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清風娛樂媒體

    《白鹿原》是一部好作品,才帶來了這麼多的話題,雖然白靈被網友掛上了白快進的稱號。那麼這樣一部大作中哪個角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不同的人觀點不同,但是很少有人會說對主句印象深刻。就以小編來說,印象神最深刻的人是二豆和鹿子霖。不過下面要和大家說說呼聲最高的二維,族長白嘉軒的大兒子孝文以及地痞白興兒。

    可以說白嘉軒對孝文過於苛刻了,孝文總是得不到父親的賞識。本來是那種傳統的眼高手低,只想安生過日子的人物變成不學無術的流氓。不過後來孝文終於悔悟自己犯下的錯,開始走向人生巔峰,父親又成了他難以跨越的障礙,只能說心疼,而白興兒就更不用說了,他完美的詮釋了獐頭鼠目這個詞,簡直就是演活了一位不學無術,吃裡扒外,貪圖小便宜的人物。

    再說說最近最可憐的一位人物:鹿兆海。他為人剛正不阿,有情有義,一心愛慕發小白靈,願意為她終生不娶。可是鹿兆鵬卻搶了弟弟的女人,甚至讓她懷孕了,更殘忍的是讓弟弟護送自己深愛的女人回孃家,這還是親兄弟嗎?《白鹿原》中,多數人物的命運是悲慘的。鹿子霖瘋後凍死,仙草得瘟疫而死,黑娃被槍斃,田小娥被刺死,白靈被活埋,兆海戰死。白嘉軒雖然沒死,但又老又駝,還活成了孤家寡人,結局也不盡如人意。不過,在《白鹿原》中有一人的結局可能是小說中最好的,那就是朱先生。

    關於朱先生的結局書中是這樣交代的,說朱先生給八位先生和縣長送完《滋水縣誌》後,叫來兩個兒子和兒媳婦,一家人閤家歡聚,並愉快的在一起吃了頓飯。飯後,朱先生讓朱白氏給自己剃了頭,然後就坐在藤椅上,沐浴著冬日的Sunny,面對著白鹿原坡仙逝。這樣的結局,比起《白鹿原》中的其他人物,不知要好出多少倍,說他是《白鹿原》中結局最好的人一點也不為過。

    回想朱先生的一生,活得坦蕩、活得自如,活得鐵骨錚錚,退清兵,禁菸苗,賑饑荒,羞辱劉鎮華、修縣誌……,每一件事都是以大義出發,深得眾人佩服、敬仰。而他的死,也被賦予了最好的結局——一家人團聚、無疾而終,大雪,無以數計的送靈隊伍。

  • 2 # 娛樂活動達人

    《白鹿原》中,多數人物的命運是悲慘的。鹿子霖瘋後凍死,仙草得瘟疫而死,黑娃被槍斃,田小娥被刺死,白靈被活埋,兆海戰死。白嘉軒雖然沒死,但又老又駝,還活成了孤家寡人,結局也不盡如人意。不過,在《白鹿原》中有一人的結局可能是小說中最好的,那就是朱先生。

    關於朱先生的結局書中是這樣交代的,說朱先生給八位先生和縣長送完《滋水縣誌》後,叫來兩個兒子和兒媳婦,一家人閤家歡聚,並愉快的在一起吃了頓飯。飯後,朱先生讓朱白氏給自己剃了頭,然後就坐在藤椅上,沐浴著冬日的Sunny,面對著白鹿原坡仙逝。這樣的結局,比起《白鹿原》中的其他人物,不知要好出多少倍,說他是《白鹿原》中結局最好的人一點也不為過。

    回想朱先生的一生,活得坦蕩、活得自如,活得鐵骨錚錚,退清兵,禁菸苗,賑饑荒,羞辱劉鎮華、修縣誌……,每一件事都是以大義出發,深得眾人佩服、敬仰。而他的死,也被賦予了最好的結局——一家人團聚、無疾而終,大雪,無以數計的送靈隊伍。

