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耳朵兔兔3

    孔子認為好的求學者應該有如下表現: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子曰。有教無類。

    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8.辭。達而已矣。

    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

    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3.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4.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15.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7.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8.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9.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

    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對現代教學的啟發:

    1、學習者好學的內在動力很重要。對知識的渴望、好奇、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的成就感等。

    2、教學的難點也正是如何激發好學的內驅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廣泛採用問題導向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學法,情知教學法,專案教學法,行為導向教學法,研究性學習法,合作探究法,遊戲法等。

    每一種方法都有所長也有所短,要結合課程內容、與學生實際,適當採用。當然在所有的操作過程中,都是以知識的傳授為前提,方法是刺激和激發,切不可顧此失彼。

  • 2 # 風吹沙塵去465

    孔子是個講原則的人嗎?君君臣臣是否導致官本位?中庸思想是否導致不認真?你覺得從人性來講法家有用還是儒家有用?不要簡單回答,慢慢體會,甚至要拿出十年時間來體會,你會發現,孔子對中華民族並非聖人!

  • 3 # 吾皇巴扎黑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子曰。有教無類。

      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8.辭。達而已矣。

      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

      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3.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4.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15.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7.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8.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9.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

      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孔子的好學對我的啟迪是學習一定與實踐結合,要防止唯實踐而功利;如求學只為事功,就很容易拋棄和忽略學習,一味在事功上求成。孔子說敏於事,是指對事的反應要敏捷而非事功要強大。同時,也要防止唯口頭而輕實踐。孔子說慎於言,則指不能以言帶行,言甚於行。

    1、孔子在世的時候,對別人給他的讚譽都推掉,如“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唯獨對於學習,孔子不但當仁不讓,而且經常自我肯定。他甚至認為很少有像自己這樣“好學”的人。他對諸弟子的肯定,好學往往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好學在孔子那裡簡直是最重要的品質。因為好學,所以快樂得忘記了憂愁,甚至忘記了衰老。那麼,在孔子看來,怎麼做才算得上好學呢?

    2、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意思是:君子吃飯不求飽足,居住不求舒適,做事果決,說話謹慎,就教於有德之人,使之時時匡正自己,此謂好學。這句話蘊含著孔子獨特的好學觀,也是後世儒家好學的衡量標準,對於今天我們提倡學習型社會建設,很有參考意義。

    3、在孔子看來,一個好學的人首先要將學習與物慾脫開。一個求學者如果孜孜於衣食居住的安適,一定談不上好學。同樣,好學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錦衣玉食,心靈之養甚於居養之安。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是成為“有道”之人,名聞利養並非先務。這不是排斥物質,而是強調學習就是學習,不要附帶上物質目的。這一思想影響中國深遠,很多出自寒門素族計程車子以此自勉。

    4、事實上,學習一旦被賦予過多的訴求就會走樣。歷史上曾經記載董仲舒“三年不窺園”,可見其學習的純粹性。所以,學習要到“好學”的程度,其目的一定是學習本身,而非其他外在。由此觀之,民間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車如簇”,實際是社會底層對於讀書與富貴的一種想象關聯。《王陽明全集》裡講到一個人讀書很痛苦,問王陽明為什麼那麼愛讀書?王陽明說你讀書時總想快速求功名,慾望形成你讀書時的心理壓迫,當然快樂不起來。所以,讀書之樂在於不要將讀書之外的目的、慾望,包括物質性訴求關聯起來,這是形成好學習慣的前提,也是好學的一種基本態度。

  • 4 # 長風浩蕩

    孔子好學,出於完善自我的樸素而真誠的動機,因此才有孜孜不倦的求真求是的學習意願。所以才有“聞過則喜”、“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學音樂,三月不知肉味,晚年習《易》,韋編三絕,都是精益求精,學無止境的表現。

  • 5 # 藍穡詩歌

    孔子好學,主要在他的人格修養和道德實踐。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也。

    啟發:在努力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在修為自己的道德品格。

  • 6 # 全球人物

    一下內容為論語中,孔子對求學者說,這就是好的求學者應該有的表現:請採納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子曰。有教無類。

