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凡媽咪123

    為了我兒子,已經減少了工作量。相對的工資減了一半多,想用三年的時間好好陪伴。不過我們都要生活,建議最好是離家近的工作。

  • 2 # 郭炎382

    真的捨不得寶寶,條件充許的話,你可以自己帶或者把老人接過來一起幫忙帶,既可以每天看到寶寶又不影響你工作,何樂而不為?

  • 3 # 朵朵媽媽育兒說

    離開寶寶去外地工作,相信沒有幾個媽媽會捨得,但是大部分媽媽這樣做都是被逼無奈。帶孩子這件事上媽媽不要心存僥倖,你付出多少,孩子日後就會回報多少。

    假如我是媽媽,被調到外地,該不該去我會考慮到以下幾點。

    一:寶寶的年齡問題

    寶寶如果在1-3歲時,我不會選擇去外地工作,這個時間其實是寶寶最需要安全感的時候,物質需求次於情感需求,也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關鍵期。如果因為工作壓力迫不得已要去外地,我會和家人商量,儘量讓家人一同前往,白天家人照顧寶寶,下班後自己接手。

    二:寶寶是否有人照顧

    如果寶寶年齡超過3歲,這時我會考慮出去但是能否出去,取決於家中是否有人能夠照顧好寶寶。如果寶寶從小就是由父母和爺爺奶奶帶,那麼讓爺爺奶奶再重新帶一階段也無妨,多與老人溝通,外出時間短的話可以接受。

    我個人的建議是:能儘量帶孩子一起去外地,就帶孩子一起出去。不能帶孩子一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短暫地將孩子交給老人,外出時間不要太長。

    以我姐的個人經歷做參考

    我姐姐結婚後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因為身體不好一直是自己帶的,女兒是二胎,女兒出生時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所以我姐生完孩子之後就出去打工了,把兒子帶在身邊,沒帶女兒在自己身邊。

    一段時間後倆個孩子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首先就是倆個孩子之間的兄妹關係不是特別好。

    因為長期分開,所以倆個人基本沒什麼感情而言,經常發生衝突。

    再就是倆個孩子性格不同

    兒子明顯是更樂觀,更調皮一些,被留在家的小女兒就比較敏感,內向,並且非常缺愛,總是喜歡討好父母,希望父母多給自己一點關心,所以孩子活的很累,這段被“遺棄”的經歷對孩子來說影響也會非常大。

  • 4 # 是農村人張先生

    我是農村人給大家說說離開家鄉,雖然我沒有寶寶家庭,但是我有過背井離鄉去別的城市工作

    要離開家了,從小到大在農村長大,還有3天就走了……爸媽好捨不得我,好難過呀!!!雖然將來還會回來,但不知道要去多久!!

    要一個人工作生活,出門只能靠朋友了,希望遇到很好的同事!!

    好捨不得!從小到大沒離開過,這次不知道走多久,特別捨不得父母!沒有誰會捨得離開自己的家鄉應為哪裡都是我們養育了我們的地方,這些都是我們農村沒有辦法的

  • 5 # 兜寶成長記Vlog

    我會捨不得,我覺得寶寶的童年時光父母要努力陪伴在身邊,這對寶寶以後自信心和自身的安全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找個離家近的工作,但也要懂的陪伴寶寶!

  • 6 # 小果鈴

    作為寶媽,同時作為老師,個人建議如果孩子還小,處於6歲之內,儘量不要離開家去外地(除非本地沒有合適的工作),陪伴是最好的禮物,教育孩子才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

  • 7 # 使用者5485601417

    必須捨不得,我如果在當地有工作收入穩定的情況下孩子3歲之前是不會考慮去外地,我是男士,尤其是媳婦整天看著孩子挺累的,還會有點小脾氣,需要透過我們幫助她緩解情緒,帶孩的疲勞。

  • 8 # 迷途小黃人

    在我們這個城市送個外賣都有不下四五千的收入、所以說沒有必要到外地去工作、而且我還可以在家裡面陪伴我寶寶的成長、更好的兼顧家裡........................

  • 9 # 亦往事亦今朝1987

    1.在孩子1-3歲的時候我不會出去打工,這個時候是孩子記憶最深的時候,如果這個時間缺少了父親或者母親的陪伴,將來以後孩子會覺的自己不是完整的!所以孩子3歲前我不會遠離家門去外地打工,我會陪孩子度過這3年的時光!不管有多難,這3年都不可以缺少陪伴孩子!

