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快樂慧媽育兒

    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多大的年齡,從什麼地方體現孩子的專注力不好。那麼我就從我的經驗來說一下。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專注力並不是天生就能持續很久的。這是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改變的。那麼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這也就是當孩子哭鬧我們常常能轉移他的注意力的原因所在。

    那麼小孩子就沒辦法專心了嗎?其實不是的。舉個例子,小月齡的寶寶很喜歡吃手,而且能吃很久。如果我們這時候打斷他他會很生氣,如果把手再放進他的嘴裡,他會停止哭泣,繼續吃起來。這就是孩子的專注力。所以第一個方法就是不要過多地干預,打斷孩子的“工作”。多次打斷,對孩子的專注力是有影響的。

    那麼如果到了必須要打斷孩子,就必須要提前跟孩子說清楚,比如快要吃飯了,提前告訴孩子一聲再過5分鐘就要吃飯了,讓孩子等下收起玩具。有了提醒孩子自然就明白了。

    第二,多鼓勵孩子。當孩子做一件事情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多鼓勵孩子,可以適當給予建議。比如,孩子在搭積木但是總是搭不好,那麼我們可以建議他換個方法擺放,或者提醒他不著急,慢慢來。那麼多次的提醒會讓他有了心裡的暗示,就會耐住性子。

  • 2 # 安康大媽

    孩子的專注力是學習做事中挺重要的一個能力。孩子都有哪些方面讓家長覺得專注力不好呢?

    現在許多的早教課程中都會提及這個點,如何提有效提升孩子專注力,有理論有方法,但不一定所有人都適用,也不一定所有人都有效果。說幾個在家容易做到的簡單方法。

    第一,當孩子還小的時候起,就這樣做。給孩子限制看電視電腦等的時間。但是在觀看玩耍的過程,不要干擾,不用試圖引導。

    第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一般這樣的事情,會堅持的時間長一些,先把自信拾起來。

    第三,藉助一些專注力遊戲的繪本來作為輔助工具,幫助一下。

    第四,感統教育中提到一些理論和具體操作,比如拍球,記顏色等,都是挺不錯的遊戲。

  • 3 # 淼媽帶你輕鬆學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快速提升記憶力的關鍵條件。

    專注力不好的原因:1.外部環境的干擾,比如噪聲、對話、不舒服的椅子和桌子、不合適的燈光、學習用品、電視、遊戲、等等,這些外部原因都會對專注力產生干擾,讓注意力分散。

    2.自身的因素。比如餓了,累了,病了;對所做的事情沒有動力,感到厭煩,沒有興趣;愛做不切實際的白日夢等。

    究其原因,為保證更長時間的專注請排除一切有干擾的可能,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另外還可以配合專注力的訓練,讓專注力得以提升。

    1.固點凝視法凝視白紙上的黑點2分鐘,儘量不要眨眼睛,時間到了以後,兩眼迅速望向白色的牆壁,看看牆壁上是否會出現一個白色的圓點,如果出現,讓白色的圓點在牆壁上保持的時間越長越好。

    2.靜坐冥想法

    選一個舒服的姿勢做好,挺直脊背,閉上雙眼,腹式呼吸,進去冥想,想象一個場景越逼真越好,比如下雨,周圍的環境、花草樹木,越逼真越形象越好,雨滴顆顆落下,激起一絲漣漪,一邊傾聽,一邊數著雨滴的數量,1,2,3,4,5……當數到100多次的時候,睜開雙眼,你會覺得心情異常平靜,通體舒暢,注意力特別集中。

    3.舒爾特方格表

    在一張方形卡片上畫1cm×1cm的25個方格,格子內任意填寫阿拉伯數字1~25。

    用手指按1~25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誦讀出聲,並記錄所用時間,數完方格中25個數字所用時間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同樣還可以在表中填入字母A~Y或漢字,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

    “提升專注力”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多些練習才是正經。一起練起來吧!

  • 4 # 育兒育己共成長

    孩子的專注力我認為是與生俱來的,父母需要做的是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就可以了。

    首先,不隨意打擾孩子。有時候孩子正在認真的進行一件事情,比如畫畫,玩玩具,而父母卻一遍遍的問孩子喝水嗎,吃水果嗎,上廁所嗎等,這些都是打擾孩子的表現,打斷了正在認真思考的思維,對孩子的專注力的培養非常不好。

    其次,控制孩子看電子產品的時間。如果孩子長時間看電子產品,這不是專注力好,是會損害孩子的大腦發育的。快速變動的畫面,讓孩子失去思考問題的能力。

    最後,透過用心的陪伴孩子來保護孩子的專注力。比如與孩子一起親子共讀。閱讀繪本的時候,以欣賞圖畫為主,引導孩子觀察圖畫中不同的元素,用自己的話表達圖畫的內容。

  • 5 # 東聖

    首先你的問題很不專業,你的問題根源其實不是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而是怎樣引導孩子在其他事情上有專注力!

