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物語情歸

    魏延三國時蜀漢的大將,勇猛善戰,他鎮守漢中近十年,隨丞相諸葛亮北伐,戰功顯赫,諸葛亮器重,又因其性格孤傲自負,目中無人,恨自己才不能被任用,與長史楊儀水火不容,幸好諸葛亮為二人調和矛盾。

    1.反骨之心,不忠之人

    《三國演義》第四十回描述,劉備軍為曹操所強迫走襄陽,劉琮不讓劉備進城,而手下魏延挺身而岀,大開城門迎接劉備。

    後又魏延與文騁交戰後,投靠韓玄,魏延因韓玄不重用他,不得志而心生怒恨,率民殺了韓玄,魏延投降劉備。諸葛亮判斷其日後是必反之人,不是忠心之人。

    3違抗軍令

    魏延還多次向諸葛亮提建議,沒有被諸葛亮採納,北伐時,他無視軍令,險些大敗。

    公元234年,諸葛亮北伐途中病重,囑託長史楊儀等人身後之事,大軍撤退,讓魏延斷後,諸葛亮死後,大軍退卻,魏延不聽楊儀軍令,在楊儀大軍前面破壞交通要道,楊儀上書後主劉禪並派馬岱斬殺了魏延,誅滅三族。“

    魏延雖勇猛善戰,僅僅這一點得到諸葛亮的喜愛,但他過於自負自大,喜爭功,易怒等特點讓諸葛亮擔心其為不忠之人,後來果然不出諸葛亮的意料,魏延幾次違抗軍令最終導致蜀軍損失,引來殺身之禍。

  • 2 # 九日山上

    事實上,在蜀漢,若說還有人對魏延還有好感,那就僅僅只有諸葛亮了。要知道魏延在蜀漢的人緣關係並不好,他之所以能夠在蜀漢混得不錯,一方面得益於劉備的喜愛,而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就成為了魏延最大的後臺。不過魏延是真的不會做人,在當時除了楊儀之外,其他人都要讓著他,而即便是楊儀與魏延爭執起來,也需要費禕從中調解。因此當時若沒有諸葛亮護著魏延,只怕魏延早就沒辦法在蜀漢混下去了。

    而諸葛亮在掌控軍政大權後,他將魏延徵聘為丞相府的屬吏,將魏延看成他自己的親信,而且他還將魏延派到羌中,在魏延立下戰功後給魏延加官進爵,甚至於在北伐期間,諸葛亮都會讓魏延為先鋒或者斷後,足見諸葛亮對魏延的重視與喜愛。可以說,如果沒有諸葛亮對魏延的提拔,魏延或許這輩子就只能做個漢中太守了。不過正因為只有諸葛亮對魏延有好感,因此在諸葛亮去世後,魏延就沒有了後臺,最終因為他自己的性格而斷送了性命。

    筆者認為,在諸葛亮北伐時期,諸葛亮能用的將領不多,而魏延又是十分支援北伐的將領,因此諸葛亮對魏延有好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3 # 方城闕

    魏延字文長,原是先主劉備手下的一名私兵,因隨劉備入川屢立戰功,憑軍功升為牙門將軍。

    待到劉備收取漢中時,更是彰顯了魏延的軍事才能,被封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一名獨擋一面的優秀將領。此時的魏延雖不能與劉備的五虎上將相齊名,但也可以說是蜀國青年將領中的佼佼者,標準的後備領軍人物。

    其鎮守漢中的十年間,多次打敗魏國入侵之敵,使漢中之地巋然不動。

    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掛帥北伐時,五虎上將僅剩年邁的趙勇一人,魏延也成為諸葛亮十分倚重的軍事將領。並多次立功授獎,先後升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達到了個人事業的頂峰。