  • 3 # 雙胞胎樂弟弟

    大約在兩三年前,我看過《白鹿原》原著,那時我還是個不喑世事的姑娘,田小娥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她勾引白孝文,讓白孝文身敗名裂,整個白家蒙羞時我也跟白鹿原上的人一樣,對這個“蕩婦”充滿了厭惡和痛恨。

    可是,現在我又看了電視劇,在整個電視劇中依然對她印象深刻,但不再覺得她是“蕩婦”,對她的命運充滿了同情,她悲劇的一生完全是封建禮教造成的,除了封建禮教對她的傷害,白鹿原上村民的人性之惡也在她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以前不理解白鹿原上無好人這句話,但現在我懂了。

    如果田小娥剛剛跟黑娃到白鹿原上,白鹿原能接納他們的話,以田小娥的勤勞,善良,能幹一定會是一個好女人的,她用自己僅有的首飾換了一隻母雞,母雞下了蛋自己捨不得吃一口,還省吃儉用給鹿三做棉襖,那時她只想踏踏實實跟黑娃過日子。

    可是白鹿原上的人一次又一次地拒絕她,嫌棄她,侮辱她,尤其是田福賢回來把她吊起來時,白鹿原上村民的醜惡嘴角暴露無疑,她被吊了起來,還被扒了褲子,當著所有人的面。

    那一刻男人們眼裡全是意淫的目光,田小娥其實是每個男人可望不可及的性幻想,而那些女人們,更是歡快至極,在她們眼裡田小娥是蕩婦,是騷貨,是狐狸精,她們很清楚自家男人的心思,所以當田小娥被吊起來,扒了褲子,她們內心不可告人的嫉妒讓她們發出前所未有的笑聲。

    那個場景我看的時候難受至極,它讓我想到《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很多時候,一個女人如果太美麗,等待她的往往是厄運,男人的貪婪,女人的嫉妒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在那種環境中美是有原罪的。

    應該是從那一刻開始,田小娥所有的自尊都被抹殺了。

    所以,後來她才會去勾搭白孝文,可憐白孝文以前一直被禮教和父權壓抑,結婚時對男女之事一竅不通,等發現了其中的滋味一發不可收拾,然後又被奶奶聽牆根,規定性愛次數,最終導致不行,後來被白嘉軒一頓刺刷,打掉了他壓在他身上的封建禮教,後來是田小娥真正解放了他的天性,從這一點上說他也是幸運的。

  • 4 # 上官冰兒d

    春節期間,我把陳忠實的《白鹿原》讀了一下,比起電影《白鹿原》,還是小說寫得更加詳細,電影將一些人物刪減了,我覺得很可惜,這些人物性格特點非常突出、事蹟非常具有傳奇色彩,單獨抽出來都可以拍一個完整的電影。

    白鹿原的故事發生在陝西一帶,時間應該從辛亥革命前夕一直講到新中國成立,橫跨四十年,主要涉及三代人物,以白家和鹿家的興衰為主線開展,所以有人認為史詩鉅作,也無可厚非,裡面涉及到風土人情、大時代下的人物眾生繪,非常的精彩,如果全書下來,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確實非常多,但是有三個人我最為記憶猶新。

    一是白家白嘉軒的姐夫朱先生,小說中最具理想主義、最具高大全的、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從開始亮相的時候,我以為又是一個書呆子誤國的,都後面卻發現真正是有理想有能力的人,讓我的感覺有點像《明朝那些事兒》裡面寫到的王守仁,都是搞理學的,人品都過硬,知識夠淵博,人生結局還算圓滿。

    二是白家白嘉軒的女兒白靈,白靈是白家唯一的女兒,是白家的掌上明珠,可是電影裡面沒有這個人物。小說裡面白靈應該是所有女性中最為突出的,敢於突破封建禮教的束縛。相比之下,她的三個哥哥第一個老婆都是白嘉軒親自安排定下來的,而她則弄了私定終身,後面又參加革命活動,當然最後的結局是悲慘的,被自己人活埋了。

