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胡錫進批《江湖兒女》負能量,賈樟柯長文迴應胡錫進:真話是最大的正能量! 網友: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也有人說,老胡批判的負能量,那實際上告訴你,一定要去看看《江湖兒女》!對此,你怎麼看?
13
回覆列表
  • 1 # jay_ho

    一問一答都很有章法,我喜歡看這樣的行文,既闡明觀點,又唇槍舌劍,最後還不會像潑婦罵街。其實,老胡那麼多不滿彙總起來就是,太灰暗,沒亮點,不正能量。賈導的迴應的意思是,人性高於一切,反映人性高於一切,天空是灰的,我不能用美圖把它變成藍的。至於哪位正確,大家自己評判吧。真話難聽,真話是事實,真話是客觀的,是不是正能量看你怎麼聽了。不過有一點,兩位這麼一辯,我想自己買票看了,嘿嘿

  • 2 # D國一貧民

    姓胡的就是體制內養的一條狗,除了說假大空就是偉光正,滿嘴謊話就是沒一句真話。所以他見不得別人說真話和反應真實的社會,見了就要撲上去咬,就和見了他主子就要搖尾巴和見了屎就要吃一樣,本能反應。

  • 3 # 侯爵一世大人

    胡總和賈導之爭的焦點在於:真實、真話所產生的正、負能量問題。

    賈導的作品大都探索人性的複雜和醜陋,《江湖兒女》更是直擊人性的弱點,觀後壓抑,心裡“堵”的慌。

    影片說的江湖其實就是大千世界,“兒女”就是芸芸眾生,而醜陋的人性存在於每個人之中。

    人,怎麼能這樣?怎麼會這樣?

    俺這次傾向於胡總的觀點。

    人性中從來不缺乏正能量,缺乏的是正確、正面的引導。

    也就是思想和意義。

    當然,非要在一部作品中找出“中心思想”來,有些幼稚,但正如萬物生長靠太陽,這個社會確實需要積極向上的東西。

    我們需要真實,但這真實如何表現?

    都知道孔雀開屏美,藝術家是否應該引導大家:到後面去看,那光禿禿的屁股美在哪?

    看到見義勇為者拍手稱快,看到高鐵霸座男群起而攻之,是正能量讓我們熱血沸騰?還是“霸座男女”的無賴讓我們痛感人性的醜陋?

    哪個是正能量?哪個更能體現人生的美好?

    藝術需要真實,但不是展示。

    人類的排洩物是真實的,無論用什麼手法展示,只會讓人不適、反感。

    藝術需要多樣化的手段和表現方法,但總的方向應該是一致的:

    給人力量,勇敢面對這複雜世界的勇氣和信心。

  • 4 # 愛跑步的伍銥銥

    有趣的口舌官司。胡直截了當,賈有邏輯的文藝範兒,都代表了各自的三觀。

    不知胡前輩的一席批評,又使多少人走進了影院?從言語分析,他應該看了不少賈導的片子。這就夠了,電影拍出來,有人看,還要多說兩句,證明不是死水微瀾。誰能保證拍出的片子沒人差評?

    胡前輩後來稱 ,他把最初的批評微博給刪了,並且“全接受”了賈科長的“專業批評”。這態度夠坦誠,看了電影點評幾句,覺得不妥刪博,足見對賈氏影片的尊重,也不排除胡前輩大約覺得自己草率了。

    賈導的迴文其實比影片還好,條理清楚,意思表達明確,有一說一,絕不後退半步。

    《江湖兒女》,一部兩小時容量的文藝片能引發論戰,能引發再剪輯新聞,林林總總,看來創造賈氏票房紀錄沒問題。文藝片又能拿什麼來推廣呢?

    個人最初感覺,片子有點平淡。停了兩天,再回想,賈導能在大螢幕上一點點回溯近20年的社會變化歷程,慢點、淡點又有什麼不好?我們發展得日新月異,都來不及扭頭一顧,能有人幫著回望來時路,不容易。

  • 5 # 疾飛昏鴉

    要叫昏鴉說表現負能量的賈導演與批判負能量以彰顯正能量的胡總編皆是隔靴搔癢式的意淫罷了。

    這部《江湖兒女》是塊臭豆腐的話那也是油炸臭豆腐,且抹了一層厚厚的辣椒醬來掩飾其本身的刺鼻濃臭以獲得最終的商業價值。

    生活本身比藝術更藝術。現實主義總是在意淫著生活中的悲喜交加和困頓無奈,其畫龍點睛之筆總是晦暗處透出些許若有若無的人性暖意。

    那裡來的江湖兒女?廟堂不振,法制崩塌才會來的江湖肆意。什麼兒女情長,兄弟義氣不過都是失敗者對失敗者的傷口舔舐和精神慰籍而已。自古鉅子俠隱、荊軻刺秦、候贏自戕、桃園結義、梁山嘯聚、王五立威……直到近代的上海灘,現代的大院文化。人心不古,江湖險惡皆是逐利盜名之輩。