    但你要就此說諸葛亮有多麼喜歡魏延,那簡直是汙辱智商,說句實話諸葛亮對魏延是厭煩多於喜歡,但又要用他,而且還要用好。因為此時的蜀國最缺能領兵打仗之人,魏延此時可以說是蜀國稀有的軍事人才,諸葛亮不用他還能用誰。

    本事大,則脾氣大。魏延此時也是脾氣見長,與眾多文臣尿不到一壺,特別是和長史楊儀更是一對死對頭,一語不合便揮拳相向。每次都是費禕居中調停,諸葛亮知道了也是裝聾作啞(也可能是丞相本身的馭人之術使然),魏、楊兩人互鬥不至的政治醜聞甚至傳到了吳國。

    有一次費禕出使吳國,孫權嘗大醉,問禕曰:“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在諸葛亮率軍六出祁山之時,魏延數次向諸葛亮獻計都被婉拒。尤其是在一出祁山之時,魏延建議自己親率5千精兵出子午谷襲取長安,被生性謹慎的諸葛亮斷然拒絕,於是開始牢騷滿腹。隨後的幾次北伐諸葛亮也是勞師動眾,寸功未立,更讓魏延心中不服。

    況且諸葛亮在培養接班人時,也未將魏延考慮其中。從最開始培養馬謖,到後來培養收降過來的姜維,更讓魏延心生怨氣。

    到最後諸葛亮託孤之時,更是變本加厲,居然將魏延排除再外。怒火中燒的魏延最終失去理智,做出了燒燬棧道阻止楊儀、姜維撤軍的錯誤行動,孤傲的魏延最終被狷狹之人楊儀所殺,並且背上了忘想投魏的罪名,真是有口難辯。

    丞相害我,應該是魏延死時最真實的想法。

  • 4 # 愛尚文史

    諸葛亮對魏延的好感如何?這個問題怎麼說呢?諸葛亮對魏延很好,總是有別人享受不到的待遇,但細細論起來,好像又談不上好感度。

    魏延屬於那種,跟關羽有幾分相似,性格非常的孤傲,容易看不起人,有時候甚至給人一種非常狂的感覺。對同僚經常容易搞分裂,甚至於欺負同僚,很多官員將領都非常怕他,唯獨楊儀不給魏延的面子,所以二人彼此的關係鬧的很僵。而諸葛亮,恰恰是那種,自命清高,自比管仲、樂毅,非常注重品德德行的人。

    所以諸葛亮對魏延,好感肯定是沒有的,重用魏延,也只是軍事依賴的表現,僅此而已。畢竟在後蜀國時代,蜀中人才凋零,青黃不接的現象非常嚴重。唯獨魏延,能夠撐起蜀國將領的整體軍事水平。

    諸葛亮重用魏延嗎?答案是肯定的。他對魏延好嗎?答案也是肯定的。

    從很多細節都可以看出來,劉備在世的時候,頂多封了魏延一個鎮遠將軍,領了個漢中太守,連普通爵位都沒混上一個。而到了諸葛亮執政以後呢?魏延搖身一變,變成了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而且還領了涼州刺史,從之前的一郡太守,變成了一州刺史。最後封為南鄭侯,關羽不過漢家一亭侯,趙雲、姜維當時連爵位都沒有,而魏延呢?被封為了郡侯級別,非常高的爵位。直到魏延死了之後,姜維才勉強封了一個縣侯級別。

    可見諸葛亮對魏延確實很好。

    除了官職,在日常瑣事中,諸葛亮對魏延同樣有特殊的待遇。由於魏延性格孤傲,而且又勇猛過人,所以很多人都害怕他,不敢反對他,見了他就躲的遠遠的。這些毛病,可都是諸葛亮慣出來的。當年魏延與劉琰不合,諸葛亮深責劉琰,劉琰還專程寫了一封信給諸葛亮認罪,之後諸葛亮才不予以計較。楊儀與魏延不和,魏延常常拿刀在楊儀面前晃動,威脅楊儀,楊儀哭告諸葛亮,諸葛亮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麼一看,諸葛亮對魏延,簡直是太好了,無論是官職爵位,還是平生瑣事,魏延都享受到了其他將領享受不到的待遇。

    那麼?既然諸葛亮對魏延如此之好,為什麼最終又逼得魏延莫名其妙的背上了謀反的罪名呢?