    三是白家白嘉軒,正如他家長工鹿三的兒子黑子所說,腰桿子真直真硬,白嘉軒確實是一個硬漢子,一生光明磊落,不做虧心事,風雨飄搖之中、泰山崩於前時,都如此的談定從容。有意思的是,安排三個兒子婚姻時候,三個兒子都順從接受,所以,這個封建禮教東西,如果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個衝突起不來,讓讀者覺得白嘉軒不帶有封建禮教的色彩,至於對於白靈的痛罵,放到當今現在,女兒去大學跟男朋友同居懷孕產子,你覺得哪家父母會感覺光彩?

    當然,像白嘉軒的兒子白孝文、黑子、鹿子霖等人,作者塑造的非常成功,均讓人印象非常深刻。書中最有意思的一點,從客觀的角度來記敘白鹿原主要人物的發展軌跡,不去糾結封建禮教,也不去搞社會意識之爭,至於誰是誰非,那就讓讀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5 # 小瑜見解

    一是白家白嘉軒的姐夫朱先生,小說中最具理想主義、最具高大全的、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從開始亮相的時候,我以為又是一個書呆子誤國的,都後面卻發現真正是有理想有能力的人,讓我的感覺有點像《明朝那些事兒》裡面寫到的王守仁,都是搞理學的,人品都過硬,知識夠淵博,人生結局還算圓滿。

    二是白家白嘉軒的女兒白靈,白靈是白家唯一的女兒,是白家的掌上明珠,可是電影裡面沒有這個人物。小說裡面白靈應該是所有女性中最為突出的,敢於突破封建禮教的束縛。相比之下,她的三個哥哥第一個老婆都是白嘉軒親自安排定下來的,而她則弄了私定終身,後面又參加革命活動,當然最後的結局是悲慘的,被自己人活埋了。

    三是白家白嘉軒,正如他家長工鹿三的兒子黑子所說,腰桿子真直真硬,白嘉軒確實是一個硬漢子,一生光明磊落,不做虧心事,風雨飄搖之中、泰山崩於前時,都如此的談定從容。有意思的是,安排三個兒子婚姻時候,三個兒子都順從接受,所以,這個封建禮教東西,如果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個衝突起不來,讓讀者覺得白嘉軒不帶有封建禮教的色彩,至於對於白靈的痛罵,放到當今現在,女兒去大學跟男朋友同居懷孕產子,你覺得哪家父母會感覺光彩?

    當然,像白嘉軒的兒子白孝文、黑子、鹿子霖等人,作者塑造的非常成功,均讓人印象非常深刻。書中最有意思的一點,從客觀的角度來記敘白鹿原主要人物的發展軌跡,不去糾結封建禮教,也不去搞社會意識之爭,至於誰是誰非,那就讓讀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6 # 雲通影

    《白鹿原》這篇文章塑造了眾多的典型人物,他們身上的特點大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白嘉軒是農耕社會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他是白鹿村白姓一家的家長,又是白鹿兩姓組成的白鹿家族的一族之長,是一個身上浸潤著濃厚的封建文化情致的族長。同時,他也是一個既有著對生活的特殊見解,又有著關中漢子慣有的堅毅與樸實的鄉坤,一個終生不脫離生產勞動有著小生產者思維的農人,一個散發著勃勃生命力的血性男兒。在他身上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透射出巨大的力量。他的思維與行為,無不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心理構成及規範指導,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因素與糟粕因素,在他身上都得到了體現。