    注意力跟我們平時做一件事情的興趣度,積極性有關。

    一般孩子對於玩特別感興趣,比如搭積木,玩遊戲這些孩子都很專注。並不是說孩子的專注力差,而是他對什麼有專注力。

    所以,你的問題是如何引導他到你想讓他專注的事情上!這一點就需要提升孩子的興趣。另外孩子的年齡跟他對事情的專注度也有關係!

  • 6 # 悅讀育兒吧

    有關專注力的培養方法,課長查閱過一些資料,網上提的最多的莫過於“少干擾”

    無論是玩玩具、看書,還是發呆,咱們大人在旁邊別沒事就插話送水,看著積木倒了就去扶,以各種方式干擾孩子。

    讓孩子有更多“忘我”“沉浸”的獨處專注體驗,確實是多方科學研究出來保護髮展孩子專注力最好的方式。

    但每次談到這點,就有爸媽說:“完了,可是我已經打擾孩子好多年了,現在專注力可怎麼補?!”

    別擔心,課長在這裡整理了一篇專注注意力訓練的方法,其中有不少培養或彌補孩子專注力的好方法,純乾貨,文章雖長,但實用,值得收藏!

    01

    多多運動——提高感統協調能力

    有一個學生上課專注力不太好,那時一位熱愛打籃球的老師就建議讓他課後時間去練練投籃,這個學生原本就喜歡打籃球,於是也就欣然應允,而投籃要求的是站好,穩定情緒,腦子想好要領,眼睛配合手。

    有一次老師問孩子投籃難不難,他告訴老師:“集中精神就不難”,大半年下來,孩子現在不但身體更棒了,學習也確實專心了。

    跳繩、踢球、投籃……這些運動看似簡單,但要做的好,其實都需要大腦保持高度專注才能指揮好身體的各個部分。

    而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同時調動大腦各個部分、手、眼各個感知覺的過,考驗的都是孩子的感統協調能力。

    02

    參與對話——提升聽覺注意力

    • 鼓勵孩子參與大人的對話:大人說話時不讓孩子參與,會讓孩子認為周圍人說話和自己沒關係,養成“把耳朵關起來”的習慣,今後在課堂上,或者遇到不愛聽,也會習慣性遮蔽;

    03

    多多觀察——提升對細節的注意力

    我們常常說孩子粗心、不審題,其實就是孩子在細節上專注力不夠的表現,愛注意細節、留心周遭的孩子,會更有耐心,更沉靜,更愛思考,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做的是:

    指讀:如果孩子不排斥,可以用手指指著書本給孩子讀,孩子眼神跟著手指移動的時候會更專注,提高今後上課、學習中的“追視能力”;

    • 強化“有意注意”:有意的讓孩子去注意生活中的細節:例如看到路上條狀的盲人道,提示孩子注意,讓孩子思考這是什麼——透過這樣的方式養成孩子“注意到一個細節,然後由此展開專注思考”的觀察思考習慣。

    • 發展“有意後注意”:“有意後注意”簡單說就是讓孩子對某樣事情保持長時間的注意,比如在窗臺上種花,讓孩子觀察它的變化並且彙報給我們。這就是在讓孩子練習,為了完成一個任務,長時間保持注意的能力,為孩子今後在工作學業中完成長時

    04

    陪孩子進行時間長、需要耐心的活動

    • 需要專注的遊戲或者技藝:比如學琴、下棋、迷宮、邏輯思維遊戲等等孩子有興趣的活到,比如這個大腦瓜卡片遊戲:

    先和孩子一起看這張:

    手機計時,10秒後,翻轉卡片回答背後問題:

    • 做家務:比如我們總不讓孩子碰的“下廚”,其實切、炒、攪拌、定時……這些烹飪中的動作一不專注就會受傷,做錯一步,東西就會不好吃,非常需要孩子長時間保持高度專注。

    孩子都是貪吃的小吃貨,透過長時間專注,做出一道美味的飯菜,這會極大的讓孩子感到“集中精神做事”的成就感。

    別怕孩子受傷,事事有父母替代的孩子往往變得什麼都不“操心”,從而變得什麼都很隨便,學習的時候也自然的想依賴父母提醒自己“專注”。

    05

    為什麼孩子讀書不行,玩ipad就很專注?

    培養主動注意

    孩子玩iPad、看電視就可以專注很久,學習起來就隨時分神?

