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佛山車神
-
2 # 李小小白
首先,“靖”這個字是很少用於親王的封號的,在清朝之前,封建王朝的親王封號大多數是採用古地名為字首的,例如:晉王楊廣(封地在古晉國)、秦王李世民(封地在古秦國)、燕王朱棣(封地在古燕國)等等,這樣的封號大多采用的是古國名,晉、秦、燕都是西周分封的諸侯國,而後世王朝分封的親王也會借鑑這些封號。
而除這些一字親王以外,還有另一種兩字郡王,是以郡名為字首的,一般來說是比親王低一級,如:汾陽郡王郭子儀、武威郡王郭昕、定襄郡王郭英乂等等,封號字首皆為郡名。
而像“靖”這個字基本是不會出現在封號上的,至少生前不會有這樣的情況。
倒是死後,“靖”作為諡號還是比較普遍的但是作為死後議定的諡號,生前是不可能用來稱呼的,只能是死後對於親王/郡王的敬稱。
在諡法上,柔德安眾曰靖。成眾使安。恭己鮮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寬樂令終曰靖。性寬樂義,以善自終。
總體上,“靖”是一個美諡,最著名的就是劉備的老祖宗中山靖王劉勝了。
所以說,在網路小說中,用“靖”作為親王封號其實是不嚴謹的,在真正的歷史上,是基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但是,畢竟是小說,屬於文學作品,也沒有必要這麼較真,而且現在很多小說都是架空歷史,與真實歷史關係不大,也沒有必要非要完全遵循歷史上的那些條條框框,而且“靖”這個字寓意又比較美好,比較招人喜歡,自然用的人也就多了。
-
3 # 漫步史書
在秦以前,王代表的其實是一個國家的君主,因此在早期並沒有王爵。漢代時期劉邦恢復了封國制,因此而誕生了諸侯王,但這時期諸侯王也並不是王爵,漢代仿效的是秦朝二十等爵位,三國時期才有了正式的王爵。不過我們一般認為王爺除了享受榮華富貴,還擁有更高的權力,但真實情況就是,不同的朝代對於王爺來說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對地方以及軍事權力的限制,使得王爵到了清代以後,基本上就成為一種榮譽稱號,除了類似攝政王、輔政王之類的實權王爺。再來說王爺的封號,除了清朝的王爵封號別具一格以外,自王爵誕生以來,封號都是採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封國的國號來命名的,當然在封號中,一般也有一、二、三等的排名。很遺憾的就是,在北宋景祐元年正月的一次評定王爵封號級別的時候,無論是一、二、三等的封號中,都沒有找到靖王這個名號。不過在南宋時期,卻有一位靖王,此人名叫趙勳,是南宋第二任皇帝宋孝宗的六弟,而且此人並非是歷史上默默無聞走了一個過場的人物,而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趙勳被冊立為靖王的時候,才17歲,不過卻十分贊同宋孝宗時期的北伐主張,為了準備收復失地,當時趙勳主官了全國的財政,清查人口等各項工作,而且還幫助宋孝宗整飭軍隊,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趙勳和當時著名的民軍首領辛棄疾關係非常好,還在晚年的時候舉薦辛棄疾入朝為官。特別是對岳飛的死,趙勳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岳飛的冤屈,不僅為岳飛設立功德碑,還廢掉了秦檜,也因此性格,宋高宗在位時期很不喜歡趙勳。由此可見,靖之一字,也足以說明了趙勳本人性格上忠貞執著的革新。不過小說中之所以用到這個字,想來和趙勳本人沒多大關係,而是因為靖這個字本身就具備一定美好的含義。一方面,靖字表示安定的意思,另外一方面也有表示恭敬的意思。也因為這個字本身具有的美好含義,一般常用來做諡號,只有在一個人死後才會加上這個諡號,活著的時候基本上不太可能會遇到這個字。
-
4 # 江楓月夜