    2.如果是孩子大點了,過了3歲了,在孩子的思想中有父親和母親的影響加深了,我會選擇去外地打工,這個不是捨得捨不得孩子的問題,這是為了以後給孩子和家庭更好的生活打基礎!短暫的離別知識為了以後更好的發展!

    3.特別像我們80-90後的人,為了生活,這裡奔波那裡奔波,如果有好的生活基礎相信沒人願意出去奔波!在當地上個班,下班回家陪孩子和老婆多好!

  • 10 # 童盟演講

    有個著名的小猴實驗。

    實驗一

    科學家把剛出生的小猴寶寶,扔給兩個假媽媽:

    1. 鐵絲做的媽媽,有奶瓶

    2. 軟布做的媽媽,沒有奶瓶

    發現,小猴餓了就跑去鐵絲媽媽那裡吃奶,吃完趕緊回到軟布媽媽的懷裡。

    當籠子裡放進去一個可怕地轟鳴的機器時,小猴嚇得大聲尖叫,驚恐萬狀地投入軟布媽媽的懷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這個實驗說明,不是有奶就是娘,媽媽的愛撫比食物更讓孩子眷戀。

    實驗二

    科學家喪心病狂的把另外一些小猴,單獨扔進一個籠子裡,沒有假媽媽,只是定期得到食物而已。

    一段時間以後,把這些小猴扔到假媽媽的籠子裡,當機器的轟鳴聲響起,他們既不擁抱鐵絲猴,也不擁抱軟布猴,只是搖擺身體,癱倒在地,尖叫不已。

    因為他們從來不曾被溫暖過。

    不僅如此,這些小猴長大以後,根本無法融入猴群,他們膽小、孤獨、自卑,對同伴充滿敵意,遇到危險常常自殘。

    即使成為母親,也無法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這個實驗證明,嬰兒出生時與母親分離超過六個月,即使以後回到母親的懷抱,也無法成長為一個正常人。

    錯過了嬰兒成長的關鍵期,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

    為什麼這個社會有那麼多喪心病狂的人,有那麼抑鬱症,歸根結底,是原生家庭的惡果。

    這些實驗證明,只有被溫柔以待、細心呵護、及時迴應的孩子,長大以後才能成為正常人。

    你要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做實驗?試試沒有你的環境下,TA能否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成功的人?

    好女人旺三代,壞女人害三代。

    我相信,原意為了事業離開家的你,一定有這份責任感。

    所以,請珍惜。

  • 11 # 元氏—Kimi媽咪

    作為孩子的媽媽,孩子3年級之前我不會去外地工作,總覺得太小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的陪伴和其他人的陪伴是不一樣的。尤其2周以內,是安全感的建立,看資料說有的成人出現的各種問題,追溯起來竟然是孩童時期遇到的某種障礙。

    還看過一個故事,孩子爸媽為了賺錢沒時間陪孩子,每次回家只是給孩子花不完的錢,孩子長到十五六歲經常逃課,後來父母想管,可此時已經管不了了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留錢給子孫不如留本領給子孫,在該陪伴孩子時就應該停下腳步陪伴,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千萬別讓自己後悔

  • 12 # 咋吃都不胖的書蟲

    ☞小傢伙一歲半,曾經一想到要跟小傢伙分離,就睡不著覺。

    後來,為了能夠跟小傢伙不分離,很早就跟她爺爺奶奶商量年後直接跟我回來,我休年假。

    可是計劃不如變化,現在疫情沒有控制住,不敢把孩子帶回來,就只能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回來工作了。

    ☞回來工作後,每天晚上我們都會影片10分鐘,這10分鐘裡,我會給小傢伙變魔術,給她看她的玩具,她的小魚……總之,儘可能的利用這短短的10分鐘建立親情連結,告訴她媽媽很想她,等外面的大怪獸被打跑後,我就會回去接她。

    每次影片,看到她安靜的樣子,總想哭,但每次自己都會盡力逗她開心。

    期待疫情快快過去,我們都可以結束這種分離的煎熬。

  • 13 # 十安育兒

    離開孩子去工作,肯定會不捨得,天下父母都一樣。但這又是很多父母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如何去選擇,這需要根據自己個人及家庭的實際情況去考慮:

