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聚凱
-
2 # 夢迴蘇思達裡
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也是員出色的戰將。他在與匈奴作戰中,多次獲得勝利。
天漢二年(前99年),為配合貳師將軍李廣利(武帝寵姬李夫人的哥哥)出征匈奴,李陵奉漢武帝命令,率五千壯士,出居延,到達指定的西浚稽山(今蒙古國境內)。由於遭遇匈奴主力的突然包圍,雖經全軍上下拼力廝殺,仍無法衝出一條血路。最後,李陵身邊將士僅剩十幾人,無奈之下,他只得下馬投降。
訊息很快傳至京城,滿朝文武為之震驚。雖然他們深知李陵的為人,投降匈奴很可能是迫不得已,甚至另有考慮,但在漢武帝面前,沒有一個人敢於直說,全都一邊倒地痛罵李陵。
唯有太史令司馬遷,敢在漢武帝的垂詢之下,談出自己的看法。
他對漢武帝說,李陵以五千人馬抗擊匈奴十萬大軍,並殲敵一萬多,這是很不容易的事,雖然最後戰敗投降是個錯誤,但他決不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投降匈奴有可能是權宜之計,以待機會殺回馬槍報效國家,現在萬不可對其家屬治罪,否則就徹底斷了李陵的後路,他不投降也得投降。
正是此番坦誠直言,觸怒了漢武帝。
這位頗為自負的天子,不允許有任何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尤其是司馬遷的話,在他看來,是打擊貳師,抬高李陵,為李陵遊說。
他一氣之下叫人把司馬遷抓起來,投進了牢獄。第二年,漢武帝在殺了李陵全家之後,又以“誣罔”主上的罪名,對司馬遷施以宮刑。史稱“李陵之禍”。
這一年,司馬遷四十八歲。
事後證明,司馬遷當初的分析是對的。
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李陵在置酒送別即將歸國的蘇武時,席間曾多次“起舞”,並唱出了“壹絕長別”的悲歌,即著名的《別歌》。
歌中,他一方面對比蘇武身陷匈奴十九年而不改其節的操守,自感懺愧;另一方面,又因家屬被株連殺害,悲愴地發出“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的嘆息。
可見,如果漢武帝當年不殺其家屬,情況將另當別論,而為他說公道話的司馬遷,也能躲過被囚獄中、慘遭宮刑之劫難吧。
-
3 # 方程讀史
我來回答一下:
繼承父親遺志
根據《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司馬遷的父親叫司馬談,在漢武帝元封元年,漢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
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餘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是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
自身知識淵博,志向遠大
司馬遷的父親是非常好學博學的人,跟隨在父親身邊,司馬遷自己也學到了不少東西,董仲舒那裡,學習《春秋》,又在別處學習《尚書》等,加之他自己聰明好學,又學習了《國語》,《世本》,《戰國策》等著名的歷史著作,包括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和當時官府典籍的藏書,司馬遷都一一看過了,這就為他編纂《史記》打下了厚實的文筆,史料基礎。
