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厚重汝南
-
2 # 御御姐兒擺擺貓
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弊大於利.
好處是: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老師不用列印試卷,批改作業的效率也大大提高,還能和學生、家長互動交流;
對於學生來說,學生也不用手寫.
對於家長來說,家長也能利用app監控兒女的做作業的情況.
壞處是:學生使用電子裝置的時間嚴重變長了,學生近視率越來越高,近視年齡越來越低,所以你經常看到現在的小學生都戴起來眼鏡,相比於我們大多數高中才開始佩戴眼鏡,真的是早太多.另外更深層次的壞處是,學生使用多了手機平板等裝置答題,容易造成“失寫症”,就是我們常說的提筆忘字,會漸漸影響學生的表達能力.
相比於電子作業帶來的好處,其壞處對學生的影響深遠,且不可恢復,所以,我不建議學校佈置大量的電子作業,還是傳統的作業更加好.
-
3 # 芯科訊
我認為這樣操作是一把雙刃劍,充分利用好先進的科技產品,確實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便利性。但同時這樣對於學生而言,還存在著一定的弊端。
對於學生而言,學生可以充分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比方說在等公交車的時候,或者是說放學回家的時候,都可以插上耳機進行聽書。在坐地鐵的時候,也可以拿起手機回答幾個問題,學習一點新知識。 但凡事都不能只往好的方面想,要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像我上述所說的那樣,那就沒有差生了。許多學生經不住電子產品的吸引力,舉個例子,你拿一臺手機給一個初中生,我敢保證絕大多數的學生,拿這臺手機用作娛樂的時間比用作學習的時間更長,這樣豈不是害了他嗎?
不過我覺得老師應該很贊同這樣的做法。我一個親戚的小孩進入初中,學校就要求買一臺平板電腦,而且一定要在學校買。老師說同樣的一款產品自己去買,比在學校購買便宜多了。要說學校沒有和這些商家勾結,我是不信的。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
老師會贊同這樣的做法,絕大多數是因為減少了他自己的工作量。我記得我小時候讀書,每個老師都有帶好幾個班,每次上交作業,老師的辦公桌上都有厚厚的幾疊,這些都是要批改的。那時候的老師確實很辛苦。 但現在有了電子化的產品,很多時候批改作業都是靠電腦完成,學生一做到完成提交,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分數。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當你上交以後,老師那邊得到的資料也僅僅是每個學生的成績。我相信沒有幾個老師會點開來進去檢視每個學生是錯在哪裡。也不會想著學生還有哪個地方不足,想著應該怎麼樣去輔導。這樣教學的效率就差了。
所以我才會說這是一把雙刃劍,如何去綜合這些優點與弊端,這確實是值得一個好好思考的問題。
-
4 # 地圖遊天下
作為一名老師,我也曾經給學生布置過電子作業;作為一名家長,我也接到過孩子老師佈置的電子作業。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讓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答題,這是一把雙刃劍。
現在已經進入到資訊化時代,學校對電子產品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教師和學生對電子產品的應用也越來越頻繁。佈置電子作業有利有弊。
有利的方面如下:
第一,方便統計,方便考核。教師佈置的常規作業往往有些學生完不成,如果讓老師每天將不做作業的學生名單反饋給家長私有告狀之嫌,這樣的話會讓學生越來越反感,會讓學生越來越不喜歡這個老師,進而不喜歡這門學科。如果用佈置電子作業,學生是否上交作業,會由平臺自動傳送給家長,而且只發給自己的家長,這樣既讓家長掌握了情況,還能保護學生個人隱私。如果一個班級有完善的考核激勵措施的話,那麼對每一次作業的考核就能完整記錄學生對學業完成過程,這對學生的成長是大有好處的。
第二,給學生減輕負擔。學生如果每天都有作業的話,抄題也是很大的負擔。電子作業往往不存在抄題的情況,直接作答就可以了,這會減輕學生的負擔。
第三,有助於教師掌握學情。電子作業往往都能自動批閱,全班學生掌握情況會一目瞭然,有多少學生答對,多少學生答錯,哪些學生答對,哪些學生答錯,老師會了然於胸,可以做到精準指導。
第四,有助於學生掌握個人學習情況。有些平臺會提供這樣的功能,將所有的教材劃分成詳細的知識點,如果老師按照知識點和課標佈置作業,學生完成後會有詳細的記錄,哪部分學生掌握了,哪部分沒有掌握,學生和家長也會非常清楚,這也有助於學生在後期加強這方面的複習,做到查漏補缺。
不利的方面如下:
第一,主要是影響視力。學生如果長時間利用電子產品,肯定會對視力有很大影響,這也是為什麼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原因。
第二,如果監管不善。學生在利用手機或者平板答題的過程中,會玩遊戲或者看其他東西,使得學生上癮,後期會偷偷玩手機或平板影響學業。
綜上所述,我認為,電子作業只要佈置得當,是應該的,就看老師怎麼操作的問題。首先,老師不能因為推廣電子產品而佈置電子作業,比如有些地方會推廣一些平臺、APP等以完成“網際網路+教育”的目標。我的女兒就受到這樣一份作業,讓我下載一個APP,然後在該APP上每天完成閱讀開啟任務,這類作業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我給女兒買的書都讀不完,再說在電子產品上閱讀沒法深入思考,閱讀的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我堅決反對這種型別的作業。其次,有需要就佈置,沒有必要就千萬別佈置電子作業,一定要為學生考慮。
第三,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對學生使用電子產品進行監管,只要監管到位,必要的電子作業是有好處的。因為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利用電子產品答題的重要性,正如《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中提到的“控制電子產品使用。家長陪伴孩子時應儘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越短。”
許多學校放假佈置很多電子化作業,需要學生用手機或電腦才能完成。如墨汁讀書,人人通打卡,智慧校園上傳日記週記,在微信群裡接龍作業完成情況或上傳作業照片,網上答題,網上聽書等等。孩子有了很多玩電子產品的理由,而且順便幹了許多別的事。你怎麼看?
回覆列表
隨著網路的應用以及資訊化時代的發展進步,人們越來越開始依賴於網路和電子裝置,家庭電子作業也越來越普遍。
電子家庭作業以其資源豐富性、在學生作業交流方面可以實現實時線上互動等優勢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們的青睞,所以很多教師透過微信群、QQ群或一些軟體如打卡、釘釘等實現線上佈置作業、檢視批改作業,實時與學生、家長互動交流。但是家長們對作業電子化存在種種顧慮:一是擔心孩子們因此沉迷於網路或遊戲之類,不愛學習的學生久而久之就有了手機控,總自覺不自覺沉迷於手機等電子裝置,偷偷在網路上聊天、玩遊戲等等;二是每天都是大人拿著手機督著孩子,照著手機一項一項地對作業,看有沒有做完,既不利於養成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也佔用了家長大量時間;三是對孩子眼睛不好,長期看電子裝置容易影響孩子視力;四是孩子們在傳統的書寫或文字表達上,恐怕會呈現出蛻化的狀態,使本來就日益弱化的漢字書寫能力,加劇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