    1、家庭經濟。

    柴米油鹽是首要考慮的條件,如何不去工作,家庭收入不足以應付家庭開支,那出去工作就是必須的事。

    但是出去工作是不是非要去外地工作才能解決溫飽呢?或許外地的工資會更高一些,

    留在家附近工作或許收入不及外出工作多,但能照顧孩子及家庭,所以父母工作能就近自然是最好的。

    現在很多農村經濟發展都有了很大的改變,我有些朋友夫妻雙雙在農村開小店,經濟也搞得有聲有色。所以工作未必遠就好,附近工作,用心經營未必不及外面好。

    2、家庭教育。

    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問題,父母外出工作一定要考慮這個問題。小時候的教育是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錯過了這個階段,等孩子再去補教就遲了。

    我親戚中就有這樣一個例子,父母在孩子很小時候就外出打工,孩子自小交給爺爺奶奶帶,被寵壞了。現在孩子二十多歲了,書沒讀好,打工又怕辛苦,在家啃老還時不時弄出一兩件煩心事,讓父母后悔不已。

    所以父母即使要外出工作,也應該把孩子的教育安排好,與孩子隨時保持溝通,條件允許也可以把孩子帶在身邊教育。當然了,隔代教育不一定就不可取,也有些祖輩把孫子孫女教育得很出色的例子,所以孩子的教育從自身家庭考慮就可以了。

    3、親子關係。

    父母無論在多遠的地方工作,也不要忽略親子感情的培養。有些父母為了生計長期在外工作而忽略了與孩子溝通及感情的培養,以及親子感情生疏,見面無話可說。

    所以父母在外工作,工作之餘也應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成長的煩惱,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必要時也要給予孩子成長指導,讓孩子隨時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4、夫妻感情。

    外出工作不應只考慮親子關係,更應考慮夫妻關係。夫妻感情是一個家庭穩固、幸福的基礎,孩子才能更健全的教育。

    看到有些家庭把孩子交給媽媽照顧,而爸爸長期在外工作,其實這樣不利於夫妻感情。除了金錢外,更不應忽略夫妻雙方的情感需求,理解是前提,必要的關愛也不能少。

    5、個人事業。

    很多媽媽在面對孩子與事業間的取捨時,都會為了孩子而放棄工作,當然這也是無奈之舉。

    但其實,有工作的媽媽更具魅力,對孩子的教育更具教育性。讓孩子看到媽媽努力工作的樣子,比嘮叨一百遍“好好讀書”還要有說服力。因為身教永遠比言傳有效果。

    所以,媽媽們在考慮是否需要外出工作,或是否要放棄工作時,考慮孩子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增值自己。

  • 14 # Lina195794522

    因為工作,把寶寶帶到一歲就給我媽帶,跟丈夫一起去外地工作了,每週五晚上放假就開車回去,週日晚上再開車過去,很累,經常堵車,在虎門大橋那邊,廣東這邊的人相信絕對深有體會。。。堵車堵到你懷疑人生。每天想寶寶,第一次跟寶寶影片哭到不能自己,那會寶寶還小,並不懂得分別的感受,或者我們陪伴的不多,每到週日只有我哭得稀里嘩啦。因為在我媽家,除了我媽是認真疼愛他,我爸爸哥嫂就不用說了 說出去很多人覺得很難相信。我不想他在懂事的時候有寄人籬下的感覺,所以在業績如日中天的時候選擇回到老家重新開始,儘管很多人為我可惜,我不後悔。錢沒有了只要努力總會有賺回來的一天,但是寶寶的成長,錯過了永遠就不能回去,每一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性,我不想錯過,不想老了後悔,對他愧疚。有時候遇到公司搞活動,連著兩個週末才回去,我記得在他剛準備要學走路那個週末沒回去,過了一個禮拜回去他居然會走了,一直遺憾沒能參與到當時的喜悅中來。他會走了我媽也沒跟我說,我是回去了才發現,又驚又喜

  • 15 # 叫我瘋果果

    說實話,看到您的這個問題,對於當時剛生完寶寶的我,內心有太多的感觸和掙扎了!

    我還沒生寶寶的時候,我就覺得孩子生了,反正有人帶就好了,我也不想管太多,就把他放在家裡,自己出去外面工作吧,這樣對自己會更好,第一考慮到經濟,第二考慮到自身,感覺寶媽當久了,就變成怨婦,老太婆了,所以一直沒想在家帶孩子。

    那時候我生完寶寶了,剛開始4天在醫院的時候,寶寶都是跟他奶奶睡覺,我幾乎也沒看到寶寶的樣子,也沒去抱她,她奶奶就一直把寶寶放在她身邊,那時間她奶奶還突然問我,如果孩子放在家裡給我們帶,你放心嗎?我這個人,沒多少想法,我就說有人帶就行了,哪有什麼不放心的。