    白嘉軒作為本族具有至高無上權力的族長,主宰著全族人的死生禍福,評判著族內事件的是非優劣,他一直努力用封建宗法整飾著族內秩序,維持著體面的完整與安寧。在執行族規的過程中,他的確堅持原則不徇私情。在威嚴的祠堂裡,對賭棍煙鬼施行了酷刑,對田小娥使用過“刺刷”,他還嚴厲懲罰企圖勾引田小娥,沒吃上羊肉反惹一身騷的狗蛋。在對待自己的子女上,他執行得更為嚴厲,在孝文與小娥的姦情被發現後,他痛心疾首並不顧眾人哭勸,當眾施行嚴厲的懲罰,斷絕與孝文的父子關係,當愈來愈墮落的孝文面臨貧困與死亡的威脅時,他完全有能力幫助,卻抗住母親與妻子的勸告,不肯幫助使他失望的兒子。而對違抗自己命令,試圖逃婚的小女,儘管未能在祠堂裡施刑,卻也實施了嚴厲的家法。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將其囚禁,囚禁失效,他居然忍痛割斷父女關係,並一直不肯原諒她,“只當她死了”。白嘉軒執行族規家法的嚴厲態度表明了他對於整個封建倫常的無可置疑與堅守。

  • 7 # 影視音樂舞臺

    田小娥

    她是作家陳秋實創作的第一個角色:

    陳忠實在創作手記《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裡說,田小娥是整部《白鹿原》中,他構思出來的第一個角色。

    他在藍田蒐集素材,翻閱《藍田縣誌》。翻著翻著,他驚訝地發現,一部二十多卷的縣誌,竟然有四、五個卷本,用來記載貞潔烈女的姓氏名字。

    他感到:“心裡似乎顫抖了一下,這些女人用她們活潑的生命,堅守著道德規章裡專門給她們設定的‘志’和‘節’的條律,曾經經歷過怎樣漫長的殘酷的煎熬,才換取了在縣誌上幾釐米長的位置,可悲的是任誰恐怕都難得有讀完那幾本枯燥姓氏的耐心。”

    他在那一瞬間產生了逆反的心理——“竟然生了一種完全相背乃至惡毒的意念,田小娥的形象就是在這時候浮上我的心裡。在彰顯封建道德的無以數計的女性榜樣的名冊裡,我首先感到的是最基本的作為女性本性所受到的摧殘,便產生了一個純粹出於人性本能的抗爭者叛逆者的人物。”

    《白鹿原》的故事尚無蹤影,田小娥的名字也沒有設定,但這個人物已經躍現出來。在陳忠實的心裡,田小娥是個什麼樣子?她是一個慘遭命運蹂躪的女人。她是一個沒有任何機會接受新思想啟迪的女人。但她天生頑強,不認命,“純粹出於人的生理本能和人性的合理性要求,盲目地也是自發地反叛舊禮制”。在陳忠實的眼裡,她既不邪惡,也不骯髒。他同情她,憐憫她,疼惜她。他寫田小娥的死:鹿三把梭鏢鋼刃捅進她的後心,她回過頭來,叫了一聲“大呀”。

    陳忠實說,他寫到這裡,“眼睛都黑了,半天才恢復過來”,隨手在一綹兒紙條上寫下:“生的痛苦,活的痛苦,死的痛苦。”

    她有自己的個性:

    事實上,田小娥原本是一位極其純樸可愛的傳統女性,她強烈地渴望過著正常的生活。在和黑娃的相會中,她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和黑娃廝守終生的美好願望。文中她三次對黑娃說著同類性質的話:""我看咱倆偷空跑了,跑到遠遠的地方,哪怕討吃要喝我都不嫌,只要有你兄弟日夜跟我在一搭……"""小娥嗚咽著說:"我不嫌瞎也不嫌爛,只要有你……我吃糠咽菜都情願。""""黑娃哥呀,要是不鬧農協,咱們像先前那樣安安寧寧過日子,吃糠咽菜我都高興。……""就是在鹿子霖跟她睡完覺後要給她錢時,小娥還是突然縮回手:"不要不要不要!我成了啥人了嘛?"但是那個男權社會,卻不給這個純樸的女人任何機會。當她跟黑娃的事情敗壞以後,她被郭舉人掃地出門,趕回孃家;而父親則氣得病倒,只求"要儘快儘早地把這個丟臉喪德的女子打發出門,像用鍬剷除在院庭裡的一泡狗屎一樣急切";當黑娃帶著田小娥回到白鹿原時,鹿三以斷絕父子關係來威脅黑娃放棄田小娥,白嘉軒拒絕他們進祠堂完婚;直到黑娃出走後她的境況更是每況愈下,兩次被綁到祠堂挨刺刷……直到最後她被鹿三殺死在炕上。田小娥的死是發人深思的。作者讓田小娥死於自己的公公鹿三之手,而鹿三是個善良本分的普通勞動者,連他都不能見容,可見男權社會的禮教對田小娥是何等的深惡痛絕。她的死,是男權社會對膽敢反抗禮教的女性的徹底圍剿!