    賈先生的江湖無法去真正地揭示它的本質,有投資還要過審,所以也無從責備求全。我們目前所有現實主義題材的藝術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去做藝術性“昇華”就免不了遮遮掩掩。所以昏鴉認為這部電影也不過是塊油炸臭豆腐,既滿足了有異樣感官上需求的觀眾,又可使其不傷大雅便於接受。

    至於正能量不說也罷,不過是固有階層的固有認識。正如在生死瞬間的戰場去宣揚風花雪月之浪漫一樣不過是自欺欺人。真善美是有排序的前因後果,失去真的善與美最終會陷於喜大普奔式的假大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裡面一樣有人性的悲歡,但是老百姓們若要信了這邪就徹底掉坑裡了,事實證明填坑的都是純良未失者。

    江湖不在,私德分崩,可是我們的公德規範何時才能建立?一部電影引起的公議本不足為奇,所謂的能量正負之爭有些淺顯,負負得正,正極必負也是常態。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還看不到真正的現實主義表現,昏鴉深信裡面的現狀是麻木多於悲苦,緘默多過煽情。現實也無需多少表現,每一位身在其中的升斗小民都會告訴你那不是現實!即便是江湖。

    賈導演的電影還是值得看呢,胡總編的言論也值得關注。但是就這個問題昏鴉這裡所言的也遠非真實。

    呼扇著翅膀飛離這片江湖,只有傳說。大家回見。

  • 6 # 使用者592819563612

    賈導的文字功底不錯,一看就是很有學識也很謙遜的一個人,一個青年人,雖然看賈導的作品看的不多,但看了賈導的回信,我很佩服賈導,也很支援賈導的作品,也相信賈導的作品不會讓人失望

  • 7 # 蔣軍

    胡錫進批《江湖兒女》負能量,賈樟柯迴應:真話是最大的正能量!賈樟柯迴應:

    網友:聯手炒作,《江湖兒女》票房將創賈樟柯電影歷史票房新高。

    老胡是賈導的粉絲,要不也不可能買票去看電影支援賈導,對粉絲不該這樣啊,賈導。

    另外,老胡這麼做,確實是耿直的,發自內心的,不加V說的沒錯呢。

    自從被看胡批判之後,我決定抽時間去老這部電影,因此,這部電影一定會成為賈導的最高票房的電影。

    為此,賈導和我們都應該感謝胡總的發自內心的大力支援。

  • 8 # 阿亮Sherlock

    首先老胡是想看一個諸如寶萊塢三傻/摔跤吧爸爸的電影,他強調的是電影的戲劇性,就是說在最終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最好還是特別正能量的能鼓舞人前進的。

    當然,他也承認了老賈的寫實方面的能力,但是由於看完堵得慌,形容是一個臭豆腐過分貶低了老賈的電影。

    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的人看電影圖一樂,有的人看電影喜歡看寫實的揭露現實的,但是這無非是各人的喜好,喜歡圖樂的不能嘲笑喜歡看寫實的人裝逼/缺乏生活樂趣,喜歡看寫實的不能嘲笑圖樂的人沒有思想等等,正如老胡不應該嘲笑老賈的電影一樣,尤其是他作為一個自媒體發表這樣的言論實有不妥,也許是後面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也是刪掉了該言論,但為時已晚網友截圖已保留。

    而老賈的回覆也是邏輯滿滿不卑不亢的,並說真實是最大的正能量。

    站在個人角度,我是喜歡老賈的,因為真實真的太重要了,縱觀現在的影視作品很多都脫離人們的實際生活,而有些反應現實的電影卻被稱為傳播負能量。

    老賈的電影看了是讓人回味的,正如電影裡斌哥說的:慢慢品吧。相對於爆米花電影,它可能不能帶給你觀影的刺激,但是卻值得回味。

  • 9 # 樂物志

    如果世界是一張扁平化攝影圖片,當世界被放大,而畫素不能同步提升,放大再放大,畫質便會失真虛化,同理,當世界允許和存在不同聲音和群體,百花齊放,某種現象或觀點被放大,你看到的,或許只是被PS後的狀態。