    正如我前邊所說,諸葛亮對魏延很好,但談不上好感度,他給魏延的這種特殊待遇,絕對不是建立在彼此的好感度之上的。而是魏延的才能所致,諸葛亮在世的時候,深度器重魏延,於蜀國有利,他看中的是魏延的才能,而非德行。

    諸葛亮害怕自己死後,蜀國被魏延弄權,同時他也不喜歡楊儀的品性。於是,就弄了這麼一出,密不發喪,令魏延做斷後將軍,楊儀暫領軍權,到京師之後與蔣琬交割。

    最終導致了魏延、楊儀雙雙落馬,蔣琬成功接替了諸葛亮的位置……

    正如孫權大醉的時候,對費禕所說“魏延、楊儀豎牧小人也,雖常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以任之,勢不得輕。如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所謂酒醉心明白,就連連遠在東吳的孫權都能看出來,諸葛亮豈能不知。

    諸葛亮的想法,大致跟孫權一樣!魏延很有才能,可以重用,也可以享受特殊待遇。但是,在他之上,必須要有一個可以壓制住他的角色,比如諸葛亮本人。如果那個壓制他的人不存在了,那麼!魏延這個人,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

    所以諸葛亮對魏延,沒有好感度可言,一邊重用,一邊又防著他,一切都是建立在蜀國的利益之上的。

  • 5 # 一抹煙塵

    諸葛亮對魏延好感非常深,對魏延非常信賴,而魏延對諸葛亮卻沒有好感。

    劉備死後,諸葛亮獨攬蜀漢軍政大權,蜀中大小事務,鹹決於亮。亮見時機成熟,為報答劉備知遇之恩,逐準備率軍北伐,以實現劉備平定天下之志。對於北伐大軍將領的選用,非常關健。諸葛亮最看好魏延。逐任命魏延為徵西大將軍,前軍師,假節,進封南鄭候。這個任命非同一般,直接把魏延提拔到僅次於自己的位置。如果諸葛亮對魏延沒有強烈的好感,能下這個決心?

    在後來的六次北伐中,諸葛亮每次都帶上魏延,甚至還讓魏延獨率一軍,擊敗魏國大將郭淮。可見諸葛亮對魏延的信賴。

    反觀魏延,反而對諸葛亮常懷怨恨之心。魏延的內心是看不起諸葛亮的。他認為諸葛亮乃一介書生,從未經歷戰陣,用兵謹小慎微,畏畏縮縮。所以魏延常嘆已之才用之不盡。他認為自己的統軍能力和軍事才華在諸葛亮之上。

    諸葛亮深知魏延性格傑傲不訓,剛衿自負。多次出面調和魏延和諸將的予盾,其目的是維護魏延在軍中的地位和威信,讓其更好的發揮自已的能力。諸葛亮知道自已身故後,魏延必能繼承自己的遺願,繼續統軍北伐。

    諸葛亮在臨死前突然省悟。如果再繼續北伐下去的話,蜀國國力必將耗盡,元氣大傷,蜀國會被拖入萬復不劫的境地。於是,便把蜀漢權力移交給蔣婉,費褘這幫溫和派的文官手中,他們是不主張北伐的。同時用計解除力主北伐魏延兵權,讓劉禪和蔣婉他們能順利暫停北伐,與民休養生息,恢復蜀國的元氣。

  • 6 # 與生活交朋友

    諸葛亮非常看重魏延,待魏延還是很不錯的。

    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公元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進駐漢中,任命魏延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公元230年,魏延大破郭淮,諸葛亮對他也大方,將他升為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短短几年,魏延就從亭侯變成鄉侯。

