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青文化宮
-
2 # 九零後大大叔
“中國電影學派”,是最近幾年以北京電影學院為代表的電影界學人取得的重要突破。
基於對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十分有限這一問題的思考,2015年北京電影學院開始探索建構“中國電影學派”,嘗試形成一股具有強烈中國特色、能夠形成世界性影響的電影力量,並提出從“活化電影傳統、賡序中華美學”“摹寫時代歷程、醞釀文化精品”“前瞻科技革命、鍛造工業體系”3個方面,為屬於中國電影自己的學派塑形。此後,北京電影學院將“發展和夯實中國電影學派”作為自身建設“雙一流”必須高舉的一面旗幟,將更多的中國電影人彙集到這個共同的理想旗幟麾下。
從理論方面來講,北京電影學院於2016年探索形成“中國電影學派”的理論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於2017年成立了“中國電影學派”理論研究會。這幾年裡,中國的代表性電影學者亦紛紛就“中國電影學派”這一重大問題進行理論探索。可以說,它已成為電影學界的共識。近日召開的“紀念改革開放40年,迎接中國電影學派建設新時代”研討會,也是電影學界對“中國電影學派”這一體系的體認。
從創作方面來講,電影創作界也積極呼應“中國電影學派”的理念。電影是和實踐緊密相關的藝術,因此既不能埋頭實踐不搞理論建設,更不能脫離實踐空談理論。在一系列積極支援和鼓勵下,不少學院派影人從深入的學理性思考出發,創作出具有一些“中國電影學派”風格和氣魄的作品,使這一體系獲得實踐檢證。如梅峰導演的《不成問題的問題》獲得2016年東京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黃丹導演的《搬遷》獲得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等。
從工業體系建設方面來講,中國電影科技也在積極攀登先進影像的制高點。工業完成度是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指標,而先進影像技術發展是提升電影工業完成度的強力支撐。當前,先進影像技術正在引發世界文化體系翻天覆地的改革,觸發世界文化體系的重構,並在產業上形成先進影像新興產業生態圈。正像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等高新電影科技研究工作所作出的努力那樣,“中國電影學派”體系的建立與發展,正是在依靠科學技術的支撐和引領基礎上,不斷為中國電影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電影學派”可以成為一個包容性強、輻射廣遠的體系。按照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侯光明教授的看法,“中國電影學派”的特點是“來自中國、體現中國、代表中國”。它不是某個學者、某個流派、某個創作群體獨佔的體系,而是屬於中國電影的也屬於中華民族的電影體系,因此,它的胸懷是廣博的;同時,它是一個共時性的、開放式的範疇,這就使得它能夠兼收幷蓄地容納不同聲音。它不是一家之言、一家之功,更不是一家獨大、唯我獨尊,而是共襄義舉、共創偉業。它是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體系,既是中國電影發展繁榮過程中的自我思辨,也是中國為世界電影的發展繁榮提供的中國方案。
有學者認為,“中國電影學派”立足於偉大實踐,它是2003年電影產業化改革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電影發展積累了一定的體量並由此發展到一個新歷史階段和新時代的必然要求。它從一個前瞻性的角度,提供解決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問題的一種方法。由創作體系、理論體系(包括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產業配套系統等等構成的“中國電影學派”,其建設既是一個長期的規劃和目標,也有可能成為中國電影發展的一種方向。
當然,有的其他領域的學者提出“沒有中國學派”的觀點,正如有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沒有哲學”一樣,其觀察和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和視角不同,得出的結果自然不同。僅就中國電影業的發展來講,它的發展速度、發展模式和發展成就,早已超越了人類電影史上的經驗認識,因此它無法套用既有經驗或者國外相關理論來進行邏輯推理或反證。中國電影業的產業化改革歷程與經驗,必須也只能由我們中國電影人自覺實施和提煉。
-
3 # 山河先生看手相
電影流派,指電影根據獨特風格而進行分類的派別。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形成,具有較大影響的電影流派大致有五種:早期現代主義——歐洲先鋒派電影;蘇聯電影學派——詩電影與散文電影;好萊塢商業電影——型別電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與近期現代主義流派等。
回覆列表
有兩個因素促成“中國電影學派”這一理念的提出。
一是2015年年初,中國電影市場成為拉動世界電影市場增長的強勁動力,但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十分有限, 亟待提升。我們分析其原因之一在於缺乏一股具有中國特色、能夠形成世界性影響的電影力量。在這種情形下,我們開始嘗試探索“中國電影學派”。
二是我們立足北京電影學院的建設發展,順應電影產業化改革大勢,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新學院派”的創作主張。我們在開展“新學院派”電影創作、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和水平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構建屬於我們中國電影的學派的重要性。2015年10月16 日,北京電影學院建校65週年校慶,李嵐清同志來校作了題為《知識分子與文化修養》的講座,提出了“能夠出現影響世界的中國電影學派”的希望。因此,2016 年,我們把“發展和夯實中國電影學派”作為北京電影學院建設“雙一流”必須高舉的一面旗幟。
2016年5月 19日,我們在上報北京市的“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方案裡,明確了中心工作目標之一就是形成“中國電影學派”的理論研究成果。此後,我們在多個場合提出構建“中國電影學派”的構思。可以說,“中國電影學派”是我們為了實現建設電影強國這個偉大夢想進行的偉大工程,是中國電影在經歷了十多年產業化發展,自身積累了一定的體量並由此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和新的時代語境的必然要求。
中國電影的生態體系需要根據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作出適時調整,而其中,總結自身發展的經驗,並在吸收外來文化和理論的基礎上,著力向自身歷史和文化縱深處尋求方法論和知識體系的支撐,並由此形成能指導中國電影長遠發展、解決中國電影發展實際問題的、獨立的中國電影理論體系,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