司馬遷父親去世後,司馬遷做了太史令,因為太史令官職的職責,他有機會閱覽漢朝宮廷所藏的一切圖書、檔案以及各種史料,他在整理史料的過程中,就已經將很多內容記在了心裡。
身受摧殘心志更堅
司馬遷也是一位忠臣,在朝期間盡職盡守,不曾落人話柄。一次,大將軍李廣利打了敗仗,漢武帝問司馬遷該不該處死,司馬遷認為不該處死,誰知道司馬遷的回答觸怒了漢武帝,認為司馬遷與大將軍李廣利有勾結,才替李廣利說話,於是當場就下令將司馬遷壓入大牢之中,在牢中,司馬遷吃了許多苦,被打的遍體鱗傷也交代不出與李廣利將軍有啥私通之罪。
後來李廣利的罪名坐實了,司馬遷因為碰到了非常狠毒的官吏管他的案子,所以被施了宮刑。司馬遷受了宮刑,受人恥笑。
他回到家中,決定化悲憤為力量,想要與天一搏改變自己的命運,想要寫下流傳千古的佳作,在周圍人的嘲諷中最終寫成了千古絕唱《史記》。
-
4 # 羅蕭弋
司馬遷因“李陵事件”慘受宮刑,悲痛欲絕。為了完成先父的遺願,為後人留下一部信 史,他忍辱負重,在困厄潦倒之中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不朽的史學鉅著《史記》。因《史 記》對史實據實實錄,在稱讚漢武帝功德的同時,也斥責了漢武帝“內多欲而外施仁義”, 漢武帝對此勃然大怒,將《史記》手稿付之一炬。
司馬遷有一位叫任安的好友,因“戾太子事件”被斬。獄吏在搜查其遺物時發現了一封 司馬遷寫給任安的書信,信中告訴任安,他之所以在蒙受奇恥大辱之後還頑強地活下來,就 是為了完成《史記》的著述。
漢武帝見信後大怒,加上一夥對司馬遷極為不滿的寵臣的讒言 ,司馬遷遭受迫害,不久死去。 據傳說,悲痛中的司馬遷夫人(妻子柳倩娘、侍姬隨清娛)為了保住《史記》副稿,免遭滿門抄斬之禍,便讓兩個兒子司馬臨(字與仲)、司馬觀(字何求)身藏《史記》副稿,逃回故鄉韓城。
司馬遷族人怕株連九族,連夜由族長司馬厚召集主事人共同商議,決定改姓和遷居。[1]長門在“馬”字旁加兩點,改姓“馮”;次門在“司”字旁加一豎,改姓“同”,逃往荒無人煙的巍山老牛坡下,定村名為“續村”,表示“高門之續”;後又擔心被官家識破,取同音字為“徐村”。
“徐”、“續”同音,又有“餘村雙人”(或說僅餘二人)寓意,暗指司馬遷有兩子,即長子司馬臨,次子司馬觀,以表明司馬氏家族後繼有人。司馬遷父子都是西漢太史官,後裔逃匿“徐村”後,為祭祀祖宗司馬遷,合族興建了“漢太史遺祠”。
如今,“漢太史遺祠”依然完好地儲存在千年古村徐村之中。 從此,司馬遷的後代便分別姓“馮”和“同”了。如今,每逢清明節,前往司馬遷墳前拜祭的人群中,有不少便是姓“同”和姓“馮”的。
據說,他們都是司馬遷的後人。
-
5 # 璀璨詩文與您共賞
1.司馬遷出身史官世家,寫《史記》也是繼承了父親司馬談的遺志。
2.司馬遷崇拜孔子,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司馬遷也想透過《史記》來宣傳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
-
6 # 喬加貝
司馬遷先生寫《史記》是遵照他父親的臨終遺願。
在《太史公自序》中就提到了為什麼要寫日記,還舉了左丘明先生作《左傳》孔夫子子著《春秋》。
就是告訴他的兒子司馬遷先生著書立說是可以傳之於後世,不朽於後世。
司馬遷先生的寫史是受了他父親言傳身教和遺言才造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不朽大作!