    因此,當看到抽象派,立體派藝術,會吐槽這是錯誤、謊言和幻覺——但它也是具有強大張力的價值:刺激近乎麻木的,喚醒遲鈍的知覺,感知世界的荒誕,更接近事實真相,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在美術繪畫中純黑和純白之間,存在一種高階灰,不同於死灰或很髒的灰,我覺得那是審美感知能力強的人,才能掌握的繪畫“內功”,筆者曾經參加美術集訓,親眼見過把素描頭像畫“死”,把水彩靜物畫的很豔俗的同學,這裡所謂的“死”和豔俗某種意義上都沒有錯,但在升學藝考階段,當掌握了一套“高階灰”理論和“普世”審美的學生看到,自然會覺得“辣眼睛”。美術藝考,不知不覺培養了許多同質化審美的畫工和觀眾,創造力默默流失,這或許有點杞人憂天,但事實又讓人揪心。

    社會有時候生病了,有的人制造“鴉片”一般的神經藥物——文章、音樂或電影等等,使人有興奮感或短暫的愉悅感,有的人更關注和創造“特效藥”——病人吃了堵得慌,類似於通則痛,痛則通,心裡越堵越說明藥效起作用。

    有一種可能性,沒有感知(心理層面)或知覺(思考層面)的人,要麼是死人,要麼是心理創傷患者,人活著,最怕喪失愛或恨、感知悲歡、追尋真理真相的能力,批判性思維、辯證思維、堅持自我,表達自我,顯得更難能可貴。如果再有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粉絲、擁有話語權、表達欲、敢於釋出自己的觀點(熱衷且善於激起民眾討論),或許就變作出於某種目的吧?

    我想提出一種概念:無私地表達。雖然這應該是幾乎不存在的,人類在表達愛或恨的時候,很難不去尋找同一陣線的群體,這就像龐勒的《烏合之眾—群體心理研究》,其中“群體精神統一性的心理學定律”,就是某種條件下,聚合的人群中個性消失了,換來的是一種短暫的群體心理。這種群體心理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或者說是傳播性,個人意識不斷退化,甚至消失,集體意識不斷強化。再如電影《浪潮》透過服裝、手勢、語言、演講等手段,把學生們塑造成「烏合之眾」,歷史在一直被重演,所以“無私地表達”只是我的一種理想化的概念吧?語言是具有攻擊性的化學武器,具有催眠效果。

    作為用文字塑造自我的我,也是在和自己對話,能說話,會說話,敢說話,和能評論,會評論,敢評論,還和能拍電影,會拍電影,敢拍(某一種)電影,有其相似的“心電圖”,能是一種本能,會是一種能力,而敢或不敢卻是一種“天賦”——不同於能力層面的天賦,而是發乎於心的感同身受,如錢學森,杜尚,貝多芬,李安,等等,他們有一種共性——選擇的能力,勇敢的心,細膩而狂熱地追求藝術和價值。

    中國的現實主義電影,需要公正的現實主義的評價。

    一開始,我希望這位胡編輯的初衷是“說反話”。

    畢竟,當有足夠話語權時,有時,言不由衷會以一種“暗度陳倉”、“曲徑通幽”的方式呈現,我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他說,批判現實,價值取向要積極向上,令人感動,不要負能量,使人難受。

    第一,能把批判現實,批判得價值取向積極又向上,這需要高深的“功力”。比如某位總編輯,歷史上不缺自願而不自知或被迫而無可奈何的總編輯,進行積極又向上的批判現實,這句話從新聞總編輯口裡說出,顯得更加意味深長……

    第二,我對鬼片沒有偏見,不為負能量洗地。鬼片和動作片、戰爭片或愛情片,都能使人分泌激素獲取某種愉悅感,鬼片有其存在的價值。將鬼片以一種模稜兩可的態度劃到負能量的子集,難道不是帶著有色眼鏡和偏見嗎?

    第三,我要感謝這位編輯,感謝他對電影的外行。總編輯的學識和見識毋庸置疑,善惡觀正常太重要了,因為他是新聞總編輯——像疏導河流的工程師,正常就意味著相安無事,沒有話題哪來的流量和影響力。

    第四,難道這位編輯真的不懂好萊塢和寶萊塢電影工業的真相嗎?難到政治正確,個人英雄主義,就是善惡觀正常嗎?殊不知,好萊塢批判現實的力度和深度,相對於中國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寶萊塢的電影《摔跤吧!爸爸》敢於衝破印度男性光環的牢籠,它的社會價值、精神價值和《我不是藥神》一樣令人欽佩的。

    第五,這位中國第六代導演拍過不少禁片,藝術片,具有獨特視角與感情方式,看他的電影,或許是一種理解中國的特殊方式,拍過《小武》、《站臺》、《三峽好人》、《山河故人》,《天註定》、《Hello!樹先生》、《後會無期》等現實主義題材作品。

    擺脫常規,保持歷史語境裡的批判與活力,說真話是最大的正能量,是對歷史的尊重,冷靜的外表下面是溫暖的核心。

    影評者說“與曾經流行的批判現實主義相比,賈樟柯的敘事更為沉靜和不張揚,從不做單純的道德判斷,而是透過個性鮮明的紀實性風格一一拓展;與現代虛無主義相比,賈樟柯更是從不故弄玄虛,傾力專注於歷史變遷中的細枝末節,在冷酷的現實中保持著一種溫暖的基調。”