    建興十年,劉琰因與前軍師魏延不和,說話虛假偽飾,受到諸葛亮的責備。

    公元232年,劉琰與魏延不合,說話狂妄荒誕。但是諸葛亮袒護魏延,責備劉琰。劉琰雖是個打醬油的,不幹什麼正事。但他跟劉備關係很,在蜀漢的地位還是相當高的。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感覺自己要死了,安排死後退兵事宜。諸葛亮安排魏延斷後,姜維作斷後替補。

    諸葛亮也想到魏延可能會抗命,一般來講諸葛亮應該提前派人去試探魏延,如果真不聽令,奪了他的兵權或者直接殺掉就是了。否則發生內亂,得不償失。

    而諸葛亮只是要大軍自行撤退,讓魏延一邊自己玩去,至死都沒對魏延起殺心。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魏延就有點不知好歹了。魏延很有能力,性格跟關公比較相似。

    在我看來,魏延比關羽更加目中無人。

    關羽再囂張,他應該還是很服諸葛亮的。

    哥倆身隔兩地,關羽沒事還從荊州給遠在成都的諸葛亮寫信,問他馬超能力怎麼樣。

    諸葛亮給他回信一頓吹捧,說馬超能力跟張飛差不多,當然比不上美髯公啦。

    關羽高興的像個孩子,將信拿給手下們看,說:孩兒們,你們快看,咱家軍師又寫信來表揚我了,哈哈哈哈。。。

    如果關羽看不上諸葛亮,又怎麼看的上諸葛亮的吹捧。

    關羽混跡江湖那麼多年,身邊還是有一堆死黨兄弟的。

    魏延就比關羽囂張多了,他幾乎把滿朝文武得罪個遍。大家惹不起他的就躲開,只有楊儀跟他對著幹。

    朝中唯一看重他的諸葛亮,魏延也不放在眼裡。丞相屍骨未寒,他就開始不聽軍令,還要奪取兵權繼續北伐。結果跟楊儀兩個狗咬狗,互相冤枉對方謀反。

    但是魏延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這時候又沒有諸葛亮來袒護他了。蜀漢文臣武將沒有一個幫他的,最後落得誅滅三族的下場。

    魏延手下兵士都散去時,魏延身邊居然一個親信都沒有,只帶著幾個兒子逃跑,最終被馬岱追殺。可見他平時是真不受人待見。

    魏延看不起諸葛亮,估計是因為他不斷提出子午谷奇襲計劃,又不斷的被諸葛亮否決吧。他覺得自己的計劃很完美,一定可以建立奇功,得不到諸葛亮的支援,自然就看不上諸葛亮了。

  • 7 # 沐浴陽光7768

    其實諸葛亮是妒忌魏延才能的。他並不是一個肚量很大的人物,更有點狗眼看人低的媚骨。傲氣十足,不值得推崇。

    一家之言,切勿認真!

  • 8 # 大同哈哈喬姥姥

    諸葛亮雖然很清楚魏延的軍事才能,北伐不得不依賴他,卻始終與之存有隔閡,他用魏延,用的是魏延的具體才能,而不用他的戰略思想,諸葛亮對魏延毫無好感,劉備死後,諸葛亮全面掌權,因為魏延一向自視甚高,把自己當成三國的韓信,不服從大局,但兩人之間應實無大的矛盾,最多僅僅是工作上存在過分岐,魏延其人乃一良將,諸葛亮作為軍事戰略家,拒絕魏延的計劃,就是想儲存蜀漢的有生力量。

  • 9 # 亮羽飛雲99

    諸葛亮對魏延是沒有好感的。

    當年魏延剛投降劉備,諸葛亮要推出斬之,原因是’主動投降’,’認其主,而賣其城’,’腦後長有反骨’。虧劉備救援重用。

    劉備死後,論資歷趙雲第一,與劉禪關係親密。劉備臨時託孤言諸葛亮,’劉禪能扶則扶,不能扶可以代之’。然諸葛亮出,趙雲進,劉備密語,未見記截,實際上趙雲是劉禪的保護神。