歷史上皇帝給他的兒子們封王是按照戰國的國名或者封地的地名來確定封號的,以此來顯示地位尊崇。比如李淵的兒子們,大兒子李建成是東宮太子,二兒子李世民為秦王,三兒子李元吉為齊王,虛構的人物四兒子李元霸為西府趙王。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為太子,二兒子朱樉為秦王,三兒子朱棡被封晉王。四兒子朱棣被封燕王。還有一個寧王朱權,就封寧國(今內蒙古寧城),因為手上有朵顏三衛,所以實力很強,他的後代繼任寧王后還發生了寧王叛亂。
所以你可以發現,封王的封號都是按著七國的實力排的,長子為太子,兒子封秦王,三子齊王...電視劇裡奇奇怪怪的封王都是騙你的。
當然了,千萬別覺得封王是了不起的事,比如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封了上萬個王,可惜都不值錢。記住,兩個字的王最值錢,其他的王不值錢。
-
5 # 九微札記
在小說中給角色定為“靖王”或許是個“美麗的錯誤”。
首先,“靖”這個字的本意是安定、平定,又可以引申為謙恭、恭敬的意思。所以“靖王”給人感覺代表國家安定,邊境戰事平息,或者這個王爺與世無爭、謙恭守禮,無論是真實歷史、還是架空歷史,給人感覺都毫無違和感,所以在小說中常見“靖王”的身影,比如《琅琊榜》中的靖王蕭景琰,《慶餘年》中的靖王世子李弘成。
可是,真實的歷史中很少見到“活著的”靖王。比如歷史上最著名的“中山靖王”劉勝,因為子嗣眾多,生了120多個兒子而聞名。劉備起家也自稱是他的後代。可是假如當面稱呼他為“靖王”,估計他臉色不會好看,因為他於前元三年受封“中山王”,死後諡號為“靖”,因此後世書中稱他為“中山靖王”。
那麼,古代封王一般都以什麼為封號呢?從先秦到明代,一般對王爺的封號都以地名為主,等級高一點就封齊楚燕韓趙等戰國時出名的國家,差一點也是吳越等小一點的國家。這樣以一個字為封號的王是“單字王”。比此等級再低一些的,以郡縣為封號,如中山王、北海王等,是“雙字王”。王爺死後有諡號,在史書中就稱其“封號-諡號-王”。
到清代有點小變化,清代淡化了王爺封號的地名性質,而以讚美品行的字來作為封號,如恭親王、怡親王等。但以目前查到的資料,尚未見到以“靖”封王的。雖然順治的第七個兒子被記為“純靖親王隆禧”,而他生前也只是純親王,靖字依然是諡號。
當然,既然是小說就允許虛構,更何況有些還在架空的歷史背景中,就沒有必要按古代的封號制度來苛求。單從字面來看,“靖”的意思“安定”還是很適合封王的。
-
6 # 天天速讀
靖,本意為安定,作使動用,表示平定、使安定。又指恭敬、和善、細小、安靜。
歷史上的靖王但是“靖”在古代的封號當中並不常用,在兩部電視劇中都出現靖王可能就只是一個巧合吧。在中國的古代歷史當中知名的靖王大概就只有下面兩位: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
為漢景帝劉啟之子,漢武帝劉徹的異母兄。劉勝受封中山王,,諡號靖,史稱中山靖王。他也是劉備經常宣稱的中山靖王之後的那位中山靖王。不過這位中山靖王有120個兒子,劉備可能是他龐大後世子孫中的一個吧。
南宋靖王趙勳
南宋第二任皇帝宋孝宗趙昚的六弟,也是最小的弟弟,封為靖王時年僅17,渴望收復中原失地,建功立業。為岳飛樹立了一個功德碑,和辛棄疾為忘年交,推薦他入朝為官。
中國古代的封號中國古代帶封號常分為兩種:
1.一字王封號
在唐代也會把等地的名字作為封號,比如肅王,得名於肅州:相王,得名於相州。
在宋朝的時候還會以端王、賢王、瑞王、康王等吉祥詞作為封號。
2.二字王封號
-
7 # 逸卿醬
靖王只是一個名字而已,小說給人取名而已,有一些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慶餘年沒看,但是琅琊榜裡的靖王蕭景琰是劇中一個很孤獨的角色,在我們為梅長蘇提心吊膽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忽視蕭景琰,其實他也正在被一個人深深的虐著,那就是他少年時最愛的夥伴林殊。