    出院以後,她奶奶跟我們一起睡覺,我當時也感覺都還挺好的。因為我是第一次當媽媽,很多東西,我不會,也不懂,餵奶也是個問題,不會抱孩子,而且是剖腹產,傷口很疼,那時寶寶基本就是在睡覺,因為晚上都是要餵奶的,所以晚上寶寶睡覺的時候,我就把寶寶放的跟我靠近一些,突然我發現他奶奶好像有想法了,也許是怕我睡不好吧!她跟我說孩子放在我這邊睡,你跟孩子睡,睡不好,不要放你那邊。很多次都這樣,我慢慢的不高興了,作為新媽媽的我來說,想法有點偏激,一個身上掉下來的肉,我想讓你跟我一起睡一下還不行了,為什麼就一定要跟你奶奶睡?我心裡就是產生這樣的念想。因為我是新媽媽嘛,我不會換衣服尿褲也不奇怪,他奶奶也不讓我學,孩子要是哭了,還是吐奶了,他奶奶馬上抱走,就不讓我抱。慢慢的我心裡就感覺,這好像不是回事,我是孩子的媽媽,孩子哭了我抱一下怎麼了?哪怕吐奶他難受了,我也能抱一下啊?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慢慢的讓我產生了一些想法,我不想離開孩子,不想把孩子留在家裡,自己出去工作。

    因為我這個人,不管做什麼,只要認真想去做,都不是問題吧,後來我跟他奶奶說,你晚上也挺辛苦的,以後不用跟我睡了,孩子我可以看好的,剛開始她不願意,我一直不同意跟她睡,她也沒辦法了,後來我就全都都自己帶了,換衣服,洗衣服,尿褲什麼的,全部都自己動手。但是說實話經濟很困難,感覺都熬不過去了一樣,突然我的內心萌發了一種想法,如果我能在家帶孩子,又能賺錢該多好?說真的老天不負有心人,俗話沒錯: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偶然的機會真的讓我遇到了我現在的事業,我現在已經把他當成一份事業來做了,現在的收入比上班要高處很多,我很開心,真的很開心。現在就等著疫情過後,帶著孩子去老公店裡,我照樣帶孩子賺錢!

    看到你這個問題,真的讓我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很多人,看到我的問題,可能會說,婆婆能幫你帶,該多好,你還不願意!其實說真心話,自己生的孩子,帶起來不嫌累,再累也覺得值得。同時很感謝你提出這麼好的問題!

  • 16 # 雨滴年

    肯定會捨不得,兩個寶寶都是自己帶在身邊長大,坐月子的時候,晚上睡覺都是左邊一個右邊一個,這樣帶著孩子跟自己確實關係非常親密。非常理解有的寶媽因為上班呀沒人幫忙帶小孩呀只能將孩子留在家中的情況,沒有一個媽媽會不願意自己的寶貝陪在身邊,但是太多無奈還是讓寶媽們把孩子留在了家。但是,三歲以前,是孩子性格行成的重要時期,以及親子關係建立的重要時期,除非條件真的太不允許,還是建議能把孩子帶在身邊,哪怕全職帶幾年,寶爸多付出一些,自己生活的累一些,但是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影響可是一生的!

  • 17 # 4987吹著風

    肯定捨不得了,我家寶貝從生下來到現在快九個月了從來都沒離開過,可是現在疫情狀態,過年回鄉下,現在上班的地方外來人員佔比70%,危險係數高,所以就給寶寶放鄉下爺爺奶奶帶,等疫情結束了再接過來,現在每天一閒下來就特別想寶寶,特別是晚上,影片電話,照片不停的看,老公晚上睡著睡著都叫寶寶的名字,早上起來都會問不知道寶寶醒來沒,在幹嗎,喝奶奶沒,有沒哭,鄉下今天冷不冷,有沒想爸爸媽媽,,,,,希望疫情快點結束吧!

  • 18 # 淮南紅姐

    我是不會離開寶寶的,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就沒有機會挽回。工作在哪裡都有,我家老大從小就是因為我忙於工作從來沒有陪伴,後來獨立的讓人心疼所以我家老二現在5個月我不會再錯過他的童年~

  • 19 # 米豆和仔仔

    肯定捨不得喲,我選擇的話再難都帶著孩子,想想出去工作為了誰,還不是要找錢養育孩子,在孩子發展的關鍵期,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你都不在,那到後面有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次導彈誤擊事件,如處理不當,是否會打擊伊斯蘭革命衛隊計程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