    她具有反抗精神,敢於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她甚至一度做過農協婦女代表。她敢於把郭舉人的"棗子"泡到自己的尿液裡,以此來進行報復;她是整個《白鹿原》上最低賤的一個女人,但也是整部《白鹿原》裡唯一一個在被男人玩弄的同時也玩弄男人的女人,唯一一個打過男人耳光,唯一一個尿到鹿子霖鹿鄉約臉上的女人。但是她這點反抗是不徹底的,她因為自己的反抗而招來了更大的災難。失去了男人黑娃這個靠山後,她很快向身邊的男權世界妥協,尋求其他的男性作為依靠,她也很快成了一個墮落的女人。

    實際上,田小娥這一個女性形象一出現就是揹負著原罪的,並一直為此付出著代價。女性的悲慘命運久已有之,自母系氏族社會結束以後,女性的地位就開始下降,她們沒有經濟支撐,沒有自我生存的能力,惟有依靠男人。"悲劇之產生主要正在於個人與社會力量抗爭中的無能為力"。她們沒有能力與男人抗爭,除非她們不想生存。也正是這無能為力導致了她們的悲劇。

  • 8 # 不吐不快老師我要發言

    小說《白鹿原》中印象最深的是朱先生,他是書中最具智慧的人物。每次鄉人有疑難事,朱先生幾句話就能點醒眾人。他不是小說中的絕對主角,卻是書中的靈魂人物,沒有了他、小說至少要遜色三分。

    朱先生原名朱辰熙,鄉人尊稱為朱先生。其人物原型是清末關中大儒牛兆濂,也是關中學派最後一位傳人。南方遊學歸來,他登臨華山之巔,以一首七絕展示了年輕學子拳拳報國之心和理想情懷。踏破白雲萬千重,仰天池上水溶容,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

    小時候,朱先生是以一個神童的面貌出現在眾人面前的,他自幼聰慧過人、深諳讀書之道。至他成年,因一句“今年成豆”而享譽鄉里被稱為“神人”;只見了一面就選定了白家閨女做媳婦,可謂是神人之舉。

    他生性恬淡、沉默寡言、潛修理學、通曉天文地理,為鄉民所稱道;他引導鄉人拆神像建學堂、制定鄉約、教書育人、編纂縣誌,造福鄉里;他為民請命,關中大饑荒時發放賑災糧款;他身體力行、查毀鴉片;戰亂紛飛,軍閥混戰,他為避免生靈塗炭,以一句“學為好人”說服方允退兵、西安古城免遭戰火; 得知日寇侵我山海關,他急募鄉勇、通電全國、揚言出師前線抗戰……。立德立功立言,雖久不廢,謂之聖人三不朽。

    小說結尾部分,一個溫暖柔和的午後,老先生坐在院裡曬太陽,原上倏忽飄過一隻白鹿,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留下了“不濛濛臉紙,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要鋪張,不要喧嚷,儘早入土”的遺訓,可謂是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

    白嘉軒悲嚎“白鹿原上最好的一位先生謝世了,世上再也出不了這樣好的先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看過最好的法國電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