    思考社會變化多端的意義,記錄下激盪的歷史浪潮,那時的點點滴滴就在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故事中。

    賈樟柯說“我想用電影去關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緩慢的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的生命的喜悅或沉重。”

    他用鏡頭語言表達態度,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在一個巨大的社會轉型時期,見證平凡的人面臨的代價和轉變。

    他還說“當一個社會急匆匆往前趕路的時候,不能因為要往前走,就忽視那個被你撞倒的人。”

    胡總編回覆賈導演的回覆:

    > 「看到《江湖兒女》這個片名,哎,不錯,我喜歡江湖的**桀驁不馴,以及它的惆悵甚至唏噓感**,就是它了。一開始覺得挺好看的,但之後越看越難受、越看越堵得慌。> 這破電影,把江湖說得如此不堪,是要配合掃黃打黑嗎?把我整個晚上的心情毀了!我猛戳手機,罵了個痛快。等心情平靜下來,又覺得何必呢,賈樟柯拍個這樣的電影不容易,而且百花齊放啊,賈導對生活有他的解讀,有他的粉絲,我一個外行人,插什麼嘴。就抓緊刪了。好在大半夜的,而且已經後半夜了,賈導應該也沒看見。 沒想到,刪掉微博的截圖第二天被發現了,在網上傳來傳去,賈導還第一時間做了短回覆,今天做了長回覆。 > 沒什麼說的哈,賈導對老胡非專業的影評進行了專業批評,賈導說的我全接受。> 尤其是賈導站在“**說真話是最大的正能量**”的道義高地上,對老胡因為看電影看的心堵一怒之下發出的小家子氣、然後自覺欠妥迅速刪掉的帖子進行理性批駁,看得老胡是心服口服。 > 老胡的最大教訓是以後看電影,可不能靠片名來選擇看哪個,發微博批評人更要小心。批評一般的人和事,如果自己覺得欠妥刪掉了,被批評者就會真的看不見或者假裝沒看見。但是批評一部電影,只要發出去,你刪了,埋到馬裡亞納海溝裡,都得被人給撈出來呵。 > 最後我要說,所有**探索**都不容易,都是正能量。 」

    我喜歡“探索”二字,這是真話,畢竟“說真話是最大的正能量”我是完全同意的,特別想說,站點低地、窪地同樣需要使人清醒的正能量。

    窮則獨善其身,堵則適時發聲

    2018年有兩部電影,《藥神》讓我讀到“窮”字,還沒看《江湖兒女》,賈樟柯的這封信,其實就一個關鍵字:堵,堵得慌就對了,這就說明藥效起作用了,窮則獨善其身,堵則適時發聲,高階知識分子的自我優越性,站在道德高低狂轟亂炸,官媒總編輯的定位,與之前說的那番話,很符合他的身份。中國最怕再出現什麼“聖人”、偶像(古時就是燒香拜佛的那塑像),盲目跟風,盲目崇拜,太可怕了。

    先不論此次“論戰”誰勝誰負,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江湖兒女》,就像我會一時說出:胡是真「胡」,賈卻很「真」,心裡是痛快了,但可能缺少必要的探究,比如:胡和賈是誰,胡寫過什麼社評,賈拍過什麼電影,他們各自的立場是什麼,代表的是哪一類人群等等。世界上不只有咖啡和大蒜,不只有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還有一種價值觀影響我們判斷。

    擺在眼前的是:現實的失真,堵得慌,窮病纏身等問題。只要有知覺,有感受人世間悲歡的能力,堵與不堵都是正常的反應。

    語言、文字和寫作,具有塑造個人思考、判斷力和價值觀的作用,勇敢而有趣的人,比只有有趣的人,多了一分擔當——不懼怕孤獨或誤解;更大的世界,難免出現低階趣味或負能量。此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價值判斷和選擇,為我們提供一套過濾糟粕的工具,值得一提的是,在人類發展歷史中,新工具新技術的產生和迭代,無形地也在塑造人類認知能力——個人主義、盲目偶像崇拜或批判性思維。

    存在即合理。

    我喜歡藝術,喜歡看雲看海,對於現在的我來說,藝術像一貼治病的藥方——溫和的藥和猛藥,藥效不同,對症下藥才是好藥,毒藥也會存在,武俠小說中藥王高明的地方,就是還知道以毒攻毒的高超醫術。

    遇見有趣的人,看到更大的世界!

    藝嶼EYESVOT(Eyesvot),

    泛文史創作群組(魚組)。

    作者|元青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古以來,為什麼總有人“笑人窮,恨人富”呢?