    而魏延其地位僅次於諸葛亮,這是劉備在世任命的。魏延不犯大錯,諸葛亮沒有權力治罪,即使大罪,也該劉禪處理。

    魏延常幹累活重活,沒有功勞之活,計不被採納。

    魏延的確是無法再升了,再有功勞無法升、賞了。

    諸葛亮死後,魏延要軍權,也情理之中,畢竟是老大死了,老二最大。但是魏延與諸葛亮比差太遠了,與諸葛亮關係不好,悲劇了。

  • 10 # 色國丞相

    這個世界上,除了劉備之外,對魏延最好的人,大概就是諸葛亮了。

    有些人因為魏延子午谷之策不被採納,就覺得魏延不受重用,其實不然。魏延和楊儀,兩個人水火不容,諸葛亮在,他倆能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諸葛一去世,兩人就火拼到死。這事,孫權也有評價:

    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諸葛亮不重用魏延?諸葛亮壓制魏延?睜著眼睛說什麼瞎話,諸葛亮一死,魏延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是誰一直在背後默默地讓魏延振翅高飛,難道不是顯而易見?

  • 11 # 李奎歷史

    諸葛亮對魏延當然是沒有好感的。因為胃炎是在蜀國當中可以替代諸葛亮的存在。所以諸葛亮感到了危機。進而就不喜歡魏延。

  • 12 # 周先生89218

    諸葛亮從關羽戰長沙收了黃忠時,故意說魏延頭上生反骨。要殺他,其實是為了鎮住魏延,怕他生事。為我所用,並非好感。

  • 13 # 二曲人

    諸葛亮對魏延很是看重,視為股肱。至於《三國演義》裡說諸葛亮在長沙一見魏延之面便要殺之,那是小說、演義,不能當真的。

    劉備對重要崗位人員的任命,都要徵詢諸葛亮的意見,如關羽鎮荊州之類。漢中對西蜀的重要性不亞於荊州,如張飛者,以為能鎮漢中,而不可得,魏延卻被劉備任為首任漢中太守,還搞了個隆重的受任儀式,令魏延大出風頭。試想,如果諸葛亮反對,魏延能榮任麼?顯然,諸葛亮是支援這個任用的。

    劉備去世,諸葛亮南征與北伐,魏延均在重要將領之列。魏延為人傲而犯上,不恤下情,看輕同僚。同僚無人願與之深交,敬鬼神而遠之。尤其是每次北伐,他都嚷嚷著要和諸葛亮分頭行動,想獨立出擊,不願與諸葛亮同行。即便如此,諸葛亮生前從未處分、責難過魏延,而是量才為用,在西蜀事業上倚重魏延。

    這一點連孫權都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孫權藉著酒勁曾對出使吳國的費禕說:魏延、楊義就是個放牛的水平,諸葛亮把他們當成寶貝,你不信走著瞧,諸葛亮一死,這兩個貨也就完了。

    果然如孫權所料,諸葛亮一死,魏、楊這一對冤家在事業上完完,性命也完完,只是魏延早,楊儀晚些罷了。

    諸葛亮也是知道魏延的毛病的,所以,在後事安排上,把魏延放在不能影響全域性的位置上,即使魏延不聽招呼,也不至於牽連大局。但這也說明,即使在最後一刻,諸葛亮也沒有安排在他去世之前除掉魏延。同時也說明,諸葛亮深信魏延對蜀漢王朝的忠誠!

  • 14 # 廢材優品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需要的時候,千好百好,無用的時候,或者說不能再共事的時候就是你插我一刀,我刺你一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練書法是練好一個字之後,再練下一個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