    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8.辭。達而已矣。

    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

    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3.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4.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15.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7.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8.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9.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

    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 7 # 山河先生看手相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 8 # 王營評教育

    《論語》中,孔子曾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意思是:“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一定也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這是孔子對自己的評價。他認為,人的先天秉賦並沒有多大差別,能否成才,取決於一個人是不是“好學”。康有為先生給本章加的註解是:“良材美質,隨地皆有,成就與否,則視學與不學。……夫子自言,質之忠信與常人同,而好學異,所以勉後學者至矣。”

    綜觀整部《論語》,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孔子是千古第一學者,是“好學”的楷模。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第七)。做為一名老師,他做到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做為一名學者,他刪詩經、學周禮、韋編三絕,傾注畢業精力整理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幾乎讀遍了當時所有的書籍,這種勤奮好學、探索不止的精神,為後世學者所不及。儘管如此,他一旦遇到自己不明白的事情,總是不恥下問,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八佾第三)。他謙虛地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述而第七)。

    孔子的學問高深莫測,如巍巍高山,使人望而卻步;如浩浩海洋,令人莫測其際。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公冶長第五)。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子罕第九)。

    孔子的勤奮好學,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做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以孔子為榜樣,博覽群書,不斷吸取古今中外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厚積薄發,成為一名學識淵博的學者型教師。同時,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培養學生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引導學生熱愛學習、學會學習,促進學生成人、成才。

    事實證明,凡是將來有一番作為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幾乎都具備勤奮好學的優秀品質。他們與一般學生的區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心無旁騖,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他們與其他同學的關係都很融洽,在處理日常生活小事上常常得過且過,從不斤斤計較,不會因同學之間的小矛盾而分散學習精力。二是善於利用時間,學習效率高。這些學生並非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他們有時候也打打球、跑跑步;完成當天學習任務後,晚上有時候也睡得很早,幾乎不熬夜、不打疲勞戰,但是他們一旦進入學習狀態就能集中精力,記憶快,接受能力強,學習效率高。三是學習態度好。無論是預習、聽課還是課下作業,這些學生從不胡亂應付,總是按照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地去完成。四是善於思考,不恥下問。這些學生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遇到問題絕不盲目從眾,有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鑽勁。綜上所述,勤奮好學並不是苦學、死學,而是在勤奮的基礎上會學、樂學,這本來就是勤奮好學的應有之義。

    我們承認,人的先天秉賦有細微的差異,但我們也應當看到,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智力優勢,有的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可能比較適合文科和藝術類等課程的學習;有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強,可能比較適合理科知識的學習;有的學生運動技能超群,可以在體育類課程上多下點功夫。總之,教師如果能幫助學生找到適合他本人的興趣點,引導他在這一領域勤奮好學,將來就有可能成就一番事業,除非他是天生的智力低能兒。

  • 9 # 無氏木

    在《論語》中,關於學習言論是很多的。

    我記憶最深刻應該是以下三條: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我對這話的理解是,一個人的知識或智慧是有限的,不要小看任務一個人。我覺的這是一個認知的基礎,讓我明白一個人千萬不能自滿或驕傲。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對這這句話的理解是,學習是快樂的事。難道不是嗎?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是知(zhì)也

    這我最推崇的一句話。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誠實,更是一種智慧。

    最讓一個人變廢的就是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

    當然,更讓他變廢的是,他真的什麼都知道,這不是說他全知全能了,而是他從來只接觸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我覺得以上三上都是對教學有很大啟發的,可以教育學生:不要驕傲,學習是快樂的和知道就是知道。

    而第三點至關重要,這需要引導學生,讓他們去尋找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 10 # 檸羽76876

    孔子的好學對我的啟迪: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杭州阿里媽媽軟體服..廣告

    河南純水機「京東」生活電器,智享生活!

    值得一看的河南純水機相關資訊推薦

    河南純水機「京東」生活電器,效能穩定,節能低碳,實力降噪,潔淨生活,我有我的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教學中班上總有學生不認真學習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