是不打不成材,好弟子,名角,一個個都是打出來的。程蝶衣在戲班裡揹他的大師兄段小樓(張豐毅扮演)多加照顧。

    最重要的一次是,有人來選小戲子,見到程蝶衣長相姣好,問班主她是否會旦角。讓程蝶衣表演下。程蝶衣便背起虞姬的了戲詞。把“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讀成了“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並且讀錯了好幾遍(實際他潛意識自己本來就是個男的)。選戲子的人覺得沒戲了,便要走。段小樓見事情不妙,搶下班主的煙桿但程蝶衣嘴裡一頓攪和。程蝶衣滿嘴是血。(這裡我強調一下段小樓為什麼這樣做?首先有人來選角就是一條出路。程蝶衣精說錯詞。就斷了自己的出路。並且班主。因為程蝶衣說錯詞。會狠狠的打他。雖然段小樓對程蝶衣有所傷害。但實際他確實在保護程蝶衣。)從此刻起程蝶衣再也沒有說錯過詞。

    從此程蝶衣與段小樓的《霸王別姬》火到爆。兩個人從此變成了名角。

    段小樓把自己演的霸王當成事業,而程蝶衣確把自己當成了真的虞姬,她離不開段小樓就好比虞姬離不開霸王一樣。程蝶衣深愛著霸王。但段小樓接受不了。段小樓對她的評價“不瘋魔不成活”(這句話也是這個電影的精髓)

    段小樓逛妓院,取媳婦,程蝶衣都會吃醋。

    段小樓被日本人抓走,為了就出他,跑去給日本人唱戲。段小樓出來後確對程蝶衣吐口水。雖然有傷心,但是虞姬依然愛著霸王。

    兩個人一起經歷了很多,文化大革命互相批鬥,最終把段小樓的媳婦害死了(鞏俐扮演)。不管怎麼樣兩個人始終沒有分開

    到改革開放後,兩個人到戲院彩排。兩個人回憶當年讀錯臺詞的事情,程蝶衣恍然大悟,原來他是男兒郎,不是女嬌娥(意思是,我本身程蝶衣,不是虞姬)程蝶衣才明白,他不是虞姬。當兩個人真正彩排的時候,程蝶衣用劍學習虞姬當年真的自殺了。此劇結束。

    最後回到樓主的問題。程蝶衣選擇自殺的原因是,多年來他始終認為自己是虞姬,所以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師兄段小樓(霸王)。當他真正發現原來自己不是虞姬時,感到一切都是夢,同時就失去了多年的愛人。原本霸王就是虞姬的一切,程蝶衣不在是真的虞姬,也就沒有真的霸王了。這個心裡的失落感是很強烈的。所以程蝶衣像當年的虞姬一樣選擇了自殺。

    虞姬自殺並不是懦弱無能,而是她真的深愛著霸王,霸王就是虞姬的一切,當她再也得不到霸王的愛時,也就證明她失去了一切。所以才會自殺。

  • 6 # 曉時光裡看世界

    不是懦弱無能,而是人間不值得吧。

    這部電影看了有四遍。第一次是衝著它的名氣看的感覺質感非常好,擔的起中國電影的巔峰。第二次自己看的時候感覺這部電影拍出了那個年代的殘酷和無奈以及人性的醜陋。第三次是陪媽媽一起看的,想讓她看一下中國電影的巔峰之作,但心裡已經有些抗拒。第四次也是陪一位長輩看的,看時的觸動和感嘆比第二次更甚,以後若非迫不得已都不會再看這部電影了。

    看了《海上鋼琴師》以後再看《霸王別姬》就產生了一個想法,他們選擇結束生命的出發點是不是一樣的呢?

    看完《海上鋼琴師》時我也有震動,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選擇和那艘船一同沉入海底呢,明明上岸以後憑他在鋼琴上的才華一樣可以風光無限,他卻放棄了。這是一種懦弱吧,害怕上岸以後面對的未知和挑戰會壓垮他。

    但是隨著自己的經歷不斷增長沉澱,越來越覺得也許是另一種可能:人間不值得。1900生來率性純真且非常聰明,僅僅憑藉對船上人來人往的觀察就已看透世事,透過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就能判斷出他的背景及性格。要是他想,在人間他會如魚得水。

    程蝶衣都經歷了什麼呢,從小被母親送到了戲班,母親為了讓他能留下來把他的六指生生用刀剁了;因為不想唱旦角被打的皮開肉綻;和他一起逃跑歸來上吊自殺的小癩子;為了戲班子和從小保護他的段小樓決定唱旦角,卻因此被變態老太監害了;成名以後風光無限,段小樓卻要娶媳婦了,這在他看來是背叛;在菊仙自殺之前,從日本人入侵到文化大革命,三人經歷了這麼多年的相愛相殺,在程蝶衣領養的小四帶頭批判他們時達到了高潮,最慘烈的時刻是他們三人瘋了似的互相潑髒水,在那一刻,曾經的他們都被對方捅死了,心已死。只不過菊仙選擇了馬上離開,程蝶衣選擇了在動盪結束之後的舞臺上,也許於他而言這是最好的方式,畢竟他是真愛這一行。

    兩部電影的不同之處在於1900預感到了人間不易而不沾衣,程蝶衣是在經歷了人間以後傷痕累累才發現,人間不值得。

    共同之處是他們都有各自的心頭好:鋼琴和唱戲,曾經沉溺其中的快樂襯托出人間的涼薄,可預見的生活毫無樂趣可期,活著於他們而言無趣卻需要勇氣,一點都不划算。

    不得不說確實有這樣的人,他們的心晶瑩剔透不含任何雜質,可以帶來美好,但他們不適合充斥著爾虞我詐的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轉學搬家會對孩子心理產生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