到底是什麼樣的痛苦,才能讓一個飽經沙場的靖王三番五次的流淚,還不是實在撐不住內心湧動的悲傷嗎?最後重情義的靖王在得知真相後對他也沒有怪過一分,而是把痛苦和罪責都攔在自己身上,怪自己怎麼會認不出,趴在母親膝蓋上痛哭。
回覆列表
在許多歷史架空的小說中,靖王是經常出現的一個角色,但其實“靖王”這個封號在真實的歷史上非常少見,幾乎沒有。
(《琅琊榜》中的靖王蕭景琰)
(《慶餘年》中的靖王世子)
在漢字中“靖”算是一個比較美好的字,有安靜、平定、恭敬的意思。舉幾個例子,例如北宋最後一個皇帝宋欽宗的年號叫“靖康”,取義安定康寧的意思。而供奉日本戰犯的罪惡之地靖國神社,其原名東京招魂社,到1879年改為靖國神社,而“靖國”也是取安定國家的意思。
還有明成祖朱棣在起兵造反時,打出的口號為“靖難”,這場戰爭也被叫做“靖難之役”,其中“靖難”的意思是平定叛亂(因為朱棣表示皇帝內部有亂臣賊子,自己要替皇帝清君側)。
另外“靖”還經常出現在諡號中。
在諡號中,“靖”的含義有:柔德安眾、恭己鮮言、寬樂令終、柔德教眾、柔直考終、虛己鮮言、緝熙宥密、式典安民、仁敬鮮言、慎以處位、政刑不擾、綱紀肅布、厚德安貞、律身恭簡、以德安眾。不過大體而言,諡號中的“靖”主要是指恭敬,是諡號中常用的字。
例如劉備的宗族中山王劉勝,其死後的諡號就是“靖”,後世稱中山靖王,劉備也常常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還有三國時期魏國重臣陳群死後的諡號也是“靖”。明朝時期,明仁宗的次子鄭王朱瞻埈的諡號也是“靖”。
除了單獨作為諡號以外,“靖”字還可以與其他字組合當諡號,例如陶淵明的諡號就是“靖節”。
(劉備逢人便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其祖先是中山王劉勝,“靖”是劉勝去世後的諡號,他的封號是中山王)
總的來說,“靖”在大多數情況下的意思就是安靜、平定和恭敬,算是一個不錯的字,我們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人的名字中有“靖”字,在歷史上也有不少名人的名字中帶“靖”,例如初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大將李靖。
雖然“靖”這個字含義不錯,但是歷史上幾乎沒有“靖王”這個封號,只有南宋時期有個靖王叫趙勳,這好像是唯一的一個靖王,除此以外就再無其他靖王了。
除了清朝以外,古代親王藩王和郡王的封號一般都是使用古國名或郡縣地名,其中親王藩王是使用古國名,郡王則是郡縣地名。
以明朝為例,明代親王基本上都是古國名,例如秦王、晉王、燕王、楚王、周王、韓王等等,俗稱“一字王”。而各個親王之下的郡王則是以本封國內的郡縣為名,例如大明楚王下面就有巴陵郡王、永安郡王、江夏郡王、壽昌郡王等等,俗稱“二字王”。
從古代王爵的封號中可以看出,古代親王郡王的封號基本都是古國名和郡縣名,而“靖”這個字從來沒有當過國號,親王一般不用這個字。至於郡王,郡王通常都以郡縣為名,漢族王朝的郡王封號都是兩個字,沒有一個字的郡王。
不過到了明朝末年,隨著宗室封王者越來越多,古國名不夠用了,於是只能用一些美好的字來作為封號,例如萬曆皇帝第三子朱常洵的封號就是福王。
而到了清朝,清朝直接廢除了漢家王朝的封藩制度,連名義上的藩國也沒有了,全部改用溢美之字當封號。例如清初的禮親王代善、英親王阿濟格、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此外還有雍親王胤禛(雍正皇帝)、寶親王弘曆(乾隆皇帝)、嘉親王永琰(嘉慶皇帝)、智親王旻寧(道光皇帝)。
但是在清朝的眾多封號中,就是沒有靖親王,不僅沒有靖親王,靖郡王也沒有。至於今天小說中為啥總是愛出現靖王?我估計是因為靖王的封號比較好聽,類似於蘭陵王,非常雅緻,而且靖王在歷史上幾乎沒有對應的人物,可以給作者留下更大的發揮空間,因此才靖王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