    這其實是因為孩子玩電子產品和學習讀書,用到的是兩種不同的注意力:

    被動注意VS主動注意

    被動注意就是不需要付出努力,孩子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並且不需要什麼思考就能保持專注的,比如聽到電視裡新奇的聲音,做自己有興趣的事(看電視玩遊戲);

    而孩子在學習中常常要用到的是主動注意,是一種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資訊,並且同時遮蔽干擾抑制衝動的注意力。

    讓孩子過早使用聲光玩具、電子產品,會把孩子的注意力養“懶”,養“被動”(課長曾經整理過關於電子產品危害的文章,點選可閱讀:警惕!兒童型葛優癱即將全面爆發,危害比你知道的要大的多!),等到了要學習的時候,想主動也難了,這也是為何我們一直推薦益智思維類玩具的原因了,這類玩具能深度啟動孩子的腦力,不斷去思考,思考的過程就是主動注意的過程。

    想要培養主動注意很簡單,多陪孩子親子共讀,用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06

    不要老逼孩子做不喜歡的事

    孩子沒有注意力也許只是因為沒有內驅力

    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分神,換做我們大人也是這樣的。

    • 內驅力:許多孩子寫作業慢、聽課走神,也許根本不是注意力的問題,而是他根本就對學習沒有興趣,這是學習主動性、內驅力的問題,這方面丹媽之前專門分享過一篇內驅力大幹貨,後臺回覆 學習 可檢視

    • 越逼越逃:無論是為了鍛鍊孩子什麼能力,都還是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總是逼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會讓孩子形成一種“一聽到父母讓他做什麼,就想逃”的習慣性反應,你讓他學習他自然也專注不起來。

    • 延展興趣點:既然“越有興趣,越專注”,那想讓孩子做什麼不如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比如孩子喜歡樂高,你想讓他閱讀,就給他買樂高相關的書開始,你想讓他學會人際,就帶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樂高,只要什麼事和孩子喜歡的事扯上,專注力自然就會高起來。

    07

    坐好來——坐姿不對注意力差

    前不久,一位紐約瑞吉歐教學理念的老師分享了某個學校的一個現象。

    這所學校的每個教室裡總有一些椅子上會有一些小墊子,有的椅子下面會放上一個小盒子。不管孩子們是坐椅子上還是坐地上,老師會時不時用手輕輕地在某些孩子的背上輕輕碰一下,並沒有說話,但彷彿這是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秘密溝通,然後那幾個孩子就會自覺地挺起背來。

    這個現象很值得大家思考。仔細想想才知道,這樣的一些小舉動竟然是提高孩子專注力的秘訣。

    在瑞吉歐的理念裡,環境是第三任老師。座椅和坐姿就是有效專注學習最重要的環境。

    曾經,一位義大利老教授對一位美國校長說過的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

    “你們美華人太先進了,總是把各種孩子問題歸類,坐不住的孩子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無法很好進行自主閱讀的孩子叫閱讀障礙症,這個症那個症的。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過早的定性,會不會因此就剝奪了一個孩子的無窮可能性,也推卸掉了家庭和教師的責任呢?也許,這個孩子只是需要家長、教師甚至環境多一點點的幫助而已呢?”

    這段話對這位校長觸動很大,她回到美國後就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著急歸類孩子,而是跳出現有的認知來重新審視問題。其中,她就發現了一個規律,大部分坐不住,或者即使坐定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坐姿都有問題,基本上都是歪歪扭扭,或者駝背貓腰的。

    下圖左邊第一個女孩,這邊的老師就會時不時悄悄地走到她背後,用手輕輕去碰一下她的後背,來提醒她坐端正。

    後來這位校長聯合紐約這邊的體育大學共同研究,找到了事實依據:

    坐姿不端正,就會使得肺部沒完全開啟,呼吸就會變淺,從而身體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供給。氧氣輸入少,隨之而來的就是血液迴圈不良,大腦的氧氣加速消耗完,從而就會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

    換句話說坐姿是專注力的前提保證。

    原來,讓孩子學習的硬體準備好,其實也就是把身體和頭腦準備好,而其中身體的最關鍵就是坐姿。

    而想孩子坐的好,除了日常的提醒,還要多帶孩子運動,鍛煉出更強健的肌肉支撐腰背,更別忘了給孩子買一套告訴合適的桌椅。

    最後,值得強調的一點,也是最重要,卻最容易忽視的一點:情緒平和。

    專注,一定是建立在情緒平靜的基礎上。

    大家想想,一個父母經常吵架,總是被父母批評,寫個作業就擔心媽媽罵寫的太慢,考個試就害怕考差爸爸會打,內心總是很多情緒,長期處於高壓之中,時時都準備“戰鬥”的孩子可能平靜、專注的下來嗎?

    和父母關係親密、情緒平和,內心富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有足夠的能量與平靜去探索,去專注於當下的生活學習任務。

    不要因為周圍的人說你的孩子不專心,就回去給孩子貼上“不專心”的標籤,一看孩子分神就又罵又打,孩子只會在父母這樣的訓斥中認同標籤,懷疑自己,更加無法專注。

    心理學上有句話很好的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係:“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

    如果不專心是一種“不良”,那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足夠的寬容,允許不良;足夠的堅定,去糾正不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什麼牧草飼餵奶羊好?養10只奶羊需種幾畝牧草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