-
7 # 讀書讀史
根據題主所問,我做以下闡述1.簡述司馬遷及《史記》2.對可能對司馬遷寫《史記》有影響的五位歷史人物加以說明,如有不妥敬請指正。
司馬遷,西漢時期著名史學家、散文家,也是至今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沒有之一的史學家。生卒至今均無確切定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出自司馬遷在《報任安書》)的史識創作出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們先從司馬遷的作品稍加分析,太史公一生除著有《史記》外還寫有八篇散文,現僅存《悲士不遇賦》和有名的《報任安書》。《報任安書》一文飽含深情地表述了他為了完成《史記》而決心忍受恥辱、負重前行的痛苦心情。所謂恥辱大家都知道司馬遷為李廣之孫李陵敗降匈奴諫言而被漢武帝宮刑處罰,在這裡不再累述。《悲士不遇賦》也是太史公晚年的作品,抒發了他受宮刑後的憤激情緒和一定要出人頭地決不沒世無聞的堅定信念。有這兩篇文章我們可對太史公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司馬遷寫史開始於公元前104年,以此算起,公元前104年以前司馬遷所接觸的人物應該對他編著《史記》有一定影響。下面我們列舉五位和司馬遷有關聯或在歷史上有傳言的人物加以分析。1.司馬談,司馬遷之父,當朝史官,年輕時就有撰寫通史的遠大志向,但時運不濟、身患重疾臨終囑咐兒子一定要完成自己遺願。按《太史公自序》所述“臨終託付著史重任”,也恰好印證子承父願決然踏上寫史的征程。
2.董仲舒,傳言說是司馬遷老師。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約80歲;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從時間上看董去世時剛好和司馬遷開始寫史同年,存有理論可能。但從《史記》董仲舒傳中可知,司馬遷並沒提及他們的師生之情,而且從史記言辭中也沒體會到司馬遷對董的敬重之情。另外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也為一個史學家所不能苟同。
3.孔安國,孔子十世孫,著《古文尚書》。太史公創作《史記》時,必需參考採用一部分涉及《尚書》古文,後經孔安國考定解決了司馬遷的燃眉之急。因此二人成為更加親密的朋友,由此可見此人對司馬遷寫《史記》並無本質影響。
4.賈誼,漢文帝時名臣,才能卓著深受文帝的重用,29歲就位列公侯。因諫言不成得罪權貴,被貶到長沙任太傅。最後在鬱鬱寡歡中憂鬱而終,享年34歲。此人一生和作《史記》前的司馬遷是何等相似,司馬遷若能和賈誼隔世相見定能產生共鳴。司馬遷受刑之後自暴自棄、怨天尤人時定是從賈誼身上看到了自己。當然從《史記》司馬遷把賈誼和屈原放在一起做傳的用意和字裡行間裡都能體會到對賈誼的惋惜之情。司馬遷遭受宮刑時已步入中年,調整心態的能力一定在年輕的賈誼之上,這也避免了自己步賈誼後塵,故而立“沒世無聞古人惟恥”之決心,成就一番事業。
5.伏生,出生於先秦,卒於漢文帝三年。此人最大功績就是挽救《尚書》使其流傳至今,“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有《尚書》而無伏生,人亦不能曉其義”。從時間上看和司馬遷並無交集,說司馬遷師從伏生更是無稽之談。
筆者認為,對司馬遷寫《史記》影響最大的理應是家族的使命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內心驅動力。
-
8 # 指尖遺落舊時記憶
司馬遷寫史記是受了他父親司馬談的影響,而且他的官職也是繼承他父親的,寫一部史書也是他父親的理想,他的好多歷史資料也是他父親留下來的,所以說我們後世能看到這麼一步偉大的史書,應該感謝司馬談司馬遷父子二人。
-
9 # 史全十美
司馬太公的史記堪稱古代文學、史學成就第一,至今影響頗大,堪稱一流,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司馬遷的史記開創了人物記述的先例,後世大都是依據史記的體例來寫史的,那麼司馬遷為什麼能花費一生的時間來寫一部書呢?又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呢?受了誰的影響呢?
一,受家族傳承,世代為史家官職
《史記·太史公自序》中道:“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南正和北正都是官名,南正重執掌天上的神事,北正黎執掌世間的人事。這是遠古時代即神話傳說時代的事情。重氏、黎氏世世代代都掌管天文地理。司馬遷講述自己祖先的這些事情未必能確切考證,但是這也反映了他遠大抱負的基點——天官世家。
二,受父親遺言影響
當武帝正在進行封禪的時候,司馬遷從西南迴到長安,沒有見到武帝。於是趕到洛陽,見到了重病在身的父親司馬談。司馬談侍從武帝封禪,因為有病在洛陽滯留。司馬談身為太史令,有責任記錄國家大事,現在卻因病不能親自參加國家的封禪大典,感到十分的失望和悲哀。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拉著司馬遷的手,將後事託付給司馬遷,並且說道:“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餘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可見,司馬談希望兒子司馬遷繼承史官事業,完成他正在進行的著史之事,把家族事業發揚光大,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司馬遷深為父親的言語所感動,在床榻前流淚表示:一定要繼承父親遺願,“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太史公自序》。
三,司馬遷受師父孔安國、董仲舒的影響,
司馬遷向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接受古典語言文字學的訓練,為史記的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司馬遷有著這方面的素養,加上勤奮學習,所以學識日益豐富。同時,孔安國的思想也深深地影響著司馬遷。
司馬遷還師從董仲舒,董仲舒是他的第二位老師,是漢代著名思想家,為武帝提出對策,令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家,學問精深,弟子眾多,曾經在家讀書,三年未嘗跨入自家後花園一步,有“三年不窺園”的美譽。董仲舒的思想,對司馬遷的影響是巨大的。董仲舒對待《春秋》的態度,以及公羊學說的歷史觀和天人學說,都深深影響著司馬遷。
四,受屈原,孔子的事蹟影響
司馬遷因為李凌之禍而遭遇宮刑,在這種身體和身心雙重摺磨下,司馬遷沒有選擇死亡,而是讓自己堅強的活下去,並且發誓要寫下一部流傳千古的史書,這其中就是受到了楚國政治家,詩人屈原的影響。屈原作為貴族曾經榮耀之時,因為受同僚排擠,被楚王貶至千里之外,內心壓抑,開始發奮文學創作,留下千古名篇《離騷》,影響至今,屈原一生的事蹟也深深震撼和撞擊著司馬遷的心靈,使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當下社會。正是藉此來釋放心中的悲哀的,也暗示了他的遭遇與屈原有相似之處。
司馬遷在《孔子傳》中寫道:“《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低迴留之,不能去雲。更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孔子雖然也是仕途不順,但也要為後人整理了《禮》《樂》《詩》《書》《易》《春秋》,流傳千古。由此可見,司馬遷對孔子是非常尊崇的,孔子也是中國文化中公認的聖人。
不朽的豐碑
《史記》是中國歷史學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中國文化特別是歷史學方面做出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司馬遷給後人留下了一份傳世不朽的文化遺產,也為後人樹立了一個百折不撓、忠於事業和理想的榜樣。這兩點,都嘉惠後人,光照千古,照亮了中國文化發展的道路。
-
10 # 峰哥在看
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從小就受著父親工作的影響,從小耳濡目染歷史文化,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為自己的一生使命,但是還沒有完成就去世了。.司馬遷子承父志,繼任太史令.在太初元年,他開始了《史記》的寫作。
其次,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解釋事情原因而入獄,並處以宮刑,在身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傷.
出獄後任中書令,他忍辱負重,繼續寫作《史記》,用了整整18年的時間去寫作《史記》,在他60歲的時候基本完成了這本鉅作,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寫成的。
司馬遷寫作《史記》的目的?
司馬遷年少時受家境歷史文化薰陶,並對歷史產生興趣,而且也在一篇文章中曾寫過: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也表露出寫《史記》的意向,並且,年少逝父,而完成父親的遺願,也是司馬遷的願望。
回覆列表
司馬遷父親是史官,從小就接觸這種文化的薰陶,使得司馬遷就勵志完成父親的願望。
中國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從小就博聞強記,聰慧異常,再加上家學淵源,他受父親影響極深,立下了宏偉的志向:協助父親寫完《史記》。為了增長見識,積累材料,年輕時代的司馬遷櫛風沐雨,遊歷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在他專心致志寫作《史記》的時候,將軍李陵入獄,司馬遷挺身而出,犯顏極諫,因而得罪了漢武帝,遭到飛來橫禍,蒙受了不白之冤。身受酷刑的司馬遷悲憤交加,但他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還是忍辱含垢,堅持寫作,終以大筆如椽完成了52萬字的鴻篇鉅製——《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